[欢迎词]: 欢迎来到悲华在线网站学习交流园地。法炬集限制注册,故一般用户只可以游客身份进行部分内容的浏览,无法发帖和跟帖,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弥勒尊佛!谢谢!愿您六时吉祥!


网站主页 | 宗派法门 | 法脉传承 | 法雨甘露 | 道场巡礼 | 往事如风 | 太虚法藏 | 下载中心 | 影视厅 | 图吧 | 博客 | 论坛 | 视频教室

有人问禅师:什么是佛?楞严悲华禅师答:问者即是,全体即真,一切现成,无欠无缺,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见者非见,言者非言,于无知处知,于无所得处得,是名为佛也。

古有黄龙三关,今有楞严三问:今问《楞严经》所云:何为妙明真心?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菩萨是如何假爱欲而生娑婆却又不染红尘?若通此三问三答,必为见性人也。
    
 
2011年第二期(6月-9月)网络学佛班归依法要外三篇考题(请在其后跟贴)
发起人:释楞严  回复数:24  浏览数:17497  最后更新:2018/1/25 14:32:00 by 王芳

选择查看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  帖子排序:
2011/9/6 20:02:00
释楞严
愿为释尊心子 誓与弥勒同行





研究员或教授级

角  色:版主
发 帖 数:2798
经 验 值:5340
注册时间:2005/10/14
2011年第二期(6月-9月)网络学佛班归依法要外三篇考题(请在其后跟贴)

外三篇的归依法要考题:

一、从有相的归依来说,你现在所理解的归依佛是何意?归依法是何意?归依僧是何意?在你的生命里归依的人格已经建立了吗?

二、你所理解的归依以后起码要恒常不断地行持哪些法门?

三、假如没有归依,为什么所修一切善不能导致解脱和真实利益众生?

四、从无相归依来说,归依三宝是如何地总集于归依师上?

五、善恭敬经里说了三欢喜的修行,请简略地举例谈谈你对三欢喜在经典中体现和你的理解。

我的理想是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一切的众生看见我不会感觉我有恶意!
2011/9/6 20:47:00
道光_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30
经 验 值:34
注册时间:2011/7/21

一。有相皈依:
皈依佛:就是皈依究竟解脱的觉悟的佛陀。
皈依法:就是皈依的佛教典籍,皈依正路,正道。而不皈依其他的旁门左道书籍与教法。  
皈依僧:皈依善知识,皈依上师,皈依清净修行的僧众。在我生命力建立起了皈依的人格,因为不管弟子发生什么,都会首先想到自己是一个佛弟子,什么应  该做,什么应该不该做。2

二。我所理解的皈依以后 应该在时常修观想法门,时常观想上师于心中!修供养,承事!4

三。皈依就是让我们的心念汇拢,如果没有皈依,我们的心会散乱,妄想会很多,心不能处于清净中,心就会追着我们所修的善跑,而导致对此执着,所以不能导致解脱和真是利益众生。上师三宝是福田,如不能在此播种,就不会得到上师三宝的加持,就不会得到解脱与利益众生!2

四。因为上师是三宝的总集,可以说上师是佛的化身,是继承与传承佛法的善知识,而外相显现为清净修行的僧像。无相皈依又是心的皈依,因为这些相都是心的显现与妙用,所以说上师在心中,心就是上师。3

五。三欢喜在经典中最大的体现与我的理解就是:一,阿难尊者为众生积极请法(这个是众生欢喜),二,阿难尊者不为佛陀的不理睬与模糊回答,而二次请法(这个就会令师欢喜),三,最后众生得法,阿难尊者的用心也圆满(最后他自己欢喜)。0

总分11分。

2011/9/6 21:33:00
静心





硕士研究生级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341
经 验 值:382
注册时间:2004/9/20

顶礼上师

弟子回答外三篇的归依法要考题:

一、从有相的归依来说,你现在所理解的归依佛是何意?归依法是何意?归依僧是何意?在你的一、从有相的归依来说,你现在所理解的归依佛是何意?归依法是何意?归依僧是何意?在你的生命里归依的人格已经建立了吗?

回答:归依佛是皈依上师。因为上师是大觉悟,大慈悲,和有让我们能够实现解脱能力(大雄力)的导师。值得我身心托付。

     归依法是上师的开示和教研是毋庸置疑的真理,我要学习并按照去做,作为我生生世世要走的道路。

     归依僧是把清净学佛修行和真正跟随上师的弟子作为我学佛路上的道伴,互相勉励和帮助。

     在我的生命里归依的人格已经建立了。因为时刻都想到我是上师的弟子。上师的话一定对。追随上师学佛修行是我永远不变的,一直要走的道路。3分

 

     

二、你所理解的归依以后起码要恒常不断地行持哪些法门?

回答:修行祈祷,供养,礼拜,忏悔,念诵法门。5分

三、假如没有归依,为什么所修一切善不能导致解脱和真实利益众生?

回答:因为归依是学佛的基础。只有真正归依了。发心才能正,才能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才能趋入解脱正道。做什么才能利益众生。如果没有归依,自己想的“善”和修的“善”,只是自以为是。愚痴的我们不能从根本上做到真正的“善”。归依的意思就是,我们请彻底觉悟,慈悲的佛做我们的老师,按照佛教我们的真理去做。目的是我们也会像佛一样,自己觉悟,走向解脱,把自己的光和热奉献出来,帮助和利益有缘人。2分

四、从无相归依来说,归依三宝是如何地总集于归依师上?

