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词]: 欢迎来到悲华在线网站学习交流园地。法炬集限制注册,故一般用户只可以游客身份进行部分内容的浏览,无法发帖和跟帖,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弥勒尊佛!谢谢!愿您六时吉祥!


网站主页 | 宗派法门 | 法脉传承 | 法雨甘露 | 道场巡礼 | 往事如风 | 太虚法藏 | 下载中心 | 影视厅 | 图吧 | 博客 | 论坛 | 视频教室

有人问禅师:什么是佛?楞严悲华禅师答:问者即是,全体即真,一切现成,无欠无缺,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见者非见,言者非言,于无知处知,于无所得处得,是名为佛也。

古有黄龙三关,今有楞严三问:今问《楞严经》所云:何为妙明真心?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菩萨是如何假爱欲而生娑婆却又不染红尘?若通此三问三答,必为见性人也。
    
 
道前基础系列讲义:《人间的佛陀》第六讲 主讲:楞严法师
发起人:妙善  回复数:3  浏览数:5430  最后更新:2009/1/26 13:53:00 by 大净

选择查看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  帖子排序:
2007/11/5 15:54:00
妙善





研究员或教授级

角  色:超级版主
发 帖 数:1350
经 验 值:2018
注册时间:2005/10/26
道前基础系列讲义:《人间的佛陀》第六讲 主讲:楞严法师

《人间的佛陀》第六讲 主讲:楞严法师

(慧心整理)

   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请放掌!

   佛陀在里面可以很方便的在里面讲道和生活。在佛陀成道后的第四年。著名的六事外道之一的诡辩派的。名叫舍利弗。。偶尔在路上听到啊书社尊者也叫马胜比丘。向他说了两句法语。也是著名的偈子。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于是言下便得法眼净。这就是佛陀的根本教义。舍利弗的根器很高啊。一听到佛陀说这样的无常因缘法。啊。当下就开悟了。也是这样说。诸法因缘生。亦从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于是。舍利弗就把他领悟到的这个法。告诉给他的同门好友大目键链。大目键链听了也非常欢喜。各自率领他们的弟子。一共250人。来投佛出家。最后都证得阿罗汉果。又有一个叫摩诃迦舍就是著名的大迦舍。大家舍呢早已经出家修行了。在当时啊。在摩羯陀国受到国人敬仰的一位大师。他自己也这样说过‘如果不值佛。亦当独觉“这个在《阿含经》里 有说。当时啊他在王舍城的多字塔前遇见佛陀。相比之下。自己觉得自己很渺小。于是也发心皈依到佛陀座下。成为佛陀教团中的一位大弟子。那么佛经中经常说的的千二百五十人具皆是大阿罗汉。这样的一个规模宏达的教团。到这个时候便已经形成。这是佛陀成道后第四年的事情。到了佛陀成道的第五年。因为受到居刹罗国的首都。舍卫城的礼请。舍卫城大家知道。佛陀在晚年入灭的时候就居住在舍卫城。

   在金刚经里面说祇树给孤独园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有的。是由城中的一位大长者。名叫须达多以重金购买奇陀太子的花园。后来这里面有一段佳话。当时这个奇陀太子想看看他到底发多大的心说:你要买我的花园给佛陀做精舍啊。得用黄金铺地。须达多长者。毫不犹豫就拿黄金铺地。于是太子只好说。这地是你的。但这树是我的。我们一起来供养佛陀吧!于是期数给孤独园从此就供养给佛陀。成为著名的弘法中心。这个须达多长者也叫做给孤独长者。因为这个长者的心地很仁慈乐善好施。经常帮助那些贫苦无依的人。所以人家称他为给孤独长者、很显然长者供养佛陀建设道场毫不吝啬。倾其所有。都愿意建造一个精美的精舍贡献给佛陀和他的僧团。这里面我们看到。作为一个在家的居士。他是如何的为自己培福。是如何的来用实际行动来护持佛法。向这样大力护持佛法的在家弟子佛教里面通常被称为居士。在家修行很有德行。而且有相当的财力来护持佛法。我们今天把在家佛弟子都统称为居士。实际上啊这也是对在家菩萨的一种赞叹。在这里我们也看到。我们这里所说的佛陀。是人间的佛陀。我们知道正法时代的佛陀是人间的佛陀。这位佛陀是应化在人间的。所以说这里面所发生的一切我们听起来都非常的亲切。不是什么神话故事、佛陀是作为一个人在这个人间来应化来教导众生的。这生而为人来修道。就需要什么?生活。就会有人的诸多不变。你看一个出家人。他需要在家信徒的供养。生活、修行的师傅们也是有许多的困难的。比丘们也经常会示现病相。特别是到了这个时代。众生的色力果报都不是太好。种种灾难病魔也很多。所以说出家人也是人。这一点我们一定要理解。啊。我们对出家真正修道的人啊。升起哪怕是一念的恭敬心啊这个福报也是无量无边的、供养出家人。帮助他修行、弘法的功德其实和供养佛陀没什么差别、供养僧的功德和供养佛的功德是一样的。当然了这里面还要有细微的抉择。僧指的是僧团和合共住的僧团因为僧团具备和佛一样的功德。那如果是落实到单个的师傅的话应该指的是具德的。具有特别德行的师傅。因为他的功德一如和合僧团如同佛陀。所以说对僧法与佛的供养是一样的。

   经典上有这样说供僧功德与供佛无二。怎么做功德呢。在人间当行人间事平平常常的就是功德有的同修觉得修道不在师前,做功德吗不一定要怎样怎样。其实错了做功德就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这个人生病了你为他解难。帮他看病照顾病人。这就是功德。你为了能让师傅方便的弘法、保持一个健康到的身体。给师傅供养面了。米了钱了。吃的穿的用的住的。不管以什么形式。这些都是什么?都是功德、你不能说功德不在于这些有形的。功德在于内心啊。内心是个人修道都是个人根据自己的修行境界去体征的。既然是功德。我们平常说的做功德做功德。那就是很具体的。往往是具体的事情去做的时候。内心才真正的升起功德。所以并不像有些同修说的那样。无相布施。无相功德。什么都不做。只要念头在那动一动。功德就大的不得了。不是这样的。这样是错会了佛经的意思。那是悟道的功德。并不是你说的那样什么功德也不去做。只是在哪里动动念头。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很大很大的功德。而且反过来。还去饥闲嘲笑那些实实在在做功德的修福的人。因为我们修行这。一方面要好好的自净其意反观内照。另一方面也要不断的给自己修功积德。这样福慧双修。才是修行的正道。你别管别人怎么说,你始终要这样记住。福不唐捐。修行人是要有福报的。福报是靠自己修来的。修行人是要有智慧的。智慧是靠自己修心的来的。所以说。福和慧。两个都不可偏讳。佛陀是福慧两足尊。我们要想成佛。就必须修福啊。修慧啊。而且两个都不可偏惠。你看这位给孤独长者。他一掷千金。供养佛陀建设道场。像今天啊。也有不少的人、也可以说是在家的居士菩萨。为护持教法。对供养法师。供养僧团啊。也是不为余力。但是也有很多。在这方面其实还是相当的吝啬。有的呢。虽然有所供养但是。非常执着。甚至有的呢。供养完了。还要听他的。供养完了。对传教的法师又不恭敬。又不好好的护持教法。那么这样供养已经大打折扣了。而且我们要知道啊。供养三宝的功德。福德是非常大的。在经典上说。有一位农民在地里劳动的时候。翻土的时候。挖出一块石头。这块石头上记载着。过去这里曾经是一座寺庙。于是他就发心盖这个寺庙。但是他也没有多少能力啊。他就把这块石头放在那里。周围你契起来准备打地基作围墙。还没开始怎么做。他就去世了 。庙还没盖成。他就去世了。死后往生的忉利天上。成为忉利天子。福报大得很。像庄严佛像。修复佛像功德也是非常大的。过去有一对夫妻。在野外看见一个破旧的佛像。其中一个就拿斗笠来盖。。另一个就把佛像缺损的地方来贴金。后来这两个人就在佛前发下誓愿生生世世成为夫妻护持教法。这就是后来著名的生下来就放金黄色光的迦舍尊者。后来他们两个好几百世都是修梵恒。相约相伴。都皈依在佛陀座下。成为僧团里的一员最后统统都证得阿罗汉果。这就是佛教里面说的福不唐捐啊。微小之因呢 。种下去将来必然结果。金刚种子种下去。将来必得菩提之果。这个因缘福德之力是不可思议的。我们今天能遇到一位善知识。能被善知识所摄受。能听闻善知识讲法。能够信受乐行。这都是善根不浅。其实都是往昔生中在过去的时候。你曾经布施种福田的缘故。经书中不是说吗。一位老太太。家里穷的不得了。好几个人穿一条裤子。后来他听说佛陀来了。就很想去供养、但是没有钱。最后有一天他总算出来了。没办法。把自己的头发给割下来。买来灯油供佛,可是他的头发值多少钱啊。卖灯油的也发了善心说。算了算了就给他一点钱。他呢就买来灯油。前虔诚诚来供佛。结果那一天大目键链尊者来了,因为第二天要供灯吗。就想把那盏灯扑灭,结果怎么使劲神通也没把那盏灯火扑灭。佛陀说,你是扑不灭这盏灯的。点这盏灯的人。他在什么什么时候是会成佛的。而且他这盏灯啊,会一直点到明天天亮去。你就是竭尽四大海水也无法把它浇灭。因为他是一盏信愿之灯啊。这个福报大了。所以我们佛教里面把供养三宝称之为种植福田。佛教事业有了供养有了护持。有了外护佛教事业他就会昌盛发达。他就会如日中天。那么佛教事业发展了,他就会更加普度众生。这就是他的巨大无比的利益。如果佛法无人护持。佛法就会衰败。当然有些同修说了。佛法住持很重要。在佛经上说 ,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福报是很大的。为什么呢,因为释迦佛的弟子们很乐于供养修福。那么你得到这些供养。贪图明文利养。没有好好的修行办道。那么因果呢也是无法逃脱。自造恶自受。你自己承担不起。该堕落的还是会堕落。该下地狱的还是会下地狱。不会因为说你看起来像个修道的人。还是你已经出家了。这是两回事。因为因果自承担。真诚心来供养的人。他得到很大的福报。来增长他的善根福德。那么你领受这个供养。而行恶不堪承受供养。一样的。改下地狱还得下地狱。因果自承担。这是两部相关的两码事情。佛法不是讲你是什么身份。也不是讲你曾经做过多少好事。因为佛法不讲人情。因果报应丝毫不爽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什么是时候。用佛法讲就是因缘因缘汇聚时。必然会受报所以佛教里讲 万般都带不走。只有业随身。所造的业都不会消亡因缘汇聚时。还得自受报。因此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句话很简单但是却道出了修行的真谛。说白了修行怎么修啊。就是努力去断除恶。努力的去行善然后呢自己净除自己的内心。这就是佛教。佛就是这么教导我们,你真的这么去做。就走在正道上了。诗人白居易我们知道他是很崇信佛教的。他有一天去拜佛鸟巢禅师。鸟巢禅师就是说他经常很精进。就在小鸟做巢的地方打坐。经常在树上打坐。白居易居士就去向禅师问法。什么是佛教大意啊。鸟巢禅师就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白居易就说不会这么简单吧。连三岁小孩都知道。鸟巢禅师就说。是的三岁小孩说得。但八十老翁行不得。不好说。能行吗。所以佛教是非常重视实行的。而不是空口说白话。一份辛劳一份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以呢大家开始学佛就应该有这种精神。好我们刚才讲的护法功德。祇树给孤独园。然后在同年也就是佛陀成道的第五年。世尊也应他父王的邀请回到他的祖国迦皮罗卫国。也就是探亲啊,他的父亲看到他的儿子回来了。就建造大精舍离居利源。来接待佛陀。佛陀这时回国。场面当然非常壮观。他的弟子们也都随从而来。佛陀为他的父王说法。净饭王在听法之时就得到法眼净那么在皇宫里的人也大多受了戒化。佛陀还度化了他的异母兄弟。也就是。摩诃波纳波提。他的姨母所生的。难陀以及佛陀的亲生儿子罗侯罗出家。佛陀在自己的祖国一共住了七天。便辞别父王回到了王舍城。但是呢。在佛陀的座下却增加了许许多多来自释迦王族的弟子们。他们都来随佛出家。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阿难。后来成为佛陀的侍者。。金皮罗提婆达多追逐而至。当时为王子理发的那位间女优婆尼就是后来持戒第一的优婆尼也在这时。赶来出家。而且佛陀还对他特别照顾。让他在众位王子之前先剃度。一方面是为了表示佛法平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抑制一下王子们的骄傲的习气。你看这个贱民先我出家。不是因为我是王子就如何优越。佛陀的教化是很平等的。到此后世所记载的佛陀的十大弟子除了后来被称为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稍后才出家之外。其他九位都一一出现了。他们都是佛陀的宿缘弟子。也都是佛陀的眷属。现在无疑成为法眷。从亲眷转为法眷。这种因缘也是不可思议的。下面在补充说明一下、关于佛陀的僧团。僧团其实就是教团。因为佛陀传教度化很多人。跟随他修行。那么自然就形成他的教徒团体。被成为教团。那么佛陀首先度化的是五位比丘。比丘构成了僧团的核心。僧团在佛经里面叫僧伽。现在巴利语发音为撒噶。巴利语很接近过去的梵文。比如皈依三宝是这么说的。南无不大雅南无塔玛雅南无桑噶亚。不达雅就是僧宝的意思。塔玛雅就是法宝的意思。桑噶亚就是僧宝的意思。桑噶就是僧且就是僧团。到现在为止,南传佛教国家他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佛是第一大。法是第二大。僧是第三大。师傅是第四大。父母亲是第五大。这个不无道理。师傅是在僧团中的在三宝中的。师傅是法恩浩荡。从真正来讲的话比世俗父母恩还要大。所以摆在父母的前面。那么父母们呢养我们的色身。恩情也很大如果没有我们的色身。我们到那里去听闻佛法。所以父母排在第五位是第五大所以说有五大。这是南传佛教国家在民间所流传的当时我从云南通过这些傣族村庄到缅甸那边去的时候。有这五大其中呢 用英语写的。让我看。然后说佛教的教义是什么呢?就是自己来看自己你能战胜自己比战胜千军万马都来的了不起。只有真正能战胜自己的人才称得上是伟人。他们用英语写的这些基本的教义。到今天我都一直保存着。这教义真的是非常好非常朴实。是佛教的一个根本的教义。于是以比丘为中心的僧且的教团其实有七众之多。是哪七众呢。这里给大家说明一下七众为首的是比丘众。比丘是出家受具足戒的大僧。男性的出家受具足戒的弟子组成了比丘众。还有一个是比丘尼众。是女众。还有一个是视差摩尼。就是学界女的意思。大家要想明白首先要知道沙弥。第四就叫沙弥众 女众就叫沙弥尼。男众就叫沙弥。视差牟尼是专门对女众而言,在比丘和沙弥尼之间有一个视差摩尼也就是戒学女。为什么要定这么一种呢。因为当时王宫里的女子。随佛出家。因为当时他已经事先受孕。在开始的时候是看不出来的。可是在随佛出家一年后却生下孩子来。这在僧团里是很受饥闲的所以佛陀就制定说一些沙弥尼要经过观察才能受具足戒成为沙弥尼。因此这就是正学女的由来。为了在成为正学女之前在加以考察和培训。刚才讲道由于王舍城频颇梭罗王的皈依在家的男女信众日益增加。由于佛陀的儿子少年罗侯罗的出家僧中就有了沙弥由于佛陀的姨母以及释迦种族的五百女子出家。于是就有了比丘尼。因为这当中尚有未成年的于是就有了沙弥尼又有一些嫁了丈夫却不知是否受孕的女子而生了孩子遭到饥榜而设了两年的视差摩尼以验有孕无孕。按这样的次序僧团就有了我们前面所说的七众。这就是到了佛陀灭度的时候佛陀为这七众弟子都已经完成了戒律的制定。通常就是比丘250条戒。比丘尼480条戒。视差摩尼有六法沙弥尼沙弥有十戒。优婆塞优婆夷也就是在家的男女弟子有三归五戒。七众的差别也就是根据所受的戒法不同而定。对于戒法的内容这个我们将来还要广学这里我们先做一简要的介绍。接下来呢 。在对佛陀的在这四十多年里面一些重大的事情。略微做下介绍在释迦牟尼佛成道第六年以后。根据史料的记载。详细的年月活动地点就很难看到踪迹也仅仅从一些资料当中知道。佛陀历年雨季安居的地方因为在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佛经当中。比如说《大方广佛庄严经》《佛本行经》《佛所行积经》《佛说三世因果经》等等。都差不多计数佛陀成道五年以后就停止了。就没有贯穿佛陀一生事迹的传记可记。在西藏呢有一位麦彭仁波切他写了一部叫释迦牟尼广传白莲花论白莲花论他所记述的范围非常的广从佛陀三大阿僧且期间做菩萨一直讲到佛陀入灭。时空跨度非常大。也很难准确了解佛陀道成肉身一生的事迹完整的很难。现在根据僧且罗恰所积经,其中有记载佛陀历年雨季安居的地点。大概情况是这样的第一年是在波罗奈国。第二三四年分别在。王舍城附近的灵柩山顶第五年在皮舍尼。第六年在据楼罗山第七年在三十三天这是佛陀上升到忉利天为他母亲说法我们知道佛母。摩耶夫人是在佛陀诞生七天就往生了为报母嗯佛陀就上升的三十三天。也就是忉利天母亲说法。著名的《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是在这个时候说的。第八年十一十三年就是在鬼神界。就是乔撒尼国的一部。就是索契国的恐怖林里边第九年在乔撒尼国第十年在只提山。这个山的具体位置不很清楚。第二十年在摩羯陀国闲居处第,十四年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第十五十六年在夹批罗卫国。第十七十八二十年在王舍城。第十九二十一年在舍卫城附近的托尼山往后呢。就又在鬼神界四次。舍卫城十九次。最后呢第四十五年在拔祈境内的皮江村安居。这就是雨季安居。我们通常说的僧那戒那多少就是凭借他参加雨季安居的年数来记的,每安居一次戒那就张一岁。比如一个比丘说他戒那十五年。就表示他安居十五次。在比丘僧团中是非常重视戒那高低的。南传佛教国家大家在一起互相都知道你是比丘是沙弥。都知道戒那高低在一起聚会很快就排好了座次。戒那高低就称之上座比丘。低的就次之。非常重视根据戒行德行来排定的井然有序的次序

