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词]: 欢迎来到悲华在线网站学习交流园地。法炬集限制注册,故一般用户只可以游客身份进行部分内容的浏览,无法发帖和跟帖,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弥勒尊佛!谢谢!愿您六时吉祥!


网站主页 | 宗派法门 | 法脉传承 | 法雨甘露 | 道场巡礼 | 往事如风 | 太虚法藏 | 下载中心 | 影视厅 | 图吧 | 博客 | 论坛 | 视频教室

有人问禅师:什么是佛?楞严悲华禅师答:问者即是,全体即真,一切现成,无欠无缺,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见者非见,言者非言,于无知处知,于无所得处得,是名为佛也。

古有黄龙三关,今有楞严三问:今问《楞严经》所云:何为妙明真心?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菩萨是如何假爱欲而生娑婆却又不染红尘?若通此三问三答,必为见性人也。
    
 
禅与人生有何关系?
发起人:楞严悲华  回复数:8  浏览数:4351  最后更新:2014/2/18 14:07:00 by 普光

选择查看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  帖子排序:
2014/2/17 17:46:00
楞严悲华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24
经 验 值:41
注册时间:2014/1/7
禅与人生有何关系?
    禅是一种生命学说。禅的宗旨在于建立一个行为参照系和构设一种人生境界。它体现为个体伦常日用的心态体验,表露着随顺自然、一切皆真的人格理想。它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态度和生命意识。
  禅有时也认为外在的现象世界虚空而内在的精神本质真实,实际上它关系的并非是物质与精神究竟何为本质的问题,而是一种人的自我解脱以及这种解脱的实际体验,是这种实际体验下所感受到的人生宇宙的终极真理。禅以为“真如”是宇宙的实体,世界的本源,是万有之中的真善美。人们一旦能与真如相契,就能消除尘念、烦恼,达到绝对自由的生命境界。禅并不去探求宇宙的本体秩序和自然的客观法则,而全力使人的本性与“真如佛性”的冥然契合。真如佛性的内蕴也并非是对宇宙自然的针对和解说,主要在探索和建构一种理想人格,指示出一个与人生密切结合的理想境界。铃木大拙就认为:“从伦理观点来说,我们可以把禅看作一种旨在重建我们性格的熏陶”(《禅与生活》)。

  禅以为佛心不二,凡圣第一。“即心即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僦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自性即佛,崇高的佛性就在人的自性之中,佛性就成为人心中的一种本性。禅并不把人生看作虚幻,并不把个体本性看作荒诞,反而肯定它们的存在,只是要求一种“我与万物合而为一”的人格观念。

  佛性,亦意译如来性、觉性、如来藏。原指佛陀本性,后来就发展为众生觉悟之因,众生成佛的可能性。这是中国佛教界对佛性的最一般的理解。禅主张“人人皆有佛性”,《坛经》认为:“但识众生,即能成佛,若不识众生,觅佛万劫不得见也。……离众生无佛心。”强调了佛性人人本有,在成佛面前人人平等。但因一切众生,无始至今,为杀盗淫妄,愚痴贪,迷却自性,像“日月常明,只为云盖覆,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坛经》)。所以虽有佛性,皆不能见。

  禅以为众生虽然在迷,但本性不失,如月在水,不曾失却,只要灭诸妄念,离诸系缚,即可出凡入圣,由染转净。禅主张众生虽生活于现实世界中,但不要执著于物,“不于境上生心”,不生贪生,不被五光十色的尘世现象引诱迷惑,经常保持清净的心态,无羁无缚地处身于人世,就可与道相应,获得解脱。《坛经》云:“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见性成佛道。”禅宗把拥有这一人生境界称为“无念”。禅宗法门“从上以来,顿渐皆立无念为宗”(《坛经》)。拥有这一胸襟的人,尽管在表面上与平常人并无两样,但他在与外界接触时,能不受外物的迷惑,身处污浊尘世心却一尘不染。像黄檗云:“但终日吃饭,未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古尊宿语录》卷3)。云门文偃也说:“终日说事,未曾挂着唇齿,未曾道着一字;终日着衣吃饭,未曾触着一粒米,挂着一缕丝”(同上书卷15)。

  修禅对于外境不能心有所染,凡夫所以不能成佛,就是因心有执著,而不能自见本性,要由凡转圣,首先要破除妄执,无心于物,无意于事,一切修行,自在无为。修行只在于息除诸缘,莫生妄想,一切放下,于相而离相,于念而无念,亦即“无修之修”。禅要求人们在平常日用中无所执著。禅宗语录有一则公案说:“有源律师来问(大珠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师曰:用功。曰:如何用功?师曰:饥来吃饭,困来即眠。曰: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师曰:不同。问:何故不同?师曰: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大珠禅师语录》)禅门中人的修行生活,无异于平常人的生活,只是“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方名自在人”(《古尊宿语录》卷3)。禅就是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的实践方法,来成就一种“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的自在人格。这样禅宗既反对于境上生心,执著于外物,又强调安时而处顺,保持意识的通用无滞,自由自在。做事而不沾滞于事,这就是过水而脚不湿的修行原则。

  禅注重个体的直觉体验和自性灵照,它不离现实生活,在日常经验中就可以获“悟”。所以它是在感性自身中获得超越,既超越而又不离感性生活。《黄檗语录》说:“语默动静,一切声色,尽是佛事。何处觅佛?不可更头上安头,嘴上安嘴”(《古尊宿语录》卷3)。修道生活就是百姓日用的平常事,“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同上书卷13)。所谓千峰寒色,雨滴岩花,皆能指示心要,妙悟禅机。目睹烟林,而谈妙义;云台宝网,而尽演圆音。翠红鳞甲,普现色身三昧,霞峰雾,同转根本法/轮。六祖慧能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坛经》)。神会也说:“若在世间即有佛,若无世间即无佛”(《荷泽神会禅师语录》)。慧海一再强调解脱不离世间:“非离世间而求解脱”(《大珠禅师语录》卷下)。都在主张人生的价值就在于现实的人生实处,而不在任何超验的世界,破除了世间与出世间的界限,把二者打成一片,提倡实践中的禅,反对“磨砖作镜”的盲修瞎炼,主张道由心悟,肯定只要自识本心,在行住坐卧世间日用中即可悟道成佛。禅以为佛法遍一切处,所谓翠竹法身,黄花般若,“运水搬柴无非佛事”,这就是“触类是道”。禅追求一种本自天然、自由自在的修行生活,“道流,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着衣吃饭,困来即卧”(《古尊宿语录》卷4)。不是在日用平常行事处,别有用功,别有修行。《文益禅师语录》云:“举昔有老僧住庵,于门上书心字,于窗上书心字,于壁上书心字。师云:门上但书门字,窗上但书窗字,壁上但书壁字。”禅所追求的就是一个“本源自性天真佛”,追求的是一个“父母未生时”的本来面目,也就是生活和生命的原色。要行即行,要坐即坐,只要随顺自然,依心而行,就可以使“此本来面目现,本地风光露。一道清虚,便是自己放身舍命,安闲无为,快乐之地”(《佛果克勤禅师心要》)。禅的这种纯任自然,不加造作的修行生活,从入世中见到出世,在现实人生中成就正觉,所谓“不离世间成就出世间道”(《华严经》)。所以禅所追求的是一种“一不积财,二不积怨,行也方便,睡也安然”的自然人生,成就的是一种“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腿卧”的无为境界。

  禅面对青山绿水,在有形的物与无形的心之间苦苦参究,其中心在于探究人生宇宙的本色,确立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从而形成一种超然物外,人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意识和人生态度。尽管禅宗宗旨仍在使人从尘世苦海中解脱出来,而达到“见性成佛”的绝对自由的生命境界。但禅宗并不一般地否弃人的生命存在,它追求的最高理想并不是某种人格神,而是一种纯任自然的理想人格。禅认为真如遍在,这种属于宇宙生活巨流的意识充盈于万物之中,在自然之中就可以感受到息息搏动、充盈饱满的生命活力。禅宗在修行中表现出格外放旷自然的洒脱态度,把对宇宙人生的体悟就放在生命本身之中。所以禅尤其注重在日用生活之中求得启示,从大自然的陶冶欣赏中获取超悟,而追求一种自然适意、浑然天成的闲适情调。《五灯会元》卷四有这样的记载:“雪峰因入山采得一枝木,其形似蛇,于背上题曰:‘本自天然,不假雕琢’。寄与师。师曰:本色住山人,且无刀斧痕。’”这充分表达了禅所追求的性自天然、不加刀斧的自然生命情调。百丈怀海曾作诗曰:“放出沩山水牯中,无人坚执鼻绳头。绿杨芳草春风岸,高卧横眠得自由。”“幸为福田衣(袈裟)下僧,乾坤赢得一闲人。有缘即住无缘去,一任清风送白云。”这里展现的同样是一种自由自在、纯任自然的适意生活。禅正是在对宇宙、自然的静默观照中,领略着人生的哲理和生命的真谛,并把这一份宁静恬淡溶入心灵深处,从而形成个体之心与自然、宇宙的交流与和谐。青源惟信所说的:“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然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青源惟信禅师语录》)未参禅,山水是外在于人的;既参禅后,山水与万物化合,山水便不再是山水;待禅悟后,把生命意识融入山水之中,把山水化在自己生命里面,山才真正是山,水才真正是水。一旦领悟了自然为自然,它便成为生活之一部分,自然不再是与我们人生漠不相关的陌生者。禅借助艺术的观点来美化人生,要求对整体人生采取审美观照态度,不计利害、是非、功过,忘乎物我、主客、人己,从而让自我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在这一审美境界里,尘世的思虑、外在的自然与其说是被抛弃,还不如说是得到了升华。

