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词]: 欢迎来到悲华在线网站学习交流园地。法炬集限制注册,故一般用户只可以游客身份进行部分内容的浏览,无法发帖和跟帖,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弥勒尊佛!谢谢!愿您六时吉祥!


网站主页 | 宗派法门 | 法脉传承 | 法雨甘露 | 道场巡礼 | 往事如风 | 太虚法藏 | 下载中心 | 影视厅 | 图吧 | 博客 | 论坛 | 视频教室

有人问禅师:什么是佛?楞严悲华禅师答:问者即是,全体即真,一切现成,无欠无缺,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见者非见,言者非言,于无知处知,于无所得处得,是名为佛也。

古有黄龙三关,今有楞严三问:今问《楞严经》所云:何为妙明真心?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菩萨是如何假爱欲而生娑婆却又不染红尘?若通此三问三答,必为见性人也。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发起人:释楞严  回复数:4  浏览数:4371  最后更新:2007/5/25 4:09:00 by 方振眉

选择查看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  帖子排序:
2007/5/21 9:01:00
释楞严
愿为释尊心子 誓与弥勒同行





研究员或教授级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2798
经 验 值:5340
注册时间:2005/10/14
Re: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六釋顯佛能命四類速得清淨等頌分三 一標經句分二。一標問詞分二。一問出道。二問不懼死。二標答詞分二。一標答初問。二標答後問 二解釋經文分二。一釋問詞分二。一明勝類。二明釋義。二釋答詞分二。一明總義分三。一顯世尊獨為真獎導者分二。一標。二釋。二顯佛宣說出離一切眾苦八聖支道。三顯示是真說者。二釋經句分二。一釋因句分九。一明具戒分二。一問。二答。二明具慧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標。二釋。三明自熏修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依六度。二依諸行。四明具定分二。一問。二答。五明具念分二。一問。二答。六明具正直分二。一問。二答。七明永斷一切愁憂分二。一問。二答。八明正念分二。一問。二答。九明心解脫分二。一問。二答分三。一標。二釋。三引經。二釋果句分二。一明為四種勝類依聖教者能開出離道。二明住三學者不懼當來生老病死 第三明略義分三。一標。二釋分三。一顯如來能淨四姓。二顯如來聖教是無畏路。三顯如來是無上師。三結

七釋顯示恭敬利養二種因緣頌分三 一標經句分二。一標問詞分二。一問恭敬因。二問利養因。二標答詞分二。一答恭敬因。二答利養因 二解釋經文分四。一明持戒檀名分二。一問。二答分三。一明持戒。二明檀名。三明恭敬。二明布施具珍財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明因。二明果。三明諦實得美稱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明因。二明果。四明惠捨攝親友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明因。二明果 第三明略義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略答。二廣解分二。一明恭敬因緣。二明利養因緣分二。一標。二釋。三結

八釋顯示現法及後法中所有因及苦樂於無餘依涅槃界中永滅頌分三 一標經句分二。一標問詞分三如論。二標答詞分二。一明因。二明果分三如論 二合釋問答經句分五。一明泉義分四。一問。二答。三徵。四答所以分二。一立喻分二。一依水生。二依陸生。二法合分二。一依六觸。二依貪愛明泉義。二明逕義分四。一問。二略答分三。一標。二列名。三釋意趣。三明苦樂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依現法明苦樂分二。一因。二果。二依後法明苦樂分二。一因。二果。四明永滅分三。一問。二略答。三別釋分三。一依異生明無永滅。二依有學明少分滅。三依無學明全分滅分二。一依無餘依不現行。二依有餘依現行。五總結 三明略義分三。一標。二釋。三結

九釋顯示異生先已離欲後證現觀清淨次第等頌分三 一標經句分二。一標問詞分四。一問度欲流。二問超色等海。三問捨苦。四問得清淨。二標答詞分四如論 二合釋問答經句分四。一明正信分三。一問。二答分三。一明信因。二明信用。三明信果。三結 二明無邊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明因。二明果相。三結。三明精進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依見跡明精進。二依了知明精進。三結。四明智慧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明因。二明果。三結 三明略義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依異生信不逸明得清淨。二依有學道智明得清淨。三結

十釋顯示究竟道及第一住道頌分三 一總標經句分二。一標問詞分二。一問究竟道。二問第一住道。二標答詞分二。一答究竟道。二答第一住道 二解釋經文分二。一釋問詞分二。一明暴流分三。一問。二略答。三列釋。二明無攀無住分五。一問。二略答。三徵。四答所以分二異門。初依隨眠二依想受。五明意趣。二釋答詞分二。一明答初問詞分六。一明尸羅圓滿分二。一問。二答。二明具慧分二。一問。二答。三明善安定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依四靜慮。二依有頂定。四明內思惟分二。一問。二答。五明繫念分二。一問。二答。六明能度分二。一問。二答。二明答第二問詞分三。一明欲想離染分二。一問。二答。二明超色界結分二。一問。二答。三明無攀無住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明正義。二答難 第三明略義分三。一標。二釋。三結

十一釋顯示三位等頌分三 一總標經句分二。一標問詞分四。一問在家位。二問出家位。三問遠離位過。四立喻。二標答詞分三。一明因。二答分三。一答在家位過。二答出家位過。三答遠離過。三明解脫處勝利分二。一因。二果 二解釋經句分二。一釋問詞分四。一明貪恚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明貪。二明恚相。二明欣慼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明慼相。二明欣相分二。一因。二果。三明毛豎等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明毛豎分二。一標。二釋。二明尋思分二。一標。二釋。四總結。二釋答詞分三。一明潤生及生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答愛水。二答自種。二明貪恚等別縛義分三。一問。二略答。三釋分六如論。三明超昔未度之海勝利分三。一明因。二明果。三結 第三明略義分二。一標。二釋有三異門。如論應知

十二釋顯示真婆羅門頌分二 一總標經句分二。一標問詞。二標答詞 二解釋經文分二。一釋問詞分五。一明彼問意。二明彼慢。三明彼求處。四明彼修相。五明彼果。二釋答詞分四。一明非真婆羅門。二明真婆羅門。三顯正義分三。一總標。二列名。三別釋分二。一明未度有學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因。二明果。二明已度有學分三。一總標。二釋。三明要義。四明究竟到彼岸婆羅門分二。一標。二釋分五。一明得漏盡。二明得常委。三明得靜慮分二。一明體。二明用。四明永盡義分二。一明因分三如論。二明果利分二如論。五總結

十三釋顯示修苦行時捨非方便所攝勇猛精進頌分二 一總標問答經句分三。一問答已度義。二問答已度因。三答白品因果 二解釋經句文分三 一依捨非方便趣正方便明劬勞等差別分三。一明無攀無住。二明捨非方便趣正方便分二。一黑品分二。一依因依。二依果位二白品。三明劬勞等四法分二。一黑品分四如論。二白品分四如論 第二依涅槃無依無住明劬勞等差別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答黑品分三。一總標。二徵問。三別釋分四如論。二答白品 第三依想受滅定明劬勞等差別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答黑品分四。一明劬勞。二明劣。三明住。四明染。二答白品

十四釋顯示諸受欲者非第一義住八解脫者名第一義頌分三 一總標經句分二。一標問詞分二。一問所求二問有何過。二標答詞分二。一依證得。二依降伏 二解釋經句分二。一標問主。二釋經句分三。一標。二列名。三解釋分二異門。初門依證得明得義分二。一明果義。二明神通義。第二異門依降伏等明得義分五。一明二義。二明意趣。三徵。四答所以分二。一標。二釋。五明不交分五。一總標。二列名。三別釋分四。一明了初。二明了過患。三明出離。四明趣出離行。四明不見過分二。一明因。二明果。五明見功利 第三明略義分三。一標。二釋。三結

十五釋顯示正見依處及正見果等九法頌分三 一總標經句分九異門如下所明 二釋經文分五。一明諸行分三。一明體相。二明意趣。三明差別。二明無常分二。一標。二釋。三明有生滅分三。一明生相。二明滅相。三無慚住相。四明寂滅義。五明為樂義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依苦因等滅明樂。二依當果不生明樂 三明略義分二。一標。二釋有九異門。如論應知

十六釋顯示四諦等頌分三。一標經句有三異門如下所明。二釋經文分三 一明無放逸不死分二。一問。二答分四。一標。二列名。三結。四明不死義 二明放逸死分二。一問。二答分三。一明在家出家二品無護分二。一標。二釋。二明通二品分二。一標。二釋。三明死義分三。一明因。二明果。三明恚 三明無縱逸不死縱逸者常死分二。一問。二答分三。一明五種死分二。一標。二釋。二明善人不死義分三。一標。二釋分三。一依過去明不善死。二依現在明善死。三依未來明非善非不善死。三結三明不善人死義分三。一標。二釋分三。一依過去。二依現在。三依未來明不善死。三結 三明略義分二。一標。二釋有三異門如論

十七釋顯示依二失壞因等頌分三 一標經句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因。二顯果 二釋經文分二。一總標。二壞因句分三。一明鑽搖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明因。二明果。二明猛利貪欲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因。二果。三明隨觀淨妙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明因。二明果。依因法解釋二壞相分二。一明倍增染愛分四。一問。二略答。三徵問。四別釋分五。一依自性。二依作業。三依等近因。四依發起。五依障分二。一依增上生。二依決定勝。二明堅固縛分四。一問。二略答。三列名。四解釋分三。一明堅牢義。二明苦所觸義。三明長時隨逐義 第三明略義分二。一標。二釋有二異門 一依二失壞等明略義分三。一總標。二列名分二。一列失壞因分二。一問。二答。二列失壞法分二。一問。二答。三解釋分四。一明不正思惟力分二。一問。二答分四。一依隨念。二依邪分別。三依邪取相。四依行住明不正思惟。二明因力分二。一問。二答。三明方求失壞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依非法。二依凶暴明失壞。四明受用失壞分三。一問。二答分三。一總標因。二釋果。分三。一依貪染明受用失壞。二依瞋恚明受用失壞。三依愚癡明受用失壞。三總結分二。一結因縛。二結果縛 第二異門依七雜染明略義分三。一總標。二列名。三解釋分七。一明隨念雜染分二。一問。二答。二明不自在雜染分二。一問。二答。三明境界雜染分二。一問。二答。四明熱惱雜染分二。一問。二答。五明善趣相應雜染分二。一問。二答。六明惡趣相應雜染分二。一問。二答。七明諸見雜染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明因。二明果

十八釋顯示四因所攝尸羅清淨頌分三 一標經句分二。一明因。二明果 二釋經句文分四。一明住法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明因。二明果。二明具尸羅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明因。二明果。三明有慚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標。二釋分六如論。四明諦實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發露。二明不藏 三明略義分三。一標。二釋分四。一依正受顯戒清淨。二依不穴顯戒清淨。三依離穴因顯戒清淨。四依對治顯戒清淨。三結

