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词]: 欢迎来到悲华在线网站学习交流园地。法炬集限制注册,故一般用户只可以游客身份进行部分内容的浏览,无法发帖和跟帖,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弥勒尊佛!谢谢!愿您六时吉祥!


网站主页 | 宗派法门 | 法脉传承 | 法雨甘露 | 道场巡礼 | 往事如风 | 太虚法藏 | 下载中心 | 影视厅 | 图吧 | 博客 | 论坛 | 视频教室

有人问禅师:什么是佛?楞严悲华禅师答:问者即是,全体即真,一切现成,无欠无缺,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见者非见,言者非言,于无知处知,于无所得处得,是名为佛也。

古有黄龙三关,今有楞严三问:今问《楞严经》所云:何为妙明真心?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菩萨是如何假爱欲而生娑婆却又不染红尘?若通此三问三答,必为见性人也。
    
 
道前基础系列讲义:《人间的佛陀》第六讲 主讲:楞严法师
发起人:妙善  回复数:3  浏览数:5435  最后更新:2009/1/26 13:53:00 by 大净

选择查看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  帖子排序:
2009/1/26 13:53:00
大净





高中生级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172
经 验 值:195
注册时间:2007/4/30

《人间的佛陀》第六讲 校对

   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合掌,称念圣号: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好!请放掌!我们这次佛学班,从讲课到现在,第一部分的内容差不多就快要讲完了,我们这次佛学班的题目叫做《佛教的基本道理和修行方法》,其中呢,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佛陀篇》,讲得是佛陀在人间降生,道成肉身,乃至化人间,最后入灭,到最后经典结集,整个过程。《修行篇》呢,讲得是各个教派的基本修行方法;那么《道理篇》讲的是佛教的一些基本道理,总体来说,是对佛法进行一个概览,也是为了满足初学者的学佛需要。那么上一堂课呢,我们已经讲到世尊入灭,世尊的肉身永远的离开我们。那么今天呢,这一讲可能将结束《佛陀篇》的内容。在讲解今天内容之前呢,我根据一些其它的资料,想对前面,世尊在四十多年期间,他领导的僧团,以及如何行化的事迹,再做个介绍。因为前面这部分内容讲得很少,只讲到渡化五位比丘,和第一个在家佛弟子耶舍的故事。今天呢,在讲课之前呢,做个补充。

  我们来看,世尊在人间教化四十余年,普遍的说法是四十九年。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在菩提树下,也是呆了四十九天;然后弘化呢,也是四十九年,都是七七四十九,就一个周期啊。这里面,数目上,或许也有巧合在,也是一种表法。因为七是个变数,七七又是一个七,又是一轮更大的变数。所以这其中也暗合一个生命个体,他从开始修道到他解脱,需要经历的这一番过程。也就是说,一个凡夫,从一开始,到最后解脱,得到成就,是要经过身心变化的一个又一个过程的。所以说这其中以七,这个数,做为变化的一个周期。其实七这个数,也是有它的道理。你比如说人,我们现在的人,每隔七年,就有一个大变化。你比如说,七岁的时候,二七十四岁的时候,三七二十一岁的时候,四七二十八,二十八岁的时候,五七三十五,三十五岁的时候,六七四十二,四十二岁的时候;差不多每七八年间,就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这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这样一个过程,好了,这个我们略微提一下。
    我们来看一下,世尊的教团,和他四十多年间的行化,对一些比较重要的内容,给大家做个介绍,有些也是属于佛教的基本常识。比如说雨季安居啦,佛陀的罗汉弟子啦,以及佛陀在弘法过程中经历过的一些大事,我们今天也做个简单的介绍。首先我们来看佛陀的罗汉弟子们。佛陀在鹿野苑渡化了乔陈如等五位沙门,成为五位比丘,这个我们已经讲过了。自从那个以后呢,所谓的教主教法和教团,这些代表,都已经具足了。那这个在佛法中称为佛、法、僧三宝,这三宝具足,成为众生的依怙。然后紧接下来,又渡化了耶舍,就是在家第一位弟子耶舍,及其亲友数十人。后来,满慈子,大迦旃严,婆皮耶等,也舍弃外道法而归入佛法,他们都成了离欲的阿罗汉。佛陀渡化了很多外道中人。我们前面讲课的时候就说过,佛陀出世的时候,印度这个地方的人哪,他的哲学和宗教思想,都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峰。所以今天我们流行在世界各地的,这些哲学理念和宗教观念哪,其实都没有超出,那个时候人们所能了解的。也就是说,你在古印度的这些哲学派别和宗教观念当中啊,都能找到它的根源,可以这么说。佛陀当时为了归纳总结,甚至讲了六十种外道,这么多。其中比较著名的外道,像那个舍利弗和大迦叶,也是著名的大外道之一,但是后来他们都成为佛陀的弟子。这个著名的外道,就是佛经上经常说到的六师外道。这样呢,佛陀僧团当中的人就渐渐增多。于是在鹿野苑,渡过了第一个雨季的安居生活。这个安居啊,在佛教僧团里面,是非常重要的。安居就是说,当时古印度的气候,一般分为三个季。像现在缅甸这些地方,一般分为:热季、凉季和雨季这三个季度。那么在雨季就进行安居。雨季啊,到处都下雨啊,而且这个时候呢,昆虫啊,这些到处都是,所以这个时候就禁足。这个时候比丘们,大家就找个地方聚在一起安居。就是不在四处游晃,而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不会到处走动。比如修修房子啊,有的就专心下来了,听经啦,讲法啦,打坐修禅啦,等等,这是雨季安居。
    佛陀在鹿野苑渡过第一个安居,从那以后,世尊就吩咐他的弟子们,各个游化人间,弘扬佛陀的教化。甚至佛陀规定说,弟子们哪,俩个人不要同走一条路,各走各的,分别去教化。佛陀呢,自己单独到了一个叫做优罗频罗这个聚落,化度了事火外道优罗频罗迦叶,和他的两个弟弟诺提迦叶、伽耶迦叶,以及他们三个人的弟子,一共一千人。世尊为了去履行,他成道以后,去渡化频毗娑罗王的诺言,因为当时的频毗娑罗王,曾经希望说,自己把王位一半分给悉达多太子,那太子拒绝了,去修道。后来这个频毗娑罗王就说,您成佛以后一定要来渡我,所以有这样一段因缘。于是佛陀就率领着,刚刚渡化不久的迦叶三兄弟,以及他的弟子们到了王舍城。王舍城呢,就是频毗娑罗王所在的国家。哇,佛陀来了,国王就亲自率领他的臣民们迎接佛陀于郊外。这时候他看到了名震一时的迦叶三兄弟,都已成为佛陀座下的弟子,他的信心就更加恳切。当下听闻佛法后,即得到法眼净。法眼净就是见道位,证初果的意思。这个时候又有一位叫做迦兰陀的长者,将他安置在王舍城城外的竹园,供养给佛陀。于是频毗娑罗王,就为佛陀在这个竹园当中建造了,这个叫“精舍”,这个就是第一所规模宏大的佛教道场。那今天当然称为:“寺院”,其实最早的时候是称为“精舍”。“精舍”就是用来,专门为了让佛陀以及僧团安居的地方。佛陀在里面可以很方便的进行讲道和生活。在佛陀成道后的第四年,著名的六师外道之一的,诡辩派的名将,名叫舍利弗,偶尔在路上听到阿说示尊者(也叫马胜比丘啊),向他说了两句法语,也就是著名的这个偈子:“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于是言下便得法眼净。这就是佛陀的根本教义。舍利弗的根器很高啊,一听到佛陀宣说这样的无常因缘法,当下就开悟了。有的这样说:“诸法因缘生,亦从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于是呢,舍利弗就把他所领悟到的这个法,告诉给他的同门好友大目键连。于是大目键连听了也非常欢喜,各自率领他们的弟子,一共两百五十人,投佛出家,最后都证得阿罗汉果。又有一个叫做摩诃迦叶,就是著名的大迦叶。大迦叶早已经出家修行了。也就说他也是,在当时啊,在摩羯陀国内,受到国人敬仰的一位大师。他自己也曾这样说过:“如果不值佛,亦当独觉”。这个在《阿含经》里有说。当时呢,他在王舍城的多字塔前遇到佛陀,相比之下,自己觉得自己很渺小,于是呢,也发心皈依到佛陀座下,成为佛陀教团中的一位大弟子。那么佛经中经常说到的“千二百五十人具,皆是大阿罗汉。”这样的一个规模宏达的教团,到这个时候便已经形成。这是佛陀成道后第四年的事情。到了佛陀成道第五年,因为受到拘萨罗国首都,舍卫城的礼请。舍卫城大家知道,佛陀晚年入灭的时候,就居住在舍卫城。

