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词]: 欢迎来到悲华在线网站学习交流园地。法炬集限制注册,故一般用户只可以游客身份进行部分内容的浏览,无法发帖和跟帖,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弥勒尊佛!谢谢!愿您六时吉祥!


网站主页 | 宗派法门 | 法脉传承 | 法雨甘露 | 道场巡礼 | 往事如风 | 太虚法藏 | 下载中心 | 影视厅 | 图吧 | 博客 | 论坛 | 视频教室

有人问禅师:什么是佛?楞严悲华禅师答:问者即是,全体即真,一切现成,无欠无缺,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见者非见,言者非言,于无知处知,于无所得处得,是名为佛也。

古有黄龙三关,今有楞严三问:今问《楞严经》所云:何为妙明真心?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菩萨是如何假爱欲而生娑婆却又不染红尘?若通此三问三答,必为见性人也。
    
 
《童蒙止观》智者大师著 楞严悲华禅师讲解【一讲记录一跟帖】
发起人:妙善  回复数:11  浏览数:14469  最后更新:2008/5/25 15:21:00 by 清海

选择查看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  帖子排序:
2005/12/31 17:03:00
妙善





研究员或教授级

角  色:超级版主
发 帖 数:1350
经 验 值:2018
注册时间:2005/10/26

《童蒙止观》第八讲

隋 智顗 撰

悲华禅师 讲


      前行文(略)
    好了,刚才简单地做了一个前行。今天,我们准备讲《童蒙止观》的内容。作为一个修行者,他首先要明白为什么要修行,也就是说今生为什么我要走入佛门而修行呢?在没有真正没白为什么会走入佛门而修行的时候去谈论如何修行或修行怎么样那是毫无意义的一件事情,而且反而有害。所以一定要明白为什么要入佛门修行?这一点如果去问大家的话,很多人都会说,修行当然是为了成佛为了了生脱死,为了获得一种永恒不变的快乐。达到这样认识的人当然他知道要离苦得乐,究竟成佛这是我今生要入佛门修行的目的,但是如果仅仅是了解到这一点还显得粗糙,还远远不够,还应该了解什么呢?应该深入一步了解。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你说修行是为了获得永恒的快乐,说极乐也好,不生不灭的涅槃寂灭之乐也好,世俗很多人也都是要追求这种幸福快乐的,难道没有什么区别吗?跟世俗的普通的追求的人又有什么区别呢?可以这么说,一个修行者和一个世俗者他所要追求的目标是一样的,但是方式不一样,结果就不同。我们世俗的追求往往是通过物质的东西,物质能够给我们带来暂时的快乐,它不能从根本上解除我们的痛苦,当然就不可能带来究竟的安乐。不能获得幸福的缘故就是因为痛苦,人生因为有苦所以不能得到幸福。只有超越痛苦我们才能够得到幸福。这个造成痛苦的根本在哪里呢?在于这颗心。三乘佛法我们不管把它分为小乘大乘密乘还是把它分为人天乘声闻缘觉乘菩萨乘,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为了调整这颗心的,所以说调整心非常重要。《屠夫真言》里有这样一句话“心为诸法源,调心佛善说”。何时我们能够把内心调伏,我们前面所说的要得到究竟安乐这种愿望就能如愿以尝。所以要作这样的认识,世俗者和修行者不一样就在这里。我们是通过调心来获得安乐的。第二点还要知道,作为一个凡夫众生他能够自已调伏内心吗?为什么众生的心需要去调伏呢?佛为什么不需要去调伏内心?这点好好想想。所谓的调伏内心而得解脱究竟是一种什么情况呢?如果说众生本心就是佛的话,那何以众生是众生佛是佛呢?如果说众生与佛根本就不是一个体性那么众生通过修行又如何成佛呢?怎么理解这个解脱与不解脱呢?怎么理解前面所说的调伏内心呢?这是一个问题我们来想一想。就象我们做梦当中被狗咬,理解梦,只有理解醒和梦,理解迷和悟才能理解这个问题。所以梦中狗咬是因为贪执很强烈,我们在梦中的时候贪执很强所以会有痛苦。如果说在梦中我们知道这是虚幻的那这种痛苦就不存在了。这种在梦中能够知道虚幻而无所执丝毫无损这就是证得佛果的境界。这话怎讲呢?有人说我晚上睡觉我也知道梦中是虚幻的,因为第二天醒来什么都没有,好象这道理谁都知道。不然!我们所说的梦是梦中知梦,所以说可以以我们的做梦来衡量我们的修行,来衡量我们现在修行这种去除执着的力量有多大,所以是梦中知梦。所以说我们就理解了所谓的能够调伏内心、佛与众生这所以不同就在于这里。一个是醒的,所谓醒的就是说梦中他是知梦的,是醒的当下就知道是梦而不执着,而我们凡夫就好象在梦中执着为真常受种种痛苦而不得解脱。怎么理解佛和众生的差别,只要是有智慧的人他都会认可这种说法。所以说就象我们白天醒来的时候也是在梦中如在梦中,因为对外在的形象过于执着的缘故,本来外在的虚幻的外在形象我们越执着这种烦恼就会越深重。怎么讲,比如说六道中的众生地狱中的众生是最执着的,他执着到什么程度呢,他只要碰任何一个东西都构成伤害他的缘,碰什么什么都会伤害他。那么执着心越大境界越高的众生这种刚好相反。比如说过去那些大成就者成就的祖师信有的甚至可以在空中飞行,身体透澈石头上留下脚印手印,象米勒日巴尊者在虚空中打坐入定如同平地,这些外在的形象对他们来说形同虚设。这是众生与究竟佛果的差别。所以说是完全不一样。要想真正调伏内心就应该从梦中醒来破除无明来证悟佛理,所以说要有这样的认识。不能说我入佛门修行仅仅是为了离苦得乐,你要去明白作为一个修行者和一个世俗者的不同点在哪里,作为所谓的痛苦他的根源在哪里,而修行的关键在哪里,这样才算是有所认识。
    如何修行?今天我们就讲到这个如何修行的正行。根据前面所说的众生和佛就一线之隔,就因为这一线之隔这一迷一悟支分为八万四千法门,在这八万四千法门中我们是否要一一修学呢?比如说今年学这个法门,明年学那个法门,这辈子学这个法门,下辈子学那个法门,然后修满八万四千法门我们就能成佛吗?显然不是,真正的修行应该所修行的法与行者的根基相对应,根器相对应,如果按照大成就者智悲观尊者所说的有三种根器者,哪三种根器呢?一种是信心特别强大的,一种是讲智慧力特别强大,一种是讲特别精进修行的,在这三种根器当中哪一种根器最容易成就呢?是智慧力很大的众生吗,是精进力很强的众生吗,都不是,是信心大的众生容易成就。所以我们要想修行必须明白修行的基道果也可以叫见修行果。要明白解脱的因是什么,佛所走的道路是什么,最终得到的果实是什么?这样信心强大的众生面前解脱最容易得到。这里讲到一个信心,很多人都觉得信心我都有。过去有一位成就者,有人来求见他,他说,尊者您是大开悟者是成就的人,你能不能够当下就让我们开悟呢,当下就成熟我们的根器呢?尊者回答说,那当然可以了,我修的这个法是无上大法,今天修今天度,晚上修晚上度,明天修明天度,对吧,很简单,但是你是否有信心呢?他们说,不可能的,我们千里迢迢来找您,怎么会没有信心呢?就象我们来找师父的同修说,我都离开了家庭,我丈夫不同意,我的妻子不同意,我家里人又哭又闹我都来到您面前啦,我都牺牲了这么多了您怎么说我没信心呢?我要是不为佛法来我怎么会找师父您呢?其实不然,他这种行为未必就真的为佛法而来的信心,所以这时候大家都否认说,不可能,我们怎么会没有信心呢?这时候尊者就拿起一只破鞋说,看到没有,我拿在手上的就是一个雪猪子(雪猪子就是高原上的一种动物,它在雪地上跑所以就叫做雪猪子),你们看到没有,我手里拿着的就是雪猪子,大家觉得一下子就失望了,他说这个师父原来看他是一位高僧大德,现在精神是不是有点不正常,现在手里明明拿着一双鞋,他怎么会说是雪猪子呢?所以这根本不是信心。如果真有信心就不会把过失推在师父的身上。所以这就是一个信心的问题。以前又有一个故事讲到信心的问题。以前有一位修行者,有一个居士对他特别有信心,天天供养他,天天送酸牛奶给他喝,他因为经常亲近供养这位尊者,然后也听闻修法,所以他觉得自已信心非常圆满。他想我是不是到了一个登地菩萨的境界或者是到了某到圣果了,因为曾经法要有说若信心圆满者即生圣果。尊者当然马上就明白他想什么了,为了破除他这种自认为已经成就的傲慢心,有一天他就说了,我觉得很奇怪,我跟你说一件事情。他说师父什么事情?尊者说你的家族里面是不是不太清净,你家里是不是有什么病呢?他讲你什么意思?尊者说我天天喝你的牛奶嘴巴都长疱生疮了,是不是你家里什么人不干净呢?哇~他一听以后气死了说从此以后再也不给你送酸牛奶了。请问他有信心吗?他马上就没信心了。所以说信心能不能真正有就可以真正地衡量这个人是不是有功德。这种例子很多。比如说梁武帝的时候,达摩祖师来到梁朝见梁武帝,达摩祖师说几句话,梁武帝就说这位祖师怎么说这样的话呢,说又无佛又无功德,这些都是不具器,因缘不成熟。所以我们今天来修行的人在发心上如果不正,也许他来修行是来求解脱的,结果因为修这个法,因为他不正确地发心来面对佛门面对修行反而造业。所以我们来修行是求解脱的,不是为了下地狱的,特别面对越高的对境越大的慈悲,自已若心生恶念,这即成地狱之因。这里讲到修行。修行要想真正实现这个必须修习依止法,你要去参善知识,通过近侍三宝,承侍善知识,最终让佛法的加持进入你的内心。所以大家要衡量我自已是否怀着正心来修行,我是否生起出离心来,我是否以一颗慈悲心去接受大乘的法要等等。这讲到一个修行的问题。有的同修不是不修行,他也修,他可能自已看《金刚经》,或者是那里听听那里看看,他每天也很忙也有很多功课,一般来说,比如说来问我如何修行的人我都会问他,他以前是跟哪位师父修行的,如果这位师父从头到尾很完整地教他,我一般来说不会跟他讲法,最多作个普通的开示,为什么,因为没有必要。师父有师父的善巧方便,我何必跟他多说呢。但有的时候他也跟了很多师父,这里拜个师父那里拜个佛,这里学那里学,然后一问他基本的知见都还没有。而且他修行也非常绫乱,他说师父我跟你修行你教我怎么打坐怎么修行,那只要他有信敬心的前提上我也都会教他。这样才会继续去教他一些比较深的法。所以要明白,其他的就不再多说了。这里讲修行讲到如何修行的一个信心的问题。下面还要交待一下为好。
