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词]: 欢迎来到悲华在线网站学习交流园地。法炬集限制注册,故一般用户只可以游客身份进行部分内容的浏览,无法发帖和跟帖,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弥勒尊佛!谢谢!愿您六时吉祥!


网站主页 | 宗派法门 | 法脉传承 | 法雨甘露 | 道场巡礼 | 往事如风 | 太虚法藏 | 下载中心 | 影视厅 | 图吧 | 博客 | 论坛 | 视频教室

有人问禅师:什么是佛?楞严悲华禅师答:问者即是,全体即真,一切现成,无欠无缺,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见者非见,言者非言,于无知处知,于无所得处得,是名为佛也。

古有黄龙三关,今有楞严三问:今问《楞严经》所云:何为妙明真心?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菩萨是如何假爱欲而生娑婆却又不染红尘?若通此三问三答,必为见性人也。
    
 
邪淫的危害,戒邪淫的功德利益。
发起人:释悲华  回复数:3  浏览数:4447  最后更新:2009/10/26 3:28:00 by 慈明

选择查看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  帖子排序:
2004/8/28 14:08:00
释悲华





研究员或教授级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1555
经 验 值:8120
注册时间:2004/3/30
邪淫的危害,戒邪淫的功德利益。
《半月谈》第二期文章:邪淫的危害,戒邪淫的功德利益。


缘起文

人知杀生之业最惨,不知邪淫业尤惨也;人知杀生之报最酷,不知邪淫报尤酷也。通过上面陈述的这些案例,让我们都看到淫欲的危害性。

常言道“万恶淫为首”,实际上淫欲不仅于世间法深有危害,其更主要的过患是导致轮回之因,障碍解脱之道。《圆觉经》中云:“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恶鬼。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又知诸爱可厌恶故,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皆轮回故,不成圣道。是故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

淫欲的违害分世间法与解脱道述之:

一:邪淫于世间法的违害

我们可能都会有感触,在遇境逢缘的时候只要淫念一动,便若火烧身不能自拔,会不顾一切的想去行淫,不仅淫念,还有许多恶念也自然随之而起:如“幻妄心,计谋心,嗔恨心,痴迷心,嫉妒心,甚至恶毒杀害之心等”,如得到满足,尚且罢了。然而常行于淫欲,未曾满足时。如渴饮咸水,终不能除渴。爱欲亦如是,终无有满足。如火焚草木,无有厌足时。爱欲亦如是,终无有满足。往往为了满足淫欲,会不择手段在言语上进行欺骗、挑逗、威吓,甚至在行为上进行猥亵、奸污、杀害等,总之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如此不仅自感罪殃,还令他受痛苦。

有些人很天真地认为,自己只享受一次贪欲就足够了,但这样断绝贪欲无疑是异想天开,如同饮用盐水只会越喝越口渴,越享受贪欲越增上,永远也无法满足。假如在世间上享受贪欲会得到满足,那在我们一生中也曾享受过数以千次的各种妙欲,在这个无始无终的轮回中,我们也享受过无数次的妙欲,可以确切肯定并不存在一个不曾享受过的贪欲。以前享受过了但今日我们的贪欲还在不断增长,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轻,故我们应该依靠佛教的对治法来加以断除。六道众生中除了地狱众生外,其它的众生如傍生和人等都有不净行,即使那些渺小的动物也同样追求贪欲,但欲壑难填,看到它们也是非常可怜!所以无论有情转生到三界中的哪一个地方,愈享受世间贪欲,将来愈无法满足,对此我们应该依靠有效的对治法来断除之。

其实我们认真去观察贪欲时,男欢女爱乃至于世间上最诱人的妙欲都是有为法,是无常的性质,无有任何意义。即使一生之中都沉浸在不净行之中,也无法得到满足,最后得到的苦果却需要多生累劫去承受,这种诱人的贪欲除了把众生引入三恶趣外,对往生也没有任何的助益,依赖贪心,不但所得的安乐甚少而短暂,而且今生和来世获得的痛苦众多又漫长。比如拉马车的牲口,它为了在路边吃一撮草,却遭受到不断地鞭挞。所得的利益只有一口草那么少,但自已却感受巨大的恐怖与痛苦。得利少,苦更多,世间贪欲就是如此。