    在金刚经里面说的,“祇树给孤独园”,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有的。是由城中的一位大长者,叫须达多,以重金购买当时奇祗陀太子的花园,后来这里面有一段佳话。当时祗陀太子呢,也是想看看这个长者到底发多大的心,说:“你要买我这个花园给佛陀做精舍啊,那你得用黄金铺地。”须达多长者呢,毫不犹豫就拿黄金铺地。于是太子只好说:“那这地是你的,但树是我的。我们一起来供养佛陀吧!”于是“祇树给孤独园”从此就供养给佛陀,成为著名的弘法中心。
    这里面说到很著名的公案。那这个须达多长者也叫做给孤独长者。因为这个长者的心地很仁慈,乐善好施,经常帮助那些贫苦无依的人,所以人家称他为给孤独长者。长者很显然,来供养佛陀建设道场,那是毫不吝啬,倾其所有,都愿意建造一个精美的精舍,贡献给佛陀和他的僧团。这里面我们看到,这个呢,做为一个在家的居士,他是如何的为自己培福,是如何的来用实际行动,来护持佛法。像这样这个,大力护持佛法的在家弟子,佛教里面通常被称为是居士。在家修行很有德行,而且有相当的财力来护持佛法,这样称为居士。我们今天呢,把在家佛弟子都统称为居士,实际上这也是对在家菩萨的一种赞叹。在这里哪,我们也看到,我们这里所说的佛陀,是“人间的佛陀”。我们知道正法时代的佛陀,是“人间的佛陀”。这位佛陀是应化在人间的。所以说,这里面所发生的一切,我们听起来非常的亲切,不是什么神话故事。佛陀是作为一个人,在这个人间,来应化,来教导众生的。这些生而为人来修道,就需要什么?生活,就会有人的诸多不便。你看一个出家人,他需要在家信徒的供养,生活。修行的师父们,也是有许多困难的。而且比丘们也经常会示现病相。特别是到了我们这个时代,众生的色力果报都不是太好,种种病魔灾难也很多。所以说出家人也是人,这一点我们一定要理解。我们对出家真正修行的人啊,升起哪怕是一念的恭敬心啊,这个福报也是无量无边的。供养出家人,帮助他修行、弘法,这个功德其实和供养佛陀没有什么差别,供养僧的功德和供养佛的功德是一样的。那这里面,当然了还要有许多细微的抉择。这个僧通常应该指的是僧团,就和合共住的比丘僧团。因为僧团具备有和佛一样的功德。那如果是落实到单个的师父的话,那应该指的是具德的,具备有特别德行的师父。因为一个具备特德的僧人,他的功德一如一个僧团,如同佛陀。所以说,对僧、法与佛的供养,功德是一样的。

