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词]: 欢迎来到悲华在线网站学习交流园地。法炬集限制注册,故一般用户只可以游客身份进行部分内容的浏览,无法发帖和跟帖,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弥勒尊佛!谢谢!愿您六时吉祥!


网站主页 | 宗派法门 | 法脉传承 | 法雨甘露 | 道场巡礼 | 往事如风 | 太虚法藏 | 下载中心 | 影视厅 | 图吧 | 博客 | 论坛 | 视频教室

有人问禅师:什么是佛?楞严悲华禅师答:问者即是,全体即真,一切现成,无欠无缺,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见者非见,言者非言,于无知处知,于无所得处得,是名为佛也。

古有黄龙三关,今有楞严三问:今问《楞严经》所云:何为妙明真心?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菩萨是如何假爱欲而生娑婆却又不染红尘?若通此三问三答,必为见性人也。
    
 
慈宗诸祖忌仪轨用赞偈
发起人:释楞严  回复数:2  浏览数:3171  最后更新:2006/1/28 18:39:00 by 菩提念珠

选择查看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  帖子排序:
释楞严 发表于 2006/1/28 17:10:00
慈宗诸祖忌仪轨用赞偈
一心顶礼始建僧团综理众经常习般若归心兜率印手菩萨道安大师
菩萨印手,东晋道安。译经造寺建僧团。布萨斋食先。浴供圣贤,上生兜率天。
南无印手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弥天异貌盖双亲,无碍辩才惊四邻。
应迹菩萨称印手,归心兜率礼慈尊。
门中弟子三千逾,天下沙门一姓成。
综理众经为鼻祖,唱言斋食教群僧。
常行忏悔布萨法,不改精勤戒定明。
依据梵僧习浴供,命终回返涅盘城。

附:孙绰赞道安
物有广瞻,人固地宰。
渊渊释安,专能兼备。
飞声妍陇,驰名涯海。
形虽革化,犹若常在。
(道安大师,公元385年二月初八日上生)

一心顶礼博通诸教统一僧服制寺立净归心兜率昭玄僧统法上国师
京师望重,法上道场。布萨晨旦设斋飨。厚供礼僧尝。统一僧装,发愿上天邦。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北朝大统四十年,建寺安僧义理宣。
性戒夙成衣草并,冻饥无意米蔬连。
从容答对外国使,慷慨陈词佛法延。
隐邺西山修定寺,增修弥勒法堂悬。
庄严备殚还华丽,四事供僧百五传。
行业精专幽明感,发愿命终兜率天。
(法上国师,公元580年七月十八日上生)

一心顶礼天纵神颖发生舍利规定唱导归心兜率西域传主彦琮法师
天纵神颖,求道童真,宫廷说法众人惊。众经法式行。从像上生,大业有新闻。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彦琮法师,公元610年七月廿四日上生)

一心顶礼西行求法翻译经典弘传唯识归心兜率大唐三藏玄奘大师
西行求法,智慑五邦。翻译经藏在大唐。唯识广弘扬。四礼慈祥,示寂上天堂。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印手弥天兜率去,虚云演彻内宫来。
中间多少虔诚客,昼夜殷情企玉阶。
一十九年求妙理,四千余载降尘埃。
龙华树下法轮转,无数有缘坐宝台。
(玄奘大师,公元664年二月初五日上生)

一心顶礼专弘四分善撰僧史天神献香归心兜率南山律祖道宣律师
严持戒律,勤撰疏章。归心兜率建坛场。天神献瑞香。僧史感通,慈氏述吉祥。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道宣律师,公元667年十月初三日上生)

一心顶礼常诵瑜伽菩萨戒本百本疏主归心兜率慈恩法师窥基大师
百本疏主,大乘窥基。三车和尚笑痴迷。古佛梦天衣。俗姓尉迟,出道演唯识。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窥基大师,公元682年冬月十三日上生)

一心顶礼讲法华经讲堂生莲撰上生钞归心兜率重兴废寺鸿楚法师
方外鸿楚,上生钞扬。莲花因故涌讲堂。废寺重兴襄。兜率天邦,大德美名香。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鸿楚法师,公元932年六月初五日上生)