回答:归依三宝就是归依佛(觉),归依法(正),归依僧(净)。

因为上师是佛的传承人,是佛的化现。是大(觉)悟者。所以归依佛就是归依上师。因为上师的开示和教研是佛法深奥意思的直白解释,让我们更能容易理解和接受。教我们有(正)念,发(正)心,做(正)事。所以归依法就是学习上师的教研。

因为上师是佛的圣贤弟子,是清(净)无染的僧人。所以归依僧就是归依上师。1分

 

五、善恭敬经里说了三欢喜的修行,请简略地举例谈谈你对三欢喜在经典中体现和你的理解。

回答:三欢喜是供养,承事,和如说修行。

阿难。若有无量无边供养之具。尔乃堪能供养师耶。

供养是培福报更是弟子应该做的。因为上师为度众生呕心沥血。我们做再多的供养也报答不了上师的恩情。所以要尽自己所能,无怨无悔的付出和供养。欢喜的供养,做到所做的供养让师欢喜。

若师坐卧乃至师起。应修诵业。时彼学者至日东方便到师所。善知时已数往师边。咨问所须我作何事。当白师言。入聚落不。若师欲得入聚落时。师所袈裟当须前奉。先应洗手。若洗手讫应持己衣还拭己手。至彼师所身心安住。两手捧衣长跪而授。如法敬奉处所安住。然后奉水令洗手面。先奉内衣着身体者。尔乃更当奉余衣服常所用者。向于师所应作如是恭敬之心。

承事是消除业障,在承事的过程中调整自己的心,放下自己的我执,达到与师相应,欢喜的按照上师的旨意做事,承办好上师交代的事情,让师欢喜。


阿难复更重白佛言。善哉世尊。我渴仰法。于是法中深生敬心。如法学法。我作世尊侍者已来。未曾闻此如是之法。世尊。我从今已。当作如是恭敬之心。如世尊敕。不违圣教。

如说修行是进入学佛修行正路,走向解脱。如上师教导的学,修,行。学会请法,学习教研。修正发心,正念,行持所学,所修的(法,心)。走向解脱,觉悟。这是上师最欢喜的。

弟子回答完毕。3分

总分14分。

感恩上师!

上师难遇!

佛法难闻!

珍惜!!!
2011/9/6 22:04:00
慧悟





初中生级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132
经 验 值:139
注册时间:2010/10/28

   
   顶礼大恩上师

    
   外三篇的归依法要考题:

 一、从有相的归依来说,你现在所理解的归依佛是何意?归依法是何意?归依僧是何意?在你的生命里归

   依的人格已经建立了吗?

   

   答:皈依佛是觉.庄严的佛像.法是正.医治众生贪嗔痴三度的药方.皈依僧是净.恭敬僧众.

       已经建立皈依.依止佛法僧走向解脱.

 二、你所理解的归依以后起码要恒常不断地行持哪些法门?

   答:修皈依法.观想上师.修皈依能与上师的心相应.惭愧心.忏悔心.感恩心.恭敬心.认真.诚实.念诵皈依偈.修大礼拜法.

       皈依以后.要发心.发愿.持戒.一切法门都在心里.皈依自心.心能成佛.心能法.心能成僧. 

 三、假如没有归依,为什么所修一切善不能导致解脱和真实利益众生?

   答:没有皈依只能做个好人.解脱不了.只是修的世间的福德.皈依成为佛弟子.做的善事是按着佛的意愿.

       信.愿.行.证.才能利益众生.

 四、从无相归依来说,归依三宝是如何地总集于归依师上?

   答:三宝的总集上师.因为上师是佛.上师是法.上师是僧.上师就是三宝.上师就是佛菩萨再现.

 五、善恭敬经里说了三欢喜的修行,请简略地举例谈谈你对三欢喜在经典中体现和你的理解。

   答:三欢喜:承事.供养.修法.要是没有实物供养.可以想象鲜花.水果.美丽的风景.一切美好清静的东西供养.

       令师欢喜.请法.修法.令师欢喜.

       弟子理解是平时我们做事就是修行.承担事物.承担责任.令师欢喜.供养上师的财和物.令师欢喜.

       向上师恭敬请法.修法.令师欢喜.不违背上师的教严.听从上师的话.上师说的话就是法.

     

2011/9/6 22:12:00
慧敏





小学生级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72
经 验 值:72
注册时间:2011/7/9

   顶礼上师 

   

   外三篇的归依法要考题:

 一、从有相的归依来说,你现在所理解的归依佛是何意?归依法是何意?归依僧是何意?在你的生命里归依的人格已

   经建立了吗?

 答:从有相皈依来说.皈依佛就是达到自己追求的目标,脱离苦海,皈依法就是用自己正确的心态学佛,皈依僧

     就是皈依净,让自己没有烦恼和痛苦。皈依.我已经建立了,就得按着佛的本性去修行。

 二、你所理解的归依以后起码要恒常不断地行持哪些法门?

 答:皈依以后与上师学法。

 三、假如没有归依,为什么所修一切善不能导致解脱和真实利益众生?

 答:假如不皈依,人就处于迷茫状态,没有觉正净心,就不能解脱和利益众生。

 四、从无相归依来说,归依三宝是如何地总集于归依师上?

 答:上师是三宝诸佛菩萨的总集,上师是真正用善知识来度华众生的佛。

 五、善恭敬经里说了三欢喜的修行,请简略地举例谈谈你对三欢喜在经典中体现和你的理解。

 答:善恭敬经里长老阿难无时无刻都在尊重世尊,听从世尊的教诲,达到功德圆满。我学习了善恭敬经之后,才懂

    得怎样去恭敬上师,我要向长老阿难学习。做错事情要忏悔,不打妄想,时时刻刻观想上师,与上师学法,生恭

    敬之心,尽我一生的努力做到三欢喜。

2011/9/6 23:19:00
慧月
初学者





博士后级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557
经 验 值:1535
注册时间:2004/4/2

一、从有相的归依来说,你现在所理解的归依佛是何意?归依法是何意?归依僧是何意?在你的生命里归依的人格已经建立了吗?

