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词]: 欢迎来到悲华在线网站学习交流园地。法炬集限制注册,故一般用户只可以游客身份进行部分内容的浏览,无法发帖和跟帖,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弥勒尊佛!谢谢!愿您六时吉祥!


网站主页 | 宗派法门 | 法脉传承 | 法雨甘露 | 道场巡礼 | 往事如风 | 太虚法藏 | 下载中心 | 影视厅 | 图吧 | 博客 | 论坛 | 视频教室

有人问禅师:什么是佛?楞严悲华禅师答:问者即是,全体即真,一切现成,无欠无缺,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见者非见,言者非言,于无知处知,于无所得处得,是名为佛也。

古有黄龙三关,今有楞严三问:今问《楞严经》所云:何为妙明真心?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菩萨是如何假爱欲而生娑婆却又不染红尘?若通此三问三答,必为见性人也。
    
 
弥勒本生事迹(从诸经中摘)
发起人:释楞严  回复数:2  浏览数:3578  最后更新:2009/5/13 16:25:00 by 释楞严

选择查看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  帖子排序:
2009/3/7 11:07:00
释楞严
愿为释尊心子 誓与弥勒同行





研究员或教授级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2798
经 验 值:5340
注册时间:2005/10/14
弥勒本生事迹(从诸经中摘)
贤愚因缘经波婆离品

元魏凉州沙门慧觉等在高昌郡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头山中,与尊弟子千二百五十人俱。

  尔时波罗奈王,名波罗摩达。王有辅相,生一男儿,三十二相,众好备满,身色紫金,姿容挺特。辅相见子,倍增怡悦,即召相师令占相之。

  相师披看,叹言:「奇哉!相好毕满,功德殊备,智辩通达,出踰人表。」辅相益喜。

  因为立字,相师复问:「自从生来,有何异事?」

  辅相答言:「甚怪异常。其母素性不能良善,怀妊已来,悲矜苦厄,慈润黎元,等心护养。」

  相师喜言:「此是儿志。」因为立字,号曰弥勒。父母喜庆,心无有量。

  其儿殊称,合土宣闻。国王闻之,怀惧言曰:「念此小儿,名相显美,傥有高德,必夺我位。曼其未长,当豫除灭,久必为患。」

  作是计已,即勅辅相:「闻汝有子,容相有异,汝可将来,吾欲得见。」

  时宫内人闻儿晖问,知王欲图,甚怀汤火。其儿有舅,名波婆梨,在波梨弗多罗国,为彼国师。聪明高博,智达殊才,五百弟子恒逐谘禀。

  于时辅相怜爱其子,惧被其害。复作密计,遣人乘象送之与舅。

  舅见弥勒,覩其色好,加意爱养,敬视在怀。其年渐大,教使学问,一日谘受,胜余终年,学未经岁,普通经书。

  时波婆梨见其外甥儿,学既不久,通达诸书,欲为作会显扬其美,遣一弟子至波罗奈语于辅相,说儿所学,索于珍宝,欲为设会。其弟子往至于中道,闻人说佛无量德行,思慕欲见,即往趣佛。未到中间,为虎所噉,乘其善心,生第一四天。

  波婆梨自竭所有合集财贿,为设大会。请婆罗门一切都集,供办肴饍种种甘美,设会已讫,大施哒嚫,一人各得五百金钱。布施讫竟,财物罄尽。

  有一婆罗门,名劳度差,最于后至,见波婆梨:「我从后来,虽不得食,当如比例与我五百金钱。」

  波婆梨答言:「我物已尽,实不从汝有所爱也。」

  劳度差言:「闻汝设施,有望相投,云何空见不垂施惠?若必拒逆不见给者,汝更七日头破七段。」

  时波婆梨闻是语已,自思惟言:「世有恶呪及余蛊道,事不可轻。傥能有是,财物悉尽,卒无方计。」念是愁忧,深以为惧。

  前使弟子终生天者,遥见其师愁悴无赖,即从天下,来到其前,问其师言:「何故愁忧?」师具以事广说因缘。

  天闻其语,寻白师言:「劳度差者未识顶法,愚痴迷网恶邪之人,竟何所能?而乃忧此。今唯有佛最解顶法,无极法王,特可归依。」

  时波婆梨闻天说佛,即重问之:「佛是何人?」

  天即说:「佛生迦毘罗卫净饭王家,右胁而生,寻行七步,称天人尊。三十二相,八十妙好,光照天地,梵释侍御。三十二瑞,振动显发。相师观见,记其两处,在家当作转轮圣王,出家成佛。覩老病死,不乐国位,踰宫出国。六年苦行,菩提树下破十八亿魔,于后夜中普具佛法,三明、六通、十力、无畏、十八不共悉皆满备。至波罗奈初转法轮,阿若憍陈如五人漏尽,八万诸天得法眼净,无数天人发大道意。复到摩竭,度欝毘罗,并舍利弗、目健连等,出千二百五十比丘以为徒类,号曰众僧。功德智能不可称计。总而言之,名为佛也。今在王舍鹫头山中。」

  时波婆梨闻叹佛德,自思惟言:「必当有佛!我书所记:佛星下现,天地大动,当生圣人。今悉有此,似当是也。」

  即勅弥勒等十六人:「往见瞿昙,看其相好。众相若备,心念难之:我师波婆梨为有几相?

  如我今者,身有两相。一、发绀青,二、广长舌。

  若其识之,复更心难:我师波婆梨年今几许?

  如我年者,今百二十。

  若其知之,复更心念:我师波婆梨是何种姓?

  欲知我种,是婆罗门。

  若其答识,复更心难:我师波婆梨有几弟子?

  如我今者,有五百弟子。

  若答知数,斯必是佛。汝等必当为其弟子,令遣一人语我消息。」

  时弥勒等进趣王舍,近到鹫头山,见佛足迹,千辐轮相昞然如画,即问人言:「此是谁迹?」

  有人答言:「斯是佛迹。」

  时弥勒等遂怀慕仰,徘徊迹侧,豫钦渴仰。

  时有比丘尼剎罗,持一死虫着佛迹处,示弥勒等:「各共看此,汝等钦羡叹慕斯迹,蹑杀众生,有何奇哉?」

  弥勒之等各共前看,谛观形相是自死虫,即问比丘尼:「汝谁弟子?」

  比丘尼答言:「是佛弟子。」

  时弥勒等各自说言:「佛弟子中乃有是人。」

  渐进佛所,遥见世尊光明显照,众相赫然,即数其相,不见其二。佛即为其出舌覆面,复以神力令见阴藏。见相数满,益以欢喜。即奉师勅,遥以心难:「我师波婆梨为有几相?」

  佛即遥答:「汝师波婆梨唯有二相。一、发绀青,二、广长舌。」

  闻是语已,复更心难:「我师波婆梨年今几许?」

  佛遥答言:「汝师波婆梨年百二十。」

  既闻是已,复心念难:「我师波婆梨是何种姓?」

  佛即遥答:「汝师波婆梨是婆罗门种。」

  得闻是已,复更心难:「我师波婆梨有几弟子?」

  佛即遥答:「汝师波婆梨有五百弟子。」

  于时会者,闻佛所说,甚怪如来独说此语。时诸弟子长跪问佛:「世尊何故而说是言?」

  佛告比丘:「有波婆梨,在波婆梨弗多罗国,遗十六弟子来至我所,试观我相。因心念难,是以一一还以答之。」

  时弥勒等闻佛答难,事事如实,一无差违,深生敬仰。往至佛所,头面礼讫,却坐一面。佛为说法,其十六人得法眼净,各从座起求索出家。佛言:「善来!」须发自堕,法衣在身,寻成沙门。重以方便为其说法,其十五人成阿罗汉。