一心顶礼讲法华经香烛涂扫修上生业归心兜率天人接引贞晦法师
作狮子吼,弃野干鸣。香烛涂扫讲群经。伎艺百家行。礼拜上生,临终天乐迎。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贞晦法师,公元935年二月十一日上生)

一心顶礼诵菩萨戒设无遮会修上生业归心兜率燃指供佛息尘头陀
弱冠受具,持律谨严。五设无遮利人天。饲兽结善缘。广种福田,得生兜率天。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息尘头陀,公元937年七月廿七日上生)

一心顶礼弃儒事佛节操高迈修上生业归心兜率天人接引恒超法师
世修儒道,辞调新奇。文章传唱万人迷。郡守瀛王依。举赐紫衣,临终天乐弥。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恒超法师,公元949年二月初三日上生)

一心顶礼讲法华经授七众戒首倡燃顶归心兜率佛光大师志德法师
童年出俗,日讲群经。始创焚香燃顶行。梦升兜率庭。花散如倾,坐化有天音。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志德法师,公元1322年二月初七日上生)

一心顶礼诵法华经持四分律修慈心定归心兜率肉身成就弘济法师
持四分律,诵法华经。慈心三昧广宣鸣。归心兜率城。成就肉身,弘济大德名。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弘济法师,公元1356年三月初十日上生)

一心顶礼称弥勒名诵上生经修兜率观归心兜率誓生内院远目禅师
远目开晢,卓异绝伦。幼能书画笔天成。十九出凡尘。兜率誓生,修观念佛名。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远目禅师,公元1650年正月十七日上生)

一心顶礼梦神授经恒诵上生禅净双修归心兜率天人接引宗信法师
蟠龙宗信,诞生黔阳。巨富家庭俗姓黄。嗣法到安江。誓生天邦,兜率把名扬。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宗信法师,公元1707年八月十五日上生)

一心顶礼结茅终南开法句容融通禅教归心兜率赤山老人法忍禅师
赤山大德,法忍本心。法华唯识广传承。位列四高僧。智慧无伦,上生兜率庭。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世间好语佛言尽,何必老僧再重说。
我死自由得解脱,生前生后任评呵。
遗言不到西方去,一念系心兜率陀。
弥勒尊前闻妙法,四千年后返娑婆。
(法忍禅师,公元1904年十月十六日上生)

一心顶礼改革佛教整理僧伽倡导慈宗归心兜率四洲传教太虚大师
改革佛教,整理僧团,四洲传教演妙圆。八宗一并传。师范人天,慈宗作圣贤。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太虚大师,公元1947年三月十七日上生)

一心顶礼行脚南洋研习法相注释经论归心兜率创办僧学灵涛上人
出家南岳,行脚南洋。精研法相并金刚。传戒讲经常。不去西方,兜率是故乡。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灵涛上人,公元1951年七月初二日上生)

一心顶礼弘法南洋享誉台湾倡修慈宗归心兜率肉身菩萨慈航大师
心空及第,不变随缘。行脚听教并参禅。求学到闽南。朝礼群贤,愿生兜率天。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慈航菩萨,公元1954年五月初六日上生)

一心顶礼承祧五家修复祖庭禅宗泰斗归心兜率度世菩萨虚云和尚
安僧建寺,整理禅源。百城烟水化人间。五宗共嗣传。九磨十难,上生兜率天。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虚云和尚,公元1959年十月十四日上生)

一心顶礼发上生愿建弥勒会着成佛疏归心兜率慈宗行者默如长老
法云精舍,能识默如。讲经教学誉江湖。力着成佛疏。领众熏修,暮年不改初。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默如法师,公元1991年六月二十一日上生)

一心顶礼恒诵上生专志法华讲说经典归心兜率临终现瑞法因法师
志心唯识,宝月法因。法筵广启斋讲行。血写法华经。成佛上生,朝晚持诵频。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法因法师,公元1992年六月初三日上生)

一心顶礼弘法亚洲讲经度世誓亲弥勒归心兜率识庐菩萨优昙法师
随姨礼佛,亲近菩萨。祖孙相伴走天涯。创立识庐雅。弘法作家,兜率栖袈裟。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优昙法师,公元1993年七月三十日上生)

一心顶礼弘法南洋精通性相倡修慈宗归心兜率创办僧学演培法师
少年求道,剃度福田。行脚天涯结法缘。弘法到台湾。四海宏传,谛观卌六篇。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演培法师,公元1996年九月三十日上生)

