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词]: 欢迎来到悲华在线网站学习交流园地。法炬集限制注册,故一般用户只可以游客身份进行部分内容的浏览,无法发帖和跟帖,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弥勒尊佛!谢谢!愿您六时吉祥!


网站主页 | 宗派法门 | 法脉传承 | 法雨甘露 | 道场巡礼 | 往事如风 | 太虚法藏 | 下载中心 | 影视厅 | 图吧 | 博客 | 论坛 | 视频教室

有人问禅师:什么是佛?楞严悲华禅师答:问者即是,全体即真,一切现成,无欠无缺,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见者非见,言者非言,于无知处知,于无所得处得,是名为佛也。

古有黄龙三关,今有楞严三问:今问《楞严经》所云:何为妙明真心?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菩萨是如何假爱欲而生娑婆却又不染红尘?若通此三问三答,必为见性人也。
    
 
大恩上师于网络道场悲华讲堂答疑开示
发起人:慧月  回复数:2  浏览数:3025  最后更新:2009/11/19 22:03:00 by 慧月

选择查看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  帖子排序:
慧月 发表于 2009/11/15 19:38:00
大恩上师于网络道场悲华讲堂答疑开示

大恩上师于悲华讲堂答疑开示

讲述者:楞严悲华禅师    地点:悲华讲堂UC房间

(录音整理初稿)

2009-11-12

  

        

 今天晚上临时的告诉大家说这个时间可以答疑,现在时间已经过了很久了,在这个过程当中,一方面因为前阵子有同修发心说去构建(房间),后来考虑到南北电信差异,申请了两个房间,时间也很久了。当时就是说在网络上发挥这个房间的作用,从那时候开始讲,到现在发生了什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没有真的开始准备开这个房间?你明白吗?开这个房间你需要做什么?那么今天突然就可以看得出来了,所以这是个检验,这是个突然的一种考验吧,他通过这个具体的检验什么问题都会出来了,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今天不是答疑吗,叫随缘答疑 。那么怎么操作呢?在这个过程当中,什么情况都会出现,这些情况怎么处理?我刚才看了一下,大家的反应也没什么两样,有些地方可能更糟糕。其实这相关的操练,演练过好几次,但没有一次成功的。什么叫没有一次成功的?就比如同样一句话,讲了一遍又一遍,不愿意改正,所以没有成功的。这是第二点。

好,那第三点,临时起来的所谓答疑,在这种时间答什么疑呢?问什么问题呢?用什么方式问呢?看现场,今天是答疑啊,答疑对于管理的人员来说,特别是主麦的人怎么操作?一方面,对参加者反复宣示今天的主题,要求干什么,反复宣示。另一方面保持跟上师沟通,管理有时候一个人做,有时适当分工。还包括讲堂外的其他工作,甚至包括比较正式讲法,事先的准备工作谁来做,怎么做?另一方面对于参与活动的人,参与活动的分为一方面是内众弟子,一方面是普通弟子,普通信众,或临时过来有缘的,要求不一样。来参与活动的时候,你什么态度,你怎么参与的,你提问题是怎么提问的?等等这个过程中也成为这个活动的法缘呢。那么这随缘答疑,要随顺缘起答疑,不是专门答疑,今天讲过《金刚经》,专门对《金刚经》的文句答疑。那这个不限主题,这随缘性的,就是有什么问题都能安排,答疑的这种方式解决一下方方面面的问题等等。现在时间九点半了,那九点半才开始,那大家就看看效率,看看过程发生了什么?好了,你说这个重要么?这个跟学佛有关系吗,有关系,绝对有关系的。我们知道学佛修行,也可以用简单两字来说明,就是学习两字,学和习,实践,求学和练习佛法。当然如果勤学习佛法,练习佛法就让上师欢喜,让诸佛菩萨欢喜,属于三欢喜之一。那么好了,那学和习佛法,它需要有基础,这个前提是什么,就是承侍供养这两个东西。你拿你的善根功德来进行承侍供养,这就是学和习的前提,假如没有这个保障,那么学习打折扣了,不可能。同时承侍供养也是三欢喜之一,这三样东西好好做,会让上师欢喜,让诸佛菩萨欢喜。这个刚才前边讲的涉及到承侍,你是怎么承担这样事的?如果不会承侍上师,想跟上师学佛修行没门,上师说什么话他也听不懂,上师叫他做这个事,叫他改,说了半天也没改,他不相应。在这种前提下,他想学佛修行,能学到东西?那所谓的去修习那更不可能。那都歪了,所以说这个承侍是修行的前行,承侍要过这一关了,那想更好的承侍的前提是什么?就是供养,供养才可能承侍,供养就是布施,布施就是舍弃,放下,舍得。如果不舍得他自己的来供养的话,他都放不下自己东西来供养的话,怎么承侍,不可能的。