    修行整个过程从一个人无明到开始走上修行到证悟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哪三个阶段呢?从禅宗上来说就是文字般若的阶段和观照般若阶段以及最后的实相般若。也就是说修行人要想真正获得智慧必须通过修止观契入身心宇宙的实相。我们把这个文字般若也认为是一种粗糙的实相,把观照在止观上所获得的般若称为是比较细微的实相,把最终证悟的实相般若我们可以称为微妙之实相,究竟之实相。其实都一一对应着。在文字般若阶段阶段对智慧的了解对实相的了解停留在了知的阶段,他是意念的了知。到了这个观照般若的阶段他是用禅定力觉照,这时候他会产生种种的感受,他因为有了这种经验感受,所以他形成了一种定解,这属于观照般若的阶段。那在调整这个定解这个确实经验感受的基础上的时候这将趋入这个对实相般若的证悟。证悟的时候就是一种直接的了达,他就不再是通过分析等,都不是的。他本身就是。按照宣照法师说的“如人饮茶,冷暖自知。”所以说前期的文字般若就相当于我们看见这杯水,口很渴,看见这杯说,我想喝水,水可以喝得到,知道这是一杯水。到了观照般若阶段,就相当于说我现在把它尝一口,哪怕你知道他是水再好但你不去喝一口你永远不能解渴,但是在这个观照般若阶段他的智慧还没有完全透彻的,他产生一些定解还不究竟,所以这个时候他喝了水还不能完全解渴。那么真正达到一种证悟的阶段就是达到悟入实相般若的阶段就如同把整杯水喝下去完全地解渴了。所以必须明白修道的次第,这证悟的三个次第。有时候我们经常把证悟上的见解悟以为通过了知阶段就能够了解,有时候修行上只是出现一些感受产生一些定解罢了,他就以为我是不是已经证悟了。有的比如说象这个的例子非常明显。很多人也谈论《金刚经》讲《金刚经》学《金刚经》,可是你是否知道你对《金刚经》奥义的了解是停留在文字般若的阶段,还是观照般若阶段。还是实相般若阶段?你对这个文字般若的了解是正是邪呢?你对这个观照般若的了解是正是邪呢?你对实相般若的了解是否是佛的心印呢?靠我们自已这样瞎修盲练自我固执地修行能成就吗?绝对不可能。因为他必须仰赖善知识,你没有善知识对你的摄受没有师父为你作详细地辨别印证开示,你想修行说不走上歧途偏道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若自我执着自我固执那么偏离正道这个是注定的。所以说虽然跟在师父身边修行,必须一边修行一边调整,不断地闻思修,这样才不会偏离。这样还好一点。比如说经常他还没有离开师父的教导,每天功课也不断,修行天天地修,加上经常能够听闻师父的教导,他就不容易偏。那些长期远离师父的自我固执修行的因为没有善知识偏离了师教,这样的人非常容易偏离修行的方向。
    师父教弟子修行也有不同的方式,大家要明白,可以支分两种。一种大家知道的就是传授的方式。比如说我今天跟你讲一个经讲一个内容,大家在一起听,听完以后我受了这个法,今天法师是说三皈五戒的内容,听完以后得到这个传承后我就去修,这种是以传授的方式来教导。另一种教导方式不太一样,他是一种成熟教导。怎么说呢。就是说师父教你这样修,你达到一定的经验以后再进一步来求师父印证,在师父印证的方便下你进一步再去修,那师父就根据你修行经验的结果再进一步地来指授你该怎么修,这种修行方法叫成熟教导。这不一样。我们现在很多修行人大多数有接受传授教导这种方式,听完后回馈也很少,至于修到哪里也不太清楚。或者说再好学的人这里书看一下那里大德处听一下,如此而已罢了。真正进入这种成熟教导那要具备福缘,被上师完全摄受。其实在过去的这种高僧大德当中都是长期地依止他的上师,大家熟悉的密宗里面的莲花生大师二十五年的时间依止他的根本上师西日桑哈。蒋华西宁也是大圆满的祖师七十五年的时光来依止他的上师极喜金刚嘎让多杰。我的大圆满传承法系里面的师祖阿秋喇嘛法王他四十四年依止昌根阿瑞仁波切。这些高僧大德获得这样的成就都是近侍三宝依止善知识侍奉善知识而得成就的。所以说这些过去的祖师大德们经验难告诉我们什么是修行解脱的正途,今天就先讲到这里吧。多的今天就不说了,怎么理解上师?上师从外相上的理解内在的理解还是究竟意义上的理解等等。今天作为讲止观之前的前行略为讲到这些,讲到修行上的事。同时我们要天天观想,我们来到这世上一趟不容易,能得暇满之身能听闻佛法今生得解脱的机会太不容易了,今生能得遇三宝能够遇到善知识那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要观想这个人生难得。要想想人生得来是多么的不容易,如果过去世没有这个愿力今生得人生得不到,过去没有修行今生得不到,而且是轮回了好几生才因缘成熟的情况下才有的,不是说每一次轮回都能够得这样宝贵的人生。还要经常想这个寿命无常,一切皆无常,观想无常。时不我待啊,切莫虚度年华拖延修行。还要想因果不虚轮回处处是苦这样一个真相,这样你就会生起出离心来来修道,若心不生出离心欲求解脱道那是龟毛兔角,这是根本实现不了的。好了这些是我们平常经常讲的这种发心修行。好了,在了解这个的基础上我们来看今天的内容。(好了,大家看经文。屏幕上管理员可以打出来。)今天讲到正修行第六,修止观有二种,一者于坐中修。一共有五意不同。首先讲了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今天讲第二种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
  “二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行者于坐禅时。其心闇塞无记瞪瞢。或时多睡。尔时应当修观照了。若于坐中其心浮动轻躁不安。尔时应当修止止之。是则略说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相。但须善识药病相对用之。一一不得于对治有乖僻之失。”这里说到第二种对治心沉浮,什么是心沉浮呢?沉就是沉倒、昏昏沉沉,浮就是浮燥不安、散乱掉举的意思。简单说就是昏沉和散乱,这是一种病,是禅病,在昏沉与散乱心中想开悟心地想获得智慧这是不可能的。前面也说过,它们也是禅定五盖中的内容,因为它们掩盖藏覆的缘故使我们不能够证得智慧,所以说在整个修习止观的过程当中最核心的就是要与昏沉和散乱作斗争。有的人在昏昏沉沉当中这个觉性没有显现出来就说哦~我开悟了,他开哪门子的悟啊,对不对,开悟是圆照十方,圆明,明亮的明,你这个昏昏沉沉的,难道说世上还有昏昏沉沉的佛吗?显然不是的。既然这是个禅病应如何对治呢?这里说了,行者于坐禅时其心暗塞,暗就是不明不白迷迷糊糊不知发生了什么,塞就好象这头脑反应不了,老是绞在一种境界当中不通畅。比如一个人处在昏昏沉沉当中,别人问他,你干什么事啊?他却说哦你说什么?他心处在暗塞的状态。无记瞪瞢,无记就好象是记不得东西,迷迷糊糊的刚才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瞪瞢就是眼睛睁得大大的好象很清醒但实际上他迷迷糊糊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处于这样一种状态,严重一点就是会睡觉会睡着。在五盖中告诉我们睡就是昏昏沉沉地,眠就是睡着了,都是一种昏沉状态,这时候怎么办呢?应该修观照亮,前面有说到观,这里的观是观照,我们拿一个手电筒是为了看清楚东西,修观就是为了让自已的心明了。比如说我现在念住在佛号上,如何修观照了呢?就是说你要去听这个佛号的声音怎样怎样传出来的,对它明明了了的,这是一种观,要照亮。迷迷糊糊的就不叫修观。你有脑筋里面拼命想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西方极乐国,这不叫修观照亮。观就象用手电筒照亮让心明亮。比如说你念住呼吸的时候你看到这个呼吸进出进出,你如果随着它睡着那你就睡着了。如果这时候你修观,打个问话,这呼吸它从哪时进来的从哪里出去的?你给自已这样一个任务你去修这时候你人就会越来越清醒,你这样就能够去对治这种昏沉。前面讲修止也讲了三种,一种系缘守境止二是制心止三是体真止等等,这个止观经常互相交融,前面介绍了止观交修的方法,所以要修这个。如果反过来在坐当中心浮燥不安应怎么办?这时候应该修止。让心慢慢专注在一对境上,虽然是这么说,这里略略说一下对治心沉浮病去修止观。“但须善识药病相对用之。一一不得于对治有乖僻之失。”这话什么意思呢,大家理解一下。我举个例子。比如修呼吸的时候如果你不善加对治,善加对治就是你要明白我现在的状态是处在昏沉状态还是处在散乱状态,如果你处在昏沉状态你自已觉得无所谓,你今天打坐修行好象等于睡了一觉,那么修与不修有什么区别呢?对不对,比如同样念住呼吸,如果你已经意识到这个昏沉非常严重必须去对治它的时候,你不善加对治,你只是把心安住在你的呼吸上,呼吸进来出去,你说你知道呼吸如何进来和出去,这样慢慢的你就睡着了,这就是不善识药病相对,你就不觉得定,对治有乖。因为昏昏沉沉导致的糊思乱想,实际上应该用修观把它照破,你不去这样做,只是把心修止安住在这个呼吸上迷迷糊糊的这跟睡觉没有什么差别。“于对治有乖僻之失”,乖就是违背,已经偏离了修禅所要达到的目标了。好了这就叫做第二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接下来我们再看第三个。