  时弥勒等自共议言:「波婆梨师在远悒迟,宜时遣人还白消息。」

  十六人中,时有一人字宾祈奇,是波婆梨姊子,众人即遣往白消息。还到本国波婆梨所,具以闻见广为说之。

  波婆梨闻已,喜发于心,即从坐起,长跪合掌,向王舍城,自说诚言:「生遭圣世,甚难值遇,思覩尊容,禀受清化。年已老迈,足力不强,虽有诚欵,靡由自达。世尊大慈,豫知人心,唯愿屈神,来见接济。」

  于时如来遥知其意,屈伸臂顷,来到其前。礼已举头,寻见世尊,惊喜踊跃,礼拜问讯,请令就坐,恭肃侍佛。佛为说法,逮阿那含。于时世尊寻还鹫头山。

  时净饭王闻佛道成,游行教化,多有所度,情怀渴仰,思得覩觐。告优陀耶:「汝往佛所,腾我志意,白于悉达:『汝本有要,得道当还,愿遵往言,时来相见。』」优陀耶到,具宣王意。

  佛寻可之,七日当往。

  优陀耶喜,还白消息。净饭王闻,告语诸臣:「优陀耶来,云佛当还。庄严城内,极令清洁,涂污街陌,遍竖幢幡,饶储华香,当俟供养。」严办已讫,与诸群臣,四十里外奉迎世尊。

  于时如来与大众俱,八金刚力士住在八面,时四天王各在前导,时天帝释与欲界诸天侍卫其左,时梵天王与色界天侍卫其右,诸比丘僧列在其后,佛在众中,放大光明,晖曜天地,威踰日月,普与大众乘虚而往,渐欲近王,下齐人头。王与臣民夫人婇女,观见大众,晃朗俱显,佛在中央,如星中月。王大欢喜,不觉下礼,礼毕问讯,与共还国,住尼拘卢陀僧伽蓝。

  是时国法,男女有别。王与臣民日日听法,闻法开悟,得度者众。诸女人辈各怀怨恨:「佛与大众虽复还国,男子有幸,独得见闻。我曹女人不蒙恩佑。」

  佛知其意,即语王言:「自今已后,令国男女番休听法,一日一更。」从是已后,蒙度甚多。

  时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佛已出家,手自纺织,预作一端金色之[(畾/且)*毛],积心系想,唯俟于佛。既得见佛,喜发心髓,即持此[(畾/且)*毛]奉上如来。

  佛告憍昙弥:「汝持此[(畾/且)*毛],往奉众僧。」

  时波阇波提重白佛言:「自佛出家,心每思念,故手纺织,规心俟佛。唯愿垂愍,为我受之。」

  佛告之曰:「知母专心欲用施我,然恩爱之心,福不弘广。若施众僧,获报弥多。我知此事,是以相劝。」佛又言曰:「若有檀越,于十六种具足别请,虽获福报,亦未为多。何谓十六?比丘、比丘尼各有八辈。不如僧中漫请四人,所得功德,福多于彼,十六分中未及其一。将来末世法垂欲尽,正使比丘畜妻侠子,四人以上名字众僧,应当敬视如舍利弗、目犍连等。」

  时波阇波提心乃开解,即以其衣奉施众僧。僧中次行,无欲取者。到弥勒前,寻为受之。

  于后世尊与比丘僧游波罗奈,转行化导。

  尔时弥勒着金色[(畾/且)*毛]衣,身既端正,色紫金容,表里相称。威仪详序,入波罗奈城。欲行乞食,到大陌上擎钵住立,人民之类覩其色相,围遶观看,无有厌足。虽皆钦敬,无能让食。

  有一穿珠师,偶到道宕,见于弥勒,甚怀敬慕。即问大德:「为得食未。」

  答言:「未得。」

  寻请将归,办设饮食。食已澡漱,为说妙法。言辞高美,听之无厌。

  时有大长者值欲嫁女,先与一珠,雇令穿之,若其穿讫,当与钱十万。于时长者遣人来索。珠师闻法,五情甘乐。语言:「且去!比后当穿。」其人复语:「今急须之,念时着手。」嘱已还去,具语长者:「斯须之顷。」重遣往索,犹故听法,未为穿之,还语长者。长者恨言:「既重相雇,不唐倩托,今乃前却,不称我要。」更重遣人,因赍钱往,若其未穿,还担珠来。使人到问,犹故听法,知未穿珠,急从还索。事不得已,即取还他。

  穿珠之师,在弥勒前次第听法,心无厌退。

  其妻瞋恚,嫌责夫言:「须臾之劳,当得钱十万,以供家中衣食乏短。但听沙门浮美之谈,亡失尔许钱财之利。」夫闻其言,情怀悔恨。

  弥勒知意,而语之言:「汝今能共至精舍不?」

  答言:「可尔。」实时共到精舍。

  将到僧中,问众僧言:「若有檀越,请一持戒清净沙门,就舍供养,所得盈利,何如有人得十万钱?」

  时憍陈如寻即说言:「假使有人得百车珍宝,计其福利,不如请一净戒沙门就舍供养,得利弘多。」

  舍利弗言:「设令有人得一阎浮提满中珍宝,犹不如请一净戒者就舍供养,获利弥多。」

  目犍连言:「正使有人得二天下满中七宝,实不如请一清净沙门于舍供养,得利极多。」

  其余比丘,如是各各引于方喻,比挍其利,皆悉多彼。

  时阿那律复自说言:「正令得满四天下宝,其利犹复不如请一清净沙门诣舍供养,得利殊倍。所以然者?我是其证。

  自念过去九十一劫时,世有佛,号毘婆尸。般涅盘后,经法灭尽。时阎浮提有一大国,名波罗奈。

  尔时国中有一萨薄,家居巨富,无所乏少。有二男儿,各皆端正,长名泪咤,小字阿泪咤。父垂命终,告勅二子:『我必不免,当即后世。汝等兄弟念相承奉,合心并力,慎勿分居。所以然者?譬如一丝不任系象,合集多丝乃能制象;譬如一苇不能独燃,合捉一把燃不可灭。今汝兄弟亦复如是,共相依恃,外人不坏;内穆懃家,则财业日增。』嘱诫之后,气绝命终。

