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词]: 欢迎来到悲华在线网站学习交流园地。法炬集限制注册,故一般用户只可以游客身份进行部分内容的浏览,无法发帖和跟帖,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弥勒尊佛!谢谢!愿您六时吉祥!


网站主页 | 宗派法门 | 法脉传承 | 法雨甘露 | 道场巡礼 | 往事如风 | 太虚法藏 | 下载中心 | 影视厅 | 图吧 | 博客 | 论坛 | 视频教室

有人问禅师:什么是佛?楞严悲华禅师答:问者即是,全体即真,一切现成,无欠无缺,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见者非见,言者非言,于无知处知,于无所得处得,是名为佛也。

古有黄龙三关,今有楞严三问:今问《楞严经》所云:何为妙明真心?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菩萨是如何假爱欲而生娑婆却又不染红尘?若通此三问三答,必为见性人也。
    
 
关于善知识三宝性相辨别疑难经论选要
发起人:释楞严  回复数:0  浏览数:1895  最后更新:2011/1/12 3:49:00 by 释楞严

选择查看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  帖子排序:
2011/1/12 3:58:00
释楞严
愿为释尊心子 誓与弥勒同行





研究员或教授级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2798
经 验 值:5340
注册时间:2005/10/14
关于善知识三宝性相辨别疑难经论选要

一、善知识相貌如何?  
 
《圆觉经》: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不著声闻缘觉境界,虽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罗藐三菩提。末世众生见如是人,应当供养不惜身命,彼善知识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乃至示现种种过患,心无骄慢,况复抟财妻子眷属。  ”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二者任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断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无起灭念,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三者止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四者灭病,若复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断一切烦恼,身心毕竟空无所有,何况根尘虚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离四病者,则知清净,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骄慢,若复远离,应断嗔恨,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二、末法中佛现何身? 
 
1、《大鼓经》中云:“阿难莫哀伤,阿难莫哭泣,我于未来时,化为善知识,利益汝等众。” 
 
2、《殊胜等持经》云:“善男子,末法之时,我化现为善知识宣说此等持法门,是故善知识乃汝之本师,直至菩提果之间当依止且恭敬承侍。” 
 
3、《父子相见经》:不空成就问佛(时佛将入涅盘),若佛涅盘,恐无人教化。佛言:不空成就,我涅盘后,当化阿阇黎身,而利诸有情。不空成就心疑佛已离生老病死苦,现阿阇黎身,岂非又有生老病死苦?佛知其意,而告彼言:“我现堪布阿阇黎身,亦现生老病死相。”故金刚大持垂示:“在末劫不能见佛之时,我决现凡俗阿阇黎相,勿因不见而悲痛,当思上师即我。” 
 
4、《无垢虚空经》:阿难,诸如来非于一切众生前显现,而现为善知识宣说佛法,令播下解脱种子,故善知识胜于一切如来,当铭记此理。 
 
三、如何视师? 
 
1、《灌顶经》:当视师如佛世尊。 
 
2、《华严经》:“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受记法,菩萨以此,自知受记。何等为十?所谓以殊胜意,发菩提心,自知受记。……于一切善知识,和合无二,自知受记。于一切善知识,起如来想,自知受记。恒勤守护菩提本愿,自知受记。是为十。” 
 
“观自在菩萨,于金刚宝石上结跏趺坐,无量菩萨皆坐宝石恭敬围绕,而为宣说大慈悲法,令其摄受一切众生。善财见已欢喜踊跃,合掌谛观目不暂瞬,作如是念:善知识者则是如来……” 
 
3、《增壹阿含经》云:“尔时,阿难白世尊言:所谓善知识者,即是半梵行之人也,将引善道以至无为。佛告阿难:勿作是言,言善知识者即是半梵行之人。所以然者,夫善知识之人,即是(使)全梵行之人,与共从事,将视好道。我亦由善知识成无上正真等正觉,以成道果,度脱众生不可称计,皆悉免生、老、病、死。以此方便,知夫善知识之人,全梵行之人也。…… 
 