答:皈依佛,就是让自己的身心朝向佛,朝向觉,以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佛陀做为我生生世世唯一的导师,跟随佛陀学习。归依法,就是让自己的身心努力朝向正,不要邪,以佛陀所说的一切佛法为我今生道理的指引,按照佛说的法去实行,去实践,以法作为道路和准则。皈依僧,就是让自己身心朝向净,自净其意,以清净修行,改变自己,不让身心离开修行人的团队。

弟子皈依的人格正在建立中……

二、你所理解的归依以后起码要恒常不断地行持哪些法门?

答:不断行持皈依,供养承事如说修行三欢喜的行持;

三、假如没有归依,为什么所修一切善不能导致解脱和真实利益众生?

答:皈依就如走向解脱的一道门,门没打开,就没进门,没进门怎么能走到终点。

四、从无相归依来说,归依三宝是如何地总集于归依师上?

答:皈依觉正净心,皈依自心的觉,皈依自心的正,皈依自心的经,而自心是上师三宝内在的体现,上师三宝是自心外在的显现。一切从自心上下功夫。

五、善恭敬经里说了三欢喜的修行,请简略地举例谈谈你对三欢喜在经典中体现和你的理解。

答:“阿难。若从他闻一四句偈。或抄或写。书之竹帛。所有名字。于若干劫。取彼和上阿阇梨等。荷檐肩上。或时背负或以顶戴。常负行者。复将一切音乐之具。供养是师。阿难。作如是事。尚自不能具报师恩。亦复不名深敬于师。况敬法耶。作是敬者是名敬师。”

 

体现供养,将一切珍贵东西供养师父也不为过,因为师父的恩德无以报答;

 

“若师坐卧乃至师起。应修诵业。时彼学者至日东方便到师所。善知时已数往师边。咨问所须我作何事。当白师言。入聚落不。若师欲得入聚落时。师所袈裟当须前奉。先应洗手。若洗手讫应持己衣还拭己手。至彼师所身心安住。两手捧衣长跪而授。如法敬奉处所安住。然后奉水令洗手面。先奉内衣着身体者。尔乃更当奉余衣服常所用者。向于师所应作如是恭敬之心。”

 

体现承事,为师父提供一切方便,准备一切事物,承办佛法的事业,尽力圆满去做。

 

“阿难复更重白佛言。善哉世尊。我渴仰法。于是法中深生敬心。如法学法。我作世尊侍者已来。未曾闻此如是之法。世尊。我从今已。当作如是恭敬之心。如世尊敕。不违圣教。”

 

体现如说修行,按照师父教导的去做,不能违背;

<!--EndFragment-->
<!--EndFragment-->
<!--EndFragment-->
罪由心起将心忏,心若亡时罪亦灭。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
2011/9/6 23:45:00
妙善





研究员或教授级

角  色:超级版主
发 帖 数:1350
经 验 值:2018
注册时间:2005/10/26

顶礼上师!

外三篇的归依法要考题:

一、从有相的归依来说,你现在所理解的归依佛是何意?归依法是何意?归依僧是何意?在你的生命里归依的人格已经建立了吗?

答:学佛修行必须依止善知识。具德上师身为僧、语为法、密意为佛。依师学佛修行即是归依三宝。师佛不二,师法不二,师僧不二。从有相的归依来说,归依佛就是以彻底觉悟者佛陀为唯一导师,不断觉悟自已,最终达到自心圆满证悟成佛。归依法就是以佛法为唯一正道,不断调正身心,与法相应。归依僧就是如法修行,清净内心,显现佛性。上师是三宝总集,师恩胜佛恩。弟子很惭愧,反观自心,就可知道生命里归依的人格是否建立。

二、你所理解的归依以后起码要恒常不断地行持哪些法门?

答:我理解归依以后起码要于传法上师恒常不断行持财物供养、承事供养和如说修行三欢喜。

三、假如没有归依,为什么所修一切善不能导致解脱和真实利益众生?

答:所有的佛法就是戒定慧三学,而归依是一切律仪之根本,戒定慧都是建立在归依的基础上,假如没有归依,所修一切善终不能导致解脱和真实利益众生。

四、从无相归依来说,归依三宝是如何地总集于归依师上?

答:从无相归依来说,佛是觉,法是正,僧是净,师是心,觉正净心,心净正觉。佛法僧都不离自心,若明悟自心,性相不二,师佛不二,师法不二,师僧不二,师心不二。因此归依三宝总集于归依师上。

五、善恭敬经里说了三欢喜的修行,请简略地举例谈谈你对三欢喜在经典中体现和你的理解。

答:依止善知识学佛修行最核心的行持方向就是三欢喜,即财物供养、承事供养和如说修行。恭敬为供,有用为养。财物积福。承事消业。如说相应。真诚地进行财和物的供养,非常恭敬地身和语承事上师,非常如法地去奉行佛法,去修持这三样东西,能令上师欢喜,令自已欢喜,令众生欢喜,令诸佛欢喜。如是皆大欢喜。故应恒常行持。
《善恭敬经》里很具体地说到三欢喜的修行。例如:
1.财物供养:“若有无量无边供养之具。尔乃堪能供养师耶。”
2.承事供养:
1)语承事:“希有世尊。世尊乃能作如是说。希有婆伽婆。如来乃能作如是说。”
2)身承事:“时彼学者至日东方便到师所。善知时已数往师边。咨问所须我作何事。。。师所营事应尽身力营助之。。。凡所须者皆应尽备。”
3)意承事:一切时一切处,念念恭敬。
3.如说修行:
1)如法闻法:“若有比丘从他受法。彼等比丘于彼师边。应起尊贵敬重之心。欲受法时。当在师前不得轻笑。不得露齿。不得交足。不得视足。不得踔脚。足踝齐整勿令高下。于彼师前勿升高坐。师不发问不得辄言。凡有所使勿得违命。勿视师面。离师三肘命坐即坐。勿得违教。安坐已讫。于彼师所应起慈心。”
2)如法请法:“若有弟子欲受法时。长跪师前先诵所得。诵已有疑先应咨白。若见听许然后请决。是时学者既受法已。右膝着地两手捧足。一心顶礼师所住处。地若平正即应设敬。若地偏隘即还却立。乃至师过至彼平所即便请法。若至平处礼师足已。却缩而行至十肘地。遥礼师已随意归还。”
3)如法修行:“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生恭敬尊重之心。当得如是胜上之法。所谓爱敬诸佛世尊。敬重经法。深爱敬僧。当入是次。佛说是经已。长老阿难等及诸大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感恩上师!不如法处祈请上师慈悲指正。南无弥勒尊佛!

