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主页 | 宗派法门 | 法脉传承 | 法雨甘露 | 道场巡礼 | 往事如风 | 太虚法藏 | 下载中心 | 影视厅 | 图吧 | 博客 | 论坛 | 视频教室 |
李娜出家与成长 | |
![]() |
发起人:释楞严 回复数:9 浏览数:6063 最后更新:2010/6/30 10:04:00 by 湛清 |
选择查看 |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 帖子排序: |
释楞严 发表于 2009/10/18 15:13:00
|
李娜出家与成长 歌手李娜出家原为两段情 著名歌手李娜忽然出家的原因一直是一个谜,9月27日,资深撰稿人何东在其博客上发表了《李娜的两首歌、两段情……》一文,首次披露了出家前李娜的两段鲜为人知的恋情,认为这两段感情受挫是李娜出家的重要导火索。 前日,记者电话采访何东时,他表示,撰写此文是为了纪念李娜歌声带给自己的震撼,至于文中李娜爱上的两名男子的姓名,何东表示,时间过去很久了,不必再提名字。 《李娜的两首歌、两段情……》一文中,尤以李娜的两段恋情引人注目,而且直接导致李娜选择了出家。何东告诉记者:“我写的李娜的两段感情,是听到圈内人说的,我没找她本人确认过。不过她的第一段感情结束后,我是知道的,我见过她本人,当时她整个人的神色都变了。李娜是在用生命去爱,去唱歌啊!她感情的悲绝也正在于此。”对于提笔写李娜的故事,何东说:“我听过一些佛教居士、僧人的诵经声,那是比较空明的,后来听了李娜唱的诵经音乐,我感觉她依然用情很深,很多人都说听了李娜的诵经声之后感动得流泪。李娜歌中的柔情没有变,这也深深地打动了我,现在她走进了佛门,我希望她能真正得到平静与超脱。”何东还表示,他也听过齐豫唱的佛曲,感觉齐豫的歌声跟李娜相比,就显得要超脱一些。 《李娜的两首歌、两段情……》引来了极高的阅读率,何东为什么要选择在博客上“免费”发表?何东笑着回答说:“我这是学李亚鹏。我很怕一些报纸杂志,篡改我的谈话内容,所以不如像李亚鹏公布女儿病情那样,在博客上公开写出来。” 她唱,用她凄绝碎裂的心 《青藏高原》自问世以来,已有很多人唱出很多的版本。有人问我,《青藏高原》你觉得谁唱得最好?我淡淡地答:“当然是李娜!李娜是在用她凄绝碎裂的心在唱啊!” 认识李娜,已是好久好久以前了。当时是被一群朋友拉去我平时最讨厌的卡拉OK歌厅。无意中在昏暗的灯光之下,就注意到对面角落里坐着一位身材娇小的女性。仔细一看,那不是李娜吗?我立即起身很莽撞地走到李娜身边,主动介绍自己。因为陌生,李娜当时有点窘,她本来就长得有些憨,再眯缝眨巴着大眼睛,就更显得憨厚实诚了。我于是毫不客气地坐在李娜身边,就跟她随意聊起来了。 从那以后,我就跟李娜熟悉起来,也很说得来,所以经常会打电话聊。后来有好一段时间,我都没见到她本人,就只听说是去东北,给一个电视剧配片尾曲。直到那部连续剧播出,《嫂子颂》一下就唱遍了全国。 再后,我很确切地得知,李娜当时正深深堕入了情网,她爱上了一条东北汉子。而《嫂子颂》所以被唱得那般情深义重母性十足,却也跟那段恋情有直接关系。然而就在李娜与那汉子正爱得死去活来之时,却因为那汉子身边的因素,就让这段感情不得不戛然而止不了了之。这之后许久,我在北京 之后,李娜因为出了《影视作品精选专辑》,专门给我发来请柬,我也去北京天伦王朝酒店,参加了她的专辑新闻发布会。那一天,有很多人都到场祝贺。我特别注意到,当时在她身边,又有一位相貌斯文的音乐家,一直都形影不离相伴在李娜身边。那位音乐家我却也一直相熟认识的。可我知道,他也像上一位东北汉子,是有家之人了。看他们当时那亲密的样子,我心里不禁暗暗替李娜叫苦,因为我根据自己也包括从侧面的了解,完全明白,那斯文音乐家虽然深爱李娜,但绝对不会因为她而弃绝家庭与李娜共赴爱情的。 再之后,果然就听到了李娜再与此音乐家情缘两断,而且精神与内心都受到了巨大刺激。而我从她的影视歌专辑出版之后,就再也没见过她本人。 