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词]: 欢迎来到悲华在线网站学习交流园地。法炬集限制注册,故一般用户只可以游客身份进行部分内容的浏览,无法发帖和跟帖,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弥勒尊佛!谢谢!愿您六时吉祥!


网站主页 | 宗派法门 | 法脉传承 | 法雨甘露 | 道场巡礼 | 往事如风 | 太虚法藏 | 下载中心 | 影视厅 | 图吧 | 博客 | 论坛 | 视频教室

有人问禅师:什么是佛?楞严悲华禅师答:问者即是,全体即真,一切现成,无欠无缺,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见者非见,言者非言,于无知处知,于无所得处得,是名为佛也。

古有黄龙三关,今有楞严三问:今问《楞严经》所云:何为妙明真心?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菩萨是如何假爱欲而生娑婆却又不染红尘?若通此三问三答,必为见性人也。
分栏模式
    
 
西安道场5月21日周末一日禅报道
发起人:智悟  回复数:0  浏览数:2434  最后更新:2017/5/21 23:14:00 by 智悟

选择查看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  帖子排序:
2017/5/21 23:14:00
智悟





大学专科级

角  色:版主
发 帖 数:246
经 验 值:300
注册时间:2009/3/30
西安道场5月21日周末一日禅报道
顶礼上师!弥勒尊佛!

弟子汇报今天一日禅详细情况:

参与人数共16人,其中早上九点前到达人员9人。

早上九点上殿共唱《上殿礼佛仪》,上殿结束后,大家继续打扫卫生,为大殿后面的蔬菜花草浇水,修整。约十点半左右,劳动完毕,大家陆陆续续回来庙里,三三两两的交流,有师兄自己拿一本经书去看,其他的师兄议论如何种莲花,然后又谈论如何修剪月季树,智悟觉得出坡已经结束了,如果真的很喜欢莲花,不如去买一盘,省得把大量时间用来讨论如何去种好莲花;月季树已经长得有两米高,也不是我们修剪才让它长得高,就不要去过于关注,顺其自然就好,来道场的目的不是为了讨论这些,这样下去,今天的时间又浪费掉了,然后又会有师兄说来道场没收获,交流很散……,于是就请主管法务的师兄招集大家聚在一起交流。最近一段时间的一日禅,大家多数都在自由交流,而按时参加一日禅的师兄也不多,迟到缺席的人也经常有,上师开示希望我们能够改掉自由散漫不在点上的状态,建立起专业统一具有明确皈依指向和强烈修行氛围的道场。大家就上师的开示发表一个各自的感想,第一位师兄说感觉大家就是很自由散漫,每次共修交流都是三五成群的,没有目标,没有主题,干活时全部都去,没有合理分工;第二位师兄说共修成了低级世俗的聚会,第三师兄谈了对上师开示的文字的理解,第四位师兄说大家应该各自发心精进修行,第五位师兄认为大家应该谈谈怎么改变现状,不要去“解读”上师的开示,也不要只是去指责别人自由散漫,最后一位师兄认为大家应该建立道场秩序,让自己的心朝向皈依,如果心朝向皈依,就会发现一些同修的很多行为都不合适,而他们自己没有觉察,或者根本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并举例说明,上周交流时有几位师兄在现场睡觉,这是一种轻慢的行为。大家总共交流了约一个半小时。

午斋之后,大家休息了一会儿继续念诵《上生经》,然后稍事休息,继续交流研讨,管理师兄提议大家继续交流早上的话题,尤其是早上没有在场的师兄发表一下观点。一位师兄说对于房间学习总是没时间去预习,因为工作太忙,有时虽然晚上提前关门,但还是有人来找,抹不下面子。对此另外一位师兄认为,这位师兄想尽办法希望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尝试了很多,但至今仍然非常的辛苦,福报没有太大的转变,虽然这位师兄在三欢喜方面也是很有发心,但既然目标没有达到,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自己的闻思,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出了偏差。然后接下来请一位最近比较积极参与房间学习的师兄谈,师兄只谈了自己对房间学习的态度,说现在比以前更重视了,每次提前预习,积极上麦参与互动交流。之后一位皈依时间较短,还在大学读书的师兄谈,师兄说自己有时间会进房间参与学习,但听不懂麦上师兄的解读研讨。主持师兄有跟和这位师兄讲到人生无常,一定要抓紧时间学佛修行。最后有位师兄说大家讲的太高了,自己目前的信心以及修学层次达不到,然后有师兄认为,这位师兄对自己要求太低,达不到更应该精进努力,我们前些天说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这才是学佛人应有的心态。这位师兄表达结束后,大家基本上还是在谈关于房间学习的问题,劝助没有参与交流的师兄不要找借口,一定要发心克服困难,要挤时间,要突破。对于某些师兄说等我如何如何之后,我一定会积极努力的精进学修,大家认为如果有发心就不要再等,从当下开始,从能做的地方做起。明晚的房间学习就开始,不上麦也可以在公屏参与交流,也可以在群里请决,否则就成了“围观者”,遗憾的是在大家交流期间,又有三五位师兄跑去研究如何种植莲花,并且开始为做水池而挖地,我们正在讨论怎样才是不自由散漫呢,就有师兄再次单独行动,虽然你的发心是好的,是为了美化道场,但是当下是交流研讨的时间,这是不是“不在点上”的表现?另外又说到个别师兄可能早上来道场比较早,没有吃早饭,在村口买了早餐吃,大家认为这都无可厚非,但是却不应该把早餐拿到道场里面来吃,并且还给周围的师兄“分享”,不管你是什么发心,这样都不合适。常常有师兄这样做,今天仍然有,这样显得有些散漫,希望各位师兄能够引以为戒。

