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主页 | 宗派法门 | 法脉传承 | 法雨甘露 | 道场巡礼 | 往事如风 | 太虚法藏 | 下载中心 | 影视厅 | 图吧 | 博客 | 论坛 | 视频教室 |
楞严悲华法师2005年北上弘法系列一 | |
发起人:妙善 回复数:0 浏览数:1976 最后更新:2012/2/20 21:14:00 by 妙善 |
选择查看 |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 帖子排序: |
妙善 发表于 2012/2/20 21:05:00
|
楞严悲华法师2005年北上弘法系列一 楞严悲华法师2005年北上弘法系列一 皈依之理的阐述(一)
[炉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诸善男子一起向上排班! 问讯! 礼佛一拜!
请法师上座!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今天这场面很隆重。这次来东北走走。今天我法衣也没穿,没搭衣,很是失礼。大家热情很高。上一次去宝安寺有几个认识的,现在看到面孔还很熟悉。 今天谈不上正式讲经,但是大家都很虔诚,我感到很抱歉。这次来到东北,感觉我们东北的居士和师父学佛的热潮很高,对佛教一片诚心,这是我感受很深刻的一点。因为我第一次来到东北,以前从来没有来过。我是来自南方的,以前也去过很多地方,如缅甸、泰国、西藏等,但是感觉一点,如果和南方的居士比较的话,我感觉我们北方的居士好象特别恭敬出家人。我们寺院很少看到由在家人来管辖寺院,师父好象很被动的。这边我看到对出家僧众很恭敬。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好的缘起。因为学佛你不管处在哪个阶段,首先要从皈依三宝开始。对佛法僧三宝,从外在到内在完全的一种归心、恭敬和礼拜,这是正道的基础。我们有这样虔诚的心,对佛法僧三宝如此恭敬的行为就说明大家学佛肯定走在正道上。这是最起码的,所以这一点给我印象很深刻。 为什么这么看重这一点呢?为什么这么看重这种对出家人的恭敬呢? 从我们最初受三皈依戒开始,三皈依是所有戒的基础,三皈依也有个戒体。从真实上来说。我们一念之间对佛、对法、对僧有轻慢的行为,甚至有毁弃、破坏的行为,哪怕动个想法,也是罪过和过失的。不管你打坐、念佛、修密宗,或是修显宗,不管你是修什么法门,如果你今天出去,对一个出家人说了一句坏话,生起一个邪念,或者行为上不恭敬,我可以说,你修法的道路全部灭了。这是个根本。虽然它是个根本,从三皈依来说好象也很平常,有的人受三皈依都受过好几次了,你虽然受过三皈依,但是你是否去护持这个三皈依呢?只要你的这个心你的行为有一念对三宝的轻慢和破损的坏,你就不再有三皈依这个戒体了。你不再有三归依这个体的话,你就不再是个三宝弟子了。问题可以严重到这种程度。 虽然这个法很简单很清楚,但是到最后,比如说我们修行成就了,或者说明心见性了,开悟了,得到大成就了,最后他实现的还是佛法僧三宝。我们最初皈依的是佛法僧三宝,然后走的道路是佛法僧的道路,最终证得的果实也是佛法僧这个果。从它的基,从它的道,从它的果,都和佛法僧三宝分不开。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正见。另外,佛教要想兴盛,除了讲经说法的法师多,大家听经闻法的热情高,实修实证的这种风气树立起来,那么它开始就是要靠三宝的树立。要想重新振兴一个衰败的佛教,它也是从恢复三宝的尊严,立起三宝的威信开始。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西藏曾经有一个国王,了解藏传佛教历史的人都知道,当时有一个国王,他信奉苯教,后来打击佛教,佛法在这一百年期间里被摧毁得很厉害,就象我们这边文革的时候破坏佛教一样,很多出家师父没办法呆在寺院里,被迫地还俗,在那段黑暗的时光里看不到一个出家人。后来恢复佛教以后,第一个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盖庙,把佛法僧三宝常住的寺院建立起来。所谓历尽了千辛万苦。寺院一恢复,有了三宝的住持,三宝到了后面的时代尤其重要。大家今天如果看不到这些圆领方袍的出家相现前的话,你说佛教在哪里?所以它是我们的根本。