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词]: 欢迎来到悲华在线网站学习交流园地。法炬集限制注册,故一般用户只可以游客身份进行部分内容的浏览,无法发帖和跟帖,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弥勒尊佛!谢谢!愿您六时吉祥!


网站主页 | 宗派法门 | 法脉传承 | 法雨甘露 | 道场巡礼 | 往事如风 | 太虚法藏 | 下载中心 | 影视厅 | 图吧 | 博客 | 论坛 | 视频教室

有人问禅师:什么是佛?楞严悲华禅师答:问者即是,全体即真,一切现成,无欠无缺,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见者非见,言者非言,于无知处知,于无所得处得,是名为佛也。

古有黄龙三关,今有楞严三问:今问《楞严经》所云:何为妙明真心?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菩萨是如何假爱欲而生娑婆却又不染红尘?若通此三问三答,必为见性人也。
    
 
达摩大师的禅法——二入四行观和达摩三论
发起人:释楞严  回复数:2  浏览数:3364  最后更新:2018/1/14 14:58:00 by 姚紫

选择查看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  帖子排序:
2011/8/8 22:42:00
释楞严
愿为释尊心子 誓与弥勒同行





研究员或教授级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2798
经 验 值:5340
注册时间:2005/10/14
达摩大师的禅法——二入四行观和达摩三论

达摩大师二入四行观(敦煌本)

达摩祖师著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

行入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

    云何报冤行?

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甘受都无冤诉。经云: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故说言报冤行。

    二随缘行者:

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苦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

    三无所求行者:

世人长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舍诸有,止想无求。经曰:有求皆苦,无求即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故言无所求行。

    四称法行者:

性净之理,目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经曰: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脱解三空,不倚不著,但为去垢,称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于五亦然。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达摩大师血脉论》
 
达摩大师血脉论序 右朝奉郎通判建昌军事赐绯鱼袋任哲作

  原人之心,皆具佛性。泛观诸家禅说、一切经文,原其至当之理,未有不言「自己性中本来真佛」。达磨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盖谓「自己真佛不出一性之中」。人人不自委信,所以向外驰求,将谓:「自性真佛外,更有别佛」。故诸佛诸祖师说法,要人省悟「自己本来真佛,不假外求」。又缘种种法语泛滥不一,转使学人惑乱本性,无悟入处。惟有达磨血脉论,并黄檗传心法要二说,最为至论;可以即证自己佛性,使人易晓。比之求师访道、钻寻故纸、坐禅行脚、狂费工夫,相去万倍,此非小补。

  绍兴癸酉见独老人任哲序。

达摩大师血脉论 渝州华严寺沙门释宗镜 校刻

  三界混起,同归一心,前佛后佛,以心传心,不立文字。

  问曰:「若不立文字,以何为心?」
  答曰:「汝问吾即是汝心,吾答汝即是吾心。吾若无心,因何解答汝?汝若无心,因何解问吾?问吾即是汝心。
  从无始旷大劫以来,乃至施为运动、一切时中、一切处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即心是佛,亦复如是。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离此心外觅菩提涅槃,无有是处。自性真实,非因非果。法即是心义,自心是涅槃。
  若言心外有佛及菩提可得,无有是处。佛及菩提皆在何处?譬如有人以手捉虚空得否?虚空但有名,亦无相貌;取不得、舍不得,是捉空不得。除此心外,见佛终不得也。佛是自心作得,因何离此心外觅佛?前佛后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若言心外有佛,佛在何处?心外既无佛,何起佛见?递相诳惑,不能了本心,被它无情物摄,无自由。若也不信,自诳无益。佛无过患,众生颠倒,不觉不知自心是佛。若知自心是佛,不应心外觅佛。
  佛不度佛,将心觅佛不识佛。但是外觅佛者,尽是不识自心是佛。亦不得将佛礼佛,不得将心念佛。佛不诵经,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无持犯,亦不造善恶。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
  若自己不明了,须参善知识,了却生死根本。若不见性,即不名善知识。若不如此,纵说得十二部经,亦不免生死轮回,三界受苦,无出期时。昔有善星比丘,诵得十二部经,犹自不免轮回,缘为不见性。善星既如此,今时人讲得三五本经论以为佛法者,愚人也。若不识得自心,诵得闲文书,都无用处。
  若要觅佛,直须见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无事无作人。若不见性,终日茫茫,向外驰求,觅佛元来不得。虽无一物可得,若求会,亦须参善知识,切须苦求,令心会解。
  生死事大,不得空过,自诳无益。纵有珍馐如山,眷属如恒河沙,开眼即见,合眼还见么?故知有为之法,如梦幻等。若不急寻师,空过一生。然即佛性自有,若不因师,终不明了。不因师悟者,万中希有。若自己以缘会合,得圣人意,即不用参善知识。此即是生而知之,胜学也。若未悟解,须勤苦参学,因教方得悟。
  若本悟了,不学亦得,不同迷人不能分别皂白,妄言宣佛敕,谤佛忌法。如斯等类,说法如雨,尽是魔说,即非佛说。师是魔王,弟子是魔民,迷人任它指挥,不觉堕生死海。但是不见性人,妄称是佛,此等众生,是大罪人,诳它一切众生,令入魔界。若不见性,说得十二部经教,尽是魔说,魔家眷属,不是佛家弟子。既不辨皂白,凭何免生死。
  若见性即是佛,不见性即是众生。若离众生性,别有佛性可得者,佛今在何处?即众生性,即是佛性也。性外无佛,佛即是性;除此性外,无佛可得,佛外无性可得。」