忘记了是1996还是1997,突然之间,李娜的一曲《青藏高原》,就天崩地裂地响遍了歌坛。我竟然无法想像,就在那首李娜面对天地高原朗朗蓝天如血红日的歌声当中,在她那撕心裂肺的吼唱里,又呐喊出了她对人间、对感情、对世俗的多少无奈与悲凉? 《青藏高原》对于李娜,真乃她在歌坛的绝唱———之后,她就一路出家到了美国。 至今听李娜,常以为那就是长歌当哭! 思李娜,独泪下!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娜如今在他乡。 李娜出家是为了回家 “我没有出家,是回家了!”——李娜出家 (释昌圣法师)
所以才为李娜的出家从骨子里叫好! 还是让我们听听李娜自己的声音—— 李娜出家几年后,在美国洛杉矶的一座寺院中,姜昆邂逅了一身僧装的她。 没错,就是那个唱“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青藏高原》的李娜
|
方堂 发表于 2009/10/19 21:58:00
|
“我没有出家,是回家了!” 最初看到这句话时,末学已佩服的五体投地,敬佩之心无以言表 |
慈谨 发表于 2009/10/20 20:41:00
|
聪明的人选择了回家的路,愚蠢的我何时踏上回家的路?
|
慧清 发表于 2009/10/20 22:22:00
|
是谁日夜遥望着蓝天
从这首歌中似乎就看到了高原的亲切、质朴、纯净与辽阔,感受到歌唱者对高原的仰慕、向往和热爱,并带着一种深切的希望回归本真的情结,加上李娜高昂而深情的演绎,更让人有直达心灵的震撼和共鸣,有心灵涤荡之感。这是真正的歌唱,是心灵的热切表白!可如果说这首歌是李娜在“撕心裂肺的吼唱”,不知道是不是听的人会错了意,还是在用自己的心在“印”她人。 一个人的出家,是世俗人永远也看不懂的“迷”,然后就以种种猜测去解读,唉,叹其不能懂那种“不是出家是回家”这里面包含的欢喜和悲伤、一种完全的大喜和大悲后的淡定与从容。 |
慈明 发表于 2010/3/17 18:52:00
|
|
慈照 发表于 2010/6/13 15:13:00
|
![]() ![]() ![]() |
静宜 发表于 2010/6/22 6:25:00
|
封闭独修是自闭症。合和众修气死魔
|
心净 发表于 2010/6/24 22:04:00
|
![]() |
湛清 发表于 2010/6/30 10:04:00
|
世人无明愚痴可见一斑,幸有上师这样的善知识来引导、度化。 记得2002年我在火车上遇到一位在绍兴出家的东北师父,当时虽不信佛,但对出家人还是比较敬重的,攀谈中,听他讲,他们夫妻二人一同出家的,当时我愚痴的心怎么也想不通他们为什么出家,受到什么样的打击能夫妻一起出家。回到家以后,我还在跟家里人讲这件事,因为那位师父对我的问题只是回答了一句“因缘到了,就出家了”,而这句话在当时的我看来就是托辞,既然人家不说,自己也不便深问,这疑问就一直带到2007年我遇到上师。学佛以后才明白,才知道那师父夫妻二人此举是多么值得赞叹! 记得当时车上的人纷纷要这位师父给看相,师父说:“在家的时候,我的确会看一点儿,但现在出家了,出家人只看因果,不看相,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也就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当时我正处于人生低谷,穷途末路之际,听到这句话虽心下一震,但面对命运的多舛我却仍报以苦笑,可见愚痴之深。后来再到绍兴,我曾特意去云栖寺找过那位师父,他们正在做法事,而他,也已经不记得我了。寺门口有一位小师父,十多岁年纪,愚痴的我心下觉得他很可怜,这么小就出家了,人生的幸福都没有体验过就去出家了,于是也问他为什么出家,他也回答我说“因缘”。 两次、两位师父指点,我仍没有明白,仍固执地认为出家人可怜。现在体会到,当时这两位师父肯定看着我更可怜,他们肯定很无奈,他们无法三言两语惊醒梦中人,寥寥数语反而更加深了我的迷惑。 为从前的无明忏悔!更加感激上师指点迷津!