享受世间妙欲犹如服食甜蜜的毒药,享受时异常甜美可口,但吞下肚后却会丧失宝贵的生命,结果与当初的期望恰恰是相反的。只要已经享受过任何一种贪欲的快乐,其业力一定会与之形影不离,这种痛苦的果报纵经千百劫也必定会成熟。贪欲实际是一切痛苦的根本。

身犯邪淫或耽染淫欲,不仅会导致伤身害命、破家失财、身败名裂,甚至招致牢狱之灾、灭顶之祸。现世的报应就已经痛不可言,更不用提将来身陷三途、轮回恶道之苦,再生为人,也会因前世恶因继续承受家眷不贞良、不如意的果报。《正法念处经》中叙述的邪淫果报是多么可怕:“复有邪行,谓于受戒正行妇女,行非梵行……或于姊妹,或于同姓,或于香火,或香火妇,或知识妇,诳诱邪行,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趣,在彼地狱吒吒吒哜别异中生,受大苦恼……如是无量百千岁乃至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脱此苦,彼处复有金刚恶鼠,食其人根,分令破碎,如芥子许。受苦唱唤,食人根已,次食其肠,既食肠已,次食熟藏,食熟藏已,从背而出,次食其背,既食背已,次食背骨。彼恶业人,以恶业故,如是无量百千年岁,受地狱苦。于长久时,得脱彼处,所受苦恼,既得脱已,走向异处。复有黑虫缠绞其身,先缠人根,烧而食之,受极苦恼,唱声大唤,如是黑虫,常缠常食,乃至彼人作集恶业,未坏未烂,业气未尽,于一切时与苦不止。若恶业尽,彼地狱处尔乃得脱,既得脱已,复于无量百千世中,于食自肉饿鬼中生,自食身肉,虽自食肉而复不死。以作业时,自姊妹等,行非梵行,自受乐故,于饿鬼中自食身肉。若脱彼处,生畜生中,常作牝猪,自食其子,如人中时,于亲等中行淫业故。彼人彼处若得脱已,难得人身,如龟遇孔。若生人中同业之处,彼人常有人根恶病,如是人根恶病急故,自割人根。彼业因缘,若自有妻,为下贱人之所侵逼,不相应人共行淫欲,以作业时,犯他妻故,一切恶中,邪见邪行,最为深重,此不善业,于世出世皆不相应。