  问曰:「若不见性,念佛、诵经、布施、持戒、精进,广兴福利,得成佛否?」
  答曰:「不得。」
  又问:「因何不得?」
  答曰:有少法可得,是有为法,是因果,是受报,是轮回法,不免生死,何时得成佛道。成佛须是见性,若不见性,因果等语,是外道法。若是佛,不习外道法。
  佛是无业人,无因果,但有少法可得,尽是谤佛,凭何得成。但有住着一心一能一解一见,佛都不许。佛无持犯,心性本空,亦非垢净。诸法无修无证,无因无果。佛不持戒,佛不修善,佛不造恶,佛不精进,佛不懈怠,佛是无作人。但有住着心见,佛即不许也。佛不是佛,莫作佛解。若不见此义,一切时中、一切处处,皆是不了本心。
  若不见性,一切时中拟作无作想,是大罪人,是痴人,落无记空中,昏昏如醉人,不辨好恶。若拟修无作法,先须见性,然后息缘虑。若不见性,得成佛道,无有是处。有人拨无因果,炽然作恶业,妄言本空,作恶无过;如此之人堕无间黑暗地狱,永无出期。若是智人,不应作如是解。

  问曰:「既若施为运动、一切时中皆是本心,色身无常之时,云何不见本心?」
  答曰:「本心常现前,汝自不见?」
  问曰:「心既见在,何故不见?」
  师曰:「汝曾作梦否?」
  答:「曾作梦。」
  问曰:「汝作梦之时,是汝本身否?」
  答:「是本身。」 
  又问:「汝言语施为运动,与汝别不别?」
  答曰:「不别。」 
  师曰:既若不别,即此身是汝本法身;即此法身是汝本心。
  此心从无始旷大劫来,与如今不别;未曾有生死,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好不恶,不来不去;亦无是非,亦无男女相,亦无僧俗老少,无圣无凡;亦无佛,亦无众生,亦无修证,亦无因果,亦无筋力,亦无相貌;犹如虚空,取不得、舍不得,山河石壁不能为碍;出没往来,自在神通;透五蕴山,渡生死河;一切业拘此法身不得。
  此心微妙难见,此心不同色心,此心是人皆欲得见。于此光明中运手动足者,如恒河沙,及乎问着,总道不得,犹如木人相似,总是自己受用,因何不识?佛言一切众生,尽是迷人,因此作业,堕生死河,欲出还没,只为不见性。众生若不迷,因何问着其中事,无有一人得会者,自家运手动足因何不识。故知圣人语不错,迷人自不会晓。故知此难明,惟佛一人能会此法;余人天及众生等,尽不明了。
  若智慧明了,此心号名法性,亦名解脱;生死不拘,一切法拘它不得,是名「大自在王如来」;亦名不思议,亦名圣体,亦名长生不死,亦名大仙。名虽不同,体即是一。
  圣人种种分别,皆不离自心;心量广大,应用无穷,应眼见色,应耳闻声,应鼻嗅香,应舌知味,乃至施为运动,皆是自心。一切时中,但有语言道断,即是自心,故云:「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色无尽是自心,心识善能分别一切,乃至施为运用,皆是智慧。心无形相,智慧亦无尽,故云:「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
  四大色身,即是烦恼,色身即有生灭,法身常住无所住,如来法身常不变异故。经云:「众生应知,佛性本自有之」,迦叶只是悟得本性,本性即是心,心即是性,性即此同诸佛心。前佛后佛只传此心,除此心外,无佛可得。
  颠倒众生不知自心是佛,向外驰求,终日忙忙;念佛礼佛,佛在何处?不应作如是等见,但知自心,心外更无别佛。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云:「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自心是佛,不应将佛礼佛;但是有佛及菩萨相貌忽尔见前,切不用礼敬。我心空寂,本无如是相貌,若取相即是魔,尽落邪道。若是幻从心起,即不用礼。礼者不知,知者不礼,礼被魔摄。恐学人不知,故作是辨。诸佛如来本性体上,都无如是相貌,切须在意。但有异境界,切不用采括,亦莫生怕怖,不要疑惑,我心本来清净,何处有如许相貌。乃至天龙、夜叉、鬼神、帝释、梵王等相,亦不用心生敬重,亦莫怕惧;我心本来空寂,一切相貌皆是妄见,但莫取相。若起佛见、法见及佛菩萨等相貌,而生敬重,自堕众生位中。
  若欲直会,但莫取一切相即得,更无别语。故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无定实,幻无定相,是无常法,但不取相,合它圣意,故经云:「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问曰:因何不得礼佛菩萨等?
  答曰:天魔波旬、阿修罗示见神通,皆作得菩萨相貌、种种变化,是外道,总不是佛。佛是自心,莫错礼拜。
  佛是西国语,此土云「觉性」。觉者,灵觉。应机接物,扬眉瞬目,运手动足,皆是自己灵觉之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又云:「见本性为禅」,若不见本性,即非禅也。
  假使说得千经万论,若不见本性,只是凡夫,非是佛法。至道幽深,不可话会,典教凭何所及。但见本性,一字不识亦得。见性即是佛,圣体本来清净,无有杂秽。所有言说,皆是圣人从心起用。用体本来空,名言犹不及,十二部经凭何得及。
  道本圆成,不用修证。道非声色,微妙难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可向人说也。唯有如来能知,余人天等类,都不觉知。凡夫智不及,所以有执相。不了自心本来空寂,妄执相及一切法,即堕外道。若知诸法从心生,不应有执,执即不知。
  若见本性,十二部经总是闲文字。千经万论只是明心,言下契会,教将何用?至理绝言;教是语词,实不是道。道本无言,言说是妄。
  若夜梦见楼阁、宫殿、象马之属,及树木、丛林、池亭如是等相,不得起一念乐着,尽是托生之处,切须在意。临终之时,不得取相,即得除障。疑心瞥起,即为魔摄。法身本来清净无受,只缘迷故,不觉不知,因兹故妄受报,所以有乐着,不得自在。只今若悟得本来身心,即不染习。
  若从圣入凡,示见种种杂类,自为众生,故圣人逆顺皆得自在,一切业拘它不得。圣成久有大威德,一切品类业,被它圣人转,天堂地狱无奈何它。凡夫神识昏昧,不同圣人内外明彻。若有疑,即不作,作即流浪生死,后悔无相救处。贫穷困苦皆从妄想生,若了是心,递相劝勉,但无作而作,即入如来知见。
  初发心人,神识总不定。若梦中频见异境,辄不用疑,皆是自心起故,不从外来。梦若见光明出现,过于日轮,即余习顿尽,法界性见;若有此事,即是成道之因;唯自知,不可向人说。或静园林中行住坐卧,眼见光明,或大或小,莫与人说,亦不得取,亦是自性光明。或夜静暗中行住坐卧,眼睹光明,与昼无异,不得怪,并是自心欲明显。或夜梦中见星月分明,亦自心诸缘欲息,亦不得向人说。梦若昏昏,犹如阴暗中行,亦是自心烦恼障重,亦自知。
  若见本性,不用读经念佛,广学多知无益,神识转昏。设教只为标心,若识心,何用看教?若从凡入圣,即须息业养神,随分过日。若多嗔恚,令性转与道相违,自赚无益。圣人于生死中,自在出没,隐显不定,一切业拘它不得。圣人破邪魔、一切众生,但见本性,余习顿灭,神识不昧;须是直下便会,只在如今。欲真会道,莫执一切法;息业养神,余习亦尽。自然明白,不假用功。外道不会佛意,用功最多;违背圣意,终日驱驱念佛转经,昏于神性,不免轮回。佛是闲人,何用驱驱广求名利,后时何用?但不见性人,读经念佛,长学精进;六时行道,长坐不卧;广学多闻,以为佛法。此等众生,尽是谤佛法人。
  前佛后佛,只言见性。诸行无常,若不见性,妄言我得阿耨菩提,此是大罪人。十大弟子阿难多闻中得第一,于佛无识,只学多闻。二乘外道皆无识佛,识数修证,堕在因果中。是众生业报,不免生死,远背佛意,即是谤佛众生,杀却无罪过。经云:「阐提人不生信心,杀却无罪过。」若有信心,此人是佛位人。若不见性,即不用取次谤它良善,自赚无益。
  善恶历然,因果分明。天堂地狱只在眼前,愚人不信,现堕黑暗地狱中;亦不觉不知,只缘业重故,所以不信。譬如无目人,不信道有光明,纵向伊说亦不信,只缘盲故,凭何辨得日光;愚人亦复如是。现今堕畜生杂类,诞在贫穷下贱,求生不得,求死不得。虽受是苦,直问着,亦言:「我今快乐,不异天堂。」故知一切众生,生处为乐,亦不觉不知。如斯恶人,只缘业障重故,所以不能发信心者,不自由它也。
  若见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须发,白衣亦是佛。若不见性,剃除须发,亦是外道。