   “三随便宜修止观。行者于坐禅时。虽为对治心沈故修于观照。而心不明净亦无法利。尔时当试修止止之。若于止时即觉身心安静。当知宜止。即应用止安心。若于坐禅时。虽为对治心浮动故修止。而心不住。亦无法利。当试修观。若于观中。即觉心神明净寂然安隐。当知宜观。即当用观安心。是则略说随便宜修止观相。”先到这里。这里面在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这里说到要止观交修。按照前面所说的,我这时候的心非常昏沉,那我修观照亮,我可以让他明了明了,可是这心越来越迷迷糊糊,所谓心不明净,这时候没多大的意义。这时候要怎么做呢?要去除这种昏沉,这时候应改成修止来止息这种昏沉。如果你变成修止了,这时候不会让心更觉知,而是集中在守住一点意念上,止越来越止在这个禅观对境上的时候,这个时候反而明觉起来。所以这时候你感觉到什么呢?身心安静。反之也一样,心浮燥的时候如果用止不行就修观,心神宁静自然安宁,所以说明修观可以。这里教我们善巧方便,所以叫随便宜修止观。好了,道理是这样,后面一句话“但须善约便宜修之则心神安隐烦恼患息。证诸法门也。”就是说要不断地于当下清醒于刚才前面所说的去对治。这很重要,前面讲到一些前行的时候也说了很多,比如说如何调身、如何调心,禅定五盖等等,这些道理必须通达。然后在实际修止观的过程当中,就以此来观察来对治。如果你不明白这个道理的话这个时候你就根本谈不上止观交修,昏昏沉沉的整天还是昏昏沉沉,散乱还不知道自已是散乱,那么如何谈得上调整呢?若你反过来能以如是止观交修的方式越修越熟练,最后掌握它的这种窍诀,那么就凭这个止观的功夫就能证悟各种各样的法,所谓证诸一切法门,因为一切佛法不出止观二字。好了,再来看第四。
   “四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所谓行者先用止观对破粗乱。乱心既息即得入定。定心细故觉身空寂受于快乐。或利便心发能以细心取于偏邪之理。若不知定心止息虚诳。必生贪着。若生贪着执以为实。若知虚诳不实。即爱见二烦恼不起。是为修止。虽复修止若心犹着爱见结业不息。尔时应当修观。观于定中细心。若不见定中细心。即不执着定见。若不执着定见。则爱见烦恼业悉皆摧灭。是名修观。此则略说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相。分别止观方法并同于前。但以破定见微细之失为异也。”好了来看这段话。讲到第四个这里就深一步了,我们来理解这个概念。什么叫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定中细心,很显然经过前面所说的经过初心粗乱来对治散乱,那心这个乱心就会慢慢地止息,这时候就能够入定,定就是安定的意思,心不会粗粗糙糙,说明有明觉。心不会散散乱乱,就说明他心能安止,这种止观能力强自然能入定。定就是平静安定的意思,没有昏沉,没有散乱,这就趋入定。人在定中的时候他的心相就更能觉知到细相,所以叫定中细心修止观。细还有一个就是精致的意思,人处在定中的时候他觉受方面就更加精致,由禅定而生的功德也会显现出来。这时候觉到身空寂受于快乐。就是说通过这个止而受乐,这是一个现象,产生乐。或利便心发,什么叫利便心发?因为心非常的安定,他这种觉观能力很强,突然他这个智慧好象非常的通达,所以叫利便,利便心就是这个意思。很快,他一闪念就知道发生了什么,就是说智慧超群。那么一个有功德的人有一定禅定功夫的人他因为智慧超群的缘故结果他往往很容易反过来他会执取于偏斜之地,以前在迷迷糊糊没有修行没有得定的时候他绞尽脑汁去想也想不出什么更细更高超的道理来,后来他修行了,他得定了,他定心细故不但生感受乐而且这个便利心会开发出来。他能够以这种很细致之心去执取这种偏邪之理,所以这个现象很普遍。而且我们会看到这个人很有修行,可是他这种对邪见对傲慢心的执着比谁都强,就是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产生乐明和空的觉受。这都是通过修禅而获得的。如果你执着于它就会进入偏道。若不知定心止息虚诳,必生贪着,生贪着就是把一切当作为实有,如果你能够知道他是虚幻不实的,那么爱见二烦恼就不会生起。是为修止。在这里面止观是这样一个涵义,大家理解。什么叫爱见二烦恼不起,爱就是贪爱,见就是见解上的执着,所谓执见,烦恼都是从这里面的烦恼出来的,所以以此来观察这样一个细相,因为修行到这里的时候有一定的觉受,有一定的定力,他往往就会执着于这个定当中所产生的微细的分别,这也可以叫伏降力。比如说你打坐今天打了很久心里非常的安静,迷迷糊糊中觉得时间一闪就过去了,好象说我现在心里非常的安静,也不执着于外面的东西,也不执着于里面的东西,空空冥冥清清净净的,脑袋念头一闪了一下觉得好舒服啊,这是很微细的浮想,因为他是在定中所显现的东西,有时候他这种智慧非常的穿透,耸这时候突然想到《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的心一点也不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看我现在的心非常的光明非常的舒服这是不是《金刚经》的境界啊,他就会认为我是不是开悟了,他就会执着,那么执着这种见的烦恼就会生起。在定中享受这种安乐这种便利他执着就有了爱取,所以说因执着执为实的缘故不知虚逛不实,那爱见和烦恼就会生起。所以通过这样的一种辨别名为修止。这个止类似于前面所说的体真止。下面继续讲“虽复修止若心犹着爱见结业不息”,什么是爱见结业不息呢?这个结的概念比如说这个人心打结了。我们凡夫的心结绝对不是一个情绪,或者是平常大家粗粗的一个意念上能够认知的、能够了知的一个东西。这种结使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这个念头他在定中的时候才能够观察出来,这种烦恼往往是起于最初的微细的一念,但是往往没有修行的人他根本就不知道,当他看到这个烦恼的时候这烦恼已经很粗大了。打个比方,烦恼刚刚升起的时候就象一个毛毛虫,它随着这个妄念力他攀缘攀缘他壮大,它就会变成一头猪那么大,往往平常我们已经感受到这种烦恼的时候就如同看到一个大象那么大,烦恼成长为一个大象的时候你想一下子把他息灭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平时往往我们对我们的心无能为力,何以故?这个结业根本没有停止,非常无力,若烦恼刚刚升起这苗头刚刚起来的时候就把它掐掉那轻而易举地就把经掐掉了,所以禅定力高的人一他烦恼不容易生起,二烦恼生起很快就能息灭,这是什么功夫,这就是止观的功夫。这里说了虽然修这个止观心也能够止爱见二烦恼也不起,但结使没有断,所谓结业没有断,这种力量还在,业就是力量,这时候要修观,要观,在定中这个细心一看还是空的,你发现这个定心飘来飘去没有个实境的,没有个真实的体性,所以这时候你就不执着这种定见,如果不执着这种定见,这种定见不是说修觉受当中的一种定解,定见就是前面所说的在定心中的这种细心产生的这种分别见,那么爱见烦恼悉皆摧灭,,把这个微细的结给解开了,这个名为修观,这个止观二字是这么来的。到此处我们好象觉得止和观的区别好象越来越不明显了,因为达至圆满则止观双运,即止即观即观即止,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此则略说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相”。至于如何分别止观如何分别止观方法跟前面一样大致相同,不同就在于这时候修观是为了破除定见微细的过失,所以这里说“但以破定见微细之失为异也”,这里跟前面略为不同。比如说杀贼来打比喻的话,这个贼跟难缠更难防,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修行是从粗心逐渐进入细心逐渐走向深微的过程。这里讲到四对治定中细心修止观,坐中修止观一共有五意,我们继续来看第五为均齐定慧修止观,这是最高境界了。
  “ 五为均齐定慧修止观。行者于坐禅中因修止故。或因修观而入禅定。虽得入定而无观慧。是为痴定。不能断结。或观慧微少。即不能发起真慧。断诸结使发诸法门。尔时应当修观破析则定慧均等。能断结使证诸法门。行者于坐禅时。因修观故而心豁然开悟。智慧分明而定心微少。心则动散。如风中灯照物不了。不能出离生死。尔时应当复修于止。以修止故则得定心。如密室中灯则能破暗照物分明。是则略说均齐定慧二法修止观也。”先到这里,我们来看,这里说到定慧修止观,这里止观和定慧两个名词都出来了,由止而逐渐到观,由观而逐渐到慧,这里定慧之所以和前面的止观区分开来其实是因果的不同,因修止之因而得定之果,因修观成就之因而得慧之果,所以止观得定慧这样一个道理,这里突出两个字均齐,均就是平均,就是定慧等齐的意思。定力太强什么过失,慧力不足什么过失,均就是均等,齐就是平齐,一个意思,说的就是定慧等齐的意思。我们来理解一下经文的意思。前面因为种种原因或者修止或者修观而使他心得入禅定,虽然入定了,定力很强但观的智慧很少,若执着于这种定名为痴定,痴定好吗,当然好,可以享受安乐,但是要知道色界天中的众生几万几万个大劫他都能定下去,这个定可以定到八万大劫很长的时间,但是没有用,定力消退的时候依然随业流转堕入轮回。这不是究竟解脱之道,所以说不能去修这种痴定,他不能断结,结刚才我们前面讲过。还有一种原因是什么呢?虽然有一定的观察的智慧但是太少了,观慧太少觉观能力太弱,要想发起真慧,你们说的真实的智慧,只有真实的智慧达到才能断除各种各样的结使,才能证悟各种各样的法门,有法门才能开发出来,这法门说的就是实相的境界智慧的境界。这里多一个名词叫结使,使就是象使者驱使的意思,我们有说过叫五钝使五力使,贪嗔痴慢疑为五钝使,生见偏见邪见等共有五个称为五力使,心里打结这种业力不断地驱使着我们感受种种的果报,所谓因惑造业因业受苦,惑业苦轮转不息,所以必须把这个结使给断了才能生功德。这时候应该修什么呢?有定无观慧虽有少观慧但是太少不能断结使,尔时应当修观破之,这时候要加强观的修习,要深入这个观才能够达到定慧均齐。尔时应当修观破析则定慧均等。能断结使证诸法门。行者于坐禅时。因修观故而心豁然开悟。因为他不断不断地观察观察到这个实相,刹那豁然开悟了,证悟了一切皆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缘起性空,他达到一种证悟智慧了了分明。但是这个时候定心微少,定力不够,心则动散,虽有蜡烛能照亮世间万物,但是因在风中摇摇摆摆,所以这种智慧也很难持续,所以不能出离生死。以前我们看过达摩祖师的一个录像中达摩祖师说“看来太子的智慧忽明忽暗”,一会儿明白一会儿不明白,这里就相当于这样一个道理,“不能出离生死。尔时应当复修于止”。这时候不应该修观,应当修止,不断地修止,前面已说过了,因修止故得定心。这样就如同说不是风中蜡烛风中灯,而是在封闭的所谓的密室中的灯,明明了了,照破黑暗,照物分明,这就是所说的均齐定慧二法修止观的意思,必须定慧等齐。