  不难发现,在禅学中,生命的意识本真更显现着勃勃生机,自然万物更感到亲切默契。它所指向的绝对自由的境界,乃是一个至善至美的生活图景。在这里,人之自性与宇宙之心冥然合一,生命本体与宇宙本体、生命情调和宇宙意识融化在一起。它向人们展示的却是一个随顺自然、一切皆真、宁静致远而又生机活泼的自由境界;是一幅幅无拘无束、物我相融的生命画面。这就是禅肯定生命自由、顺乎人性自然所表达的天机活泼、自由和谐的人生情趣和生命意识。禅的宗旨在于确立生命的价值就在现实的人生,禅的使命在于顺应生命的本然,为人生探寻和创造一种现实的意义:觉悟的人生。
2014/2/17 17:49:00
楞严悲华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24
经 验 值:41
注册时间:2014/1/7

禅 与 人 生

禅,是一面镜,可以照亮人们的心境。
禅,是一盏灯,可以指引人们的心路。

导言:让禅圆满人生

禅茶一味,禅与人生有不解之缘。人生中充满禅意,禅的精神、禅者的心态使人生在艰难中升华,在平淡中精彩。

古代的名流智者,如白居易的乐天知命、苏东坡的洒脱坚韧、王安石的出入自在,以及现代名人如林清玄散文的飘逸空灵、蔡志忠漫画的幽默灵动,都是因为有了禅。

禅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粹,在当代物欲横流、精神空虚、生态失衡、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的背景下,如何使人生少一些苦涩,多一些欢乐;少一些焦虑,多一些潇洒;少一些冲突,多一些和谐……了解一点禅,获得些禅趣,有助于人生趋向幸福圆满。

让我们一起来参究与切磋。

一、关于人生

1、人身与人生
  人身难得今已得,人身一失万劫不复。我们要珍惜人身,就面临着如何安度人生、乐度人生的问题。
人身是人生的物质基础,但人身不就是人生。人生是人身(色身)与人心(心灵)的统一。人心比人身更重要,心灵的慧命比色身的性命更加重要,慧命才是生命的根本。
珍惜人生, 比 珍 惜人身更重要。有些人只注意色身的保养与健康,而忽略了心灵的净化与提升,这是本末倒置。
2、“人”字不好写

如把人生比作戏剧,有正剧,有闹剧,有喜剧,有悲剧……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人快乐,有人痛苦,有人潇洒,有人烦恼,有人顺利,有人坎坷,有人富有,有人贫困,有人伟大,有人渺小,有人崇高,有人卑鄙……这是为什么?   
人生乃是部写不完的大书,人生也是幅色彩斑斓的图画。一撇一捺,这个“人” 字,看似最好写,写好实不易。如何充实人生,完善人生,提升人生,大有讲究。
3、人生的苦与乐
人们对人生的苦乐,有许多不同的认识与判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雅者见雅,愚者见愚,邪者见邪,俗者见俗……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不同看法的关键,乃是基于人心的不同人生观。
二、禅的人生观

1、禅如何看待人生?
这是个不好开口的话题,因为“禅”是离言绝思,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禅的真谛,一落言诠即不是。故《金刚经》曰:“如来无所说。”禅宗有所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说法。有时采用棒喝等特殊手段,直指人心。但离开语言文字又难以让人明白,又不能不借助语言文字来“指月”,只是我们千万不要把手指当成月亮,不要做捞月的猴子。要善于领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千万不能死在言下。
禅的人生观,可由不说中立说,勉强而言,可用“四谛法”(四个真谛、真理)说明之,大致包括如下几方面:
① 人生是苦,是为苦谛;
② 苦之根源或原因,在于人之无明执着的堆积,是为集谛;
③ 洞明苦因,而看破放下,拔掉苦根,就能离苦得乐,是为灭谛;
④ “禅” 能引导你看破放下,离苦得乐,是为道谛;
⑤ 这样,人生就回归充满清净安宁的真乐(极乐)境界,是为涅槃寂静。
2、人生有八苦

有人会说:这不是消极悲观的人生观吗?
不!只有知苦才会寻求离苦。
否则以苦为乐,沉迷在无边苦海中,乐而忘返,将永无出苦之曰。
人生之苦举不胜举,概而言之,有“八苦”: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此八,有的是身苦,有的是心苦,有的是身心俱苦。
此八苦,无论贫富贵贱贤愚,谁也不可避免。
3、“八苦”简释
生老病死四苦,人生必然,易理解,不赘言。
爱别离苦,相亲相爱的偏偏要分离。如有情人难成眷属,亲人之生离死别等。
怨憎会苦,冤家对头偏偏碰在一起。如不是冤家不聚头,不肖儿孙是讨债鬼,战争之苦等。
求不得苦,因欲壑难填,所求不遂之苦,欲望越强烈,满足不了就越痛苦。
五蕴炽盛苦,人生乃五蕴之缘聚,此苦包括前七苦及七苦之外的所有一切苦。
五蕴指“色受想行识”,欲进一步了解,可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及其解说《心经》的有关资料。
4、苦因何在?
苦海无边,欲出苦海,必须先明苦因与苦根。
苦之根本原因,就是人的无明执着。
无明,就是没有智慧,非指没有知识,不聪明。般若智慧与一般知识不同,也不同于一别的聪明,更不是小聪明。无明就是愚昧,就是痴迷,也可以说,不明白自己的本来面目。般若,读borei,是梵文音译,乃破除了无明的大智慧。
执着,包括我执、法执。通俗而言,我执可说是私心太重,执“我”为实,以为我是不变的实体,以自我为中心。法执可说是固执己见,执一切事物现象为不变的实体,不明白事物都是发展变化这一真相。这里的“法”,指一切的事物与现象。
有执着,就是自我缠缚捆绑而不得自在。
无明执着者,犹如瞎子背负重物绑着绳索走在人生旅途上,焉得不苦!
5、如何离苦得乐?
苦因既明,对症施治,要离苦得乐,就应灭苦因,拔苦根,也就是必须毫不犹豫地破无明,除执着。
破一分无明,少一分痴迷,就多一分智慧。
除一分执着,少一分烦恼,就多一分快乐。
通俗而言,破无明,即是看破;除执着,即是放下。
看破、放下,就能离苦得乐。
6、看破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看破,就是观察洞明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无有不变的实体。就是明白宇宙人生的本来面目。
此即禅之所谓般若空观——明悟“诸法空相”。“诸法空相”就是“诸法实相”,就是诸法的本来面目,就是一切事物现象的真相、真理。
说到“空”有人或许会说:那不是消极悲观的虚无主义吗?
非也,那是望文生义、人云亦云的莫大误解。
空,是指无我、无常之空性。空,不离万有之事相,又不迷执于事相。没有独立存在的空性,空亦空。空性就体现于万事万物之中, “空”即寓于“有”中,空不离有,有不离空,真空而妙有,妙有而真空,所谓空有不二是也。
看破,即观空,明白诸法无我,诸法无常之真理。
看破,乃是人生无上的大智慧!
7、放下是人生最大的功夫
既然诸法无我,诸法无常,还有什么不可放下?
若真能放下,即如《心经》所言:“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自然就一身轻松,自由自在,洒脱无碍,快乐无比。
不过,“放下”两字,说说容易,做到甚难!
放下,既需要般若智慧,这是前提;还需要清净坚固的定力,这是基础。没有定力,谈何容易。
放下,是人生最上乘的功夫;放下,就能获得人生最大的幸福。
2014/2/17 17:51:00
楞严悲华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24
经 验 值:41
注册时间:2014/1/7

什么是人生的禅?