十九釋顯示於業及業果如理思惟等頌分三。一標經句分二。一明因。二明果。二釋經文分二 一明見他惡業審諦思惟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廣解分八如論。二明相攝分四。一總標。二徵問。三列釋分四。一依現法同因果明觀三法。二依先業同因果明觀三法。三依同現惡業比知當果明觀王等因果。四依見後生處明觀後果。四總 二明業縛分三。一問。二略答。三解釋分三。一明樂諸業分三。一標。二釋。三結。二明重業分三。一標。二釋。三結。三明業報分三。一標。二釋。三結 三明略義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依因謂前三句。二依果謂後一句三結

二十釋顯示所有善語標釋頌分三 一標經句分二。一標。二釋 二釋經文分四。一明善語分四。一標。二略釋。三列名。四解釋分三。一明悅意。二明無染。三明唯善語。二明愛語非諦非法分二。一標。二釋。三明諦語非愛非法分二。一標。二釋。四明法語亦愛亦諦分二。一標。二釋 第三明略義分三。一標。二釋。三結

二十一釋顯示在家出家二種正行及正行果所有勝利頌分三 一標經句分二。一讚能成因。二讚所成果 二釋經文有二異門。初依出家能成所成明信慚等分二。一明因分四。一明信。二明慚。三明戒。四明施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財施。二明法施。二明果分二。一標。二釋分三。一讚果。二涅槃果。三生天果。二依在家能所成明信慚等分二。一明因。分四。一明信。二明慚。三明戒。四明施。二明果分二。一現法果。二後法果 第三明略義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依因。二依果明略義。三結

二十二釋顯示先聞正法如理思惟等得勝利果頌分三 一標經句分二。一因。二果 二釋經文分二。一明因分三。一明知法分二。一標。二釋。二明遠惡。三明捨無義分三。一標。二釋。三結。二明果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根已熟資糧滿。二明根未熟資糧未滿 第三明略義分三。一標。二釋分四 一依聞正法。二依如理思惟。三依法隨法行。四依法隨法行因明略義。三結

二十三釋顯示有餘依及不還果等頌分三 一標經句分二。一依無學明如空。二依有學分二。一阿羅漢向。二不還 二釋經文有三異門 初依無學有學明如空等分二。一依無學分三。一略釋。二徵。三喻顯分二。一立喻。二法合分二。一標。二釋。二依有學分二。一依阿羅漢向明不動。二依不還明不欣樂生死大海分二。一明欣解脫池。二明不娛生死海 次依阿羅漢所有飲食等三法明如空等分二。一標。二釋分三。一依飲食等明如空。二依無相住明如慞。三依餘苦依明不樂生死海 後依慧解脫等三法明如空等分二。一標。二釋分三。一依慧解脫明如空。二依身證明如慞。三依俱解脫明不樂生死海 第三明略義分二。一標。二釋有三異門。一依無學等明略義分二。一依無學明如空。二依不還明不動及不樂大海。二依解脫等明略義。三依增上心等明略義

二十四釋顯示若唯世俗見如來者則不決定以勝義見如來者是則決定頌分三 一標經句分二。一依世諦明見三寶。二依第一義諦見三寶 二釋經文分二。一總標。二別釋分五。一依未離欲貪異生明見三寶分三。一明見因。二明測量相分三。一測佛寶。二法。三僧。三明後過。二依異生內具靜慮及天眼明見三寶。三依欲界繫果報肉眼明見三寶。四依異生都無所知明見三寶。五依諸賢聖明見三寶分三。一明因。二果。三明勝利 第三明略義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依世諦明略義謂前四頌。二依第一義諦明略義謂後一頌。三結

二十五釋顯示遠離苦因所有勝利等頌分三 一標經句分二。一明離苦因勝利。二明不離苦因過 二釋經文分五。一明增上王分二。一標。二釋。二明染時。三明染自取。四明無有染分二。一明染相。二明無染相分二。一明因無染。二明果無染。五明愚夫分二。一明因。二明果。三明略義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依勝利明略義。二依過明略義三結

二十六釋顯示在家出家由四雜染失壞善說法律頌分三 一標經句分二。一明所住。二明能住 二釋經文分二。一明城相分二。一略釋。二廣解分四。一明[專*瓦]石。二明繩紝。三明形骸。四明圍繞。二明住城者分四。一總標。二列名分二。一列在家過。二列出家過。三解釋分二。一明在家人過分二。一明貪相。二明瞋相。二明出家人過分二。一明慢相。二明覆相。四總結 三明略義分三。一標。二釋。三結

二十七釋顯示四種擾亂斷對治道頌分三 一標經句分四。一立喻。二明因。三示果。四顯勝利 二釋經文分五。一明攝意尋思分二。一捨惡尋思分二。一標。二釋。二捨善尋思分四。一明正義。二立喻。三法合。四示無尋伺定。二明無所依止。三明不惚他分三。一明不惚相。二明樂住相。三明無諍。四明證涅槃分二 一因。二果。五明無所謗分二。一明不謗因。二明不謗果 第三明略義分三。一標。二釋分三。一總標。二徵問。三列釋。三結

二十八釋顯示捨諸壽行色身名身二種差別等頌分三 一標經句分二。一依前後明等不等。二依色名明不等義 二釋經文分二。一依後身及先身明等不等分二。一明等。二明不等。第二依所依明等不等分四。一明不等義分三。一示因。二顯用。三明等不等。二立喻。三法合。四明破色身差別分二。一明滿量。二明不滿量 三明略義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依二身明略義。二依所依明略義。三結

二十九釋顯示諸界諸品愚夫纏縛等頌分三 一標經句分四。一依欲界。二依出家。三依外道。四依上界明不自在。一一皆有立喻法合如論 二釋經文分二。一立喻分二。一標。二列名分四如論。二法合分三。一標。二徵問。三答釋分四。一依生欲界明不自在分二。一因。二果。二依出家明不自在分二。一因。二果。三依外道明不自在分二。一因。二果。四依生長上界明不自在分二。一因。二果 三明略義分二。一標。二釋有二異門。初門依界品二法明略義。第二門依四法明略義分三。一標。二釋分四。一依欲明障出家。二依瞋明損他。三依癡明不敬父母。四依愛明不惠施。三顯過分二。一標。二釋分四。一障出家過。二離無恚害過。三不敬父母過。四不惠施過

三十釋顯示離善說法律皆空無益頌分三 一標經句分四。一明欲求有求非是常法。二明邪梵行無沙門果正行則有。三明三求皆墮戲論。四明大師無有戲論 二釋經文分四。一標三種有情分三。一標欲求。二標有求。三標梵行求有情。二解釋分四。一合明欲求有求有情分四。一標。二釋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立喻。四法合。二明解脫梵行求分三。一標。二列名。三解釋分二。一明外道無沙門果。二明內道有沙門果分二。一明邪梵行無沙門果。二明正行有沙門果。三依三門明有戲論分三。一標。二釋。三結。四依如來及弟子明無戲論分二。一明師無戲論。二明弟子無戲論 第三明略義分三。一標。二釋。三結

三十一釋顯示一切愚夫著應不著等頌分三 一標經句分三。一立四自在。二顯化利相。三明他不識測 二釋經文分三 一明阿羅漢由四種相自在遊行分三。一明因。二立果。三顯化用 二明輕毀分四。一總標。二列名釋分二。一依現樂明輕相。二依當果明輕相。三明輕毀因分二。一依生天。二依財產。四顯師及弟子不能識分二。一明師不識。二明弟子不識 三明四種相分二。一問。二答分四。一依四識住明自在分二。一明愚失。二顯聖德。二依增益損減過明自在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凡失。二明聖德。三依欲界生苦明自在分二。一示愚失。二顯聖德。四依上二界明自在分二。一明愚過。二顯聖德 第三略義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依著。二依怖明略義。三結

三十二釋顯示有學異生二種差別頌分三 一標經句分二。一立因分四如論。二顯果 二釋經文分二。一明有學蠲除四軛分四。一明漸次斷三界過分五如論。二問四軛。三列答分四如論。四明不生下地二明異生生於下地分二。一立因。二顯果 第三明略義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依有學。二依異生。三結

三十三釋顯示四種正行頌分三 一標經文分四。一立富果行。二善趣行三離惡趣行。四離苦行 二釋經文分四。一明富增行分三。一立因。二顯果。三明用。二明惡罪滅行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三如論。三明捨諸惡趣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二。一止因。二斷果。四明得涅槃行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二。一有餘。二無餘 三明略義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標。二釋分四如論。三結

三十四釋顯示三學果等頌分三 一標經句分三。一明三學。二立學果。三顯不共義 二釋經文分三。一明諸惡莫作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三。一依三業。二依根。三依情非情不作惡。二明諸善奉行分二。一標。二釋分三。一立戒學。二明心學。三顯慧學。三明自調其心分二。一標。二釋分三。一依實知明厭患。二依厭患明離染。三依離染明得解脫 三明略義分三。一標。二釋分三如論。三結

三十五釋略示能不隨順長夜流轉左道之心勝利等頌分三 一標經句分二。一明左道過。二顯正道勝利分二。一立因。二顯果 二釋經文分四。一明難調伏分二。一明難調。二明輕躁分二。一依三毒。二依三相明輕躁。二明墜於諸欲。三明善調其心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四如論。四明引安樂分二。一立現果。二顯當果 三明略義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依左道過明略義。二依正道勝利明略義。三結

三十六釋略示於相善巧四種功德頌分三 一標經句分四。一明止德。二觀德。三無懈德。四究竟德 二釋經文分二。一總標。二別釋分四。一明奢摩他所作功德分三。一立因。二顯果分二。一標。二釋分三如論。三結。二明毘缽舍那所作功德分三。一立因。二顯果。三結。三明無懈憚所作功德分三。一立因。二顯果。三結。四明到究竟所作功德分二。一立因分二。一善解脫。二解脫樂。三無染樂。二顯果。三結 三明略義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標。二釋分四如論。三結

三十七釋顯示成就五支永斷五支頌分二 一標經句分二。一明成就出世五支。二明永斷流轉五支 二釋經文分二。一總標。二別釋分二。一明成就五支分三。一徵問。二答解釋分五如論。三總結。二明永斷五支分四。二問。二略答。三解釋分五如論。四總結

三十八釋顯示心於三世長時染污無作者性等頌分三 一標經句分二。一立因分三。一依過去。二依現在。三依未來明因。二顯淨果 二釋經文分二。一總標。二解釋分四。一依過去明心遠行分四。一依果。二依因。三依無我。四依難知明遠行。二依現在明心獨行無身分二。一明獨行分二。一依無伴。二依非頓明獨行。二明無身分六。一明無身義。二立喻。三示本義。四徵。五答所以。六結。三依未來明心寐於窟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四依聰慧明婆羅門分二。一立因。二顯果 三明略義分三。一標。二釋分三。一依過去。二依現在。三依未來明略義三結