一个不会供养的上师的人,他能承侍上师吗?承侍的对吗?一个不会承侍上师的人,他能跟上师学佛修行吗?这三欢喜就是这样一个关系。那到了网络上呢?那就存在有承侍供养的问题,有这个前提才会导致学佛修行。那么这个答疑就是一个学佛,对不对,比如前阵子的问题就可以这个时候答疑,那么这个就是学习的一个环节。那想要完成这个学习的环节,那么前提是干什么?就承侍供养,只有承侍供养进入的人,你比如这学生他进入到讲堂里面,他尊敬老师,遵守课堂纪律,这个本身也是一种承侍啊,如果他能承侍的话,他能学习吗?对不对,所以这里面程度差异,但是凡是承侍供养做好的就是善根深厚,就能够一有机会,一有可能就是修行。非常朴素的道理,那这个三欢喜和三皈依,以及三殊胜列入根基锻炼的第一,贤善人格的养成。这个非常重要,你学习半天,研究半天,问半天,假如这个问题没弄懂不行,所以有的人不理解,啥叫承侍,啥叫供养,有的理解了不愿意干,好了,不愿意干也就算了,他还伪装,也不像学佛修行的样子。你能看出你在伪装么?对不对?伪装人会有什么特征呢?他就问:“怎么供养啊?我无从下手啊,如何承事啊,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啊?”这是伪装的说法,虚伪的说法。怎么可能知道供养,怎么承侍?好了,比如上师说你这个事情做的不对,你不能这样,说了一次不听不改,二次不听不改,三次、四次、五次、六次、七次、八次、无数次他还是不听不改。OK!那么请问,他能承侍吗?他这样进入任何一个道场,他亲近上师去学佛修行的时候,请问他能干什么?明白这个道理吗?一个道理他一定什么也不能干,而且他还是个妨碍,他自己是个障碍,还得把这种人清理掉,还得把这种歪歪斜斜的打压掉,这个道场才会有生机有活力。

我们学佛的人,大家说学佛的人与世无争。是啊,我们学佛人是与世无争啊,但是我们跟自己争啊,跟自己的恶业争。 佛教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很简单啊,度化一个一个的人成佛啊。那你说上师出来弘法,来教导你,有个任务就是说来改变你。那你不改变,我要建立道场,这个道场能便利于这个人成长,那当然要跟你战斗了,自己跟自己斗了。这叫修行改变吗。所以你们经书看那么多,理论研究那么多,那全是瞎扯淡,没有用,那不是真正佛法,那都是你自以为是的一种东西。自己编造了一套,无非你利用了佛法,利用佛教,哪里是真正要来学佛,真正学佛修行就像我说的这样,像我这样才说叫学佛修行,你到了一个道场,不听上师话,你怎么学佛修行?你连上师的话也不听,你怎么学佛修行,然后你看上师跟所有人都一样,那你怎么学佛修行?那所有法师都跟上师一样,那你怎么成为上师的弟子呢?这样能修行吗?不能修行的?什么都好,所有师兄都很好,这能修行吗?所有人都一样,这不叫修行,所有师兄怎么会都一样呢?有的师兄修行到了可以领众的程度,他可以帮助上师助弘,可以部分承担上师的弘法任务,甚至可以协助辅导,可以达到领众的程度,有的同修最多只达到能承侍一方面的程度,在这个范围内他能做好,一旦跨出这个范围他就不行了。有的同修呢,有的师兄弟呢?他甚至连皈依上师的正念都没有,他本身就是摇摆分子两面派。是好是坏还很难说呢,有的更少数的还是伪君子,还是隐藏着学佛圈子不好的人,我们说随时会叛变,会捣乱的一个人,那人的层次是不一样的,那你怎么说所有师兄都一样,所以说不是学佛人,学佛人他应有他的正气,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是说一不二的,没有你说那样的。所以说只有把你那套东西,什么叫你那套东西,你认为的佛,你认为的修行,你认为的那套东西,这套东西哪里养成的,就你的世俗当中,你平时学佛的时候养成的呗。这些里面有很多不正确的东西,你如果真的是个学佛修行的人,就要准备随时剖析它,开始改变它,认识它,你这样才能学佛。否则的话,你把这套东西带到我这里来,带进佛门里面来,然后美其名曰:“学佛修行。”那你怎么说的过去。所以学佛修行一定是面对这个问题,改变他自己,认识他自己,这叫忏悔。所以学佛从哪里开始?从忏悔开始。所以有的同修搞半天不知自己忏悔什么,这能叫学佛吗?他学了个金刚萨垛“嗡班札萨垛吽”,然后念了半天,“不知道我在忏悔什么,没有特别的错的东西”,你说他能懂得什么叫忏悔吗?