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我们文革佛教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后期佛教的兴盛从哪里开始呢?国家也是从恢复寺院开始的。一个寺院如果没有和尚,和尚如果不在寺院里现僧宝的相,那三宝不兴。“和尚”这里是按世俗的说法。和尚在佛教里本意是很恭敬的,但在世俗人眼里对和尚是怀着轻慢心的,造一种轻慢三宝的业。寺院如果不恢复,接下来的佛法的闻思和修证又从哪里开始呢?所以说这始终是个根本。 从我们国家的现实来看是这样的。从其他国家来看也是这样的。比如说过去缅甸这些国家,当时缅甸王朝从殖民者的统治恢复过来,那国王就很想恢复佛教。国王也是从迎请高僧大德建寺院开始的,从建立种种寺院,建立种种禅修中心开始的。当时迎请的是现在南传佛教最重要的法师即马哈希法师,因此而树立了三宝,这才有佛教的兴盛。 大家从礼仪上从发心上,对出家师父尤其对佛法僧三宝中的僧宝有一种很平等的恭敬的心。我作为一个出家人受到大家这样迎请,我感到很惭愧,也感到很高兴,说明大家的心田当中有一种很坚固的对佛法僧三宝的皈依的心,这个就是佛法的基础。一个人你说他是不是佛教徒,是不是三宝的弟子,就看这里,看他有没有皈依三宝。甚至可以这样肯定,一个人如果对佛法僧三宝有虔诚的恭敬心,他就绝对不是外道,一定是内道。我们不把这个提法提的很高,说能够明心见性的是内道,不能明心见性的是外道;或者说小乘佛法算外道,大乘佛法算内道,不这样说。如果每个人一下子都明心见性了,都开悟了,如果一个人一开始的时间都能够生起出离心,生起大乘的菩提心,个个都成为菩萨了,那么我们何必来修行佛法呢?所以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应该从真正地敬重皈依三宝开始。因为你坚信要想增上我们的福德,唯有信赖三宝的加持。要想真正解脱生死轮回,获得出世间的这种圣果,唯有依赖三宝。所以都是从这条路走出来的。这是第一个要我们大家要坚定的信念。然后我们再讲到具体的实修。 最初的皈依佛法僧三宝,肯定是从外在上来皈依。也就是眼睛看得见,耳朵听得着。比如说我们现在看到佛像在这里,这就是象征着佛法。我们看到寺院里的经书,看到法师、大德在开示佛法,这就是法宝。我们看到很多圆领方袍的出家众,聚集在一起共修,清净合和,这就是僧宝。这是一种外在的显现形式,它表示着内在的含义。什么是内在的含义呢?就是内在的三宝。我们即由外在的三宝的皈依而指明方向,指明一条道路。最终要想解脱就要趋入内在的三宝。 内在的三宝如何显现呢?这里就再次提出一个概念,就是善知识的概念。也就是要把佛教的修行落实的话,也就是说要想使今生实现解脱的目标,很简单,这需要善知识的引导,这是更深一步的皈依。 如何体现对善知识的皈依呢? 很重要一点就是,寻求也好,祈请也好,追随也好,都是为了真正找到具德的善知识。何谓具德的善知识呢?他应该是有经验的过来人。他在佛法僧三宝的皈依和修行的道路上获得了经验,也就是过来人。那么,他不但能够通达一切的教义理趣,大小乘的佛法他都能够圆融,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有实修实证,以亲身经历去证得了佛法里面所包含的奥义。也就是说这些法义成了他生命中真正的存在。也就是开悟的人。再简单地说就是对佛法僧有坚定信心,对三世因果有绝对不二的信心,也就是有强烈的出离心、有正见、有智慧的善知识。这样的善知识就是仁中之宝。在西藏被称为仁波切,就是仁中之宝的意思。我们这边来说就是师父、善知识、大德的意思,他应该是具德的。有了这样一个缘起,我们对此善知识生起信心,那么才能真正落实了我们对佛法僧三宝的皈依。 最初的皈依佛法僧三宝,比如说皈依佛,你是皈依这尊佛像吗?你心里有烦恼就向这尊佛像倾诉吗?比如说你在念阿弥陀佛的修行境界中,你遇到种种现象无法诀择的时候,你就直接去问这尊木雕的佛吗?是可以问,如果你具足强大的信心,就如同佛祖就在你面前。但是因为我们的根器我们的烦恼深重的缘故,我们能听到佛的回答吗?所以说这就需要寻求一条道路。如何才能够把这些皈依越来越深入地落实。如果说佛是释迦牟尼佛,他已经灭度了,他那种殊胜的化身我们再也见不到。我们今天谁真正地见过释迦牟尼佛,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们很多人都没见过。就是有的时候有的大德见过,那也是前世吧。如果你的前世曾经生在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时代,你听闻过世尊的开示佛法,你最终也将证得初果。