2011/9/7 0:13:00
智心





博士后级

角  色:超级版主
发 帖 数:777
经 验 值:902
注册时间:2006/8/9

外三篇的归依法要考题:

一、从有相的归依来说,你现在所理解的归依佛是何意?归依法是何意?归依僧是何意?在你的生命里归依的人格已经建立了吗?

答:从有相的角度来说,我理解的是以觉行圆满的佛陀作为我的导师而不皈依其他,以佛陀所讲的法作为我修行和改造自己的修行方法而不皈依其它;皈依僧团的清净行持,而不皈依其他外道和世间的不清净行持。自我感觉在我的生命里归依的人格基本建立了。

二、你所理解的归依以后起码要恒常不断地行持哪些法门?

答:必须要恒常行持发愿皈依三宝,并念诵皈依偈、以各种形式供养上师三宝、时刻祈祷上师三宝。

三、假如没有归依,为什么所修一切善不能导致解脱和真实利益众生?

答:因为一切世出世间,只有三宝有证得解脱轮回苦海的功德,而不皈依三宝,发心只是世间法,任何善行只会带来世间的人天福报,而不会有究竟解脱的利益。

四、从无相归依来说,归依三宝是如何地总集于归依师上?

答:佛法的一切修行和皈依,都是为得明悟自心,也就是觉;对内心不正的邪的方面,要加以改正转成正的,这是正;内心的一切不清净要使之用清净心来净化,这是净的皈依。以这三方面的修行内容,都是在内心上修行和取舍,以心为师,要觉不要迷,要正不要邪;要净不要染。所以,无相的皈依也就是总集起来皈依心,心就是师。觉的心,正的心,净的心就是师。

五、善恭敬经里说了三欢喜的修行,请简略地举例谈谈你对三欢喜在经典中体现和你的理解。

答:经中提到以无量无边供养之具而乃堪能供养师耶。这里指的是财物供养;以诸名字,书之竹帛是名闻供养;以恭敬行待奉师长,是身承事;以语言称赞如来,是语承事;闻佛说法,欢喜奉行,就是如说修行。

我的理解是,这部经教导我们,进入修行的前提,就是要做好三欢喜,要努力做好供养、承事、请法和如说修行。上师生起欢喜,弟子才会欢喜,众生才会因此解脱,诸佛才会欢喜。

 

2011/9/7 1:08:00
智清





大学专科级

角  色:超级版主
发 帖 数:239
经 验 值:348
注册时间:2009/10/10

外三篇的归依法要考题:

一、从有相的归依来说,你现在所理解的归依佛是何意?归依法是何意?归依僧是何意?在你的生命里归依的人格已经建立了吗?

答:皈依佛,就是皈依本师释迦摩尼佛,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皈依上师善知识的意,是皈依觉的体性,对佛陀的大智、大悲、大雄力敬信,以佛为导师。

皈依法,就是皈依世尊所宣说的佛法,皈依上师善知识传承下来的佛法及其开示,皈依上师善知识的语,皈依正道,相信佛法开示能指引自己获得佛的果位,以法为道路。

皈依僧,就是皈依按世尊开示的佛法来修行的和合僧团,皈依上师善知识的身,皈依净,和僧团一起互为伴侣、相互勉励,按照佛法开示,一共走向解脱。

皈依佛法僧,就是皈依觉正净,体现为皈依上师身语意,按上师的开示和密义,跟随上师修行。

在我生命里一定要建立皈依的人格,如果哪些想法或行为没有体现皈依,也应调整为皈依,只有皈依佛法僧、觉正净,以佛为师,法为道,僧为伴,上师为究竟的依怙才能获得解脱,皈依别的都不行。要不然白白浪费了一生。

 

二、你所理解的归依以后起码要恒常不断地行持哪些法门?

答:皈依后要修三欢喜,恒常供养、承事、如说修行。时时刻刻要有供养的心,行财物供养,鲜花、水果、好吃的食物、好用的物品供养上师三宝,让上师欢喜,美丽的风景、清澈的溪水等美好的事物也观想供养,不失供养的念头;时时刻刻主动的想到去承办上师交待的事,如法的完成,令师欢喜,不能按自己错误的意图和想法把事情做砸了;按照上师开示的法要学佛修行调整自心,不自作主张、盲修瞎练、自成一派。

 

三、  假如没有归依,为什么所修一切善不能导致解脱和真实利益众生?

答:皈依是学佛修行获得佛果的基础,皈依后以佛为师朝向觉、以佛法为道路朝向正、以僧为道伴修行朝向净,所做所行都是为了调整自心至觉正净,使自心发生根本转变,所做所行都成为解脱的因。若不皈依,所修一切善只是世间的形式,不能带来解脱的果报,也不能真实的利益众生。

 

四、从无相归依来说,归依三宝是如何地总集于归依师上?