“嗡班札萨垛吽”在我们的思想里一丝一毫轻慢上师就是罪业,就是导致下金刚地狱的业。这个“嗡班札萨垛吽”忏悔是没完没了,不用说什么隔夜了,随时随地都会产生“嗡班札萨垛吽”你还搞了半天搞不出自己哪一点需要“嗡班札萨垛吽”有的同修干脆学了以后回去做功课念二十一遍“嗡班札萨垛吽”,一百多遍百字明,念完了拉到,今天晚上修法完毕,所以这就讲到一个修功课的问题。

我们来讲修功课,前面讲过要想学佛修行,他关键的是什么,要正儿八经的来修,学佛修行也可以叫学习,他是会让上师欢喜,让诸佛菩萨欢喜,但是要想真正走上学佛修行获得解脱的,反过来能够普度众生,给别人带来解脱快乐的,这样一条路的话。需要有承侍供养作为前提,作为基础才能顺利的真正的来学佛修行,那么什么叫承侍,承办事业,承办上师的事业,承办三宝的事业。什么叫供养,供养的对象是上师,供养的对象是三宝。那上师与三宝之间的关系你要明确,那么承侍供养做的好,就能够学习的好,学习和承侍供养这也叫福慧两条路,也可以叫福慧双修,道理就在这里。

好了,大概前边是讲这个道理。接下来讲到修功课了,有的同修说我修功课,这次国庆法会,有一部分同修来了,很好。参加了几天这个法会,对有的同修来说是终生难忘,印象深刻,产生质的变化。对有的同修来说呢,参加了半天跟过去一样没听到什么.因为他还在坚持他自我的那个世界,没有更改过。当然极个别同修整个法会下来,他胡思乱想些什么也不知道。同样是面对这次法会,这次法会是好几年了,都没有说师徒见面和比较隆重的进行正式的来讲法,那肯定是有很大意义的,提前两个月就开始宣传,就开始说。那么同样面对这个法会,那认识不一样,有的已经皈依的内众弟子他认识不一样,那很多同修在认识上本身就差了一大截了,这就另当别论了,他首先对法会的认识就存在着问题。要知道这个法会是上师在某个地方召开的,上师是有用意的。好了,你面对这样一种情况你能生起什么态度?你对它的重要性认识几分?这就已经开始了你的学佛修行了,面对这样的法会,谁能够比较好的生起承侍供养,那么他进入这个法会的时候他就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谁如果在承侍与供养上做的不好,那么他进入这个法会的时候呢,他的效果就会不好。就是这个道理了。那当然有的同修连对法会的重要性认识都是错误的,那更是错上加错,那反过来这样的同修,你让他到各个道场去再进行承侍供养弘扬佛法,来护持道场,来促进修行,你们说行吗?肯定不行,大打折扣。所以这就是互相之间的联系,那么好了,这里讲到国庆法会的时候,有讲到,到最后时候有讲到如何修行,甚至有讲到每天所安排的定课。刚才今天晚上提了几个问题,关于定课的问题,是参加过这次国庆法会的同修提的。

好了,这里说到定课,什么叫定课?定课就是说,你这阶段的修行,在每天当中抽出一定的时间,一定的标准,一定的量来进行专门的修行。那么修行定课的前提是什么?前提是你必须会修行,愿意发心每天抽出专门时间来修行。那当然了,这个是修行进入到一定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因为我们知道现在每天能定课修行的人,一百个当中不多,这是一。就是说能每天坚持修功课的人,每天坚持做功夫修法的人不多。第二每天坚持修法的人能够真正的如法的修法的不多,那有的同修每天也坚持修行,他怎么修的,他自己修的。有的甚至一些社会上,有的可能连皈依三宝都没皈,他也每天修定课。早早起来迟迟睡他也修定课,念什么经,做什么事。那我们内众弟子呢?有的还根本不知道怎么修行,自己编了一套,他也在修定课,那我们内众弟子呢?有的根本不知道怎么修行,自己编了一套,他也在修定课。比如他看论坛哪个他喜欢的,似乎能懂的,他拿过来修或者唱,或者念或者看论坛上哪篇文章《四念处》看呼吸,他就自己在那里看,或者他可能参加过上师的一次法会,或者偶尔听到上师提到过讲到过关于念呼吸的修行方法,他也没有系统真正掌握,也没有知道自己这个程度到了哪里,他也在那里修定课啊。而且一修就是好几年了,然后你问他都修了什么?然后他说:“师父啊,我都修了两年了”。我说“你两年修什么课啊”?他说“修“嗡班札萨垛吽”金刚萨埵百字明啊”。“修百字明”,这个谁教你的”?“上师你教的啊”。我说,“我怎么教你的啊”?因为在我的印象当中他皈依都皈依不上,他怎么就开始修我教的百字明了?我觉得很奇怪,他觉得不奇怪啊,我修的当然是您教得了,我念的音啊都是论坛上下载的,啊,这就是叫我教的?这是上师教的么?这就教了?啊,你把一个修法看的这么简单啊?门口听听,窗外趴着看看,你就懂了啊?有的同修呢,他说我修上师的法,修的很深了,修到大圆满了,修到内观这个《七净门》差不多到最后几个阶段了,等等,你看我都修密法啦,我可是上师的心子啊。他说他修的很久了,定课那不用谈,但是不一定。为什么说不一定呢,他可能连入门都没入门,那我想问一下,他跟着上师修这么深的密法了,他遵守密乘的戒律吗?他是上师的弟子,而且是能修到密法的,可以说是密众弟子了,比内众弟子更进一步是密众弟子,那么上师说你不对,他马上就改吗?他能听上师的话吗?这么久以来他在承侍供养上师方面,功德资粮积累的怎么样?那就别提了,有的八字都没一撇,有的就是你反复交代他不要干的事,他照干不误。有的答应过,我要干什么,做什么功德,可是事隔一阵子以后他什么也没做,他竟瞎掰的。那么请问,这样根基的人,他如何就能够达到上师传授这个心密之法呢?我们知道修行深法他需要什么条件呢?需要有一定信心的,是要有一定的资粮的,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个瑜伽相应的品质,他没有瑜伽相应的品质,他怎么修这个这么深这么密的法呢?那不是天方夜谭吗?哦,原来他自以为是的一种说法所以不是的,差的远着呢。