三十九釋略示諸在家者及外法出家者決定雜染善說法中出家者若行放逸墮染污品等頌分三 一標經句分五。一依無明等明染淨。二依諸漏明染淨。三依名色明染淨。四依諸識明染淨。五依能趣明染淨 二釋經文分五 一釋初問答分二。一明問詞分二。一明請主。二明世間分三。一標。二釋。三意趣。二釋答詞分四。一釋無明所覆分三。一標。二列名。三釋分二如論。二明放逸不顯了。三明塗染分四。一總標。二列名分三如論。三釋分三如論。四結。四明大怖畏分二。一立因。二顯果 二合釋第二問答分二。一明所治分三。一無明漏。二戲論漏。三放逸漏。二明能治分三。一明遮止分三。一立所治。二顯能治分三。一依他音。二依作意。三依了知明能治。三結。二立偃塞分二。一立正義。二結。三防護 三釋第三問答分三。一明外道及在家過失。二明善說法中出家過失功德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立失。二顯德。三答難。三明無學永滅一切名色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立因。二顯果用 四釋第四問答分二。一明無學正念所行分三。一明正義。二立因。三結。二明諸識永滅相 五合釋第五問答分三。一明常委二作分三。一標。二列釋名。三別釋分二。一明常所作分三。一標。二列名。三明修義。二明委悉所作分二。一明治下分結。二明治上分結。二明於諸法巧念。三結 第三明略義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依在家及外法出家明略義。二依內法明略義分二。一立染品。二顯淨品。三結

四十釋略示貪著諸欲愛味過患等頌分三 一標經句分六。一明貪著欲味。二明失欲過三明出離功德。四明諸欲自性。五明愛味過患。六明出離勝利 二釋經文分六 一釋於諸欲愛味貪著頌分三。一標出處。二釋分三。一明求相。二明受用。三明貪著。三結 二釋失諸欲過患頌分二。一釋分二。一明正義。二立喻。二結 三釋出離諸欲功德頌分三。一明貪著過患分二。一標喻。二明螫人。二明不染德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利。三總結 四釋諸欲自性頌分三。一總標。二列名。三解釋分二。一明事欲分九。一標。二列名分二如論。三徵。四答所以。五明事王方便分二。一標。二釋。六明商賈方便分二。一明正義。二例餘。七明受用助伴。八明招集等伴。九結。二明煩惱欲分二。一標。二釋 五釋愛味過患頌分四。一明二欲過失分二。一標。二釋。二明無對治。三立喻。四法合 六釋出離功德頌分二。一明永絕諸欲分二。一明正義。二明棄捨愁憂分二。一明正義。二立喻。二立喻 第三明略義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依諸欲明略義分四如論。二依愛味明略義分二如論。三結

四十一釋略示於善說法律中修梵行者於一切相不與他共頌分三 一標經句分二。一立不共因。二顯不共果 二釋經文分二。一明來處。二釋本文分三。一總標。二別釋。三總結。別釋分五 一明於過去無戀分三。一立因。二顯果。三結 二明不希求未來分三。一立因。二顯果。三結 三明遍觀現在諸法分四。一觀五蘊等分二。一觀果。二觀因。二觀身等惡行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身業。二例餘二業。三觀諸蘊無常等四結 四明無劫奪分三。一立因。二顯果。三結 五明無動分三。一立因。二顯果。三結 三總結分二。一立因。二顯果 第三明略義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結

【12 修所成地】《瑜伽》《論記》《略纂》《論釋》

大門第三明總攝分四十一。如論應知

廣釋中第十二釋修所成地分三。一略釋。二廣解。三總結 初文分六。一總問。二略答。三徵問。四列名。五明相攝分三。一標。二徵問。一列名。六明四處七支勝德分二。一明出處。二明圓滿三學德

第二廣解分七。一明生圓滿。二明聞正法圓滿。三明涅槃為上首。四明能熟解脫慧之成熟。五明修習對治。六明世間一切種清淨。七明出世間一切種清淨

初明生圓滿分二。一略。二廣。初文分四。一總問。二略答。三列名。四結。二廣分四 一解釋內外五法分二。一明依內五法分三。一總問。二答列。三別釋分五。一明眾同分圓滿分二。一標。二釋。二明處所圓滿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中生。二不生邊地。三明依止圓滿分二。一標。二釋分四如論。四明無業障圓滿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業相。二明業過失。五明無信解障圓滿分二。一標。二釋分三。一明不生心處。二明因。三顯果 第二明依外五法分四。一總問。二答列。三解釋分五。一明大師圓滿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立自利德。二顯利他德。二明世俗正法施設圓滿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立能說人。二顯所說法分三。一善惡法。二緣生法。三十二分法。三明勝義正法隨轉圓滿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二。一立下依果。二顯上依果。四明正行不滅圓滿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世俗正法。二明勝義正法。五明隨順資緣圓滿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四明總結 第二明十種生圓滿總是第一修瑜伽處所相分二。一立因。二顯果 第三明有學無學差別分五。一總標。二列名。三明意趣分二。一標。二釋。四徵。五答所以 第四明初支生圓滿無過增義

廣解中第二明聞正法圓滿分三。一總問。二略答。三廣解分二 一依隨順無染明說正法分二。一略分二。一標。二釋。二廣解分二。一列數。二指文 二依離四過明聞正法分二。一略釋分三一標。二列釋。三結。二廣解分二。一列數。二指文

廣解中第三明涅槃為上首分二。一略釋分二。一問。二答分三。一立因。二顯果。三明離失。二廣解分六 一總標十法 二明十法所依分二。一有餘依。二無餘依 三配十法分二。一依有餘。二依無餘 四釋十法分二。一依有餘依明九法分四。一依聞所成慧立三法分二。一標。二釋分三如論。二依思所成慧立二法分二。一立因分二。一離憒鬧。二離障蓋。二顯果。三依修所成慧立四法分三。一標。二釋分四。一見生死過二見出離德。三見諦。四證無學。三結。四總結。二依無餘依立一法 五明聽聞正法勝利分五。一總標。二徵問。三列名。四解釋分三。一依聽聞正法明勝利分二。一明利他。二明自利分二。一得法味利。二得出世善根。二依正修明勝利分二。一明利他德。二明利自德。三依證苦邊際明勝利。五結 六明無過無增

廣解中第四明能熟解脫慧之成熟分七 一總問 二略答分二。一依觀。二依止明成熟 三徵 四答所以 五依經明十種能熟解脫慧成熟之法分三 一解釋十法分十。一明親近妙善知識。二明尸羅圓滿。三明具遍知門。四明調善。五明恭敬而聽。六明能隨請問。七明聽其妙法。八明於其妙法發勤進心。九明於可厭法而生厭惡。十明如理作意而能斷除二明十法功德分三。一除惡趣法。二修集一切對治。三明得果。三總結 六明三支攝一切聖教廣義勝德分二。一標。二釋 七明三支是第三修行因緣分三。一明正義。二徵。三答所以分二。一標。二釋 廣解中第五明修習對治分八 一總問 二略答 三徵問 四列名分三如論 五明十種修習分二。一總問。二別答分三 一依在家明修習分二。一明所治法分二。一立欲相應貪及受用相應愛。二顯過不生喜樂。二明能治法分二。一不淨想。二無常想 二依出家明修習分四。一標四種所作。二解釋四作分四。一明常方便修善法所作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伏愛味樂心。二明了苦性。二明無戲論所作分二。一標。二釋。三明時時所作分二。一標。二釋。四明遠離處所作分二。一標。二釋。三明所對治法分二。一標。二別釋分四。一明常修善法障。二明無戲論障。三明貪味障。四明遠離障。四明能治法分二。一標。二釋分四。一治懈怠。二治身見。三治貪味。四治著世樂欲 三依閑居作意明修習分二。一明所治分三。一標。二徵問。三答釋分四。一止觀障。二愛味障。三散動障。四不死障。二明能治分二。一標。二釋分四。一治止觀障。二治愛味障。三治散動障。四治不死障 六釋能想分四 一明於在家位修不淨想所治能治分五。一標。二列名。三解釋分二。一釋思擇力分三。一標。二徵問。三列釋分五。一親近女人障。二失念障。三放逸障。四貪漏障。五不觀不淨障。二釋修習力分五。一標。二徵問。三列釋分七如論。四明攝多門義。五明多有作用分二。一列數。二明作用 二明於出家位無常修苦想。所治能治分四。一總標。二徵問。三別釋所治分六。一明嬾墮障。二明懈怠障。三明不恒相續障。四明無淨信障。五明不能常修障。六明不如實觀察障。四明能治法分二。一列數。二明作用 三明遠離閑居位修光明想所治能治分二。一略。二廣。初文分四。一總標指文。二明意趣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立光明義。二顯光明相。三徵。四答所以分二。一立所治過。二顯能治用。二廣分二 一明所治分四。一總標。二徵問。三配十一法。四解釋分二。一依思所成慧立四法分三。一標。二釋分四。一明疑障。二睡眠三麤重。四明不作意障。三結顯過。二依修所成慧立七法分三。一問。二答分七。一明極勇精進障。二明極下劣精進障。三明貪著定味障。四明心懷恐怖障。五明種種想障。六明不如正理執取相好障。七明不應思處思擇諸法障。三結顯過 二明能治分二。一列數。二明作用 四明三想對治多有所作勝利分二。一明正義分三。一明具欲。二明不染著。三明滅所治法。二總結七明十種所治能治是第三修習瑜伽八明無過無增義

廣解中第六明世間一切種清淨分七。一總問。二略答。三列名。四解釋分三 一明得三摩地所治能治等法分八。一總標障過。二徵問。三列釋分二。一明二十所治法分二十如論。二總結顯過。四明攝得定障分三。一總標。二徵問。三答列分四。一明不善巧障攝相。二明無加行障攝相。三明顛倒加行障攝相 四明加行縵緩障攝相。與二十所治法四七一八隨次配釋。五明能治白法分二。一列數。二明作用六明分位。七明無明無過無增義分二。一明二十所治。二明二十能治。八依內法人明已善宣說等得定義 第二明求三摩地圓滿勝德分二。一總標。二解釋分三。一明加行勝德分十一。一明得欲加行德。二明見道根本定勝功德。三明於根本定勇猛精進德。四明見非得勝。五明見他所得勝。六明不隨諸相。七明不陵蔑於己。八明樂欲聽聞。九明殷勤請問。十明愛樂空閑。十一明如實觀察。二明總結。三明無過無增義 第三明三摩地自在觀察法分三。一總標分三。一見過。二立行。三顯思念。二列四處名。三解釋四處分四 一明第一觀形相等處分四。一明觀下劣形相分三。一觀捨俗形好。二自觀形色異人。三結。二明觀威儀分三。一明捨人間欲。二明命屬於他。三結。三明觀眾具四總結 二明第二修戒學處分四。一總標。二列名。三釋分五。一明不犯戒。二明不呵擯。三明不輕舉。四明自悔責。五明心無恚等。四總結 三明第三修諸善品處分三。一總標。二別釋分五。一明不虛信施。二明修遠離行。三明不空過日夜。四明於諸行心得解脫。五明於無常等心得解脫。三總結 四明第四觀苦隨逐處分二。一略分二。一明行治分二。一總標。二別釋分四。一明惡趣苦。二明內壞苦。三明愛壞苦。四明一切苦因隨逐。二明能治分二。一明正義。二結。二廣分三。一總標。二別釋分七。一明圓滿諸沙門想分三。一見過。二正念。三加行。二明無間作。三明無貪恚相分二。一明無貪。二明無恚。四明具正念相。五明無增上慢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三。一無增上慢。二於衣無貪。三於食等無染。六明正了知分二。一標。二釋指文。七明於定得自在圓滿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五如論。三總結 第五明無過無增義 第六明總結 第七明誰之所有