   经典上有这样说:“供僧功德与供佛无二。”那么怎么做功德呢?在人间,当行人间事,平平常常的就是功德。有的同修觉得:“哎呀,修道不在师前,做功德嘛,不一定会要怎样怎样。”其实错了。做功德就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这个人生病了,你为他解难。帮他去看病啊,照顾病人啊,这就是功德。你为了让师父能够方便的弘法,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给师父供养米啦、钱啦,吃的穿的用的住的,不管以什么形式,这个都是什么?都是功德。你不能说功德不在于这些有形的,功德在内心啊,内心这是修道啊,是个人根据自己的修行境界,去体证的。既然是功德,我们平常说的做功德做功德,那就是很具体的。往往是具体的行为去做的时候,内心才真正的升起功德。所以并不像有些同修说的那样,动不动就是无相布施,无相功德,好像什么都不做,只要念头动一动,功德就大的不得了。真的是这样吗?不是这样的。这样其实错会了佛经的意思。那是“悟道”的功德,并不是你说的那样,什么功德也不去做,只是在那里动动念头,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很大很大的功德。而且反过来,还去饥嫌、还去嘲笑那些实实在在做功德的修福的人。因为我们修行者,一方面,要好好的自净其意,反观内心。另一方面,在外在上,也要不断的给自己修功积德,这样福慧双修,才是修行的正道。你别管别人怎么说,你始终要这样记住:“福不唐捐。”修行人是要有福报的。福报是靠自己修来的。修行人是要有智慧的,智慧也是靠自己修心得来的。所以说,“福和慧”,两个都不可偏废,这才是修行的正道。佛陀是福慧两足尊,我们要想成佛,就必须修福啊,修慧啊,而且两个都不可偏废。你看这位给孤独长者,他一掷千金,供养佛陀,建设道场。像今天哪,也有不少的人、也可以说是在家的居士菩萨,对护持教法,供养法师,供养僧团哪,也是不畏余力。但是也有很多,其实呢,在这方面还是相当的吝啬。有的呢,虽然有所供养,但是非常执着。甚至呢,就说,好像供养完了,还得听他的。供养完了,对传教的法师又不恭敬,又不好好的护持教法,那这样供养其实已经大打折扣了。而且我们要知道啊,供养三宝的功德,福德是非常大的。在经典上说,有一位农民在地里劳动的时候,翻土的时候,挖出一块石头,这块石头上记载着,过去这里曾经是一座寺庙,于是他就发心盖这座寺庙。但是他也没有多少能力啊,他把这块遗石呢,放在那里,然后周围砌起来几块石头,准备打地基作围墙,还没开始怎么做,他就去世了。庙还没盖成,他就去世了。他这一去世啊,他立马转生在天上,成为忉利天子,福报大得很。像庄严佛像,修复佛像,功德也是非常大的。过去,你看那个一对夫妻,他是这样结下这个修行的缘的。他在野外啊,看见一个破旧的佛像。其中一个人拿斗笠去盖,另外一个给佛像缺损的地方来贴金。后来这两个人在佛前发下誓愿,愿意生生世世成为夫妻,护持教法。其实这就是后来著名的,这个生下来时候会放金黄色光的迦叶尊者。后来他们夫妻呢,好几百世都是修梵行,相约相伴,最后都皈依在佛陀座下,成为僧团里的一员,统统都证到阿罗汉果。这就是佛教里面所说的:“福不唐捐”啊。微小之因哪,种下去将来必然结果。所以金刚种子种下去,将来必得菩提之果,这个因缘福德之力是不可思议的。
   像我们今天很多人,能够遇到一位善知识,能被善知识所摄受,听善知识讲法,能够信受乐行,这都是善根不浅。其实都是往昔生中,在过去的时候,你曾经布施种福田的缘故。经书里面不是说嘛,有一位老太太,家里穷的不得了,好几个人共穿一条裤子。后来听说佛陀来了,哎呀,她好想去供养,但是没有钱。最后有一天她总算出来了,没办法,把自己那头发给割下来,叫人家换点银两,买来灯油供佛。可是她这头发值多少钱啊,结果那位卖油的也发善心了,“算了算了,就给她钱吧。”然后她就买了灯油,虔虔诚诚恭恭敬敬的去供养佛。结果那一天目键连尊者来,因为第二天嘛,还有很多人来,要供灯嘛,他要把那个灯火扑灭,结果怎么使劲神通也没把那盏灯给扑灭。佛陀说,“你是扑不灭这盏灯的,点这盏灯的人哪,将来什么什么时候他她成佛的。而且她这盏灯啊,会一直点到明天天亮去,你就竭尽四大海水也没有办法把它浇灭,因为这是一盏信愿之灯哪。”这个福报大了。所以我们佛教里面,把这种供养三宝的行为,称为是“种植福田”。佛教呢,有了护持,有了供养,有了外护,它就会非常的昌盛发达。佛教事业就会如日中天。那佛教事业发展了,就会更加有效的普渡众生,这就是他的巨大无比的利益。如果佛法无人护持,佛法就会衰败。当然,有的同修说了,佛法住持更重要,那当然了。就比如说嘛,在经书上说:“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啊,福报是很大的。”为什么?因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很乐于供养修福,福报很大。那么你得到这样的供养,如果贪图这些名闻利养,没有好好的修行办道,那么因果呢,也是无法逃脱。自造恶自受,你自己承担不起。该堕落的还是会堕落,该下地狱的还是会下地狱,不会因为说你看起来像个修道的人,也不会因为说你已经出家了,这是两码事,因为因果自承担。真诚心来供养的人,他得到巨大的福报,增长他的善根福德;那么你领受这个供养而行恶,不堪承受供养。一样的,该下地狱还得下地狱,因果自承担。这是了不相关的两码事情。在佛教里面讲因果,不是讲你的什么身份,也不是讲你现在,曾经曾经……做过多少的好事。因为佛法不讲人情,那因果报应是丝毫不爽。善者得善报,恶者得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什么叫时候?按佛教讲就是因缘。因缘会聚时,必然会受报。所以佛教里面讲啊:“万般都带不走,唯有业随身。”这个所造的业,都不会消亡:“因缘会聚时,果报还自受。”因此,七佛通偈这样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句话很简单,但是却道出了修行的真谛。说白了,修行是怎么修啊?就是努力的去断除恶,努力的去行善,然后呢,自己净化自己的内心。这就是佛教,佛就这么教导我们的。你真的这么去做,就走在正道上了。不是这样说吗?当时白居易呀,白居易我们知道,大诗人哪,他是很崇信佛教的。他有一天去拜访鸟巢禅师。鸟巢禅师就是说,什么意思呢,他经常很精进哪,在树上鸟盖窝的地方打坐。经常在树上打坐,人称鸟巢禅师。白居易居士去向禅师问法:“什么是佛法大意啊?”鸟巢禅师说的很简单,就是刚才说的这首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白居易居士说:“不会这么简单吧,这三岁小孩都知道耶。”禅师回答说:“三岁小孩是知道,但是八十老翁行不得啊。”不好说,能行吗?所以佛教是非常重视实行的,而不是空口说白话。一份辛劳一份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以大家开始学佛,就应该有这种精神。