禅特别“重人”、“贵生”,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它是对生命存在意义、价值的诗性之思。两年前那个阴霾的冬天,在禅宗美学专家皮朝纲老先生家里,笔者初涉禅这一玄之又玄的命题。如今贸然谈禅,甚是惶恐——何谓禅?禅能告诉现代人什么?
唐朝黄(上“辟”+下“木”)大师的弟子临济禅师与翠峰禅师的一席对话解开了世人心中的“禅结”。翠峰问:“平常您师父怎么教导弟子?”临济说:“用言语表达不出真理,师父不用言语教导学生。”翠峰又问:“什么都不说不教,学生怎么参学呢?”临济答:“教是有的,只是不同于一般言说,他有时扬眉瞬目,有时棒喝打骂,若论教授,一字也无。”于是翠峰要临济举个例子,临济却说,没有办法举,因为那不是足迹能到的地方。翠峰很疑惑地说:“足迹不能到,心念总可以到吧!”临济说:如果要心念到达,那就有所偏差,因为有到达的地方,也就有不能到达的地方。”翠峰更迷惑:“如果完全封闭语言意念,我们如何见道呢?”临济慧心而答:“当下见道。”
临济禅师说得极是,禅不是知性的语言文字,更不是学术的理论和系统知识,而是当下一切具足的生活实现;禅不是加给生活一些勉强的约束刻意造作出来的东西,而是在醒觉自在的生活中流露出来的自然。简单地说,禅是自己从种种贪婪和执着中解脱出来之后的恬悦、闲适和睿智,是一种生命的艺术。禅就是要一个人充分地醒觉过来,看清自己,接纳自己,不被物欲所牵,不被色相所迷,依照自己的根性因缘自由自在地生活,如如地绽放生命之华。
庄子那样大智大慧的圣人也时常能能“得鱼忘筌,得意忘言”,而凡人却很难把禅说清楚,更不用说轻易有所得了。这大概就是禅学家常把禅生动恰当地比作“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得缘故,无迹可寻和说不清楚正是它的妙之所在。但是,在忙碌、竞争和紧张的现代物欲生活之余,拭亮自己的“法眼”,静悟生命中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我们也能孕育出睿智的生活方式,看清生命的意义,活出圆满的人生。
禅家认为,贪、嗔、痴、慢、疑是影响人心灵自由的五种毒害因素,是人生的五种障碍。这五种障碍构成无量的痛苦与烦恼,以致丧失生活的悦乐。因此,为了追求心灵的自由,展露生命的光华,就应该做到:化贪婪为恬淡,化嗔怒为宽容,化愚痴为醒觉,化傲慢为谦卑以及化疑心为信心。
人生禅趣之化贪婪为恬淡
禅宗有一则故事说,有一位弟子在无德禅师那里学了几年,自以为够了,想要到别处参学,请求禅师准许他游学他方。老禅师问弟子:“你自己以为学得够透彻了,可你知道什么叫够吗?好,在你离开之前,先去装一盆石子来给我。”那徒弟依照无德禅师的吩咐,装满了一盆石子放在禅师跟前。无德禅师问:“这盆石子满了吗?”徒弟说满了。于是无德禅师抓了好几把沙子掺进盆子里,沙子全部渗进去,一点也没溢出来。装满之后,无德禅师又问:“满了吗?”徒弟还是回答满了。无德又倒了一盅水,水仍然没有溢出来。无德再问:“满了吗?”这是那徒弟恍然有所悟。无德禅师深知一个贪多务得的人,往往只注意外表,而不懂得深耕细耘,这样做人、做事和做学问都不能彻底。
贪婪是一种饥渴的心态,它的本质是不安。现代人太强调比较,看重占有和囤积,以致许多人在心理生活上一直处于匮乏的状态。贪婪并不一定是贪图名利财富,有时也表现在对事务过分追求完美上,有时还表现在渴求别人的重视与赞美上。贪婪的人,他们像是紧紧地握着双手,不舍得放下他追逐得来的东西。正因如此,他们显得非常吝啬,生活上也就变得拘泥,缺乏创意。
禅家认为,贪婪是一种恶习,它可以妨碍一个人未来的生活空间,必须予以革除。贪婪引发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和六识(眼识、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执着和烦恼,只有放下贪婪,才可能从许多桎梏中解脱出来。
如何才能放下贪婪?禅家告诉我们,真正的放下是一种恬淡,是“于相而离相”。即懂得知足,一切贪婪和苦闷自然消退;知道布施与跟别人分享,自己也就觉得丰足;不与别人比较,高下竞争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在禅家看来,放下贪婪化为恬淡,是解脱烦恼和苦闷的第一法门。
人生禅趣之化嗔怒为宽容
大部分人在受到别人侮辱、冷落、毁谤和功讦时,会即刻嗔怒,遇到挫折、失败或不如己意时也会嗔怒。嗔怒是一种攻击行为,它伴随着爆发性的紧张、心跳加快、情绪冲动,一时失去冷静思考和不能自我控制,所发出的攻击行为包括语言、姿态、表情和直接的暴力行为。嗔怒者常因小事恼羞成怒,争执不休,以至于干扰或破坏平静的心情,造成生活上严重的苦恼。
嗔怒会妨碍现在的生活空间,使人恚恨而失去理智。因此,禅家非常重视治嗔毒。古代有两位禅师,一个叫坦山,一个叫云升。坦山放荡不羁,烟酒不戒;云升为人庄重,不苟言笑。有一天,坦山正在喝酒,云升从他的房门经过。坦山便邀云升一起喝酒,被云升婉拒了。坦山说:“连酒都不喝,真不像人!”云升听后大怒,气愤地说:“你敢骂人!”坦山疑惑地说:“我并没有骂你!”云升说:“你不会喝酒酒不像人,这不是明明在骂我吗?”这是坦山缓慢地说:“你的确不像人。”云升更生气追问:“好!你骂我,我不像人像什么?你说!你说!”坦山一本正经地说:“你像佛。”云升哑然不知如何。
这个故事清楚地道尽了嗔怒发生和消灭的原因,禅者相信,真正避免发生嗔怒的方法是宽容。一方面,要避免伤害到别人,就应该注意维护别人的自尊(布施)、善巧的言语(爱语)、给别人一些方便(利行)和为别人设身处地想一想(同事),如果能做到这“四摄”,就不容易引发别人的嗔怒。另一方面,当自己嗔怒时,要提醒自己,给自己三分钟时间不说话(禁语)。
人生禅趣之化愚痴为醒觉
愚痴是一种自我迷失,说的是一个人被过去的经验所束缚,不能从过去的情感、知识和情绪经验中解脱出来,从而妨碍了自己充分醒觉。愚痴有两种情形,一是任何过去的经验会影响现在的感情,对不切实际的感情执着便是痴情。痴情是一种心理障碍,它堵死了心理活动的空间,一时像窒息一样,慧命也就烟消云散。二是知识也与感情一样,执着于某一个刻板的观念或理论,而不能打开智慧的活水源头,便失去光明睿智的觉察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认为现在最好的观念,可能是下一次解决问题的障碍。禅家认为,最珍贵的情感,也可能是下一次心灵交会的障碍。唐朝佛光禅师说:“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一片白云也许很美,但能遮蔽视线,使鸟儿迷失自己的归路。所以,禅家告诉我们不要执着流连于过去,而要化愚痴为醒觉,否则会变得愚笨壅滞。
人生禅趣之化傲慢为谦卑
禅宗有一则故事,以非常精致的寓言,说明傲慢者的堕落与无援。从前有一个人出门办事,跋山涉水,经过一个险峻的悬崖,一不小心掉落深渊。在千钧一发之际,他抓住崖壁上的树枝,悬荡在半空中。这时他求佛陀解救他:“佛陀!求你慈悲救救我!”佛陀告诉他说:“我可以救你,但必须先松开你的手!”这个人一听,心想着自己只要一松手就要掉下山谷,跌得粉身碎骨,怎能保住自己的命呢?于是他始终抓紧树枝不放,这样佛陀也无力救他了。这个寓言故事是说,当一个人总是以为“自己”才是最好最可靠的时候,就会跌落进灾难的深谷,连佛陀想营救他也没有办法。
傲慢的人在待人处事上以自我为中心,鄙视别人,总是看到别人的缺点,批评别人的过失,自己也就因此走向刚愎自用的愚昧并失去喜悦和气的性情。禅者认为,人若执着自己的我相,就会变得傲慢起来,那么距离地狱也就不远了;反之,能以谦卑平直之心待人,天堂就在眼前;人最重要的就是要谦卑,要放下自己比别人强的观念。
人生禅趣之化疑心为信心
一个缺乏自信、信人和信仰的人,通常被称为疑心。疑心是一种心理的不安全感,它使一个人习惯性地往坏处想,往消极面想,最后使自己陷入紧张与焦虑之中。疑心的人,一般自我强度较差,表现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和忍受刺激能力弱等方面。禅家认为,克服自我强度不足的方法是信仰,有了正确的信仰就能产生力量。《六祖坛经》所云“一念觉,烦恼即菩提”提供了一套化烦恼为菩提的方法,即第一放下执着,放下过去熏陶习得来得种种烦恼习性,心理障碍自然消逝;第二是逍遥任运地去生活。
唐朝古灵禅师在悟道之后,忆起当时为他剃度得和尚,于是千里迢迢地回到他身边,引导这位老和尚悟道。有一天,老和尚洗澡,古灵禅师替他擦背,忽然拍拍老和尚的背说:“好一座佛堂,可惜有佛不圣。”老和尚回头看看,古灵禅师接着又说:“佛虽不圣,还会放光。”这段禅语在于点醒老和尚: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空,而是自己。再过不久,古灵禅师又告诉整天读经的老和尚:“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意思是说,我们的心性只要脱离一切烦恼障碍的熏习,不要被贪、嗔、痴、慢、疑等五毒所牵挂,那生活就自然地流露出喜悦自在,展现芳馨的生命莲华

