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词]: 欢迎来到悲华在线网站学习交流园地。法炬集限制注册,故一般用户只可以游客身份进行部分内容的浏览,无法发帖和跟帖,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弥勒尊佛!谢谢!愿您六时吉祥!


网站主页 | 宗派法门 | 法脉传承 | 法雨甘露 | 道场巡礼 | 往事如风 | 太虚法藏 | 下载中心 | 影视厅 | 图吧 | 博客 | 论坛 | 视频教室

有人问禅师:什么是佛?楞严悲华禅师答:问者即是,全体即真,一切现成,无欠无缺,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见者非见,言者非言,于无知处知,于无所得处得,是名为佛也。

古有黄龙三关,今有楞严三问:今问《楞严经》所云:何为妙明真心?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菩萨是如何假爱欲而生娑婆却又不染红尘?若通此三问三答,必为见性人也。
    
 
甲申文化宣言和孔子雕像进天安门广场的意义
发起人:释楞严  回复数:1  浏览数:3238  最后更新:2011/1/16 10:29:00 by 智照

选择查看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  帖子排序:
2011/1/14 14:09:00
释楞严
愿为释尊心子 誓与弥勒同行





研究员或教授级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2798
经 验 值:5340
注册时间:2005/10/14
甲申文化宣言和孔子雕像进天安门广场的意义
甲申文化宣言

    當今幾乎所有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學家、企業家、作家藝術家和人文學者都在關注和談論全球化。這一顯見的世界趨勢既推動了人類現代文明特別是科技成就和企業經驗的共享,也凸現出國家、民族、地區之間不同文明的差異、分歧和沖突。
    鑒與此,我們響應許嘉璐、季羨林、任繼愈、楊振寧、王蒙5位發起人的提議,應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邀請,於2004(甲申)年9月3日至5日在北京舉行“2004文化高峰論壇”,願藉此向海內外同胞,向國際社會表達我們的文化主張。
    文明多樣性是人類文化存有的基本形態。不同國家和民族的起源、地域環境和歷史過程各不相同,而色彩斑斕的人文圖景,正是不同文明之間相互解讀、辨識、競爭、對話和交融的動力。我們期待,經歷過全球化的洗禮,原生狀態的、相對獨立的多樣文明將獲得更為廣泛的參照,更為堅定的認同。文明既屬於歷史范疇,既已成為不同族群的恆久信仰、行為方式和習俗,則理應受到普遍的尊重。我們主張文明對話,以減少偏見、減少敵意,消彌隔閡,消彌誤解。我們反對排斥異質文明的狹隘民族主義,更反對以優劣論文明,或者將不同文明之間的關系形容為不可調和的沖突,甚至認為這種沖突將導致災難性的政治角力和戰爭。
    文化既涵蓋價值觀與創造力,也包括知識體系和生活方式。文化多元化對於全球范圍的人文生態,猶如生物多樣性對於維持物種平衡那樣必不可少。我們主張每個國家、民族都有權利和義務保存和發展自己的傳統文化﹔都有權利自主選擇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體領域完全不接受外來文化因素﹔同時也有權對人類共同面臨的文化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我們為世界上許多古老民族、經濟次發達地區的文化命運深感憂慮。國家不論大小、歷史不論長短、國力不論強弱,在文化交往和交流方面均享有平等權利。我們反對文化沙文主義和文化歧視,並認為此類行為是反文化的。
    華夏56個民族共同創造的中華文化,至今仍是全體中國人和海外華人的精神家園、情感紐帶和身份認同。應當認識,中華文化五千年生生不息、綿延不斷的重要原因,在於她是發生於上古時代多個區域、多個民族、多種形態的文化綜合體。她不但有自強的力量,而且有兼容的氣度、靈變的智慧。當是時也,我們應當與時俱進,反思自己的傳統文化,學習和吸收世界各國文化的優長,以發展中國的文化。我們接受自由、民主、公正、人權、法治、種族平等、國家主權等價值觀。我們確信,中華文化注重人格、注重倫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諧的東方品格和釋放著和平信息的人文精神,對於思考和消解當今世界個人至上、物欲至上、惡性競爭、掠奪性開發以及種種令人憂慮的現象,對於追求人類的安寧與幸福,必將提供重要的思想啟示。
    我們呼吁包括中國政府在內的各國政府推行積極有效的文化政策:捍衛世界文明的多樣性,理解和尊重異質文明﹔保護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實現公平的多種文化形態的表達與傳播﹔推行公民教育,特別是未成年人的文化、道德教育,以及激勵國家、民族和地區間的文化交流。
    文化價值的體現和文明的進步,還將有待於偉大的創造和成功的實踐。我們願與海內外華人一起,為弘揚中華文化而不懈努力,願與世界各國人民一起,為促進人類文明與社會發展共同奮斗!    
    許嘉璐 季羨林 任繼愈 楊振寧 王蒙 於廣華 於友先 馬金鳳 馬博敏 王石 王立平 王紀言 王曉棠 白先勇 白淑湘 田愛習 葉嘉瑩 馮驥才 湯一介 李 立 喬 羽 呂厚民 劉厚生 劉國平 劉詩昆 劉效禮 劉夢溪 朱建榮 任曉兵 許倬雲 何偉康 何茲全 何超明 吳祖強 陳映真 邵 恩 楊兆麟 蘇樹輝 杜維明 阿不都熱依木.熱介甫 阿來 貢敏 張信剛 張繼剛 尚長榮 龐朴 周小燕 周文中 周汝昌 周穎南 金堅范 胡恩 費明儀 高佔祥 蕭馬 尉天池 黃會林 黃苗子 黃俊杰 曹澤林 梅葆玖 寇世勛 辜正坤 謝晉 焦晃 詹建俊 滿都夫 裘錫圭 熊召政 潘震宙 