   好,我们刚才讲的护法功德,祇树给孤独园。然后在同一年呢,也就是佛陀成道的第五年,同年时间啊,世尊也应父王的邀请,回到他的祖国迦毗罗卫国,也就是去看亲哪。他的父亲看到他的儿子回来了,就建造大精舍在尼拘律园啊,来接待佛陀。佛陀这时回国,场面当然非常壮观哪。他的弟子们也都随从而来。佛陀为父王说法,净饭王在听法之即,就得到法眼净,那么在皇宫里的面人也大多数受了戒化。佛陀还渡化了他的异母兄弟,也就是摩诃波阇波提所生的,佛的姨母所生的,叫做难陀,以及佛陀的亲生儿子罗侯罗出家。佛陀在自己的祖国一共住了七天,便辞别父王回到王舍城。但是呢,在佛陀的座下,却增加了许许多多,来自释迦王族的弟子们。他们都来出家,随佛出家。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阿那律,就是那位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阿难,后来成为佛陀的侍者;金毗罗、提婆达多等追踪而至。当时呢,为那些王子们理发的那位贱民--优波离,就是后来持戒第一的优波离,也在这个时候,赶来出家。而且,佛陀还对他特别地照顾,让他在诸位王子之前先剃度。为什么要这样做?一个是为了表示佛法平等的道理,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抑制一下,各个王子那个骄傲的习气。你看,这个贱民哪,他先我出家,也不是说,我身为王子我就咋的,佛陀的教化是很平等的。于是到这个时候呢,就是后世所传颂的佛陀的十大弟子,除了解空第一的须菩提尊者,应该是在稍后才出家以外,到此为止,其他的九位都一一出现了。可以这么说啊,这些都是佛陀的宿缘弟子,也都是佛陀的眷属,现在无疑成为法眷。从亲眷转为法眷。所以这种因缘也是不可思议的。
   好,下面再补充说明一下,关于佛陀的僧团。僧团其实就是教团。因为佛陀传教么,要渡化很多人,追随他修行,那么自然就形成他的教徒的团体,所以成为教团。那么佛陀首先渡化的是五位比丘,那比丘呢,构成了僧团的核心。僧团其实就是,在佛经里面叫做僧伽。现在巴利语发音应该是“sanggha”。像在缅甸,它用巴利语发音,巴利语很接近过去的梵文。比如说皈依三宝,它是这么说的:“南无布打亚、南无达玛亚、南无桑噶亚”,那布打亚就是佛陀的意思,达玛亚就是法宝的意思,那么桑噶亚,桑噶就是僧伽。就是僧团的意思,佛法僧三宝。在现在南传佛教国家,他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佛是第一大,法是第二大,僧是第三大,师父是第四大,父母亲是第五大。”这个不无道理。师父是在僧团中的,是在三宝中的。那么师父是法恩浩荡,从真正来讲的话,比世俗的亲恩还要大,所以说摆在父母的前面。那么父母亲呢,养我们的色身,恩情也很大。如果没有我们的色身,我们到那里去听闻佛法?所以,父母排在第五位,为第五大,所以说有五大。这个在南传佛教国家,在民间所流传的。当时呢,我从云南通过这些傣族村庄,到缅甸那边去的时候,周边有很多华侨嘛,他们就会汉语,他们就告诉我,有这五大。其中呢,用英语写的,让我看。然后说佛教的教义是什么呢?就是自己来看自己,佛教的教义就是说,你能够战胜自己,比战胜千军万马都来的了不起!只有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真正称为是伟人。他们用英语啊,给我写了这样一些基本的教义,到今天我都保存着。这教义真的是非常好,非常朴实。是佛教的一个根本的教义。
   于是呢,以比丘为中心的僧团,也就是僧伽,教团,它里面包含的所有教徒,其实有七众之多。就是佛教里面所说的七众。是哪七众呢?这里给大家说明一下,七众为首的是比丘众,比丘就是出家受具足戒的大僧,我们说的,男性的出家受具足戒的弟子称为比丘,由比丘所构成的比丘众。还有一个是比丘尼众,这不用说,是属于女众。还有一个是式叉摩尼,式叉摩尼就是学界女的意思。大家要想明白这个道理呢,先得明白沙弥。那第四众叫沙弥众,女众就叫沙弥尼,男众就叫沙弥。那么式叉摩尼是专门对女众而言,在沙弥尼和比丘尼之间,有个式叉摩尼,也叫正学女。但是为什么要定个这样的一众呢?因为当时有女子,王宫的女子,随佛出家,因为她已经事先受孕,但是开头看不出来的。那过了一年以后,她居然会生下孩子来,那么这个在僧团当中是容易遭饥嫌的。所以当时佛陀就制定说,一些沙弥尼要经过观察,才能受具足戒成为比丘尼,因此这就是正学女的由来。为了正式成为比丘尼之前,再加以考察和培训的意思。
   刚才前面讲到,由于王舍城频毗娑罗王的皈依,在家的男女信众日渐增加。而且由于佛陀的公子,少年罗侯罗的出家,僧中便有了沙弥。由于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以及释迦种族的五百女子的出家,于是便有了比丘尼。因为女子当中尚有未成年的,于是也就增加了沙弥尼。又有一些曾经嫁了丈夫,但不知道是否受孕,便来出家的女子,不久生了孩子而遭至俗人的饥谤,于是便设置一个为时两年的式叉摩尼,以验有孕无孕。按这样的次序等位来说的话,佛教的僧团就有了我们刚才前面说的七众,这就是七众弟子的由来。到了佛陀灭度的时候呢,佛陀分别为这七众弟子,都已经完成了戒律的制定。通常,常说的就是比丘二佰五十条戒,比丘尼四佰八十条戒,式叉摩尼有六法,沙弥及沙弥尼十戒,优婆塞及优婆夷,就是所谓的在家的男弟子、女弟子,有三归五戒,还有是八关斋戒。七众的差别,也就是根据所受的戒法不同而定。对于戒法的内容呢,这个大家将来还要广学,我们这里只是做个略微的介绍。
   好了,接下来呢,在对佛陀的,在这四十多年里面啊,一些重大的事情,再稍微做个介绍。
   在释迦牟尼佛成道第六年以后呢,根据经书史料的记载,这个详细的年月啊,活动地点啊,基本上就很难看得到踪迹。也仅仅从一些资料可以知道,佛陀历年,在雨季安居的地方。因为在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佛经当中,以及一些传记当中呢,比如说《大方广庄严经》、《佛本行经》、《佛所行集经》、《过去现在因果经》、《本生经》等等记述,都差不多是讲到佛成道数年以后就停止了。就说没有一种,可以贯穿佛陀一生事迹的传记可记。在西藏呢,有一位麦彭仁波切,他写了一部叫《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这个白莲花论呢,它所记述的范围非常的广,从佛陀三大阿僧祇劫期间做菩萨的时候,一直讲到佛陀入灭,讲到佛陀这一生,时空跨度非常大。所以说,也很难准确的能够了解,佛陀道成肉身一生当中的事迹完整的很难。现在根据《僧伽罗刹所集经》的卷下,其中呢有略记到,佛陀历年雨季安居的所在。大概情况是这样的:第一年是在波罗奈国,第二三四年分别在王舍城附近的灵鹫山顶,第五年呢在毗舍尼,第六年在拘楼罗山,第七年在三十三天,因为这个时候佛陀上升到忉利天,为他母亲说法。