2014/2/17 18:00:00
楞严悲华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24
经 验 值:41
注册时间:2014/1/7
<div class=title>禅与人生 </div><div class=body><style type=text/css>#new_cpt_content{line-height:28px; font-size:16px}.entryBody .body {overflow:hidden;position:relative;padding-right:10px;}.entryBody .body p {overflow:visible;text-indent:10;}</style><div id=new_cpt_content>

关于“禅”

什么是“禅”?这是梵文的意译,如果译成汉语,意思是“静虑”,“弃恶”或“思维修”等。“禅”起源于印度,其原意即指静坐敛心,正思审虑,以达定慧均等状态。“禅”的实质是体验人生,贴近人生的,它无非是要使人们的思想合于真理,行为合于道德,旨在教人持戒修善,息灭烦恼。“禅”传入中国后,几经改造与演变,盛行上千年,至今绵延不绝。

禅的智慧(二则)

禅宗得以盛传不衰,除了其他原因外,禅的智慧,参禅和悟禅的吸引力,是等等相传的重要因素。

(一)感悟“红雪脐腰”

禅宗初祖达摩航海东来,与梁武帝话不投机,法缘不合,便北上嵩山,面壁而坐,潜心悟禅。有一个叫神光前去求法,达摩对他不理不睬。神光非常焦急,如同古人所说:“求法之人,如病思良医,如饥思美食,如众蜂依蜜,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一日大雪纷飞,神光依然恭立达摩身边,不肯离去。达摩被他这种精进心所感动,问他到底有何事相求。神光马上磕头拜师,顶礼完毕,心中想到:“我来这里已有数月了,今天好不容易得祖师一问,定要好好求法。”想到这里,不禁喜形于色,便对达摩说道:“请您发慈悲心,开示用功的方便和佛法的微妙道理。”达摩便告诉他:“诸佛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求法的人,应不以身为身,不以命为命。因此说,佛法并不是这么容易闻得的。”神光听了这话,马上抽出随身所佩戴的戒刀。依然砍下自己的左臂,跪在达摩面前,请求开示。达摩看他为了求法,竟然断去一臂,真是为法忘躯,有大智慧,便决定收他为徒,给他取法号为“慧可”。

大雪不停地下着,已经深达几尺。慧可断臂的雪洒在雪上,使洁白的雪地上一片殷红,这就是所谓“红雪脐腰”。后来,慧可终于学成高僧,还担荷起达摩的法灯心印,成为中国禅宗第二代祖师。

不知道大家读过这则流传已久的佛家故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想。我觉得应该拿它来创造和理解积极的人生态度。一个人总是有很多想要得到的东西,但是人又总是很贪婪的,他们从来不会为了得到而放弃一些可以或必须放弃的东西,结果是他们什么也得不到;一个人总是有很多想要得到的东西,但是人又总是很懒惰的,他们总是有很多理由不去付出汗水,结果是他们什么也得不到;一个人总是有很多想要得到的东西,但是人又总是很怯弱的,他们总是受不了生活中的一点点小小的困难,他们总是很没有意志去坚持着付出努力,所以他们也是什么也得不到。还有很多很多的人总是不能付出或者是不能坚持着去付出,因此到最后他们得到的也只能是一无所有。

既然想要得到一些东西,有所追求,那么你就一定要为了你想要得到的和你的梦想追求而付出一些你应该付出或是必须付出的东西。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坚持着去努力去付出,我们才能有所得,我们才能成功,我们才能快乐。

(二)感悟“炉中觅火”

古时候有一位禅师以令其弟子在炉中寻觅有没有火的方式来开导自己的这名弟子“悟佛”。

某天,禅师和弟子正在参禅打坐。室中的炉火已经几近熄尽了。禅师突然问他的弟子:“炉中可还有火?”此弟子随后起身,手执一铁棍在炉中拨了两下,然后答禅师道:“炉中已无火。”禅师闻此言后即起身来到炉边,拿起铁棍在炉中深深地拨了几下,翻出了里面的炭火,然后问他的弟子说:“这,难道不是火?”弟子在一旁无言。这位禅师此举目的是要其弟子领悟:“佛性本有”,但必须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去挖掘。

我想这则故事的寓意对现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也有很好的启示。是这样的吧。我感觉大家都能很容易就理解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那就是:我们大家每一个人都是拥有着上天赐予我们的智慧,我们都是有着聪明的智慧的,但是我们必须付出努力,努力地学习创造新智慧,这样我们才不会枉负上天赐予我们的伟大的智慧,我们才会拥有更多的成功和更加多的欢乐。

即使我们现在已经生活很好,我们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努力去创造。正如有一句广告词所说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不懈追求更好的,我们要不懈追求更加完美的。