按照初果圣者的境界,他最迟七生七世往返天上人间,他必证得永远解脱轮回的阿罗汉果。也就是不会退转。你今生再来投生这个娑婆世界,如果不是因为你的慈悲愿力,那是因为什么? 或者你是未圆满期而即将圆满的圣者。来看看我们的心。初果的圣人他无论生在何处,他对佛法僧三宝的心从来不会变。不用人教他就能信。他对戒律的行持对因果的行持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我们反观自已学佛的心,如果没有佛法僧三宝的引导,没有善知识的引导,我们一下子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吗?所以是不是这样的人,我们回头看自已就清楚了。我们这里肯定有很多不是再来人。我是凡夫肉眼看不出,但是我们自已看自已看得来。这就说明,我们未必是圣者而转世,未必是完全解脱的人。那修行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的根器未必具足,我们的烦恼很深重,应把自已看作是一个病人一样,寻求佛法僧三宝的救助,这样来落实到对善知识的皈依上。所以说善知识非常重要,我们需要有人来引导来学佛,来辩别正邪,实修实证。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修行的路上遇到了正邪自已不能够择断,我们找谁?有人说,我看经。经书虽然很好,虽智不得解啊。如果没有人为你开示这个经义,你如何知道它的含义呢?所以这是不行的。整本《华严经》看过来,它是多么地强调对善知识的依止。一个善知识又引导着另一个善知识。你看善才童子五十三参不停不停地,整个修法过程中都是在不停地寻求善知识依止善知识,是这样走过来的。你肯定要去问具德的师父,也就是具德的善知识。 这说明对具德的善知识的皈依,被具德的善知识所摄受所引导,这是深入一步地皈依三宝最重要最关键的地方。所以这就完成了第二步。 接下来的修行就体现在如何依止善知识?要通过修行来圆满自已的种种根器和行为。这样说来,学佛从开始到最后有这样一个区别。有从表象上的皈依到最后深入地依止这样一个过程。有从开始的迷茫错误,逐步逐步在善知识引导下变成觉悟和正觉这样一个过程。这样的过程始终离不开我们最初的那个发心。因为畏惧堕落恶道的因,畏惧堕落恶道畏惧轮回的苦而发心出离,要皈依佛法僧三宝,从这发心上面去。我们把这个最初尊重的心皈依的心,这种认真诚实的态度一直延续到最后,这条道路就是佛法僧的道路。因为从内在来讲,佛就是觉悟。我们依止一位善知识,他引领着我们去认识自已。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念念明了,一切修法所修一切善业都为觉悟自已的话,去认识自已,对自已的生命能够认识圆满,那他不就是佛了吗?! 从内在含义来说,皈依佛就体现在对善知识的依止,对善知识的依止就体现在依教奉行来反观自心,去认识自已。这是统一的,这就叫皈依佛。所以说释迦佛虽然灭度了,我们看不见,弥勒佛还没出世。但是我们如何皈依佛,具体如何落实,就是皈依这些持教的大德,这些善知识。就落实在这身上。你对善知识的皈依就实现了皈依佛。再内在的,自已修法,不管修一切善行,都为了积累自已资粮,去认识自已,去认清自已的自性本来,往内去找自已,这不就是皈依佛了吗?! 从皈依法上来看,表面上是经书,经书被具德的善知识所开演,我们听到了法,那就是当下具缘的佛法,它可能就进入了我们的心中。从内在来讲,善知识教导你如何修行,他皆不违背经义,你依教奉行,在内心中去明白了心的作用,在内心中体悟到了这个佛法,那才是真正的法。所以说明心,在明心智慧中再起种种光明,这就是法,它也是内在的。从外在一直到内在,这中间的过度是通过依止善知识而依教奉行来落实的。 从皈依僧的角度,最初我们讲僧团。佛门中有男众女众的师父,有在家的男众女众的居士,这叫四众弟子。如果按受戒来讲有七众弟子。从狭义上来说,最早的来说,出家的僧众聚集在一起合和共处,清净为僧。皈依这个团体,不皈依外在的徒众。从广义上来说,我们合和共修的所有的三宝弟子也可以叫僧宝。出家僧就代表和协,表僧,具备有至高无上的作用。围绕在这个僧众的周围就建立了我们佛教的僧团。这是从广义上来说。这一切的合和共住都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内心。靠持戒,靠修禅定,靠智慧的熏习,走戒定慧的道路最终实现解脱。这其中的目的也是净化我们自已,清净自已就是僧,我们依止这僧团,而使自已的行为从自已的心性得到清净,就实现了僧宝。从内在来说,这就叫皈依僧。