《受十善戒经》云:“淫有十过患。何等为十。
一者贪淫之人。虽生天上为天帝释受五欲乐。心如偷食狗常醉不醒。没于五欲驶流河中。
  二者贪淫之人。虽为人王威力自在。作恩爱奴被人所使。多得财宝如火受薪不知厌足。亡身丧国死堕恶道。
  三者贪淫之人。恒系属他六贼驱策。无常大象蹑其背上。心如猿猴不知众难。欲火焚烧不识父母兄弟姊妹。犹如猪狗更相荷担无复惭愧。
  四者贪淫之人。常饮不净女人脓血。于无量劫常处胞胎。生藏熟藏子藏诸虫以为衣服。唼[口+束]女根用为饮食。
  五者贪淫之人。心如利刀眼如火车。割截烧灭功德行藏。
  六者贪淫之人。到刹利众然结使火起贪欲薪。意欲剥夺犹如罗刹。到婆罗门众不生惭愧。犹如幻人但作妖祥说不净事。到沙门众不知皈依。动诸情根如胶著草。欲染诸使围绕意根。六情火起烧善种子。破灭先世梵行白业。举手动足犹如利刀。眼如猛火口如罗刹。遍体毛孔淫火所使。
  七者贪淫之人。造八种业。杀生作杀生具刀剑杖等。和合男女作大妄语。饮酒歌颂作淫境界。或复偷盗一切宝器。庄严虫聚为心王所使。眼根恶狗偷啖臭秽。
  八者贪淫之人。为淫所使心如大火亦如铁聚。直当陷堕。破灭梵行必堕地狱。
  九者贪淫之人。身坏命终如掷贝珠顷。必定当堕赤铜地狱。赤铜地狱纵广正等七千由旬。如铜花林下有铁床。床上复有百千由旬热铜八楞柱。柱端有镜。镜中自然有诸女像或作男形。淫人爱念动诸情根同时火起。铜花化为大热铁钉。铜柱变成沸铜镬汤。铁床火然。女化为狗男化为刀。驱蹴罪人受无量苦。啖热铁丸吞饮洋铜。求死不得经无量岁。寿命一劫。
  十者贪淫之人。不得见佛如重云障。破梵行故。必定当堕阿鼻地狱。身满狱中寿命一劫。左右宛转复经一劫。
  时阎罗王呵责罪人。汝乐淫欲今受此苦。是事乐不。汝今复当百千万劫偿他人债。终不可尽。
  地狱命终生鸠鸽中。受龙蛇身。污梵行故。百生千生不见于佛。不闻于法终不得道。
《法苑珠林》中也记载:“佛言邪淫有十罪:一者、常虑彼夫所杀,二者、夫妇不睦,三者、恶增善减,四者、妻子孤寡、五者、财产日耗,六者、恶事常被人疑,七者、亲友诽谤,八者、广结怨家,九者、死入地狱,十者、报尽为男,妻不贞洁;报尽为女,多人共一夫。”

依照世俗的说法,邪淫的危害亦可以归纳12种:

害天伦:天地间男婚女嫁,纳之以礼,乃天定的伦理。淫乱,不仅违背了人情义理,而且破坏人伦道德,沦为衣冠禽兽。
害人节:女性生命中最珍贵的是贞操。为了一时的欲念,而毁了她的贞节,其罪莫大。请设想如果是自己的亲人、女儿、姐妹被人淫辱,内心有何感想?
害名声:任你再机密,终会被人知道,一旦臭名远播,受人耻笑,有辱亲戚朋友。害名利:感应篇说:上天有专门鉴察人间善恶的“三台星”与“北斗星”,而人自身有“三尸神”及“灶神”,都在随身察人的过错。人在夜深人静或暗室做坏事,上天那有不知道的理由。所以说:因好色欲而名必败,因好色欲而利必丧。
害门风:羞辱她的父母公婆、丈夫、兄弟姐妹,败坏她的家风,令她一家大小没脸见人,痛恨入心、入骨,等于杀她三代。
害性命:臭名远传,妇女因受辱致死,或她的丈夫愤恨而死,或丈夫杀妻子,或妇人杀亲夫,或丈夫杀奸夫,或奸人被众人公诛等等悲剧,如此仅为一时的欢乐,而闹出人命,终生受良心的责备或受法律的制裁。
害风俗:社会上有这种廉耻丧尽人面兽心的人,无知青少年以此作为榜样,助长淫乱歪风,误人子弟,破坏社会安宁。
害心术:淫念一生,种种恶念都生,如幻妄心、贪恋心、妒嫉心纠缠不停,心意邪恶之罪最重。
害阴德:上天在冥冥中,有安定人的道理,以良善的本性,做人的根本。如果做乱了常道、败德丧行、伤天理、灭良心的事,阴德毁灭殆尽,便要堕入地狱、畜生的恶道受苦。
害寿命:鬼神削夺人的寿命,尤以犯淫恶的最为明显,何况欲火焚烧,精神竭尽,骨髓干枯,必受劳病死,或生恶疮、病毒死、精竭死等等恶报,所以好色者不得好死、早年夭折。
害祖先:祖先相传的血脉因此而断绝,自己一生福份被削尽,败坏了家声,绝了祭祀。
害妻女:妻子被人淫乱,是因自己乱人妻女的结果,把妻子去还债,女儿去当娼妓等报应。这不但在书上能看到,在现实社会里随处可以见到淫乱的速报恶果