答:从无相皈依来说,皈依三宝是皈依佛法僧、皈依觉正净,众生本具有佛性,源本的自心就是觉正净,只不过被贪嗔痴慢疑五毒染污了,皈依三宝其实就是皈依源本自心的觉正净,而师已经证得自心觉正净的体性,是佛法僧三宝的总集,所以皈依三宝就是皈依师。

 

五、善恭敬经里说了三欢喜的修行,请简略的举例谈谈你对三欢喜在经典中体现和你的理解。

答:经文中三欢喜的体现和我的理解:

供养:体现在“阿难,若从他闻一四句偈。……阿难,若有无量无边供养之具。尔乃堪能供养师耶”。我的理解是无论怎么称赞上师三宝的功德、做再多的供养都不为过,都难以报答上师三宝的恩德,所以日常要恒常称赞和供养上师三宝,不要计较自己是否称赞过头或供养多和少。

承事:经典中多处体现承事,如如何请法、如何拜见师父、日常应怎么以慈心对待师父等。我的理解是恭敬心很重要,日常要多考虑怎么样师父欢喜、舒适,凡事要先提前考虑到师父,比如洗碗先洗师父的碗,自己如果热或冷或口渴,要赶紧想到师父现在是否热或冷或口渴,提前及时为师父做周全的照顾,而且不要按自己的意乐强行去做,要按师父欢喜的方式侍奉。

如说修行:阿难尊者请法过程的恭敬行为和言语“世尊,我从今已,当作如是恭敬之心,如世尊敕,不违圣教”等都在体现如说修行。我的理解是要愿意有决心有信心按照上师善知识的教导来修行,不违背,不自作主张。

 

我悔一切过,劝助众道德。皈命礼诸佛,令得无上智。
2011/9/7 9:39:00
恒光





高中生级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182
经 验 值:217
注册时间:2009/3/18

顶礼上师!

弟子回答下问题:

一、从有相的归依来说,你现在所理解的归依佛是何意?归依法是何意?归依僧是何意?在你的生命里归依的人格已经建立了吗?

答:皈依佛--今生今世乃至生生世世唯以上师为导师,皈依法--以上师之言传身教为道路、为导向,皈依僧--以上师为修行路上之道伴;我认识到生命里的在在处处均是为了皈依上师而存在,时时刻刻均是为了体悟皈依而深入。

二、你所理解的归依以后起码要恒常不断地行持哪些法门?

答:皈依后要恒常不断持诵皈依偈,礼拜皈依境,自心皈依并劝他人皈依。

三、假如没有归依,为什么所修一切善不能导致解脱和真实利益众生?

答:若无皈依,一切所修将缺失可信赖的无有欺骗的究竟圆满的依祜之主,所作之善将无回向之对境,师佛、心、众生三者就会被割裂,那么导致最终的解脱和真实利益众生定是一句空话。

四、从无相归依来说,归依三宝是如何地总集于归依师上?

答:佛是觉而不迷,觉悟自心从始觉到本觉都不离心;法是正而不邪,时时觉察自心是否为正;僧是净而不染,通过时时觉察自心是否正而使心清净无有染污,在心上下功夫;这就是佛法僧不离心。上师乃佛法僧三宝之总集,自心外在之显现,不离自心以心为宗,所以皈依三宝总集于皈依上师。

五、善恭敬经里说了三欢喜的修行,请简略地举例谈谈你对三欢喜在经典中体现和你的理解。

答:无量无边的供养之俱也难以报答上师教化之恩,这说的是财物供养;经文中的日常生活中如何侍奉上师说的是言语承事;遇有疑问如何咨白上师祈求开示说的是请法断疑如说修行。    修持财物供养,锻炼自己皈依的心、喜舍的心,乐于承接上师交办之事,通过做事不断觉察自身的问题,接受上师的调化,提升自身品质,能如理如法地按照上师教导修正自心,达到与师相应。
2011/9/7 11:10:00
慧清
向日葵





研究员或教授级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1145
经 验 值:1335
注册时间:2005/3/3

顶礼上师!

一、从有相的归依来说,你现在所理解的归依佛是何意?归依法是何意?归依僧是何意?在你的生命里归依的人格已经建立了吗?

答:佛是觉悟了的人,皈依佛就是皈依本师释迦牟尼佛以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把他们作为我的老师,除此,天神仙人等等哪怕再神通广大那都不是我要遵从和学习的对象,只有佛才是我的老师;法是佛发现的真理,是最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皈依法,就是把佛陀的这个真理作为我学习的根本准则,一切的经律论、三藏十二部好比我学习的课本,因为这都是老师的经验,皈依法就是学习这个经验,把这个作为我坚定不移要走的路;僧,是实践真理的清净持戒者,皈依僧,就是像僧那样去去修行。 

弟子觉得在我的生命中,弟子的皈依人格基本已经建立,但严格的评估,弟子还觉得不够完善和究竟,要恒常的检讨自己,趋向完善,达到彻底究竟的皈依。

二、你所理解的归依以后起码要恒常不断地行持哪些法门?

答:恒常不断的以感恩之心祈祷忆念、恒常不断的礼拜忏悔,恒常不断的供养,承事,请法和修行。

三、假如没有归依,为什么所修一切善不能导致解脱和真实利益众生?

答:因为皈依了佛,就意味着要跟从佛、学习佛、做佛,要听佛的话,佛会告诉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比如当下学习的就包括“三所断,三所修”,甚至更多)佛教我们一切以解脱的因果法则来抉择,按照这个行持的都是善法,依此我们才能获得解脱;假如不皈依佛,一切都是以自己认为的善恶标准来左右自己,行持的是世间的法则,那不是真善,有些善的表面下有可能是造恶,这些行为法则造的都是轮回世间的因,所以也不会结解脱轮回的果实。所以,即便是做再多的自以为是的善事无非也就是在造人天果报的因。所以,要想解脱成佛利益众生,前提就要皈依佛,做佛的学生、弟子。

四、从无相归依来说,归依三宝是如何地总集于归依师上?