</div></div>
2014/2/17 18:01:00
楞严悲华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24
经 验 值:41
注册时间:2014/1/7
禪與人生(遠距教學)
任課老師:依昱法師
第四講
第一章 禪學的經典名著
(一)《楞伽經》
《楞伽經》,全稱《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宋朝求那跋陀羅(西元三九四—四六八年)譯。楞伽,山名。阿跋多羅,「入」之義。本經是佛陀入楞伽山所說的經典,也是禪宗初祖達摩至四祖道信傳授禪法所用的經典。據唐代道宣的《續高僧傳‧可大師傳》所載:「初,達摩禪師以四卷《楞伽》授可曰:『我觀漢地,惟有此經,仁者依行,自得自度。』」《景德傳燈錄》卷三,達摩謂:「吾有《楞伽》四卷,意用付汝,即是如來心地要門,令諸眾生開示悟入。」
全經記錄大乘佛教多種重要教義,內容主要是說「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這四種法要,不外就是「心」法;並說明「阿賴耶識」與「如來藏」相結合的法義。此經是「起信論」建立「真如緣起」的根本依據,同時也是代表後期大乘佛教思想的經典,以及法相宗所依六經之一。
(二)《金剛經》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略稱《金剛般若經》、《金剛經》。一卷。後秦鳩摩羅什(西元三四四—四一三年,一說西元三五0—四0九年)譯。金剛,堅固、明淨、快利之義。般若,智慧之義。波羅密,到彼岸之義。意思是說,如金剛一般具有堅固、明淨、快利的性能—般若智慧者,即能到達寂靜的涅槃彼岸。
本經在中國佛教,是一部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經典,無論高僧大德或一般社會大眾,大都以受持、研究《金剛經》為學佛必備功課。本經同時也是禪宗所依根本經典之一。如《六祖壇經》云:「欲入甚深法界,入般若三昧者,直修般若波羅密行,但持《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即得見性,入般若三昧。」六祖慧能大師就是聽聞《金剛經》文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豁然開悟的,所以力勸後世行者應持《金剛經》。若問《金剛經》主旨為何,有十六字可概括,即:「無相佈施,無我度生,無住生活,無得而修。」
《金剛經》云:一、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二、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佈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三)《六祖壇經》
《六祖法寶壇經》,又稱《六祖壇經》、《法寶壇經》、《壇經》。一卷。唐六祖惠能大師(西元六三八—七一三年)講,弟子法海等記錄。共分十品:一、行由品;二、般若品;三、疑問品;四、定慧品;五、坐禪品;六、懺悔品;七、機緣品;八、頓漸品;九、宣詔品;十、付囑品。
本經被視為禪宗典籍中的無上寶典,因為是六祖大師將佛法實踐後,從自性表露出來的理趣,彌足珍貴。近代的錢穆博士認為,《壇經》是中國第一部白話經典作品,同時也是探索中國文化必讀典籍之一,自唐以來,即受人推崇、重視。在中國佛學思想史上,《壇經》確有承先啟後的力量,不但思想家應研究,更是想找回「自性般若」,實現「見性成佛」的禪宗行者,不可不讀的寶典。
《六祖壇經》云:
一、善知識!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眛,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
善知識!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般若品第二)
二、「無相頌」曰:『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若能鑽木取火,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改過必生智慧,護短心內非賢。
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疑問品第三)
(四)《永嘉證道歌》
《永嘉證道歌》,一卷。又稱《永嘉真覺禪師證道歌》。《證道歌》具如來藏思想,如歌詞說:「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裏親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顆圓光色非色。」又說:「窮釋子,口稱貧,實則身貧道不貧,貧則身常披縷褐,道則心藏無價寶。」
《證道歌》所具之般若內函—「頓悟無生」,為《證道歌》的核心思想。歌詞中亦有濃厚的《華嚴》理事圓融的要旨,如:「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諸佛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來合。」《證道歌》是唐永嘉玄覺(西元六六五—七一三年)撰。玄覺初學天台,讀《維摩經》而悟道,經六祖大師印可,逐改宗禪門,並著作本文。全文共一八一四字,以古體詩的體裁,或四句,或六句一偈,揭示其悟境及禪宗真髓,文簡意賅,是一篇禪法弘揚的傑出作品,也是禪文學的絕唱,故廣受文人雅士,禪行者的喜愛。
《永嘉證道歌》又云: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痕垢盡除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真。
(五)《景德傳燈錄》
《景德傳燈錄》,原題《佛祖同參集》,略稱《傳燈錄》。三十卷。宋朝道原禪師纂。景德,北宋真宗年號。因「燈」能照暗,謂法系相承,猶如燈火展轉相傳,師資正法永不斷絕,故名《傳燈錄》。
在《寶林傳》、《祖堂集》尚未發現之前,《景德傳燈錄》是禪宗最早的一部完整史書,位居五燈(即《傳燈錄》、《廣燈錄》、《續燈錄》、《聯燈會要》、《普燈錄》)之首,其史料價值,遠在《五燈會元》之上。這是學術界研究禪宗的重要資料,必讀史書,也是志於參禪修學者的修行指南。
本書收錄印度、中國歷代祖師名號,並一一列其法系,說明禪門傳燈相承次第,以及載明各祖師之俗名、籍貫、修行經歷、住地、示寂年代、世壽、法臘等。此外,更傳述各祖師「師資證契」的機緣語句,接化語句及悟道偈語等,號稱「一千七百則公案」,即出自此書。
其他,比《傳燈陸》更早的史書,尚有《楞伽師資記》、《傳法寶記》、《歷代法寶記》、《寶林傳》、《祖堂集》等。比《傳燈錄》晚的史書則有《五燈會元》、《指月錄》等十多種。
(六)《禪源諸詮集都序》
《禪源諸詮集都序》,二卷或四卷。唐朝宗密(西元七八0—八四一年)著。宗密收錄禪宗諸家的言詞偈頌,撰成《禪源諸詮集》一書,別稱《禪源理行諸詮集》,凡百卷。後遇會昌法難(西元八四五年)及唐末五代之亂而佚失,今僅殘存《禪源諸詮集都序》。
宗密同屬禪宗(荷澤禪)與華嚴宗,力主禪教合一。本書就是提倡此一主張的代表作,是佛教思想上的重要典籍。文中將一切眾生的根源稱之為「本覺」、「真性」、「佛性」、「心地」,故稱「禪源」。以「本覺真性」為主題而開展理論,即是教義;依之修證開悟,便是禪法。作者又將禪的實踐分為五種。即:外道禪、凡夫禪、小乘禪、大乘禪、最大乘禪。
2014/2/17 18:03:00
楞严悲华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24
经 验 值:41
注册时间:2014/1/7

禅 与 人 生 

>惟觉法师

    正念即是这一念心没妄想、昏沉、处处作主,假如这念心清净了,心当中有了定力,心当中很自在、没有烦恼,则我们的意志、精神、智慧,无论那一方面,对我们都有很大的帮助。 

  「禅」是智慧、生命的源泉,所以要想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人生,一定得从「禅」方面去努力。

  「禅」就是正念、正定,正念即是这一念心没妄想、昏沉、处处作主,假如这念心清净了,心当中有了定力,心当中很自在、没有烦恼,则我们的意志、精神、智慧,无论那一方面,对我们都有很大的帮助。反之,若当下这念心患得患失,对人生的道理不了解,只看到眼前的富贵,只追求现实,只在声色犬马中去追求,在功名富贵中去追求,这样的人生就很凡俗,没有什么意义,为什么?因为这样吃喝玩乐,以为死了就了了,这样的人生实在毫无意义,如果我们知道这念心里面,藏了无尽的智慧、无量的功德,当下这个心就是无量的宝库。

   明白这个道理,并朝这个方向努力,能够契悟这念禅心,我们这念心就是一潭活水,始终我们的智慧,一切一切的力量,乃至于种种功德,都是无穷尽的,这样的人生就很愉快。

  「禅」并非高不可攀,只要悟到本具的佛性,则行住坐卧、挑柴运米,无不是禅,只要将心中的烦恼、妄想、执着破除与放下就是「禅」。

2014/2/17 18:07:00
楞严悲华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24
经 验 值:41
注册时间:2014/1/7
禅 与 人 生
 
正念即是这一念心没妄想、昏沉、处处作主,
假如这念心清净了,心当中有了定力,
心当中很自在、没有烦恼,
则我们的意志、精神、智慧,
无论那一方面,对我们都有很大的帮助。 
 
  「禅」是智慧、生命的源泉,所以要想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人生,一定得从「禅」方面去努力。
 
  「禅」就是正念、正定,正念即是这一念心没妄想、昏沉、处处作主,假如这念心清净了,心当中有了定力,心当中很自在、没有烦恼,则我们的意志、精神、智慧,无论那一方面,对我们都有很大的帮助。反之,若当下这念心患得患失,对人生的道理不了解,只看到眼前的富贵,只追求现实,只在声色犬马中去追求,在功名富贵中去追求,这样的人生就很凡俗,没有什么意义,为什么?因为这样吃喝玩乐,以为死了就了了,这样的人生实在毫无意义,如果我们知道这念心里面,藏了无尽的智慧、无量的功德,当下这个心就是无量的宝库。
 
  明白这个道理,并朝这个方向努力,能够契悟这念禅心,我们这念心就是一潭活水,始终我们的智慧,一切一切的力量,乃至于种种功德,都是无穷尽的,这样的人生就很愉快。
 
  「禅」并非高不可攀,只要悟到本具的佛性,则行住坐卧、挑柴运米,无不是禅,只要将心中的烦恼、妄想、执着破除与放下就是「禅」。
2014/2/17 18:14:00
楞严悲华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24
经 验 值:41
注册时间:2014/1/7

禅与人生(济群法师演讲整理)(2012-06-01 16:19:17) 