二:于出世法的违害

1:淫欲是生死轮回的根本:

淫欲对世法的危害已不胜枚举,于出世法更是首要的罪魁祸首。淫欲的可怕性就是这个习气,是我们缠绕生死,不得解脱的根本。经云:“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诸经论中,佛陀关于戒淫戒色的教言比比皆是,无非告诉世人——淫欲是生死轮回的根本:《楞严经》云:“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处。当观淫欲,犹如毒蛇,如见怨贼。”又云:“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 《大智度论》中说:“淫欲虽不杀害众生,系缚为大罪”。《大庄严论经》云:“色缚于凡夫,五阴悉羁系,生能缚于物,死缚亦复然,今身至后世,未始不系缚,轮回羁缚中,数数受生死。”

2:淫欲是解脱道的主要障碍:

佛子们通过自他二利,方能圆满无上佛果。而欲圆满利他事业, 以戒杀为先。而自利修行, 就需要以戒淫先, 因淫念染污净心, 于道中障碍定慧的生起, 引生种种恶行,不得解脱故。正如《楞严经》所云:“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四十二章经》云:“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又云:“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杂阿含经》云: “欲能缚世间,调伏欲解脱。断除爱欲者,说名得涅槃。”
《窍诀宝藏海》亦云: “实际上正是贪心这个魔束缚了三界中的一切众生,而使之无法获得解脱。因此,谁离不开贪心,他实际上就已被痛苦的镣铐束缚了,这种人永远也不会拥有安乐静谧的生活。无论是希求往生极乐世界还是获得阿罗汉的果位,有世俗贪心的人是不可能靠近,更不能达到这种目标。贪心炽盛的人,完全无法忆及极乐世界的功德,比如一个年青的男人正苦恋着一个女人,这时死魔突然来到其面前,他根本不会观想、祈祷阿弥陀佛,而是一直贪恋着女友,在此痴迷不舍的心态中死亡、趋入中阴、然后转世。虽然已经隔世,但在贪执心的束缚与驱使之下,那么他的来世就很有可能会变成是女友身上的小虫,重来这个苦难世界感受无量的痛苦,这种人已经失去了往生极乐世界的机会,因果丝毫不爽。”

戒淫欲的功德利益
一:戒邪淫的功德利益

《圆觉经》中说:“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
淫欲而正性命。”可知众生的存在,皆由淫欲而来,若要凡夫众生,皆断淫欲,那是不可能的事;众生修证至三果阿那含位,始得永断淫欲;修禅定而入初禅以上,始能伏住淫欲;欲界众生,虽至第六天,仍在淫欲中。所以淫欲的烦恼,在人类世界是很难戒绝的。佛陀设教,固然盼望一切众生皆能离欲,但此终属不可能的事,所以巧设方便,在家弟子,允许有其正当的夫妻生活。事实上,人间的安立,端在男女夫妻的和合,正常的夫妻生活,不会带来社会的悲剧;男女问题之为社会造成悲剧,都是由於不正常的男女关系而来,如果人人安於一夫一妻的家庭生活,我们的新闻报道中,便不会发现奸杀、情杀、强奸、诱奸、和奸以及破坏家庭等等的字眼了。为了造成人间的和乐,佛陀为在家的男女信徒,制定了邪淫戒。
《极乐愿文大疏》中云:“如果能够完全断除邪淫不净行,那么生生世世中都可获得安乐,现世中也是受到众人称赞,成为高贵种姓,生生世世喜欢持戒,暂时转生于天界等有无量功德。经中也说:"不去他妻旁,断除邪淫行,知足于自妻,此士转善趣。”
根据经上记载:
1:戒邪淫者当得五种福报:
《般泥洹经》云:不邪淫者,有五增福:一者、多人称誉。二者、不畏县官。三者、身得安隐。四者、死生天上。五者、从立清净泥洹道。
2:戒邪淫者当有五神护持
灌頂經云:戒邪淫者当有五神护持:(一)佛馱仙陀樓哆,除口舌之非。(二)鞞闍耶藪多娑,除瘟疫鬼之害。(三)涅坻醯馱多耶,除縣官之害。(四)阿邏多賴都耶,護持人之舍宅。(五)婆羅那佛曇,平定舍宅之八神。
依世俗的说法也有如下的利益:1:成就世间功利名誉。2:身体健康长寿。3:家庭和睦。 4:子女和顺,福祉绵长。5:远离横事 。6:财富增长。7:死后往生善妙之处。