  兄弟奉教,合居数时。后阿泪咤妇,自心念言:『今共居止,逼难兄家,人客知识不得瞻待。若当分异,各自努力,情既无难,可自成家。』念是事已,具向夫说。阿泪咤闻妇所言,以为不可。妇复殷懃,广引道理。阿泪咤情回,以事白兄。兄复引父垂命之言,广示方比不可之理。时阿泪咤妇数数劝夫,其夫意决,急求分居。兄见意盛,与分家居。

  分异之后,阿泪咤夫妻恣情放志,招合伴党,饮噉奢侈,不顺礼度。未经几年,家物耗尽,穷罄无计。诣兄匃之,兄复矜之,与钱十万;用尽更索。如是六返,前后凡与六十万钱。后复来求,兄复呵责:『亡父勅诫汝不承用,未经几时求共分异,丧用无度,不可供给。前后与汝六十万钱,汝不知足,复更来求。今复更与汝十万钱,能有能无,更勿来索。』其弟得责,惭愧取钱,夫妇改操,谨身节用,懃心家业,财产日广。其后渐富,更无乏短。

  其兄泪咤连遭衰艰,所在破亡,财物迸散,家理顿穷无有方计。往到弟边,说所契阔,求索少钱,供足不逮。其弟瞋嫌而语兄言:『谓望兄家,不识有贫,云何复来从我所索?』作是语已,乃不让食,兄便还去而自愕然。『生死之中,何可畏耶?析体兄弟,不识恩养,岂况他人。』当推义理,心即厌世,舍家入山,静坐思惟诸法生灭,心即开悟,成辟支佛,威仪可观。入城乞食。后值岁俭,人民饥乏。时辟支佛乞食难得。

  时弟阿泪咤后转贫穷,复值岁荒,食谷不继,日往取薪,卖籴稗子,共家妇儿以自供活。一日晨朝,早往入泽,于城门中见辟支佛,威仪可观。入城乞食。即往取薪,还来到门,见辟支佛空钵而出,心自生念:『此是快士,晨见入城,今乃空来。若今与我共归至舍,当共分食以奉施之。』作是念已,舍之而去。

  时辟支佛寻知其意,即随其后,往到门中。阿泪咤见之,心用欢喜,即为敷床,请令入坐。索其自分稗子之糜,躬手自持,施辟支佛。

  时辟支佛语阿泪咤言:『汝亦饥渴,当共分噉。』

  阿泪咤白言:『我曹世俗,食无时节。尊日一食,但愿为受。』即受食讫。感其至心,遭斯岁俭,父子不救,能割身分以用见施,当为现变令其欢喜。即飞虚空,身出水火,广现神足,还住其前,语阿泪咤言:『欲求何愿?恣随汝意。』见变欢喜踊跃,即前至心自立誓言:『一切众生多种求财,我愿世世莫有所乏,情有所欲,应意而至。又愿将来得遇上士,功德胜汝百千万倍,令我于彼得漏尽证神足变化,与汝不异。』求愿已讫,倍复欢喜。时辟支佛还归所止。

  时阿泪咤即还入泽取薪,到见一兔,意欲捕取。走逐转近,以鎌遥掷,实时堕地。适欲前取,化为死人上其背上,急抱其头。尽力推却,不能令却。心怀恐怖,慞惶苦恼,意欲入城,共妇解却。复恐人见令不听入,留待日暮,以衣用覆,担负入城往趣其舍。已到舍内,自然堕地,变成一聚阎浮檀金,光明晃昱,并照比舍。展转谈之,上彻于王,王即遣人往看审实。

  使人到观,见是死人,寻还白王:『是死人耳。』

  王问余人,犹言是金,甚怪所以,重遣人看。如是七返,来言不定,王即自往。

  亲往看之,见是死人,形渐欲臭。即问阿泪咤:『汝见是何?』

  答言:『看实是金。』即取少许用奉于王。

  王见金色,敬之未有,问其所由:『何缘得此?』

  于时阿泪咤,具以本末向王而说:『必当由施辟支佛故。』

  王闻其语,叹言:『善哉!汝得快利,值此上人。』即更赐与,拜为大臣。

  如是诸尊,彼阿泪咤者,即我身是。我于彼世以少稗糜施辟支佛,因自求愿。缘是以来,九十一劫生天人中,无所乏少。三事挺特,端正受称,情有所欲应意而至。乃至今身在家之时,我常优游,不喜世务。兄摩诃男常有怨辞。

  我母语言:『我儿福德。』

  摩诃男言:『我独劳虑,家理田业。优闲卧食,云何福德?』

  其母欲试,遣我至田,监临种作,令不送食。我怪食迟,遣人往索,母遣人语我云:『无所有。』

  我还白母:『唯愿与我,送无所有。』

  于时其母闻儿是语,即取宝案严具器物,以幞覆上,送以与我。令摩诃男逐而看之。已到我前,发去其幞,百味饮食案器悉满。如是余时,在所应意。

  若令满得四天下宝,劫尽之时,理当消灭,复不得久。如是我以少糜施辟支佛,九十一劫福利未减,复缘斯德,见佛度苦。以是之故,故知请一净戒比丘于舍供养,得利多彼四天下宝。」时阿那律说是语已。

  于时世尊从外来入,闻阿那律说过去事,告诸比丘:「汝等比丘说过去事,我复次说当来之世。此阎浮提土地方正,平坦广博,无有山川。地生濡草,犹如天衣。尔时人民寿八万四千岁,身长八丈,端正殊妙,人性仁和,具修十善。彼时当有转轮圣王,名曰胜伽。彼时当有婆罗门家,生一男儿,字曰弥勒。身色紫金,三十二相,众好毕满,光明殊赫。出家学道,成最正觉,广为众生转尊法轮。其第一大会,度九十三亿众生之类;第二大会,度九十六亿;第三大会,度九十九亿。如是比丘,三会说法得蒙度者,悉我遗法种福众生,或三宝中兴供养者,出家在家持齐戒者,烧香燃灯礼拜之者,皆得在彼三会之中。三会度我遗残众生,然后乃化同缘之徒。」

  于时弥勒闻佛此语,从座而起,长跪白佛言:「愿作彼弥勒世尊。」

  佛告之曰:「如汝所言,汝当生彼为弥勒如来,如上教化,悉是汝也。」

  于时会中有一比丘,名阿侍多,长跪白佛:「我愿作彼转轮之王。」

  佛告之曰:「汝但长夜贪乐生死,不规出耶!」

  于时在会一切大众,见佛世尊授弥勒决当来成佛,犹字弥勒,各皆有疑,欲知本末。

  尊者阿难即起白佛:「弥勒成佛,复字弥勒。不审从何造起名字?」

  佛告阿难:「谛听着意。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此阎浮提有一大国,王名昙摩留支,领阎浮提八万四千国,六万山川,八十亿聚落,二万夫人婇女,一万大臣。

