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主页 | 宗派法门 | 法脉传承 | 法雨甘露 | 道场巡礼 | 往事如风 | 太虚法藏 | 下载中心 | 影视厅 | 图吧 | 博客 | 论坛 | 视频教室 |
04四句偈论第四(张秀花整理)校对稿 | |
发起人:释悲华 回复数:3 浏览数:3886 最后更新:2005/9/5 20:36:00 by 天心月圆 |
选择查看 |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 帖子排序: |
释悲华 发表于 2004/11/23 16:58:00
|
04四句偈论第四(张秀花整理)校对稿 四句偈论第四(张秀花整理)校对稿 问题1:请悲华禅师开示,请问禅师如何观身,在生活中如何做到身空? 提问4:请悲华禅师开示,中论中讲的二谛即圣义与世俗,能开示否? 提问5:请悲华禅师开示,请问师傅,如果死的时候没有证得金刚心,能否借靠佛力往生净土呢? 主持人:喂,能听到我说话吗?阿弥陀佛,感谢师傅的慈悲开示. [此帖子已被 释悲华 在 2004-11-23 17:37:28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心海 在 2005-8-15 20:40:52 编辑过] |
天心月圆 发表于 2005/8/19 20:52:00
|
果,梵文称“哨达噶”,断尽三戒。三戒指的是欲戒,色戒,无色戒,八识的见惑。一来果呢, 果,梵文称“哨达噶”,断尽三界。三戒指的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八识的见惑。一来果呢, |
天心月圆 发表于 2005/9/5 20:36:00
|
四句偈论第四
各位大德,各位同修,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非常赞叹大家坚持听经的功德,对诸位渴求正法,寻求正行的精进行持,感到由衷的赞叹,并致以深深的随喜。 顶礼十方恩慈教诸善知识,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顶礼十方三世一切尊法,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贤圣僧。 无上圣生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授持,愿解如来真实意。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下面让我们来进行今天的经文,今天我们继续讲解的是这本经的第四部分,也就是关于四偈的内容,我们上一次讲到的是关于金刚经的论述,那今天所说的四句偈,也是和上一次合在一起构成了我们这个《金刚经总持论》的专对金刚经的一种阐释吧。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金刚经中佛常赞叹受持四句偈等。为人演说。所得福德。胜将七宝堆满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虚空布施之福。又胜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乃至百千万劫以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之福。未审云何是四句偈。佛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本来不生本来不灭。只因迷误而致升沉。何以故。众生长迷不觉。所以永劫堕落。诸佛常觉不迷。所以永成佛道。若有男女求佛道者。进道功程。权分四级。号四句偈。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云何空身。身是父母所生。亦具父母息气。九孔常流种种不净。四大假合。终须败坏。有知男女知身是幻。未死之前。当死一般。借此幻身。学佛修行。名悟身空一句偈也。复观自心。非生非灭最圣最灵。遇境似有。境灭还无。令悟真心。常觉不昧。不随妄想流转。但依真性主行。名悟心空二句偈也。复观自性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变化无穷。威灵莫测。明明了了。自觉自知。灵灵寂寂。无为常为。名悟性空三句偈也。复观如来所说经法。皆是方便。引导法门。如水洗尘。似病与药。令证心空法了。病退药除。名悟法空四句偈也。此四句偈乃是超凡入圣。进道门路。三世如来从此成佛。十方菩萨。依此进功。所以者何。悟得初句意。依义修行。便证预流须陀洹果。悟二句意。依义修行。便证一来斯陀含果。悟三句意。依义修行。便证不来阿那含果。悟四句意。依义修行。便证无诤阿罗汉果。此四句偈。大开诸佛道门。受持读诵。为人演说。能令闻者。悟佛知见。成佛无疑。是故得福胜前七宝身命布施。所得福德。百千亿分不及其一。 大家好,话筒的声音可以吧?我们虽然是利用网络,在上面讲说《金刚经论》,其实从这个聊天室到隔壁的聊天室,再到佛学论坛的转播,在线听法的有一百多号人。