清净自已的内心,靠我们的身靠我们的一切行为去走这条路,这样的实践就叫皈依僧。 内在的皈依佛法僧三宝就体现在我们的心性上,体现在心的作用上,体现在我们的身体当中,所以叫一体三宝。今天讲这么多了,我下去坐一下。因为感慨大家这种对佛法的敬重,感慨大家对三宝的恭敬,所以一下子哗啦哗啦就说了这些法。这些话能否适合大家我不也知道。所以感到很惭愧。今天也没穿大卦,衣襟也全部没搭。你看这里受过菩萨戒的缦衣也搭上了。所以非常赞叹大家的这种发心。然后,至于大家想听什么,有些什么想问的,以下的时间就用来答疑比较好。今天也比较匆忙,本来我前几天就准备回去了,因为居士在这里祈请,有听过我讲法的几个弟子请我留下来几天,完了这几天也就结束了。结束以后我就回去了。 下面的时间就用来答疑吧,我尽所能及地回答大家的一些问题。大家修学的过程中是不是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也就是说已经圆满了。呵呵,是不是这样。无疑惑,达到四不坏信,那就证初果了。真正信佛信法信僧。大家或者有什么好的建议也可提出来。或者说在哪一方面不太明白,请师父再详细说说也好。 问题一:阿弥陀佛!我想问一下关于戒律方面的问题,比如说犯了一些戒律不允许的事情,做三味水忏能不能清净? 法师:我这听不太清楚。你是指出家众还是在家众的。因为今天我们这里也有在家的居士,如果涉及到容易引起饥嫌的出家的戒律的话不便深入地说。因为有很多居士在场在听,不见得每一个居士对出家的戒律都持清净想,这也做不到。但是很容易引起饥谤,因此缘故呢不能对出家的戒条很深入地说。再说刚才我也没听太明白她说的是什么。从总体上来讲的话,我们今天肯定讲了一些共同的东西。从总体上来说,如果我们犯了戒律,不要说出家师父,在家居士也一样,在家居士所奉持的在家五戒,不说菩萨戒,就说在家居士五戒吗,它也是属于别解脱戒的范畴。什么叫别解脱戒?也叫别别解脱。通俗解,就是你受持一条就解脱一条。比如说你能持好不妄语戒,你就持这一条戒,因为你的不妄语,它就产生极大的功德。所以叫别别解脱。也就是说你去受持了,你自身就能够得到解脱。这是佛所制定的戒律,肯定是真实不虚的。也就是说你真的去做,如理如法地去做,你明白戒的开遮持犯,那么功德就能生起。因为是佛说的。佛是真实语者。佛法这东西,你只要路走对了,真的去干了,没有说不产生功德的,这是不可能的。 在持戒的过程中,首先第一个要明白戒,包括戒体戒相,都要清楚。什么叫戒体,比如说人有个身体,如果没有这个身体了我还是个人吗?如果头断了的话我还是个完整的人吗?一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的发心和行为不符合最初受戒的时候的要求,那个体就缺损或破坏乃至完全没了。所以要学戒,就要明白戒的体是什么,体相是什么,这样才好受持。所以很多居士慌慌张张的,因为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曾经有一个居士就说了,师父给他受完戒,可能是开示没有清楚明白还是他听的没有明白,最后他说,师父,我在家好难啊,我受不了这个戒,什么时候我找你去舍一下这个戒吧。他会这样问,这是怎么一回事?他说师父你不回来我没办法舍戒。他就不懂什么叫舍戒,舍戒这东西太简单了。受戒难,舍戒很容易,你只要对着一个人,他听得懂,你对他说,从此我舍戒,不是具戒优婆塞,你这戒马上就没了。就象一个人辛辛苦苦地登上悬崖的那个顶,他要跳下来就是一下子的事。所以说他是不懂得这个戒体。他会说:“师父啊,你不回来我就没办法舍戒,没法舍戒我就天天在破戒,这怎么办才好”。这就是不明白戒的缘故。 在受戒之前首先要先学戒。当然了,大家如果真有心生起出离心要出家,按照戒律来说,出家的律在家人最好不要翻看,是为避免饥嫌。但你如果确实非常有信心,明天早上就要出家了,但你现在翻开戒本看,算不算违法呢?不算。如果你真的是有信心。你不是拿这个戒来衡量出家人的过失,衡量别人的过失,是衡量自已够不够格当一个出家人。比如说南传佛教,一到下午,过了中午,一个出家僧众想要到街上去托钵,那是要不到任何饭的。因为所有居士都知道,出家人是过午不食的。过午不食是一条非常严重的戒,你就是想化缘也是化不到的。居士都很懂得这个戒,他们对出家僧众也具有很大的信心。对僧宝的恭敬远远超过我们。我刚才是赞叹你们,但是我去过缅甸,去过南传佛教的这些国家,也到过西藏,这些地方我都曾经去修行过。如果跟一些信仰南传佛教的一些国家去比的话,我们还是差了一大截。或者我们表面上礼貌性的恭敬,内心是否完全恭敬呢,那又不一样了。