二:梵行的功德利益

《受十善戒经》云:“不淫戒者。有五功德利。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之所赞叹。不淫者。住佛威仪身香如佛。
何等为五?
一者不动眼识不视淫色。设见色时如见粪虫。如刀入心如火烧眼。心不起爱无常所切。眼火横动何爱之有。
二者不闻淫声。设闻淫声不动耳识悦可耳根。愚痴音声动毒蛇林为爱种子。此名贼风。从耳根出妄见所起。如夜叉吟何爱之有。此是幻响愚夫爱之。鼓动诸根是露人声。从痴爱河顺五欲流。深知是贼不动耳识。
三者鼻不嗅香。当知是香从八风起。痴风鼓动爱风吹来。花等诸香从妄想生。颠倒横有从鼻识起。横言是香或称美味。鼻识惊动草木众花皆称是香。如来摄身不嗅香臭。体解非真不赞香触。
四者不动舌识。不说世利不赞淫事。口终不说淫欲触乐。不住狂惑黐胶屋宅。亦不乐说可爱乐事。增长无明五贼痴爱。是故诸佛不动舌识。
五者意寂不动。不起淫心不念淫事。不想淫乐不动淫根。淫识不转如解脱心。住寂灭处处常乐城。安隐无为随学佛心。住真如际。一向入于十八大空九种涅槃。
佛及菩萨得五功德。身形清净常生莲花。身净无垢心亦淡泊。是故诸佛说不淫戒。最胜清净无上功德具足五利。赞叹称美为解脱因不可穷尽。淫为极重无索系缚。譬如老象溺五欲泥。普为一切诸罪根本。
佛告舍利弗。若有持心持身不造淫欲。持眼不视淫色。持耳不听淫声。持鼻不嗅淫香。持舌不触淫舌。如此名为具足智慧行八正路。不淫净身心。喻如莲花不着尘垢。成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辟支佛道。无上大道。皆从不淫清净故得。”

综上所述,我们深知了淫欲的过患,同时也了知了无论是希求世间的幸福美满,还是出世的菩提妙果,对治淫习都是广大佛子们修行中的重中之重。本期半月谈就是针对“如何对治身口意三门的淫习”话题开展经验交流,希望佛友们积极参与讨论,将彼此心得体会奉献给大家做为法施,让我们为克服修行路上的共同障碍而努力

[此帖子已被 释悲华 在 2004-8-29 16:24:44 编辑过]
[念无常]一切皆空,爱却未空,生----是多么恐怖![念恩]一切功德来自上师,要一心依止。[愿生娑婆净土]南无浊世怙主本师释迦文佛!南无未来教主弥勒尊佛!南无兜率天上法花林菩萨、大妙相菩萨!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念事业]默默耕耘几十年,且看那时侯的因我缘起的佛教会怎样?!    
2004/8/29 16:04:00
调皮小鱼





高中生级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171
经 验 值:2363
注册时间:2004/8/22
[em35] [em35] [em35] [em28]
┌────────────────┐
│▉▉▉▉▉▉▉▉▉▉▉...... 80%│
└────────────────┘
业障正在消除...............已完成80%
2008/8/9 16:50:00
慈贤