  有一小国丰乐,是中国王名波塞奇。时弗沙佛初出于世,在此国中化导众生。时波塞奇王与诸群臣,专供养佛及于众僧,不暇得往朝觐大王,贡献音信亦悉断替。于时大王怪其间绝,即遣使者往责所以。使者到已,宣王言令:『比年已来,人信俱断,汝为人臣,何以违常。将有异心?欲怀逆耶?』

  时波塞奇得大王教,自知违替,靡知所如,即往见佛,白如是事。

  佛告王言:『汝勿忧虑,但还遣使以诚告言:佛在我国,朝夕承事,是以不暇往觐大王。国内财物供佛及僧,无有遗余可以献贡。』波塞奇王得佛教已,即还报使,如佛所语。

  使到见王,具道其意。大王闻之,甚怀盛怒,即合诸臣共详此事。诸臣皆言:『彼王慠慢,横引道理,宜合兵众往攻伐之。』王即然之,合兵躬往。

  前军近到,彼王乃知,心怀怖惧,急往白佛。

  佛告王言:『莫用忧虑,但自往见,宣说前语。』

  波塞奇王即与群臣往到界上,见于大王,礼问毕讫,住在一面。

  大王责问:『汝何所恃,违慢失常,不来朝觐?』

  波塞奇言:『佛世难值,甚难得覩,顷来在国,化导民物,朝夕侍奉,故使违替。』

  于时大王复更重责:『正使令尔,何以断献?』

  波塞奇言:『佛有徒众,名曰众僧,戒德清净,世良福田,合国所有常用供养,无有盈长可以为贡。』

  昙摩留支闻此语已,告言:『且住,须我见佛。见佛来还,乃问汝罪。』即与群臣往至佛所。

  是时如来大众围遶,各悉静然端坐入定。有一比丘入慈三昧,放金光明,如大火聚。昙摩留支遥见世尊,光明显赫,明曜踰日,大众围遶,如星中月。为佛作礼,问讯如法。见此比丘光明特显,即白世尊:『此一比丘入何等定?光曜乃尔。』

  佛告大王:『此比丘者入慈等定。』

  王闻是语,倍增钦仰,言:『此慈定巍巍乃尔,我会当习此慈三昧。』作是愿已,志慕慈定,意甚柔濡,更无害心。实时请佛及比丘僧:『唯愿回神,往至大国。』佛即许可,克日当往。

  波塞奇王闻佛欲往至大王国,甚怀恋恨,愁悸无憀。心自念言:『若当令我是大王者,如来则当常住我国。由我小故,不得自在。』念是事已,即问佛言:『诸王之中,何者最大?』

  佛告之曰:『转轮王大。』

  波塞奇王因自作愿:『愿我由来供养佛及众僧,持此功德,誓愿将来世世,常作转轮之王。』

  如是阿难,尔时大王昙摩留支者,今弥勒是。始于彼世发此慈心,自此以来,常字弥勒。彼波塞奇王,今祇陀是。乃于彼中常作转轮王,自是以来世世恒作,乃至今日功德不尽,是以今日复求索作。

  时穿珠师闻说是已,寻发无上正真道意。其余会者闻佛所说,有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者,有发无上正真道意者,有得迁住不退地者,各皆敬戴,欢喜奉行。

贤愚因缘经波婆离品

悲华经诸菩萨本受记品

北凉天竺三藏法师昙无谶 译

  尔时宝海梵志复告第四摩纳毘舍耶无垢言:﹁善男子,汝今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尔时毘舍耶无垢在佛前住,白佛言:﹁世尊!我愿于此世界贤劫中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非于五浊恶世之中,如迦叶佛所有国土,迦叶如来般涅盘后,正法灭已,人寿转少至十千岁,所有布施调伏持戒悉皆灭尽,是诸众生善心转灭,远离七财,于恶知识起世尊想,于三福事永无学心,离三善行勤行三恶,以诸烦恼覆智慧心令无所见,于三乘法不欲修学,是众生中,若我欲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尚无有人能作遮阂,何况人寿一千岁也,乃至人寿百岁。是时众生乃至无有善法名字,何况有行善根之者,五浊恶世人民寿命稍稍减少,乃至十岁,刀劫复起,我于尔时当从天来,拥护众生,为现善法,令离不善法,乃至安住十善法中,离于十恶,烦恼诸结悉令清净,灭五浊世。众生乃至人寿八万岁,尔时我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时众生少于贪淫瞋恚愚痴无明悭嫉妒,我于尔时,为诸众生说三乘法令得安住。世尊若我所愿成就,得己利者,惟愿如来授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世尊,若我不得如是受记,我于今者当求声闻或求缘觉,如其乘力疾得解脱度于生死。﹂

  时宝藏佛告毘舍耶无垢言:﹁善男子,未来之世过一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入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后分初入贤劫,五浊灭已,寿命增益至八万岁,汝于是中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曰弥勒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尔时毘舍耶摩纳在于佛前头面礼足,却住一面,以种种华香末香涂香供养于佛及比丘僧,以偈赞佛:

  世尊无垢 如真金山 眉间毫相 白如珂雪

  应时为我 说微妙法 记我来世 作天人师

  谁有见闻 而当不取 仙圣大觉 世灯功德﹂

大宝积经弥勒菩萨所问会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波罗奈国施鹿林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一切皆为众所知识。其名曰: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大目揵连、阿难、罗睺罗等而为上首。复有菩萨摩诃萨一万人俱。其名曰:善意菩萨、增上意菩萨、坚固意菩萨、师子意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辩积菩萨、美音菩萨、胜幢菩萨、信慧菩萨、水天菩萨、帝胜菩萨、帝天菩萨、无攀缘菩萨、具辩才菩萨、神通妙华菩萨、弥勒菩萨、文殊师利法王子等而为上首。

  尔时世尊,无量百千大众围遶,供养恭敬,而为说法。

  是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在众会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顶礼,而白佛言:「世尊!我有少疑,今欲谘问,唯愿如来见垂听许。」

  佛告弥勒菩萨言:「若有所疑,今恣汝问,当为解说令得欢喜。」

  尔时弥勒菩萨闻佛许已,欢喜踊跃,而白佛言:「世尊!菩萨成就几法,离诸恶道及恶知识,而能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佛告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弥勒!汝今为欲哀愍一切,利益安乐天人世间,能问如来如是深义。汝应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弥勒菩萨即白佛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告弥勒言:「菩萨成就一法,离诸恶道及恶知识,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为一?所谓发胜意乐菩提之心。是名为一。

  弥勒!复有二法,离诸恶道及恶知识,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为二?一者、于奢摩他常勤修习;二者、于毘钵舍那而得善巧。是名为二。

  弥勒!复有三法,离诸恶道及恶知识,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为三?一者、成就大悲;二者、修习空法;三者、于一切法不生分别。是名为三。