    所以说佛教平等但是重视德行。佛教当中是非常尊重有德之人并不以世俗的年龄高低来排定。这是我们佛教徒基本的常识。有的人会说。这个出家师傅这么年轻。怎么让老爷爷老奶奶为他做事啊。就觉得太不近人情了吧。其实不是。因为出家师傅虽然年轻。或许他的戒那可不清他的德行可不轻。况且他还是出家师傅呢。这就是雨季安居。在补充说明一些。佛陀在晚年的时候并不是说个方面都很顺利。作为一个人间的佛陀。弘法利生在这个五浊恶世。众生苦毒众生也很重。可以说任何一个弘法利生的这些大德都不是那么顺利。都付出很多辛劳。佛陀呢也不例外经典里面曾经这么说。说王舍城里三分之一的人信佛。再三分之一的人知道佛丹顶鹤不信佛再三分之一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有佛。可要具有佛缘也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今天我们在大街上看到有的人对佛教有着千奇百怪的各种态度这其实并不希奇,没有相当的善根其实是很难信佛的。信佛乃至修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懂得信佛懂得修行的人福报真的是很大。众生的根器是千差万别的,佛呢只能度有缘之人一直不能度无缘之人,要等这些无缘之人因缘成熟了、佛陀才能度化他。这不是佛陀慈悲心不够。也不是佛陀的能力不够而是诸佛因缘生。事实如此。因缘所生法。总是有生有灭那么。度化众生。也是需要缘起。这点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世尊晚年的时候。个方面也不是太顺利。在王舍城方面呢。后来追随过来的提婆达多就示现为一个恶人。他好和佛陀也是亲眷关系。却和佛陀是作对的他成为佛陀的弟子。又背叛佛陀。于是成为一个欺师灭祖的代表典型、在佛陀的晚年的时候他就不断的叫宣、叫佛陀把领导僧团的权利交给他。他来做佛。来领导大家。因为在他觉得佛陀还不如他。当然佛陀和弟子们当天也不会把这个权利交给他。所以他不能如愿。于是他就反目成仇; 他就掀起了反佛害佛的运动。这个菩提大多有个特点。他以神通作为号召以极端的苦行作为标榜。表面上看起来他所领导的僧团不是更有修行人的风范吗。就像今天我们的同修说某一位师傅很有修行。在山上闭关很长时间。头上还长了一个包。穿的衣服可破了。真是一个修行人啊。我就是对这样的师傅很有信心。我们今天的很多同修就有这样的看法。对不对。其实。这种标准衡量未必就正确。我举一个例子。一个从来就不碰钱,的人就表明他对钱财没有贪心吗?这显然不是。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就像很多东西你虽不碰他。但并不表示你不贪爱他。你可知道这个不得了的师傅他是怎么在山上闭关的。他是不是在师傅的指导下正确的闭关吗?我曾经听一个信众这样跟我讲。现在这个师傅虽然发疯了。但是以前人们都把它看作阿罗汉、他在山上闭关的时候他修磕头。是这样磕头的。一般我们普通磕头不是额头着地,吗。他磕头是把臀部翘的高高的。把头顶顶在地上

 

2007/11/5 16:01:00
妙善





研究员或教授级

角  色:超级版主
发 帖 数:1350
经 验 值:2018
注册时间:2005/10/26

第六讲答疑部分:

(大净整理)

第六讲答疑:

大家稍微考虑一下,然后拿麦来说,今天听的内容还比较多,后来考虑了一下,有些事情还要补充的给大家说一下,在佛教里面,非常具体的认识,这些认识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今天的很多人,了解的佛教,他不是从人生现实这个角度先去了解的,他是从这个抽象的角度去了解的,他所了解的佛,很多也都是从非常抽象的佛开始了解的,象很多今天佛教徒啊,本师释迦牟尼佛是谁?很多数还都不知道,他知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哪里,在西方,他也从来没听过阿弥陀佛是什么样子,修行传教,这样一个人间化的,这样一个人间的佛陀,这次讲这个佛陀的故事,我们会发现,这完全是人间的故事,佛陀是怎样道成肉身,怎样在人间弘扬佛教,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好了,大家考虑一下,打九要麦。给两分钟时间,直接点排麦,每个人三分钟时间,好了,智净你在麦上了。(智净提问)顶礼上师!请上师慈悲开示,初学佛弟子,应该如何学佛?(上师回复)在音乐伴奏下,我们智净问话也带有伴奏性的。(上师提示下一位提问者)行云流水你说吧。(行云流水提问)我拿麦了,我不知道说什么,我说我应该说什么呢?(上师回答)你应该说什么,锻炼锻炼你说吧。(行云流水)嗯,他们说你是老师(上师提示)喂,你有什么问题可以问。(行云流水)哦,问题?我好像暂时没问题,呵呵(上师提示)那你就让那个和平来问,现在是答疑时间(和平)喂?(上师回复)嗯,听到(和平提问)顶礼上师!请上师慈悲开示!就是往生弥陀净土和往生弥勒净土有什么区别?往生弥陀净土是不是易行道?往生弥勒净土是不是也是易行道?(上师回复)嗯,就这些问题是吗?(和平回答)是。(上师答复)好的,请稍候。那下面两位同修请稍等候,那么这样我们节省时间。嗯,刚才呢,智净同修问的初学者如何学佛?这首先呢,要明白什么初学佛,就是说初步的不太了解许多的佛学名相叫做初学者呢,还是说对自己这种身心的修行才刚刚开始,其实很多人学佛学多年,他仍然是个初学者,啊,因为他连佛教的基本道理,修行方法都没有搞清楚,那么,比如说我们这次佛学班开课啊,讲得就是《佛教的基本道理和修行方法》,那么你初学佛法,听这样的这个课程,一个一个的听闻,听闻回去好好思考,我们一般呢还会适当的布置作业题,认真做答,去找一个资料啊,静静的坐下来思考,所讲的道理,这就是初学者该做的事,这不一而论,每个人因缘不同,有的同修说,初学多看点书,但是我觉得,盲无目的的多看书,并不是对他有好处,因为他可能缺乏鉴别能力,他如果也不知道,也没有善知识的引导,他看什么书也不知道,可能长期因为闻思这种不清净的讲法,可能会使他更加成为初学者,甚至呢,还不如一个初学者,因为初学者他虽然不懂得佛法,但是他的发心是很纯正的,他那些品质各方面都是很好的,这其实是修道的很重要的前提,他……我今天这个电脑啊,是挺卡的,稍等一下……那么这个初学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多闻思,那我与其叫他去多看一些书,我觉得还不如他有能力的话,多看佛经,佛经也不要去说,我适合看什么什么经,能看进去你都看,因为所有的佛经,你看这本看那本看这本看那本,那其实都一样,看佛经是不会有错的,你除了把比较流行的佛经拿来看,你可以呢用这种方法,去阅览佛经,然后呢,配合性的,针对性的听听一些法身大德的开示,因为在这个时代,真的不好说,你说很出名的法师,他讲得就一定很好吗?那也不一定,无法用这个做衡量,所以这只能说,如果一时也找不到这种诚实而有修行的善知识的话,那你呢就自己多看点经书,也会让你明白很多道理,那么随着经书的指引,再去慢慢寻找善知识,那这样呢,只要你始终围绕着,对佛法僧三宝的皈依,这个方向,这个就不会有错,这是对初学者的一个建议,应该树立自己坚定的皈依,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觉得初学者啊,绝对不是注重于先去弄很多理论,佛教并不于什么理论,理论只有通过学习和修正才能够通达,你搞那么多知识理论和现实生活毫无关系,那不学也罢,你要联系现实生活,从开始学佛调整自己身心,开始对人生啊,对生活啊,对这个生命啊,开始正确的态度和认识,然后在生活中去实践,去检验,自己这种对佛法的理解,是对还是不对,我觉得初学者应该这样学佛才是正道,那当然,这其中的善知识是很重要的,善知识呢,我们要多多亲近,要承事供养上师,上师有三种,一种呢是你的导师,他可以在善恶的抉择,如果修行解脱上指导你,这是很重要的善知识,不是很容易遇到,还有一种善知识就是说,他鼓励支持你学佛修行,为你提供外护,这也是一种善知识,还有一种善知识呢,就是说,在物质上帮助你,为你创造很多条件,你比如说,你到这里来听课,电脑也不懂得操作,但是你如果碰到这种很热心的同修,你不会报名他教你报名,你不会上电脑他教你上电脑,这就是善知识,在实际行动上,物质上支持你,还有的同修呢,在你感到迷茫的时候,在你苦闷的时候,迷失正道的时候,他会为你引导,为你介绍好的经书啊,为你介绍善知识啊,他鼓励你啊,等等,这也是善知识,那么其它的比如说像法师啦,具有慈悲心的,有修行的法师,他为我们宣讲佛法,开我们的迷蒙,这就是善知识,所以说应该多亲近善知识,应该多多的亲近、承事、供养善知识,这样就是初学者,初学者如果能够这样恭敬的进入佛门,遵循这条皈依老实修行学佛的一种路线的话,我相信这样的同修很幸运,进步也很快,他呢也不去追求什么一定要很高深的禅定啦,怎么个获神通啦,也不是追求我学佛以后我福报有多大,我这个生意会变成很快的就胜利啦,我身体什么就好了等等,他不追求这些,他就是为了解脱这个烦恼,为了真正得到佛法的甘露,这就对了,这应该是初学者正确的态度,在慢慢的陶冶自己的身心,改变自己的性情,这样逐步逐步走上来,那你的根苗就越来越正,根苗越来越正呢,当然就会得到佛菩萨的加持和摄受,那么自然而然呢,这个就不缺了,路自然而然就铺平了,否则你不是从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是把自己的根苗摆正,这样的一个角度去所谓的初学的话,在我看来都是,嗯,不是太正道。好了,下面呢,就另外一个同修,就这个叫和平这个同修问呢,这个弥勒净土和西方极乐净土的区别,应该来说,从净土来讲,没有区别,因为每一位佛菩萨都有他的愿力,有两类佛菩萨,他们发愿不同,一种以众生庄严,一种以国土庄严,比如释迦牟尼他就是什么,以众生庄严,那么,像阿弥陀佛,他就以国土庄严,阿弥陀佛希望以清净的国土来摄受众生,所以他摄取清净国土,主要渡化清净的大根机的众生,那么释迦牟尼佛呢,以众生为庄严,他主要是为了发愿要渡化我们这些五浊恶世的众生,所以呢,他没有这样以摄取清净像极乐世界那样的众生而成佛,他反而是到我们这个人命短促的娑婆世界来成佛,来渡化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苦浊的众生,这是佛祖本愿的缘故,所以说,我们讲到净土,要去看本愿是什么,非常重要,因为每位佛菩萨都有他殊胜的大愿,那么这个根本大愿就决定了,这个佛菩萨摄受什么样的众生,那从究竟上来讲,成佛的所有佛陀,他的慈悲心都是无二的,所以我们学人呢,心也不要过于分别,其实我们应该这样想啊,那其实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化身,那么阿弥陀佛呢,就是释迦牟尼佛在西方极乐世界的化身,那么我们也可以理解说,释迦牟尼佛就是阿弥陀佛在娑婆世界的化身,佛佛道同,佛佛平等;那至于个人的因缘不同,你比如说,我们说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讲到这些,那是无忧之国,那里纯有极乐,没有痛苦,那跟我们娑婆世界这个痛苦相对照的话,那么就深深向往,那这样众生就愿意到极乐世界去,然后不管到了那边他就慢慢成佛,但是从修行这个成佛的快慢呢,这个菩萨道这个功德大小来看的话,我们又可以做一番辩解,你比如说在这个娑婆世界,行善一日呢,在这个极乐世界行善百年呢,极乐世界这个时空,极乐世界这个一昼夜,在这个娑婆世界就是一大劫啊,一大劫是个什么概念呢,成住坏空是一个中劫,一个中劫有二十个小劫,一个小劫,它意思是什么呢,就是人寿从十岁每一百年增长一岁,一直增长到八万四仟岁,八万四仟岁然后,人寿每一百年再降低一岁,一直降低直到十岁,这样称为一小劫,那二十个这样小劫就称为一个中劫,那四个中劫,所谓成住坏空四个中劫就构成一个大劫,那我们现在所处的劫数,时间上概念就是贤劫,那释迦牟尼佛是贤劫的第四尊佛,那么刚才你说的这个弥勒净土与弥勒菩萨,就是弥勒尊佛当来下生,他就是贤劫的第五尊佛,那也就是说,在贤劫一大劫过去,那么也就西方极乐世界一日一夜,西方极乐世界一昼夜,我们这个世界,将一千尊佛出世,你首先明白这个概念,西方极乐世界呢,分为九品往生,上品中品和下品,每品又支分为三品,大概的是分为九品,那么上品上升,花开即得见佛,中品以下,不是上品上生的,就不会说马上莲花花开,那莲花有的还要经过一昼夜花开,有的甚至经过一小劫花开,那非常慢的,那为什么会这样呢?会有差别呢?你比如说,到了这个兜率净土,往生到兜率净土,那里是不存在莲花过几天才开,往生莲花即开,个个莲花化身,那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也是因缘不同啊,那刚才回过头来再说了,在这个世界行善一日,比得上是西方极乐世界行善百年,你可想而知了,那就是说从菩萨行,从对功德的修行来说的话,那是不是慈悲心越大,他的智慧和慈悲发展越大越快,越容易成佛呢?所以说,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净土也是一样的,那么现在话说回来了,那这个弥勒净土呢,刚才说过,弥勒菩萨在他降生在人间,像释迦佛一样成佛之前,所呆的地方,所谓的兜率陀天弥勒内院,这也是个净土啊,历代很多高僧大德有往生到这里的,特别是那些悲心很重的,就想快点来这个世界渡化众生的,往往很多这个高僧大德都发愿往生到这个兜率净土,在唐朝以前,一千年吧,在中唐以后,一千年直到今天,弥陀净土盛行,那在之前的一千年是弥勒净土盛行,今天,主流大多数人都知道弥陀净土,但是很少人知道弥勒净土,这也很正常,缘生缘灭,因缘缘故,一方面,少人弘扬,大家一般不了解,另一方面,跟历史上的一些原因也有关系,因为弥勒净土很殊胜,历史上很多外道,我们看历史上很多农民起义啊,他都是运用弥勒佛降世这种思想来达到他的政治目的,被外道所利用,那这样呢,在政治上也毁坏了弥勒净土,这也是个原因,另外有一些原因,就是历代的有一些法师,一些学者,他这个有偏见,有点歪曲弥勒净土,所以导致今天这个现状,那么我们这个想修行弥勒净土的同修呢,他也是有大志愿的,他想快点来渡化众生,悲心很重,另外弥勒净土,弥勒菩萨跟我们缘分很深啊,这个兜率净土是在这个欲界里,专门化导这个欲界的众生的,而且弥勒菩萨将来在天上两千年降生人世的时候,他龙化三会说法,渡的基本上都是释迦牟尼佛的遗教弟子,什么叫释迦牟尼佛的遗教弟子,就是我们这些在佛世的的时候没有被渡的,遗留下来的遗教弟子,其实经书上都授记,将来都会成就,都会成佛。当然这个未来佛的净土也非常殊胜,我们也可以发愿往生到那里,这就是因缘和本愿上的一些不同,那么好了,那往生弥勒净土的同修他是不是和西方净土就无缘了?那也不见得,你比如说他也可以这样发愿,等到追随弥勒菩萨,到弥勒菩萨降生,就成为弥勒跟前弟子,然后历尽贤劫千佛,助佛扬化救含灵,在每位佛前面都得授记,那么等到贤劫千佛都灭度,就要过渡到未到星宿劫的时候,那就体现这个世界不是成住坏空吗?世界坏了空了,那这里人都没了,那时候去哪儿?那时候再往生西方啊,你可以那时候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啊,是随愿往生哪。所以说,修行弥勒净土的同修,将来他还是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啊?所以说,诸佛菩萨净土是无量无边的,大家可以去看《佛说摄受净土无边功德经》,诸佛净土是无量无边,我刚才说过,极乐世界一昼夜,是这个娑婆世界一大劫,那么比极乐世界更高级一层的世界叫“袈裟幢世界”,“袈裟幢世界”的佛土庄严哪,和它的时空呢又跟极乐世界不能比。“袈裟幢世界”的一昼夜是极乐世界的一大劫,一层一层的世界,一直到最后,经书上也说,世界是重重无尽,但是在我们现在这个地方,这些佛国固然很好,但是跟我们的因缘呢有大有小,我们一般现在比较有因缘的就是极乐世界净土,弥勒净土,大家还知道一个过去玉琳国师提倡的一个药师佛净土,这个叫大家所了解,跟我们也比较有缘,有缘就比较容易往生,其它因为缘分不够,就像那个地藏菩萨,那个《占察善恶来报经》里面也讲了,在佛陀说法的在会,其中有几位菩萨,他的身上的光明特别显耀,比如象观音菩萨、象普贤菩萨等等,身上光明特别显赫,那是为什么?那是因为这几位菩萨,跟我们这个在会的众生因缘殊胜,并不是说其他世界的菩萨,或者其他的佛功德不如观音菩萨,所以我们往生净土也是这样,个人因缘的问题,都很殊胜,净土之间也不存在说你好我好,或者说互相争斗,不存在这个。在《妙法莲花经》里面说,这个修持《妙法莲花经》者,在临终的时候,千佛授,那么好了,还有呢,在密教里面,也宣说了很多净土,因为它有很多东西不是一般根器和信心者所能够了解的,所以这里也就不再宣说,那是非常殊胜的净土,比如密教里红教里面说的,莲花生大士的净土叫做铜色吉祥山净土,一般来说修行大圆满法,上师瑜伽法,与上师相应,这个修好了,那肯定是能往生到铜色吉祥山莲花生大士的净土,因为莲花生大士“嗡阿吽,班则格热,班玛斯德吽”其实就是一切上师的总集,一切诸佛的总集,这里呢,我们佛学基础班,这个道理呢就不再加以深入的阐述,稍微提示一下。好了,下面一位同修,我看大家今天,今天是周末嘛,大家这个看来热情还比较高,那我们就时间稍微推迟一下,尽量满足一下,大家这个提问的需要。下面麦克风交给后面两位同修,希望后面两位同修藉着麦克风来简要的说出你的问题。(提问者)顶礼悲华上师!(上师答)不用称呼上师,请开口,话筒靠近一点,说话声音大点。(提问者)您是不是说就提到,佛陀是人间的佛陀,你这是这个,以前好像是在哪儿看过,这是说是太虚大师非常倡导的,对这个大乘教积极的出世入世这个积极现实意义,我的问题是出自于,我这个声音怎么调,我也不知道啊(上师提示)不用调你直接说,把你的问题直接说出来。(提问者)我的问题是在于啥啊,我在这个近期诵这个《妙法莲花经》的时候吧,忽然生出些问题,还不太敢来说,是怎么的呢,就是说佛陀在这个鹿野宛与阿若乔陈如等五比丘说法,初转法轮,佛陀在世说法49年之中呢,渡化的这些弟子中,我不太理解为什么说证得的果位都是阿罗汉呢,包括佛经也都是大迦叶带领的五百大比丘,神通大阿罗汉编纂而成的,佛陀在《妙法莲花经》里面也都说的很清楚嘛…… ……但是他的这个弟子怎么会都是阿罗汉呢,这个不是太理解………(上师提示)好,禅缘,到禅缘,刚才提问的同修问题基本能听懂,禅缘你继续说,禅缘你的麦没有声音啊,在之前应该调好,那就麦交给湛寂吧(湛寂)顶礼法师!刚才有两位同修请我帮他们读一下问题,第一个问题:请法师慈悲开示!鸡蛋是荤的还是素的?我发心吃素的话,是不是以鸡蛋、蛋糕、沙淇玛都不能吃呢?这是秋卓朋友问的问题。第二个问题:请法师慈悲开示!淫罪是谓性罪,不能忏罪,那么在家居士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呢?这是空空同修提的问题。(上师回答)嗯,好的,因为刚才这个湛寂,她是用内放功能上来的,所以我一开口就有回音。我先回答一下前面这位同修的问题,他说为什么最早佛陀身边的弟子都是阿罗汉。首先有明白啊,并不是说佛陀的弟子都是阿罗汉,象弥勒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他们也都示现做佛陀的弟子,佛陀弟子哪,不是说只分为,而且许多大乘菩萨呢,都以在家身份出现,象文殊、弥勒都是出家的身份,象维摩诘居士这个其他的也都是在家身份的菩萨,为什么说当时的时候,这个和释迦佛的本愿有关,想想看,在我们这个世界,这个很苦的世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绝对不是什么西方极乐世界,你如果跑到西方极乐世界,为人家宣说声闻乘法,那谁听呢?估计没多少人来听,因为西方极乐世界八功德水七宝行树庄严啊,那个美妙无比快乐无比,谁会想到什么离苦得乐呢?对不对?那因为释迦佛慈悲啊,大悲释迦佛被称为大悲尊者,大悲白莲花,你看我今天这个UC名字叫大悲白莲花子,就是这个意思啊,白莲花,大悲白莲花,它是一本经书叫《悲华经》,就说释迦佛的五百大愿啊,慈悲啊,你看,释迦佛是以三乘法渡化众生,在极乐世界,你要生出大乘心,另外兼带摄受小根器的众生,比如说弥勒佛降世,弥勒佛降世的时候,直接说出世法就行了,最低从出世法开始说,就证阿罗汉果,他不要跟大家反复说,人天正道,人天法,那佛陀呢,这些法都讲,比如师父讲法,经常讲人天法,只有把人天法基础打好,才有可能说往生净土,才有可能说得到解脱,那为什么会这样呢,很简单啊,因为根基不一样啊,渡化根基不一样啊,当时佛陀在出现世间的时候,那很多人都有善根的,他就想印度那时候,就很想啊,离欲得寂静,解脱轮回,普遍的需要,所以佛法就应运而生,所以当时那个小乘法,解脱道,就是那个超离轮回很得人心的,而且很多人愿意这样走,所以佛陀有很多的声闻弟子,特别看那个《悲华经》就知道了,那些发大愿来渡化恶世众生的佛菩萨,他们的弟子都是声闻弟子,那些比如说象阿弥陀佛那样,当时做为转轮圣王啊,他发愿摄取清净国土,摄取清净众生,他身边跟随的一般就是很少,甚至没有声闻弟子,这其实正体现佛陀愿力的不同,因为诸佛菩萨都是愿力而感召的,我们与佛菩萨感应道交,就会成佛。那么这是一种慈悲的表现,当时佛陀出世的时候,小乘法为主,那大乘法是隐现的,就不是很明显,密法也不是很明显,那么到后面发展呢,人的根基就开始低劣了,为什么这么说,那小乘根基比我们还高?那当然,佛陀在世象舍利弗尊者,目键莲尊者,一般来说,听佛闻法过的弟子,最低程度都证到初果得法眼净,如果你当初亲见释迦佛,听过法啊,佛陀教化过你,你受持过佛陀,那你肯定,我想最低也是初果罗汉转世吧,按藏传佛教的说法,你这位活佛过去最低是初果罗汉转世的活佛,佛陀的意思是转世者是修行成就的,那你起码是初果罗汉转世,那么到后来人的根器烦恼就越来越重,那么你这种世间,完全出离世间修行,那么今天你看,一说修小乘法就说那很困难啊,好像行菩萨道在人间,比那个更难,一般同修都这么认为,其实不是,是出离心的差别,所以那种出世间的佛法,不太为人所接受,所以说大乘菩萨法呢,方便救度,大乘菩萨,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道。把众生这种贪欲心呢,用慈悲心、菩提心去自然而然的转化它。那就是把欲、爱化为慈悲,把贪婪化为菩提大愿,这很方便善巧,如同说这个毒药,我加了一付药搅拌一下,使它变成有利于身体的药。这是大乘菩萨道的方便善巧,和对烦恼的不同态度,所以大乘法方便多。使修行者成为菩萨,心量大,心量大容易成就,到后来慢慢众生根基,到了今天应该来说,更加的娇薄,为什么?今天的人烦恼很重啊,坐也坐不住,站也站不住,是吧?他动不动就会生气啊,种种怪模怪样,恶习啊,非常普遍,那这时怎么办呢?也许光光靠小乘法,靠这个出离心为主的小乘法,光光靠这个菩提心为主的大乘法,这个大乘小乘一些比较通行的法,对他可能都很难奏效,这时候还有密法,密法就是秘密的一些法,就是它可以利用这个贪欲,更方便善巧的渡化众生,那么这也是存在的,从实际的修行,通过善知识直接的摄受,或许是末法时代众生得力、有福报,快速的转皮肉之身,得到解脱的一种殊胜的途径。所以这也是一个捷径,一个非常殊胜的道。就像刚才前面这个同修说的,这个弥勒净土,可以讲它也是,西方极乐净土,它也是非常殊胜,非常方便的,是捷径的易行道。那么如果你真正了解了,或者有的同修比如说我要往生弥勒净土,那可能真是捷径当中的捷径,殊胜当中殊胜,方便当中的方便,这个也是因缘决定的,所以说到后来,佛教,佛灭度后五百年以后,渐渐的大乘法就留行了,那时候大家追求净土啊,以天生而成道得解脱,过去呢,要出世间才能得解脱,现在转为生天生净土就能得解脱,那大乘法就流行了,小乘法就隐没了,到后来呢,到了印度佛教发展到后期的时候,那密乘法就盛行了,那大乘跟小乘就隐没了;这个佛教发展的过程,太虚大师做了深入的阐述,就这样一个道理,所以说佛法分成不同的一个时期发展,你比如说今天,发展到了今天,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啊,是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心烦恼特重,你说爱欲很深,你看现在的人,也不象过去的人,对吧,你就讲人类的所谓的爱情吧,现在爱情小说,我觉得好像也被很多男男女女看做是好象很傻的一件事,现在好象很现实,你说他爱很纯真,好象也谈不上,对不对?过去讲得那些牺牲啊,忠诚啊,今天看来有点不是太好。今天的人,你说他爱欲很淡薄吗?可是他又非常注重现前感官的享乐,他会最现实了,眼前没有的他绝对不要。那么这样根器的众生怎么办呢?怎么渡化呢?你一下子跟他讲出离世间,象阿罗汉道那样解脱,让他专心修禅,一禅二禅三禅,四念处,证悟无我出世间,达到这种离生喜乐境界,种种禅定法,估记很困难,好了一下子跟他讲,唉呀很遥远的西方极乐世界,说你死后去往生,他说我活都活不清楚,我还管他死后?对不对,所以到了今天的人,或许人生问题对他是个大问题。所以佛法也就应运而生,所以说我们为什么来说弘扬弥勒法门呢?来说这个人生佛教,为什么给大家介绍这个非常亲切的安乐道来渡化众生的弥勒佛呢?还不就是因为众生如此而定的吗?对不对?你看我们大家大多数问的问题,最关心的是什么?就是人生的问题嘛,哎呀我怎么烦恼啦,我学佛以后我心情好多啦,对不对?我真的一点福报都没有,你看我学佛以后福报也好了,怎么的,这不都是人生的问题吗?那现在众生想不了那么远,所以说人生佛教,在末法时代正当其机,那么所谓的大乘、小乘、密乘,所谓的显宗密宗就应该融合起来,这样呢,根据不同的根器,众生分别受持,各安其位,这样才能起来这个佛法在人间驻扎的一个功效,你想想看,世上的人他都觉得佛法是怪物了,那谁还来信佛,没人信佛,佛教的氛围就没了,那佛教都没了,都不能沿续了,那我们到哪里去求解脱啊,对不对?所以这是应运而生,对不对,你比如说今天师父要给你讲四圣谛,八正道等等,他就说你这个人逃避啊,就会说你这个人逃避人生,对不对,很容易这样想吧,你跟他讲你好好学往生净土啊,到天道去,佛菩萨威灵感应,那有的人就说,你这不是神权迷信吗?(下续)

2007/11/9 18:47:00
大净





高中生级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172
经 验 值:195
注册时间:2007/4/30

第六讲答疑续:(慈静整理)

 