   “行者若能如是于端身正坐之中。善用此五番修止观意。取舍不失其宜。当知是人善修佛法。能善修故必于一生不空过也。”这是前面所说的第一种于坐中怎么样修止观的,一共分五意不同,一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二对治心沉浮病修止观,过渡到第三随便宜修止观,然后到第四对治定中微细的心修止观,然后层层的说,到最后这个定慧等持而修止观,如上所说的五种修止观的意已经说完,因为前面提到行者以坐中修止观为要,这就是前面所说的。后面接着讲历缘对境修止观。什么叫历缘对境呢,经历种种的外缘境界对此修,所谓的历缘对境修,我们看下经文。
   “复次第二明历缘对境修止观者。端身常坐乃为入道之胜要。而有累之身必涉事缘。若随缘对境而不修习止观。是则修心有间绝。结业触处而起。岂得疾与佛法相应。若于一切时中。常修定慧方便。当知是人必能通达一切佛法。”这里首先说到历缘对境修的意义所在,当然前面说过了,要想入道胜要者以端身常坐为主,但是我们这是有累之身,有累有身有家庭孩子工作在家居士身,出家师父也有他的一种烦恼,有身皆苦必然会牵涉到去做事情等等,我们学的历缘就是有累之身必涉事缘,若随缘对境即遇到种种情况的时候若放弃了修行也就是不修习止观,那就说明我们修行这颗心就有间断,间绝就是间断的意思,那么前面所说的这种结业它处处而起,一对这种缘一对这种境他就生起了,所以修行一打坐的时候什么烦恼都生起了,然后因为平常历缘对境不修的缘故心的修行经常间断,所以这个善根功德力不能积累,所以修行很缓慢。所以要想快速地与佛法相应就必须在一切时中常修定慧方便,如果这个人是这样修行的,那么他必然能够通达一切的佛法。所以说历缘对境修止观应该不间断地修习,不间断地修习很重要。下面是具体地讲解,前面是讲了历缘对境修的意义。接下来是讲什么是历缘对境修止观,一一具体的讲。
   “所言缘者。谓六种缘。一行二住三坐四卧五作作(下祖卧切)六言语。”这就是六种缘,行住坐卧作作言语六种缘。云何名对境修止观呢,这里也有说法,“所言境者谓六尘境。一眼对色。二耳对声。三鼻对香。四舌对味。五身对触。六意对法。”所以从六境六尘中说到“行者约此十二事中。修止观故名为历缘对境修止观也”。我们看到,当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等跟外界产生反应的时候就是自我当下修止观处,现前身心当下就是修行中。当我们遇到种种缘,比如说我现在在走路,坐着或正躺下来做着种种劳动或嘴巴正在说话的时候,这都是修止观的时候,具体下面详细解释。
   “一行者若于行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行。为烦恼所使。及不善无记事行即不应行。若非烦恼所使。为善利益如法事即应行。”首先要作这样的辨别。首先要警醒自已,走的时候首先要反观自已,要作是念,我为什么要走啊?经常这样反观自已,那我这种行走的行为是被烦恼所驱使或者是种种不善无记事的动机而驱使的吗?如果是这样我就不应该干,这种修的层面其实是什么?是戒的层面,戒定慧的戒,该做不该做善查因果,以戒律来对治。若非烦恼所使,是善利益如法事我就要去做。所以事先要进行择抉。那么云何在行中修止呢?刚才也说了做善利益如法之事。如何修止?“若于行时即知因于行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行心及行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因于行故一切烦恼善恶就会产生,这时候关键是看当下这种种的行他都是因心念所推动的,他根本在于心。所以行者若能修止观去了知这颗行心,也就是说我的念头怎么一下子一下子就生起驱动着我去行呢,能够把这个念起处的一切照了就能了知因心而起的种种法所谓行中一切法都是皆不可得,那么这种妄念的心妄想的心就会熄灭,这个道理在上一讲有讲过。从能知的对境看,如果根尘境不对就不会产生识,而根与尘本身它又是不可得,从十方三世来讲空间上不可能,时间上不可得,所谓过现未不可得,可了知其性是空。既知其其性是空则无有执取那何来的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呢?所以通过这样来观察,因这样观察故得妄念心息所以这就是修止。为什么把这个叫做修止呢,其实上他是因念这个法而得到修止的目的,止就是止息这些妄想心,刚才说过到后面的时候尤其在动中修观的时候他的止观的境界更高,越来越高的止观境界他的止和观他都是越来越融合,直到最后的究竟是止观双运心无所缘的,这里是讲到行中修止也类似于前面所说的体真止。下面“云何行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动身。故有进趣。名之为行。因此行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行心不见相貌。当知行者及行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这里面说到一个观,就在于返本归源。什么叫返本归源,首先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我身若有所进趣,进趣就是想干什么,想趣向什么,身口意可能都有这种行,行大家不要简单地理解为行走为行,是因为运动,是由心动生,因为有种种的行而起攀缘一切烦恼等,所以这时候就反观起心去追究去看这个心是什么,使他进趣而成行的这个心是什么,了知这个心不可得,所谓不见相貌,当知行者及行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这是一种空观的智慧,所以前面这个修止是通过观察这个行去了解因为行故有一切烦恼生,因为如此而了解行心中一切法不可能,因体真因为了知这个法这属于意念上理论上的一种观心,以这种方式让妄念止息。后面这种修观是直接从行而反究这个产生行的心念而修观,所以这个区别大家要理解。这是讲了一个行中修观。再看第二个住者,懂得第一个以后后面就很容易了解了。
   “二住者。若于住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住。若为诸烦恼及不善无记事住。即不应住。若为善利益事即应住。”这个和前面一样,先修戒,当做则做,不当做则不为。大家会说,做就做吧,做的时候开始修止观。不,作为一个修行人应该踏实地修戒定慧之道,戒定慧是有层次有次第的,戒心成熟戒行成熟则精义在定,定心功深则智慧了然,从能做的地方开始做起。已经观察出来不该做了你还去干,对不对?有的人说我是修大法的,那当然了,你的智慧已经到了后面的境界那一切烦恼的生起烦恼越大越成就你的解脱,越能显示出你解脱的道力,所谓《六祖坛经》里面所说的“烦恼即菩提”。我们作为一个修行者作为一个次第的行者不应该持这种观念,应该老实地遵循戒定慧的道理,不要说我坏事先干,干完我再来修观,因为我是大根器的,非也,这个想法要不得。所以说当止则止,若为诸烦恼及不善无记事住。即不应住。这里智者大师说的非常详细。然后下面,“云何住中修止。若于住时即知因于住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住心及住中一切法。皆不可得。”因于住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这种行为这种相产生种种的烦恼,那么他们趋使我们去成住相之心以及住中的一切法都是不可得的。通过这样的了知则使妄念心息是名修止。后面“云何住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驻身故名为住。因此住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则当反观住心。不见相貌。当知住者及住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一样的道理,跟前面是一样的,反观住相而身知言行如何,若不见相貌那当然一切空寂,证入空慧是名修观。