我们知道佛母,摩耶夫人是在佛陀出生七天以后,就往生了。为报母恩,佛陀上到三十三天,也就是忉利天为母亲说法,著名的《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是在这个时候说的。那第八年,十一年十三年间呢,在鬼神界。就是乔赏弥国的一部,就是娑齐国的恐怖林里边,第九年在乔赏弥国,第十年在只提山。这个山具体位置不是很清楚,第二十年在摩羯陀国闲居处,第十四年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第十五十六年在迦毗罗卫国,第十七十八二十年在王舍城,第十九二十一年在舍卫城附近的柘梨山。往后呢,则又在鬼神界四次,舍卫城十九次。最后,第四十五年则在跋祗境内的毗将村安居。这是雨季安居。我们通常说的出家人啊,僧腊多少,戒腊多少,就是凭这个他参加雨季安居的年数来定的,比如他出家受比丘戒以后,每安居一次,戒腊就长一岁。比如这个比丘说他戒腊十五年,就表示这位老比丘啊,他已经安居了十五次,如法安居了十五次。在比丘僧团中,是非常重视戒腊高低的。像南传佛教国家,一般在一起,互相都知道你是比丘还是沙弥。比如说,在那边,傣族那边,他一般出家人,比丘一般称为(wubuji),沙弥称为(gaoyin),大家互相彼此之间,都知道戒腊高低,身份。然后呢,在一起聚会很快就排定了座次。戒腊高的就称为上座比丘,其它的次之。非常重视这种,根据戒行德行来排定的,井然有序的这样一个次序。所以说我们佛教平等,但是重视德行。在佛教当中是非常尊重有德之人,并不完全以世俗的年龄高低来排定,这个是我们佛教徒一个基本的常识。所以不了解佛教的人,就会觉得很奇怪:“这个出家师父那么年轻,怎么还让这么老的,老爷爷老奶奶为他做事啊?”他就觉得太不近人情了吧,其实不是这个意思。因为这位出家师父虽然年轻,但是呢,或许他的戒腊可不轻啊,他的德行可不轻啊,何况他还是出家师父呢。好,这讲到是雨季安居。
    再补充说一下,我们知道,佛陀在晚年的时候,各方面并不是说都很顺利。作为一个人间的佛陀,弘法利生在这个五浊恶世,众生苦毒啊,众生这个业很重。可以说任何一个,在这个世界,弘法利生的高僧大德,都一样,都不是那么顺利。都要付出很多辛劳。佛陀呢,也不例外。经典里面曾经这么说,王舍城里面哪,这个三分之一的人他能信佛,再三分之一的人,他知道佛,但是不信佛,不会去亲近佛,那还有再三分之一的人,对佛可以说是不闻不问,甚至根本就不知道有佛。可见具有佛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今天我们看到,在大街上周围的人当中,有的人对佛教采取千奇百怪的一种态度,这其实并不希奇,没有相当的善根,是很难信佛的。信佛乃至修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懂得信佛,能够修行的人,福报真的是很大。所以众生的根器是千差万别的,佛呢,只能渡有缘之人,一直也渡不了无缘之人,也要等到这些无缘之人因缘成熟了,佛陀才有办法渡化他。这不是佛陀的慈悲心不够,也不是佛陀的能力不够,而是诸法因缘生,事实如此。因缘所生法,总是有生有灭的。那渡化众生,也是需要缘起。这个我们还是要清醒的认识。
    到世尊晚年的时候,各方面也不是太顺利。在王舍城方面呢。我们知道,当时,后来追过来跟随佛陀的提婆达多,他就表现为是一个恶人。他呢,就是跟佛陀可以讲,也是属于亲眷关系,属于堂弟。一直呢,和佛陀是跟做对的。他成为佛陀的弟子,又背叛佛陀,于是成为一个欺师灭祖的典型代表。在世尊晚年的时候呢,他就不断的叫喧,叫佛陀把领导僧团的权利交给他,他来做佛,他来领导大家。因为在他觉得,好像佛陀还不如他。于是佛陀和弟子们,当然不会把这个僧团的权利交给他,所以他不能如愿。于是他就反目成仇了,就掀起了反佛害佛的风潮。这个提婆达多有个特点,他以神通做为号召,以极端的苦行,做为他这个高于佛陀的这样一个标榜,因为佛陀是讲中道之修行。提婆达多强调极端的苦行,那么表面上看起来,他所领导的团体,不是更有修行者的风范吗?就像今天我们很多人觉得,嗯,这个师父了不得了,什么什么在山上闭关,闭了这么多年,出来以后,有的说,头上还长了一个包呢。你看这个师父,穿的补丁袈裟,穿的衣服可破了,嗯~~一看可能是真正的修行人哪。嗯~~我就是对这样修行人很有信心。对不对?我们今天的很多同修就这种看法。其实,这种标准来衡量未必就正确。一个修行人,他的整个德行衡量,还得从内心,他的清净功德去衡量。我举个例子,你说一个从来就不看钱,手不碰钱的人,就表明他对钱财没有贪心吗?这显然不是,稍徽有所常识的你都知道。就像很多东西你没有去碰它,并不表示你不贪爱它。对不对呀,那有的说,哎呀,这个师父不得了,在山上闭关了这么多年,但是你可知道,他是怎么在山上闭关的?他这种闭关,有真正得法后去闭关吗?是在他的师父的指导下,正确的闭关吗?所以说呢,很多同修呢,看表面。
    我曾经在一个地方,也听信众这样跟我讲,他说”你在~~就是这个要去住的那个地方,那个师父啊,是那个那个大寺庙的师父,他当时是这样的,他现在虽然发疯了,但是以前人家都把他看做是阿罗汉,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师父,自己一个人在山上闭关的时候,他修磕头啊,他磕头是这样磕的,一般我们普通磕头不是额头着地吗?他磕头是很特别的,他把臀部翘的高高的,然后把头顶顶在地板上。当时呢,我到这个寺庙里面去,那所寺庙完全被在家人所控制了。他们跟我谈判了半天,最后呢,我也没有住到这个寺庙里头去。当时我就看到里面有位居士,他们说他啊,修行怎么高啊,禅定力~~每天打坐几个小时。然后,我看他在大殿上磕头,我觉得很怪,然后呢,还先朝着……就是对外啊,他说先拜天地,这个背朝着佛像,一拱一拱的。我说你这磕什么头啊?但是他很傲慢,他还听不进我说的话哩。哦,原来他是跟原来这个师父学的。那很简单,来磕头啊,你大家想想看,头顶拼命朝这个地板上蹭,蹭久了头顶不是起个包吗?佛经上不是说有肉髻吗?所以说,他所谓的闭关几年出来后,头上就有肉髻了。人家一看,哎呀,这人怎么头上弄了一个包,肯定是非同凡人哪。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就来了很多人,大家都认为他是罗汉啊,跟罗汉在一起,你看福报多大?所以当时他们寺院里面说,当时的时候啊,这个请……我们南方这边寺院讲“请几桌,请几桌”,整天到晚都是请几桌,寺院呢,不是以有没有高僧大德,有没有修行人为荣,有没有佛法为荣,而是以“请几桌”为荣,呵呵,他说当时请的来的人,都是有几十桌啊,也就是有几百个人,一桌十人嘛,盛况空前。可是过不了多久发现啊,哎呀,原来是骗人的,他说,这个师父根本就谈不上,也可能搞不清楚,可能他真的是罗汉,故意这样疯疯癫癫的。所以最后这师父呢,还踩着高跷,敲着锣鼓,满街跑,有的时候,昏昏沉沉的,都倒在马路边上,也无人问津,然后过不了多久,他又去闭关。