  问曰:白衣有妻子,淫欲不除,凭何得成佛?
  答曰:只言见性,不言淫欲。只为不见性;但得见性,淫欲本来空寂,自尔断除,亦不乐着,纵有余习,不能为害。何以故?性本清净故。虽处在五蕴色身中,其性本来清净,染污不得。
  法身本来无受,无饥无渴,无寒热,无病,无恩爱,无眷属,无苦乐,无好恶,无短长,无强弱,本来无有一物可得,只缘执有此色身,因即有饥渴、寒热、瘴病等相,若不执,即一任作。若于生死中得自在,转一切法,与圣人神通自在无碍,无处不安。若心有疑,决定透一切境界不过。不作最好,作了不免轮回生死。若见性,旃陀罗亦得成佛。

  问曰:旃陀罗杀生作业,如何得成佛?
  答曰:只言见性,不言作业。纵作业不同,一切业拘不得。从无始旷大劫来,只为不见性,堕地狱中,所以作业轮回生死。从悟得本性,终不作业。若不见性,念佛免报不得,非论杀生命。若见性,疑心顿除,杀生命亦不奈它何。
  自西天二十七祖,只是递传心印。吾今来此土,唯传顿教大乘──即心是佛,不言持戒精进苦行,乃至入水火,登于剑轮,一食长坐不卧,尽是外道有为法。若识得施为运动灵觉之性,汝即诸佛心。前佛后佛只言传心,更无别法。若识此法,凡夫一字不识亦是佛。若不识自己灵觉之性,假使身破如微尘,觅佛终不得也。
  佛者,亦名法身,亦名本心。此心无形相,无因果,无筋骨,犹如虚空,取不得,不同质碍,不同外道。此心除如来一人能会,其余众生迷人不明了。此心不离四大色身中,若离是心,即无能运动;是身无知,如草木瓦砾;身是无性,因何运动。若自心动,乃至语言施为运动、见闻觉知,皆是动心动用。动是心动,动即其用。动用外无心,心外无动。动不是心,心不是动。动本无心,心本无动。动不离心,心不离动。动无心离,心无动离。动是心用,用是心动。动即心用,用即心动。不动不用,用体本空。空本无动,动用同心,心本无动。故经云:「动而无所动」,终日去来而未曾去,终日见而未曾见,终日笑而未曾笑,终日闻而未曾闻,终日知而未曾知,终日喜而未曾喜,终日行而未曾行,终日住而未曾住。故经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见闻觉知,本自圆寂」。乃至嗔喜痛痒何异木人,只缘推寻痛痒不可得。故经云:「恶业即得苦报,善业即有善报」,不但嗔堕地狱,喜即生天。若知嗔喜性空,但不执即业脱。
  若不见性,讲经决无凭,说亦无尽。略标邪正如是,不及一二也。

颂曰

心心心,难可寻,宽时遍法界,窄也不容针。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

偈曰

吾本来此土, 传法救迷情。一华开五叶, 结果自然成。

《达摩大师悟性论》

 渝州华严寺沙门释宗镜 校刻

  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

  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已发大乘超三界。三界者,贪嗔痴是。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于三毒,长养于白法,而成于世尊。」三毒者,贪嗔痴也。

  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萨所行之处,无所不乘,亦无所乘,终日乘未尝乘,此为佛乘,经云:「无乘为佛乘也」。

  若人知六根不实,五蕴假名,遍体求之,必无定处,当知此人解佛语。经云:「五蕴窟宅名禅院,内照开解即大乘门」,可不明哉?