4、《地藏经》云:“专信恭敬听闻法,不应于彼起毁谤。于说法师供养者,谓于师起如佛想。” 
 
5、《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   
 
应敬阿阇梨等同诸佛。若轻阿阇梨者是轻诸佛。当受众苦无有威德。被诸疟病恶毒拏吉儞魅。宿曜执持及诸魔众。如是灾害常所娆乱。命终之后当堕地狱。是故当知阿阇梨者是为大师。常当尊重爱敬供养。如前所说众苦恼等皆不能侵。应当恭敬供养阿阇梨。何以故此阿阇梨。经阿僧祇俱胝劫数实难值遇。由此阿阇梨开发菩提道得成佛果。是故弟子依本法仪而常供养。是即供养诸佛如来故。 
 
金刚手菩萨。说此诸佛及诸菩萨真实法已。复说颂曰。 
 
  当于阿阇梨  起大信重心 
 
 其阿阇梨者  是无尽三昧 
 
 最上大乐本  诸佛等无异 
 
 由阿阇梨故  获最上究竟   
 
6、《最上大乘金刚大教宝王经》 
 
尔时阿难在大众中得闻是语。即前礼佛合掌白言。世尊云何名为四种之法。佛言四种法者。所谓声闻乘缘觉乘。此二乘者但能自利不能利他。复有二乘。谓方广大乘及彼最上金刚大乘。是名为四。尔时阿难又复问言。是金刚大乘当云何性。佛言阿难。若有菩萨发于最上大菩提心。是即名为金刚乘性。 
 
汝等大众当于彼师。常加尊重礼拜供养同于佛想。即感一切如来常加拥护。即是见前一切如来。汝等学众常于彼师奉事供给。   
 
7、《佛说般舟三昧经》 
 
佛说般舟三昧经四事品第三 

佛告颰陀和。欲学是三昧者。当敬于师承事供养。视当如佛。视善师不如佛者。得三昧难。菩萨敬善师从学得是三昧已。持佛威神于中立。东向视见若干百千万亿佛。十方等悉见之。譬如人夜起观星宿甚众多。菩萨欲得见今现在佛悉在前立者。当敬善师。不得视师长短。当具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不得懈怠。  
 
8、《佛说瑜伽大教王经》 
 
慈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礼佛而白佛言。世尊若有阿阇梨。于此一切如来身口意秘密大瑜伽教中受灌顶者。诸佛菩萨当云何观?

佛言。慈氏。彼诸如来及诸菩萨。观此受灌顶阿阇梨。如观菩提真心而无二相。何以故?灌顶之法与菩提一故。 
 
佛言,善男子汝今谛听。此阿阇梨。所有十方诸佛及诸菩萨现在说法者一日三时来诣阿阇梨所。献大供养如佛无异。俱发声言。此阿阇梨即是我等诸佛父母。及为我等诸佛之师。 
 
复次善男子,所有十方世界诸佛世尊现在说法者,彼诸如来所有三业积聚无量福德。是等阿阇梨一毛孔福德,何以故?此阿阇梨受瑜伽灌顶已。与一切佛智相应。真心微妙无有等故。 
 
尔时慈氏菩萨闻佛说已。叹未曾有住立佛前。尔时阿閦如来宝生如来无量寿如来不空成就如来大遍照如来等。入金刚阿阇梨三昧相金刚三摩地。从定出已。告诸如来及彼菩萨言。谛听谛听!所有三世诸佛。皆来诣阿阇梨所恭敬供养。何以故?此金刚阿阇梨即是一切如来。    
 
四、敬师的利益是什么?  
 