答:通过有相皈依了解到:皈依佛是为了成佛,然而释迦牟尼佛已离我们远去,所以,就要找到一个跟佛一样解脱轮回已经觉悟的人做我老师,因为他的意跟佛相同;皈依法是为了懂法,可是我是愚痴无明妄想分别,佛的典籍教理我也无法看懂,所以就要以这个已经获得圆满智慧的老师来传授给我佛陀真理的真实法意,不令自己邪见自专走入邪途,他宣说的都是佛陀的真理,语言跟佛相同;皈依僧,是为跟“僧”学,学僧的精勤、清净、持戒梵行、学僧的践行真理。佛陀自身就是真理的践行者,这个老师也是真理的实践者,他的身跟佛相同。这个老师具备佛的意,语为法,身为清净,与佛陀无别,所以具备和集中了佛法僧三宝的体性,皈依佛法僧三宝,归根结底就是皈依这个老师(师父),皈依他的身语意,放下自己,完全朝向他,把自己托付给她,在这个自我觉正净的道路上,一切以她的身语意为根本,修证真理,达到最后的解脱。除此无他。

五、善恭敬经里说了三欢喜的修行,请简略地举例谈谈你对三欢喜在经典中体现和你的理解。

答:在这篇经典的第28 29段中讲的是如何供养师父,如以身体供养,以最美妙的音声供养,以一切无量无边最美好的事物供养都不为过;第18 19段讲的是如何承事师父,也就是如何侍奉师父的日常起居。

开篇中阿难尊者赞佛 敬佛 请问佛,遭佛陀拒绝后再次发愿请法最终获得佛陀的殊胜开示,到最后结束大众闻法后欢喜奉行,这个是体现三欢喜中的请法和如说修行。

弟子理解包含在善恭敬经中的三欢喜修行,并非只局限在经中的表面所说。揭示的是更深层和细致的道理。

供养,是为了让师父安住,不令衣食住行等生活琐事而分散度众的精力。那么师父衣食住行中所需要的一切,比如衣服药食物品器具等等都是我们的供养之源;令:勇于奉献自己的身体,不怕吃苦受累去为师父做事,这个是身供养;称赞师父,口说爱语,非法非正的事情不说,这个是语供养;恒时祈祷师父加持,祈祷忆念师父不离左右,心心念念想的都是佛陀的慈悲和事业,这个是意供养。身语意供养,是大供养,请法如说修行,是法供养。还有金钱供养,这些都是弟子理解的三欢喜中供养之意。承事,是替师父做事情,做好师父交代的事到师父满意为止而令师父欢喜。平日里为师父端茶倒水洗衣做饭、每日请安后请示师父是否有事情要去办,这些都是承事,包括承担道场里的一切工作,这都是承事;在整个的承事过程当中,面对师父的当机调教,时刻以师父的法语为旨来调整自己而去相应于师父;做事中不懂的问题时时请问于师父,做得对不对时时的汇报请师父评价,知见上的困惑也时时的请教等等,这些就是在如说请法、修行。

仅从阿难尊者随侍佛陀来看,就体现着阿难尊者对他的师父即佛陀修行三欢喜。阿难为佛陀拖钵乞食是供养;无微不至的照料佛陀的饮食起居是承事;阿难尊者适机的代众请问佛法,并去奉行佛法,就是如说修行。

这部善恭敬经中就可以看到阿难尊者作为弟子所表的三欢喜修行之法。

所以弟子认为,三欢喜整个就融合在对师父的侍奉当中,很多经典教言及大善知识都教导我们要时常的亲近善师父,因为师父处就是我们福慧双修的大源泉,是迅速积累菩提道资粮的无上法门。

上师开示:自从你归依后,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三宝对境前!
2011/9/7 18:56:00
智芳





高中生级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184
经 验 值:220
注册时间:2011/7/21

顶礼上师!弟子智芳答题

一、从有相的归依来说,你现在所理解的归依佛是何意?归依法是何意?归依僧是何意?在你的生命里归依的人格已经建立了吗?

答:皈依佛指的是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一切主持世间的大善知识,高僧大德,历代祖师,上师三宝!

皈依法是指的皈依一切经书法本,历代祖师的教言,上师三宝的开示及佛陀所指出的宇宙的真理!

皈依僧指的是皈依清净的僧伽。

二、你所理解的归依以后起码要恒常不断地行持哪些法门?

答:弟子理解的皈依后起码要恒常不断的行持金刚萨埵忏悔法门,皈依修行法门,祈祷,大礼拜。弟子理解的皈依是修行的基础,在没有解脱成就之前,一直不断的就要修持皈依,祈祷上师加持,忏悔业障,依教奉行。

三、假如没有归依,为什么所修一切善不能导致解脱和真实利益众生?

答:弟子理解的解脱需要依照师父的教导而修行,假如没有依教奉行,自以为是的修行,就不能得到解脱,在上师三宝的教导下,也是在皈依的前提下,闻思修佛法,而得到真正智慧和福德,这样才能脱离轮回苦海。弟子理解的真实的利益众生,是让众生也能脱离轮回苦海,得到永久的快乐,这样才能真正利益他们,那自己都没有皈依,也不会让众生得到真正的利益。

四、从无相归依来说,归依三宝是如何地总集于归依师上?