  不忆一切法,乃名为禅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禅定。

  知心是空,名为见佛。何以故?十方诸佛皆以无心,不见于心,名为见佛。

  舍身不吝,名大布施。

  离诸动定,名大坐禅。何以故?凡夫一向动,小乘一向定,谓出过凡夫小乘之坐禅,名大坐禅。若作此会者,一切诸相不求自解,一切诸病不治自瘥,此皆大禅定力。

  凡将心求法者为「迷」,不将心求法者为「悟」。

  不着文字,名解脱;不染六尘,名护法;出离生死,名出家;不受后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槃;不处无明,为大智慧;无烦恼处,名般涅槃;无心相处,名为彼岸。迷时,有此岸;若悟时,无此岸;何以故?为凡夫一向住此。若觉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离于此彼岸也。若见彼岸异于此岸,此人之心,已得无禅定。

  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具迷悟耳。迷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

  平等法者中,不见凡夫异于圣人。经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圣人不能行。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萨与诸佛如来行也。」若见生异于死,动异于静,皆名不平等。不见烦恼异于涅槃,是名平等。何以故?烦恼与涅槃,同一性空故。是以小乘人妄断烦恼、妄入涅槃,为涅槃所滞。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槃。涅槃者,涅而不生,盘而不死;出离生死,出般涅槃;心无去来,即入涅槃;是知涅槃即是空心。诸佛入涅槃者,为在无妄想处;菩萨入道场者,即是无烦恼处。

  空闲处者,即是无贪嗔痴也。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皆由一心。

  凡言一心者,似破瓦石竹木无情之物。若知心是假名,无有实体,即知自家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无。何以故?凡夫一向生心,名为有;小乘一向灭心,名为无;菩萨与佛未曾生心,未曾灭心,名为非有非无心。非有非无心,此名为中道。

  是知持心学法,则心法俱迷;不持心学法,则心法俱悟。凡迷者,迷于悟;悟者,悟于迷。正见之人,知心空无,即超迷悟。无有迷悟,始名正解、正见。

  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两相俱生灭。

  有者有于无,无者无于有,是名真见。夫真见者,无所不见,亦无所见,见满十方,未曾有见。何以故?无所见故,见无见故,见非见故。凡夫所见,皆名妄想。若寂灭无见,始名真见。心境相对,见生于中,若内不起心,则外不生境,境心俱净,乃名为真见。作此解时,乃名正见。

  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何以故?见与不见,俱不见故;解与不解,俱不解故。无见之见,乃名真见;无解之解,乃名大解。夫正见者,非只见于见,亦乃见于不见。真解者,非只解于解,亦乃解于无解。凡有所解,皆名不解;无所解者,始名正解;解与不解,俱非解也。经云:「不舍智慧名愚痴」,以心为空,解与不解俱是真;以心为有,解与不解俱是妄。若解时,法逐人;若不解时,人逐法。若法逐于人,则非法成法;若人逐于法,则法成非法。若人逐于法,则法皆妄;若法逐于人,则法皆真。是以圣人亦不将心求法,亦不将法求心,亦不将心求心,亦不将法求法。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两寂,故常为在定。众生心生,则佛法灭;众生心灭,则佛法生。心生则真法灭,心灭则真法生。知一切法各各不相属,是名得道人。知心不属一切法,此人常在道场。

  迷时有罪,解时无罪。何以故?罪性空故。若迷时无罪见罪,若解时即罪非罪。何以故?罪无处所故。经云:「诸法无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何以故?罪因疑惑而生。若作此解者,前世罪业即为消灭。迷时,六识五阴皆是烦恼生死法;悟时,六识五阴皆是涅槃无生死法。

  修道人不外求道,何以故?知心是道。若得心时,无心可得;若得道时,无道可得。若言将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见。

  迷时,有佛有法;悟时,无佛无法。何以故?「悟」即是佛法。

  夫修道者,身灭道成。亦如甲折树,生此业报身,念念无常,无一定法,但随念修之;亦不得厌生死,亦不得爱生死;但念念之中,不得妄想;则生证有余涅槃,死入无生法忍。

  眼见色时,不染于色;耳闻声时,不染于声;皆解脱也。眼不着色,眼为禅门;耳不着声,耳为禅门。总而言之,见色有见色性,不着常解脱;见色相者常系缚。不为烦恼所系缚者,即名解脱,更无别解脱。善观色者,色不生心,心不生色,即色与心俱清净。

  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常在佛国。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念念归静,从一佛国至一佛国。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静,念念归动,从一地狱历一地狱。若一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若一念心不起,即无善恶二业,亦无天堂地狱。

  为体非有非无,在凡即有,在圣即无。圣人无其心,故胸臆空洞,与天同量。此已下并是大道中证,非小乘及凡夫境界也。

  心得涅槃时,即不见有涅槃。何以故?心是涅槃。若心外更见涅槃,此名著邪见也。

  一切烦恼为如来种心,为因烦恼而得智慧。只可道「烦恼生如来」,不可得道「烦恼是如来」。故身心为田踌,烦恼为种子,智慧为萌芽,如来喻于谷也。佛在心中,如香在树中;烦恼若尽,佛从心出;朽腐若尽,香从树出;即知树外无香,心外无佛。若树外有香,即是他香;心外有佛,即是他佛。

  心中有三毒者,是名国土秽恶;心中无三毒者,是名国土清净。经云:「若使国土不净,秽恶充满,诸佛世尊于中出者,无有此事」,不净秽恶者,即无明三毒是;诸佛世尊者,即清净觉悟心是。

  一切言语,无非佛法;若能无其所言,而尽日言是道;若能有其所言,即终日默而非道。是故如来言不乘默,默不乘言,言不离默;悟此言默者,皆在三昧。若知时而言,言亦解脱;若不知时而默,默亦系缚。是故言若离相,言亦名解脱;默若着相,默即是系缚。