但是你好好的跟他谈一些人生问题,他就会对佛教很好,起码他就会觉得佛教是个哲学吗,可以陶冶我的性情嘛,就像我到一些地方讲法的时候,有很多像比如说修炼瑜伽的,开瑜伽馆的,还有的搞一些像社会心理方面的,他就很喜欢跟我说话。 他意思就是说师父您讲的很好啊,我说你学佛为什么?他说学佛是一种生活方式么,但是这是方便善巧。当然了,这时他不会真的进一步一下子就了解了,佛教有多么的高深,可以引导我们走出生死轮回。而且能够在生死苦海中获得大自在大解脱,这个对他来讲这是现实的,所以说佛教是因为方便而来,所以大家要这样理解,那么我们对佛法的看法就会圆融一贯,而就不会说舍此就彼,就不会像在针尖的小孔里看天一样,井底之蛙对不对?也不要像今天很多同修那样,动不动就这是密宗的、那是显宗的,我们密宗对上师是很恭敬的,你们显宗无所谓恭敬不恭敬,其实这都不对。对上师,所谓上师就是师父么,管他怎么称呼,本质上,就像过去人说的和上。过去的和上,上还是上面的上,你看有教授阿奢离,有教自己行法的师父,就是教导我们佛法的善知识对不对?那难道都不要恭敬了?难道因为你的宗派不同,这就不要恭敬了?那是本质的佛法,所以这都是偏差。他不知道佛法度生乃方便也,绝对是方便。那当然了,到我们今天时处末法时代的众生很苦,我以前讲金刚心总持论就说,苦在哪里呢?一心想学佛呢也摸不着门路。为什么?因为佛经上有讲两点:1、佛教发展到末法呢很多正法丧失了,善知识圣贤隐没,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你想想看,我们比如去学校里读书,老师都是歪头歪脑的,讲的东西都不对,那怎么办?你比如说有一本论叫《净土十疑论》,他里面写的是智者大师所做,其实,这个论根本就不可能是智者大师所做。如果深入研究天台宗的同修,就会知道,智者大师怎么可能说那样的话?这个《净土十疑论》里面的很多观点都很荒谬,他在抉择兜率净土和极乐净土谁更殊胜。可以这么说,在我们这里有很多同修都认真学习过,关于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只要真正学过这本经书的人就知道,他那个论不要说他观点荒谬,连引用经纶都错误。但是也有很多法师也讲这个论啊,那咋办呢?我也不知道这个法师,为什么要讲这个论?还把这个论看做是在大藏经里啊,那怎么讲啊?大藏经里面也有不好的,那怎么讲这不好说。所以说千百年来啊,有些东西不是那么好弄的,因为以讹传讹一代传一代啊,你听这样说他也听这样说,你听说我听说也没有人去鉴别他,在说有的讲的,也不是真正的亲身实证的,就是哪里听听资料搬搬说说,也没去真正的对照考验。那么这样就影响了一大批,好了。因为这样的缘故呢,那我们就很难听闻正法对不对?所以自然而然就更迷糊。一方面,自己烦恼很重;另一方面,又找不到好善知识,所以走来走去。有的学佛都学了多少年过去了,都不要说证果了,连门都没摸着。有的干脆打退堂鼓,就像有的寺院,有很多人把请回家的佛像呢,都送回去了。为什么?因为他原来听人家说学佛好啊,把佛像请回家了就怎么怎么保佑啊,后来过两天发现没学佛还好,学了佛怎么很多地方都不顺利了?他也没搞清楚这因果,不行还是把佛像送回去吧,对不对?这就是不遇善知识的缘故啊。他如果像我们这边真正的了解佛法,就不至于如此吧,所以佛陀说善知识很可贵的。佛法三宝正法能够长留在世间啊,这是众生的福报。所以大家要发心护持,这才是真正的护教对不对?刚才讲到这个问题,就讲到众生根器分别不同的缘故,好了。我刚才是不有漏掉一个同修的问题啊,我走到各个地方回答鸡蛋是荤还是素,这个问题可以讲提问率是最高的,我都记不清楚我到底回答过多少遍,这样的问题了,这也是很能显示我们今天学佛人的一个状况。好,这鸡蛋是荤的还是素的,首先要明白,所谓荤和素指的是蔬菜。蔬菜里面分为荤和素的,比如说韭菜大蒜这些都叫荤菜,因为这些东西煮熟来吃,加重自己的淫欲之心,生吃又加重自己的嗔恚之心,容易发火,吃的嘴巴臭的不得了。这个不用说了,妨碍修行人,使你内心不清净,不利于你静修,所以说一般修行人不吃这些。你不要说修行人,像现在外面比如练瑜伽的人,他也提倡这种绿色食物,他也不吃这些荤菜,然后这素呢就是这样而言的。那平常我们说的鱼或肉呢属于腥类,那这荤腥,腥不吃肉,这是大乘菩萨的要求。因为菩萨戒里有要求不食众生肉,食众生肉呢,就会有罪过,所以说,其实作为一个刚刚学佛修行的人来讲,在戒律上,也没说一下子就这么高的要求,慢慢来吧,你慢慢的培养你的慈悲心,关键是培养慈悲心,最终不吃肉吃素。其中很重要一条就是,众生肉不可食啊,众生按佛教讲都是平等的,是吧?都是我们自己的父母兄弟,我们何忍食其肉啊。所以说食肉者的慈悲心,大打折扣啊,有问题对不对?所以我们不要认为佛陀可以让我们吃肉,有的同修说可不可以吃啊,让不让吃啊,不是那个意思,怎么会那样呢,佛陀不可能欢喜我们去吃肉的。但是因为我们这个坏毛病呢,一下子也改不过来,有人吃肉可能都不是这一辈子吃,他生生世世吃肉,肉食为幸习气太重了,一下子你叫他转成吃素他转不过来,所以为什么有的人一下子改了吃素以后啊,整个人面黄肌瘦为什么?他身体不适应啊, 他原来身体肉食怎么突然转过来,所以他有个过程,他经历过这个阶段以后,反过来他吃素对他身体就很好。如果在突然让他吃肉的时候,他又恶心又吐的,这时肉食已经不合适他,为啥?他已经不习惯吃肉了,所以说吃肉吃素这是习惯问题,在佛教里面叫习气,人不是说天生需要吃肉吃素的,如果从人的肠胃来讲的话,人的肠胃比较长,像牛的肠胃也很长,都是吃草的,你叫牛去吃肉的话,我看牛可能都会死掉,老虎的胃肠很短,他快速排泄掉,你看牛这个东西反复在胃里面走来走去的,那个肉的毒素本来就很强很容易就腐烂了,所以说不能吃不适合的。像人类和猿猴类啊,这些都属于这种肠胃特征本身就不适合吃肉。因为贪口腹之欲啊,所以杀生吃肉,要这样理解这个问题。所以说这位同修能够发心吃素当然随喜赞叹,但是你也不用太执著吧。你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你好好明白三宝的功德,早日归依你还要平常呢?读读经修心养性等等,多听听善知识,听听法师们对佛法的开示,这个对你来说更重要。不然这些东西你都不去了解,不去好好的做人,你整天到晚在那里计较,这个里面有没有鸡蛋啊,鸡蛋是不是素啊肉啊,那不成了教条主义了,对不对?你学佛学的那么辛苦,那人家会笑话你,不会吧,你学佛学成孔已己了。当然我们说这话不是说无所谓,我以前不是说过吗,有个同修跟我讲,在蚊帐里面一个晚上没睡觉,干吗?因为里面有个蚊子啊。他不想拍死它,他想把它赶出去,但是怎么赶也赶不出去,所以他赶了一个晚上没睡着。师说这个功德善根是不可思议的,为什么?因为他对一个蚊子都这么有慈悲心,你说这个人对他来讲,是不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呢?对不对?所以我希望,你抉择这个蛋糕和鸡蛋,是不是素的时候,你应该在这方面去抉择那就对了,那不然就变成一种太执著了。有时怎么也不行,你看六祖大师还吃肉边菜对不对?他没办法啊,他做了祖师,传了衣钵,还被人到处追杀,你看人就这么坏。还躲在猎人堆里是吧?那猎人天天吃肉的,他自己不吃,那你怎么能不吃饭呢?他就吃肉边菜,所以要想想,肉边菜这叫方便善巧,也不必太执著,要慢慢的过度过来,你就会喜欢吃素不喜欢吃肉。有的同修打坐功夫好禅修深入以后,念佛功夫念深了,他自己身体就会很敏感,就会知道,一吃肉浑身就像被东西捆住一样特难受,所以说很多深入禅定的人,一般都不吃肉食。我在缅甸的时候,缅甸有很多出家师父,因为缅甸可能保留过去的传统,就是出去托钵的时候,并没有说一定非得素食和肉食,世尊我想当时也是这样,再说信众他们对出家师父很好,总觉得出家师父很可怜,过午又不食了,你看他过的不是人的生活么?我们在家你看有房子有妻儿子女天伦之乐,你看这个师父到了中午以后他就不吃饭了,然后世间的什么享乐都没有,所以他喜欢这个师父啊,他就供养师父啊,自己就偷偷想,我搞个肉给师父吃,师父就吃得很开心,以前我在缅甸时候,因为边境上有很多华侨,他们看到我会说汉语,有时还会说几句英语,特别高兴很喜欢供养我,后来又知道我是和尚吃素啊,吃肉啊,对不对?然后他们就专门整这个火锅给我吃,但是他们还是很想让我吃点肉,有一次为了这个事情啊,还被我师父骂。我师父说你怎么不应供啊?我说你看他面条煮的那么好,那谁知道他什么肉啊?我看了都恶心,我吃不下,他说你不对了,你不吃你拿个筷子沾一下,表示应供,为对方念咒做个回向就对了。被我这个师父骂,人家说你南传是小乘,对不对?我师父是小乘吗?小乘我觉得还挺菩萨的对不对?我们标榜自己是菩萨好象也没慈悲心啊,对不对?所以师父说,你这是不对的,以后不能这样。所以说学佛不能学死掉,要学活了。我这样说并不是鼓励大家去吃肉哦。好了,下面还有两个问题,我们一并做个解答。这是上次遗留的问题,空空同修问:“淫罪是性罪不得忏罪,那我们在家居士怎么对待这个问题?”这话是这样说的:在杀盗淫妄酒五戒里面,五戒也属于别解脱戒,受持一条解脱一条,那么这个别解脱戒他是以出离心为基础,他在出离心的基础上去受持这个戒律,那么规范自己身心这样容易成就,那么他相对于酒戒来说是性罪,那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声闻乘这种戒法来说,是不通忏悔的。你比如说,一个出家人受了比丘戒,比丘有很多戒律,如果破了根本戒,是指破了根本戒,比如说,他犯了杀罪,杀了人或者怎么样,他已经不具备做一个比丘的条件,那么这一辈子,他都不可能在成为这样一个具戒的出家比丘了,这叫不通忏悔。你可以还俗你可以继续去做,但是在菩萨戒里面呢,可以忏悔的,用大乘忏法,把心里的罪根忏掉,也是可以忏净的。所以说这是讲。而且呢,按照声闻戒条来说,你比如说有些地区僧团,做羯磨才能除罪,除罪就是说通过在僧团里面如法的忏悔啊,然后自己做苦力啊,等等受折罚,然后期限满了,僧团大家说可以了,除罪了,我们僧团当中,过去保留着,每半月半月都要诵戒,来维持僧团的清净等等,那么今天这个时代,众生想清净的守持这个戒律,不是那么简单的,不过也不要紧,据说在今天的时代,你能够把五条根本戒守的清楚,这个功德也已经比正法时代佛陀时代,那个清净的持戒,哪怕你把这个比丘戒二百五十条持的滴水不漏,功德也没有在今天持好这五个根本戒来的大。为啥?因为今天这个时候持戒很难,就因为很难持你把它持住了,所以你的功德就大得不得了,所以我们要这样理解。对持戒修行要有信心,不管什么戒,你要忏悔,以前我去受戒的时候,那个羯磨阿奢离就说了,我的羯磨阿奢离是我们这边的太母山的戒群法师,我记得他老人家就说了,他说有的已经犯了不可后悔的戒,没有办法做真正的比丘了,他也不想还俗啊,那就做个学悔僧吧,排在比丘的最后,那么说那也不能想不开啊,我们毕竟还是人么,出家不容易么,我们可以继续修行么对不对?所以说再怎么样你也不要想不开,所以说在家居士,我觉得应该这样来对待这个,  但是我们对持戒不可掉以轻心。你比如说,真正受过在家居士五戒,那五戒就属于别解脱戒,那么你犯了根本戒条杀盗淫妄,那么破了这个戒,你就不通忏悔。如果你在想以这个破戒之身,将来比如说想出家去受具足戒,那是不可以的。因为成为一个比丘,成为一个出家人,他还得问十三遮难,其中一条就是你有没有有意的犯了这个根本戒律,那么如果你犯了,比如说过去受了的这个根本戒律的话,淫罪也好,还是犯了根本戒,那么你就得了边罪,这佛法编外人啊,就是没有资格再做出家比丘,所以说我们应该护戒如眼。再说的话,戒有开遮持犯,你实在不行的时候还有个补救啊,赶快舍戒你把戒舍了,这个时候他就不通犯根本戒啊对不对?因为戒是佛定的,你怎么可以随随便便对吧?所以说在没有办法还可以用这个办法。但是有一点,今天有很多学佛人呢,学戒也没好好学,有的持了也不知道持的什么戒。以前我听一个人讲,说她受了居士五戒她很烦恼,她为什么?因为这个居士受了居士五戒以后,跟他家里人,他丈夫,好象他丈夫也都受了。他们两个经常吵架,她说我这经常吵架就经常犯戒吗,对不对?然后很急她想舍戒,她说我不舍我就犯根本戒了,她说我在家里守持不住。然后完了,那师父听说又去朝山去了,那给她授戒的师父不在,她说急死了,她说师父不在那我怎么舍啊?所以等她师父回来的时候,她说师父啊,我都破戒了,您也不在,我戒也没地方舍,闹了个大笑话。为什么?其实呢,受戒就好比是登山,好不容易受了戒,你想舍戒那可太容易了,你只要对着一个听得懂人话的人说一下我舍了那就舍了。就像从悬崖上一下子跳了下去,你就完蛋了。学好不容易学坏倒是挺快的是不是?他这个不懂。他连这个也不懂,你说他怎么受持戒律?他如何受持在家五戒,然后做好家庭的和睦相处呢?她根本就不知道。他根本就不知道运用佛法来和谐这个家庭,乃至广一点来和谐我们这个社区,来和谐我们整个国家社会,他不会因为她不通啊,她对戒律的理解也不知道是什么?所以有的同修其实也根本没得戒,因为得戒得有个条件。其实她得明白这是什么,你说她什么都不明白她也持这个戒,对不对?所以说她不通,我记得在东北的一个什么地方,我在讲法的时候,有个居士问我这样一个问题,他说师父啊,受菩萨戒穿那个菩萨缦衣的,在做什么法事的时候,应该排在前面还是排在后面?我说你受菩萨戒对不对?那你是菩萨了?对呀,那菩萨么甘当孺子牛,那你排后面好了,因为你是菩萨么。他没想通,他认为这个菩萨是不是一种什么地位啊,我受菩萨戒的人是不是站位置得站对一点,不能站在后面去,所以说你说他怎么受菩萨戒,菩萨戒是以发菩提心做为根本的,以慈悲为本那对不对?那你菩萨戒还搞的那么紧张,所以就跟前面讲的这位同修,他也搞的迷迷糊糊的,所以说我想这位同修也好,其他同修也好,受戒都要明白,戒有开遮持犯,应该深入的广学。什么叫广学呢?就是反反复复把这个问题搞懂同,不要随随便便的就说,我受戒了然后又高喊我又破戒了。其实她什么也没有,她即没有得戒更谈不上破戒,当然她做了这些性罪的东西它本身就是坏,你说杀人是不是不好了?你说别人家庭很和睦,你为了贪爱情欲把人家家庭拆散,这是好人吗?这人间道德,也是谴责你的对不对?但是还谈不上说,这个佛教徒,这个在家持戒居士,他破戒了,不是这个问题,戒有它殊胜的功德,也有它殊胜的保护,你看佛法刚才还有说过,经律论三藏,所以说有些同修,他所谓的持戒的戒条,他也没学半点,他三藏一藏也不通,他就说我持戒怎么样怎么样,所以大家很多问题,所以大家要好好的去学,这样才不至于说有其他的情况。好了,今天看来我们答疑也不可避免的走到11点,那就答到这里吧。我们把最后的问题回答一下,请问法师怎么归依呢?怎样才算真正归依佛法呢?能否在网上归依呢?出家和在家形式上不同,可不可以走到相同的路上?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们归依佛法以法为中心,应该是佛法僧三宝是不可分的。所以所谓的归依佛门,就是归依佛法僧三宝。那我们佛教徒很简单啊,想皈依仪式也很简单啊,信仰也很简单,我们去找一个归依师,然后这个归依师给我们做证明,告诉我们归依做仪式,我们做种种誓言忏悔, 然后我们就获得了这个归依体,我们就成了一个归依的佛教徒了。那么,归依的同时就是要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那么这个师父就给你做证明,有的师父还会给你串念珠了,给你一本书了,这就是信物了,还要你回去念经了,读金刚经,读地藏经,读阿弥陀经了,对不对?还有佛号,阿弥陀阿弥陀阿弥陀,阿弥陀佛是本师释迦牟尼佛,那么你就是一个佛教徒了,所以我们这个佛教信仰,成为一个佛门弟子,那是很简单的也很具体化,不像一些宗教那样,眼前有个师父不知道,他还上帝上帝,上帝在哪谁也没见过对不对?那我们佛教徒就不一样,我有皈依师父啊,师父告诉我这是佛这是法这是僧,这是很现实的我皈依了,那网络上皈依行不行那我也不知道,我觉得有信心都行吧。其实如果你有信心的话,兵荒马乱的时候,哪怕附近找不到师父,你自己在家里的佛像前你念三皈依,你也得到皈依体啊,这关键还是信心。现在网络也很发达,师父还可以出视频啊,有声音啊对不对?你比如说像我现在在这里讲话,我是不是出家人啊,这个法师会不会懂得佛法啊,这都可以调查的么,可信度也是相当高。只要你有信心那不是也一样的么对不对?那所以说这个不可一概而论,但是归依还是要慎重,尽量的要现前师僧而归依,要具体的,这就是佛教的一个要求。你不要没头没脑的,自己对着天空就皈依起来了,而身边本身就是有比丘,有师父,而且真正来讲你比如说,附近如果有大僧在,一般来说二僧不接受皈依,二僧就是比丘尼女众,女众的师父,如果有大僧师父在,一般来说,大僧接受皈依,如果有比丘在,一般来说沙弥不接受皈依,比如我们来学法了,有上师在其他一切你不要动,上师最大,比如我们去讲经经堂说法,高坐在法座上的正在讲经的法师最大,不管你是谁上来都得磕头,都得称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顶礼法师。因为法主最大,他代佛宣化,所以说是这样一个次序,不是很要紧的,在说我觉得今天学佛都不容易,这些大德们,这些法师大德,用什么方式来摄受我们,我觉得只要发心是好的,只要大家真心诚意皈依佛门,我觉得都挺好的,你大不了你网络上先皈依了,等到有机会到寺院里面去在做一次皈依啊,皈依可以做很多次的, 但是真正的皈依不是一个皈依证,也不是说你什么某某一个法名,不是的,关键还在于你的信心,你对佛法僧三宝的信心,是你真正的皈依证。 如果你归依了三宝,看见一个出家师父连恭敬都不会,见到师父连磕头都不会,你说你还叫三宝弟子吗?对不对?你说出家人又怎么样,穿个袈裟而已了,你立马都已经不算是一个三宝弟子了,对不对?信心,这种对三宝的恭敬,这才是真正的皈依证。那好了,在家和出家,也是一样的道理,出家功德当然很殊胜,但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也不是人人马上就能做到,有的人或许来说在家可能比出家更合适。我以前不是说过么,其实真正来讲出家,既然佛陀这样要求,比丘又具备大丈夫相,又要这样这样才好对不对?有遮难的有一些回遮的,不行的他不让做比丘。那就说明什么,佛陀也不是说越多人出家越好啊,也就是我们现在话说的宁缺毋滥,所以说大家不要这样忧虑。在说很多人出家我觉得他不是真正的出离心,要宏扬圣教而出家,他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他觉得出家很清净啊,其实那也是他想象的,我请问你出家咋个清净啊?出家他就不是人啊?那你说现在这个寺院,他整天到晚不见到人啊,你说你是一个小伙子,你出家以后穿着袈裟,对不对?然后你又到了一个寺院去,这个寺院你的师父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阿弥陀佛,好了,天天让你赶经忏,叮叮当,叮叮当,也不知道学什么。一出门大街上照样美女如云,诱惑还是存在,那我请问你可咋办啊?你躲躲躲到深山老林去对不对?能躲的开么?所以说不见得你出家就清净啊,那有的同修出家好啊,我现在长大了也找不到对象我出家,出家很好啊,坐在那里有供养啊。哎呀你这样想就错了,这供养饭那么好吃吗?施主一粒米,大如虚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带角还啊!你是直着来,横着去的,以后你就不是直着来的而是横着来的,你以为那么简单?所以大丈夫者真正出家。像过去说出家乃大丈夫事,王侯将相所不能为啊,这叫出家。 你如果真的这样发这种心,那恭喜你啊,那肯定随喜赞叹你啊,对不对?问题是要衡量自己的发心。那么在家就不能成就么?非也。因为你要明白,成就的关键在哪里?你明白这个你,就知道说在家出家并不是决定因素,成就关键在哪里?第一个关键就是你的信心,你对佛法的信心;第二个关键是什么?你有没有得到正法。这是两个前提,最关键还在于什么呢?还在于你必须得遇到,真正的善知识摄受你对不对啊?这是最关键的。好,你有真正的善知识摄受你,你对善知识对佛法充满了信心,而且你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准备修行发心都起来了,行为也到了,那你怎么会不成就?只不过说,或许你持戒越高,你成就越容易,那也没有说完全取决于持戒啊。我们知道佛陀的七众弟子,都是以所受持的戒律不同而有所不同,并不是外在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说所谓戒律不同,就是对自己的要求不同。有的要求严格啊,有的要求高啊,你比如菩萨戒要求,举心动念违背菩提心统统算犯戒,那果报都是很惨的,都要下地狱的对不对?他要求高啊,所以他成就快啊。刚才不是说么,在娑婆世界行善一日比得上西方极乐世界百年行善,为什么?发心大啊,他这种智慧和慈悲的资粮。他积累的快速啊,明白这个道理么?一样的,你要知道,说成就的什么叫相同的路,最终就是为了解脱为了成就,有人说你只为你自己解脱,不,你自己解脱自己,成就与大家分享,那不就普渡众生了么?那众生还不都是为了让他能够自己解脱,能够自由么?所以这是不妨碍自度度人的,还得从解脱为根本。好了,所以说,如果你具备这种因缘,那你这是决定因素,好,所以这是如是作答,今天时间不早了,就讲到这里,非常随喜大家来到悲华在线----弥勒讲堂听经闻法,今天跟诸位的圣缘就结到这里,回头再会。南无弥勒尊佛!大家阿弥陀佛!