下午四点半离场,结束一日禅。
祈愿不离菩提心,恒常勤于菩萨行,诸佛菩萨赐摄受,远离邪魔诸恶行。
1/11

[论坛小贴士]:
一、悲华楞严禅师者,内名体澄,外号光觉,中国佛教法眼宗第十一代传人,得法于福建龙岩中华山性海寺已故老方丈寂照慧瑛禅师。禅师还兼具临济宗、曹洞宗法嗣和南传四念处内观禅及藏传大圆满传承。禅师由净入禅,又由禅入净,由净又入密,直至禅净密三者融会合一。
二、有关法眼宗知识简介:
1、法眼宗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是最后出现的禅宗集大成宗派,乃五代文益禅师所创,源出南宗青原一脉。文益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谥为"法眼大禅师"。后世因称此宗为"法眼宗"。宋初极盛,宋中叶后衰微,传到三祖永明延寿禅师时远播海外,时人视永明为弥勒下生,永明后法眼不重法嗣,到近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才重续法灯,虚云老和尚自续为法眼宗第八世,悲华光觉体澄禅师则续为第十一世。
2、“法眼四机”为禅宗中之法眼宗指导学人所用之四种机法。(一)箭锋相拄,谓师家之接化,针对学人上中下等各种机根而弯弓投矢,机锋相当,接化与领受之双方,紧密相契,无有间隙。(二)泯绝有无,谓令学人超越有与无二元对立之分别见解,而不令执着于父母未生以前之自己。(三)就身拈出,谓佛性真如原本即显现于世间各种千差万别之现象界中,师家遂藉此种具显于人人眼前之现成佛性,信手拈来,一一皆可随缘点化。(四)随流得妙,谓师家依学人根器,灵巧运用接化之机法,而令学人体得佛性之殊妙。
3、法眼宗的宗风,简明处似云门,隐密处类曹洞,其接化之语句似颇平凡,而句下自藏机锋,有当机觌面而能使学人转凡入圣者。《五家参详要路门》说:‘法眼宗先利济。’直论箭锋相拄,是其家风。一句下便见,当阳便透。随对方人之机宜,接得自在,故说为‘先利济。’《人天眼目》卷四曰:‘法眼宗者,箭锋相拄,句意合机;始则行行如也,终则激发。渐服人心,消除情解,调机顺物,斥滞磨昏。’此亦先利济的意思。《归心录》说:‘法眼宗风,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又《五家宗旨纂要》说:‘法眼宗家风,则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句里藏锋,言中有响。三界唯心为宗,拂子明之。’。
三、悲华楞严体澄光觉禅师云:总之,法眼宗的宗风灵活、顺机、直接了当又细密无间。它是禅宗最后出现的派别,他融合了前面的各宗派所长而带融通性,并对当时代宗门极具批判性,对今世亦不过时,被誉为是佛门“僧值”、“纠察”。1943年虚公正式接续法眼宗,将法传于祈请传宗的本湛青持师祖,1946年师祖圆寂,为续法眼师祖又将法代传于寂照慧瑛恩师。1991年吾值遇寂照慧瑛恩师,恩师复又传法予我,5年后恩师圆寂(1996)。恩师也是虚公的戒子,在师祖圆寂时虚公又亲自代传法卷给恩师。恩师又于91年时将法眼之法传于吾,吾之法眼派号:体澄光觉,是为记。(文/释悲华)

| 返回首页 | ※※※迈向解脱!※※

信息备案号: 闽ICP备16026213号
  • 联系我们 - - 论坛存档 - 返回顶部
    Powered by BBSXP 2008 MSSQL © 1998-2025 Yuzi.Net
  • Processed in 0.06 second(s)
    Server Time 2025/5/4 9: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