  好了,那所以说,至于这位师父,到底是不是罗汉,咱们是凡夫俗子,也看不出来。但细细一想,难道这样就是学佛吗?当然自己可以思考的,我们需要这样极端,疯疯癫癫的去学佛吗?对不对?难道每个学佛的人,都得学得像济公和尚的外表那样,疯疯癫癫呢?毕竟,我们都还不是像济公和尚这样的圣者。圣者行为,自有他的妙用。那凡夫怎么学,对吧?就像你一个兔子,怎么可以学一头狮子,去越过悬崖呢?绝对是不可以的。那蚂蚁有办法学大象走路吗?大象看到河流,它游都不游,一脚就踩过去了。所谓香象渡河,对吧?那一只蚂蚁,或者像一只小兔子,你掉下去不是淹死了?所以种种的稀奇古怪学佛,修行方式,这都是来自自己的贪心。“执像而求”,所以真正的德行,并不体现在这里,这样往往很得人心。
    今天我们很多学佛修行的人,可以说很多是一种迷信和偏执。但是自己呢,不知不觉。这种偏执很多很多,有的同修就说,我什么都不懂,我比较笨,我就一句“阿弥陀佛”,一句“阿弥陀佛”走天下,所谓一法含万法了。其实自己的根基根本就不是这样,他根本就不懂得,所谓的一句“阿弥陀佛”到底怎么个,就是八万四仟法,这个没懂嘛,而且他的根器,又不是绝对的上等根器,只需要这一句佛号,就可以一到直到如来地。所以说,他所修行的方法,所接受的学佛的观念,和他的根器,完全就不相称。佛说的一个小孩啊,他怎么个去啃大人啃的东西呢?不合适的。只有对机,适合自己的东西,那才是正确的东西,修行方法就是这样的。不适合你自己,就不对路,因为小孩,不可能去做大人能做的事,要勉强让他做的话,那怎么办,你如果勉强吃大人吃的东西,可能难以消化,对不对?有些东西虽然是好,但可能对你来说,就成了毒药。毕竟根器不相同,不可一概而论,也不要走极端。
    所以说,贪不贪财,并不是看他碰不碰财,对不对呀,我们也不能这样来抉择自己的修行,也不能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他人。这个戒律的受持,其实是为了“自净其意”,是为了对照我们自己的,不是用来衡量他人。大家记住这一点啊,所谓的“戒律”不是用来衡量他人,而是用来约束对照自己,帮助自己修行的,精进的,严谨的去受持戒律,功德莫大焉。我记得我以前在高旻寺的坤山师父,就告诉过我,有一天突然就跟我讲,他说:“你知道戒律为什么有这么多,这么细吗?你看,你这么认真,这么细细的把它一一的做到,你这种观照的能力,这种明明了了的觉性,是不是随之而增强啊?如果你没有这种明明了了的觉知,那你是不是很难守住,这些这么细微的戒条啊?”我当时就想,这持戒修行,这意义重大啊,还不单单是仅仅是一个什么不要干坏事,涵养自己德行这一方面,它跟我们修习禅定,乃至得到智慧,关系密切。但这一切都是衡量我们自己的,不是去衡量他人。我们今天很多人,动不动就以戒律来标榜,好像他很懂戒律一样,说这个人违背戒律,说那个人不懂戒律,好像唯我独尊哪。其实,这应该是拿了一个戒律的棒子,在敲别人,在显示他自己多么伟大,对不对?真正持戒的人,应该默默无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显示一个修行者的本色,这才是持戒的观点。而不应该以这个持戒的,到处去说是非,破坏僧团的和合,不是经常随喜赞叹他人的善行,而是总是拿这个戒律的棒子,舞过来,舞过去。这样的人,无形当中,已经掉进了名闻利养的圈子。魔,早已进入了自己的内心,心内招魔啊。佛法的三学,是戒定慧三学,按次第来讲,持心为戒,因戒生定,由定而发慧,但是戒,定、慧三者圆融,这是佛陀所平等宣说的法,所以你不必特意强调哪一方面,佛法很重要在圆融,圆融才是真正的法。
    所以我们看到这位提婆达多啊,或许呢,在今天很多人会觉得,提婆达多是一个不错的人,但,他不错在哪里呢?我们知道,提婆达多最后是堕入到地狱道中。我们按正确的思考,来衡量一下这位提婆达多,你看,原来提婆达多是随佛出家,是佛的弟子啊,提婆达多曾经在阿难之前,当过佛陀的侍者,佛陀是他的恩深似海的师父啊。他对自己的师父,都这样来欺辱诽谤,这个人本身就是罪大恶极,他能好到哪里去?虽说,尽管他可以做种种神通变化,来引诱于人;尽管他行种种极端苦行,似乎显得他德行高超;但是,他是个什么人啊,叫做知恩忘恩,知恩不图报,是个欺师灭祖的小人。有的同修说,“哎,有的经书说,提婆达多也是佛啊,他是示现。” 那有什么关系,他是佛不是示现做坏人么,我们现在说的正是坏人,所以,有什么关系呢?你看经书里面说,佛陀心中宽大,而且非常的智慧,从来不跟提婆达多说任何的话。有一次跟阿难一起走啊,对面一条山路,反正只容一个人走过去,佛陀远远看见提婆达多,佛陀就掉转身,从另外一个道走了。阿难尊者很不服,佛陀为什么不直直的走过去,非得给这样的人让道呢?佛陀说:“唉,像他这样,丧心病狂的人,这样愚痴的人,需要跟他这么计较吗?你跟他计较,又能有什么结果呢?不是怕他,而是没有必要与这样愚痴的人去做斗争,阿难。”佛陀是这样处理这个争端的,由此可见,佛陀的心胸和智慧有多大。
    好了,像提婆达多这位恶人哪,他要是没有一定权势,他也舞不起来,对不对?于是呢,他这种神通变化,这种极端苦行呢,就争取到阿闍世王的拥护。阿闍世王后来还把他自己的父亲啊,囚禁起来。他的父亲是谁啊,就是前面说的这个频毗娑罗国王。频毗娑罗国王是一位护教非常有力的国王,但是他生的这个儿子阿闍世王呢,却是一位暴君。不孝,把父王囚禁起来,自己做了第六代王。像佛经里面讲,《观经》啊,著名的《观经》,弥陀三经啊。《观经》呢,当时就是频毗娑罗国王和他的夫人,皇后啊,被囚禁起来以后啊,求助佛陀。佛陀用神通降临,教导他如何修行《观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这位频毗娑罗国王。那这阿闍世王呢,就囚禁他的父亲,自己做了国王。然后呢,提婆达多,又得到这位阿闍世王的信任,当然就不可一世。那么居住在这个王舍城啊,佛陀当然也就不会去了。佛陀晚年的时候,就是长久的居住在舍卫城,都没有到王舍城去过。然后在北边呢,这个拘萨罗国的舍卫城,有一个叫琉璃王子,也是在佛陀快灭渡之前不久,就驱逐了他的父亲波斯匿王,夺得了王位,并且大举侵犯佛陀的祖国----迦毗罗卫国。那可是一场灭绝种族的屠城啊,大屠杀,释迦族人几乎因此绝种。我们知道,佛陀就是释迦族啊,所以说,在琉璃王攻入迦毗罗位国的时候啊,佛陀当时呢,就是带着很多释迦族人出家。可能佛陀真的是慈悲,已经先行拯救了他们,那剩下不愿走的人,也就不能幸免于难了。这样你看,教团的分裂,祖国呢,又面临着灭国之灾。当然呢,在此之后,恶人有恶报嘛,提婆达多死了,琉璃王也被后来的阿闍世王击败,拘萨罗国也归入到摩诘陀国的版图,乃至后来阿闍世王也忏悔,皈依了佛陀。但是呢,这数十年来,世尊可说是风风雨雨,奔走四方,他的五蕴色身啊,真的是垂垂老矣。世尊晚年的时候,不是太顺利,依然给我们示现的,是一个人间佛陀的伟大和他的悲悯。
    好了,今天呢,就补充讲到这里。那下面部分就是佛陀灭渡以后,发生的一些事情的追述。那这一部分的内容呢,我打算比较简要的讲完。因为,我们主要的是在《佛陀篇》里,讲述佛陀一生的经历,以及佛陀为我们所带来的无上的启示。做为初学者,能够听闻到佛陀的这些事迹啊,已经是深深的有福了。这些种子,对佛陀这种向往,和这种崇敬,这种善根哪,埋藏在心底,将来一定能够,发芽,开花,结果。
    话说到佛陀入灭以后,这位人间的佛陀,从此在人间消失。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可以看到如来的色身了。在场的弟子们,除了已经证入圣位的这些阿罗汉,这些尊者,圣者,菩萨,因为他们早已经证悟了生死都是虚幻不实的,而且自己又能够遨游在精神界的缘故,所以他心不为其所动。除了这些人之外,那些没有得道的比丘们,各个都凄然不悦。还有一些就难过的悲忸痛哭啊,有的甚至昏厥于地啊。就是阿难尊者,也是满心的悲痛,就像死了自己爹娘一样,哭个不停啊。大众陷入一片悲哀之中。当时弟子当中有一位阿罗汉,名叫做阿律楼陀尊者,这个时候就劝导阿难:“阿难哪,你是如来的近侍,你是如来最亲近的侍者,你听法最多,你跟随佛也最久了,你要知道世间无常,有生必有死。佛陀也是这样,佛陀入灭,他是到无有忧愁的国土去,原来这也是一件快乐的事,为什么连你也这样的愁眉苦脸、悲恸难尽呢?失去佛陀弟子本来应当所拥有的安祥和洒脱,你怎么可以和从来没有修习过佛法的俗人一样呢?阿难啊,如来出世和入灭,都是有大因缘的,缘合则来,缘尽则去;他绝对不会因为个人的爱著贪恋,就有所改变。你看哪,现在便满虚空中的大威德天神们,都在窃窃私语,他们在感慨,如来的弟子,也有这样执著不通,修养浅薄之辈。唉,我真的是担心哪,如来的名声,将来会毁败于这些不孝弟子之手,如来的圣教,将不能久住于世啊。阿难哪,你侍奉如来这么久,听法这么多,虽然你现在还没有证到阿罗汉果,但是你仍然必须在后学面前做一个榜样啊,以免让如来弟子招人非议呀。”这位尊者这样语重心长的劝导阿难。然后阿律楼陀尊者又继续为阿难等等,没有断尽烦恼的弟子们宣说佛法,广泛的宣说,无常解脱之道,僧团才慢慢的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和和谐。僧团那种坚韧自信的特性,又渐渐的显露出来了,于是大家都准备如来的葬礼。