所以说首先要学戒,而且戒要学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比如说在家居士五戒,杀、盗、淫、妄、酒,这到底是怎么开、怎么遮、怎么持、怎么犯?所以要依止戒师而学。法师开示这个戒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受持的时候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毁犯了戒律你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后修复也修复得明明白白,一丝不差。所以学了戒,然后去受,然后才来持戒。刚才说的是这个戒如何受持的问题。我们犯了错误,没有其他的道路,就是忏悔。忏悔有不同的方式,随着你的信心、你所修持的法门、你所接受的宗派的不同,它都有不同的仪轨。但是不管什么仪轨它都是要忏悔,将心来忏悔。首先你要知错,什么叫忏悔,知错为忏,发誓以后再也不犯名为悔。我发音也不是很准,我说的是树心旁一个千字的“忏”,树心旁一个每字的“悔”,后悔的悔。忏,知错为忏。所以你要学戒,明白自已错在哪里,要深刻地检讨,检讨得不深刻,改起来就不彻底,对不对?! 悔,是后悔,对过去所犯的罪业感到惭愧感到后悔,心生悔恨,然后发愿以后将来再也不这么做了。这叫做忏悔。不管你修显宗的忏悔法门还是修密宗的忏悔法门,还是大乘、小乘,都是将心去忏悔,用实际行动去改正,名为忏悔。忏悔绝对不是口头上说今天我忏悔,然后明天我又还是那样子,这不能说是忏悔。 所以说总体原则是这样,要依止种种力量。一共有四种对治力。首先要依止皈依的对境。一个是皈依境。比如说你要在师父面前忏悔,或者对着佛像忏悔,或者对着佛法僧三宝忏悔,靠着佛法僧三宝的加持来清净我们的罪业,这是第一个,皈依境。第二,我们要努力地修这个忏悔的法门。比如说密宗有念嗡班扎萨垛吽,修百字明仪轨。一样的,显宗有三十五佛忏悔,有八十八佛忏悔,或者有很多种种的忏悔文。我们对照这个仪轨依文起观,以文明观,就是说这个文字是这么说的,我去理解它,我心里照着它起生起这种心,这样来忏悔。这样不断地修这个法,如理如法地去修,这个修法的力量就是一种对治,可以清除我们的罪业。因为罪由心起将心忏,就是这个道理,这是第二种力量。第三种力量,返回对治力。就是要发愿我以后将来再也不犯这个错误了。平常的时候去行持这个戒律,时时把正念提起来,这叫返复力,以后再也不这样行持了,这是从行为上去改善,保证以后再也不犯。第四,还有一种力量是深深追悔的力量。前面虽然有对境皈依,有修法,有发愿以后好好持戒检点自已的行为,但是如果内心不深刻地生起返悔的心,所谓从真正发心上,那还是无法清除罪业。所以说这四种力量是一切忏悔法门之根。大家朝这四方面去努力就能够把自已的罪业忏悔干净。 所以说犯了罪怎么办?毁破了戒律怎么办?去忏悔!不要说一般的在家居士,哪怕是一个出家师父,就算是一个出家师父破了根本戒,他该怎么办?他难道去自杀吗?还是去忏悔!在我们的出家僧众里,不管毁戒破戒,不管有戒没戒,只要是现出家相,他就是宝,就是僧宝,都要去恭敬。也有这样的出家师父,比如说他把戒律都给毁坏了,就好象一个人的头断了,没了戒体,没戒了,但是他深深追悔,他不想做一个在家人,他死活要做一个和尚,那该怎么办?他可以做一个学毁比丘,他在僧众当中排在最后,天天干杂活苦活来忏悔自已。他也是个僧人,也是个僧宝,也是僧宝的一员。他这样修行今生能不能成就呢?能的!我举一个例子给大家听。曾经有一位比丘,他跟随善知识修行,结果因为烦恼很重的原故,糊里糊涂把戒都破了,最后发展成为被僧团驱摈出去,因为破戒者不可共住,所以把他赶出去了。赶出去后,他那种忏悔的心实在强,但是没办法,我已经犯了这个戒,我不再有资格与僧团共住,不然会害了大家,一锅水全搅坏了。因为这种缘故,他离开了僧团。然后他就跑到一个很偏远的地方修行,过去师父有教他怎么修法,他就努力地修法,结果越修越好,他修法修得很好,后面的时候也证果了,得到了解脱。然后他就开庭讲法,摄受很多有缘的众生来修行佛法,很多众生也因为这位善知识的引导而得到圣果。如是这般,后面这位善知识不住世了,圆寂了。圆寂不久,他有位弟子已经是证到圣果阿罗汉了,阿罗汉初果圣眼已通了,他就观察,想看看我的师父去哪了?一看师父怎么跑到地狱里去了,他就想我是不是看错了,但阿罗汉的圣眼是不会有错的,怎么会错呢?再一看,师父在天庭上享受着天乐,还在转法轮,这怎么回事?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位善知识前世破了戒,因为果报定业难转,所以他刹那之间堕入地狱,可就在刹那之间地狱毁了,他往生到天界,而且还是大转法轮,这是他功德力的显现。