   “三坐者。若于坐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坐。若为诸烦恼及不善无记事等。即不应坐。为善利益事则应坐。云何坐中修止。若于坐时则当了知因于坐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生。是名修止。”一样了,既然无一法可得,那当然妄念不生了。是名修止。“云何坐中修观。应作是念。由心所念垒脚安身。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坐。反观坐心不见相貌。当知坐者及坐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也是一样的。
   “四卧者。于卧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卧若为不善放逸等事。则不应卧。若为调和四大故卧。则应如师子王卧。云何卧中修止。”我们稍微提一下,能躺下来无非就是为了休息为了睡觉为了享受,如果是为了享受为了放逸或者是为了种种不善业那么还是不要躺下,如果为了调和四大为了生病缘故为了让他休息那应躺下,躺下的时候应该象狮子王卧就是狮子卧,右侧而卧,就是佛陀涅槃的时候那个吉祥卧。智才大师这里也提到这个修法,其实这本《童蒙止观》语言简单但包含很多东西,这里略为提一下。这里讲到一个睡眠,我们平常如果真的不是很困应该减损睡眠,因为若不为调和四大无奈故卧在那里而睡觉都是一种过失,都是邪染之业都是增加我们恶业的成份,都是使我们更沉重更不容易超生更不容易得解脱,所以大家要这样想。用这种戒之行来善加调整。好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来看卧中修止如何修。“云何卧中修止。若于寝息则当了知因于卧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就因为你这样天天睡觉才产生种种种种善恶之法,那这个睡觉又有什么意义呢?对吧,整个的这个心根本就没有。所以无一法可得,既然如此执着则无取,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卧中修观。应作是念。由于劳乏即便昏闇放纵六情。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卧心不见相貌。当知卧者及卧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这里讲到卧。
   “五作者。若作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如此作。若为不善无记等事。即不应作。若为善利益事即应作。”大家再体会一下什么是无记等事,有人讲没事干他也躺在订床上,他也不是说很累也不是说很困,他也没做什么事情就躺在床上,这就叫作无记,无记事也会产生无记业,也会和无记之果报,这没必要。对于一个修行修禅修止观的人这些都是过失所以不应做。没事干躺在床上干什么,对不对。所以为善利益的事才应作。云何名作中修止呢,我们来看一下。若作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如此作。若为不善无记等事。即不应作。若为善利益事即应作。这样辩别完了以后,讲到作中修止。作就是劳作。“云何名作中修止。若于作时即当了知。因于作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而无一法可得则妄念不起。是名修止。云何名作时修观。应作是念。由心运于身。手造作诸事。因此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作。”所以心是关键。反观作心不见相貌。当知作者及作中一切法毕竟空寂。如是观想名为修观。这里讲到作。
   六语者。一样的道理,先作戒行辩别。“六语者。若于语时应作是念。我今为何等事欲语。若随诸烦恼。为论说不善无记等事而语。即不应语。若为善利益事即应语。云何名语中修止。若于语时即知因此语故。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了知语心及语中一切烦恼。善不善法皆不可得。则妄念心息。是名修止。”其实很多事情是因为说,你要是不说很多事情就没有。所以说祸从口出,要了知。这个东西有这个才有那个没这个就没有那个,这说明什么?根本就没有,因缘而起当然因缘而灭。你不造此缘何来此果呢对不对,所以皆不可得,这样一想妄念就止息。觉得没什么所谓说与不说讲这件事情与不讲这件事情他体性毕竟空寂,很多妄念毕竟就不会生,一定要讲一定要把这个事情讲出来讲完那又何必呢。对方如果听不懂你讲再多也没用,或者说对方发心不正你用再诚恳的话跟他说也是白搭,何以故,了知虚妄悉不可得。因为他毕竟是空的。你想想如果没有这话就没有这些事情。我们前面也说过,六根若不对六尘那识从哪里产生呢,对不对,既然六根不对六尘就没有这个识,那识就是空嘛。对不对。反过来说,没有识那六根六尘和草木何异呢,又有什么意义呢,以空对空都毕竟空。从这个层面去了解空性则不生执着。语中修止这类似于前面所说的体真止。一种念法的缘故而修止。可以说是念法。好了,云何语中修观呢?“应作是念。由心觉观鼓动气息。冲于咽喉唇舌齿齶故出音声语言。因此语故则有一切善恶等法。故名为语。”看清楚了,什么叫做说话,说话就是说这个心这个思想鼓动这个气息,气息冲到喉咙唇齿之间然后变成音声语而已,所以说有的人如果能够入在定中,有时候看人说话骂人说话也好,因为他了解这个毕竟空性的道理,所以有时候就感觉他嘴巴张啊张嘴唇动啊动的说什么都不重要,所以他也不会生气。所以有时候你看别人骂我们,其实对面站的这个不是一个人啊,为什么他的无知烦恼不善这种心觉观就会鼓动他的这种气息,然后气息就冲到喉咙嘴唇然后就发出声音来咕噜咕噜骂人,如是而已了。如果他没有这种心没有这种恶心如果不历这个缘而生他毕竟空无所有。所以说你去恨一个人他也不是一个人。你恨这个声音,声音有什么好恨的呢,对不对,都不是。去辩解他的空性。所以光光是观想这个而修止,于日常工作当中对于止息我们的烦恼也是功莫大焉啊,所以这叫作看清事物实相。因为平常不去修行的人没有去注意这种实相,总觉得有一个东西,有人骂我有人伤害我有一个人,然后这语言说出来早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说的东西了,他晚上睡觉的时候这个声音还回响在耳边,老念念不忘非常执着,这早就过去早就没有的东西,当下骂了就没了根本就不产生那个东西,你心若不受这天地清平没事的。佛经里面说愚者去毁谤圣贤如逆风扬沙,如仰天吐唾,对着一空吐唾沫吐到自已头上了。逆风扬沙沙吹到自已的眼睛中,圣贤不可毁啊。圣贤者了知这个空性的缘故故不同于凡俗执着为真,所以他能了然放下解脱,就因这样智慧而产生。好了这里止观法门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和体现。这里名为修止。如是观之语心不见相貌。当知语者及语中。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
   “如上六义修习止观随时相应用之。一一皆有前五番修止观意。”什么叫前五番修止观意呢,,前面讲到坐中修禅的时候已经和大家讲了这五种修止观的细细辩别,从最初的对治初心粗乱修止观一直到定慧等持地修止观,也是这样一个道理,无非现在是对缘而修,缘就是所说的六种缘,所谓的行住坐卧作作语六种缘。如上所说,次六根门中修止观者就是前面所说的境,六种尘境,所谓六根门中修止观。
   “一眼见色时修止者。随见色时如水中月无有定实。若见顺情之色不起贪爱。若见违情之色不起嗔恼。若见非违非顺之色。不起无明及诸乱想。是名修止。”大家注意看,这个什么叫做眼见色修止,这里面很具体,还是跟前面类似,看色这时候把定我们自已的心,怎么把定呢?所见色者如梦幻泡影如水中月无有定实,去观察他的空性,因为了知这个道理,比如说我们读《金刚经》所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电如梦幻泡影就作如是观。你看到这种顺情其实就是可爱之相注意不要生起贪爱之心。看到违情之色就是不喜欢的讨厌看的不起嗔恼心。看这个色相没什么好也没什么坏所谓非违非顺之色要防止不起无明及诸乱想,你不要迷迷糊糊地看着也不想胡思乱想。有的人也很有意思,就呆在那里从早上一直到晚上不知道想什么,他就呆呆地坐在那里。这是什么状态,这是无明及乱想状态。所以说他看到这种色也没显示出贪爱也没说或不说,但是他呆呆地站在那里干什么,所以要防止这个。因为贪嗔痴这名为三毒,贪心很重堕为恶鬼,嗔心重重到极点下地狱,痴心很重当畜生,所以这些都是轮回三恶道之因。所以说这贪嗔痴是三毒很可怕。大家如果真的怕世间什么人很坏的话你为什么对自已内心的贪嗔痴不感到恐惧呢?我们记得去年的时候的非典吧,非典巴利语叫者者霍,就是贪嗔痴三毒合一的,这种众生共业贪嗔痴毒到极点的时候就变成非典了,所以这是瘟疫啊,实际上是因为有这个业所导致的。这个多可怕的贪嗔痴三毒啊,我们一般没有修行的人不知佛法的人不觉得贪嗔痴的可怕,觉得贪嗔痴是一种享受,大错特错了,这叫做颠倒妄想。所以他整天到晚在意别人的好坏,他却不怕自已心中的这个贪嗔痴,其实最毒就是自已心中的这个贪嗔痴了。因为这个贪嗔痴他造多少多少的业,本身他就是一种苦。讲到贪嗔痴的苦在前面的禅定五盖中也有提到,比如这个欲望他要得到的时候有多苦啊,究经皓首为了求到这个东西,得到短暂一下马上失去又很痛苦,其实在这个贪欲当中真的是苦多乐少。再细细地去想没有多少的真正快乐的,所以这个贪嗔痴三毒这才是真的三毒啊。