     我想每个人对于人生都有自己的看法。那么从佛的智慧,从禅的智慧,究竟是怎么样来看待人生?我们知道佛法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在先秦虽然有诸子百家,但是到魏晋之后,我们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主要就是儒释道三家。那么作为我们中国人,我们面对着这样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我觉得我们有责任去继承它。尤其面对着当今这样一个高度发达的时代,当然我们也可以说今天是一个高度浮躁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佛的智慧,禅的智慧,培训可以帮助我们回归到我们的内心。对于我们今天的人如何平息我们内心的躁动,我觉得佛的智慧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是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我们讲到人生,人生的问题其实很多,当然简单的说,就是从生存问题,当然生存问题对于在座的诸位来说,肯定都是不成问题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如何过好日子,其实过好日子学问很大。为什么说呢?因为我们人有思想,有理性,我们不像动物一样,我们只要吃饱了喝足了我们就能过得快乐,我们就能过得心满意足。因为我们人有思想,有理性,它会把我们人的欲望无限的扩大,尤其在今天这个资讯高度发达的时代。所以我们今天的人虽然拥有财富,但是我们并没有满足感、并没有幸福感。为什么?因为我们把我们的欲望扩得太大了。我们人因为有思想,因为有理性,如果这个思想的理性如果没有在智慧的指导下,我们就会胡思乱想。我们大家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做“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其实所有的烦恼都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因为我们的内心智慧不够,缺乏智慧,所以我们可能就会每天都在制造烦恼。同时也因为我们有思想,有理性,当我们的事业达到一定的成功之后,我们就会开始思考人生的深层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我们生命的永恒问题,每一个生命都会触及到的。这是些什么样的问题呢?比如说我们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未来的归宿在哪里。我们要知道:我们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暂时的过客。我们未来是到哪里去的?在座的每一个人,我们每天都在关注自己,可是大家有没有思考过,究竟什么代表着你,你是谁,我是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究竟活着为什么,人活着的意义究竟在哪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问题的存在,所以才有哲学,所以才有宗教的存在。如果对这些问题没有能够正确地解决,我们就不可能完全真正过得好,因为这些问题如果没有能够解决的话,我们的内心就会永远都过得不踏实,我们就没有办法真正活得有意义。如何才能够做一个真正活得幸福的人、活得明白的人、活得有意义的人?我觉得在座的企业家们,你们通过几十年的奋斗,你们在人生的事业上已经有一定的成就了,我想进一步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今天我想是要从佛法的角度来简单谈一下这几个问题。因为时间的关系,第一个就是讲一讲幸福的问题。什么是幸福?我们平常的人多半把幸福当作是一种环境,尤其是在我们物质贫困的时代,我们总以为我只要能够拥有一种什么样的物质环境,我就能过得幸福。但是当我们想要得到的都拥有了之后,我们发现幸福并没因此有随之而来。我们知道,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国了,但是中国人的幸福感,在世界国家的排名里是非常落后的,是在120多位的。为什么呢?我觉得今天的中国最大的问题应该是人的心态不好。因为人的心态不好就不可能有幸福,幸福其实是一种满足感。你的需求得到满足了你就会产生幸福。幸福跟我们的需求有关系,当一个人的需求被思想、被理性无限地扩大了之后,事实上这样一种需求是很难满足的。所以我们即便拥有再多的物质财富,我们还是不觉得幸福。其实古人早已经就总结出来了,什么叫知足常乐?就是容易满足,欲望小,你就容易幸福;如果你的欲望太大你就不容易幸福。我们小的时候容易幸福,简朴地方的人容易满足,容易幸福。但是我们的城里人,我们现在的人攀比心太强,欲望太大,我们不容易幸福。幸福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条件,我想大家应该也都能够体会得到,那就是我们内心必须没有心事,没有烦恼。想一想,如果一个人每天都是心事重重,烦恼很多,内心很混乱,你们想想这种人能不能幸福?我们即便面对再好的物质环境,其实我们也幸福不起来。当我们的心清净的时候,其实我们是很容易幸福的。从佛法的智慧来看,每个人的内心,既是痛苦的源泉,同时也是快乐的源泉。因为我们的内心有很多的烦恼,这些烦恼就会不断地制造痛苦,当我们的内心没有烦恼的时候,没有心事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喜悦、欢喜。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一个经验:我们旅游的时候,我们比较容易开心。我们内心没有烦恼的时候,我们比较容易开心。这个开心其实它不需要依赖条件,是我们的内心有一种觉悟的本性。佛教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都有佛性,都有觉悟的本性。这种觉悟的本性,它就会源源不断地散发出一种喜悦,欢喜,只要我们的内心没有被烦恼抓住的时候,那就是我们就会处在一种喜悦中的时候。我们佛教里边有一首禅诗,这首禅诗它讲的就是一个生活中的禅,生活中的智慧。这个禅诗的内容就是: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内心里没有烦恼,没有混乱,那么我们就有能力去感受大自然的这种春花秋月,大自然的一切美景都会让我们生起喜悦之心,我们也有心情去感受大自然的这种宁静和喜悦。当我们的内心陷入到烦恼中的时候我们就感受不到身边一切美的存在。所以幸福不只是一个外在的物质条件,外在的物质条件只是我们产生幸福的一个辅助因素,幸福的关键因素的我们人的心,我们人的心态。心态好的人随时随地都会快乐,心态不好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候他都会不断地制造痛苦和烦恼。这个我讲的是幸福的问题。
    接下来我讲一讲人需要活得明白。如何才能活得明白?那就是人需要去认识自己。我们知道西方的哲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关注自己,可是我们最不认识的恰恰就是我们自己。作为我们的生命来说,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是不是说父母生了我们以后就是我们生命的开始,当我们死亡了之后,是不是就是我们生命的结束?我想:人作为万物之灵,他绝不是这么简单的。一般的宗教说人是上帝创造的,但是作为佛教认为,佛教他不承认这个世界有一个造物主,佛教认为每一个人的生命,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决定的,决定我们人的命运的力量,在佛教里用四个字来说明,这四个字就是因缘业果。
    因缘:因缘就是各种条件,由各种条件具备了就会产生某一种结果就会出现了。在因缘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这个关键的因素就是佛教讲的业,业力。我们讲农业、工业、商业,业是什么意思呢、业就是代表着我们人的行为。佛教把我们人的行为分为三种:叫做身体的行为,语言的行为和思想的行为。我们每天都会有很多的想法,然后这些想法会变成一种行动,这些想法和行动发生过了之后,并不是就结束了。发生过了之后它都会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里形成一种心理力量,我们的内心都会忠实地保存我们所有的生命这种经验的信息,我们想一想看我们今天的存在,比如说我们的想法,我们的习惯,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我们的各种情绪,它是从哪里来的?佛教告诉我们生命就是无尽的积累。所谓无尽的积累,就是你长时间以来的一种经验的积累,由你的起心动念,你的行为,在你的内心里会变成一种心理力量,这种心理力量应付产生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就会变成一种性格,这种性格就会造就了你的人格。你是谁?是因为你原来做,你过去的这种行为,决定了今天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同样的我们每一个人我们今天的起心动念,我们今天的行为也会决定着我们未来将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就是我们的行为,我们的心念,才是决定我们生命的关键力量。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也就是都是自己生命的主宰者。我们一个人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靠谁呀?靠自己。所以佛法里讲到修行就是要自依止,法依止,首先要靠自己。我们想一想在我们的人生中,很多事情是别人不能代替的。比如说你想要喝水别人可以帮你喝吗,你要吃饭别人可以帮你吃吗,你要上厕所别人可以帮你上吗,你心情不好别人可以帮你心情不好吗?都没有办法。我们一个人要改变自己的行为,那也是要靠自己去努力,从我们自己的观念开始改变,从我们自己的行为开始改变。但是如何改变呢?因为人最大的问题是不了解自己,就像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过幸福的日子,可是我们每天会制造很多的痛苦,因为我们没有智慧,所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佛法,佛法就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这种智慧可以帮助我们了悟生命的真谛,可以明心见性。所以佛法在世界的学问里边,它就是对人的心性讲得最清楚的。现在西方的心理学,也在广泛的吸收和运用佛教,我们现在也在组织一帮人在翻译这些书,把西方的心理学家如何把佛教运用在心理学上的这些书籍,把它翻译过来,贡献给大众。那就是佛法是一种生命的智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们的心性。那么作为我们的生命来说,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就是这一生,但事实上生命是无尽的积累,也就是说人的一生,只是我们生命海洋中的一朵浪花,是生命延续过程中的一个片段。我们在座的人,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我们生命的起点并不一样,我们总以为身体肤发受之父母。我们的生命是受到父母的影响,其实不是。生命有两套系统,一套是从自己过去生命延续过来的,物质的这一套系统是来源于父母,所以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事实上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跟我们过去生中的积累是有关系的。我们现在的人,受的是唯物教育,我们最难相信的就是轮回的思想,我们不相信生命有过去有未来。
    通常对于这样一种现象,我会给他们提出三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
    第一个角度就是大家相不相信天赋,你们相信不相信人有天赋?如果我们相信人有天赋的话,这个天赋是从哪里来的?如果我们相信有轮回,事实上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过去生中的积累,比如说你这一生读书读得好,你下一生再读书你就有读书的天赋,你这一生在艺术方面特别有造诣,你来生你的艺术方面,你在这一方面就会比别人更有造诣,我们中国古代的苏东坡说过一句话,他说书到今生读已迟。也就是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天赋。在我们这个世界中为什么有很多人出类拔萃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天赋比别人高,如果从轮回的角度我们就能够很好地解释天赋。如果我们不相信轮回,我们就没有办法对天赋做出正确的解释。
   在座的相信不相信缘份?人跟人之间有缘份的关系,我们想一想,每天我们会接触很多很多的人,可量真正有缘的,能够直到一起的人其实是很少的,为什么?我们为什么看到有些人会一见钟情,而看到另外一些人我们会很反感?如果从轮回的角度我们对这种现象就能做出很好的解释。因为在我们过去的生命中,本来就有一些人是朋友,甚至是爱人、情人,也有一些人本来就是漠不相关甚至是你讨厌的人,其实这种力量在潜意识里它会把它带到这一生来。