廣解中第七明出世間一切種清淨分八。一總問。二略答。三徵問。四別名分五如論。五解釋。六總結。七明無過增。八明二清淨果總是第四得果之相

第五解釋分五。一明入聖諦現觀分五 一總問 二略答分三。一明厭欲界分二。一立因。二顯見過。二明厭上二界分二。一立見德。二顯安住分二。一標。二釋。三明忻出世間分三。一標。二釋。三結 三廣解分二。一明厭惡相。二明心無退轉亦無憂慮 初文分四。一標分五如論。二解釋分五。一明於已雜染相應心生厭患分三。一標。二釋分三。一明未調順死想。二明墮大坑想。三明往怖處想。三結。二明於已清淨不想應心生厭患分三。一標。二釋分三。一明不知無怖處想。二明未了三摩地想。三明不知道想。三結。三明於已雜染過患心生厭患分三。一標。二釋分三。一明苦因想。二明生死無暇處難可得想。三明與怨相隨想。三結。四明於已清淨過患心生厭患分三。一標。二釋分五。一明無止息想。二明於惡道未解脫想。三明未偃塞想。四明未離見趣想。五明未得邊際想。三結。五明於已清淨見難成辨心生厭患分三。一標。二釋分五。一明不自作想。二明互無作想。三明不成善事想。四明不唐捐想。五明無知等所覆死想。三結。三明五處想修二十功德分四。一依初二處明生厭患。二依第三四處明生怖畏。三依第五處遮止。四依前五處明六想分二。一依初二處立二想。二列餘分二。一依第三四處立二想。二依第五處立二想。四總結 第二明心無退轉亦無憂慮分五。一總標分二。一標。二釋。二徵問。三列名分五。一立通達作意因。三立所依因。三立入境界門因。四立攝資糧因。五立方便因。四明非順次說義分二。一明正義。二立所以。五廣解五因分五。第一明通達作意因分二。一明正義分三。一明於心相作意分二。一立所治障。二顯能治道。二明心無有問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明心一境性分二。一因。二果。二結。第二明所依因分三。一明得定圓滿自在分三。一立因分三如論。二顯果分三。一明入等持。二明住等持。三明出等持善巧。三結。二明得定未圓滿自在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三。一明止相善巧。二明舉相善巧。三明捨相善巧。三總結 第三明入境界門因分五。一總標。二徵問。三列名。四解釋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念出入息。二明修念住。五總結 第四明攝資糧因分三。一總標。二別釋分四。一明捨非行處。二明恭敬有信。三明受教。四明具教。三明意趣 第五明攝受分方便因分三。一總標。二徵問。三別釋分二。一明前二方便因分二。一明於事善巧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二明親近尊人分二。一標。二釋。二明第三方便因分二。一總標。二別釋分三。一明加行作意。二明多起厭患。三明多極歡喜。三總結分二。一結因。二結果

第四總結分二。一標。二釋 第五明無過無增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依二十厭想明無過增。二依二十安住因相明無過增

第五解釋中第二明入聖諦現觀已離諸障疑分七。一總問。二略答。三列名。四解釋。五攝二障。六總結。七無過增 第四解釋分二

一明行處障分三。一總標。二別釋分七。一明數與眾會障。二明愛重飲食障。三明樂作業障。四明樂談話障。五明樂著睡眠障。六明樂雜染言論障。七明樂雜染障。三總結 二明住處障分四。一標。二明住義。三解釋分三。一總標。二列名分四。一立自執。二立不安。三立放逸。四立惡處。三解釋分四。一明自高舉障分二。一明正義。二結。二明不安住障分二。一正義。二結。三明放逸障分二。一明正義。二結。四明樂惡住處障分二。一總標。二別釋分五。一明諠逸障。二明眾苦所觸障。三明多怖畏障。四明不可愛樂障。五明無善友障。四總結 第五明攝二障分三。一總標。二列名。三解釋分二 一明多諸定樂分二。一總標。二別釋分二。一依得定未圓滿自在明修三法分三。一明止樂善巧。二明舉樂善巧。三明捨樂善巧。二依圓滿自在明修三法分三。一明入定樂。二明住樂。三明出定樂善巧 二明多諸思擇分三。一總問。二略答。三別釋分四。一明知善巧分二。一善。二不善法善巧。二明衰退善巧分二。一依善。二依不善明善巧。三明方便善巧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二如論。四明修習善巧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二如論第六明總結分二。一立因。二顯果 第七明無過無增

第五解釋中第三明入聖諦現觀已為欲證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諸歡喜事分四 一總問 二廣答分四。一依證淨明生歡喜分二。一總標。二別釋分三。一依佛明生歡喜。二依法明生歡喜。三依僧明生歡喜。二依自增上生及決定勝事明生歡喜分二。一總標。二別釋分三。一依戒明生歡喜。二依法施明生歡喜。三依所證明生歡喜三無嫉明生歡喜分三。一依他戒明生歡喜。二依他法施明生歡喜。三依他所證明生歡喜。四依知恩明生歡喜分二。一總標。二別釋分四。一依遠離眾苦果明生歡喜。二依遠離苦因明生歡喜。三依引發眾樂果明生歡喜。四依引發樂因明生歡喜 第三總結分二。一立因。二顯果 第四明無過無增

第五解釋中第四明修習如所得道分四 一總問 二略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 三解釋分二。一明四法分五。一明樂欲分二。一標。二釋。二明發勤精進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明心樂遠離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四明不生喜足分二。一標。二釋。五總結。第二明五法分六。一明最極歡喜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二明喜悅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明輕安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四明安樂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五明修定圓滿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六總結 第四明無過無增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立因。二顯果

第五解釋中第五明證得極清淨道及果功德分二 一總問分三。一問淨道相。二問淨道果。三問淨道功德 二廣答分三 一答淨道果分六。一明三位隨眼分二。一標。二列釋。二明二種人分二。一標。二列釋。三明二種雜染分二。一標。二列釋。四修道時過失分二。一明增長隨眠過。二明能生諸苦過。五明能治。六總結 二答清淨道相分三。一標。二列釋。三結 三答淨道功德分七。一總標。二徵問。三別釋分十。一明離五支過。二明具足六支。三明不動四明具四依。五明除異安樂。六明捨尋思。七明捨追求。八明不味著。九明心善解脫。十慧善解脫。四明聖住及功德義分二。一明聖住。二顯功德義。初文分四。一明住有相。二明善親近相。三明最為第一聖勝土相。四結。五結。六明無過無增。七明無明無學功德分三。一總標。二列釋分五。一明厭背五欲德。二不續後有德。三任運而滅德。四集諦永斷德。五苦諦不轉德。三總結分二。一立因。二顯果

第六總結分五如論 第七明無過無增 第八結二淨果總是第四得果之相

大門第三明修所成地總結之相分四。一結修處。二結因緣。三結修對治。四結得果

【a 附文】【a1 附文】

第十八明還滅門有四問答 第一問答依無明明還滅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明滅因。二明滅果 第二問答依行明還滅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明滅因。二明滅果 第三問答依識等明還滅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依識答還滅分二。一明因。二明果。二例餘分四。一依識名色例六處等三法。二依無明行例餘愛等四法。三依行識例有生二法。四依識名色等例生老死 第四問答依愛明還滅分二。一問。二答

第十九明所顯門有一問答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略答。二別釋分二。一明一分所顯。二明全分所顯

第二十明不知緣起過門有一問答分三。一問。二略答。三別釋

第二十一明了知緣起勝利門有一問答分二。一問。二答

第二十二明實物非實物門有四問答。第一問答依實物。第二問答依非實物。第三問答依一性。第四問答依多性

第二十三明所知障門有一問答分二。一問。二答

第二十四明成苦門有三問答 初依能成分二。一問。二答 次依堅性分二。一問。二答 後依苦性分二。一問。二答

第二十五門有一問答分二 一問分三。一問唯因。二問唯果。三問因果雜事 二答分三。一答唯因事。二答唯果事。三答因果雜事分二。一標。二釋分三。一明因義。二明果義。三明雜義

第二十六明愛非愛果門有一問答分二 一問分二。一問愛非愛境果。二問身果 二答分三。一答前境果。二答後身果。三答二果因

第二十七明受非受門有四問答 第一依樂受分二。一問二答 第二依苦受分二。一問。二答 第三依非苦非樂受分二。一問。二答 第四依非受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略答。二解釋

第二十八明三苦攝門有三問答 初依變苦分二。一問。二答 第二依苦苦分二。一問。二答 第三依行苦分三。一問。二答。三明是行非彼二分二。一標。二釋

第二十九明生及等至門有一問答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總答。二別釋分二。一依無想所有等明有色可得非色不可得。二依無色界明非色可得有色不可得

第三十明得離門有一問答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標。二釋

第三十一明染惡非染惡門有一問答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總答。二別釋

第三十二明三界門有三問答 初依欲界分二。一問。二答 次依色界分二。一問。二答 後依上二界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答色界。二例餘

第三十三明學非學門有七問答 初依有學分二。一問二答 第二依無學分二。一問。二答 第三依非學非無學分二。一問。二答 第四依有漏差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標。二釋 第五依預流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答預流。二例一來 第六依不還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明欲界。二明上二界 第七依阿羅漢分二。一問。二答

第三十四明引經說門有一問答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略答。二列名

第三十五明甚深門有一問答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總答。二別釋分二。一依小乘。二依大乘 初文分四 一依無常義分六。一明自種他緣甚深。二明他緣自種甚深。三明自種他緣無動轉等甚深。四明種子緣中亦非無因性力用甚深。五明諸支各具有稱性相及新新相轉甚深。六明雖任運壞滅亦現住相甚深 二依苦義明甚深 三依空義明甚深 四依無我義明甚深 二依大乘第一義明甚深分二。一第一義。二俗諦義

第三十六明智了門有一問答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總答。二別釋分二 一明法住智分二。一問。二答 二明真實智分二。一問。二答

第三十七明非自他作門有一問答分二 一問分二。一總標。二別徵 二答分三。一答法性。二答法住。三答法界

第三十八明說祕密門有二問答 初依生等說分二。一問分二。一標。二徵。二答分三。一總答。二別釋。三例餘 第二依不說一切支為緣理說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總答。二別釋分二。一明識為名色緣。二明名色作識緣

第三十九明觀法退還門有一問答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觀順流。二觀逆流

第四十明非自他等作門有一問答分二。一問。二答分三如論

第四十一明[卄/朋]芽等喻門有一問答分二。一問分三如論。二答分三如論

第四十二明燈喻門有三問答 初依樹分二。一問。二答 次依其油分二。一問。二答 後依火炎分二。一問。二答

第四十三明增長損減門有二問答 初依增長分二。一增長苦果。二增長餘支 第二依損減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損減後支。二為損減苦支因

第四十四明因法等門有二問答 初依因分二。一問。二答 第二依果分二。一問。二答

第四十五明漏盡等所顯門有三問答 初依因盡分二。一問。二答 次依緣盡分二。一問。二答 後依受盡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總答。二別釋