答:从无相皈依来说,皈依三宝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而上师具备三宝的体性,上师的身是佛,是觉。上师开示的教言是法,是正道。上师也是出家的师父,是清净的僧伽。是净。那就是皈依了上师就皈依了佛,法,僧。弟子理解的上师也是自心,心就是佛。心努力的朝向觉正净,皈依觉正净,就是皈依上师,皈依三宝,皈依自心。这样就能与师相应。

五、善恭敬经里说了三欢喜的修行,请简略地举例谈谈你对三欢喜在经典中体现和你的理解。

答:若师坐卧乃至师起。应修诵业。时彼学者至日东方便到师所。善知时已数往师边。咨问所须我作何事。当白师言。入聚落不。若师欲得入聚落时。师所袈裟当须前奉。先应洗手。若洗手讫应持己衣还拭己手。至彼师所身心安住。两手捧衣长跪而授。如法敬奉处所安住。然后奉水令洗手面。先奉内衣着身体者。尔乃更当奉余衣服常所用者。向于师所应作如是恭敬之心。

师经行处应常扫拭。天时若热。日别三时以扇扇师。三度授水授令洗浴。又复三时应献冷饮。应当知时为师乞食。师所营事应尽身力而营助之。

弟子理解这里体现了承事,我理解是这段经典描述了,佛欲要做事情时候,弟子当以虔诚恭敬的心为师准备所需做的事情,这是承事。

复将一切音乐之具。供养是师。阿难。作如是事。尚自不能具报师恩。

阿难。若有无量无边供养之具。尔乃堪能供养师耶。

这些体现了供养。弟子理解作为弟子,要时刻有供养上师佛的心,看到美好的风景,心里念着上师。看到美妙的佳肴,供养上师。感恩上师。心里想,自己的一切都来自上师佛的恩德。

 

 

 


  

2011/9/7 19:22:00
慧雪





初中生级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111
经 验 值:122
注册时间:2011/7/21

顶礼上师

一、从有相的归依来说,你现在所理解的归依佛是何意?归依法是何意?归依僧是何意?在你的生命里归依的人格已经建立了吗?

答;归依佛-觉

  归依法-正

  归依僧-净

归依佛,就是归依本师释迦摩尼佛,归依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同归依上师,上师是"觉"的体性.归依法,是世尊所宣说的佛法,同上师所传的法,以法为修行的道路.归依僧,就是世尊开示的佛法来修行的僧团,和僧团一起互为伴侣,跟随上师修行,走向解脱. 

  在我的生命里,归依的人格已经建立,归依上师后,才知道自己有好多不够完善的地方,要时刻检讨自己,使自己归依的人格达到彻底究竟的归依.

二、你所理解的归依以后起码要恒常不断地行持哪些法门?

答;弟子归依后,要不断的行持4种心;1.感恩上师的心[生生世世]

                  2.恭敬心[学完善恭敬经启发很大]

                  3.三欢喜心[供养.承事,如说修行]

                  4.忏悔心[做错的事情,及时改过]

 

三、假如没有归依,为什么所修一切善不能导致解脱和真实利益众生?

答;没有归依,所修一切善只是世间的福报,只是世间的形式,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也不能真实利益众生,只有归依三宝后,以佛为师[上师]觉,以佛法为道路是正,以僧为伴侣,是净,既,觉,正,净,使自己的心发生根本的转变,才能达到真正的解脱和真实的利益众生.

2011/9/7 21:05:00
觉梦
一切都是师佛的恩德





研究员或教授级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908
经 验 值:2262
注册时间:2004/3/30

一、从有相的归依来说,你现在所理解的归依佛是何意?归依法是何意?归依僧是何意?
    顶礼上师,学习了无相皈依后,看到从有相皈依来说三皈依,好像不会回答了。细细想来,我愿意把它理解为落实到具体行为的:皈依佛就是承事、供养、修行三欢喜,归依法就是听从上师教诲改善自己、如说实践,皈依僧是持戒、护持心。
    在你的生命里归依的人格已经建立了吗?
    顶礼上师,弟子每一次思考这个问题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此时此刻,则是认为自己为皈依的人格做好了准备。


二、你所理解的归依以后起码要恒常不断地行持哪些法门?
    顶礼上师,弟子理解的皈依后应遵从上师的教诲,恒常不断地(1)祈祷上师、(2)念住、(3)持戒、(4)忏悔。


三、假如没有归依,为什么所修一切善不能导致解脱和真实利益众生?
    (1)没有皈依,自己得不到加持、没有学处,不得解脱;(2)没有皈依不明抉择因果,并不能如实地了解善恶,自以为是的利益众生其实很可能因为缺乏智慧而颠倒错乱。


四、从无相归依来说,归依三宝是如何地总集于归依师上?
   
无相皈依的皈依三宝即是追求自心觉、正、净,上师是教导者和学习体会、仿效的对境,最终要通过从师学、学成师而具备觉、正、净的品质。


五、善恭敬经里说了三欢喜的修行,请简略地举例谈谈你对三欢喜在经典中体现和你的理解。
    《善恭敬经》里提到承事的部分有每天问候师父,为师父准备衣食洗具等;提到供养有对恩师以无量无边供养之具去供养才能说得过去;如说修行有每天去拜见师父,先请问能不能、方便不方便问法,被开许了再问,另外,求法时长跪师前先诵所得,诵已有疑应先咨白,以及请决所疑
    学了《善恭敬经》,我觉得自己以前承事做得太差了,为上师做饭、洗衣服这类能做的事都做得很少;供养上心态也受到启发,不要纠结供养的数字多或者少,供养后心里坦荡或者不坦荡,正确的思维是上师慈悲摄受给予教诲,无量无边的供养都是远远不足的,永远都应该谦卑地供养自己的恩师;修行上应该不能懈怠,忏悔不积极求法,应该恭敬亲近上师请决所疑,日常努力修法、及时反馈。


 

 



2011/9/7 22:13:00
寂然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48
经 验 值:55
注册时间:2008/4/17

顶礼上师,弟子答题如下:

一、从有相的归依来说,你现在所理解的归依佛是何意?归依法是何意?归依僧是何意?在你的生命里归依的人格已经建立了吗?
答:从有相的皈依来说,皈依佛就是决心以本师释迦摩尼佛以及十方三世诸佛为榜样,成为一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觉者。皈依法是决心按照佛陀证悟的真理为人生指引,走解脱之路,皈依僧是决心用修行来清净自己的内心。很惭愧在我的生命里皈依的人格还没有建立。