所以说,即使是如此的人他依然能够成就。 佛陀在《涅槃经》里说过,惭耻之服为第一庄严。我们身上再庄严,没有这件依服庄严。惭耻之服,惭愧的“惭”,耻辱的“耻”,一个人若有惭耻之心,长生惭愧,那这个人肯定能成道。所以说这样也能获得成就。有一个人说,在显宗里哪怕犯了别解脱戒,如果他最终没有违背对善知识皈依这个誓言,就是密乘所说的戒律,他对他的师父从来不毁谤,从来不丧失信心,不破这个依止善知识的戒,也就是我们经常所理解的密宗的戒,那他也有办法成就,道理就是如此。你看这位破戒的比丘他有一个戒是没破,什么戒呢?他对过去教导过他的师父没有违背,他是自已生烦恼,因为自已烦恼重而违背了戒,没有资格做与僧团共住的比丘。但是他一直追随善知识,所以他能够很快地甚至可以说修复了这个僧体。所以还是有办法的。因此说,忏悔这个法门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修大乘法门最重要的是两点,一个是忏悔,一个是发愿。大家记得吗,不论你修行任何一个仪轨,看说明,都离不开这两点,就是忏悔和发愿。忏悔自已的罪,消除自已的业。发愿而生起种种的大行,积累自已的福德资粮。所谓的积资忏罪。一切的修法都是为了积资忏罪。所以忏悔法门是非常非常地重要的。刚才这位师父问到这个问题,我就对这方面作了个简单的阐述。 下面看第二个问题。今天如果对每个问题都作深入讲的话,大家时间实在不够。没关系,你就坐在那里说吧。哪位居士普通话好来重复一下刚才她所问的问题。 问题二:阿弥陀佛!我想问一下,比如说遇到什么恶运,能不能通过杀猪冲一下来消灾免难呢? 法师:好,听到了。千万别这样干,这是一种邪法。我刚才讲到皈依三宝,自从皈依法宝,当怀慈悲心。所谓慈悲为怀,就应该断掉杀生。从我们受三皈依开始,我们不要说持满五戒,起码你要持不杀生戒。见到有情生命,你去杀他,这跟佛法完全不相应。佛法告诉我们每一个众生有情的众生都具备佛性,只因为烦恼无明业力覆盖而不能证得。那你还去杀他,你杀佛啊,要这样想。不能起这种心去杀他。更谈不上靠杀生这种恶业去消除自已的业障恶运,这简直是邪之又邪。所以说这个一定要立场非常坚定。哪怕铁轮在我顶上转,哪怕有刀架在我脖子上叫我去杀我也不犯这个戒。不能杀。真正如何消灾免难呢?我们为什么会有灾难呢?这是由三世因果所决定的。因为我们行十恶业,很少行十善业,所以我们得到种种(十种)恶果,很少得到十种善果。就因为我们行恶,所以轮回在这世间,甚至堕落到三恶道中。贪心太重会导致什么果报呢?贪心重最后是成为恶鬼。嗔心太重重到严重最后是下地狱。痴心太重怀着种种邪见最后轮为畜生。三恶道的因就是因为我们贪嗔痴这种心所造成的。由我们的心起,发动身语意造业,所以才导致这种果报。我们要想改变这个的话就要反其道而行之,改恶从善。就是刚才我说的忏悔自已的罪,发愿来修行,这比什么都好。我们到寺院里面去请师父去给我们念个经,那如何能超度亡灵呢?或者说解恶消灾。这也是因为我们怀着这种虔诚心去供养三宝,带着死者去修这个福业。而这种亡灵跟着我们学,跟着我们做这个事,所以他才超度了。因为功德力而超度。所以我们不能反而用这种杀生的业去为自已消灾免难,这是罪上加罪,命运会更惨。因此不如法的事情不要做。虽然一时可以得到解脱,好象暂时安乐,好象饮鸠解渴,如我们唱盐水一样,口渴越喝盐水越渴。我们用这种造业的方式,暂时可能会带来一段安宁,但是却全盘结束了,命运会更惨。 我再举一个例子,我来这之前,听说东北有很多大仙,我们南方也有很多仙。我刚刚从缅甸回到内地,甘蔗的庙里有好多仙找我,说要去拜师父啊,怎么怎么的,有的可能和这些仙特有缘份,前几天有的还问我,带着这些仙来修行是否成就更快,都是属于这一类的。我们三宝弟子修行要有正见,在这里面千万不要迷失。自从你皈依佛法僧三宝,也就是你的心对佛法僧三宝从来不要失去这种皈依,那一切善神护法天神都会守护着你。地上的仙再大也没有天上的天神大,天神再大也没有出世间的佛菩萨金刚护法神通大吧!这个不用担心吧。所以说有了这个善法一切护持都具足。所以说我们不可舍本逐末。有的仙会跟人沟通,沟通也是要经过一番锻练的。有的人头顶的这个地方会一闪一亮的,然后痛啊痛的,就看到什么东西了,或耳朵又听到什么了。有的人大拇指的地方先痛,痛啊痛的就看到什么东西显现了。也就是说这些灵界的东西借着人体的某个部位,反正最终归结到你的贪心或者你的烦恼,他就与你沟通了。你跟他沟通时间长了,有的甚至能看到他显像,或者在脑子里告诉你干嘛干嘛,然后他就成了你的师父你的善知识了。然后你就听他的话了。