第四十六明七十七智門有一問答分二。一問。二答分二 一明建立智之因由分六。一建立第一現在十一順流之智。二建立第二現在十一逆流之智。三建立第三第四過去順流逆流各十一智。四建立第五第六未來順流逆流各十一智。五建立第七知四諦智。六建立一切智非支所攝 二明總結

第四十七明四十四智門有一問答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總答。二明傍義分二。一依欲界分二。一依眼耳二根。二依意根。二例餘二界

【a2 附文】

第二明五蓋食分五

第一明貪欲蓋食分二 一明食相分四。一總問。二略答。三別釋分二。一略明妙相。二廣解妙相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明總義。二明八處。四明食義 二明非食相分四。一總問。二略答。三別釋分三 一問。二略答。三別釋分二。一明內不淨相。二明外不淨相。四非食義分二。明白品功德分二。一標。二釋分二如論。二明黑品過失

第二明瞋恚蓋食分二 一明食相分四。一總問。二略答。三別釋分三。一明性。二明相。三明不正思。四結 二非食相分三。一總問。二略答。三別釋分三。一明正義。二明所以。三引經

第三明惛沈睡眠蓋食分二 一明食相分二。一總問。二略答 二明非食相分三。一總問。二略答。三廣分四。一總標。二列名。三解釋分三。一明治暗光明分二。一總標。二解釋分三。一明夜分。二明晝分。三俱分。二明法光明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依三慧。二依六隨念。三明依身光明分二。一標。二釋。四明能治勝利分二。一明治暗光明勝利分二。一標。二釋分三。一夜。二雲。三障。二明法光明勝利分二。一標。二釋分三。一依三世。二依六隨念分二。一明障。二明暗。三依證分二。一明正義。二明所以

第四明掉舉惡作蓋食分二 一明食相分三。一總問。二略答。三廣解分四。一明親屬尋思分二。一標。二釋。二明國土尋思分二。一標。二釋。三明不死尋思分二。一標。二釋。四明昔所經事分四。一明笑分二。一標。二釋。二明戲分二。一標。二釋。三明歡樂分二。一標。二釋。四明所行事分二。一標。二釋 二明非食相分三。一總問。二略答。三別釋分二。一明奢摩他分二。一標。二釋。二明奢摩他品分二。一標。二釋

第五明疑蓋食分二 一明食相分三。一總問。二略答。三廣解分二。一明三世疑。二明不正思惟分三。一總標。二列名。三解釋分三。一明思惟我。二明思惟有情。三明思惟世間分二。一標。二釋 二明非食相分三。一總問。二略答。三解釋分三。一明如理作意勝利。二明不正思惟體。三分別如理非如理差別分三。一明立義。二引喻。三立所以

【a3 附文】

第三安立靜慮支分四 第一明立支分四。一立初靜慮支分二。一總標。二列名。二立第二靜慮支分二。一總標。二列名。三立第三靜慮支分二。一總標。二列名。四立第四靜慮支分二。一總標。二列名 第二明諸支作業分四一明初靜慮支作業分四。一明尋伺業。二明三摩地業。三明喜業。四明樂業。二明第二靜慮支作業分三。一明內等淨業。二明三摩地業。三例餘。三明第三靜慮支作業分三。一明捨念正知業。二明三摩地業。三例。四明第四靜慮支作業分三。一明捨念淨業。二明三摩地業。三例餘 第三明立支因由 第四分別尋伺等有無分四。一依初靜慮尋伺分二。一問。二答。二依第二靜慮尋伺寂靜。三依第三靜慮喜過。四依第四靜慮樂過

第四安立差別名分四 一依增上心立異名分二。一標。二釋 二依樂住立異名有二異門。初門依果位分四。一標。二略釋。三徵。四答所以。第二異門依因位分二。一明現法樂住分二。一標。二釋所以。二明無色定無是樂分四。一略標。二略釋。三徵。四答所以分三。一往問。二明譏論。三明說之因 三四合依彼分涅槃及依差別立異名分二。一總標。二別釋分二。一明彼分涅槃。二明差別涅槃

【a4 附文】

五門之中第三分別苦根有無分三 一明依不斷苦根分二。一問。二答 二依現行分二。一問。二答 三顯過分三。一明無差別過分二。一明正義。二引經。二明無尋伺寂靜過。三例餘根明斷差別

第四明無相定分六。一別經。二明有受。三明具何受四明隨眠有無。五明斷相。六明隨眠

【a5 附文】

第四解釋經義分二十八

一明等隨念欲分二。一問。二答

二明於諸欲中心不趣入分二。一問。二答

三明不美分二。一問。二答

四明不住分二。一問。二答

五明無有勝解分二。一問。二答

六明萎瘁分二。一問。二答

七明壞散分二。一問。二答

八明不舒泰分二。一問。二答

九明等住於捨分二。一問。二答

十明等厭分三。一問。二略答。三別釋分二。一標。二列名

十一明惡分二。一問。二答

十二明違分二。一問。二答

十三明背分三。一問。二答。三立相違

十四明趣入分二。一標。二釋

十五明美分二。一標。二釋

十六明住分二。一標。二釋

十七明解脫分二。一標。二釋分三。一離繫。二無罣礙。三無有功用

十八明善逝分二。一問。二答

十九明善修分三。一問。二略答。三配位

二十明解分二。一標。二釋

二十一明脫分二。一標。二釋

二十二明離繫分二。一標。二釋

二十三明諸漏分二。一標。二釋

二十四明匱分二。一標。二釋

二十五明燒分二。一標。二釋

二十六明惱分二。一標。二釋

二十七明於彼解脫分二。一標。二釋

二十八明不納諸受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明正義。二立喻

【a6 附文】

四釋四依分二。一總標。二別釋分四 一明依法不依人分三。一標。二釋。三立正理 二明依義不依文分四。一標。二明正義。三徵。四答所以 三明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四明依智不依識

【a7 附文】

第三解釋作意分四十。一明緣法作意分二。一標。二釋

【a8 附文】

言一明相攝相分二十九如論者

一明根本了相作意等攝餘緣法緣義二作意分二。一明了相所攝。二明餘六所攝

二明了相等七攝餘緣身等四種作意

三明了相等三根本作意攝餘勝解真實二種作意

四明根本觀察作意攝餘勝解作意

五明違離攝樂加行究竟三種根本攝真實作意

六明七種根本攝餘有學及非學非無學作意

七明了相及加行二種根本攝餘無學作意

八明了相等七攝餘遍知作意及正斷已斷三種作意

九明根本觀察作意等七攝餘有分別影像作意等二種作意

十明事邊際作意攝七根本作意

十一明所作成辨所緣任意攝根本作意分二。一依初門遍攝一切。二依第二門加行究竟果作意攝所作成辨作意

十二明勝解思擇相攝分二。一依初一根本不攝。二依奢摩他遍攝一切根本

十三明寂靜相攝分二。一依止。二依觀

十四明前七根攝一分具分等根本

十五明無間及殷重作意攝一切根本

十六明隨順作意攝初二根本

十七明二根本全及一分攝對治作意

十八明根本攝樂一分攝順清淨作意

十九明順觀察作意根本觀察作意相攝分三。一明相攝。二依對治。三依所餘

二十明力勵作意相攝

二十一明四種根本作意攝二作意

二十二明二根本作意攝一作意

二十三明一根本作意攝思擇作意

二十四明一根本作意攝內攝作意

二十五明四種根本攝淨障作意

二十六明一根本作意攝依止成辨所行清淨作意

二十七明七種根本攝二作意

二十八明七種根本不攝廣大作意

二十九明遍行作意相攝分二。一依初遍行明相攝。二依第二遍行明根攝

【a9 附文】

依二十八處建立於句 一施設有情處。二有情住處。三施設有情器處。四善不善生處。五三毒生處。六建立施設法處。七生善處。八受果處。九流轉生處。十得解脫處。十一一切止處。十二得三菩提處。十三建立斷煩惱處。十四稱讚諸殊勝功德處。十五廣大法處。十六二空性處。十七二無我性處。十八住中道處。十九世稱讚真實處等。二十尋求處。二十一能知處。二十二三相處。二十三三無性處。二十四大菩提處。二十五大乘處。二十六入不可量處。二十七法界處。二十八廣大神通處

【a10 附文】

言第二增門分二十二者

第一門明經中所說名色二法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釋名。二釋色

第二門明無明及愛二法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無明。二明愛

第三門明生見壞見二法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生見。二明壞見

第四門明愛有及愛壞二法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愛有。二明愛壞

第五門明惡性及惡友二法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惡性。二明惡友。三明白品

第六門明無慚無愧二法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明無慚。二明無愧。三明白品

第七門明於墮及出善巧二法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墮善巧。二明出善巧

第八門明等至入出二法善巧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入善巧。二明出善巧

第九門明於界及如理作意二法善巧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於界善巧。二明如理作意善巧

第十門明平直調善二法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平直。二明調善

第十一門明勘忍不惱於伴二法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勘忍。二明不惱他

第十二門明念慈及正知二法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念慈。二明正知

第十三門明觀察力及修力二法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觀察力。二明修力

第十四門明善攝根門及食知量二法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攝根門。二明食知量

第十五門明善攝根門及食知量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攝根門。二明食知量

第十六門明善攝根門及食知量二法分二。一標。二釋

第十七門明毀戒毀見二法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明毀戒。二明毀見。三明白品

第十八門明厭於諸法及如理斷二法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壓法。二明如理斷法

第十九門明於善法不生厭足於斷無有相違二法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於善法不生厭足。二明於斷無有相違

第二十門明止及觀二法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止。二明觀

第二十一門明及解脫二法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釋明。二釋解脫

第二十二門明盡智無生智二法分二。一標。釋分二。一明盡智。二明無生智

【a11 附文】

三明諸聖弟子非我我所我慢所動分四 一明無諍論相分四。一明無諍體。二徵三答所以。四明諍根 二明不動相分三。一我我所等不動。二有相等不動。三見法性故不動 三明不動勝利分六。一明正法久住利。二明無諍論利。三明正梵行利。四明善燭利。五明天人讚嘆利。六明得涅槃利 第四總結

第四明諸弟子於五取蘊盡見苦時漸次斷貪愛等故證阿羅漢離諍論分六

第一明斷名色等分二 一斷取蘊分二。一明斷現行。二不斷種 二明斷愛慢分二。一斷我慢。二斷慢緣

第二明諸聖弟子煙寂靜分二。一標。二釋分五。一問。二答。三徵。四答所以分二。一立喻。二法合。五明無著義

第三明諸聖弟子無惱分二。一問。二答分三 一依無貧明無惱分二。一求時無惱。二受用時無惱 二依無嗔明無惱分二。一求時無惱。二受用時無惱 三依無癡明無惱

第四明無希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依施主追求及受用時明無希求。二依安住死想明無希求分四。一標。二略釋。三引經。四廣釋