莫言无畏其锅鼎沸,勿言无伤其祸犹长,争似一念还原绍隆佛种,念念不忘利物,步步与道相应,究竟同归莫先宗镜。
2009/1/26 13:53:00
大净





高中生级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172
经 验 值:195
注册时间:2007/4/30

《人间的佛陀》第六讲 校对

   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合掌,称念圣号: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请放掌!我们这次佛学班,从讲课到现在,第一部分的内容差不多就快要讲完了,我们这次佛学班的题目叫做《佛教的基本道理和修行方法》,其中呢,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佛陀篇》,讲得是佛陀在人间降生,道成肉身,乃至化人间,最后入灭,到最后经典结集,整个过程。《修行篇》呢,讲得是各个教派的基本修行方法;那么《道理篇》讲的是佛教的一些基本道理,总体来说,是对佛法进行一个概览,也是为了满足初学者的学佛需要。那么上一堂课呢,我们已经讲到世尊入灭,世尊的肉身永远的离开我们。那么今天呢,这一讲可能将结束《佛陀篇》的内容。在讲解今天内容之前呢,我根据一些其它的资料,想对前面,世尊在四十多年期间,他领导的僧团,以及如何行化的事迹,再做个介绍。因为前面这部分内容讲得很少,只讲到渡化五位比丘,和第一个在家佛弟子耶舍的故事。今天呢,在讲课之前呢,做个补充。

  我们来看,世尊在人间教化四十余年,普遍的说法是四十九年。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菩提树下,也是呆了四十九天;然后弘化呢,也是四十九年,都是七七四十九,就一个周期啊。这里面,数目上,或许也有巧合在,也是一种表法。因为七是个变数,七七又是一个七,又是一轮更大的变数。所以这其中也暗合一个生命个体,他从开始修道到他解脱,需要经历的这一番过程。也就是说,一个凡夫,从一开始,到最后解脱,得到成就,是要经过身心变化的一个又一个过程的。所以说这其中以七,这个数,做为变化的一个周期。其实七这个数,也是有它的道理。你比如说人,我们现在的人,每隔七年,就有一个大变化。你比如说,七岁的时候,二七十四岁的时候,三七二十一岁的时候,四七二十八,二十八岁的时候,五七三十五,三十五岁的时候,六七四十二,四十二岁的时候;差不多每七八年间,就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这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这样一个过程,好了,这个我们略微提一下。
    我们来看一下,世尊的教团,和他四十多年间的行化,对一些比较重要的内容,给大家做个介绍,有些也是属于佛教的基本常识。比如说雨季安居啦,佛陀的罗汉弟子啦,以及佛陀在弘法过程中经历过的一些大事,我们今天也做个简单的介绍。首先我们来看佛陀的罗汉弟子们。佛陀在鹿野苑渡化了乔陈如等五位沙门,成为五位比丘,这个我们已经讲过了。自从那个以后呢,所谓的教主教法和教团,这些代表,都已经具足了。那这个在佛法中称为佛、法、僧三宝,这三宝具足,成为众生的依怙。然后紧接下来,又渡化了耶舍,就是在家第一位弟子耶舍,及其亲友数十人。后来,满慈子,大迦旃严,婆皮耶等,也舍弃外道法而归入佛法,他们都成了离欲的阿罗汉。佛陀渡化了很多外道中人。我们前面讲课的时候就说过,佛陀出世的时候,印度这个地方的人哪,他的哲学和宗教思想,都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峰。所以今天我们流行在世界各地的,这些哲学理念和宗教观念哪,其实都没有超出,那个时候人们所能了解的。也就是说,你在古印度的这些哲学派别和宗教观念当中啊,都能找到它的根源,可以这么说。佛陀当时为了归纳总结,甚至讲了六十种外道,这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外道,像那个舍利弗和大迦叶,也是著名的大外道之一,但是后来他们都成为佛陀的弟子。这个著名的外道,就是佛经上经常说到的六师外道。这样呢,佛陀僧团当中的人就渐渐增多。于是在鹿野苑,渡过了第一个雨季的安居生活。这个安居啊,在佛教僧团里面,是非常重要的。安居就是说,当时古印度的气候,一般分为三个季。像现在缅甸这些地方,一般分为:热季、凉季和雨季这三个季度。那么在雨季就进行安居。雨季啊,到处都下雨啊,而且这个时候呢,昆虫啊,这些到处都是,所以这个时候就禁足。这个时候比丘们,大家就找个地方聚在一起安居。就是不在四处游晃,而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不会到处走动。比如修修房子啊,有的就专心下来了,听经啦,讲法啦,打坐修禅啦,等等,这是雨季安居。
    佛陀在鹿野苑渡过第一个安居,从那以后,世尊就吩咐他的弟子们,各个游化人间,弘扬佛陀的教化。甚至佛陀规定说,弟子们哪,俩个人不要同走一条路,各走各的,分别去教化。佛陀呢,自己单独到了一个叫做优罗频罗这个聚落,化度了事火外道优罗频罗迦叶,和他的两个弟弟诺提迦叶、伽耶迦叶,以及他们三个人的弟子,一共一千人。世尊为了去履行,他成道以后,去渡化频毗娑罗王的诺言,因为当时的频毗娑罗王,曾经希望说,自己把王位一半分给悉达多太子,那太子拒绝了,去修道。后来这个频毗娑罗王就说,您成佛以后一定要来渡我,所以有这样一段因缘。于是佛陀就率领着,刚刚渡化不久的迦叶三兄弟,以及他的弟子们到了王舍城。王舍城呢,就是频毗娑罗王所在的国家。哇,佛陀来了,国王就亲自率领他的臣民们迎接佛陀于郊外。这时候他看到了名震一时的迦叶三兄弟,都已成为佛陀座下的弟子,他的信心就更加恳切。当下听闻佛法后,即得到法眼净。法眼净就是见道位,证初果的意思。这个时候又有一位叫做迦兰陀的长者,将他安置在王舍城城外的竹园,供养给佛陀。于是频毗娑罗王,就为佛陀在这个竹园当中建造了,这个叫“精舍”,这个就是第一所规模宏大的佛教道场。那今天当然称为:“寺院”,其实最早的时候是称为“精舍”。“精舍”就是用来,专门为了让佛陀以及僧团安居的地方。佛陀在里面可以很方便的进行讲道和生活。在佛陀成道后的第四年,著名的六师外道之一的,诡辩派的名将,名叫舍利弗,偶尔在路上听到阿说示尊者(也叫马胜比丘啊),向他说了两句法语,也就是著名的这个偈子:“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于是言下便得法眼净。这就是佛陀的根本教义。舍利弗的根器很高啊,一听到佛陀宣说这样的无常因缘法,当下就开悟了。有的这样说:“诸法因缘生,亦从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于是呢,舍利弗就把他所领悟到的这个法,告诉给他的同门好友大目键连。于是大目键连听了也非常欢喜,各自率领他们的弟子,一共两百五十人,投佛出家,最后都证得阿罗汉果。又有一个叫做摩诃迦叶,就是著名的大迦叶。大迦叶早已经出家修行了。也就说他也是,在当时啊,在摩羯陀国内,受到国人敬仰的一位大师。他自己也曾这样说过:“如果不值佛,亦当独觉”。这个在《阿含经》里有说。当时呢,他在王舍城的多字塔前遇到佛陀,相比之下,自己觉得自己很渺小,于是呢,也发心皈依到佛陀座下,成为佛陀教团中的一位大弟子。那么佛经中经常说到的“千二百五十人具,皆是大阿罗汉。”这样的一个规模宏达的教团,到这个时候便已经形成。这是佛陀成道后第四年的事情。到了佛陀成道第五年,因为受到拘萨罗国首都,舍卫城的礼请。舍卫城大家知道,佛陀晚年入灭的时候,就居住在舍卫城。