   在座的相信不相信人有命运?其实命运我们在年轻的时候,我们通常都会比较唯物,我们通常都会相信人定胜天。可是我们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之后,我们发现并不是那样子的,其实有能力的人很多,为什么要讲究机遇?机遇很重要,其实这里面人有福报,人有命运。如果我们相信轮回,命运事实上就是代表着生命延续的规律。而这个生命的延续它推动着我们生命延续的力量是什么?就是业力,就是业,就是我们人的行为所道生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它推动着我们未来生命的发展。如果我们相信轮回,我们就能够对命运的问题做出很好的解释。如果我们不相信轮回,其实人的一生是非常的渺小,非常的短暂。我确实看不到人是有太大的价值,所以轮回的思想它可以让我们从一个广阔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人生。我们更懂得应该如何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对自己的行为我们要特别的谨慎,因为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会影响着我们未来的生命。不是说我们的行为只要别人不知道就算了,不是怎么简单的,因为我们的每一个行为都会在我们的内心里形成一种尽责的力量,而正是这种力量它影响着我们未来的生命。所以你今天做了什么,你的未来就是什么。佛教认为人的贵和贱是靠什么来区分的,我们在社会上人有等级制度,我们可能靠身份,靠血统,但是佛教不认为是这个,佛教认为是人的行为。你的行为高贵,你就是高贵,你的行为低贱,你就是低贱。佛教是按人的行为,它的道德属性来判断人的高低,你的行为高尚你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你的行为低贱你就是一个低贱的人。佛教认为我们生命的延续有过去、现在、未来,但是作为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我们虽然讲三世,不是一天到晚我们去幻想着我的未来怎么样,也不是一天到晚我们去留恋过去的日子,因为过去的日子其实已经过去了,未来的日子还没有到来,你去幻想它是没有用的。当然人要有理想,不能没有理想,佛教告诉我们,只有现在,只有当下是最真实的,过去跟未来都是很虚假的。所以佛教要我们把握当下,活在当下。把握当下,因为你能够把握的只有当下已经过去的,你是没有办法把握的,未来的日子,你也没有能力去把握,你知道明天会怎么样?我们也不敢保证我们明天是不是能活着所以我们能够把握的就是当下。我们唯有把握当下,才能为未来的生命创造一个很好的基础,所以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是把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关键是有没有能力,善于不善于去把握。这是有关于佛教的对于生命相续的一个解释,另外我们想要活得明白我们了解了这个生命规律之后,我们才懂得如何去把握自己的命运,同时我们还需要去了解自己,究竟我是谁?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通常我们会认为,我们觉得身份是我,我们会把一个身份,比如我是当局长,当部长,我们会把身份当作是我,或者我们会把这个身体当作是我。那么这个身体和身份它是不是究竟是我呢?其实它只是我们生命的一个产物。如果我们对身份过分地依赖之后,那就意味着什么?我们希望我们会永久地拥有这个身份,我们内心会产生这样的一种幻想,当我们对某一个身份有了过分依赖之后,我们就会有一种幻想,我希望永久地拥有这种身份。你们觉得这样一种幻想现实不现实?这种幻想不现实。一旦有了这种幻想之后,一旦你失去这个身份了,你就会过得很失落,因为我们对这个身份过分的在乎了之后,我们就会有很多焦虑感,有很多不安全感就出来了,因为我们看不到这个身份本身的无常性,身份其实是无常的,佛法讲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但是因为我们对这种东西过分依赖之后,我们就会产生很多错误的幻想,所以这种错误的幻想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很多烦恼。比如说我们这个身体,我们都以为这个身体就是我,其实佛法告诉我们,这个身体只是我们生命延续过程中的一种存在形式,它不是一切,但是如果我们对这个身体过分地依赖之后,我们就会幻想着青春永在,我们就会幻想着长生不老。可是事实上允许不允许呢?我们的这样一个错误的幻想,它是要带来很大的代价,我们会恐惧死亡,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内心会很焦急,有的人生病不是被病害死的,是被吓死的。为什么被吓死?因为你对这个身体有过分的依赖,你没有看清楚它的真相。
    佛的智慧,就是要帮助我们认清它的真相。我们所拥有的财富,财富,其实我们也只是有保管权,当我们如果对这个财富过分地依赖之后,我们的内心也会产生很多的焦虑感、恐惧感、不安全感。因为我们每天会面对这个世界,因为今天的这个世界已经越来越脆弱了,各种天灾人祸,国内国外各种形势的变化,以及人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人面对这个世界这种掌控性已经起来越弱了,但是我们如果还是不能够认清世界的真相和,我们如果还是活在自己的一种幻想中,那么你的每一种幻想,将会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那就是每一种变化,都会给你带来极大的伤害。我们知道在一场金融风波中,可能有的人会跳楼自杀,有的人可能会变成神经病,有的人可能只是有点郁闷,也有的人可能就会若无其事的。你们知道这个关键在哪里?关键就在于心理素质,关键就在于你对外在世界依赖到什么程度。我们很多人把自己的全身心都扑在事业上,对它构成全身心的依赖,那这个财富就会成为你生命的完全的支撑点,或者说你把你所有的依赖都扑在了感情上,这个感情就会成为你完全的支撑点,你生命的支撑点。如果这个拐杖去掉的时候,倒掉的时候,你的生命将因此崩溃,。佛法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它是一个无常的世界,你所有拥有的东西,你能看到的东西其实都不是你的,只是你拥有的东西,它不是你。我们大家在这一点上我们一定要认清楚。如果我们把它当你,那你将要付出具大的代价。
    我们每个人还有各种情绪,就像我刚才讲的,焦虑、恐惧、没有安全感。其实这些情绪也是因为我们错误的观念和不良的执著发展起来的,这些情绪其实也是可以改变的。但是我们通常的人内心很无明,我们总是看不清楚这种情绪,所以每一种情绪生起的时候,我们就会掉到情绪的陷阱里边去,然后使得这个情绪它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大。佛教告诉我们,要跟你内心的情绪保持距离。我想,如果我们一个人的身上生了一个毒瘤,它虽然是生在我们的身上,你们愿不愿意认为这个毒瘤就是我,我的一部分,我想没有一个人会愿意的。虽然生在你的身上,事实上不是你,同样我们的内心因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错误的观念发展出了很多很多的情绪。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会跟这些情绪保持距离。佛教里所讲的禅修,禅修事实上就是在我们的内心里,因为情绪的背后就是我们心灵内在的一种觉悟的本性。我们知道就像天空中乌云密布的背后是蓝天,我们的心灵天空也是一样的。在这个阴暗的背后其实还是有光明的,我们需要去认识我们心灵内在的光明,我们需要去培养我们内在的这个光明所产生的这样一种解脱的力量。其实佛教的禅修就是帮助我们去认识内心这种光明的力量,当我们认识到这种光明的力量之后,我们就能够跟这个情绪保持距离,同时有能力去化解这种情绪。当我们只有发现我们内心这种光明的力量之后,觉悟的力量之后,我们才能够真正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其实在座的我们每一个人每天总以为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我想生气就生气,我想不高兴就不高兴,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其实当你这样想的时候,是不是代表着你在作用呢?其实不是的,是你被某一种不良的情绪给支配了。就像在座的,比如说我们想生气的时候能不能让自己马上做到不生气,我们能不能做得到?当我们的心很乱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做到让这种乱的心马上就平息下来?我们对某一个人很执着的时候我们能不能让自己不要执着,我们能不能做得到?我想我们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我们做不到又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其实是做不了自己的主人,我们内心被各种力量控制着,甚至是可以说被各种不良的力量控制着。那么这些不良的力量都是我们心灵的垃圾,我们必须要通过禅修的力量来清理、清除这些心灵的垃圾。所以佛教的禅修就是要把我们内心的各种躁动平息下来,现在的人为什么越活越累,累的原因在哪里?因为你的生活太复杂,因为你的心太混乱,所以你每天各种念头总是在你的内心里此起彼伏的,你根本就静不下来。你即使是不干事的时候,你也会去找事干,因为你没有能力让自己静下来。佛教禅修的力量,它就是帮助我们去获得内心这种平息躁动的力量,因为每个人的内心都具备这种平息躁动的力量。
    什么是代表着你自己?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他发现了我们每一个人生命的内在都有佛性。这种佛性就是一种觉醒的力量。我们讲佛是什么,我们讲到佛的时候,我们更多的人会想到的是一个外在世界的佛,其实真正的佛是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佛的意思就是觉醒,就是我们心灵的觉醒。佛之所以成为佛就是他的觉醒的力量被完全地开发出来了,当你的内心这种觉醒的力量一旦被开发出来了,你就是佛。如果我们内心的这种觉醒的力量没有被开发出来和话,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会陷入到一种无明和混乱中。无明就是看不清楚自己,无明就是看不清楚,就是不觉,然后因为看不清楚自己就会产生很多错误的观念,因为这种错误的观念就会制造很多烦恼,然后我们会带着这样一种错误的观念、烦恼在看世界。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戴着有色的眼镜在看世界,我们过于相信自己的感觉,其实我们早已经被自己的感觉给欺骗了。因为我们看的世界其实根本就不是世界的真相,我们看到的世界,是被我们错误的观念和各种情绪处理过的。我们会是到佛陀,佛陀就是一种觉醒的力量。佛教的修行就是在开发我们生命内存的这种觉醒的力量,成佛就是一个人从无走向觉醒的过程,佛就是一个完全的觉醒者。菩萨就是叫做觉悟的有情,就是代表着这个觉醒的过程,不仅仅要自己觉醒,同时也要帮助芸芸的众生大家也都能走向觉醒。因为我们只有觉醒,我们才能够从根本上解除我们生命的迷惑和烦恼,我们才能获得我们内在永久的这种宁静和喜悦。否则的话我们所得到的快乐都是依赖外在的世界,而外在的世界是千变万化的,即使不变化,我们的内心也很容易没有感觉了,所以佛教认为外在的快乐它是一种有漏的不究竟的快乐。只有我们每个人内心里这种觉醒的力量所产生的快乐,它才是一种永久性的快乐,所以真正的快乐是来自于我们的内心。
    接下来我简单地讲一下关于人生的价值究竟在哪里?我们人的价值,佛教首先认为我们拥有人的身份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宝,因为在所有的生命中,人的环境、人的这种能力和条件,是在生命中所具备的最好的一个条件。佛教讲六道轮回,比如说地狱道的众生是因为太痛苦,动物愚痴,饿鬼、鬼的众生也比我们要苦还有天道的众生太快乐了,但这种快乐也不是永久性的,他的福报享完就堕落了。我们人的环境是因为有苦有乐,人类五千年文明就在不断地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快乐,改变这种痛苦,这种改变从外在的物质条件到哲学、宗教寻求一种内存的改变。人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一种能力,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改变的能力呢?原因就是因为人的理性。所以理性是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最大特点,关键是我们要善用理性,这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才能够善用理性?我们需要有正确的知识,接受正确的知识,如果我们接受的是错误的知识,那么更改就会不断的给我们制造痛苦,甚至会导致世界的毁灭。所以我们接受一种正确的知识,对于我们建立一种健康的理性这是非常的重要的。
    另外一方面佛教认为,每个人的生命都具有这种觉悟的本性,这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是无价之宝。我们中国儒家悟到三不朽的人生,这片三不朽的人生就是: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最高的价值就是能够成就道德,这是最高的价值,因为一个人如果成就了道德,他就是代表着你的整个生命品质的提升,你的生命版本的提升,那对每一个人的生命是具有永久的意义。大家要记住这样的一句话,你是什么比你拥有什么要重要。你是什么?不是说你是百万富翁、亿万富翁还是你是当官的,我所说的你是什么,是你拥有一种什么样的生命品质,至于你是百万、亿万富翁还是你是什么,那是你拥有什么。你拥有什么对你的生命只有暂时的意义,而你是什么对你的生命具有永久的意义。所以佛教以为,一个人能够开发出这种生命内在的觉悟本性,解除生命内在的迷惑和烦恼,对每一个生命来说它的价值是最大的。当然佛教里还有讲到一种慈悲的品质,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悲悯之心,但是我们的悲悯之心因为受到这种自我的约束,所以我们的悲悯全变得非常的狭隘。而佛教讲无我,无我就是要把这种自我的东西去掉让这种悲悯之心无限地扩大。在我们中国的社会里很多人会信仰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大慈大悲。什么叫大慈大悲?这是有标准的,那就是对每一个生命都要能够生起慈悲之心,才叫大慈大悲。如果还有一个生命是你讨厌的那你就没有资格成为大慈大悲,那就是你的内心绝对要有一种平等,你要超越自我,超越好恶之心,你才有可能建立一种平等的大悲之心。当你拥有这种大悲心,带着这种悲心,带着这种崇高的利他主义愿望生存在这个社会中,不仅仅你自己会究竟地解除痛苦,同时你所做的一切对你的家庭,对整个社会它的利益都是无限的,所以作为我们今天的企业家来说,我觉得我们不仅仅要把这个事业做好,我们更应该要去了解我们的人,人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我们今天的教育最缺乏的就是对人的认识以及如何做好一个人。对人的认识以及如何做好一个人,这是我们所有学问里的根本学问,这个学问要出了问题,这个世界肯定要大乱,世界肯定要混乱。所以我们中国传统的文化,儒释道有着非常丰富的做人的智慧,作为今天的中国人我们应该好好去继承它,我们不只是要学西方的科技文明,我们更应该要去寻求东方的智慧。西方人现在也在不断地寻求东方的智慧,他们学佛教对西方现在在欧美国家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佛教的汉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在西方的国家影响都很大,尤其西方的心理学正在大量地吸收佛教。我想这些我们每一个作为我们中国人来说,我们应该要重新去认识我们文化的价值,我觉得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2014/2/18 14:07:00
普光