大学本科级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275
经 验 值:298
注册时间:2007/3/2
南无弥勒尊佛
离开谁也不能离开上师
2009/10/26 3:28:00
慈明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17
经 验 值:17
注册时间:2012/9/12
顶礼上师。

[论坛小贴士]:
一、悲华楞严禅师者,内名体澄,外号光觉,中国佛教法眼宗第十一代传人,得法于福建龙岩中华山性海寺已故老方丈寂照慧瑛禅师。禅师还兼具临济宗、曹洞宗法嗣和南传四念处内观禅及藏传大圆满传承。禅师由净入禅,又由禅入净,由净又入密,直至禅净密三者融会合一。
二、有关法眼宗知识简介:
1、法眼宗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是最后出现的禅宗集大成宗派,乃五代文益禅师所创,源出南宗青原一脉。文益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谥为"法眼大禅师"。后世因称此宗为"法眼宗"。宋初极盛,宋中叶后衰微,传到三祖永明延寿禅师时远播海外,时人视永明为弥勒下生,永明后法眼不重法嗣,到近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才重续法灯,虚云老和尚自续为法眼宗第八世,悲华光觉体澄禅师则续为第十一世。
2、“法眼四机”为禅宗中之法眼宗指导学人所用之四种机法。(一)箭锋相拄,谓师家之接化,针对学人上中下等各种机根而弯弓投矢,机锋相当,接化与领受之双方,紧密相契,无有间隙。(二)泯绝有无,谓令学人超越有与无二元对立之分别见解,而不令执着于父母未生以前之自己。(三)就身拈出,谓佛性真如原本即显现于世间各种千差万别之现象界中,师家遂藉此种具显于人人眼前之现成佛性,信手拈来,一一皆可随缘点化。(四)随流得妙,谓师家依学人根器,灵巧运用接化之机法,而令学人体得佛性之殊妙。
3、法眼宗的宗风,简明处似云门,隐密处类曹洞,其接化之语句似颇平凡,而句下自藏机锋,有当机觌面而能使学人转凡入圣者。《五家参详要路门》说:‘法眼宗先利济。’直论箭锋相拄,是其家风。一句下便见,当阳便透。随对方人之机宜,接得自在,故说为‘先利济。’《人天眼目》卷四曰:‘法眼宗者,箭锋相拄,句意合机;始则行行如也,终则激发。渐服人心,消除情解,调机顺物,斥滞磨昏。’此亦先利济的意思。《归心录》说:‘法眼宗风,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又《五家宗旨纂要》说:‘法眼宗家风,则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句里藏锋,言中有响。三界唯心为宗,拂子明之。’。
三、悲华楞严体澄光觉禅师云:总之,法眼宗的宗风灵活、顺机、直接了当又细密无间。它是禅宗最后出现的派别,他融合了前面的各宗派所长而带融通性,并对当时代宗门极具批判性,对今世亦不过时,被誉为是佛门“僧值”、“纠察”。1943年虚公正式接续法眼宗,将法传于祈请传宗的本湛青持师祖,1946年师祖圆寂,为续法眼师祖又将法代传于寂照慧瑛恩师。1991年吾值遇寂照慧瑛恩师,恩师复又传法予我,5年后恩师圆寂(1996)。恩师也是虚公的戒子,在师祖圆寂时虚公又亲自代传法卷给恩师。恩师又于91年时将法眼之法传于吾,吾之法眼派号:体澄光觉,是为记。(文/释悲华)

| 返回首页 | ※※※迈向解脱!※※

信息备案号: 闽ICP备16026213号
  • 联系我们 - - 论坛存档 - 返回顶部
    Powered by BBSXP 2008 MSSQL © 1998-2025 Yuzi.Net
  • Processed in 0.06 second(s)
    Server Time 2025/4/29 20:5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