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主页 | 宗派法门 | 法脉传承 | 法雨甘露 | 道场巡礼 | 往事如风 | 太虚法藏 | 下载中心 | 影视厅 | 图吧 | 博客 | 论坛 | 视频教室 |
慈宗居士传 | |
![]() |
发起人:慈谨 回复数:0 浏览数:1610 最后更新:2010/8/5 9:07:00 by 慈谨 |
选择查看 |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 帖子排序: |
慈谨 发表于 2010/8/5 9:17:00
|
慈宗居士传 慈宗居士传 在中国历史上,记载居士修行弥勒法门的事迹,最早见于弘扬弥勒法门的涅槃宗高僧、南齐宝亮撰的《名僧传》。清代广州南海宝象林沙门、禅宗曹洞宗高僧弘赞在犙辑《兜率龟镜集》;晚清居士彭际清撰集《居士传》里,也有一些记载弥勒法门的修行者的事迹。譬如唐朝的白居易居士、明朝的王志坚居士等,都是弥勒信仰者。还有现在台湾的于凌波居士撰的《中国近代佛教人物志》、《中国佛教海外弘法人物志》、《民国高僧传》。“台湾慈宗学会”会长,林宜德居士发心编辑《兜率龟镜集续篇》,殊为可贵。此举既继承了历史上高僧编辑弥勒行者的《往生传记》的传统,又延续了历史上居士撰写《居士传》的流风。此书之编辑,是从历代各种经典的《持验记》、缁素的《往生传》以及各种《高僧传》的数据中拈出,杂陈了眼见、耳闻、报载的种种途径,将弥勒法门的修行者的种种事迹,汇集成册,以备后需。
《名僧传抄》中说:“及姚苌得长安也,嘉故在城。门阶户席皆璩,旧物丽(丽疑为俪)见,怆然独悲,继恨其独与璩狎,并嫉其风望,恐为人所辅,恶而害之。泰(当为太字之误)元十六年造弥勒像,今在玄集寺中,桓玄为之颂。"此文说明了王嘉之死因、死期以及死前造弥勒像事,且有弥勒像及桓玄颂为证。而《高僧传》中未言王嘉造弥勒像事,更将王嘉死因说得近同儿战!对此事之疏略,给后世学者之影向可谓大矣。从中国佛教历史上看,王嘉至少有两种作用及贡献。其一,作为在家人,他是第一位弥勒净土兜率信仰者;其二,他是第一个在家信徒弥勒佛像的建造者,也是中国佛教历史上第一个造弥勒像者。他直接或间接地影向了当时的戴颙,后世的董伯仁、韩干、王玄策、张见、张寿、宋朝、李安、张智藏、陈永承、白居易(以上诸人皆为隋唐时期造弥勒像的画家及雕塑家)等在家人对弥勒像的营造及建构,可以说是开先河者也。
夫最胜之相妙出无等,非直光仪莫写,固亦形好不传。夫以世俗之指爪,而匠法身之圆极。算数譬喻,岂我万一。自泥洹以来,久逾千祀。西方像制,流式中夏。虽依经镕铸,各务仿佛。名士奇匠,竞心展力。而精分密数,未有殊绝。
北凉沮渠京声居士(?—464),即安阳侯,北凉河西武宣王沮渠蒙逊(401—433在位)之从弟。为人强志疏通,涉猎书记。
白居易(771—847),字乐天,太原人。北齐五兵尚书白建之仍孙。 在《白氏长庆集》中,有许多有关弥勒兜率净土的诗文。如有人告言乐天死后当居蓬莱,白乐天赋诗作答:“吾学真空不学仙,恐吾此语是虚传。海山不是吾归处,归处当归兜率天”。此诗标明白居易的信仰是在兜率内院。在《画弥勒上生帧赞并序》写道: 在《画弥勒上生帧记》一文写道;
唐抚州刺史妇祖氏,皈敬地藏大士,信心真切,惟生身父母尚未生信,祖氏乃为父母舍钱帛,造金色地藏菩萨像一尊,高三尺。时父因事出行,其母独居,夜有恶人窥屋隙,欲盗衣服。见地藏菩萨危坐,故不敢前行。明日端严其身而居,却不见有圣像,心窃异之,即自行发露己罪,以表愧歉!诉说夜深所见。后父往抚州,路中遇怨家拔刀来斩,忽有一金色沙门,以手拒刃,以头受刃被害卧地,时怨家谓已杀害,随即散去;其父得免刑害,甚觉希奇!既到女家,具述前事,生希有心,共往像所礼拜,见像头有三刀痕,金色少变,似系血流,祖氏遂知地藏菩萨代受刀刃,救父之难,其父即生正信,并迎母至署,三人昼夜礼供。
唐代念京东居士,河北陕西人,资性质朴信厚,遇事决裂,若使学佛性,必能勇猛精进,超越过人。然其为讲师者,多传《百法论》,《上生经》而已。(见《金刚经》六祖口诀后序)
蜀王氏伪干德初(963),有小军使陈公,娶高中令骈诸孙女若人,持不杀戒二十余年。