  夫文字者,本性解脱。文字不能就系缚,系缚自本来未就文字。

  法无高下,若见高下,非法也。非法为筏,是法为人筏者。人乘其筏者,即得渡于非法,则是法也。

  若世俗言,即有男女贵贱;以道言之,即无男女贵贱。是以天女悟道,不变女形;车匿解真,宁移贱称乎。此盖非男女贵贱,皆由一相也。天女于十二年中,求女相了不可得,即知于十二年中,求男相亦不可得。十二年者,即十二入是也。

  离心无佛,离佛无心;亦如离水无冰,亦如离冰无水。凡言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着心相。经云:「不见相,名为见佛」,即是离心相也。离佛无心者,言佛从心出,心能生佛。然佛从心生,而心未尝生于佛;亦如鱼生于水,水不生于鱼。欲观于鱼,未见鱼,而先见水。欲观佛者,未见佛,而先见心。即知已见鱼者,忘于水;已见佛者,忘于心。若不忘于心,尚为心所惑;若不忘于水,尚被水所迷。

  众生与菩提,亦如冰之与水;为三毒所烧,即名为众生;为三解脱所净,即名菩提。为三冬所冻,即名为冰;为三夏所消,即名为水。若舍却冰,即无别水;若弃却众生,则无别菩提。明知冰性即是水性,水性即是冰性。众生性者,即菩提性也。众生与菩提同一性,亦如乌头与附子共根耳;但时节不同,迷异境故,有众生菩提二名矣。是以蛇化为龙,不改其鳞;凡变为圣,不改其面。但知心者智内,照身者戒外。

  真众生度佛,佛度众生,是名平等。众生度佛者,烦恼生悟解;佛度众生者,悟解灭烦恼。是知非无烦恼,非无悟解;是知非烦恼无以生悟解,非悟解无以灭烦恼。若迷时佛度众生,若悟时众生度佛。何以故?佛不自成,皆由众生度故。诸佛以无明为父,贪爱为母,无明贪爱皆是众生别名也。众生与无明,亦如左掌与右掌,更无别也。

  迷时在此岸,悟时在彼岸。若知心空不见相,则离迷悟;既离迷悟,亦无彼岸。如来不在此岸,亦不在彼岸,不在中流。中流者,小乘人也;此岸者,凡夫也;彼岸者,菩提也。

  佛有三身者——化身、报身、法身,化身亦云应身。若众生常作善时,即化身;现修智慧时,即报身;现觉无为,即法身。常现飞腾十方随宜救济者,化身佛也;若断惑,即是雪山成道,报身佛也;无言无说,无作无得,湛然常住,法身佛也。若论至理,一佛尚无,何得有三?此谓三身者,但据人智也。人有上中下说,下智之人妄兴福力也,妄见化身佛;中智之人妄断烦恼,妄见报身佛;上智之人妄证菩提,妄见法身佛;上上智之人内照圆寂,明心即佛,不待心而得佛智,知三身与万法皆不可取不可说,此即解脱心,成于大道。经云:「佛不说法,不度众生,不证菩提」,此之谓矣!

  众生造业,业不造众生。今世造业,后世受报,无有脱时。唯有至人,于此身中,不造诸业,故不受报。经云:「诸业不造,自然得道」,岂虚言哉?人能造业,业不能造人;人若造业,业与人俱生;人若不造业,业与人俱灭。是知「业由人造,人由业生」,人若不造业,即业无由生人也;亦如人能弘道,道不能弘人。今之凡夫,往往造业,妄说无报,岂至少不苦哉?若以至少而理前心,造后心报,何有脱时?若前心不造,即后心无报,复安妄见业报?

  经云:「虽信有佛,言佛苦行,是名邪见。虽信有佛,言佛有金锵马麦之报,是名信不具足,是名一阐提。」解圣法名为圣人,解凡法者名为凡夫。但能舍凡法就圣法,即凡夫成圣人矣。世间愚人,但欲远求圣人,不信慧解之心为圣人也。

  经云:「无智人中,莫说此经。」经云:「心也,法也;无智之人,不信此心。」解法成于圣人,但欲远外求学,爱慕空中佛像光明香色等事,皆堕邪见,失心狂乱。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八万四千法门,尽由一心而起。若心相内净,犹如虚空,即出离身心内,八万四千烦恼为病本也。

  凡夫当生忧死,饱临愁饥,皆名大惑。所以圣人不谋其前,不虑其后,无恋当今,念念归道。若未悟此大理者,即须早求人天之善,无令两失。

夜坐偈云

一更端坐结跏趺,怡神寂照泯同虚。旷劫由来不生灭,何须生灭灭无余。
一切诸法皆如幻,本性自空那用除。若识心性非形像,湛然不动自真如。

二更凝神转明净,不起忆想同真性。森罗万像并归空,更执有空还是病。
诸法本自非空有,凡夫妄想论邪正。若能不二其居怀,谁道即凡非是圣。

三更心净等虚空,遍满十方无不通。山河石壁无能障,恒沙世界在其中。
世界本性真如性,亦无无性即含融。非但诸佛能如此,有情之类并皆同。

四更无灭亦无生,量与虚空法界平。无去无来无起灭,非有非无非暗明。
不起诸见如来见,无名可名真佛名。唯有悟者应能识,未会众生由若盲。

五更般若照无边,不起一念历三千。欲见真如平等性,慎勿生心即目前。
妙理玄奥非心测,不用寻逐令疲极。若能无念即真求,更若有求还不识。

 

《达摩大师破相论

》渝州华严寺沙门释宗镜校刻

问曰。若復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

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法。最为省要。

问曰。何一法能摄诸法。

答曰。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具备。犹如大树。所有枝条及诸花果。皆悉依根。栽树者。存根而始生子。伐树者。去根而必死。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工而无益。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问曰。云何观心称之为了。

答。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了四大五阴本空无我。了见自心起用。有二种差别。云和为二。一者净心。二者染心。此二种心法。亦自然本来具有。虽假缘合。互相因待。净心恒乐。善因染体。常思恶业。若不受所染。则称之为圣。遂能远离诸苦。证涅槃乐。若堕染心造业。受其缠覆。则名之为凡。沉沦三界。受种种苦。何以故。由彼染心障真如体。故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所覆。如瓶内灯光。不能显现。又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无明覆故。不得解脱。佛性者即觉性也。但自觉觉他。觉知明瞭。则明解脱。故知一切诸善以觉为根。因其觉根。遂能显现诸功德树涅槃之果德。因此而成。如是观心。可名为了。