好,在退回来说,有的同修是参加过法会,是曾经在某一段时间比较系统听过上师说某种修法,有的甚至听过几次,他也掌握了一些,然后开始修定课了。好了,假如你是这样的,那么你就已经懂得怎么修,你要修的法。那么你在修法的过程当中就会出现问题。那何以见得有的同修都过了一年了,都没看到他问他修到哪了,修的怎么样了?平常当中也没见问关于修法出现的问题啊?那他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他难道是属于那种上师已经非常明确跟他讲的你修这个法要达到的那个标准,上师或者明确告诉他你到了这个程度再来找我。他是这样的吗?哈哈,根本不是,所以这就很奇怪了,他都已经懂得怎么修法,既然他是修法是修行,那修行不是操练啊,对不对,任何一个懂得修法的人都知道,你看呼吸也好,磕头礼拜也好,念诵也好等等任何一种修法,念佛还是持咒他都不是那种可以反复操练这么长时间而没有任何丝毫变化的,因为他是在修法,所谓的修法者有明确的目标,有标准的,他在修啊。你们在修理一台机器的时候,不管你会修不会修,我问大家会发生变化吗?你说上师啊,我修这台破机器,我修了一年这个机器也在转动也在发电,什么感觉也没有,什么问题也没有,什么变化也不产生。哈哈,行吗?这可能吗?所以说你所说的修行修了一年,那到底是什么啊?假如修了一年就算是烂铜破铁啊,你拿个铁锹螺丝铁锤敲来敲去,他也敲歪了,他也有变化。你居然一年啊,有的甚至两年了,什么也没发生,什么也没说。然后他告诉我我修您传的这个法已经两年了,可能吗?所以到底懂不懂的修法,如果修法的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没搞清楚,请问他怎么个每天定课呢?每天定课定哪个课?所谓定课者就是把修行拿来定,定下来专门的时间,专门的标准专门的程度来修,那好了,他连修法是什么都没搞懂,他怎么谈得上定课。定课作为一种方法他肯定有个层次的,你现在修行处在什么层次,我刚才讲了,比如说有的同修说我想现在在修密法,“嗡班札萨垛吽”观想本尊,祈祷上师,修这个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你在修这个法吗?修这个法的前提是什么?就像刚才前边所讲的,他连承侍供养都八字没一撇呢,他这种相应的品质都不知道在哪呢?他甚至连什么叫相应都不知道,什么叫密乘的誓言戒律他都不知道。那他怎么修这方面的法呢?这不可能,他论坛上看到了,有用吗?没用,上师正在讲这个法的时候他听到了吗?有用吗?没用,你是什么层次的,你处在什么阶段,你需要修什么现在?这个问题可是个现实的问题,有的同修一听到这个问题,头就大,然后他又开始很虚伪的来回应你了。比如说你跟他调整完一通后,他回答你两个问题,一个是他听不懂,他说自己听不懂的,还算好的,他说听不懂,但是他再也不问哪里不懂,这是一个说法,第二个说法呢,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啊,他一直在问我该怎么办?自从你讲完那个以后我再也不会修定课了,这是第二种说法,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一种虚伪,不是学佛修行的人,为什么呢?第一个问题,你不懂,反复的讲解了,你真不懂假不懂,既然你不懂,你是学佛修行的人,你就想努力的搞懂,你想不想努力搞懂,没有,这是第二个奇怪,,我原来会怎么做的,经过你这么讲完以后,调整以后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好了,你不知道怎么做什么?你是学佛修行的人,你不知道该怎么做,难道你不想明白该怎么做吗?有的同修说不知道该怎么做,上师你重新安排啊,给我安排个功课吧,安排什么功课?功课由上师给你安排吗?啊这些问题都不能错过,好了,我讲到这里不想再讲下去了,讲的太深入了,我相信在座的十个里面,七八个都不知道我在说什么,或者不愿意听我说这些东西,这些同修你要小心咯,你学佛来是干么什么,是凭你自以为是,想当然那样来学的,还是真的放下自己想来学?所以我们今天来学佛的人种种的狡诈,种种的虚伪,种种的不诚实,不恭敬,一直挤进佛门来,所以大家想学佛,真的想要学的话,我还是强调你从头反回去,重新去检讨自己,从你最初开始为什么发心学佛开始反省,你学佛到底采取什么基本的态度,你的思想观念当中真的都对了吗?从这里开始反省,然后一层一层往下推,去检查,这样才是比较客观的学佛态度,好,今天就讲到这里。来看下面啊:

 

问题一:顶礼上师!请问在打坐观呼吸的时候,知道自己在观呼吸,可是好像又觉得在观呼吸的同时还有很细的分别念头,请问上师这个时候该怎么办?(智海)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你该怎么办,你干什么在那里观呼吸,你怎么会问怎么办?你为了什么而怎么办?所以问题问的就不知道在问什么?这是存在什么情况,修法不知道修法在干什么,他才会问这个问题。我们该怎么办是有目的的,那你的目的是什么呢?你观呼吸的目的是什么呢?你假如懂得观呼吸了,是我教你这么观呼吸的,我无论教什么法都会教你他的目标是什么,意义是什么,具体做法是什么,然后一直到你会了,那才叫教会了。那假如这些问题明确,那你来请示关于修行上的问题时候那就很明了,就有很强的针对性,就不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没头没脑的问怎么办?你知道自己在呼吸,大家好好想想,你是不是也在问这样的问题,有的同修很羡慕,哇都问到观呼吸了,我都不会呀。问的这么高深的问题,是啊,这个问题很高深啊,高深的我都不知道在问什么,你理解吗?你理解我说的话吗?对吧,太高深了,我都不知道他在问什么?然后他问我怎么办,我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问我该怎么办?想想,细细想想,这问题没那么简单。好第二个问题。

问题二:初修定课功课须知中第一点说易行难中最后一句话----“以师为严厉对境”不是太理解什么意思,祈请上师慈悲开示。(恒清)主麦的人员,我在房间里讲的时候,你就可以在房间广播里配合着我讲的,把这个问题发在屏幕上,学会这个,主麦的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不断的宣示今天要干什么,大家要注意什么,现在在做什么,这一点很重要。)

这问题很好理解,严厉的对境指的是什么?上师的对境是很严厉的。我举个列子,你走在大街上,随便瞧不起一个人,对他表示轻蔑,这个罪业尚轻。但是你对你的上师稍稍流露出一点轻慢,这个罪大无边。所以这是严厉的意思,听懂吗?我们很多同修非常傲慢,把上师看作跟自己平等,稍好一点把上师看作是师兄,他不知道上师是代佛宣化。是佛法僧三宝的总集,所以说上师是严厉的对境,为什么说在上师面前,在这严厉的对境面前,稍稍种点福田功德,福田都大的不得了。稍稍起一念的轻慢心,罪业都大的不得了。这就叫严厉的对境。就像修行深法密法,比较深入的法,秘密的法,他也有这个严厉的情况出现,什么叫严厉?你如果相应,稍稍修一点这个法,稍稍锲入一点,功德都大的不得了。你如果不相应,随便玩玩,你就玩完了。这就叫严厉的对境,所以说这个要注意了,很多同修对上师怀着轻慢心的。轻慢心怎么看的出来的,他说不会啊,我看到上师会磕头啊,我会供养上师啊,上师叫我干什么我听话啊,我怎么还有轻慢心呢?注意啊,这表示没有么?我们知道什么叫做慢,慢平常说就是慢半拍,我慢有两种,我们世俗中的我慢有两种表现,一个是傲慢,傲慢是一种自负,还有一种是卑下慢,就是自卑。那么面对上师这个严厉的对境,对上师的慢体现为什么?也体现这两个方面,只要对上师有轻慢心,就已经违反《十四根本戒》的第一条,“嗡班札萨垛吽”金刚萨埵的忏悔就有对象了。无始劫以来我们轮回在生死苦海,违背良师,亲近恶友,颠颠倒倒,以至今生对上师的轻慢那是数也数不清的。早上睡觉醒来,晚上眼睛闭上,一天当中吃饭睡觉做事,在你的心念当中,对上师的轻慢是无处不在的。是否有这样的认识呢?如果没有的话,很多同修就出现刚才前面讲的晚上修金刚萨埵,不知道修什么,想了半天不知道要忏悔什么,惭愧心不知道,不知道有什么需要惭愧的。“当然不需要惭愧了,你都觉得自己很厉害了,那还需要惭愧吗,不需要了”。

问题三:顶礼上师!弟子在禅修时无法做到放松自然的观照,平常说话做事有时也容易紧张,怎样对治?(智悟)