第五明諸聖弟子不見此彼天人世分二。一明因。二明果分三。一依天主等明不可見。二依此彼四洲明不可見。三依此彼大千界明不可見

第六明總結

第二異門分三 一初頌顯示待時欲等過患分三。一明應眾生有待時欲聖則無。二明安住五欲有情於欲邪行諸聖不行。三明不了五欲之人而招邪行果諸聖不招 二第二三頌顯示捨欲應正道理等分三。一明捨欲無慮應正道理。二明諸弟子無有慮故淨修梵行若言仍招譏論不應道理。三明諸聖弟子無三諍論修梵行故不待時欲 三第四頌顯示聖教能斷名色等故證得寂靜於現法中離諸熱惱等功德分二。一明現法功德。二明究竟功德

第三異門分三 一初頌顯示宣說諸欲是應說相者名待時欲等分二。一依諸欲是應說相明待時欲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應說相。二明安住相。二依由想安住及不了知明起邪行亦招邪行果分二。一因。二果 二第二三頌顯示了知諸欲等故棄捨諸欲應正道理等分二。一依了知等六法故明捨諸欲及不譏論應正道理。二依諸欲明待時性分四。一略釋。二徵。三答所以分二。一依先世答所以。二依今世答所以。四總結 三第四頌顯示見修所斷等功德分四。一明見所斷功德分二。一向二果。二明修所斷功德分二。一向。二果。三明斷愛慢功德分二。一因。二果。四明離著等功德分二。一明正義。二答難分二。一問。二答

第三明略義分二。一除天憍慢。二顯如來聖教大義

【a12 附文】

四釋斷下分結等頌中二釋答詞分二 一釋答初問詞分二 第一釋斷下分結分二 一依身輕安明斷下分現行結分三。一明身輕安因分三如論。二明修輕安行分二。一標。二釋。三結 二依心善解脫明斷下分隨眠結分三。一總標。二解釋。三總結分二。一標。二釋 第二釋斷上分結分二異門 初門分三。一總標。二別釋分三。一明無作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依涅槃明無作。二計我明無作。二明無勳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依上分現行明無動。二依寂定明無動。三明繫念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標。二釋分三。一依無作明繫念。二依無動明繫念。三依繫念明繫念。三總結分二。一標。二釋 第二異門分四。一標。二問。三答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修止觀。二明修三心分二。一標。二釋。四總結

第二釋答第二問詞有二異門 初門分二 一明因分二。一依了法明斷下分結方便及善斷相分二。一問。二答。二依無尋定明斷下分結方便及善斷相分二。一問。二答分四。一明了法。二明修道處。三明所治法分三如論。四明能治相分三。一依無欲尋明能治。二依無察世尋明能治。三依出離明能治 第二明果分四。一明解脫三過失分三。一斷喜身染愛過。二斷憂身恚過失。三斷捨身惛沈過。二明得身輕安。三明心善解脫。四明超度相分二。一標。二釋分八如論 第二異門分四。一標。二問。三答。四指文

【a13 附文】

言一明外法過失分三如論者 一明不斷後法過分三。一明不如實知過。二求後法過。三明無智不攝根門等過分二。一貪著利益過。二不斷後法過 二明不解脫上地過分二。一標。二釋分四。一明修相。二明離欲處。三明思願。四明過患 三明無安樂過分四。一明正義。二徵。三答所以。四結 瑜伽師論本地分中聲聞地分門記一卷

【13 聲聞地】《瑜伽》《論記》《略纂》《論釋》《手記》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第二廣解中。第十三釋聲聞地大門分二。一略釋。二廣解 初文分二。一明生起發問。二頌答分二。一標。二釋略答分四。一略答種姓瑜伽處。二略答發心瑜伽處。三略答修行瑜伽處。四略答得果瑜伽處

第二廣解分四。一廣解種姓瑜伽處。二廣解發心瑜伽處。三廣解修行瑜伽處。四廣解得果瑜伽處 初文分二 一以頌略明初種姓瑜伽處分三。一標。二別釋分二。一明正義分三。一明種姓地。二明趣入地。三明出離想地。三結

第二廣解初種姓瑜伽處大門分三。一廣釋種姓地。二廣釋趣入地。三廣釋出離地 初文分二。一略釋種姓地分四。一總問。二頌答分二。一標。二釋。三略釋分四如論。四總結 第二廣解種姓地分四。一明種姓自性。二明種姓安立。三明住種姓諸相。四明住種姓人 初文分三 一明種姓自性分二。一問。二答分三。一明正因。二明緣因。三明得果 二明種姓異名分三。一問。二答分三如論。三結 三明種姓體性分三。一問。二答分四。一依所依明體性。二依六處明體性。三依傳來明體性。四依法爾明體性。三總結分三。一標。二釋。三結

四中第二明種姓安立分五 第一安立種姓麤細分五。一總問。二別問。三略答。四徵。五答所以分二。一答細。二答麤 第二安立種姓一多分五。一總問。二略答。三徵。四答所以分三。一答不同六相等餘法。二答一相續義。三答立名言義分二。一標。二釋。五結 第三安立不般涅槃因緣分六。一總問。二略答。三徵問。四列名分四如論。五解釋分四 一明無暇分三。一問。二答分三。一明生處過。二明受生過。三明無善知識過。三結 二明放逸過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舉前事。二明正義。三結 三明邪解行分三。一問。二答分三。一標前事。二顯邪解相。三立邪解過。三結 四明有障過分三。一問。二答分四。一標前緣。二明異熟障。三立業障。四顯煩惱障。三結 六明總結分三。一結不涅槃法。二結有涅槃法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結無種姓 第四安立涅槃因緣法分五。一總問。二略答。三徵問。四列名。五解釋分二 一明勝緣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依他音明勝緣。二依如理作意明勝緣 二明劣緣分五。一總問。二略答。三列名分十二如論。四解釋分十二 第一明自圓滿分四。一總問。二列名分五如論。三解釋分五。一明善得人身分三。一問。二答。三結。二明生於聖處分三。一問。二答。三結。三明諸根無缺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無缺義。二顯無缺用。三結。四明勝處淨信分四。一問。二答。三結。四明勝處義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立淨相。二顯淨用。五明離諸業障分四。一問。二答分二。一標。二釋。三結。四明無間義。四明總結 第二明他圓滿分三。一總問。二略答分五如論。三廣解分五。一明諸佛出世分四。一問。二答分三。一明發心相。二明四位修習相。三明究竟果位分二。一立有學位。二顯無學位。三結。四例餘。二明說正法教分四。一問。二答分二。一立能說人。二顯所說分二。一標。二釋分十二如論。三結。四明正法義分二。一立能說因。二顯所說教分二。一明正法。二明正教。三明法教久住分四。一問。二答分二。一依壽量。二依不滅明久住。三結。四明意趣。四明法住隨轉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能轉人。二顯受轉人。三結。五明他所哀愍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明他義。二明哀愍義分二。一標。二釋。三結 第三善法欲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四。一明見過。二明見德。三明捨家。四明生欲相。三結 第四明正出家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二。一依滿足位明出家。二依不滿足位明出家。三結 第五明戒律儀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六如論。三結第六明根律儀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依眼根明根律儀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三。一明不取相好。二立取相好過。三顯正行。二例餘五。根明根律儀分三。一明不取相好。二立過。三顯正行。三結 第七明食知量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二。一明不如理食相分四如論。二明如理食相分九如論。三結 第八明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三。一明晝日淨障法。二明初夜淨障法。三明後夜淨障法。三結 第九明正知而住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九。一依往來明正知住。二依睹瞻。三依屈申。四依衣缽。五依食等。六依四威儀。七依悎寤。八依語默。九依解勞明正知住。三結 第十明樂遠離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二。一標。二釋分十二如論。三結 第十一明清淨諸蓋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淨蓋處。二顯淨蓋義分三。一標。二列釋。三明果相。三結 第十二明依三摩地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二。一依世定明依等持分三。一立因。二顯果分四如論。三結。二依出世定明依等持分三。一立因分二。一立劣因。二立勝因。二顯果。三結。三結勝劣二緣分二。一結劣緣。二結勝緣 第五明總結

四中第三明住種姓者所有諸相分三 一總問答分二。一問。二答 二別問答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略標。二別釋分六 一依邪種子明過失分二。一明邪種義分九。一依肩義 二依縛義。三依附屬。四依生過。五依難拔。六依久遠。七依堅固。八依心。九依難救明無種姓失。三結 二依生死涅槃明過失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二。一依生死示過分四。一依因。二依果。三依對治。四依三世明不見過。二依涅槃示過分三。一依因。二依果。三依三世明不見過。三結 三依無慚等明過失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三。一依無厭等。二依現樂。三依見衰退明無種相。三結 四依不信四諦明過失分三。一標。二釋分三。一立因分四如論。二顯果分四如論。三依三世明過。三結 五依下劣心出家明過失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四。一明邪思失。二明邪求失。三明三世無別失。四明假相失明無種相。三結 六依求諸有明過失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二。一明求後有失。二明求財寶失明無種相。三結 第三總結

四中第四明住種姓人數分五 一總問 二答列分二十三如論 三別釋分二十三 一明唯住種姓未趣入出離人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明立正因。二顯緣因分七。一依善知識。二依聞正法。三依正信。四依持戒。五依多聞。六依惠捨。七依正見明未趣入出離。三結 二明住種姓及趣入未出離人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明正義。二明差別分二。一標。二釋 三明住種姓趣入出離人分二。一問。二答 四明煖根人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標。二釋分二 一立因分三如論。二顯果分五如論。三結 五明中根人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標。二釋。三結 六明利根人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立因分三如論。二顯果分五如論。三結 七明貪行人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依猛利。二依長時明貪行人。三結 八明瞋行人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依猛利。二依長時明瞋行人 三結 九明癡行人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依猛利。二依長時明癡行人。三結 十明無暇人分三如上 十一明有縱逸人分三如前 十二明邪行人分三如前 十三明有障人分三如前 十四明有暇人分三如前 十五明無縱逸人分三如前 十六明無邪行人分三如前 十七明無障人分三如前 十八明遠人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略答。二別釋分二。一依時明遠分二。一問。二答分三。一依利根。二依中根。三依鈍根明遠人。二依加行明遠人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明義。二答差別。三總結 十九明近人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略答。二別釋分二。一依時明近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依後生。二依後邊定明近人。三結。二依加行明近分三。一問。二答。三總結 二十明未成熟人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二。一依無學。二依見道明未熟人。三結 二十一明成熟人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二。一依無學。二依見道明已熟人。三結 二十二明未清淨人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結 二十三明已清淨人分二。一問。二答。第四明總結 第五明轉正法輪及制學處意趣分二。一標。二釋分三。一依趣入。二依成熟。三依果明意趣

第二廣解初種姓瑜伽處中第二廣釋趣入地分二。一略釋。二廣解 初文分四。一明生起發問。二頌答分二。一標。二釋。三略釋分四如論。四總結 第二廣解分二。一明別釋。二明總結。初文分四

第一明趣入自性分五。一問。二答分三。一立因分二。一明正因。二明得因分七如論。二顯果分二。一標。二釋分三。一依信等五法依止顯果。二依殊勝異熟顯果。三依順解脫分善顯果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二。一依無學。二依見道顯果。三結。三徵。四答所以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三。一依初心。二依中心。三依後心顯果。五結