开始也许没有关么严重。甚至他会故意让你这个人生病,一句话就是说,派小鬼去干坏事,然后再派一个大鬼去把小鬼赶走,然后乖乖地听大鬼的话。这话听得懂吗?好象他暂时有一个功德力。带着仙修行会不会修得好快?啥叫修得好快呢?我感觉好殊胜啊,加持力好大。浑身毛孔发光,好象看到光,好象证果一样,这叫加持力大吗?这叫很殊胜吗?修行最终是去除内心的贪嗔痴烦恼并因此而生起种种象佛那样的功德,具足五眼六通等等殊胜的功德,是这样一条道路。 你说感觉好就是加持大,那我给你再举一个例子,大家听了可能都会当笑话。这个故事流传了很久了。我们知道藏地有一个五明佛学院,是闻思修佛法的圣地,是很殊胜的地方。我们这里有好多人去那里修学,到那里上课。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到了东北,去参加一个灌顶法会,那里来了好几百人,有个师父在那里灌顶,大家感到非常地殊胜,有的人看到佛了,有的听到声音了,有的看到光,有的毛孔直坚,太殊胜了。但有一个居士有正见,感觉这灌顶不是那么一回事。有了这个指引然后他到了五明佛学院去问索达吉堪布,把当天灌顶法会的录像带当场播放给堪布看。索达吉堪布是五明佛学院的大德。 堪布说:“这是什么啊?” 居士:“法师”。 堪布:“你为什么给我播放这个呢?这是我们藏地的情歌。里面虽然唱着嗡嘛呢呗咪吽,但他是在说:爱人啊,你早点回来吧,我是如何地日夜思念你。” 这下这位居士一下子傻掉了,那么殊胜的灌顶,原来是在放一盘情歌磁带。你说这殊胜吗?如果我们是要寻找感觉,感觉殊胜就是加持殊胜,那我这个香蕉拿起来号感觉好吃得不得了,一个苹果的加持力也是殊胜得不得了。所以这不能叫殊胜。佛法从皈依三宝开始,最终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这个方向。从内在达到明心见性,从外在显现种种佛菩萨的功德,六度万行,是不是?!从外在的六度万行去行持是为了止息我们内心的妄想,止息内心的妄想是为了证得究竟的佛性开悟。这才是佛法正道。你去追求种种的感受又有什么意义呢?密宗很殊胜,大家都喜欢,但是我说这话并不是说密宗不好啊。其实无论是密宗显宗,只要适合众生根器,从那里走向解脱,就是佛说的正法。 说到这里大家明白了吗?应该很坚定地知道自已该怎么做。你没有去杀生,非常对,值得赞叹。 问题三:没有开悟证果的僧众做超度或说法等的法事,效果不好,那还有资格这么做吗?平时因为自已疑心重而不随众,该诵什么经?遇到这种人我们该怎么做? 法师:这里首先说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对我们修行也是有很大关系的。不要说出家人,在家居士也是如此。我们现在有很多人登台说法,当然,对能够登台说法的人,不管在家人出家人,只要有资格,我都赞叹,我也很愿意听从,但是有一条,他不要宣传邪知见。这里就存在一个是忙着修法度众生还是忙着自已来修行的问题。如果自已修行正见没有到,做这种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你肯定会犯错误。当然,前提是你这种发心是好的。发心不好的话,只为了名闻利养,为了显耀自已,为了壮大自我,无论怎么说都是不如法的,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我所说的是建立在发心是好的基础上来讲这个话。那你容易犯哪个错误呢?很容易打妄语,是吧。你实际上没有这种修证境界却去说这种事情,而且你说的那么肯定。也就是说你不谦虚地去引经据典,而是在打妄语,天天打妄语谈得上成就吗?第二个,因为你没有真正明白这个法,那么你的引导肯定会偏,那你又犯了一个错误,断众生的慧命。其实真正讲说法,心中要常怀惭愧。象我这样说法,搞不懂哪句话就说错了,所以我不敢说我说的东西一定是准确无误的,仅供大家参考,道理上是这样,让你明白这个问题,给你一个参考。如果你把一个共同的法说错了,就如同让三界众生瞎眼。果报有这么严重。讲错一句共同法。什么是共同法?共同法就是不管你的程度如何,按基础来说,大家听了都能接受的法。你如果讲错了,果报就这样严重。说给一个人听,罪业还小点,说给十个人,一百个人听,那罪业更大。如果把一句不共同的法给说错了,就如同杀三界的众生,罪业有这么大。大家不要这样一听吓坏了,我再也不要讲法,再也不探讨佛法了。大家不要这样想。龙树菩萨有说过,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诚实的人,哪怕跟人说一句佛法,他的功德转身就是转轮圣王。