问。上说真如佛性一切功德因觉为根。未审无明之心。以何为根。

答。无明之心。虽有八万四千烦恼情欲及恒河沙众恶。皆因三毒。以为根本。其三毒者。贪嗔痴是也。此三毒心。自能具足一切诸恶。犹如大树。根虽是一。所生枝叶其数无边。彼三毒根。一一根中。生诸恶业百千万亿。倍过于前。不可为喻。如是三毒心。于本体中。应现六根。亦名六贼。即六识也。由此六识。出入诸根。贪著万境。能成恶业。障真如体。故名六贼。一切众生。由此三毒六贼。惑乱身心。沉没生死。轮回六趣。受诸苦恼。犹如江河。因小泉源。洎流不绝。及能弥漫。波涛万里。若復有人断其本源。即众流皆息。求解脱者。能转三毒为三聚净戒。转六贼为六波罗蜜。自然永离一切诸苦。

问。六趣三界广大无边。若唯观心。何由免无穷之苦。

答。三界业报。唯心所生。本若无心。于三届中。即出三界。其三界者。即三毒也。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故名三界。由此三毒。造业轻重。受报不同。分归六处。故名六趣。

问。云何轻重分之为六。

答。众生不了正因。迷心修善。未免三界。生三轻趣。云何三轻趣。所谓迷修十善。妄求快乐。未免贪界。生于天趣。迷持五戒。妄起爱憎。未免嗔界。生于人趣。迷执有为。信邪求福。未免痴界。生阿修罗趣。如是三类。名三轻趣。云何三重。所谓纵三毒心。唯造恶业。堕三重趣。若贪业重者。堕饿鬼趣。嗔业重者。堕地狱趣。痴业重者。堕畜生趣。如是三重。通前三轻。遂成六趣。故知一切苦业。由自心生。但能摄心。离诸邪恶。三界六趣轮回之苦。自然消灭离苦。即得解脱。

问。如佛所说。我于三大阿僧祇劫。无量勤苦。方成佛道。云何今说。唯只观心制三毒。即名解脱。

答。佛所说言。无虚妄也。阿僧祇劫者。即三毒心也。胡言阿僧祇。汉名不可数。此三毒心。于中有恒沙恶念。于一一念中。皆为一劫。如是恒沙不可数也。故言三大阿僧祇。真如之性。既被三毒之所覆盖。若不超彼三大恒沙毒恶之心。云何名为解脱。今若能转贪嗔痴等三毒心。为三解脱。是则名为得度三大阿僧祇劫。末世众生。愚痴钝根。不解如来三大阿僧祇秘密之说。遂言成佛尘劫未期。岂不疑误行人退菩提道。

问。菩萨摩诃萨由持三聚净戒。行六波罗蜜。方成佛道。今令学者唯只观心。不修戒行。云何成佛。

答。三聚净戒者。即制三毒心也。制三毒成无量善聚。聚者会也。无量善法普会于心。故名三聚净戒。六波罗蜜者。即净六根也。胡名波罗蜜。汉名达彼岸。以六根清净。不染六尘。即是度烦恼河。至菩提岸。故名六波罗蜜。

问。如经所说。三聚净戒者。誓断一切恶。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众生。今者唯言制三毒心。岂不文义有乖也。

答。佛所说是真实语。菩萨摩诃萨。于过去因中修行时。为对三毒。发三誓愿。持一切净戒。对于贪毒。誓断一切恶。常修一切善。对于嗔毒。誓度一切众生。故常修慧。对于痴毒。由持如是戒定慧等三种净法。故能超彼三毒成佛道也。诸恶消灭名为断。以能持三聚净戒。则诸善具足。名之为修。以能断恶修善。则万行成就。自它俱利。普济群生。故名解脱。则知所修戒行不离于心。若自心清净。则一切佛土皆悉清净。故经云。心垢则众生垢。心静则众生净。欲得佛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也。三聚净戒自然成就。

问曰。如经所说。六波罗蜜者。亦名六度。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今言六根清净。名波罗蜜者。若为通会。又六度者。其义如何。

答。欲修六度。当净六根。先降六贼。能舍眼贼。离诸色境。名为布施。能禁耳贼。于彼声尘。不令纵逸。名为持戒。能伏鼻贼。等诸香臭。自在调柔。名为忍辱。能制口贼。不贪诸味。赞咏讲说。名为精进。能降身贼。于诸触欲。湛然不动。名为禅定。能调意贼。不顺无明。常修觉慧。名为智慧。六度者运也。六波罗蜜。喻若船筏。能运众生。达于彼岸。故名六度。

问。经云。释迦如来。为菩萨时。曾饮三斗六升乳糜。方成佛道。先因饮乳。后证佛果。岂唯观心得解脱也。

答。成佛如此。言无虚妄也。必因食乳。然始成佛。言食乳者。有二种。佛所食者。非是世间不净之乳。乃是清净法汝。三斗者。三聚净戒。六升者。六波罗蜜。成佛道时。由食如是清净法汝。方证佛果。若言如来食于世间和合不净牛膻腥乳。岂不谤误之甚。真如者。自是金刚不坏。无漏法身。永离世间一切诸苦。岂须如是不净之乳。以充饥渴。经所说。其牛不在高原。不在下湿。不食谷麦糠麸。不与牸牛同群。其牛身作紫磨金色。言牛者。毗庐舍那佛也。以大慈悲。怜愍一切。故于清净法体中。出如是三聚净戒六波罗蜜微妙法乳。养育一切求解脱者。如是真净之牛。清净之乳。非但如来饮之成道。一切众生若能饮者。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问。经中所说。佛令众生。修造伽蓝。铸写形象。烧香散花燃灯。昼夜六时绕塔行道。持斋礼拜。种种功德。皆成佛道。若唯观心。总摄诸行。说如是事。应虚空也。