一心顶礼讲经弘法持戒念佛求生净土归心兜率显密兼通茗山法师
焦山定慧,镇江宿禅。大鑫和尚字茗山。常讲上生观。妙法广宣,志心兜率天。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茗山法师,公元2001年闰四月十日上生)

释楞严 发表于 2006/1/28 17:32:00
北凉沮渠京声居士(?—464),即安阳侯,北凉河西武宣王沮渠蒙逊(401—433在位)之从弟。为人强志疏通,涉猎书记。
沮渠京声少时求法,度流沙,至于阗。於瞿摩帝大寺,遇天竺法师佛驮斯那,咨问道义。佛驮斯那本学大乘,天才秀发,诵半亿偈。明了禅法,故西方诸国,号为“人中师子”。安阳矦从受《禅秘要治病经》,因其梵本,口诵通利。既而东归,向邑于高昌。得《观世音》、《弥勒》二观经,各一卷。及还河西,即译出《禅要》,转为晋文。
东晋隆安五年(401),北凉河西王沮渠蒙逊僣据北凉土地,自称为武宣王,改元永安。闻伊波勒菩萨昙无谶名,呼与相见,接待甚厚。北凉武宣王沮渠蒙逊素奉大法,志在弘通,欲请出经本。昙无谶以未参土言又无传译,恐言舛于理不许即翻。于是学语三年,方译写初分十卷。时沙门慧嵩、道朗,独步河西。值其宣出经藏,深相推重。转易梵文,嵩公笔受。道俗数百人,疑难纵横。昙无谶临机释滞,清辩若流。兼富于文藻,辞制华密。慧嵩、道朗等更请广出诸经。次译《大集》、《大云》、《悲华》、《地持》、《优婆塞戒》、《金光明》、《海龙王》、《菩萨戒本》等六十余万言。昙无谶以《涅槃经》本品数未足,还外国究寻。值昙无谶母亡,遂留岁余。后於于闐更得《涅槃经》经本中分,复还姑臧译之。后又遣使于闐寻得后分。于是续译为三十三卷。北凉玄始三年(414),昙无谶初就翻译《涅槃经》。至北凉玄始十年(421)十月二十三日三袠方竟。即宋武永初二年也。昙无谶云:“此经梵本,本三万五千偈。于此方减百万言。今所出者,止一万余偈。”一日伊波勒菩萨昙无谶尝告沮渠蒙逊云:“有鬼入聚落,必多灾疫。”沮渠蒙逊不信,欲躬见为验。昙无即以术加沮渠蒙逊。沮渠蒙逊见而骇怖。昙无谶曰:“宜洁诚斋戒,神咒驱之。”乃读咒三日。谓沮渠蒙逊曰:“鬼已去矣”。时境首有见鬼者云:“见数百疫鬼,奔骤而逝。”境内获安,昙无谶之力也。沮渠蒙逊益加敬事。
因伊波勒菩萨昙无谶入河西,弘阐佛法,安阳矦沮渠京声乃阅意内典,奉持五禁。所读众经,即能讽诵。常以为务学,多闻大士之盛业。沮渠蒙逊义和三年(433)三月,昙无谶固请西行,更寻《涅槃》后分。沮渠蒙逊忿其欲去,乃密图害昙无谶。伪以资粮发遣,厚赠宝货。临发之日,昙无谶乃流涕告众曰:“昙无谶业对将至,众圣不能救矣。以本有心誓义不容停。”比发,沮渠蒙逊果遣刺客,于路害之。春秋四十九。是岁宋元嘉十年(433)也。黑白远近,咸共惜焉。既而沮渠蒙逊左右,常白日见鬼神以剑击沮渠蒙逊。至四月,沮渠蒙逊寝疾而亡。
宋元嘉十六年(439),北魏吞并北凉,安阳矦沮渠京声乃南奔于宋。晦志卑身,不交人世。常游塔寺,以居士身毕世。
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甲午,北凉安阳矦沮渠京声至建康。初译《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观音》二观经。丹阳尹孟顗,见而善之,深加赏接。
宋孝武帝孝建二年(455)乙未九月,扬州竹园寺慧濬尼,复请安阳矦沮渠京声翻译出《禅要秘密治病经》二卷。安阳矦沮渠京声既通习积,以临笔无滞。旬有七日,出为五卷。顷之又于建业钟山定林寺,译出《佛父般泥洹经》一卷。
安阳矦沮渠京声居绝妻拏,无欲荣利。从容法侣,宣通正法。是以黑白,咸敬而嘉焉。后遘疾而终。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甲辰,建康竹园寺慧濬尼寂。北凉安阳矦沮渠京声殁。安阳矦沮渠京声,沮渠北凉时期,译经一部(二卷禅法)。南朝刘宋译经三十五部(三十六卷经)。