    《大地》 (2004年 第十八期)

孔子雕像落户天安门的意义

2011年01月14日09:12中国日报网 我要评论(0)

为弘扬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天安门地区又添文化新地标。孔子雕像落户天安门地区,意义非凡,在笔者看来,这折射出尊孔、弘扬传统文化已成为政府的鲜明行为。

这几年,传统文化虽然有崛起的迹象,但是依然停留在国学热的表象。受百家讲坛影响,国人对传统文化有种蓦然回首的感觉,一时间国学班开办、国学大师开评、国学短信开通、国学博客开放,人们对国学的一时热度恰恰反衬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陌生。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化之后屡遭重创,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文革”时砸孔庙,国人纷纷对传统文化给予抛弃。传统文化元气大伤,即使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呼吁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止步于少数文化人研究国粹的范畴。

而儒家文化却在国外大放异彩,很多精华正在被全世界各地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说,“西方的人文学和人文主义基本上是反自然和反宗教,对自然有侵略的倾向,对宗教不闻不问。但儒家所代表的人文学要求人类既要和自然保持和谐,又要与宗教保持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它的内涵比较宽广。比如儒家的金科玉律,包括所谓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些观念正逐渐被西方知识分子接受,成为最朴实的伦理。当今世界各地出现的生态环保危机表明,人和自然的关系要重新厘定。儒家尊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也是一个有价值的东西。”

历史是无法割裂的,对于悠久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应该给予更多的尊重和关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只有如此,才能与文化大国相称,才能提升国家文化的软实力。

(作者系知名时评人)

我的理想是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一切的众生看见我不会感觉我有恶意!
2011/1/16 10:29:00
智照





角  色:注册用户
发 帖 数:1
经 验 值:1
注册时间:2014/8/20

时下多少人把宗教和迷信稀里糊涂地等同起来。这个迷信,也就是封建迷信吧,这样的论调应该是新中国成立后反孔批林时的产物吧,我历史学得很差,也许违背史实。

不过有一点应该看得很清楚:此时所批,彼时可能获平反。也就是说,一种所谓的文化被传播或被排斥时,只是当时一孔之见,不能就被当作真理。

所以“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有时不无道理。

因此,在真理面前,请不要人云亦云!当然了,前提是你还渴求真理。或者,你还有些相信:违背真理可能真的要付出惨痛代价。否则,你很可能就漫不经心与真理擦肩而过;以至将真理大踏步踩在脚底还仰天长笑,以为自己才是那真理化身。如果,真的没有什么代价,我其实也真的不必说什么,否则,我就有强迫证的嫌疑啦。唉~