|
[论坛小贴士]:
| 返回首页 |一、悲华楞严禅师者,内名体澄,外号光觉,中国佛教法眼宗第十一代传人,得法于福建龙岩中华山性海寺已故老方丈寂照慧瑛禅师。禅师还兼具临济宗、曹洞宗法嗣和南传四念处内观禅及藏传大圆满传承。禅师由净入禅,又由禅入净,由净又入密,直至禅净密三者融会合一。 二、有关法眼宗知识简介: 1、法眼宗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是最后出现的禅宗集大成宗派,乃五代文益禅师所创,源出南宗青原一脉。文益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谥为"法眼大禅师"。后世因称此宗为"法眼宗"。宋初极盛,宋中叶后衰微,传到三祖永明延寿禅师时远播海外,时人视永明为弥勒下生,永明后法眼不重法嗣,到近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才重续法灯,虚云老和尚自续为法眼宗第八世,悲华光觉体澄禅师则续为第十一世。 2、“法眼四机”为禅宗中之法眼宗指导学人所用之四种机法。(一)箭锋相拄,谓师家之接化,针对学人上中下等各种机根而弯弓投矢,机锋相当,接化与领受之双方,紧密相契,无有间隙。(二)泯绝有无,谓令学人超越有与无二元对立之分别见解,而不令执着于父母未生以前之自己。(三)就身拈出,谓佛性真如原本即显现于世间各种千差万别之现象界中,师家遂藉此种具显于人人眼前之现成佛性,信手拈来,一一皆可随缘点化。(四)随流得妙,谓师家依学人根器,灵巧运用接化之机法,而令学人体得佛性之殊妙。 3、法眼宗的宗风,简明处似云门,隐密处类曹洞,其接化之语句似颇平凡,而句下自藏机锋,有当机觌面而能使学人转凡入圣者。《五家参详要路门》说:‘法眼宗先利济。’直论箭锋相拄,是其家风。一句下便见,当阳便透。随对方人之机宜,接得自在,故说为‘先利济。’《人天眼目》卷四曰:‘法眼宗者,箭锋相拄,句意合机;始则行行如也,终则激发。渐服人心,消除情解,调机顺物,斥滞磨昏。’此亦先利济的意思。《归心录》说:‘法眼宗风,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又《五家宗旨纂要》说:‘法眼宗家风,则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句里藏锋,言中有响。三界唯心为宗,拂子明之。’。 三、悲华楞严体澄光觉禅师云:总之,法眼宗的宗风灵活、顺机、直接了当又细密无间。它是禅宗最后出现的派别,他融合了前面的各宗派所长而带融通性,并对当时代宗门极具批判性,对今世亦不过时,被誉为是佛门“僧值”、“纠察”。1943年虚公正式接续法眼宗,将法传于祈请传宗的本湛青持师祖,1946年师祖圆寂,为续法眼师祖又将法代传于寂照慧瑛恩师。1991年吾值遇寂照慧瑛恩师,恩师复又传法予我,5年后恩师圆寂(1996)。恩师也是虚公的戒子,在师祖圆寂时虚公又亲自代传法卷给恩师。恩师又于91年时将法眼之法传于吾,吾之法眼派号:体澄光觉,是为记。(文/释悲华) ![]() 信息备案号: 闽ICP备1602621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