无法放松自然的观照,那就是说明你需要去学习如何放松自然的观照,去放松自然的观照并不是如何去做到的。而是做到放松自然的观照你才能进入禅修。那么你这个时候禅修的任务就是去修习自己让自己进入到放松自然的观照,听明白了吗?平常说话做事容易紧张,这就是你功德业障的体现,功德不够,业障重,平常做事就会紧张,紧张是什么缘故,紧张是因为自我意思很强的缘故,紧张是因为在乎得失成败的缘故。那么因为你没有修行啊,没有功德啊,所以你的自我意识很强,所以你紧张,你很在乎自己啊,所以紧张的。因为你没有学佛,不明白因果的道理,不明白佛理啊,所以你看不破放不下,所以你呢很在乎得失,很在乎表面这些东西,所以你紧张。怎么样对治,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为什么这么紧张就从这里开始对治,这就叫做对治。你很紧张就用放松来对治,你不自然就用自然来对治,你不会观照就用观照来对治,这就叫对治,针锋相对的去治理它。你比方说这个人很傲慢,你怎么对治他,你就要打消傲慢,他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怎么对治,就让他去明白自己没什么了不起,就这么对治咯。他老是瞧不起上师,轻慢上师,就要让他明白上师是不可轻慢的,上师不是你想的那样,这就是对治吗,这就是对治的意思。你这个人很懒惰,懒惰怎么办,懒惰就要用勤劳去对治,每天睡觉一睡就是十几个小时,有的可能没睡那么长,有的睡九个十个小时,休息的不能再休息了,他不想动,不想起床,不想去干活。怎么对治呢。那不用说你都明白,你自己知道怎么对治了,要对治你的懒惰。用勤劳来对治你的懒惰。你为什么这么懒惰,你看我们修出离心的时候,他就是一种对治,大家明白什么叫对治,这就叫对治。你比如说他不知道暇满难得,他就会生什么心?虚度年华的心,就会浪费生命,怎么对治,好,去认识生命的珍贵,暇满的难得,那么他就会生稀有之想,就会去珍惜,就不会浪费了。这就叫对治,明白吗?

问题四:顶礼上师,请您开示,大悲咒和心经各怎么修持?(你 我 他)

大悲咒和心经各怎么修持?这个问法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大悲咒是一个咒语,《心经》是一本经书,怎么修持经书?我不明白怎么修持经书和咒语,修持经书咒语是什么意思啊?你就要明白了,你为什么要去修这个咒?怎么修这个咒,修这个咒的目的是什么?比如说持大悲咒,他在戒定慧上面,是什么呢?他的信愿行是什么呢?你得去明白,你才能修大悲咒。修《心经》,那么《心经》,是描绘什么呢?描绘心的般若境界的,是用来印证心的实相境界。你说是怎么修《心经》还是怎么修这个心的实相般若境界?还是修怎么念这本《心经》?你也得对他的信愿行,对他的戒定慧到底所指是什么详细了解才能修啊。现在很多同修想了解,大悲咒怎么修。有的问“地藏法门”怎么修?有的问“文殊法门”怎么修?有的说,谁知道地藏法门怎么修?那你说这问题怎么回答他?什么叫“地藏法门”呢,你说是还是地藏菩萨倡导的那个法门叫地藏法门呢?就像有的同修问我弥勒 “弥勒法门怎么修,你告诉我吧。那我怎么告诉他,什么叫弥勒法门呢?什么又叫做地藏法门呢?那么这个大悲咒和《心经》他是不是一个法门呢?还是一个咒子和一个短短的经书文字呢?这到底是什么?这是第四个问题。

(今天因为是好久了第一次开示,十点十七分,我再讲十分钟这样就结束了)

问题五:顶礼上师,上师前日开示弟子要修持慈宗弥勒净土法,恳请上师慈悲开示,如果要修这个法需要有什么基础和前提?(道弘)

弥勒净土法,他的目的是以求生弥勒净土,弥勒净土有两个,一个是兜率天弥勒净土,一个是人间龙华三会弥勒净土,是这两个目标,以达到修持这个两个目标为目的,这样一个修法,同样是弥勒净土的修法,他也有层次不同,有外层内层和密层不同含义,那他很显然是一种修法,那这个问题就是问,不是你修这个法,而是你进入这个修法的状态,比如前边说的定课也好,什么情况也好,你需要什么基础和前提,什么基础和前提不就是我前边一直不断反复在强调吗。而且还帮大家分成,道前基础,根基锻炼,内外前行这样一个基础和前提吗?再说的话我前几天也没有对道弘开示过你要修持弥勒净土法,有这个说法吗?误会了吧?