第二明趣入安立分五 一建立人數分四。一總問。二略答列名分八如論。三別釋分八。一明有種姓人分二。一問。二答。二明趣入人分三。一問。二答分五如論。三結。三明將成熟人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未得法。二顯能得法。三結。四明已成熟人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二如論。三結。五明唯趣入非將成熟等人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明已得相。二明未得加行及果。三結。六明亦趣入將成熟非已成熟人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明已得相。二明唯入加行未其果分二。一標。二釋。三結。七明亦趣入已成熟非將成熟人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結。八明非已趣入非將成熟非已成熟人分三。一問。二答。三結。第四明有種姓功德無種姓過失分二。一立有種姓德。二顯無種姓失分二。一標。二釋 第二建立六位所攝相分四。一總標。二徵問 三列名分六如論。四別釋分六。一明有堪能人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已有性。二顯未得相。三結。二明下品善根人分三。一問。二答。三結。三明中品善根人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明已得法。二明未得相分二。一標。二釋。三結。四明上品善根人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結。五明究竟方便人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明已得相。二明未得相。三結。六明已到究竟人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結 第三建立趣入六位次第分二。一明入之次第。二明立人用。初文分五。一依堪能種姓明入次第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二。一依五根。二依緣因顯果。二依下品善根明入次第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依中品善根明入次第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四依上品善根明入次第分三。一立因。二顯果分二。一明已得相分二。一依因。二依果明已得相。二明未得相。三結。五依永斷煩惱明入次第分二。一立因。二顯果。第二立人用明三時相分二。一總標。二別釋分三。一明初人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二明後人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明中人分二。一立因。二顯果 第四建立定量時分相分三。一總問。二略答分二。一明正義。二答難。三廣解分三如論 第五總結

第三明趣入者所有諸相分六 一總問 二廣答分八 一依邪正教明趣入相分三。一依邪教明趣入相分三。一明正義分二。一明遇緣。二明不隨順相分三如論。二引喻分二如論三法合。二依正教明趣入相分三。一明正義分二。一明遇緣。二明隨順相分三如論。二引喻分二如論。三法合三結 二依不生惡趣及無暇明趣入相分三。一標。二釋分三。一明正義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二引經。三釋經意趣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二如論。三結 三依淨信行明趣入相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結 四依上品慚愧明趣入相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結 五依欲樂隨法行明趣入相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結 六依無罪事業正斷行明趣入相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三如論。三結 七依薄煩惱等明趣入相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立因分二。一依種子。二依現行立因。二顯果分六如論。三結 八依善攝心等明趣入相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結 第三明總結 第四依三品善根明修相差別分四。一依下品善根明修加行。二依中品善根明修加行。三依上品善根明修加行。四總結 第五讚墮趣入數 第六依諸聖加持明攝受相差別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利 第四明趣入人分四。一總問。二答列名分三如論。三指前文。四別指煖根等二十三人差別之相 第二明總結分四。一結趣入自性。二結趣入安立。三結趣相。四結趣入人

第二廣解初種姓瑜伽處中第三廣釋出離地分二 一略釋分四。一明生起發問。二頌答分二。一釋分三如論。二結。三略釋。四總結 第二廣解分三

一明世間道而趣離欲分三 一總問 二廣答分二。一依欲界明出離相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二依初靜慮例餘上地明出離相分二。一立因。二顯果 三總結

二明出世道而趣離欲分三 一總問 二廣答分二。一依有學明出離相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二依無學明出離相分二。一立因。二顯果 三總結

三依二道資糧明出離相分二 一略釋分四。一總問。二頌答分十四如論。三略釋分十四如論。四總結 第二廣解分十四

第一明自圓滿分五如前 第二明他圓滿分五如前 第三明善法欲指文如論 第四依戒律儀明資糧義分四。一總問。二頌略答分六如論。三廣釋分六。一明戒律儀廣略二義。二明十虧。三明十滿。四明六異門。五明三淨。六明十德。初文分二。一廣釋六種戒律儀。二明略義

初文分三。一總標。二別釋分六 一明安住具戒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明受相。二明墮相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結 二明善守別解律儀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明正義。二答解脫義 三明軌則圓滿分三。一總問 二答分二。一略答分二。一明軌則處分三如論。二明軌則行分二如論。二廣解分三。一依威儀路明軌則圓滿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依行威儀明軌則分二。一答不越世間。二答不違法律。二例餘三威儀明軌則。三結。二依所作事明軌則圓滿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答所作事分三。一標。二釋分十如論。三例餘作事。二答不違義分二。一明不違世間。二明不越法律。三結。三依諸善品加行明軌則圓滿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答加行處分三。一標。二釋分九如論。三例餘。二答不違義分二。一答不違世間。二答不違法律。三結。第三明總結 四明所行圓滿分六。一問。二略答。三徵問。四列非行處名。五明正義。六結 五明於諸小罪見大怖畏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明小罪相分二。一依初二墮部明小罪相。二依第三部已下明小罪相。二明見大怖畏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因分五。一依出世果。二依惡趣果。三依自悔。四依大師等。五依惡頌立因。二顯果分二。一依非愛顯果。二依可愛顯果。三結 六明受學學處分三。一總問。二廣答分四。一立受相。二顯聞處分二。一明略聞。二明廣聞分三。一依師明受學聞處。二依同梵行明聞處。三依長淨明聞處。三明學處義。四明護學相分三。一依善巧明學相。二依無善巧明學相分二。一立因分二。一依先誓。二依師曉立因。二顯果。三依世尊人等明學相。三結 第二總結

第二明略攝義分五。第一辯戒律儀無失壞等三相。第二辯十種戒律儀虧損圓滿相。第三辨戒律儀根本等六種異門相。第四辯戒律儀三種清淨相。第五辯戒律儀十種勝功德相

初文有二異門 第一異門依無壞失等三相明說六種戒律儀意趣分四。一總問。二略答。三列名。四別釋分二。一總問。二別答分三。一依無壞失相明安住具戒意趣分二。一標。二釋。二依自性明能善守護別解律儀意趣分二。一標。二釋。三依自性功德明軌則所行二種圓滿分二。一依他增上分四。一標經句。二釋。三徵。四答所以分二。一明勝利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二明異過分二。一立無德。二顯有失。二依自增上自性功德明於諸小罪見大怖畏及受學處分四。一標經句。二釋。三徵。四答所以分三。一明無二律儀失分二。一立墮惡趣失。二明不證涅槃失。二明有二律儀德分二。一明生善趣德。二明證涅槃德。三結 第二異門依受持戒性等三法明立六種戒律儀意趣分三。一總標。二列名。三別釋分三。一依受持戒性明安住具戒意趣分二。一標經句。二釋經文。二依出離戒明能善守護別解律儀意趣分四。一標經句。二釋經文。三徵。四答所以分三。一立因分三如論。二顯果。三結。三依修習戒性明軌則等四法意趣分四。一標經句。二釋經文。三徵。四答所以分三。一立因。二顯果。三結

第二辯十種戒律儀虧損等相分二。一明虧損。二明圓滿。初文分六。一總標。二徵問。三列名分十如論。四別釋分十 一明初惡戒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依因立過分五。謂前五種。二依果顯過分五。謂後五種。三結 二明太極沈下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依無羞恥明沈下。二依慢緩明沈下。三結 三明太極浮散分三。一問。二答分三。一依非處惡作。二依輕蔑。三依惱害明浮散。三結 四明放逸懈怠所攝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答放逸所攝分二。一明正義分五。一依過去。二依未來。三依現在。四依非先猛利。五依無護明放逸。二總結分五如論。二答懈怠所攝分二。一立因分五如論。二顯果。三結 五明起邪願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依生天明邪願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二依利養等明邪願分二。一立因。二顯果 三結 六明軌則虧損所攝分三。一問。二答分三。一立因分三如論。二顯果分二如論。三結 七明淨命虧損所攝分三。一問。二答分三。一立因分三如論。二顯果分五。一依矯詐。二依邪妄語。三依現相。四依研逼。五依以利求利明虧損。三明邪命義。三結 八明墮在二邊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明樂邊分三。一立因。二顯果。三結。二明苦邊分三。一標。二釋分十如論。三結。三結 九明不能出離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邪因。二顯無異。三結 十明所受失壞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三。一答正義。三引喻。三法合。三結 第五明總結 第六答難分二。一標經句。二釋經意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艱離相。二明虧相 第二明戒圓滿相如論

第三辯戒律儀根本等六種異門相分二 一引經略標分二。一依根本等二依安住等明異門。初文六。一依根本明戒異門分二。一標二引經。二依莊嚴具明戒異門分二。一標。二引經。三依塗香明戒異門分二。一標。二引經。四依薰香明戒異門分二。一標。二引經。五依妙行明戒異門分二。一標。二引經。六依律儀明戒異門分二。一標。二引經。二依安住等明異門義 第二廣解諸經意趣明戒異門分六。一依根本明戒異義分二。一問。二答分三。一答正義分三。一標。二釋。三結。二引喻。三法合。二依莊嚴具明戒異義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答世莊嚴具分二。一立德。二顯過分二。一依年少。二依病等明失。二答戒莊嚴具。三結。三依塗香明戒異義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答正義。二引喻。三結。四依薰香明戒異義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答正義。二引喻。三結。五依妙行明戒異義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二。一依增上生顯果。二依決定勝顯果。三結。六依律儀明戒異義分三。一問 二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二。一依現行顯果。二依種子顯果。三結

第四辯戒律儀三種清淨相分五。一總標。二徵問。三列名分三如論。四別釋分二。一總問。二總答分三 一明觀察身業及清淨分二。一明觀察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觀因分二。一觀不善因。二觀善因。二觀果分二。一觀不善果。二觀善果。二明清淨分三。一淨過去身業不善。二修過去身之善業。三結 二例餘語業 三明觀察意業及清淨分二。一明觀察分二。一觀因。二觀果。二明清淨分三。一明正義分三。一淨不善業。二修善業。三結。二徵。三答所以分三。一依觀察。二依清淨。三依安住明所以 第五引經分三。一立引詞。二列經句。三釋經意趣分二。一釋觀察義。二解清淨義分三。一淨不善三業。二修善三業。三結

第五辯戒律儀十種勝功德相分三。一總標。二徵問。三廣釋分十 一無悔等十法明戒勝德分二。一明正義分三。一立因分十如論。二顯果。三明戒功。二結 二依臨終正念明戒勝德分二。一明正義分二。一標。二釋分三。一立因。二顯果。三明戒功。二結 三依善譽明戒勝德分二。一明正義。二結 四依寢寤安樂明戒勝德分二。一明正義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二結 五依守護明戒勝德分二。一明正義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二結 六依無怖畏明戒勝德分二。一明正義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二結 七依怨護明戒勝德分二。一明正義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二結 八依非人保護明戒勝德分二。一明正義分二。一立果。二顯因。二結 九依受施明戒勝德分二。一明正義分二。一立果分二。一標。二釋。二顯因。二結 十依增上生及決定勝明戒勝德分三。一總標。二別釋分二。一依世間增上生明戒德分三。一依欲界明戒德分二。一依人。二依天明勝利。二依色界明勝利分二。一立果。二顯果。三依無色界明勝利分二。一立果。二顯因。二依出世間明勝利分二。一立果。二顯因。三結