    在金刚经里面说的,“祇树给孤独园”,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有的。是由城中的一位大长者,叫须达多,以重金购买当时奇祗陀太子的花园,后来这里面有一段佳话。当时祗陀太子呢,也是想看看这个长者到底发多大的心,说:“你要买我这个花园给佛陀做精舍啊,那你得用黄金铺地。”须达多长者呢,毫不犹豫就拿黄金铺地。于是太子只好说:“那这地是你的,但树是我的。我们一起来供养佛陀吧!”于是“祇树给孤独园”从此就供养给佛陀,成为著名的弘法中心。
    这里面说到很著名的公案。那这个须达多长者也叫做给孤独长者。因为这个长者的心地很仁慈,乐善好施,经常帮助那些贫苦无依的人,所以人家称他为给孤独长者。长者很显然,来供养佛陀建设道场,那是毫不吝啬,倾其所有,都愿意建造一个精美的精舍,贡献给佛陀和他的僧团。这里面我们看到,这个呢,做为一个在家的居士,他是如何的为自己培福,是如何的来用实际行动,来护持佛法。像这样这个,大力护持佛法的在家弟子,佛教里面通常被称为是居士。在家修行很有德行,而且有相当的财力来护持佛法,这样称为居士。我们今天呢,把在家佛弟子都统称为居士,实际上这也是对在家菩萨的一种赞叹。在这里哪,我们也看到,我们这里所说的佛陀,是“人间的佛陀”。我们知道正法时代的佛陀,是“人间的佛陀”。这位佛陀是应化在人间的。所以说,这里面所发生的一切,我们听起来非常的亲切,不是什么神话故事。佛陀是作为一个人,在这个人间,来应化,来教导众生的。这些生而为人来修道,就需要什么?生活,就会有人的诸多不便。你看一个出家人,他需要在家信徒的供养,生活。修行的师父们,也是有许多困难的。而且比丘们也经常会示现病相。特别是到了我们这个时代,众生的色力果报都不是太好,种种病魔灾难也很多。所以说出家人也是人,这一点我们一定要理解。我们对出家真正修行的人啊,升起哪怕是一念的恭敬心啊,这个福报也是无量无边的。供养出家人,帮助他修行、弘法,这个功德其实和供养佛陀没有什么差别,供养僧的功德和供养佛的功德是一样的。那这里面,当然了还要有许多细微的抉择。这个僧通常应该指的是僧团,就和合共住的比丘僧团。因为僧团具备有和佛一样的功德。那如果是落实到单个的师父的话,那应该指的是具德的,具备有特别德行的师父。因为一个具备特德的僧人,他的功德一如一个僧团,如同佛陀。所以说,对僧、法与佛的供养,功德是一样的。

   经典上有这样说:“供僧功德与供佛无二。”那么怎么做功德呢?在人间,当行人间事,平平常常的就是功德。有的同修觉得:“哎呀,修道不在师前,做功德嘛,不一定会要怎样怎样。”其实错了。做功德就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这个人生病了,你为他解难。帮他去看病啊,照顾病人啊,这就是功德。你为了让师父能够方便的弘法,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给师父供养米啦、钱啦,吃的穿的用的住的,不管以什么形式,这个都是什么?都是功德。你不能说功德不在于这些有形的,功德在内心啊,内心这是修道啊,是个人根据自己的修行境界,去体证的。既然是功德,我们平常说的做功德做功德,那就是很具体的。往往是具体的行为去做的时候,内心才真正的升起功德。所以并不像有些同修说的那样,动不动就是无相布施,无相功德,好像什么都不做,只要念头动一动,功德就大的不得了。真的是这样吗?不是这样的。这样其实错会了佛经的意思。那是“悟道”的功德,并不是你说的那样,什么功德也不去做,只是在那里动动念头,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很大很大的功德。而且反过来,还去饥嫌、还去嘲笑那些实实在在做功德的修福的人。因为我们修行者,一方面,要好好的自净其意,反观内心。另一方面,在外在上,也要不断的给自己修功积德,这样福慧双修,才是修行的正道。你别管别人怎么说,你始终要这样记住:“福不唐捐。”修行人是要有福报的。福报是靠自己修来的。修行人是要有智慧的,智慧也是靠自己修心得来的。所以说,“福和慧”,两个都不可偏废,这才是修行的正道。佛陀是福慧两足尊,我们要想成佛,就必须修福啊,修慧啊,而且两个都不可偏废。你看这位给孤独长者,他一掷千金,供养佛陀,建设道场。像今天哪,也有不少的人、也可以说是在家的居士菩萨,对护持教法,供养法师,供养僧团哪,也是不畏余力。但是也有很多,其实呢,在这方面还是相当的吝啬。有的呢,虽然有所供养,但是非常执着。甚至呢,就说,好像供养完了,还得听他的。供养完了,对传教的法师又不恭敬,又不好好的护持教法,那这样供养其实已经大打折扣了。而且我们要知道啊,供养三宝的功德,福德是非常大的。在经典上说,有一位农民在地里劳动的时候,翻土的时候,挖出一块石头,这块石头上记载着,过去这里曾经是一座寺庙,于是他就发心盖这座寺庙。但是他也没有多少能力啊,他把这块遗石呢,放在那里,然后周围砌起来几块石头,准备打地基作围墙,还没开始怎么做,他就去世了。庙还没盖成,他就去世了。他这一去世啊,他立马转生在天上,成为忉利天子,福报大得很。像庄严佛像,修复佛像,功德也是非常大的。过去,你看那个一对夫妻,他是这样结下这个修行的缘的。他在野外啊,看见一个破旧的佛像。其中一个人拿斗笠去盖,另外一个给佛像缺损的地方来贴金。后来这两个人在佛前发下誓愿,愿意生生世世成为夫妻,护持教法。其实这就是后来著名的,这个生下来时候会放金黄色光的迦叶尊者。后来他们夫妻呢,好几百世都是修梵行,相约相伴,最后都皈依在佛陀座下,成为僧团里的一员,统统都证到阿罗汉果。这就是佛教里面所说的:“福不唐捐”啊。微小之因哪,种下去将来必然结果。所以金刚种子种下去,将来必得菩提之果,这个因缘福德之力是不可思议的。
   像我们今天很多人,能够遇到一位善知识,能被善知识所摄受,听善知识讲法,能够信受乐行,这都是善根不浅。其实都是往昔生中,在过去的时候,你曾经布施种福田的缘故。经书里面不是说嘛,有一位老太太,家里穷的不得了,好几个人共穿一条裤子。后来听说佛陀来了,哎呀,她好想去供养,但是没有钱。最后有一天她总算出来了,没办法,把自己那头发给割下来,叫人家换点银两,买来灯油供佛。可是她这头发值多少钱啊,结果那位卖油的也发善心了,“算了算了,就给她钱吧。”然后她就买了灯油,虔虔诚诚恭恭敬敬的去供养佛。结果那一天目键连尊者来,因为第二天嘛,还有很多人来,要供灯嘛,他要把那个灯火扑灭,结果怎么使劲神通也没把那盏灯给扑灭。佛陀说,“你是扑不灭这盏灯的,点这盏灯的人哪,将来什么什么时候他她成佛的。而且她这盏灯啊,会一直点到明天天亮去,你就竭尽四大海水也没有办法把它浇灭,因为这是一盏信愿之灯哪。”这个福报大了。所以我们佛教里面,把这种供养三宝的行为,称为是“种植福田”。佛教呢,有了护持,有了供养,有了外护,它就会非常的昌盛发达。佛教事业就会如日中天。那佛教事业发展了,就会更加有效的普渡众生,这就是他的巨大无比的利益。如果佛法无人护持,佛法就会衰败。当然,有的同修说了,佛法住持更重要,那当然了。就比如说嘛,在经书上说:“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啊,福报是很大的。”为什么?因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很乐于供养修福,福报很大。那么你得到这样的供养,如果贪图这些名闻利养,没有好好的修行办道,那么因果呢,也是无法逃脱。自造恶自受,你自己承担不起。该堕落的还是会堕落,该下地狱的还是会下地狱,不会因为说你看起来像个修道的人,也不会因为说你已经出家了,这是两码事,因为因果自承担。真诚心来供养的人,他得到巨大的福报,增长他的善根福德;那么你领受这个供养而行恶,不堪承受供养。一样的,该下地狱还得下地狱,因果自承担。这是了不相关的两码事情。在佛教里面讲因果,不是讲你的什么身份,也不是讲你现在,曾经曾经……做过多少的好事。因为佛法不讲人情,那因果报应是丝毫不爽。善者得善报,恶者得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什么叫时候?按佛教讲就是因缘。因缘会聚时,必然会受报。所以佛教里面讲啊:“万般都带不走,唯有业随身。”这个所造的业,都不会消亡:“因缘会聚时,果报还自受。”因此,七佛通偈这样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句话很简单,但是却道出了修行的真谛。说白了,修行是怎么修啊?就是努力的去断除恶,努力的去行善,然后呢,自己净化自己的内心。这就是佛教,佛就这么教导我们的。你真的这么去做,就走在正道上了。不是这样说吗?当时白居易呀,白居易我们知道,大诗人哪,他是很崇信佛教的。他有一天去拜访鸟巢禅师。鸟巢禅师就是说,什么意思呢,他经常很精进哪,在树上鸟盖窝的地方打坐。经常在树上打坐,人称鸟巢禅师。白居易居士去向禅师问法:“什么是佛法大意啊?”鸟巢禅师说的很简单,就是刚才说的这首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白居易居士说:“不会这么简单吧,这三岁小孩都知道耶。”禅师回答说:“三岁小孩是知道,但是八十老翁行不得啊。”不好说,能行吗?所以佛教是非常重视实行的,而不是空口说白话。一份辛劳一份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以大家开始学佛,就应该有这种精神。
   好,我们刚才讲的护法功德,祇树给孤独园。然后在同一年呢,也就是佛陀成道的第五年,同年时间啊,世尊也应父王的邀请,回到他的祖国迦毗罗卫国,也就是去看亲哪。他的父亲看到他的儿子回来了,就建造大精舍在尼拘律园啊,来接待佛陀。佛陀这时回国,场面当然非常壮观哪。他的弟子们也都随从而来。佛陀为父王说法,净饭王在听法之即,就得到法眼净,那么在皇宫里的面人也大多数受了戒化。佛陀还渡化了他的异母兄弟,也就是摩诃波阇波提所生的,佛的姨母所生的,叫做难陀,以及佛陀的亲生儿子罗侯罗出家。佛陀在自己的祖国一共住了七天,便辞别父王回到王舍城。但是呢,在佛陀的座下,却增加了许许多多,来自释迦王族的弟子们。他们都来出家,随佛出家。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阿那律,就是那位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阿难,后来成为佛陀的侍者;金毗罗、提婆达多等追踪而至。当时呢,为那些王子们理发的那位贱民--优波离,就是后来持戒第一的优波离,也在这个时候,赶来出家。而且,佛陀还对他特别地照顾,让他在诸位王子之前先剃度。为什么要这样做?一个是为了表示佛法平等的道理,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抑制一下,各个王子那个骄傲的习气。你看,这个贱民哪,他先我出家,也不是说,我身为王子我就咋的,佛陀的教化是很平等的。于是到这个时候呢,就是后世所传颂的佛陀的十大弟子,除了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应该是在稍后才出家以外,到此为止,其他的九位都一一出现了。可以这么说啊,这些都是佛陀的宿缘弟子,也都是佛陀的眷属,现在无疑成为法眷。从亲眷转为法眷。所以这种因缘也是不可思议的。
   好,下面再补充说明一下,关于佛陀的僧团。僧团其实就是教团。因为佛陀传教么,要渡化很多人,追随他修行,那么自然就形成他的教徒的团体,所以成为教团。那么佛陀首先渡化的是五位比丘,那比丘呢,构成了僧团的核心。僧团其实就是,在佛经里面叫做僧伽。现在巴利语发音应该是“sanggha”。像在缅甸,它用巴利语发音,巴利语很接近过去的梵文。比如说皈依三宝,它是这么说的:“南无布打亚、南无达玛亚、南无桑噶亚”,那布打亚就是佛陀的意思,达玛亚就是法宝的意思,那么桑噶亚,桑噶就是僧伽。就是僧团的意思,佛法僧三宝。在现在南传佛教国家,他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佛是第一大,法是第二大,僧是第三大,师父是第四大,父母亲是第五大。”这个不无道理。师父是在僧团中的,是在三宝中的。那么师父是法恩浩荡,从真正来讲的话,比世俗的亲恩还要大,所以说摆在父母的前面。那么父母亲呢,养我们的色身,恩情也很大。如果没有我们的色身,我们到那里去听闻佛法?所以,父母排在第五位,为第五大,所以说有五大。这个在南传佛教国家,在民间所流传的。当时呢,我从云南通过这些傣族村庄,到缅甸那边去的时候,周边有很多华侨嘛,他们就会汉语,他们就告诉我,有这五大。其中呢,用英语写的,让我看。然后说佛教的教义是什么呢?就是自己来看自己,佛教的教义就是说,你能够战胜自己,比战胜千军万马都来的了不起!只有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真正称为是伟人。他们用英语啊,给我写了这样一些基本的教义,到今天我都保存着。这教义真的是非常好,非常朴实。是佛教的一个根本的教义。
   于是呢,以比丘为中心的僧团,也就是僧伽,教团,它里面包含的所有教徒,其实有七众之多。就是佛教里面所说的七众。是哪七众呢?这里给大家说明一下,七众为首的是比丘众,比丘就是出家受具足戒的大僧,我们说的,男性的出家受具足戒的弟子称为比丘,由比丘所构成的比丘众。还有一个是比丘尼众,这不用说,是属于女众。还有一个是式叉摩尼,式叉摩尼就是学界女的意思。大家要想明白这个道理呢,先得明白沙弥。那第四众叫沙弥众,女众就叫沙弥尼,男众就叫沙弥。那么式叉摩尼是专门对女众而言,在沙弥尼和比丘尼之间,有个式叉摩尼,也叫正学女。但是为什么要定个这样的一众呢?因为当时有女子,王宫的女子,随佛出家,因为她已经事先受孕,但是开头看不出来的。那过了一年以后,她居然会生下孩子来,那么这个在僧团当中是容易遭饥嫌的。所以当时佛陀就制定说,一些沙弥尼要经过观察,才能受具足戒成为比丘尼,因此这就是正学女的由来。为了正式成为比丘尼之前,再加以考察和培训的意思。
   刚才前面讲到,由于王舍城频毗娑罗王的皈依,在家的男女信众日渐增加。而且由于佛陀的公子,少年罗侯罗的出家,僧中便有了沙弥。由于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以及释迦种族的五百女子的出家,于是便有了比丘尼。因为女子当中尚有未成年的,于是也就增加了沙弥尼。又有一些曾经嫁了丈夫,但不知道是否受孕,便来出家的女子,不久生了孩子而遭至俗人的饥谤,于是便设置一个为时两年的式叉摩尼,以验有孕无孕。按这样的次序等位来说的话,佛教的僧团就有了我们刚才前面说的七众,这就是七众弟子的由来。到了佛陀灭度的时候呢,佛陀分别为这七众弟子,都已经完成了戒律的制定。通常,常说的就是比丘二佰五十条戒,比丘尼四佰八十条戒,式叉摩尼有六法,沙弥及沙弥尼十戒,优婆塞及优婆夷,就是所谓的在家的男弟子、女弟子,有三归五戒,还有是八关斋戒。七众的差别,也就是根据所受的戒法不同而定。对于戒法的内容呢,这个大家将来还要广学,我们这里只是做个略微的介绍。
   好了,接下来呢,在对佛陀的,在这四十多年里面啊,一些重大的事情,再稍微做个介绍。
   在释迦牟尼佛成道第六年以后呢,根据经书史料的记载,这个详细的年月啊,活动地点啊,基本上就很难看得到踪迹。也仅仅从一些资料可以知道,佛陀历年,在雨季安居的地方。因为在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佛经当中,以及一些传记当中呢,比如说《大方广庄严经》、《佛本行经》、《佛所行集经》、《过去现在因果经》、《本生经》等等记述,都差不多是讲到佛成道数年以后就停止了。就说没有一种,可以贯穿佛陀一生事迹的传记可记。在西藏呢,有一位麦彭仁波切,他写了一部叫《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这个白莲花论呢,它所记述的范围非常的广,从佛陀三大阿僧祇劫期间做菩萨的时候,一直讲到佛陀入灭,讲到佛陀这一生,时空跨度非常大。所以说,也很难准确的能够了解,佛陀道成肉身一生当中的事迹完整的很难。现在根据《僧伽罗刹所集经》的卷下,其中呢有略记到,佛陀历年雨季安居的所在。大概情况是这样的:第一年是在波罗奈国,第二三四年分别在王舍城附近的灵鹫山顶,第五年呢在毗舍尼,第六年在拘楼罗山,第七年在三十三天,因为这个时候佛陀上升到忉利天,为他母亲说法。我们知道佛母,摩耶夫人是在佛陀出生七天以后,就往生了。为报母恩,佛陀上到三十三天,也就是忉利天为母亲说法,著名的《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是在这个时候说的。那第八年,十一年十三年间呢,在鬼神界。就是乔赏弥国的一部,就是娑齐国的恐怖林里边,第九年在乔赏弥国,第十年在只提山。这个山具体位置不是很清楚,第二十年在摩羯陀国闲居处,第十四年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第十五十六年在迦毗罗卫国,第十七十八二十年在王舍城,第十九二十一年在舍卫城附近的柘梨山。往后呢,则又在鬼神界四次,舍卫城十九次。最后,第四十五年则在跋祗境内的毗将村安居。这是雨季安居。我们通常说的出家人啊,僧腊多少,戒腊多少,就是凭这个他参加雨季安居的年数来定的,比如他出家受比丘戒以后,每安居一次,戒腊就长一岁。比如这个比丘说他戒腊十五年,就表示这位老比丘啊,他已经安居了十五次,如法安居了十五次。在比丘僧团中,是非常重视戒腊高低的。像南传佛教国家,一般在一起,互相都知道你是比丘还是沙弥。比如说,在那边,傣族那边,他一般出家人,比丘一般称为(wubuji),沙弥称为(gaoyin),大家互相彼此之间,都知道戒腊高低,身份。然后呢,在一起聚会很快就排定了座次。戒腊高的就称为上座比丘,其它的次之。非常重视这种,根据戒行德行来排定的,井然有序的这样一个次序。所以说我们佛教平等,但是重视德行。在佛教当中是非常尊重有德之人,并不完全以世俗的年龄高低来排定,这个是我们佛教徒一个基本的常识。所以不了解佛教的人,就会觉得很奇怪:“这个出家师父那么年轻,怎么还让这么老的,老爷爷老奶奶为他做事啊?”他就觉得太不近人情了吧,其实不是这个意思。因为这位出家师父虽然年轻,但是呢,或许他的戒腊可不轻啊,他的德行可不轻啊,何况他还是出家师父呢。好,这讲到是雨季安居。
    再补充说一下,我们知道,佛陀在晚年的时候,各方面并不是说都很顺利。作为一个人间的佛陀,弘法利生在这个五浊恶世,众生苦毒啊,众生这个业很重。可以说任何一个,在这个世界,弘法利生的高僧大德,都一样,都不是那么顺利。都要付出很多辛劳。佛陀呢,也不例外。经典里面曾经这么说,王舍城里面哪,这个三分之一的人他能信佛,再三分之一的人,他知道佛,但是不信佛,不会去亲近佛,那还有再三分之一的人,对佛可以说是不闻不问,甚至根本就不知道有佛。可见具有佛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今天我们看到,在大街上周围的人当中,有的人对佛教采取千奇百怪的一种态度,这其实并不希奇,没有相当的善根,是很难信佛的。信佛乃至修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懂得信佛,能够修行的人,福报真的是很大。所以众生的根器是千差万别的,佛呢,只能渡有缘之人,一直也渡不了无缘之人,也要等到这些无缘之人因缘成熟了,佛陀才有办法渡化他。这不是佛陀的慈悲心不够,也不是佛陀的能力不够,而是诸法因缘生,事实如此。因缘所生法,总是有生有灭的。那渡化众生,也是需要缘起。这个我们还是要清醒的认识。
    到世尊晚年的时候,各方面也不是太顺利。在王舍城方面呢。我们知道,当时,后来追过来跟随佛陀的提婆达多,他就表现为是一个恶人。他呢,就是跟佛陀可以讲,也是属于亲眷关系,属于堂弟。一直呢,和佛陀是跟做对的。他成为佛陀的弟子,又背叛佛陀,于是成为一个欺师灭祖的典型代表。在世尊晚年的时候呢,他就不断的叫喧,叫佛陀把领导僧团的权利交给他,他来做佛,他来领导大家。因为在他觉得,好像佛陀还不如他。于是佛陀和弟子们,当然不会把这个僧团的权利交给他,所以他不能如愿。于是他就反目成仇了,就掀起了反佛害佛的风潮。这个提婆达多有个特点,他以神通做为号召,以极端的苦行,做为他这个高于佛陀的这样一个标榜,因为佛陀是讲中道之修行。提婆达多强调极端的苦行,那么表面上看起来,他所领导的团体,不是更有修行者的风范吗?就像今天我们很多人觉得,嗯,这个师父了不得了,什么什么在山上闭关,闭了这么多年,出来以后,有的说,头上还长了一个包呢。你看这个师父,穿的补丁袈裟,穿的衣服可破了,嗯~~一看可能是真正的修行人哪。嗯~~我就是对这样修行人很有信心。对不对?我们今天的很多同修就这种看法。其实,这种标准来衡量未必就正确。一个修行人,他的整个德行衡量,还得从内心,他的清净功德去衡量。我举个例子,你说一个从来就不看钱,手不碰钱的人,就表明他对钱财没有贪心吗?这显然不是,稍徽有所常识的你都知道。就像很多东西你没有去碰它,并不表示你不贪爱它。对不对呀,那有的说,哎呀,这个师父不得了,在山上闭关了这么多年,但是你可知道,他是怎么在山上闭关的?他这种闭关,有真正得法后去闭关吗?是在他的师父的指导下,正确的闭关吗?所以说呢,很多同修呢,看表面。
    我曾经在一个地方,也听信众这样跟我讲,他说”你在~~就是这个要去住的那个地方,那个师父啊,是那个那个大寺庙的师父,他当时是这样的,他现在虽然发疯了,但是以前人家都把他看做是阿罗汉,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师父,自己一个人在山上闭关的时候,他修磕头啊,他磕头是这样磕的,一般我们普通磕头不是额头着地吗?他磕头是很特别的,他把臀部翘的高高的,然后把头顶顶在地板上。当时呢,我到这个寺庙里面去,那所寺庙完全被在家人所控制了。他们跟我谈判了半天,最后呢,我也没有住到这个寺庙里头去。当时我就看到里面有位居士,他们说他啊,修行怎么高啊,禅定力~~每天打坐几个小时。然后,我看他在大殿上磕头,我觉得很怪,然后呢,还先朝着……就是对外啊,他说先拜天地,这个背朝着佛像,一拱一拱的。我说你这磕什么头啊?但是他很傲慢,他还听不进我说的话哩。哦,原来他是跟原来这个师父学的。那很简单,来磕头啊,你大家想想看,头顶拼命朝这个地板上蹭,蹭久了头顶不是起个包吗?佛经上不是说有肉髻吗?所以说,他所谓的闭关几年出来后,头上就有肉髻了。人家一看,哎呀,这人怎么头上弄了一个包,肯定是非同凡人哪。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就来了很多人,大家都认为他是罗汉啊,跟罗汉在一起,你看福报多大?所以当时他们寺院里面说,当时的时候啊,这个请……我们南方这边寺院讲“请几桌,请几桌”,整天到晚都是请几桌,寺院呢,不是以有没有高僧大德,有没有修行人为荣,有没有佛法为荣,而是以“请几桌”为荣,呵呵,他说当时请的来的人,都是有几十桌啊,也就是有几百个人,一桌十人嘛,盛况空前。可是过不了多久发现啊,哎呀,原来是骗人的,他说,这个师父根本就谈不上,也可能搞不清楚,可能他真的是罗汉,故意这样疯疯癫癫的。所以最后这师父呢,还踩着高跷,敲着锣鼓,满街跑,有的时候,昏昏沉沉的,都倒在马路边上,也无人问津,然后过不了多久,他又去闭关。