问题六:顶礼上师,请开示行禅的目的是什么?我在行禅的时候,走路抬脚有念头先起却很难观照,这个时候是应该努力的观照这个先起的念头还是观照当下的动作?(慧月)

那么关于行禅做什么?这个在国庆讲法的时候其实反复多次有提到,那也就是说,你在听法的时候对行禅的目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并没有掌握。才会问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啊?我们通常对很多缺乏观照能力的同修,会比较经常性的建议他从观察走路开始,训练他先能够做到,对自己走路做到明明了了的观察,专心致志的把心定在念住这个走路上,慢慢做到专心致志的念住,然后逐渐逐渐提高他的觉照能力,然后越来越看清是怎么走的,这样一个过程,然后开示下行禅的法门。从最初达到某种程度的观照能力,达到进一步更深一层观照,都有很明确的次第,一般来说都是根据不同的人他所能达到的程度,会告诉他,从这里开始培养这个,那么所谓这个目的,那总的目标,所有修行的总的目标是什么?是开悟啊,是断除不良习气,这是总的目标,断除思惑和见惑,那么根据程度不同,他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具体的目标,假如说你行禅的目的都不知道是什么,我请问你怎么个行禅,也就是说你行禅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那请问你怎么行禅。所以这个问题问的还是很奇怪,那好了他对目的什么,自己要干什么都不明确,然后他问念头起来了,和这个看脚走路他怎么抉择,是看念头还是看脚走路?你说这个怎么回答这个问题,问题不就出来了吗?看脚还是看……那我请问你看脚还是看念头,你到底要干什么,这个就是他自己问的,行禅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为了这个目的才产生了在修法的过程中怎么调整,怎么对治的问题,目的都搞不清楚,那么他问这个到底是先看这个还是看那个,那有什么意义呢?就像很多同修,修定课到底是为什么,到底怎么修都搞不清楚,那整天到晚问,请问怎么修定课,我怎么知道,我还不如先听听你,你是怎么修的?然后再来说为好,你跟我汇报。上师,比如说我修这个定课,比如我念诵,我最近在念这个,把这个作为我的定课怎么样?你问我,我还会告诉你说,哦,最近像你这样以这个做为定课好像不太合适,你在那个方面我看需要增强了。所以你还是念诵那个比较好的,这样才有的开示,如果他这个都不管,他就整天到晚问我该怎么修?我该干什么?然后有的同修更有意思,到处问,问打听,打听说我该修哪个定课,好像这个定课是定好一个标注,让人人都照做一样。所以他对这个定课理解错误,定课是说你给自己的修法定一个课,不是定好一个统一的标准让所有的人去都照做,然后你打听打听就知道了。对不对?

问题七:顶礼上师,修定课的时候功课文句有不懂的地方,应该先去找上师以前的开示和论坛里的文章来理解文句,然后再汇报自己的理解给上师,对吗?(慧月)

你说对不对?修定课,大家注意啊,她说修定课的时候,什么叫做修定课的时候,就是今天早上,说六点或六点半打算修定课的时候,假如功课文句有不懂的地方,应该先去找上师以前的开示或论坛里的文章来理解文句,然后再汇报自己的理解给上师,对吗?那我来告诉你,在修定课的时候根本没有办法把这个当作定课,因为你对这个定课的文句都搞不懂。你怎么就开始修定课呢,然后你在修课的时候你跑去搞懂它,是不是颠倒了。好了,对于功课文句中有不懂的,这个假如作为常读常熏的部分来讲的话,这是你要专门花时间,乃至平常时候都琢磨搞懂的地方,这是修。为了目的是搞懂,那我请问,搞懂这个是怎么搞懂?什么叫先去看看论坛对照,然后汇报上师,先汇报上师再看论坛可以吗?这我能看论坛就看论坛能报就报,报完再看论坛可以吗?你问我,我问谁去啊?所以你修行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非常普遍,整天到晚该怎么做,却很少有人问,我这样做到底对不对,我能这么做吗?然后在问我该怎么做,然后做的时候再问,我能这么做吗?很少有人去问我这个问题?琢磨琢磨然后实在不明白去问,而且问是认真的问,问完以后认真的听,很少有人这么做。到是看到很多人,要么什么都不问,要么瞎问,这不是正确,学问学问,要懂得怎么做学问,怎么学怎么问,这很重要,怎么问怎么学,这个要好好学啊。

问题八:在平常随时生起修行的心,那如何进行前行正行结行呢?有时这样的行为只是很短的时间,比如有的时候走着走着就看住自己的状态,这样就没有前行,这又该如何,祈请慈悲开示?(恒清)