菩提念珠 发表于 2006/1/28 18:39:00

顶礼上师!


[论坛小贴士]:
一、悲华楞严禅师者,内名体澄,外号光觉,中国佛教法眼宗第十一代传人,得法于福建龙岩中华山性海寺已故老方丈寂照慧瑛禅师。禅师还兼具临济宗、曹洞宗法嗣和南传四念处内观禅及藏传大圆满传承。禅师由净入禅,又由禅入净,由净又入密,直至禅净密三者融会合一。
二、有关法眼宗知识简介:
1、法眼宗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是最后出现的禅宗集大成宗派,乃五代文益禅师所创,源出南宗青原一脉。文益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谥为"法眼大禅师"。后世因称此宗为"法眼宗"。宋初极盛,宋中叶后衰微,传到三祖永明延寿禅师时远播海外,时人视永明为弥勒下生,永明后法眼不重法嗣,到近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才重续法灯,虚云老和尚自续为法眼宗第八世,悲华光觉体澄禅师则续为第十一世。
2、“法眼四机”为禅宗中之法眼宗指导学人所用之四种机法。(一)箭锋相拄,谓师家之接化,针对学人上中下等各种机根而弯弓投矢,机锋相当,接化与领受之双方,紧密相契,无有间隙。(二)泯绝有无,谓令学人超越有与无二元对立之分别见解,而不令执着于父母未生以前之自己。(三)就身拈出,谓佛性真如原本即显现于世间各种千差万别之现象界中,师家遂藉此种具显于人人眼前之现成佛性,信手拈来,一一皆可随缘点化。(四)随流得妙,谓师家依学人根器,灵巧运用接化之机法,而令学人体得佛性之殊妙。
3、法眼宗的宗风,简明处似云门,隐密处类曹洞,其接化之语句似颇平凡,而句下自藏机锋,有当机觌面而能使学人转凡入圣者。《五家参详要路门》说:‘法眼宗先利济。’直论箭锋相拄,是其家风。一句下便见,当阳便透。随对方人之机宜,接得自在,故说为‘先利济。’《人天眼目》卷四曰:‘法眼宗者,箭锋相拄,句意合机;始则行行如也,终则激发。渐服人心,消除情解,调机顺物,斥滞磨昏。’此亦先利济的意思。《归心录》说:‘法眼宗风,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又《五家宗旨纂要》说:‘法眼宗家风,则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句里藏锋,言中有响。三界唯心为宗,拂子明之。’。
三、悲华楞严体澄光觉禅师云:总之,法眼宗的宗风灵活、顺机、直接了当又细密无间。它是禅宗最后出现的派别,他融合了前面的各宗派所长而带融通性,并对当时代宗门极具批判性,对今世亦不过时,被誉为是佛门“僧值”、“纠察”。1943年虚公正式接续法眼宗,将法传于祈请传宗的本湛青持师祖,1946年师祖圆寂,为续法眼师祖又将法代传于寂照慧瑛恩师。1991年吾值遇寂照慧瑛恩师,恩师复又传法予我,5年后恩师圆寂(1996)。恩师也是虚公的戒子,在师祖圆寂时虚公又亲自代传法卷给恩师。恩师又于91年时将法眼之法传于吾,吾之法眼派号:体澄光觉,是为记。(文/释悲华)

| 返回首页 | ※※※迈向解脱!※※

信息备案号: 闽ICP备16026213号
  • 联系我们 - - 论坛存档 - 返回顶部
    Powered by BBSXP 2008 MSSQL © 1998-2025 Yuzi.Net
  • Processed in 0.06 second(s)
    Server Time 2025/4/29 11: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