  好了,那所以说,至于这位师父,到底是不是罗汉,咱们是凡夫俗子,也看不出来。但细细一想,难道这样就是学佛吗?当然自己可以思考的,我们需要这样极端,疯疯癫癫的去学佛吗?对不对?难道每个学佛的人,都得学得像济公和尚的外表那样,疯疯癫癫呢?毕竟,我们都还不是像济公和尚这样的圣者。圣者行为,自有他的妙用。那凡夫怎么学,对吧?就像你一个兔子,怎么可以学一头狮子,去越过悬崖呢?绝对是不可以的。那蚂蚁有办法学大象走路吗?大象看到河流,它游都不游,一脚就踩过去了。所谓香象渡河,对吧?那一只蚂蚁,或者像一只小兔子,你掉下去不是淹死了?所以种种的稀奇古怪学佛,修行方式,这都是来自自己的贪心。“执像而求”,所以真正的德行,并不体现在这里,这样往往很得人心。
    今天我们很多学佛修行的人,可以说很多是一种迷信和偏执。但是自己呢,不知不觉。这种偏执很多很多,有的同修就说,我什么都不懂,我比较笨,我就一句“阿弥陀佛”,一句“阿弥陀佛”走天下,所谓一法含万法了。其实自己的根基根本就不是这样,他根本就不懂得,所谓的一句“阿弥陀佛”到底怎么个,就是八万四仟法,这个没懂嘛,而且他的根器,又不是绝对的上等根器,只需要这一句佛号,就可以一到直到如来地。所以说,他所修行的方法,所接受的学佛的观念,和他的根器,完全就不相称。佛说的一个小孩啊,他怎么个去啃大人啃的东西呢?不合适的。只有对机,适合自己的东西,那才是正确的东西,修行方法就是这样的。不适合你自己,就不对路,因为小孩,不可能去做大人能做的事,要勉强让他做的话,那怎么办,你如果勉强吃大人吃的东西,可能难以消化,对不对?有些东西虽然是好,但可能对你来说,就成了毒药。毕竟根器不相同,不可一概而论,也不要走极端。
    所以说,贪不贪财,并不是看他碰不碰财,对不对呀,我们也不能这样来抉择自己的修行,也不能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他人。这个戒律的受持,其实是为了“自净其意”,是为了对照我们自己的,不是用来衡量他人。大家记住这一点啊,所谓的“戒律”不是用来衡量他人,而是用来约束对照自己,帮助自己修行的,精进的,严谨的去受持戒律,功德莫大焉。我记得我以前在高旻寺的坤山师父,就告诉过我,有一天突然就跟我讲,他说:“你知道戒律为什么有这么多,这么细吗?你看,你这么认真,这么细细的把它一一的做到,你这种观照的能力,这种明明了了的觉性,是不是随之而增强啊?如果你没有这种明明了了的觉知,那你是不是很难守住,这些这么细微的戒条啊?”我当时就想,这持戒修行,这意义重大啊,还不单单是仅仅是一个什么不要干坏事,涵养自己德行这一方面,它跟我们修习禅定,乃至得到智慧,关系密切。但这一切都是衡量我们自己的,不是去衡量他人。我们今天很多人,动不动就以戒律来标榜,好像他很懂戒律一样,说这个人违背戒律,说那个人不懂戒律,好像唯我独尊哪。其实,这应该是拿了一个戒律的棒子,在敲别人,在显示他自己多么伟大,对不对?真正持戒的人,应该默默无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显示一个修行者的本色,这才是持戒的观点。而不应该以这个持戒的,到处去说是非,破坏僧团的和合,不是经常随喜赞叹他人的善行,而是总是拿这个戒律的棒子,舞过来,舞过去。这样的人,无形当中,已经掉进了名闻利养的圈子。魔,早已进入了自己的内心,心内招魔啊。佛法的三学,是戒定慧三学,按次第来讲,持心为戒,因戒生定,由定而发慧,但是戒,定、慧三者圆融,这是佛陀所平等宣说的法,所以你不必特意强调哪一方面,佛法很重要在圆融,圆融才是真正的法。
    所以我们看到这位提婆达多啊,或许呢,在今天很多人会觉得,提婆达多是一个不错的人,但,他不错在哪里呢?我们知道,提婆达多最后是堕入到地狱道中。我们按正确的思考,来衡量一下这位提婆达多,你看,原来提婆达多是随佛出家,是佛的弟子啊,提婆达多曾经在阿难之前,当过佛陀的侍者,佛陀是他的恩深似海的师父啊。他对自己的师父,都这样来欺辱诽谤,这个人本身就是罪大恶极,他能好到哪里去?虽说,尽管他可以做种种神通变化,来引诱于人;尽管他行种种极端苦行,似乎显得他德行高超;但是,他是个什么人啊,叫做知恩忘恩,知恩不图报,是个欺师灭祖的小人。有的同修说,“哎,有的经书说,提婆达多也是佛啊,他是示现。” 那有什么关系,他是佛不是示现做坏人么,我们现在说的正是坏人,所以,有什么关系呢?你看经书里面说,佛陀心中宽大,而且非常的智慧,从来不跟提婆达多说任何的话。有一次跟阿难一起走啊,对面一条山路,反正只容一个人走过去,佛陀远远看见提婆达多,佛陀就掉转身,从另外一个道走了。阿难尊者很不服,佛陀为什么不直直的走过去,非得给这样的人让道呢?佛陀说:“唉,像他这样,丧心病狂的人,这样愚痴的人,需要跟他这么计较吗?你跟他计较,又能有什么结果呢?不是怕他,而是没有必要与这样愚痴的人去做斗争,阿难。”佛陀是这样处理这个争端的,由此可见,佛陀的心胸和智慧有多大。
    好了,像提婆达多这位恶人哪,他要是没有一定权势,他也舞不起来,对不对?于是呢,他这种神通变化,这种极端苦行呢,就争取到阿闍世王的拥护。阿闍世王后来还把他自己的父亲啊,囚禁起来。他的父亲是谁啊,就是前面说的这个频毗娑罗国王。频毗娑罗国王是一位护教非常有力的国王,但是他生的这个儿子阿闍世王呢,却是一位暴君。不孝,把父王囚禁起来,自己做了第六代王。像佛经里面讲,《观经》啊,著名的《观经》,弥陀三经啊。《观经》呢,当时就是频毗娑罗国王和他的夫人,皇后啊,被囚禁起来以后啊,求助佛陀。佛陀用神通降临,教导他如何修行《观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这位频毗娑罗国王。那这阿闍世王呢,就囚禁他的父亲,自己做了国王。然后呢,提婆达多,又得到这位阿闍世王的信任,当然就不可一世。那么居住在这个王舍城啊,佛陀当然也就不会去了。佛陀晚年的时候,就是长久的居住在舍卫城,都没有到王舍城去过。然后在北边呢,这个拘萨罗国的舍卫城,有一个叫琉璃王子,也是在佛陀快灭渡之前不久,就驱逐了他的父亲波斯匿王,夺得了王位,并且大举侵犯佛陀的祖国----迦毗罗卫国。那可是一场灭绝种族的屠城啊,大屠杀,释迦族人几乎因此绝种。我们知道,佛陀就是释迦族啊,所以说,在琉璃王攻入迦毗罗位国的时候啊,佛陀当时呢,就是带着很多释迦族人出家。可能佛陀真的是慈悲,已经先行拯救了他们,那剩下不愿走的人,也就不能幸免于难了。这样你看,教团的分裂,祖国呢,又面临着灭国之灾。当然呢,在此之后,恶人有恶报嘛,提婆达多死了,琉璃王也被后来的阿闍世王击败,拘萨罗国也归入到摩诘陀国的版图,乃至后来阿闍世王也忏悔,皈依了佛陀。但是呢,这数十年来,世尊可说是风风雨雨,奔走四方,他的五蕴色身啊,真的是垂垂老矣。世尊晚年的时候,不是太顺利,依然给我们示现的,是一个人间佛陀的伟大和他的悲悯。
    好了,今天呢,就补充讲到这里。那下面部分就是佛陀灭渡以后,发生的一些事情的追述。那这一部分的内容呢,我打算比较简要的讲完。因为,我们主要的是在《佛陀篇》里,讲述佛陀一生的经历,以及佛陀为我们所带来的无上的启示。做为初学者,能够听闻到佛陀的这些事迹啊,已经是深深的有福了。这些种子,对佛陀这种向往,和这种崇敬,这种善根哪,埋藏在心底,将来一定能够,发芽,开花,结果。
    话说到佛陀入灭以后,这位人间的佛陀,从此在人间消失。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可以看到如来的色身了。在场的弟子们,除了已经证入圣位的这些阿罗汉,这些尊者,圣者,菩萨,因为他们早已经证悟了生死都是虚幻不实的,而且自己又能够遨游在精神界的缘故,所以他心不为其所动。除了这些人之外,那些没有得道的比丘们,各个都凄然不悦。还有一些就难过的悲忸痛哭啊,有的甚至昏厥于地啊。就是阿难尊者,也是满心的悲痛,就像死了自己爹娘一样,哭个不停啊。大众陷入一片悲哀之中。当时弟子当中有一位阿罗汉,名叫做阿律楼陀尊者,这个时候就劝导阿难:“阿难哪,你是如来的近侍,你是如来最亲近的侍者,你听法最多,你跟随佛也最久了,你要知道世间无常,有生必有死。佛陀也是这样,佛陀入灭,他是到无有忧愁的国土去,原来这也是一件快乐的事,为什么连你也这样的愁眉苦脸、悲恸难尽呢?失去佛陀弟子本来应当所拥有的安祥和洒脱,你怎么可以和从来没有修习过佛法的俗人一样呢?阿难啊,如来出世和入灭,都是有大因缘的,缘合则来,缘尽则去;他绝对不会因为个人的爱著贪恋,就有所改变。你看哪,现在便满虚空中的大威德天神们,都在窃窃私语,他们在感慨,如来的弟子,也有这样执著不通,修养浅薄之辈。唉,我真的是担心哪,如来的名声,将来会毁败于这些不孝弟子之手,如来的圣教,将不能久住于世啊。阿难哪,你侍奉如来这么久,听法这么多,虽然你现在还没有证到阿罗汉果,但是你仍然必须在后学面前做一个榜样啊,以免让如来弟子招人非议呀。”这位尊者这样语重心长的劝导阿难。然后阿律楼陀尊者又继续为阿难等等,没有断尽烦恼的弟子们宣说佛法,广泛的宣说,无常解脱之道,僧团才慢慢的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和和谐。僧团那种坚韧自信的特性,又渐渐的显露出来了,于是大家都准备如来的葬礼。
    这样的话,佛陀圆寂的消息,很快便传开了。那么在散布在四面八方弘法的弟子们,各个国家的大王信徒们,都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都想给佛陀的遗体做最后的告别,做最后的敬礼。为了佛陀的葬礼,他们准备竭尽全力。当然了,这些葬礼,主要是由这些各大国王,这些国王来进行。那国王是竭尽全力,为佛陀做了茶毗等等遗事。那么佛陀遗体火化完以后,参加葬礼的这些国王就汇聚在一起,他们就想分舍利。
    商议以后,于是大家就派使臣到拘尸国国王处,因为佛陀葬礼是在拘尸国进行的。他说:“我们远道而来,参加世尊葬礼,现在已经完成了,我们要回国去了,垦请分舍利给我们一份,让我们回国后能够建塔供养吧。如果能够得到答应的话,我们会备厚礼来酬谢;如果你不答应,我们就派重兵前来,我们要不惜身命,以兵夺舍利。”你看过去的人,很肝胆的,也说一不二。给我,我们会回去感谢你,你不给我们就跟你打。过去人就是这样。拘尸国国王听完以后呢, 对这些使臣们说啊:“今天啊,佛陀是在我国境内入灭,这是我国的详瑞,舍利当然应该由我国来留存,怎么可以舍弃呢,任它留于他国呢?诸位国王如果以兵相要挟的话,我孤家也有强兵强将,我能够保住圣物不死!不知道诸位是怎么想啊?” 你看,这位国王也不让,那这样一来不是矛盾了?朝中大臣纷纷议论,各说不一,莫衷一是。
    最后怎么办呢?最后一位年老的大臣,就劝他的国王说:“佛陀在世的时候,常常教导众生,多行布施,慈心不杀,现在怎么可以为了佛陀舍利的事情,而刀兵相见呢?如果为了争夺舍利,令生灵涂炭啊,徒然兴起兵事,实在是有伤天地之和,会让佛陀不高兴的。这也是对人天导师的很大的不恭敬啊,因此,应该跟诸位国王一起分担舍利。”大王听完之后,觉得言之有理,于是就打消了原来独霸的念头。就把舍利子一共分作八份,让国王各取一分,各自回国,以塔供养。于是这样的话,佛陀的舍利就分藏在各处了。
    从这个事情我们这也可看得出来,不是说教团内,学佛的人不会起争执,起争端;都会,是人都会。但是问题是怎么处理这个争端。当以和为贵,这点非常重要。所以八王分舍利,也是一个很好的示现。其实当争端的时候,我们只要能够想到佛陀,想到三宝,就不会了。一样的,比如说师父的弟子,如果起争端,只要真的能够想到佛法,想到师父,这种争端之心呢,就因为自己的恭敬心和虔诚心而得到熄灭。这样大家就能够僧团和合,僧徒和合,佛教兴盛。 
    这样佛陀入灭以后,除了八王分舍利呢,还有个圣典结集的事情。因为佛陀入灭以后,这个~~而且佛陀当时入灭之前,很多阿罗汉都先行入灭,所剩的圣者不多了。那佛教要传扬下去啊,如果这些圣者都入灭了,而且佛陀的教法,如果不加以结集的话,将来恐怕很难再流传下去。所以这里面就有结集经藏的需要。于是后来是由摩诃迦叶尊者牵头,汇聚了五佰阿罗汉进行结集,于是才有流传到今天的三藏圣教。
    其实呢,这里面有很多佳话。其中就说到,阿难尊者,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证到阿罗汉果,当时呢,大迦叶尊者就要求说(因为他当时是僧团领袖),都得证到阿罗汉果,才能共同结集佛陀的经典。那所以说,当时就紧策阿难,阿难后来发奋努力,后来终于证到阿罗汉果,然后参加了五佰罗汉结集,诵出经典。所以说,我们今天看到很多经典里面都是讲:“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某处……”然后由阿难尊者宣说,这是最初结集,所以后来史称“上座部”为主的比丘结集。然后后来比如说有些没有赶来的,另外的一批,又结集,是“大众部”的结集。这是最早的结集。
    其实呢,佛陀经典的结集,佛陀入灭到现在,已经经历过许多次。大家平常所知道的就是三次结集。结集就是说经过一段时间,佛陀弟子受持的时候,出现差异。最初的差异,就是戒律上的一些差异,在根本教义上没有什么差异。那这样的,因为会出现矛盾,这时候,往往就由大威德国王组织啊,来重新进行结集。请当时代的高僧大德汇聚起来,对佛陀啊,(音)进行校订,重新结集。实际上已经结集了很多次。比如说缅甸这个地方,马哈希尊者那个时候参加的,已经是第九次结集了。
    好了,佛陀的经典校订大致也就分为《经》、《律》、《论》三藏。《经》主要讲,就是当时佛陀在世的时候,与弟子们的对话。是怎么修行的,法义是什么;《论》呢,就是发挥佛陀经典里面所说的般若,深意,进行解释,进行论证,意欲了解。那也不一定,《论》也不见得,都是后代的祖师大德所论,佛陀本身呢,亦有议论。有时用一种论议的方式来来讲解经典,也称为《论》藏里面的内容。那《律》呢,就是讲,佛陀僧团住世,当时制定的,为七众弟子制定的这些戒律,平常行为的规范等等,合起来叫做律藏。那么《经》《律》《论》合起来就称为三藏。佛陀的,佛教这些经典,除了三藏还有什么?还有比如说现在藏传佛教一些《密藏》,但是他们一般称为《密续》,《续》其实上就是一种结续。不管是怎么说,三藏经典、经续,都是佛陀教法的延续,都是佛陀的教法。你比如说像《密续》啊,《密续》呢,就是说一些特殊的修法,具体的佛法修证的时候,师徒授受。有些比如说秘密的部分,那么有的一些高僧大德,就把这些整理成教言,于是就成了后来的密续,和一些比较深的《论》哪,都是这样来的。都是佛法僧三宝流传,代代相传,都是清净之佛法,我们应该平等受持。
    我们要知道,像过去,翻译经典哪,都是动用整个国家的力量,请那些高僧大德,反复的论证,反复的校订,都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所以我们三藏经典所结集的,这些显密经续啊,也都不是随随便便来的,才会有了这样教化的结集,使佛教的传承,更有保障了。于是乎,这些高僧大德,僧团,教团的修行和结集的三藏经典,以及密续,就构成了佛法僧三宝,源源不断流传的一个依据,一个根本。佛法僧三宝,既是我们的皈依处。只要三宝在世间,佛法就不会断绝。要想振兴佛教,必须振兴三宝。
    经书里面记载,未来佛弥勒,将在世尊法,快要灭的时候,要重兴三宝,重新振兴三宝。当初呢,阿底峡尊者,从印度进入西藏弘法。当时西藏佛法经过法难,萧条至极啊;实修实证的佛法,很衰微啊。阿底峡尊者,首先就恢复三宝。就是莲花生大士入藏,也是先建桑耶寺,先组建僧团。三宝是佛法赖以延续的根本,所以三宝如果不存在了,佛教也就不存在了。有人说啊,“不是啊,你这个三宝不存在了,是显教不存在了,我密教还存在。”其实这样说话的同修啊,不是太懂佛法。不管是密教也好,显教也好,从外相上说是三宝,从内在,不管你怎么说,它的本质,还是三宝。对不对,还是佛法僧三宝。佛就是觉悟者;法就是觉悟者所证明所宣说的教法;那么僧就是奉行这个觉悟者的教法,而去修行的圣者,圣众。佛法的教与学、修还在,那么法就在。如果这三方面都不存在了,那不管你是什么显宗密宗,也都不存在了。那所以说,我们不能说,这个称呼不一样,就认为在本质上就有什么不同。所以说,如果说三宝不现世间,密教依然盛行,这应该指的是,从外相上看,三宝不住世了,释迦佛的教法就开始灭尽了。当然了,内在的不可思议的佛菩萨渡化众生的事业,这个就不属于我们现在所讨论的范围,那是另当别论了。当然我们相信,虚空无尽,佛菩萨的悲愿也无尽。但无奈啊,众生缘尽,众生无缘亦不得值佛,无缘亦不可得渡。 
    好了,我们这讲就讲到这里,那么我们这次佛学基础班呢,这个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佛陀篇》就到此讲完了,感谢大家的参与,随喜大家听经闻法的功德,南无弥勒尊 佛!                                                                                           