这仍然是同一个问题,我们为了把一件事,比如你要去放生,还是今天专门做定课,还是今天我准备完成一件善事,修一个善法,为了能够搞清楚它,跑去做它,把他分成前行正行和结行,目的在这里,这个跟时间长短没有关系,任何一个东西都有一个前行正行和结行的问题。任何一个你主动去做的问题,都存在前行正行和结行的问题,他不是一种形式叫做前行正行结行,一样的道理。走着走着就进入看着自己的状态,谁说这里没有前行了,你什么心进入看自己的状态,当然有前行,什么叫又该如何?这话不成立,好好去理解前行正行结行,对同样的一件事情。当下发生的事情,有前行正行结行,对整个从最初修行到最后成佛,也有前行正行结行,大的范围,小的范围,从粗的范围到浅的范围,都有一个前行正行结行,搞清楚。我们讲到这个前行正行结行,非常重要讲到三殊胜,第一个加行发心殊胜,第二个正行无缘殊胜,第三个结行回向殊胜,发心,无缘,回向。无缘最初理解为什么,没有程度之前,就是能够让自己专心致志的投入到如法的修行,能够培养自己的专心致志,所以他叫无缘,就是没有其他攀缘,非常专心,非常单一,非常如法的进入,这叫正行无缘。那么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注意这个,那么好了,做任何一件事,修任何一件法,行任何一件的善法,都存在发什么心去做这个问题。做以后你是如何回向,有没有回向,所以这叫三殊胜。所以有的同修说我动了一个念头过去了,那我这个前行正行结行如何啊,这以前我开示过,提这个问题的人也好几次听过这个开示,但是他听不懂,我们说动一个念头过去了。我问大家,你现在禅定观照能力,能够达到动一个念头,能看到这个前中后么?那你看到这个念头的前中后就是前行正行结行,那你看到了吗?你没有看到,你头脑想象,知道一个念头过去,你把想象当事实,所以才这么问。

10点半了,今天就讲到这里,大家好好思考。

智悟 发表于 2009/11/15 20:20:00

随喜功德!

慧月 发表于 2009/11/19 22:03:00

顶礼大恩上师!

在上师的加持下,现已经把补充的略作修改初步整理好了!

感谢智悟师兄和妙善师兄对上师开示录音的文字补充,随喜师兄们功德!

希望这重要的开示能够利益更多同修!


[论坛小贴士]:
一、悲华楞严禅师者,内名体澄,外号光觉,中国佛教法眼宗第十一代传人,得法于福建龙岩中华山性海寺已故老方丈寂照慧瑛禅师。禅师还兼具临济宗、曹洞宗法嗣和南传四念处内观禅及藏传大圆满传承。禅师由净入禅,又由禅入净,由净又入密,直至禅净密三者融会合一。
二、有关法眼宗知识简介:
1、法眼宗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是最后出现的禅宗集大成宗派,乃五代文益禅师所创,源出南宗青原一脉。文益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谥为"法眼大禅师"。后世因称此宗为"法眼宗"。宋初极盛,宋中叶后衰微,传到三祖永明延寿禅师时远播海外,时人视永明为弥勒下生,永明后法眼不重法嗣,到近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才重续法灯,虚云老和尚自续为法眼宗第八世,悲华光觉体澄禅师则续为第十一世。
2、“法眼四机”为禅宗中之法眼宗指导学人所用之四种机法。(一)箭锋相拄,谓师家之接化,针对学人上中下等各种机根而弯弓投矢,机锋相当,接化与领受之双方,紧密相契,无有间隙。(二)泯绝有无,谓令学人超越有与无二元对立之分别见解,而不令执着于父母未生以前之自己。(三)就身拈出,谓佛性真如原本即显现于世间各种千差万别之现象界中,师家遂藉此种具显于人人眼前之现成佛性,信手拈来,一一皆可随缘点化。(四)随流得妙,谓师家依学人根器,灵巧运用接化之机法,而令学人体得佛性之殊妙。
3、法眼宗的宗风,简明处似云门,隐密处类曹洞,其接化之语句似颇平凡,而句下自藏机锋,有当机觌面而能使学人转凡入圣者。《五家参详要路门》说:‘法眼宗先利济。’直论箭锋相拄,是其家风。一句下便见,当阳便透。随对方人之机宜,接得自在,故说为‘先利济。’《人天眼目》卷四曰:‘法眼宗者,箭锋相拄,句意合机;始则行行如也,终则激发。渐服人心,消除情解,调机顺物,斥滞磨昏。’此亦先利济的意思。《归心录》说:‘法眼宗风,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又《五家宗旨纂要》说:‘法眼宗家风,则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句里藏锋,言中有响。三界唯心为宗,拂子明之。’。
三、悲华楞严体澄光觉禅师云:总之,法眼宗的宗风灵活、顺机、直接了当又细密无间。它是禅宗最后出现的派别,他融合了前面的各宗派所长而带融通性,并对当时代宗门极具批判性,对今世亦不过时,被誉为是佛门“僧值”、“纠察”。1943年虚公正式接续法眼宗,将法传于祈请传宗的本湛青持师祖,1946年师祖圆寂,为续法眼师祖又将法代传于寂照慧瑛恩师。1991年吾值遇寂照慧瑛恩师,恩师复又传法予我,5年后恩师圆寂(1996)。恩师也是虚公的戒子,在师祖圆寂时虚公又亲自代传法卷给恩师。恩师又于91年时将法眼之法传于吾,吾之法眼派号:体澄光觉,是为记。(文/释悲华)

| 返回首页 | ※※※迈向解脱!※※

信息备案号: 闽ICP备16026213号
  • 联系我们 - - 论坛存档 - 返回顶部
    Powered by BBSXP 2008 MSSQL © 1998-2024 Yuzi.Net
  • Processed in 0.05 second(s)
    Server Time 2024/11/1 12: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