  弥勒!复有四法,离诸恶道及恶知识,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为四?一者、安住净戒;二者、离诸疑网;三者、乐阿兰若;四者、起正见心。是名为四。

  弥勒!复有五法,离诸恶道及恶知识,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为五?一者、住于空法;二者、不求他过;三者、常自观察;四者、爱乐正法;五者、摄护于他。是名为五。

  弥勒!复有六法,离诸恶道及恶知识,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为六?一者、无有贪欲;二者、不生瞋恚;三者、不起愚痴;四者、常离麁语;五者、住于空性;六者、心如虚空。是名为六。

  弥勒!复有七法,离诸恶道及恶知识,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为七?一者、住于正念;二者、成就择法;三者、发起精进;四者、常生欢喜;五者、身得轻安;六者、住诸禅定;七者、具足行舍。是名为七。

  弥勒!复有八法,离诸恶道及恶知识,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为八?一者、正见;二者、正思惟;三者、正语;四者、正业;五者、正命;六者、正勤;七者、正念;八者、正定。是名为八。

  弥勒!复有九法,离诸恶道及恶知识,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为九?一者、速离诸欲恶不善法,安住初禅寻伺喜乐心一境性;二者、远离寻伺,安住二禅内净喜乐心一境性;三者、远离于喜,安住三禅舍念慧乐心一境性;四者、远离忧苦及以喜乐,安住四禅舍念清净无苦无乐心一境性;五者、超过色想,无异攀缘,安住无边虚空处定;六者、超过无边空处定已,而能安住无边识定;七者、超过无边识处定已,而能安住无所有定;八者、超过无所有处定已,安住非想非非想定;九者、超过非想非非想处定已,而能安住灭受想定。是名为九。

  弥勒!复有十法,离诸恶道及恶知识,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云何为十?一者、善能成就金刚三昧;二者、成就处非处相应三昧;三者、成就方便行三昧;四者、成就遍照明三昧;五者、成就普光明三昧;六者、成就普遍照明三昧;七者、成就宝月三昧;八者、成就月灯三昧;九者、成就出离三昧;十者、成就胜幢臂印三昧。是名为十。

  弥勒!菩萨成就如是法已,离诸恶道及恶知识,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弥勒菩萨得闻是法,心大欢喜,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即于佛前以偈赞曰:

  「佛于过去劫,舍所爱妻子、

   头目及骨髓,到于施彼岸。

   佛常护禁戒,如牦牛爱尾,

   最胜无伦匹,到于戒彼岸。

   佛以忍辱力,舍离于违诤,

   不求人过恶,到于忍彼岸。

   佛以精进力,得无上寂静,

   究竟常安乐,到于勤彼岸。

   佛以禅定力,能灭诸罪垢,

   为天人导师,到于定彼岸。

   佛以智慧力,善了知诸法,

   自性无所有,到于慧彼岸。

   佛于菩提树,降伏诸魔军,

   具足最胜智,成就无上道。

   导师无畏力,于波罗奈国,

   转清净法轮,摧破诸外道。

   无上大智慧,出过于世间,

   能放净光明,善说诸法要。

   如来清净色,智慧及功德,

   超过诸世间,能到于彼岸。」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是弥勒菩萨甚为希有,而能成就无量辩才,随众生念,平等说法,而于文字无所系着。」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如汝所说。阿难!弥勒菩萨岂唯今日能于我前以偈赞佛。乃往过去十无数劫,尔时有佛,号焰光游戏妙音自在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尔时有一婆罗门子,名曰贤寿,诸相具足,见者欢喜。从园苑出,见彼如来端正殊妙,诸根寂静,得奢摩他,如清净池无诸垢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自庄严,如娑罗树其花开敷,如须弥山出过一切。面貌熙怡,如月盛满。威光赫奕,如日显曜。形量周圆,如尼俱陀树。

  是时贤寿覩佛如来殊胜之相,心生净信,作是思惟:『希有世尊,乃能成就如是无量功德庄严。我亦愿于当来之世,成就如是功德之身。』发是愿已,投身于地,复自念言:『若当来世得佛身者,唯愿如来足蹈我上。』

  尔时彼佛知贤寿意,即以其足蹈贤寿身,当下足时得无生法忍。

  世尊回顾告诸比丘:『汝等勿以足蹈贤寿。何以故?此是菩萨摩诃萨,今已证得无生法忍,复能成就天眼、天耳、他心、宿住、神境智通。』

  尔时贤寿,即于佛前以偈赞曰:

  『佛于十方界,最尊无有上,

   超过诸世间,我今稽首礼。

   如来大光明,掩蔽于日月,

   超过诸世间,我今稽首礼。

   譬如师子吼,诸兽咸怖畏,

   世尊大威德,摧伏诸外道。

   眉间白毫相,犹如颇梨光,

   普照于世间,超过于一切。

   世尊无与等,足蹈千辐轮,

   清净化世间,能动于大地。

   成就出离道,超过烦恼海,

   以诸功德财,随意皆施与。

   如来清净戒,犹如于大地,

   出生诸功德,无有爱憎想。

   以智慧力故,了知诸法空,

   众生及寿者,分别不可得。

   善了众生性、心行及所趣,

   为世作明灯,饶益于一切。

   世间苦逼迫,漂溺于暴流,

   常为诸众生,起大精进力。

   世尊离烦恼,生老及病死,

   处世如虚空,一切无所染。

   智慧大威光,能破一切闇,

   永离贪瞋痴,我今稽首礼。』」

  佛告阿难:「贤寿菩萨所获神通,从是已来不复退失。于意云何?尔时贤寿岂异人乎!今此会中弥勒菩萨摩诃萨是。」

  阿难白佛言:「世尊!若弥勒菩萨久已证得无生法忍,何故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佛告阿难:「菩萨有二种庄严,二种摄取。所谓摄取众生、庄严众生,摄取佛国、庄严佛国。弥勒菩萨于过去世修菩萨行,常乐摄取佛国、庄严佛国。我于往昔修菩萨行,常乐摄取众生、庄严众生。然彼弥勒修菩萨行经四十劫,我时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由我勇猛精进力故,便超九劫。于贤劫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难!我以十法得证菩提。云何为十?一者、能施所爱之物;二者、能施所爱之妻;三者、能施所爱之子;四者、能施所爱之头;五者、能施所爱之眼;六者、能施所爱王位;七者、能施所爱珍宝;八者、能施所爱血肉;九者、能施所爱骨髓;十者、能施所爱支分。是名为十。我行此法,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难!复有十法能证菩提。云何为十?一者、获戒功德;二者、成就忍力;三者、发起精进;四者、得诸禅定;五者、有大智慧;六者、于诸众生常不舍离;七者、于诸众生起平等心;八者、于诸空法而常修习;九者、善能成就真实空性;十者、善能成就无相无愿。是名为十。我行此法,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难!弥勒菩萨往昔行菩萨道时,不能舍施手足头目,但以善巧方便安乐之道,积集无上正等菩提。」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云何弥勒往昔行菩萨道时,但以善巧方便安乐之道,而能积集无上菩提?」