小学生级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83
经 验 值:109
注册时间:2013/3/5
感恩上师开示!!!

[论坛小贴士]:
一、悲华楞严禅师者,内名体澄,外号光觉,中国佛教法眼宗第十一代传人,得法于福建龙岩中华山性海寺已故老方丈寂照慧瑛禅师。禅师还兼具临济宗、曹洞宗法嗣和南传四念处内观禅及藏传大圆满传承。禅师由净入禅,又由禅入净,由净又入密,直至禅净密三者融会合一。
二、有关法眼宗知识简介:
1、法眼宗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是最后出现的禅宗集大成宗派,乃五代文益禅师所创,源出南宗青原一脉。文益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谥为"法眼大禅师"。后世因称此宗为"法眼宗"。宋初极盛,宋中叶后衰微,传到三祖永明延寿禅师时远播海外,时人视永明为弥勒下生,永明后法眼不重法嗣,到近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才重续法灯,虚云老和尚自续为法眼宗第八世,悲华光觉体澄禅师则续为第十一世。
2、“法眼四机”为禅宗中之法眼宗指导学人所用之四种机法。(一)箭锋相拄,谓师家之接化,针对学人上中下等各种机根而弯弓投矢,机锋相当,接化与领受之双方,紧密相契,无有间隙。(二)泯绝有无,谓令学人超越有与无二元对立之分别见解,而不令执着于父母未生以前之自己。(三)就身拈出,谓佛性真如原本即显现于世间各种千差万别之现象界中,师家遂藉此种具显于人人眼前之现成佛性,信手拈来,一一皆可随缘点化。(四)随流得妙,谓师家依学人根器,灵巧运用接化之机法,而令学人体得佛性之殊妙。
3、法眼宗的宗风,简明处似云门,隐密处类曹洞,其接化之语句似颇平凡,而句下自藏机锋,有当机觌面而能使学人转凡入圣者。《五家参详要路门》说:‘法眼宗先利济。’直论箭锋相拄,是其家风。一句下便见,当阳便透。随对方人之机宜,接得自在,故说为‘先利济。’《人天眼目》卷四曰:‘法眼宗者,箭锋相拄,句意合机;始则行行如也,终则激发。渐服人心,消除情解,调机顺物,斥滞磨昏。’此亦先利济的意思。《归心录》说:‘法眼宗风,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又《五家宗旨纂要》说:‘法眼宗家风,则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句里藏锋,言中有响。三界唯心为宗,拂子明之。’。
三、悲华楞严体澄光觉禅师云:总之,法眼宗的宗风灵活、顺机、直接了当又细密无间。它是禅宗最后出现的派别,他融合了前面的各宗派所长而带融通性,并对当时代宗门极具批判性,对今世亦不过时,被誉为是佛门“僧值”、“纠察”。1943年虚公正式接续法眼宗,将法传于祈请传宗的本湛青持师祖,1946年师祖圆寂,为续法眼师祖又将法代传于寂照慧瑛恩师。1991年吾值遇寂照慧瑛恩师,恩师复又传法予我,5年后恩师圆寂(1996)。恩师也是虚公的戒子,在师祖圆寂时虚公又亲自代传法卷给恩师。恩师又于91年时将法眼之法传于吾,吾之法眼派号:体澄光觉,是为记。(文/释悲华)

| 返回首页 | ※※※迈向解脱!※※

信息备案号: 闽ICP备16026213号
  • 联系我们 - - 论坛存档 - 返回顶部
    Powered by BBSXP 2008 MSSQL © 1998-2024 Yuzi.Net
  • Processed in 0.09 second(s)
    Server Time 2024/11/1 12:3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