所以你要这样修止不起贪爱心不起嗔恼心不起无明之妄想心。这样做这样修则名修止,这些东西生不起则为止。“云何名眼见色时修观”呢,修观这涉及到智慧的层面,反过来再去追究他的心而且和前面一样。“应作是念。随有所见即相空寂。所以者何。于彼根尘空明之中。各无所见亦无分别。和合因缘出生眼识。次生意识。即能分别种种诸色。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即当反观念色之心不见相貌。当知见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这话什么意思?这跟前面还是一样,如果大家反复理解就能全部理解,什么意思呢?我们见色的时候要去看,不是真的有个东西要去看,看到一种所谓的色,前面讲到的是一种色体,现在讲的是能看到色,怎么产生的这个识呢?六根对六尘,根尘空明之中,这个真空明明了了,你如果去看这个根与尘不对是不会产生意识的,而且这种合和因缘眼根对眼尘然后产生眼识,然后五根这样汇合在一起然后又产生分别意识,然后分别种种色,这是茶杯这是什么,然后又有了我喜欢这个茶杯我不喜欢这个茶杯我要这个茶杯茶杯被人拿走啊你怎么又用我的茶杯啊等等这些善恶等法都产生了。那么他的根源还是这个念色之心,从哪里开始就从哪里熄灭这个心。所以在《四念处经》中佛陀有讲欲望从哪时生起,欲望从六根门头生起。欲望从哪里熄灭,欲望就从生起的地方熄灭。就是这个道理。眼睛贪爱这个色尘,这贪爱怎么生起呢,从眼睛对色尘这里生起,那么如何熄灭这个贪欲呢,就在眼睛对色尘当下去熄灭,其中的区别在哪里,就是四念处所修的明觉之力,就是迷与悟的差别,就是睡与醒的差别。所以说我们去开发这种止观定慧之力,因为定持力定慧力圆满的缘故必然能够解脱,道理就在这里。所以《妙法莲华经》里说佛自住大乘定慧力庄严,一切诸佛菩萨都是因为定慧力圆满的缘故而获得出世间的圣果而解脱。当下生起处即当下熄灭处。所以说获得这个定慧是多么的重要。这也是告诉我们修行解脱的方向和根本的道理再也不出这二字,所以智者大师说“泥洹之法不出止观二字”。显宗密宗大乘小乘无非就是说粗细深浅这样一个区别大小这样一个区别,本质上都是一致的。如是明白我们就抓住了解脱的关键。同时我们再想想《楞严经》上不是讲到这样一句话,六根门头起解,佛陀用六根门头打六个结来开示阿难尊者,这结是怎么解开的,就在六根门头,你若能法闻即信,信成无上道,也是从这里开始,就是从修止观得来的。好了,我们来看下面的内容。
   “二耳闻声时修止者。随所闻声即知声如响相。若闻顺情之声不起爱心。违情之声不起嗔心。非违非顺之声。不起分别心。是名修止。”这跟前面一样的。“云何闻声中修观。应作是念。随所闻声空无所有。但从根尘和合生于耳识。次意识生强起分别。因此即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故名闻声。反观闻声之心。不见相貌。当知闻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为观。”
      “三鼻嗅香时修止者。随所闻香即知如焰不实。若闻顺情之香不起着心。违情之臭不起嗔心。非违非顺之香不生乱念。是名修止。云何名闻香中修观。应作是念。我今闻香虚诳无实。所以者何。根尘合故而生鼻识。次生意识强取香相。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故名闻香。反观闻香之心。不见相貌。当知闻香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什么叫不见相貌?不见相貌大家不要理解为这个香长得什么形状我不见就是不见相貌,就如同叫一个人到大街上去找一个叫张三的这样一个人,他见过张三这张脸,他满街看看看的时候他看不到张三这张脸就叫不见相貌,我们今天说的是这个意思吗,不是的。不见相貌指的是你去寻求取相这个心怎么找也找不到,这就叫不见相貌。怎么找也找不到就是没有这个相可得的意思,是名修观。
   “四舌受味时修止者。随所受味即知如于梦幻中得味。若得顺情美味不起贪着。违情恶味不起嗔心。非违非顺之味。不起分别意想。是名修止。云何名舌受味时修观。应作是念。今所受味实不可得。所以者何。内外六味性无分别。因内舌根和合则舌识生。次生意识强取味相。因此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法。反观缘味之识不见相貌。当知受味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这里讲到一个味,舌根所面对的味尘,这些都属于五根识,跟意识都有一个次第分别。前面讲色声香,这里讲到受其实也讲到“则舌识生次生意识”,就是说在五根识产生的基础上它因为分别取相的缘故产生了第六意识,我们可以说它是分别意识,也就是如果没有这个五根意识区别因此而生的这个第六意识产生不产生呢?就不产生了。所以说在小乘的戒律当中通过声语对外缘的断绝也起到了护戒的作用。因为他不对这个境自然就不生这个东西。我们开始修行也是这样,你整天到晚跟这些不信佛的人闲聊是在一起,天天跟他们在一起玩,是不会有道念的。好,我今天开始不跟他们一起玩,我要跟善友在一起,我要修行,那么在这个期间烦恼就不容易生起,也是这个缘故,跟这是一样的道理。有人说没有这五根识有没有意识呢,有的,睡着的时候独影意识第六意识他也是这样,但是作为意识产生的过程就象在梦中的时候他看到的那个色还是会产生这个眼根耳根,只不过是内眼内根所产生的罢了,一个粗一个细而已了,他依然是根尘相对而产生的根识,依然也是一样的,通过这个五根识的总汇。五根识产生的意识他是一种微细的意识。然后这个意识逐渐明朗化分别性越来越强的时候他就会依次产生种种意识,如果按唯识分的话分为大识,这里笼统称为意识。那八识怎么分呢,他五根识产生的时候开始的时候眼睛睁开时他不知道是什么,但知道有这个东西,这时候我们如果意念集中起来说那是什么呢,有个东西在前面,这就产生了单着意识。这个东西究意是什么呢,他形成一个概念,这是一个杯子什么,他产生了第六意识,是这样一个过程,这就是第七末那识和第六意识这样一个区别。但是五根识无疑是最细微的。吸取五根识然后再辗转产生第六第七意识这样的分别意识,也是粗跟细的差别。它们辗转相生,这就叫舌根识修观。
   “五身受触时修止者。随所觉触即知如影幻化不实。若受顺情乐触不起贪着。若受违情苦触不起嗔恼。受非违非顺之触。不起忆想分别。是名修止。云何身受触时修观。应作是念。轻重冷暖涩滑等法。名之为触。头等六分名之为身。触性虚假身亦不实。和合因缘即生身识。次生意识忆想分别苦乐等相。故名受触。反观缘触之心不见相貌。当知受触者及一切法。毕竟空寂。是名修观。”第五这里讲到一个触,身根的触,所谓贪念世法者,这个我们凡夫对这个贪念也非常的深,世间之所以有家庭男女夫妻其中这个身触的乐受那是个非常重要的执着,若能远离这个执着的贪爱而得自在那很多生死苦乐也就不产生了,因为这个东西也不是眼睛所看到的色,也不是耳朵所听到的声,不是舌根,也不是其它香鼻子所闻到的香,他全是一种触受,这里面配合着六勤妄想使凡夫深深难着,又有凡夫贪着异性身体这种搂触,那么按照《入菩萨行》里面所说的那样,你手摸着这个细滑的绫罗绸缎不也一样是享受吗,这种触滑之受其实与绵花这个绫罗绸缎的受他性上是一致的,那凡夫何以偏偏对女色女身之受而贪爱呢,那这不仅仅是个触受的问题,五根识统统最后都辗转次第生成意识,所以说心想最重要,在《佛说四十二章经》里面也讲到这个问题,有一位比丘他修行他觉得自已实在是没办法断欲最后想把自已的男根给断了,佛陀说不对。修行不能这样过于绝对,就象弹琴一样,弹得太紧弹不出声音太松也弹不出曲调,其实这个欲心关键是心意,你如果能把心意控制住把心意给解决了那何必要去断掉这个根呢?一样的道理,对这种男女身触的受其实并不是在触滑上接摸上有产生这样的贪着,它真正上是配合着这个五根尘而产生的意识上的分别观,无始以来串习的所谓的美女美男无始以来所串习的所谓的心中所爱念的人爱念的对象等等通过文学艺术所谓的人物,无始以来在轮回当中虚假象中串习的虚幻的这种欲心而导致的,所以都在于心想上。具体如接触一只手,如果你事先不知道这是你心中所爱念的对象,你还以为是摸到另外一个东西,你不会产生这种感受的。所以说通过如是观察可以知道他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我们修道人该做的事,毫不回避当下修止观。若能了知实相则妄想心退,从止的方面来讲从观的方面来讲悟实相,所以这里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好了这里讲到了一个触受。最后来看一下六意知法中修止观相。
   “六意知法中修止观相。如初坐中已明讫。自上依六根。修止观相。随所意用而用之。一一具上五番之意。是中已广分别。今不重辨。”这里智者大师说前面已经很详细了,不再多说了。“行者若能于行住坐卧。见闻觉知等一切处中。修止观者。当知是人真修摩诃衍道。”这里赞叹如大摩诃衍道。“如大品经云。佛告须菩提。若菩萨行时知行。坐时知坐。乃至服僧伽梨。视眴一心出入禅定。当知是人名菩萨摩诃衍。复次若人能如是。一切处中修行大乘。是人则于世间最胜最上。无与等者。”这里赞诵这种历缘对境修禅不断的功德,行住坐卧当中见闻觉知等一切处中修止观,他说这个人是真正地在修道,修什么道,摩诃衍道,就是伟大圣道的意思。所以这里以大品经为例,佛告须菩提说,若这个人在行的时候坐的时候乃至服僧伽梨都能知道一心一意出入禅定,入定,这样的人就是伟大的圣者,就是伟大的修行者。他说如果有人能一切行中修大乘,他说他是世间最胜最上无与等者,何以故?因为这条涅槃之道这条解脱之道最终将成佛将超越世间将永离生死之苦将永弃轮回这般的功德。释论偈中说:

闲坐林树间  寂然灭诸恶
 憺怕得一心   斯乐非天乐
人求世间利  名衣好床褥
斯乐非安隐  求利无厌足
衲衣在空闲  动止心常一
自以智慧明  观诸法实相
种种诸法中  皆以等观入
解慧心寂然  三界无伦匹 

   这是一个修行者自在解脱的境界。这种自在这种安乐远胜世间安乐,所以这里讲到“淡泊得一心,斯乐非开乐”,这比天人的仙人过得都还要快乐的生活,这是真正安乐的人生,是来自内心修证的功德,所以自依止自安住自解脱,这是我们佛教修行人的风采,我们世间人都不知道这各快乐。大家都从外在上去寻求,对内心的这些东西无能为力,所以说佛法真的是难闻,修行真的是不易。若有人能知此道能知此法真的功德无量,天上人间无有能比。下面你看求世间种种名利名衣好床褥,这不是真正的安乐,求利无厌足啊,这个是无止休的欲望。“纳衣在空闲,动止心常一,自以智慧明,观诸法实相,种种诸法中,皆以等观入,解慧心寂然,三界无伦匹。”你再好的东西世间的人都没有一个修道者这种修习止观修道的快乐来得究竟安乐,所以叫三界无伦匹。好了,今天。讲这个《童蒙止观》的上卷到今天就全部讲完了,也占用了大家不少时间了。大家可以好好地再重新回顾一下。我们这个讲解录音也会在网站上上传,一层层地讲下来,从最初具缘第一,诃欲第二,一直讲到弃盖第三,调和第四,方便第五,正修第六 ,我们已把正修行第六讲完。下卷要讲的是善发第七,觉魔第八,治病第九,证果第十,讲的是种种善根善境界,功德境界,以及还要去辩别魔境,然后出现的禅病如何对治,最后讲到印证,什么叫做登圣果的智慧和境界,这就是《童蒙止观》。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我们来做个回向。