答。佛所说经。有无量方便。以一切众生钝根狭劣。不悟甚深之义。所以假有为喻无为。若復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言伽蓝者。西国梵语。此土翻为清净地也。若永除三毒。常净六根。身心湛然。内外清净。是名修伽蓝。铸写形象者。即是一切众生求佛道也。所为修诸觉行。彷像如来真容妙相。岂遣铸写金铜之所作也。是故求解脱者。以身为炉。以法为火。以智慧为巧匠。三聚净戒六波罗蜜以为模样。镕炼身中真如佛性。遍入一切戒律模中。如教奉行。一无漏缺。自然成就真容之像。所谓究竟常住微妙色身。非是有为败坏之法。若人求道。不解如是铸写真容。凭何辄言功德。烧香者。亦非世间有相之香。乃是无为正法之香也。薰诸臭秽无明恶业。悉令消灭。其正法香者。有其五种。一者戒香。所谓能断诸恶。能修诸善。二者定香。所谓深信大乘。心无退转。三者慧香。所谓常于身心。内自观察。四者解脱香。所谓能断一切无明结缚。五者解脱知见香。所谓观照常明。通达无碍。如是五种香。名为最上之香。世间无比。佛在世日。令诸弟子以智慧火。烧如是无价珍香。供养十方诸佛。今时众生不解如来真实之义。唯将外火。烧世间沉檀薰陆质碍之香。希望福报。云何得。散花者。义亦如是。所谓常说正法。诸功德花。饶益有情。散沾一切。于真如性。普施庄严。此功德花。佛所赞叹。究竟常住。无凋落期。若復有人散如是花。获福无量。若言如来令众生。剪截缯彩。伤损草木。以为散花。无有是处。所以者何。持净戒者。于诸天地森罗万象。不令触犯。误犯者犹获大罪。况復今者故毁净戒。伤万物求于福报。欲益返损。岂有是乎。又长明灯者。即正觉心也。以觉明了。喻之为灯。是故一切求解脱者。以身为灯台。心为灯炷。增诸戒行。以为添油。智慧明达。喻如灯火。当燃如是真正觉灯。照破一切无明痴暗。能以此法。转相开示。即是一灯。燃百千灯。以灯续燃。然灯无尽。故号长明。过去有佛。名曰然灯。义亦如是。愚痴众生。不会如来方便之说。专行虚妄。执著有为。遂燃世间酥油之灯。以照空室。乃称依教。岂不谬乎。所以者何。佛放眉间一毫相光。上能照万八千世界。岂假如是酥油之灯。以为利益。审察斯理。应不然乎。又六时行道者。所谓六根之中。于一切时。常行佛道。修诸觉行。调伏六根。长时不捨。名为六时。绕塔行道者。塔是身心也。当令觉慧巡绕身心。念念不停。名为绕塔。过去诸圣。皆行此道。得至涅槃。今时世人不会此理。曾不内行。唯执外求。将质碍身。绕世间塔。日夜走骤。徒自疲劳。而于真性。一无利益。又持斋者。当须会意不达斯理。徒尔虚切。斋者齐也。所谓斋正身心。不令散乱。持者护也。所谓于诸戒行。如法护持。必须外禁六情。内制三毒。勤觉察。净身心。了如是义。名为持斋。又持斋者。食有五种。一者法喜食。所谓依持正法。欢喜奉行。二者禅悦食。所谓内外澄寂。身心悦乐。三者念食。所谓常念诸佛。心口相应。四者愿食。所谓行住坐卧。常求善愿。五者解脱食。所谓心常清净。不染俗尘。此五种食。名为斋食。若復有人。不食如是五种净食。自言持斋。无有是处。唯断于无明之食。若辄触者。名为破斋。若有破。云何获福。世有迷人。不悟斯理。身心放逸诸恶。皆为贪欲恣情。不生惭愧。唯断外食。自为持斋。必无是事。又礼拜者。当如是法也。必须理体内明。事随权变。理有行藏。会如是义。乃名依法。夫礼者敬也。拜者伏也。所谓恭敬真性。屈伏无明。名为礼拜。若能恶情永灭。善念恒存。虽不现相。名为礼拜。其相即法相也。世尊欲令世俗表谦下心。亦为礼拜。故须屈伏外身。示内恭敬。举外明内。性相相应。若復不行理法。唯执外求内。则放纵嗔痴。常为恶业。外即空劳身相。诈现威仪。无惭于圣。徒诳于凡。不免轮回。岂成功德。

问。如温室经说。洗浴众僧。获福无量。此则凭于事法。功德始成。若为观心可相应否。

答。洗浴众僧者。非洗世间有为事也。世尊当尔为诸弟子。说温室经。欲令受持洗浴之法。故假世事。比喻真宗。隐说七事供养功德。其七事云何。一者净水。二者烧火。三者澡豆。四者杨枝。五者净灰。六者蘇膏。七者内衣。与此七法。喻于七事。一切众生由此七法。沐浴庄严。能除毒心无明垢秽。其七法者。一者谓净戒。洗荡僭非。犹如净水濯诸尘垢。二者智慧。观察内外。犹如然火能温净水。三者分别。简弃诸恶。犹如澡豆能净垢腻。四者真实。断诸妄想。如嚼杨枝能净口气。五者正信。决定无疑。犹如净灰摩身。能辟诸风。六者谓柔和忍辱。犹如蘇膏通润皮肤。七者谓惭愧。悔诸恶业。犹如内衣遮丑形体。如上七法。是经中秘密之义。如来当尔为诸大乘利根者说。非为小智下劣凡夫。所以今人无能解悟。其温室者。即身是也。所以燃智慧火。温净戒汤。沐浴身中。真如佛性。受持七法。以自庄严。当尔比丘聪明上智。皆悟圣意。如说修行。功德成就。俱登圣果。今时众生莫测其事。将世间水洗质碍身。自谓依经。岂非误也。且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事不相应。云何悟道。若欲身得净者。当观此身。本因贪欲不净所生。臭秽骈阗。内外充满。若也洗此身求于净者。犹如堑堑尽方净。以此验之。明知洗外非佛所说也。