宋扬州刺史张健信女,母亡后,示梦曰:“吾为育尔而恣贪欲憍慢素甚,因感饿鬼报,苦不堪忍。”女问苦相。母曰:“饿鬼多食己子,随生而食,吾为鬼子,日夜死生,见其生母,如大恶鬼;但人间一月中,一日不能食吾,所谓月二十四日,晨朝有僧入城中,施食饱足,余日不免此苦,是日沙门唱言:‘我是地藏菩萨,今入饿鬼城,能施大安乐,汝等当发菩提心。’虽闻此言,业报所缚故,不能发心,惟得一日饱食。汝欲救吾斯苦,须造地藏菩萨像。”女梦觉后,尽母财产造等身地藏菩萨像。复梦见母,身放光明,住虚空中曰:“我因汝修善功力,速生天上,汝敬心礼供,将同在慈氏菩萨处,且同见佛闻法。”寤后悲感!闻者来供,各各蒙益。(《地藏菩萨本迹灵感录》)
宋长安都督崔李,系崔尚书隆之弟。
明万历年间(1573—1619),江苏昆山居士、莲池大师弟子王志坚,撰有《弥勒忏法》一卷,且修习兜率天宫观。
广州优婆夷邹氏(1612—1653),建阳县令邹可与公之女,南海诸生邝国学之妻也。
|
[论坛小贴士]:
| 返回首页 |一、悲华楞严禅师者,内名体澄,外号光觉,中国佛教法眼宗第十一代传人,得法于福建龙岩中华山性海寺已故老方丈寂照慧瑛禅师。禅师还兼具临济宗、曹洞宗法嗣和南传四念处内观禅及藏传大圆满传承。禅师由净入禅,又由禅入净,由净又入密,直至禅净密三者融会合一。 二、有关法眼宗知识简介: 1、法眼宗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是最后出现的禅宗集大成宗派,乃五代文益禅师所创,源出南宗青原一脉。文益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谥为"法眼大禅师"。后世因称此宗为"法眼宗"。宋初极盛,宋中叶后衰微,传到三祖永明延寿禅师时远播海外,时人视永明为弥勒下生,永明后法眼不重法嗣,到近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才重续法灯,虚云老和尚自续为法眼宗第八世,悲华光觉体澄禅师则续为第十一世。 2、“法眼四机”为禅宗中之法眼宗指导学人所用之四种机法。(一)箭锋相拄,谓师家之接化,针对学人上中下等各种机根而弯弓投矢,机锋相当,接化与领受之双方,紧密相契,无有间隙。(二)泯绝有无,谓令学人超越有与无二元对立之分别见解,而不令执着于父母未生以前之自己。(三)就身拈出,谓佛性真如原本即显现于世间各种千差万别之现象界中,师家遂藉此种具显于人人眼前之现成佛性,信手拈来,一一皆可随缘点化。(四)随流得妙,谓师家依学人根器,灵巧运用接化之机法,而令学人体得佛性之殊妙。 3、法眼宗的宗风,简明处似云门,隐密处类曹洞,其接化之语句似颇平凡,而句下自藏机锋,有当机觌面而能使学人转凡入圣者。《五家参详要路门》说:‘法眼宗先利济。’直论箭锋相拄,是其家风。一句下便见,当阳便透。随对方人之机宜,接得自在,故说为‘先利济。’《人天眼目》卷四曰:‘法眼宗者,箭锋相拄,句意合机;始则行行如也,终则激发。渐服人心,消除情解,调机顺物,斥滞磨昏。’此亦先利济的意思。《归心录》说:‘法眼宗风,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又《五家宗旨纂要》说:‘法眼宗家风,则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句里藏锋,言中有响。三界唯心为宗,拂子明之。’。 三、悲华楞严体澄光觉禅师云:总之,法眼宗的宗风灵活、顺机、直接了当又细密无间。它是禅宗最后出现的派别,他融合了前面的各宗派所长而带融通性,并对当时代宗门极具批判性,对今世亦不过时,被誉为是佛门“僧值”、“纠察”。1943年虚公正式接续法眼宗,将法传于祈请传宗的本湛青持师祖,1946年师祖圆寂,为续法眼师祖又将法代传于寂照慧瑛恩师。1991年吾值遇寂照慧瑛恩师,恩师复又传法予我,5年后恩师圆寂(1996)。恩师也是虚公的戒子,在师祖圆寂时虚公又亲自代传法卷给恩师。恩师又于91年时将法眼之法传于吾,吾之法眼派号:体澄光觉,是为记。(文/释悲华) ![]() 信息备案号: 闽ICP备1602621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