    这样的话,佛陀圆寂的消息,很快便传开了。那么在散布在四面八方弘法的弟子们,各个国家的大王信徒们,都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都想给佛陀的遗体做最后的告别,做最后的敬礼。为了佛陀的葬礼,他们准备竭尽全力。当然了,这些葬礼,主要是由这些各大国王,这些国王来进行。那国王是竭尽全力,为佛陀做了茶毗等等遗事。那么佛陀遗体火化完以后,参加葬礼的这些国王就汇聚在一起,他们就想分舍利。
    商议以后,于是大家就派使臣到拘尸国国王处,因为佛陀葬礼是在拘尸国进行的。他说:“我们远道而来,参加世尊葬礼,现在已经完成了,我们要回国去了,垦请分舍利给我们一份,让我们回国后能够建塔供养吧。如果能够得到答应的话,我们会备厚礼来酬谢;如果你不答应,我们就派重兵前来,我们要不惜身命,以兵夺舍利。”你看过去的人,很肝胆的,也说一不二。给我,我们会回去感谢你,你不给我们就跟你打。过去人就是这样。拘尸国国王听完以后呢, 对这些使臣们说啊:“今天啊,佛陀是在我国境内入灭,这是我国的详瑞,舍利当然应该由我国来留存,怎么可以舍弃呢,任它留于他国呢?诸位国王如果以兵相要挟的话,我孤家也有强兵强将,我能够保住圣物不死!不知道诸位是怎么想啊?” 你看,这位国王也不让,那这样一来不是矛盾了?朝中大臣纷纷议论,各说不一,莫衷一是。
    最后怎么办呢?最后一位年老的大臣,就劝他的国王说:“佛陀在世的时候,常常教导众生,多行布施,慈心不杀,现在怎么可以为了佛陀舍利的事情,而刀兵相见呢?如果为了争夺舍利,令生灵涂炭啊,徒然兴起兵事,实在是有伤天地之和,会让佛陀不高兴的。这也是对人天导师的很大的不恭敬啊,因此,应该跟诸位国王一起分担舍利。”大王听完之后,觉得言之有理,于是就打消了原来独霸的念头。就把舍利子一共分作八份,让国王各取一分,各自回国,以塔供养。于是这样的话,佛陀的舍利就分藏在各处了。
    从这个事情我们这也可看得出来,不是说教团内,学佛的人不会起争执,起争端;都会,是人都会。但是问题是怎么处理这个争端。当以和为贵,这点非常重要。所以八王分舍利,也是一个很好的示现。其实当争端的时候,我们只要能够想到佛陀,想到三宝,就不会了。一样的,比如说师父的弟子,如果起争端,只要真的能够想到佛法,想到师父,这种争端之心呢,就因为自己的恭敬心和虔诚心而得到熄灭。这样大家就能够僧团和合,僧徒和合,佛教兴盛。 
    这样佛陀入灭以后,除了八王分舍利呢,还有个圣典结集的事情。因为佛陀入灭以后,这个~~而且佛陀当时入灭之前,很多阿罗汉都先行入灭,所剩的圣者不多了。那佛教要传扬下去啊,如果这些圣者都入灭了,而且佛陀的教法,如果不加以结集的话,将来恐怕很难再流传下去。所以这里面就有结集经藏的需要。于是后来是由摩诃迦叶尊者牵头,汇聚了五佰阿罗汉进行结集,于是才有流传到今天的三藏圣教。
    其实呢,这里面有很多佳话。其中就说到,阿难尊者,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证到阿罗汉果,当时呢,大迦叶尊者就要求说(因为他当时是僧团领袖),都得证到阿罗汉果,才能共同结集佛陀的经典。那所以说,当时就紧策阿难,阿难后来发奋努力,后来终于证到阿罗汉果,然后参加了五佰罗汉结集,诵出经典。所以说,我们今天看到很多经典里面都是讲:“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某处……”然后由阿难尊者宣说,这是最初结集,所以后来史称“上座部”为主的比丘结集。然后后来比如说有些没有赶来的,另外的一批,又结集,是“大众部”的结集。这是最早的结集。
    其实呢,佛陀经典的结集,佛陀入灭到现在,已经经历过许多次。大家平常所知道的就是三次结集。结集就是说经过一段时间,佛陀弟子受持的时候,出现差异。最初的差异,就是戒律上的一些差异,在根本教义上没有什么差异。那这样的,因为会出现矛盾,这时候,往往就由大威德国王组织啊,来重新进行结集。请当时代的高僧大德汇聚起来,对佛陀啊,(音)进行校订,重新结集。实际上已经结集了很多次。比如说缅甸这个地方,马哈希尊者那个时候参加的,已经是第九次结集了。
    好了,佛陀的经典校订大致也就分为《经》、《律》、《论》三藏。《经》主要讲,就是当时佛陀在世的时候,与弟子们的对话。是怎么修行的,法义是什么;《论》呢,就是发挥佛陀经典里面所说的般若,深意,进行解释,进行论证,意欲了解。那也不一定,《论》也不见得,都是后代的祖师大德所论,佛陀本身呢,亦有议论。有时用一种论议的方式来来讲解经典,也称为《论》藏里面的内容。那《律》呢,就是讲,佛陀僧团住世,当时制定的,为七众弟子制定的这些戒律,平常行为的规范等等,合起来叫做律藏。那么《经》《律》《论》合起来就称为三藏。佛陀的,佛教这些经典,除了三藏还有什么?还有比如说现在藏传佛教一些《密藏》,但是他们一般称为《密续》,《续》其实上就是一种结续。不管是怎么说,三藏经典、经续,都是佛陀教法的延续,都是佛陀的教法。你比如说像《密续》啊,《密续》呢,就是说一些特殊的修法,具体的佛法修证的时候,师徒授受。有些比如说秘密的部分,那么有的一些高僧大德,就把这些整理成教言,于是就成了后来的密续,和一些比较深的《论》哪,都是这样来的。都是佛法僧三宝流传,代代相传,都是清净之佛法,我们应该平等受持。
    我们要知道,像过去,翻译经典哪,都是动用整个国家的力量,请那些高僧大德,反复的论证,反复的校订,都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所以我们三藏经典所结集的,这些显密经续啊,也都不是随随便便来的,才会有了这样教化的结集,使佛教的传承,更有保障了。于是乎,这些高僧大德,僧团,教团的修行和结集的三藏经典,以及密续,就构成了佛法僧三宝,源源不断流传的一个依据,一个根本。佛法僧三宝,既是我们的皈依处。只要三宝在世间,佛法就不会断绝。要想振兴佛教,必须振兴三宝。
    经书里面记载,未来佛弥勒,将在世尊法,快要灭的时候,要重兴三宝,重新振兴三宝。当初呢,阿底峡尊者,从印度进入西藏弘法。当时西藏佛法经过法难,萧条至极啊;实修实证的佛法,很衰微啊。阿底峡尊者,首先就恢复三宝。就是莲花生大士入藏,也是先建桑耶寺,先组建僧团。三宝是佛法赖以延续的根本,所以三宝如果不存在了,佛教也就不存在了。有人说啊,“不是啊,你这个三宝不存在了,是显教不存在了,我密教还存在。”其实这样说话的同修啊,不是太懂佛法。不管是密教也好,显教也好,从外相上说是三宝,从内在,不管你怎么说,它的本质,还是三宝。对不对,还是佛法僧三宝。佛就是觉悟者;法就是觉悟者所证明所宣说的教法;那么僧就是奉行这个觉悟者的教法,而去修行的圣者,圣众。佛法的教与学、修还在,那么法就在。如果这三方面都不存在了,那不管你是什么显宗密宗,也都不存在了。那所以说,我们不能说,这个称呼不一样,就认为在本质上就有什么不同。所以说,如果说三宝不现世间,密教依然盛行,这应该指的是,从外相上看,三宝不住世了,释迦佛的教法就开始灭尽了。当然了,内在的不可思议的佛菩萨渡化众生的事业,这个就不属于我们现在所讨论的范围,那是另当别论了。当然我们相信,虚空无尽,佛菩萨的悲愿也无尽。但无奈啊,众生缘尽,众生无缘亦不得值佛,无缘亦不可得渡。 
    好了,我们这讲就讲到这里,那么我们这次佛学基础班呢,这个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佛陀篇》就到此讲完了,感谢大家的参与,随喜大家听经闻法的功德,南无弥勒尊 佛!                                                                                           