[论坛小贴士]:
一、悲华楞严禅师者,内名体澄,外号光觉,中国佛教法眼宗第十一代传人,得法于福建龙岩中华山性海寺已故老方丈寂照慧瑛禅师。禅师还兼具临济宗、曹洞宗法嗣和南传四念处内观禅及藏传大圆满传承。禅师由净入禅,又由禅入净,由净又入密,直至禅净密三者融会合一。
二、有关法眼宗知识简介:
1、法眼宗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是最后出现的禅宗集大成宗派,乃五代文益禅师所创,源出南宗青原一脉。文益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谥为"法眼大禅师"。后世因称此宗为"法眼宗"。宋初极盛,宋中叶后衰微,传到三祖永明延寿禅师时远播海外,时人视永明为弥勒下生,永明后法眼不重法嗣,到近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才重续法灯,虚云老和尚自续为法眼宗第八世,悲华光觉体澄禅师则续为第十一世。
2、“法眼四机”为禅宗中之法眼宗指导学人所用之四种机法。(一)箭锋相拄,谓师家之接化,针对学人上中下等各种机根而弯弓投矢,机锋相当,接化与领受之双方,紧密相契,无有间隙。(二)泯绝有无,谓令学人超越有与无二元对立之分别见解,而不令执着于父母未生以前之自己。(三)就身拈出,谓佛性真如原本即显现于世间各种千差万别之现象界中,师家遂藉此种具显于人人眼前之现成佛性,信手拈来,一一皆可随缘点化。(四)随流得妙,谓师家依学人根器,灵巧运用接化之机法,而令学人体得佛性之殊妙。
3、法眼宗的宗风,简明处似云门,隐密处类曹洞,其接化之语句似颇平凡,而句下自藏机锋,有当机觌面而能使学人转凡入圣者。《五家参详要路门》说:‘法眼宗先利济。’直论箭锋相拄,是其家风。一句下便见,当阳便透。随对方人之机宜,接得自在,故说为‘先利济。’《人天眼目》卷四曰:‘法眼宗者,箭锋相拄,句意合机;始则行行如也,终则激发。渐服人心,消除情解,调机顺物,斥滞磨昏。’此亦先利济的意思。《归心录》说:‘法眼宗风,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又《五家宗旨纂要》说:‘法眼宗家风,则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句里藏锋,言中有响。三界唯心为宗,拂子明之。’。
三、悲华楞严体澄光觉禅师云:总之,法眼宗的宗风灵活、顺机、直接了当又细密无间。它是禅宗最后出现的派别,他融合了前面的各宗派所长而带融通性,并对当时代宗门极具批判性,对今世亦不过时,被誉为是佛门“僧值”、“纠察”。1943年虚公正式接续法眼宗,将法传于祈请传宗的本湛青持师祖,1946年师祖圆寂,为续法眼师祖又将法代传于寂照慧瑛恩师。1991年吾值遇寂照慧瑛恩师,恩师复又传法予我,5年后恩师圆寂(1996)。恩师也是虚公的戒子,在师祖圆寂时虚公又亲自代传法卷给恩师。恩师又于91年时将法眼之法传于吾,吾之法眼派号:体澄光觉,是为记。(文/释悲华)

| 返回首页 | ※※※迈向解脱!※※

信息备案号: 闽ICP备16026213号
  • 联系我们 - - 论坛存档 - 返回顶部
    Powered by BBSXP 2008 MSSQL © 1998-2025 Yuzi.Net
  • Processed in 0.05 second(s)
    Server Time 2025/4/29 10:2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