问。经说言至心念佛。必得往生西方净土。以此一门。即应成佛。何假观心。求于解脱。

答。夫念佛者。当须正念。了义为正。不了义为邪。正念必得往生。邪念云何达彼。佛者觉也。所谓觉察身心。勿令起恶。念者忆也。所谓忆持。戒行不忘。精进勤了。如是义名为念。故知念在于心。不在于言。因筌求鱼。得鱼忘筌。因言求意。得意忘言。即称念佛之名,须知念佛之道。若心无实。口诵空名。三毒内臻。人我填臆。将无明心不见佛。徒尔费功。且如诵之与念。义理悬殊。在口曰诵。在心曰念。故知念从心起。名为觉行之门。诵在口中。即是音声之相。执相求理。终无是处。故知过去诸圣所修。皆非外说。唯只推心。即心是众善之源。即心为万德之主。涅槃常乐。由息心生。三界轮回。亦从心起。心是一世之门户。心是解脱之关津。知门户心。岂虑难成。知关津者何忧不达。窃见今时浅识。唯知事相为功。广费财宝。多伤水陆。妄营像塔。虚促人夫。积木叠泥。圆青画绿。倾心尽力。损己迷它。未解惭愧。何曾觉知。见有为则勤勤爱著。说无相则兀兀如迷。且贪现世之小慈。岂觉当来之大苦。此之修学。徒自疲劳。背正归邪。诳言获福。但能摄心内照。觉观外明。绝三毒永使消亡。闭六贼不令侵扰。自然恒沙功德。种种庄严。无数法门。一一成就。超凡证圣。目击非遥。悟在须臾。何烦皓首。真门幽秘。宁可具陈。略述观心。祥其少分。而说偈言:

 

我本求心心自持    求心不知待心知

佛性不从心外得    心生便是罪生时

我本求心不求佛    了知三界空无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    只这心心心是佛

注:吾曾每天于清晨在碧聊房间开示过此法本

我的理想是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一切的众生看见我不会感觉我有恶意!
2011/8/8 22:58:00
智心





博士后级

角  色:超级版主
发 帖 数:777
经 验 值:902
注册时间:2006/8/9
顶礼大恩上师!上次没有赶上,现在网络比用碧聊时条件好多了,真希望能听到上师开示这个殊胜的教法。

[论坛小贴士]:
一、悲华楞严禅师者,内名体澄,外号光觉,中国佛教法眼宗第十一代传人,得法于福建龙岩中华山性海寺已故老方丈寂照慧瑛禅师。禅师还兼具临济宗、曹洞宗法嗣和南传四念处内观禅及藏传大圆满传承。禅师由净入禅,又由禅入净,由净又入密,直至禅净密三者融会合一。
二、有关法眼宗知识简介:
1、法眼宗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是最后出现的禅宗集大成宗派,乃五代文益禅师所创,源出南宗青原一脉。文益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谥为"法眼大禅师"。后世因称此宗为"法眼宗"。宋初极盛,宋中叶后衰微,传到三祖永明延寿禅师时远播海外,时人视永明为弥勒下生,永明后法眼不重法嗣,到近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才重续法灯,虚云老和尚自续为法眼宗第八世,悲华光觉体澄禅师则续为第十一世。
2、“法眼四机”为禅宗中之法眼宗指导学人所用之四种机法。(一)箭锋相拄,谓师家之接化,针对学人上中下等各种机根而弯弓投矢,机锋相当,接化与领受之双方,紧密相契,无有间隙。(二)泯绝有无,谓令学人超越有与无二元对立之分别见解,而不令执着于父母未生以前之自己。(三)就身拈出,谓佛性真如原本即显现于世间各种千差万别之现象界中,师家遂藉此种具显于人人眼前之现成佛性,信手拈来,一一皆可随缘点化。(四)随流得妙,谓师家依学人根器,灵巧运用接化之机法,而令学人体得佛性之殊妙。
3、法眼宗的宗风,简明处似云门,隐密处类曹洞,其接化之语句似颇平凡,而句下自藏机锋,有当机觌面而能使学人转凡入圣者。《五家参详要路门》说:‘法眼宗先利济。’直论箭锋相拄,是其家风。一句下便见,当阳便透。随对方人之机宜,接得自在,故说为‘先利济。’《人天眼目》卷四曰:‘法眼宗者,箭锋相拄,句意合机;始则行行如也,终则激发。渐服人心,消除情解,调机顺物,斥滞磨昏。’此亦先利济的意思。《归心录》说:‘法眼宗风,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又《五家宗旨纂要》说:‘法眼宗家风,则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句里藏锋,言中有响。三界唯心为宗,拂子明之。’。
三、悲华楞严体澄光觉禅师云:总之,法眼宗的宗风灵活、顺机、直接了当又细密无间。它是禅宗最后出现的派别,他融合了前面的各宗派所长而带融通性,并对当时代宗门极具批判性,对今世亦不过时,被誉为是佛门“僧值”、“纠察”。1943年虚公正式接续法眼宗,将法传于祈请传宗的本湛青持师祖,1946年师祖圆寂,为续法眼师祖又将法代传于寂照慧瑛恩师。1991年吾值遇寂照慧瑛恩师,恩师复又传法予我,5年后恩师圆寂(1996)。恩师也是虚公的戒子,在师祖圆寂时虚公又亲自代传法卷给恩师。恩师又于91年时将法眼之法传于吾,吾之法眼派号:体澄光觉,是为记。(文/释悲华)

| 返回首页 | ※※※迈向解脱!※※

信息备案号: 闽ICP备16026213号
  • 联系我们 - - 论坛存档 - 返回顶部
    Powered by BBSXP 2008 MSSQL © 1998-2024 Yuzi.Net
  • Processed in 0.08 second(s)
    Server Time 2024/4/28 2: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