文中不能确定处以红字标出。

莫言无畏其锅鼎沸,勿言无伤其祸犹长,争似一念还原绍隆佛种,念念不忘利物,步步与道相应,究竟同归莫先宗镜。

[论坛小贴士]:
一、悲华楞严禅师者,内名体澄,外号光觉,中国佛教法眼宗第十一代传人,得法于福建龙岩中华山性海寺已故老方丈寂照慧瑛禅师。禅师还兼具临济宗、曹洞宗法嗣和南传四念处内观禅及藏传大圆满传承。禅师由净入禅,又由禅入净,由净又入密,直至禅净密三者融会合一。
二、有关法眼宗知识简介:
1、法眼宗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是最后出现的禅宗集大成宗派,乃五代文益禅师所创,源出南宗青原一脉。文益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谥为"法眼大禅师"。后世因称此宗为"法眼宗"。宋初极盛,宋中叶后衰微,传到三祖永明延寿禅师时远播海外,时人视永明为弥勒下生,永明后法眼不重法嗣,到近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才重续法灯,虚云老和尚自续为法眼宗第八世,悲华光觉体澄禅师则续为第十一世。
2、“法眼四机”为禅宗中之法眼宗指导学人所用之四种机法。(一)箭锋相拄,谓师家之接化,针对学人上中下等各种机根而弯弓投矢,机锋相当,接化与领受之双方,紧密相契,无有间隙。(二)泯绝有无,谓令学人超越有与无二元对立之分别见解,而不令执着于父母未生以前之自己。(三)就身拈出,谓佛性真如原本即显现于世间各种千差万别之现象界中,师家遂藉此种具显于人人眼前之现成佛性,信手拈来,一一皆可随缘点化。(四)随流得妙,谓师家依学人根器,灵巧运用接化之机法,而令学人体得佛性之殊妙。
3、法眼宗的宗风,简明处似云门,隐密处类曹洞,其接化之语句似颇平凡,而句下自藏机锋,有当机觌面而能使学人转凡入圣者。《五家参详要路门》说:‘法眼宗先利济。’直论箭锋相拄,是其家风。一句下便见,当阳便透。随对方人之机宜,接得自在,故说为‘先利济。’《人天眼目》卷四曰:‘法眼宗者,箭锋相拄,句意合机;始则行行如也,终则激发。渐服人心,消除情解,调机顺物,斥滞磨昏。’此亦先利济的意思。《归心录》说:‘法眼宗风,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又《五家宗旨纂要》说:‘法眼宗家风,则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句里藏锋,言中有响。三界唯心为宗,拂子明之。’。
三、悲华楞严体澄光觉禅师云:总之,法眼宗的宗风灵活、顺机、直接了当又细密无间。它是禅宗最后出现的派别,他融合了前面的各宗派所长而带融通性,并对当时代宗门极具批判性,对今世亦不过时,被誉为是佛门“僧值”、“纠察”。1943年虚公正式接续法眼宗,将法传于祈请传宗的本湛青持师祖,1946年师祖圆寂,为续法眼师祖又将法代传于寂照慧瑛恩师。1991年吾值遇寂照慧瑛恩师,恩师复又传法予我,5年后恩师圆寂(1996)。恩师也是虚公的戒子,在师祖圆寂时虚公又亲自代传法卷给恩师。恩师又于91年时将法眼之法传于吾,吾之法眼派号:体澄光觉,是为记。(文/释悲华)

| 返回首页 | ※※※迈向解脱!※※

信息备案号: 闽ICP备16026213号
  • 联系我们 - - 论坛存档 - 返回顶部
    Powered by BBSXP 2008 MSSQL © 1998-2024 Yuzi.Net
  • Processed in 0.06 second(s)
    Server Time 2024/11/1 13: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