他果报大得不得了。妙法莲华经里面说,哪怕是分半座给人听开示,他转身就是转轮王转世。传播佛法的功德大得不得了。关键在于自已是否诚实。佛在佛经里面说,诚实正见比丘许他高坐说法。所以我们要心生惭愧,要诚实。诚实这东西没办法衡量,就是自净其意,自已衡量。比如一个人做得不如法,你按照佛说的法去劝他,劝了三次他不听,你就沉默,总不能去强迫他吧。因为这是他自已的事情。好,这里问到,没有开悟证果的僧众做超拔会没效果那是不对的。僧众是个合和的团体,这个僧众合和共住这本身就有大加持,在盂兰盆经里面说到七月十五,很多变成超度十五,其实大家看了盂兰盆经,里面的目键莲尊者他母亲堕入地狱,他一个人的力量无法超拔,所以向佛呼求。佛陀说在这一天结夏安居结束的这一天,僧众合和共住完了的这一天让他广设供养,去供养僧众,僧众通过咒愿回向去把他母亲给超度了,不但把他母亲给超度了,还把相关的有缘,所有的众生全部给超度了。你说这个僧众超度的力量利害不利害。并没有说要等到一个开悟证果的人来超度,因为僧里面有凡圣的区别,有证果的僧人,有证果的大菩萨,还有虽然没有开悟没有证果但持戒清净的比丘,还有正见的比丘,都是圣凡。大家如要有兴趣再去阅读《大乘本生心地观经》,里面对四种僧宝说得很清楚。 (下接第二部分)
(愚弟子妙善恭录原始录音稿) |
[论坛小贴士]:
| 返回首页 | ※※※迈向解脱!※※一、悲华楞严禅师者,内名体澄,外号光觉,中国佛教法眼宗第十一代传人,得法于福建龙岩中华山性海寺已故老方丈寂照慧瑛禅师。禅师还兼具临济宗、曹洞宗法嗣和南传四念处内观禅及藏传大圆满传承。禅师由净入禅,又由禅入净,由净又入密,直至禅净密三者融会合一。 二、有关法眼宗知识简介: 1、法眼宗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是最后出现的禅宗集大成宗派,乃五代文益禅师所创,源出南宗青原一脉。文益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谥为"法眼大禅师"。后世因称此宗为"法眼宗"。宋初极盛,宋中叶后衰微,传到三祖永明延寿禅师时远播海外,时人视永明为弥勒下生,永明后法眼不重法嗣,到近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才重续法灯,虚云老和尚自续为法眼宗第八世,悲华光觉体澄禅师则续为第十一世。 2、“法眼四机”为禅宗中之法眼宗指导学人所用之四种机法。(一)箭锋相拄,谓师家之接化,针对学人上中下等各种机根而弯弓投矢,机锋相当,接化与领受之双方,紧密相契,无有间隙。(二)泯绝有无,谓令学人超越有与无二元对立之分别见解,而不令执着于父母未生以前之自己。(三)就身拈出,谓佛性真如原本即显现于世间各种千差万别之现象界中,师家遂藉此种具显于人人眼前之现成佛性,信手拈来,一一皆可随缘点化。(四)随流得妙,谓师家依学人根器,灵巧运用接化之机法,而令学人体得佛性之殊妙。 3、法眼宗的宗风,简明处似云门,隐密处类曹洞,其接化之语句似颇平凡,而句下自藏机锋,有当机觌面而能使学人转凡入圣者。《五家参详要路门》说:‘法眼宗先利济。’直论箭锋相拄,是其家风。一句下便见,当阳便透。随对方人之机宜,接得自在,故说为‘先利济。’《人天眼目》卷四曰:‘法眼宗者,箭锋相拄,句意合机;始则行行如也,终则激发。渐服人心,消除情解,调机顺物,斥滞磨昏。’此亦先利济的意思。《归心录》说:‘法眼宗风,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又《五家宗旨纂要》说:‘法眼宗家风,则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句里藏锋,言中有响。三界唯心为宗,拂子明之。’。 三、悲华楞严体澄光觉禅师云:总之,法眼宗的宗风灵活、顺机、直接了当又细密无间。它是禅宗最后出现的派别,他融合了前面的各宗派所长而带融通性,并对当时代宗门极具批判性,对今世亦不过时,被誉为是佛门“僧值”、“纠察”。1943年虚公正式接续法眼宗,将法传于祈请传宗的本湛青持师祖,1946年师祖圆寂,为续法眼师祖又将法代传于寂照慧瑛恩师。1991年吾值遇寂照慧瑛恩师,恩师复又传法予我,5年后恩师圆寂(1996)。恩师也是虚公的戒子,在师祖圆寂时虚公又亲自代传法卷给恩师。恩师又于91年时将法眼之法传于吾,吾之法眼派号:体澄光觉,是为记。(文/释悲华) 信息备案号: 闽ICP备1602621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