也是不大不小的一个道场,我们还是应该怀着一颗 庄重的心去珍惜这个难得的因缘。因为这种随喜来听经的功德非常大,可以说是非常大的功德,在不知不觉的听闻法的过程中可以迅速地积累自己的福德资粮。那我们的这种态度不断完善我们这种道场的护持。各位朋友很辛苦,我这里不多说。 然后再看第二个,所谓的悟心空,经上怎么说,这个时候“复观自心。非生非灭最圣最灵。遇境似有。境灭还无。令悟真心。常觉不昧。不随妄想流转。但依真性主行。名悟心空。”好了,这里面说到心层面,我们看到,这个心和这个身。这个身就是外境,它是互为缘起,遇境似有。境灭还无。当这个六根与外在的六尘相应的时候,是否有存在一种景象。但是六根与六尘的净业消失的时候,一切景象都消失了。也就是说,这个身和心它是互为缘起的,这个心本身的这种并不是生命之本性。而是随外缘所牵动的,所谓的心为物役,这个心相也是假的。这个是我们世间最大的执着,执着我们有个身,自然执着外面有个环境。执着的我们有颗流转的心,自然就会执着于我们的感受,我们的心念。佛经里面把这两个都破除了,身心之我自相,全部破除,也就是破除人我相。也就由此看到,修行的第一步就是破除人我相的执着。这个区别,无论是大乘小乘,佛祖在这里说,“求佛道者进道功程,权分四级,号曰四句偈。”四句偈都囊括。 问题1:请悲华禅师开示,请问禅师如何观身,在生活中如何做到身空? 提问2:请悲华禅师开示,佛曰,四大皆空,是否就是指身心性空呢。 提问3:请悲华禅师开示,往生极乐后的众生是有果位的吗?他们往生还要修行也是一层一层来的吗? 提问4:请悲华禅师开示,中论中讲的二谛即圣义与世俗,能开示否? 提问5:请悲华禅师开示,请问师傅,如果死的时候没有证得金刚心,能否借靠佛力往生净土呢? 提问7:请悲华禅师开示,金刚心与我们信,愿,行具体有什么关系呢。
[此帖子已被 天心月圆 在 2005-9-5 20:57:51 编辑过] |
[论坛小贴士]:
| 返回首页 | ※※※迈向解脱!※※一、悲华楞严禅师者,内名体澄,外号光觉,中国佛教法眼宗第十一代传人,得法于福建龙岩中华山性海寺已故老方丈寂照慧瑛禅师。禅师还兼具临济宗、曹洞宗法嗣和南传四念处内观禅及藏传大圆满传承。禅师由净入禅,又由禅入净,由净又入密,直至禅净密三者融会合一。 二、有关法眼宗知识简介: 1、法眼宗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是最后出现的禅宗集大成宗派,乃五代文益禅师所创,源出南宗青原一脉。文益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谥为"法眼大禅师"。后世因称此宗为"法眼宗"。宋初极盛,宋中叶后衰微,传到三祖永明延寿禅师时远播海外,时人视永明为弥勒下生,永明后法眼不重法嗣,到近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才重续法灯,虚云老和尚自续为法眼宗第八世,悲华光觉体澄禅师则续为第十一世。 2、“法眼四机”为禅宗中之法眼宗指导学人所用之四种机法。(一)箭锋相拄,谓师家之接化,针对学人上中下等各种机根而弯弓投矢,机锋相当,接化与领受之双方,紧密相契,无有间隙。(二)泯绝有无,谓令学人超越有与无二元对立之分别见解,而不令执着于父母未生以前之自己。(三)就身拈出,谓佛性真如原本即显现于世间各种千差万别之现象界中,师家遂藉此种具显于人人眼前之现成佛性,信手拈来,一一皆可随缘点化。(四)随流得妙,谓师家依学人根器,灵巧运用接化之机法,而令学人体得佛性之殊妙。 3、法眼宗的宗风,简明处似云门,隐密处类曹洞,其接化之语句似颇平凡,而句下自藏机锋,有当机觌面而能使学人转凡入圣者。《五家参详要路门》说:‘法眼宗先利济。’直论箭锋相拄,是其家风。一句下便见,当阳便透。随对方人之机宜,接得自在,故说为‘先利济。’《人天眼目》卷四曰:‘法眼宗者,箭锋相拄,句意合机;始则行行如也,终则激发。渐服人心,消除情解,调机顺物,斥滞磨昏。’此亦先利济的意思。《归心录》说:‘法眼宗风,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又《五家宗旨纂要》说:‘法眼宗家风,则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句里藏锋,言中有响。三界唯心为宗,拂子明之。’。 三、悲华楞严体澄光觉禅师云:总之,法眼宗的宗风灵活、顺机、直接了当又细密无间。它是禅宗最后出现的派别,他融合了前面的各宗派所长而带融通性,并对当时代宗门极具批判性,对今世亦不过时,被誉为是佛门“僧值”、“纠察”。1943年虚公正式接续法眼宗,将法传于祈请传宗的本湛青持师祖,1946年师祖圆寂,为续法眼师祖又将法代传于寂照慧瑛恩师。1991年吾值遇寂照慧瑛恩师,恩师复又传法予我,5年后恩师圆寂(1996)。恩师也是虚公的戒子,在师祖圆寂时虚公又亲自代传法卷给恩师。恩师又于91年时将法眼之法传于吾,吾之法眼派号:体澄光觉,是为记。(文/释悲华) 信息备案号: 闽ICP备1602621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