二、你所理解的归依以后起码要恒常不断地行持哪些法门?
答:皈依以后应恒常不断的行持三欢喜法门,对上师名闻利养的供养,身语承事和如说修行。

三、假如没有归依,为什么所修一切善不能导致解脱和真实利益众生?
答:因地不真,果招迂曲,皈依才是导致解脱和真实利益众生的因,没有皈依,所修的善只能带来人天福报,福尽还会堕落。

四、从无相归依来说,归依三宝是如何地总集于归依师上?
答:因上师是大善知识,是修行上的过来人,具有清净的佛法传承,福德智慧具足,戒律清净,有能力代替佛来教导摄受众生,指引众生找到自性上师,上师的身为僧,上师的语为法,上师的意为佛,因此皈依三宝总集为皈依上师。

五、善恭敬经里说了三欢喜的修行,请简略地举例谈谈你对三欢喜在经典中体现和你的理解。

答:善恭敬里身语承事的例子讲的很多,如:若师坐卧乃至师起。应修诵业。时彼学者至日东方便到师所。善知时已数往师边。咨问所须我作何事。当白师言。入聚落不。若师欲得入聚落时。师所袈裟当须前奉。先应洗手。若洗手讫应持己衣还拭己手。至彼师所身心安住。两手捧衣长跪而授。如法敬奉处所安住。然后奉水令洗手面。先奉内衣着身体者。尔乃更当奉余衣服常所用者。向于师所应作如是恭敬之心。

财物供养的例子:阿难。若从他闻一四句偈。或抄或写。书之竹帛。所有名字。于若干劫。取彼和上阿阇梨等。荷檐肩上。或时背负或以顶戴。常负行者。复将一切音乐之具。供养是师。

如说修行的例子:阿难复更重白佛言。善哉世尊。我渴仰法。于是法中深生敬心。如法学法。我作世尊侍者已来。未曾闻此如是之法。世尊。我从今已。当作如是恭敬之心。如世尊敕。不违圣教。
三欢喜行能让上师欢喜,让诸佛欢喜,从而把这种行为推广到众生,令众生欢喜。


[论坛小贴士]:
一、悲华楞严禅师者,内名体澄,外号光觉,中国佛教法眼宗第十一代传人,得法于福建龙岩中华山性海寺已故老方丈寂照慧瑛禅师。禅师还兼具临济宗、曹洞宗法嗣和南传四念处内观禅及藏传大圆满传承。禅师由净入禅,又由禅入净,由净又入密,直至禅净密三者融会合一。
二、有关法眼宗知识简介:
1、法眼宗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是最后出现的禅宗集大成宗派,乃五代文益禅师所创,源出南宗青原一脉。文益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谥为"法眼大禅师"。后世因称此宗为"法眼宗"。宋初极盛,宋中叶后衰微,传到三祖永明延寿禅师时远播海外,时人视永明为弥勒下生,永明后法眼不重法嗣,到近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才重续法灯,虚云老和尚自续为法眼宗第八世,悲华光觉体澄禅师则续为第十一世。
2、“法眼四机”为禅宗中之法眼宗指导学人所用之四种机法。(一)箭锋相拄,谓师家之接化,针对学人上中下等各种机根而弯弓投矢,机锋相当,接化与领受之双方,紧密相契,无有间隙。(二)泯绝有无,谓令学人超越有与无二元对立之分别见解,而不令执着于父母未生以前之自己。(三)就身拈出,谓佛性真如原本即显现于世间各种千差万别之现象界中,师家遂藉此种具显于人人眼前之现成佛性,信手拈来,一一皆可随缘点化。(四)随流得妙,谓师家依学人根器,灵巧运用接化之机法,而令学人体得佛性之殊妙。
3、法眼宗的宗风,简明处似云门,隐密处类曹洞,其接化之语句似颇平凡,而句下自藏机锋,有当机觌面而能使学人转凡入圣者。《五家参详要路门》说:‘法眼宗先利济。’直论箭锋相拄,是其家风。一句下便见,当阳便透。随对方人之机宜,接得自在,故说为‘先利济。’《人天眼目》卷四曰:‘法眼宗者,箭锋相拄,句意合机;始则行行如也,终则激发。渐服人心,消除情解,调机顺物,斥滞磨昏。’此亦先利济的意思。《归心录》说:‘法眼宗风,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又《五家宗旨纂要》说:‘法眼宗家风,则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句里藏锋,言中有响。三界唯心为宗,拂子明之。’。
三、悲华楞严体澄光觉禅师云:总之,法眼宗的宗风灵活、顺机、直接了当又细密无间。它是禅宗最后出现的派别,他融合了前面的各宗派所长而带融通性,并对当时代宗门极具批判性,对今世亦不过时,被誉为是佛门“僧值”、“纠察”。1943年虚公正式接续法眼宗,将法传于祈请传宗的本湛青持师祖,1946年师祖圆寂,为续法眼师祖又将法代传于寂照慧瑛恩师。1991年吾值遇寂照慧瑛恩师,恩师复又传法予我,5年后恩师圆寂(1996)。恩师也是虚公的戒子,在师祖圆寂时虚公又亲自代传法卷给恩师。恩师又于91年时将法眼之法传于吾,吾之法眼派号:体澄光觉,是为记。(文/释悲华)

| 返回首页 | ※※※迈向解脱!※※

信息备案号: 闽ICP备16026213号
  • 联系我们 - - 论坛存档 - 返回顶部
    Powered by BBSXP 2008 MSSQL © 1998-2024 Yuzi.Net
  • Processed in 0.19 second(s)
    Server Time 2024/5/3 14: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