愿以此行胜功德,庄严诸佛净刹土,
吾等发愿与众生,皆共于此成佛道。
我此普贤殊胜行,为得文殊妙智慧,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胜妙诸佛刹。
愿我常生诸佛前,愿我能遇善知识,
生生世世遇妙法,在在处处不离僧。
我以所行此功德,愿结众生三宝缘,
祈请上师常住世,轮回苦海愿相随。
愿我福德日增长,愿我业障渐轻微,
愿我为道能布施,持戒忍进修定慧。
愿我所行无憍慢,慈悲喜舍利人天,
信解行证瑜珈行,回向众生成佛道!

如来所化无量比丘众,辗转相承清净法身扬,
四念禅法世尊亲口宣,恒沙有情获得解脱福。
南传法脉传承永不断,苏伉敏达尊者足下祈,
外显声闻内秘菩萨行,解脱妙道精华为众启。
唯愿一切生生世世代,怙主与吾何时无分离,
祈愿圣尊长寿久住世,法音传遍十方无量界。
 
获得利乐唯一处,大觉教法久住世,
受持佛教圣者等,唯愿长久如宝幢。
威德上师长寿永无尽,无边有情获得快乐福,
自他众生积资断诸障,愿得捷径大觉之胜地。
生生世世愿遇清净师,不离殊胜妙法恒受用,
五道十地功德胜圆满,祈请速得金刚持果位。

大觉导师降临世间处,教法如日普耀十方界,
受持教法僧徒相和合,教法长久住世愿吉祥!

外显佛及文字等净相 内熟气脉明点呈佛像
密净觉性妙力融法界 愿具六别法证童瓶身

    好了,我们前面在讲法之前提示大家做发心,那么如是正行结行完者最后应该回向,要想使我们所修一切善法所行一切法不仅仅成为有漏功德而转化为无漏功德,应该注意发心正行和结结三种殊胜,一定要如理如法地回向,做不到完全究竟的真实回向也要随顺佛菩萨来回向,把一切功德把自已所造的功德以及一切众生所造的有漏功德和诸佛菩萨所造的无漏功德聚集在一起,回向给三世回向法界回向众生回向菩提,不但如此而且还要观想自已的身体生生世世受用的身体,你看这个生来死去一生又一生改头换面,不知道这个尸体堆起来这个比须弥山还要高,不知道我们这个身体做过多少功德利益,所以说我今天要回向,因为此生一切一切的一切都能够做佛事,别人难怕碰到我的身体看到我一眼他都能种下菩提种,这样发愿,那将来我们成佛了这愿满了那么我们的身体就能做佛事,就比如说寺庙里面佛祖的那个像,为什么我们看到会那么欢喜,一和掌都能种善根,都能得解脱呢,就是因为往昔生中佛菩萨这么发愿,所以说佛菩萨这么发愿回向我也这么发愿回向,所以大家也要有这样的心来做回向,观想这些最后以此心来念诵回向文,这个方为无毒殊胜之回向。好了今天晚上耽误大家时间,就先讲到这里,大家吉祥晚安。

 

[此帖子已被 妙善 在 2006-1-8 0:58:16 编辑过]


[论坛小贴士]:
一、悲华楞严禅师者,内名体澄,外号光觉,中国佛教法眼宗第十一代传人,得法于福建龙岩中华山性海寺已故老方丈寂照慧瑛禅师。禅师还兼具临济宗、曹洞宗法嗣和南传四念处内观禅及藏传大圆满传承。禅师由净入禅,又由禅入净,由净又入密,直至禅净密三者融会合一。
二、有关法眼宗知识简介:
1、法眼宗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是最后出现的禅宗集大成宗派,乃五代文益禅师所创,源出南宗青原一脉。文益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谥为"法眼大禅师"。后世因称此宗为"法眼宗"。宋初极盛,宋中叶后衰微,传到三祖永明延寿禅师时远播海外,时人视永明为弥勒下生,永明后法眼不重法嗣,到近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才重续法灯,虚云老和尚自续为法眼宗第八世,悲华光觉体澄禅师则续为第十一世。
2、“法眼四机”为禅宗中之法眼宗指导学人所用之四种机法。(一)箭锋相拄,谓师家之接化,针对学人上中下等各种机根而弯弓投矢,机锋相当,接化与领受之双方,紧密相契,无有间隙。(二)泯绝有无,谓令学人超越有与无二元对立之分别见解,而不令执着于父母未生以前之自己。(三)就身拈出,谓佛性真如原本即显现于世间各种千差万别之现象界中,师家遂藉此种具显于人人眼前之现成佛性,信手拈来,一一皆可随缘点化。(四)随流得妙,谓师家依学人根器,灵巧运用接化之机法,而令学人体得佛性之殊妙。
3、法眼宗的宗风,简明处似云门,隐密处类曹洞,其接化之语句似颇平凡,而句下自藏机锋,有当机觌面而能使学人转凡入圣者。《五家参详要路门》说:‘法眼宗先利济。’直论箭锋相拄,是其家风。一句下便见,当阳便透。随对方人之机宜,接得自在,故说为‘先利济。’《人天眼目》卷四曰:‘法眼宗者,箭锋相拄,句意合机;始则行行如也,终则激发。渐服人心,消除情解,调机顺物,斥滞磨昏。’此亦先利济的意思。《归心录》说:‘法眼宗风,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又《五家宗旨纂要》说:‘法眼宗家风,则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句里藏锋,言中有响。三界唯心为宗,拂子明之。’。
三、悲华楞严体澄光觉禅师云:总之,法眼宗的宗风灵活、顺机、直接了当又细密无间。它是禅宗最后出现的派别,他融合了前面的各宗派所长而带融通性,并对当时代宗门极具批判性,对今世亦不过时,被誉为是佛门“僧值”、“纠察”。1943年虚公正式接续法眼宗,将法传于祈请传宗的本湛青持师祖,1946年师祖圆寂,为续法眼师祖又将法代传于寂照慧瑛恩师。1991年吾值遇寂照慧瑛恩师,恩师复又传法予我,5年后恩师圆寂(1996)。恩师也是虚公的戒子,在师祖圆寂时虚公又亲自代传法卷给恩师。恩师又于91年时将法眼之法传于吾,吾之法眼派号:体澄光觉,是为记。(文/释悲华)

| 返回首页 | ※※※迈向解脱!※※

信息备案号: 闽ICP备16026213号
  • 联系我们 - - 论坛存档 - 返回顶部
    Powered by BBSXP 2008 MSSQL © 1998-2024 Yuzi.Net
  • Processed in 0.06 second(s)
    Server Time 2024/11/1 17:2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