1、《顶宝龙王请问经》云:“天子,若依止善知识恭敬承侍,则亲睹一切如来清净刹土,获得殊胜大悲等持,不离智慧波罗蜜多,令一切众生圆满成熟,圆满一切所愿。” 
 
2、《大方等大集经》云:“复次善根者,所谓悦可诸善知识。资粮者,所谓给侍所须,恭敬供养尊重利益。方便者,所谓于善知识生世尊想。”   
 
3、《宝云经》云:“善男子,菩萨复有十法,善知法界,何等为十?有慧,依善知识,能勤精进,远离阴盖,清净,恭敬,多习空观,除着诸见,趣向于道,所见真宝。善男子,菩萨有慧习近善知识,见善知识爱敬喜悦,于善知识生世尊想,依善知识住,因善知识故得勤精进,因善知识故能除一切恶法,虽满足一切善法,而勤精进不惓除灭阴盖,已无盖障故而勤修道,得身口意业清净除诸习恶。” 
 
4、《摩诃般若波罗蜜经》T08NO.223云:“以是故善男子,于是佛法中倍应恭敬爱念生清净心,于善知识中应生如佛想,何以故?为善知识守护故,菩萨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5、《华严经》云:“善男子,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正所摄受,不堕恶趣。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所思念者,则不违越菩萨学处。若诸菩萨,为善知识所守护者,胜出世间。若诸菩萨,承事供养善知识者,于一切行不忘而行。” 
 
6、《菩萨藏经》作如是说:“总之获得菩萨一切诸行,如是获得圆满一切波罗密多,地忍等持,神通总持,辩才回向,愿及佛法,皆赖尊重为本,从尊重出,尊重为生及为其处,以尊重生,以尊重长,依于尊重,尊重为因。”   
 
7、《宝云经》云:“若知由其依止尊重,诸善增长不善损减,则亲教师或闻广博或复寡少,或有智解或无智解,或具尸罗或犯尸罗,皆应发起大师(是佛)之想。如于大师信敬爱乐,于亲教师亦应信乐,于轨范师悉当发起恭敬承事。由此因缘菩提资粮,未圆满者悉能圆满,烦恼未断悉能断除。” 
 
8、密部《三昧相续集》说∶「观想只像本尊千百劫,不如一念观想上师其功德更为大(观佛万分不及)。故启请本尊求加,千亿劫不如一时对上师勤求加持。修习圆满次第千亿劫,不如一时观想上师於心中曼荼罗,万分不及,若观想本尊即上师,上师即本尊,即得圆满。 
 
9、释迦世尊《猛利问经》中说∶学法一字,师恩德一劫不能报。何况上师指引整个成佛之道,穷劫亦不能报。 
 
五、如何如法亲近承事师长? 
 
    《事师五十颂》〉、《善恭敬经》等经论有详说。 
 
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道前基础》作六种想: 
 
六种想:1、于说法师作良医想。2、于自己作病入膏肓的病人想,极为切要。3、于善知识教诲起药品想。4、于修行过程起疗病想。5、于佛陀作善知识想。6、于正法理起久住想。 
 
在《华严经 》中讲九种心: 
 
1、孝子心:如同孝子,弃自自在,观师容颜,随师自在,依教而行。 
 
2、金刚心:谁也不能破坏我与善知识之间坚固的师徒关系。 
 
3、大地心:荷负善知识的一切事担。 
 
4、世间仆使心:虽受行一切秽业,意无惭疑,而正行办。 
 
5、轮围山心:任起一切苦恼逼迫,悉不能动。 
 
6、除秽人心:尽断一切慢及过慢,于善知识前,应自谦卑。 
 
7、乘心:于善知识事,虽诸重担极难行者,亦勇受持。 
 
8、犬心:被善知识毁骂,于师无忿;常自思惟:雷霆雨露,莫非天恩。 
 
9、船心:于善知识事,任载几许,若往若来,悉无厌患。 
 
六、轻师果报如何? 
 