  佛告阿难:「弥勒往昔行菩萨道,昼夜六时,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顶礼,于诸佛前说是偈言:

  『我今归命礼,十方一切佛,

   菩萨声闻众,大仙天眼者。

   亦礼菩提心,远离诸恶道,

   能得生天上,乃至证涅盘。

   若我作少罪,随心之所生,

   今对诸佛前,忏悔令除灭。

   我今身口意,所集诸功德,

   愿作菩提因,当成无上道。

   十方国土中,供养如来者,

   及佛无上智,我今尽随喜。

   有罪悉忏悔,是福皆随喜,

   我今礼诸佛,愿成无上智。

   十方大菩萨,证于十地者,

   我今稽首礼,愿速证菩提。

   得证菩提已,摧伏于魔军,

   转清净法轮,饶益众生类。

   常愿住世间,无量俱胝劫,

   击于大法鼓,度脱苦众生。

   我没于欲泥,贪绳之所系,

   种种多缠缚,愿佛垂观察。

   众生虽垢重,诸佛不厌舍,

   愿以大慈悲,度脱生死海。

   现在诸世尊,过去未来佛,

   所行菩萨道,我今愿修学。

   具足波罗蜜,成就六神通,

   度脱诸众生,证于无上道。

   了知诸法空,无相无自性,

   无住无表示,不生亦不灭。

   又如大仙尊,善了于无我,

   无补特伽罗,乃至无寿者。

   于诸布施事,不执我我所,

   为安乐众生,施与无悭悋。

   愿我所施物,不假功用生,

   观察了知空,具施波罗蜜。

   持戒无缺减,得佛净尸罗,

   以无所住故,具戒波罗蜜。

   忍辱如四大,不生分别心,

   以无瞋恚故,具忍波罗蜜。

   愿以身心力,发起大精进,

   坚固无懈怠,具勤波罗蜜。

   以如幻如化,及勇猛精进,

   金刚等三昧,具禅波罗蜜。

   愿证三明智,入于三脱门,

   了三世平等,具慧波罗蜜。

   诸佛妙色身,光明大威德,

   菩萨精进行,愿我皆圆满。』

   弥勒名称者,勤修如是行,

   具六波罗蜜,安住于十地。」

  佛告阿难:「弥勒菩萨安住如是善巧方便,积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难!我昔求道受苦无量,乃能积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

  乃往古昔,时有太子,名见一切义,端正殊妙,诸相具足,见者欢喜。出游园苑,见一病人受诸重苦,生悲愍心,便问之言:『汝今此病岂无有药能疗治耶?』

  尔时病人,即以偈颂白太子言:

  『我病药难求,世间不可得,

   国王亦无有,何况病恼者。

   通达于诸论,善说医方者,

   虽欲为疗治,其药难可得。』

  尔时太子,复以偈颂告病人言:

  『金银摩尼珠,乃至于象马,

   所求皆当说,为汝除忧恼。』

  尔时病人,复以偈颂白太子言:

  『若饮太子血,我必得安乐,

   愿生欢喜心,施我无忧恼。』

  尔时太子,复以偈颂告病人言:

  『我为诸众生,坠堕无间狱,

   多劫犹能忍,何况于身血。』

  尔时太子,即取利刀刺身出血,令彼病人随意所用,不生一念悔恨之心。

  阿难当知,尔时太子见一切义者,岂异人乎!今我身是。四大海水犹可测量,我于往昔行菩萨道,舍己身血不可称计。」

  佛告阿难:「乃往古昔,时有太子,名曰妙花,端正殊胜,诸相具足,见者欢喜。从园苑出,见一病人身体羸瘦,生悲愍心,便问之言:『汝今此病岂无有药能疗治耶?』

  尔时病人,即以偈颂白太子言:

  『世虽有良医,无药疗我病,

   唯愿生慈愍,为我除忧恼。』

  尔时太子,即以偈颂告病人言:

  『我为利世间,一切咸施与,

   身分及珍宝,须者皆当说。』

  尔时病人,复以偈颂白太子言:

  『譬如大药王,随意疗众病,

   亦如日月光,普照诸世间。

   若能出身髓,遍涂于我身,

   是病乃消除,长夜得安乐。』

  尔时太子,复以偈颂告病人言:

  『若有诸众生,碎我身出髓,

   为利于世间,心不生忧恼。』

  尔时太子,即自碎身取其骨髓,与彼病人随意所用,不生一念悔恨之心。阿难当知,尔时妙花太子岂异人乎!今我身是。四大海水犹可测量,我于往昔行菩萨道,舍身骨髓不可称计。」

  佛告阿难:「乃往古昔,时有国王,名为月光,端正殊妙,诸相具足,见者欢喜。从园苑出,见一盲人贫穷乞匃,生悲愍心便问之言:『汝何所须?我当施汝。或饮食、衣服、庄严资具、金、银、摩尼及诸珍宝,随汝所欲,皆当与之。』

  尔时盲人,即以偈颂而白王言:

  『大王犹日月,光明照世间,

   具足胜功德,不久生天上。

   一切净妙色,我今悉不见,

   愿王起慈悲,施我所爱眼。』

  尔时大王,即以偈颂告盲人言:

  『汝速来取眼,令汝得安乐,

   愿我当来世,得佛清净眼。

   我行菩萨道,一切皆当舍;

   若我不施汝,是则违本愿。』

  尔时月光王,即取利刀自挑其眼,与彼盲人随意所用,不生一念悔恨之心。阿难当知,尔时月光王者岂异人乎!即我身是。须弥山王犹可度量,我于往昔行菩萨道,舍所爱眼不可称计。

  阿难!弥勒菩萨往修行菩萨道时,作是愿言:『若有众生薄淫怒痴,成就十善,我于尔时乃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难!于当来世有诸众生,薄淫怒痴,成就十善,弥勒菩萨当尔之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由彼菩萨本愿力故。」

  佛告阿难:「我于往昔行菩萨道,作如是言:『愿我当于五浊恶世,贪瞋垢重诸恶众生,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乃至眷属不相和睦,我于尔时,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难!以是愿故,我今所入城邑聚落,多有众生毁骂于我,以断常法招集众会;若行乞食,坌以尘土,和诸杂毒与我令食;或以女人诽谤于我。阿难!我于今者以本愿力,为如是等诸恶众生,起大悲心而为说法。」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应正等觉,能作难作,能忍难忍,不调伏者悉令调伏,荷担如是罪垢众生而为说法。」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何以故?如来大悲之所摄故。」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我闻如来坚固誓愿,身毛皆竖。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受持?」

  佛告阿难:「是经名为《弥勒所问》,亦名《往昔本愿因缘》,以是名字,汝当受持。」

  佛说是经已,弥勒菩萨,尊者阿难,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干闼婆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大宝积经弥勒菩萨所问会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提国寂灭道场弥加女村自在天祠精舍,时有迦波利婆罗门子,名弥勒,躯体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银光明,黄金校饰,如白银山威光无量,来至佛所。