文中不能确定处以红字标出。

莫言无畏其锅鼎沸,勿言无伤其祸犹长,争似一念还原绍隆佛种,念念不忘利物,步步与道相应,究竟同归莫先宗镜。

[论坛小贴士]:
一、悲华楞严禅师者,内名体澄,外号光觉,中国佛教法眼宗第十一代传人,得法于福建龙岩中华山性海寺已故老方丈寂照慧瑛禅师。禅师还兼具临济宗、曹洞宗法嗣和南传四念处内观禅及藏传大圆满传承。禅师由净入禅,又由禅入净,由净又入密,直至禅净密三者融会合一。
二、有关法眼宗知识简介:
1、法眼宗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是最后出现的禅宗集大成宗派,乃五代文益禅师所创,源出南宗青原一脉。文益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谥为"法眼大禅师"。后世因称此宗为"法眼宗"。宋初极盛,宋中叶后衰微,传到三祖永明延寿禅师时远播海外,时人视永明为弥勒下生,永明后法眼不重法嗣,到近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才重续法灯,虚云老和尚自续为法眼宗第八世,悲华光觉体澄禅师则续为第十一世。
2、“法眼四机”为禅宗中之法眼宗指导学人所用之四种机法。(一)箭锋相拄,谓师家之接化,针对学人上中下等各种机根而弯弓投矢,机锋相当,接化与领受之双方,紧密相契,无有间隙。(二)泯绝有无,谓令学人超越有与无二元对立之分别见解,而不令执着于父母未生以前之自己。(三)就身拈出,谓佛性真如原本即显现于世间各种千差万别之现象界中,师家遂藉此种具显于人人眼前之现成佛性,信手拈来,一一皆可随缘点化。(四)随流得妙,谓师家依学人根器,灵巧运用接化之机法,而令学人体得佛性之殊妙。
3、法眼宗的宗风,简明处似云门,隐密处类曹洞,其接化之语句似颇平凡,而句下自藏机锋,有当机觌面而能使学人转凡入圣者。《五家参详要路门》说:‘法眼宗先利济。’直论箭锋相拄,是其家风。一句下便见,当阳便透。随对方人之机宜,接得自在,故说为‘先利济。’《人天眼目》卷四曰:‘法眼宗者,箭锋相拄,句意合机;始则行行如也,终则激发。渐服人心,消除情解,调机顺物,斥滞磨昏。’此亦先利济的意思。《归心录》说:‘法眼宗风,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又《五家宗旨纂要》说:‘法眼宗家风,则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句里藏锋,言中有响。三界唯心为宗,拂子明之。’。
三、悲华楞严体澄光觉禅师云:总之,法眼宗的宗风灵活、顺机、直接了当又细密无间。它是禅宗最后出现的派别,他融合了前面的各宗派所长而带融通性,并对当时代宗门极具批判性,对今世亦不过时,被誉为是佛门“僧值”、“纠察”。1943年虚公正式接续法眼宗,将法传于祈请传宗的本湛青持师祖,1946年师祖圆寂,为续法眼师祖又将法代传于寂照慧瑛恩师。1991年吾值遇寂照慧瑛恩师,恩师复又传法予我,5年后恩师圆寂(1996)。恩师也是虚公的戒子,在师祖圆寂时虚公又亲自代传法卷给恩师。恩师又于91年时将法眼之法传于吾,吾之法眼派号:体澄光觉,是为记。(文/释悲华)

| 返回首页 | ※※※迈向解脱!※※

信息备案号: 闽ICP备16026213号
  • 联系我们 - - 论坛存档 - 返回顶部
    Powered by BBSXP 2008 MSSQL © 1998-2024 Yuzi.Net
  • Processed in 0.06 second(s)
    Server Time 2024/11/1 11: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