1、《金刚手灌顶经》:一时金刚手白佛言:“世尊,轻毁师有情,应得何果?”佛言:“金刚手,汝勿问此,若为汝详说,恐具慈悲菩萨将战栗呕心,或不忍而入涅盘,因汝殷勤启问,为汝略说,若对于阿阇黎亲犯毁罪,应堕无间阿鼻地狱常流转,若与轻毁上师之有情为侣伴,如癞虾蟆入水,必传癞于他虾蟆。” 
 
2、《金刚心要》中说∶“谁於亲近教授师,不如法事,起轻慢,依其教授昼夜修,等同修习地狱因。”

3、《善恭敬经》:见锥扑地狱、恒食屎尿等教言。

我的理想是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一切的众生看见我不会感觉我有恶意!

[论坛小贴士]:
一、悲华楞严禅师者,内名体澄,外号光觉,中国佛教法眼宗第十一代传人,得法于福建龙岩中华山性海寺已故老方丈寂照慧瑛禅师。禅师还兼具临济宗、曹洞宗法嗣和南传四念处内观禅及藏传大圆满传承。禅师由净入禅,又由禅入净,由净又入密,直至禅净密三者融会合一。
二、有关法眼宗知识简介:
1、法眼宗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是最后出现的禅宗集大成宗派,乃五代文益禅师所创,源出南宗青原一脉。文益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谥为"法眼大禅师"。后世因称此宗为"法眼宗"。宋初极盛,宋中叶后衰微,传到三祖永明延寿禅师时远播海外,时人视永明为弥勒下生,永明后法眼不重法嗣,到近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才重续法灯,虚云老和尚自续为法眼宗第八世,悲华光觉体澄禅师则续为第十一世。
2、“法眼四机”为禅宗中之法眼宗指导学人所用之四种机法。(一)箭锋相拄,谓师家之接化,针对学人上中下等各种机根而弯弓投矢,机锋相当,接化与领受之双方,紧密相契,无有间隙。(二)泯绝有无,谓令学人超越有与无二元对立之分别见解,而不令执着于父母未生以前之自己。(三)就身拈出,谓佛性真如原本即显现于世间各种千差万别之现象界中,师家遂藉此种具显于人人眼前之现成佛性,信手拈来,一一皆可随缘点化。(四)随流得妙,谓师家依学人根器,灵巧运用接化之机法,而令学人体得佛性之殊妙。
3、法眼宗的宗风,简明处似云门,隐密处类曹洞,其接化之语句似颇平凡,而句下自藏机锋,有当机觌面而能使学人转凡入圣者。《五家参详要路门》说:‘法眼宗先利济。’直论箭锋相拄,是其家风。一句下便见,当阳便透。随对方人之机宜,接得自在,故说为‘先利济。’《人天眼目》卷四曰:‘法眼宗者,箭锋相拄,句意合机;始则行行如也,终则激发。渐服人心,消除情解,调机顺物,斥滞磨昏。’此亦先利济的意思。《归心录》说:‘法眼宗风,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又《五家宗旨纂要》说:‘法眼宗家风,则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句里藏锋,言中有响。三界唯心为宗,拂子明之。’。
三、悲华楞严体澄光觉禅师云:总之,法眼宗的宗风灵活、顺机、直接了当又细密无间。它是禅宗最后出现的派别,他融合了前面的各宗派所长而带融通性,并对当时代宗门极具批判性,对今世亦不过时,被誉为是佛门“僧值”、“纠察”。1943年虚公正式接续法眼宗,将法传于祈请传宗的本湛青持师祖,1946年师祖圆寂,为续法眼师祖又将法代传于寂照慧瑛恩师。1991年吾值遇寂照慧瑛恩师,恩师复又传法予我,5年后恩师圆寂(1996)。恩师也是虚公的戒子,在师祖圆寂时虚公又亲自代传法卷给恩师。恩师又于91年时将法眼之法传于吾,吾之法眼派号:体澄光觉,是为记。(文/释悲华)

| 返回首页 | ※※※迈向解脱!※※

信息备案号: 闽ICP备16026213号
  • 联系我们 - - 论坛存档 - 返回顶部
    Powered by BBSXP 2008 MSSQL © 1998-2024 Yuzi.Net
  • Processed in 0.03 second(s)
    Server Time 2024/11/1 16:2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