  尔时世尊,与千二百五十比丘经行林中。又有结发梵志五百人等,遥见弥勒威仪庠序,相好清净,五体投地如银山崩,成金花聚宝间厕,金花金台七宝为果,于台阁中有妙音声,而说偈言:

  「我见牟尼尊,面貌常清净,

   百福相奇特,世间无伦匹。

   烦恼垢永尽,智慧悉成满,

   一向常归命,身心无疲倦,

   故我以五体,欲得胜安乐,

   脱苦无所畏,敬礼释迦文。」

  时诸梵志见闻此事,白佛言:「世尊!如此童子威仪庠序,光明无量,与佛无异。于何佛所初发道心?受持谁经?唯愿天尊,为我解说。」

  佛告式干梵志:「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令汝欢喜。

  乃往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时,有世界名胜花敷,佛号弥勒,恒以慈心四无量法教化一切。彼佛说经名《慈三昧光大悲海云》,若有闻者,即得超越百亿万劫生死之罪,必得成佛无有疑虑。

  时彼国中有大婆罗门,名一切智光明,聪慧多智,广博众经,世间技艺六十四能无不综练。闻佛出世,说《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即以世间一切义论难诘彼佛,尽其辞辩而不能屈,即便信伏为佛弟子,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作是言:『我今于佛法中,诵持《大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以此功德,愿于未来过算数劫,必得成佛,而号弥勒。』于是舍家,即入深山,长发为相修行梵行,八千岁中少欲无事,乞食自活,诵持是经,一心除乱。

  彼时世间有雨星现,国王淫荒,彗星横流,连雨不止,洪水暴涨。仙人端坐不得乞食,经历七日。

  时彼林中有五百白兔,有一兔王,母子二兽见于仙人七日不食,而作是言:『今此仙人为佛道故,不食多日,命不云远。法幢将崩,法海将竭,我今当为无上大法令得久住,不惜身命。』即告诸兔:『一切诸行皆悉无常,众生爱身,空生空死未曾为法。我今欲为一切众生作大桥梁,令法久住,供养法师。』

  尔时兔王即为群兔,而说偈言:

  『若有畜生类,得闻诸佛名,

   永离三恶道,不生八难处。

   若闻法奉行,生处常值佛,

   信法无疑惑,归依贤圣僧。

   随顺诸戒行,如是疾得佛,

   必至大涅盘,常受无上乐。』

  尔时兔王说此偈已,告诸兔言:『我今以身欲供养法,汝等宜当各各随喜。所以者何?我从多劫丧身无数,三毒所使,为鸟兽形,唐生唐死未曾为法,吾今欲为无上法故,弃舍身命,供养法师。』

  时山树神即积香薪,以火然之。

  兔王母子围遶仙人足满七匝,白言:『大师!我今为法供养尊者。』

  仙人告言:『汝是畜生,虽有慈心,何缘能办?』

  兔白仙人:『我自以身供养仁者,为法久住,令诸众生得饶益故。』作此语已,即语其子:『汝可随意求觅水草,系心思惟,正念三宝。』

  尔时兔子闻母所说,跪白母言:『如尊所说无上大法欲供养者,我亦愿乐。』作此语已,自投火中,母随后入。

  当于菩萨舍身之时,天地大动,乃至色界及以诸天,皆雨天华,持用供养。

  肉熟之后,时山树神白仙人言:『兔王母子为供养故,投身火中,今肉已熟,汝可食之。』

  时彼仙人闻树神语,悲不能言,以所诵经书置树叶,又说偈曰:

  『宁当然身破眼目,不忍行杀食众生。

   诸佛所说慈悲经,彼经中说行慈者,

   宁破骨髓出头脑,不忍噉肉食众生。

   如佛所说食肉者,此人行慈不满足,

   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没生死不成佛。』

  时彼仙人说此偈已,因发誓言:『愿我世世不起杀想,恒不噉肉,入白光明慈三昧,乃至成佛制断肉戒。』作此语已,自投火坑与兔并命。

  是时天地六种震动,天神力故,树放光明,金色晃曜,照千国土。时彼国中诸人民等,见金色光从山树出,寻光来至,既见仙人及以二兔死在火中,见所说偈并得佛经,持还上王。王闻此法,传告共宣,令闻此者皆发无上正真道心。」

  佛告式干:「汝今当知,尔时白兔王者,今现我身释迦文尼佛是。时兔儿者,今罗睺罗是。时诵经仙人者,今此众中婆罗门子弥勒菩萨摩诃萨是。我涅盘后五十六亿万岁,当于穰佉转轮圣王国土,华林园中金刚座处龙华菩提树下,得成佛道,转妙法轮。时五百群兔者,今摩诃迦叶等五百比丘是。时二百五十山树神者,舍利弗、目犍连等二百五十比丘是。时千国王,跋陀婆罗等千菩萨是。彼王国土诸人民等得闻经者,从我出世乃至楼至,于其中间受法弟子得道者是。」

  佛告式干:「菩萨求法,勤苦历劫不惜身命,虽复从报受畜生身,常能为法,不惜躯命,投于火坑以身供养,便得超越九百万亿劫生死之罪。于是得在恒河沙等无量诸佛先,先弥勒前得成佛道,汝等云何不勤为法!」

  佛说是语时,式干等五百梵志求佛出家。佛言:「善来。」须发自落,即成沙门。佛为说法,豁然意解成阿罗汉,八万诸天亦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时会大众闻佛所说,各各称赞菩萨所行。

  舍利弗白佛言:「时彼仙人投火坑已,为生何处?」

  佛告舍利弗:「时彼仙人投火坑已,生于梵世,普为一切说大梵法,乃至成佛转大梵轮,所说经典亦名《慈三昧光大悲海云》,所制波罗提木叉,不行慈者名犯禁人,其食肉者犯于重禁,后身生处常饮热铜。至彼仙人得作佛时,如《弥勒菩萨下生经》说。」

  尊者阿难,闻佛所说,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叉手长跪,而白佛言:「世尊!弥勒成佛所说戒法,乃以慈心制不食肉,为犯重禁,甚奇甚特。」

  时会大众异口同音,皆共称赞:「彼国众生不食肉戒,愿生彼国。」世尊悉记:「当得往生。」

  尊者阿难复白佛言:「当何名此经?云何受持之?」

  佛告阿难:「此法之要,名《白兔王菩萨不惜身命为无上道》,亦名《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如是受持。」

  尊者阿难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

佛说弥勒菩萨发愿王偈

内阁掌译西番蒙古诸文西番学总管仪宾工布查布译

  梵语阿 喇 鸦黑 厄答 喇巴呢 达哈 阿纳喇 阿 杂 阿

  华言圣弥勒愿王。

  敬礼一切诸佛菩萨摩诃萨。

  佛告阿难:「夫弥勒菩萨摩诃萨,往昔誓行菩提行时,昼夜六时,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发如是愿文:

   敬礼一切佛,及具天眼仙,

   菩萨摩诃萨,并诸声闻众。

   令避恶趣隧,而示涅盘路,

   引入无老死,敬礼菩提心。

   我由无明心,所作一切罪,

   今于佛面前,忏悔尽无余。

   自我三业门,所积资粮福,

   是我普慧种,愿我道无尽。

   十方诸国中,所有供养佛,

   佛昔随喜者,我今皆随喜。

   忏悔一切罪,随喜诸善根,

   敬礼一切佛,愿得大智慧。

   十方一切处,所有大菩萨,

   止于十地者,请速等正觉。

   既证圆觉心,降伏诸魔军,

   为利诸有情,愿请转法轮。

   以大法鼓音,度众生苦际,

   愿经无量劫,常住世说法。

   祈运大悲智,慈济诸有情,

   陷溺贪欲泽,恩爱所缠缚,

   众生被障碍,诸佛不憎捐,

   慈悲诸含识,拔出三有海。

   一切三世佛,所行诸道法,

   我今皆随学,愿证菩提道。

   同登六彼岸,度六道众生,

   证得六神通,愿成无上道。

   无生及本源,无处无自性,

   悟此真空理,无智亦无得,

   无命无众生,无背无取向,

   愿达无我法,即等大仙佛。

   愿不住二执,所摄一切物,

   为利益众生,不悋行布施。

   物种侈靡盛,我应用丰足,

   物性等空寂,圆满布施度。

   所受止作品,无瑕最清净,

   及无痴矜慢,圆满戒律度。

   如地水火风,四大无触背,

   侵犯靡瞋恨,圆满忍辱度。

   发心始终勤,恒喜不懈弛,

   身心勇猛力,圆满精进度。

   调伏正定聚,如幻三摩地,

   金刚禅那等,圆满静虑度。

   三种解脱门,三时平等法,

   闻思修明了,圆满智慧度。

   诸佛所称赞,炽盛光赫奕,

   勤修菩萨行,圆满自他志。

   行此菩提道,名称慈氏子,

   圆满六度行,超于十地位。

   我以此善愿众生,命终速往兜率宫,

   受生皆于见法阁,即为慈氏之长子。

   十地自在降阎浮,证得十力大位时,

   愿受妙法甘露味,圆满佛行尽无余。

   从此命终承愿力,即得上生兜率天,

   忻庆奉事慈氏尊,速得承授菩提记。』

  阿难!当知慈氏菩萨摩诃萨,如此以实善巧修净行业,道路平顺,而获无上菩提,成等正觉,成就真实大方便门。」

佛说弥勒菩萨发愿王偈

按:此经于汉藏未见,而番本亦无出。然西国诸贤颇有批注,且普同作为恒常功课。与华严行愿品,三十五佛行愿品,称为三种大忏愿。愚略拟之。盖初自梵文译时,或于弥勒上生下生等经,节取切要者也(多分唐竺法护所译《弥勒菩萨下生经》相近)。今时海内清宁,三教并盛,资用不乏,人民向善者多。近来常闻修建龙华会者,忆为或有欲持诵者,因特译出汉文,便于信氏诵读仰祈。

圣慈加护广布流通为愿焉。

乾隆八年正月吉日翻竟于广仁弥勒院

 

我的理想是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一切的众生看见我不会感觉我有恶意!

[论坛小贴士]:
一、悲华楞严禅师者,内名体澄,外号光觉,中国佛教法眼宗第十一代传人,得法于福建龙岩中华山性海寺已故老方丈寂照慧瑛禅师。禅师还兼具临济宗、曹洞宗法嗣和南传四念处内观禅及藏传大圆满传承。禅师由净入禅,又由禅入净,由净又入密,直至禅净密三者融会合一。
二、有关法眼宗知识简介:
1、法眼宗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是最后出现的禅宗集大成宗派,乃五代文益禅师所创,源出南宗青原一脉。文益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谥为"法眼大禅师"。后世因称此宗为"法眼宗"。宋初极盛,宋中叶后衰微,传到三祖永明延寿禅师时远播海外,时人视永明为弥勒下生,永明后法眼不重法嗣,到近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才重续法灯,虚云老和尚自续为法眼宗第八世,悲华光觉体澄禅师则续为第十一世。
2、“法眼四机”为禅宗中之法眼宗指导学人所用之四种机法。(一)箭锋相拄,谓师家之接化,针对学人上中下等各种机根而弯弓投矢,机锋相当,接化与领受之双方,紧密相契,无有间隙。(二)泯绝有无,谓令学人超越有与无二元对立之分别见解,而不令执着于父母未生以前之自己。(三)就身拈出,谓佛性真如原本即显现于世间各种千差万别之现象界中,师家遂藉此种具显于人人眼前之现成佛性,信手拈来,一一皆可随缘点化。(四)随流得妙,谓师家依学人根器,灵巧运用接化之机法,而令学人体得佛性之殊妙。
3、法眼宗的宗风,简明处似云门,隐密处类曹洞,其接化之语句似颇平凡,而句下自藏机锋,有当机觌面而能使学人转凡入圣者。《五家参详要路门》说:‘法眼宗先利济。’直论箭锋相拄,是其家风。一句下便见,当阳便透。随对方人之机宜,接得自在,故说为‘先利济。’《人天眼目》卷四曰:‘法眼宗者,箭锋相拄,句意合机;始则行行如也,终则激发。渐服人心,消除情解,调机顺物,斥滞磨昏。’此亦先利济的意思。《归心录》说:‘法眼宗风,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又《五家宗旨纂要》说:‘法眼宗家风,则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句里藏锋,言中有响。三界唯心为宗,拂子明之。’。
三、悲华楞严体澄光觉禅师云:总之,法眼宗的宗风灵活、顺机、直接了当又细密无间。它是禅宗最后出现的派别,他融合了前面的各宗派所长而带融通性,并对当时代宗门极具批判性,对今世亦不过时,被誉为是佛门“僧值”、“纠察”。1943年虚公正式接续法眼宗,将法传于祈请传宗的本湛青持师祖,1946年师祖圆寂,为续法眼师祖又将法代传于寂照慧瑛恩师。1991年吾值遇寂照慧瑛恩师,恩师复又传法予我,5年后恩师圆寂(1996)。恩师也是虚公的戒子,在师祖圆寂时虚公又亲自代传法卷给恩师。恩师又于91年时将法眼之法传于吾,吾之法眼派号:体澄光觉,是为记。(文/释悲华)

| 返回首页 | ※※※迈向解脱!※※

信息备案号: 闽ICP备16026213号
  • 联系我们 - - 论坛存档 - 返回顶部
    Powered by BBSXP 2008 MSSQL © 1998-2024 Yuzi.Net
  • Processed in 0.05 second(s)
    Server Time 2024/11/1 18:2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