第四明總結及勸修行分二。一明總結分六如論。二明勸修

十四中第五依根律儀明資糧義分二。一廣分別。二明略義

初文分四。一總問。二略答分五如論。三廣解分五 一明密護根門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結 二明防守正念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因分二。一依護根。二依三慧立因。二顯果分二。一依無忘等二法。二依三慧顯果。三結 三明常委正念分二。一問。二答分四。一略答。二別釋分二。一明恒常所作。二明委細所作。三明二念之用分二。一立因分二。一依恒常所作立因。二依委細所作立因。二顯果。四結 四明念防護意分三。一問。二答分三。一依眼識明防護處分二。一明不了失。二明了德。二例餘諸識。二明防護功用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不了失。二明了德。三結 五明行平等位分三。一總問。二略答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結。三廣釋分五 第一依非理分別煩惱意明善防護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明久修相分三。一立因。二顯果。三明失。二明初業行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結 第二依二相明行平等分五。一問。二略答。三徵問。四重答分二。一依眼根明根律儀。二依餘根明根律儀。五結 第三依二相好法明根律儀分有三異門 初門分二。一依不取六境好相明根律儀分二。一總問。二別釋分二。一依眼識所行境明不取相分二。一明取相。二明不取相。二例餘識所行境明取相不取相。二依不取隨好明根律儀分二 一問。二答分二。一標。二別釋分二。一依眼識所行境明取隨好分二。一明取隨好分二。一明正義。二結。二明不取隨好分二。一明正義。二結。二例餘諸識所行之境明不取隨好 第二異門依現識明取相及隨好分二。一總標。二別釋分二。一依眼識境明取相好分二。一明取相分三。一立因。二顯果。三結。二明取隨好分三。一立因。二顯果。三結。二例餘識境明取不取相隨好 第三異門依惡不善法生不生明取相隨好分四。一明心流因緣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二明心不流因緣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明取相隨好過失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四明遠離功德 第四明惡不善法相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依貪欲因果明不善法分二。一明因不善。二明果不善。二依瞋癡因果明不善法分二。一因不善。二果不善。三結 第五明心流相分二。一問。二答分五。一明心流相分三。一立因。二顯果。三結。二明心不流相分二。一立所治。二顯能治。三依斷除惡不善法明修行律儀分三。一明所治法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二明能治道。三結。四依策修明防護六根律儀分三。一明所防之法。二明能防之道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結。五依不應觀境明修六根律儀分三。一立不應觀境。二顯能治之道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結 第四明總結

第二明略義分三異門 初門依能防等五法明略義分二。一略釋分三。一問。二答。三結。二廣解分五。一明能防護分三。一問。二答分二如論。三結。二明所防護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依眼根。二依餘根明所防。三結。三明從何防護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依可愛等明防護。二依可□等明防護。四明如何防護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結。五明正防護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結 第二異門依防護方便等三法明略義分二。一略釋分三。一標。二列釋分三如論。三結。二廣解分三。一明防護方便分三。一問。二答分三。一立因。二顯所治法分二。一依眼根明所治法。二依餘根明所治法。三明能治之道。三結。二明所防護事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依眼所緣境。二依餘根所緣境明所防事。三結。三明正防護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結 第三異門依思擇力等二法明略義分四。一總標。二列名。三解釋分二。一明思擇力所攝根律儀分二。一標。二釋。二明修習力所攝根律儀分二。一標。二釋。四明差別分二。一依斷除明差別分三。一依明思擇力差別分二。一明斷現行。二明不斷種。二明修習力差別分二。一明斷現行。二明斷種。三結。二依道明差別分二。一明思擇力差別。二明修習力差別

十四中第六依於食知量明資糧義。分二。一廣分別。二明略義 初文分四。一總問。二標經句分十如論。三廣解經文。四總結 第三廣解經文分十

第一明由正思擇食於所食分二。一明思擇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二明食過患分三。一總問。二略答分三如論。三廣釋分三。一明觀食過。二觀食勝利。三明食體 初文分二。一廣解。二總結。初文分三。一明受用過分三。一問。二答分三。一明觀處。二明變位。三明厭想。三結。二明變異過分三。一問。二答分三。一依不淨生。示過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二。一明內不淨果。二明外不淨果。二依病生示過分二。一標。二釋。三依不消示過。三結。三明追求過分三。一總問。二略答分二。一標。二釋分六如論。三廣解分六。一明積集過分三。一問。二答分三。一明求飲食過。二明求飲食緣過。三明不遂過。三結。二明防護過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八如論。三結。三明壞親愛過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結。四明無厭足過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依有力王明無厭足。二例餘明無厭足。三結。五明不自在所作過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依君主。二例餘明不自在過。三結。六明起諸惡行過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明惡行相分二。一明身惡行。二例餘。二明惡行果分二。一明現果。二明當果。三結。第二總結分三如論 第二明觀食勝利分五。一總標。二徵問。三略答。四廣解分二。一總問。二廣答分五。一依暫時住身明勝利分三。一觀壽量。二明唯修身暫住等失。三明不住暫住等德。二依領受飲食明勝利分二。一標。二釋分三。一明心劣想失。二明出離想。三受施法分二。一標。二釋分三。一報恩。二行平等行。三明修□。三依自持其心明勝利分二。一明違教法分二。一標。二釋分五如論。二明隨教法分二。一依不施明順法。二例餘四法明順法。四依命根明勝利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五依不苦耽著明勝利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五明總結 第三明食體分四。一總問。二略答。三列名。四明意趣分二。一略標說。二廣解分二。一明食體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明食體。二明段義。二明食義分二。一標。二釋

第二明不為倡蕩分四。一總門。二略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解釋分。二一明倡蕩義分三。一立因。二顯果。三結。二明不倡蕩食義。四總結

第三明不為憍逸等三法分二。一總問。二廣答分五 一明憍逸食義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三。一無病。二長壽。三憍逸果。三結 二明飾好食義分三。一立因。二顯果分四。一沐浴。二梳理。三塗身。四飾身果。三結 三明端嚴義分三。一立因。二顯果。三結 四明三法過失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二。一明不知出離。二明倡蕩等果 五明於食出離相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二。一立遠三失果。二明離食果 三結

第四明為身安住食於所食分二。一總問。二答分二。一明身安住相。二明出離相分二。一立因。二顯果

第五明為暫支持食於所食分四。一總問。二略答。三列名。四廣解分五 一明有艱難分三。一問。二答分六。一依苦病。二依愛著。三依障道。四依遲鈍。五依息不調。六依惛沈明艱難。三結 二明無艱難分三。一問。二答分六。一依無病。二依無染。三依修習。四依得定。五依調息。六依無沈明無艱難。三結 三明有染無染差別分二。一明有染失。二明無染德 四明支持義分二。一明離過。二明近德 五明意趣分三。一問。二答分五。一依除飢渴。二依攝梵行。三斷故受。四依新受不生。五依安住明意趣。三結

第六明為除飢渴受諸飲食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明所食之意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二明除何時苦分二。一標。二釋分三如論。三結

第七明為攝梵行受諸飲食分三。一問。二答分三。一立梵行因。二明梵行相分五。一依無病。二依斷行。三依得定。四依調息。五依無沈明梵行相。三顯梵行果分三。一依資糧等三位。二依修習位。三依究竟位顯果。三結

第八明為斷故受諸飲食分三。一問。二答分五。一明故受因分三如論。二明故受相分二。一標。二釋。三明故受所生果。四明除故受因果法。五明藥食勝利。三結

第九明為新受當更不生受諸飲食分三。一問。二答分三。一立因。二明新受相分二。一標。二釋。三明新受生果。三結

第十明為存養力樂無罪安 隱而住受諸飲食分二。一問。二答分五。一明存養食義。二明為力食義。三明為樂食義。四明無罪食義。五明安隱食義 第四明總結

第二明於食知量略義分三異門

初門依所食能食二法明略義分三。一總問。二略答。三別釋分二。一明所受食分二。一問。二答分二。一標。二釋。二明能食分二。一問。二答分十如論

第二異門依攝受對治等四法明略義分三。一總標。二列名。三別釋分四 一依攝受對治明受諸飲食分二。一問。二答 一依遠離欲樂行邊明受飲食分二。一問二答分四如論 三依遠離自苦行邊明受飲食分二。一問。二答分六如論 四依攝受梵行明受飲食分二。一問。二答分三如論

第三異門依無食有食二法明略義分四。一總標。二列名。三別釋分二。一明無所食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無受用過。二明死過。二明有所食分六 一總標 二列名 三別釋分二。一明平等食分二。一標。二釋分五如論。二明不平等食分二。一標。二釋分五如論 四明平等食勝利分五。一明非極少食勝利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二明非極多食勝利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四合明食非不宜食及非不消食勝利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五明食非染污食勝利分二。一立因。二顯果 五明不平等食過失分五。一明極少食過。二明極多食過分三。一明因。二立喻。三顯果。三明不消食過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四明不宜食過分二。一明正義。二明差別。五明染污食過分二。一立失。二顯對治 六廣引平等食經句明意趣分三。一總標。二別釋分二。一依思釋食等明經意趣分二。一標。二釋。二明依遮止不平等食明經意趣分二。一總分二。一標。二釋。二別分二。一問。二答分六 一依極少食明意趣分二。一標經句。二釋經意 二依所食極多明意趣分二。一標經句。二釋經意 三依食不消及非宜食明意趣分二。一標經句。二釋經意 四依不極多少食明意趣分二。一標經句。二釋經意 五依食已消及所宜食明意趣分二。一標經句。二釋經意 六依無染污明意趣分三。一明正義分二。一標經句。二釋經意。三答所以分二。一答無罪所以。二答安穩住所以分二。一答正義。二明安住相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依遠離多食明安住相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二依不生味著明安住相分二。一立因。二顯果 第三明總結 第四明總結

十四中第七依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明資糧義分二。一廣分別。二明略義

初文分五 一總標經句 二別問經意分四如論 三別答經意分四。一答初問分三。一標。二釋。三結。二答第二問分三。一標。二釋。三結。三答第三問分二。一標。二廣引經句分九如論。若廣分別有十六句如下所明。四答第四問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十二句如論 第四廣釋第三答文中所引經句分二。一總問。二別答分十六 一明晝日分分二。一標。二釋 二明經行分二。一標。二釋 三明宴坐分二。一標。二釋 四略明障法分二。一標。二釋 五略明順障法分二。一標。二釋 六廣明五蓋分二。一問。二答分五如論 七廣明順障法義分二。一問。二答分五。一明順欲蓋法。二明順恚蓋法。三明順惛睡蓋法。四明順掉舉惡作蓋。五明順疑蓋法 八依經行明淨心之義分三。一問分二如論。二答分二。一答初問。二答第二問分五。一依光明想明淨修相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二。一標。二釋。二依讀誦十二分教明淨修相分二。一標。二釋。三觀方隅明淨修相。四依瞻星等明淨修相。五依洗面等明淨修相。三結 九依坐時明淨障法分二。一問分二如論。二答分二。一答初問分二。一標。二釋。二答第二問分二。第一依四法明淨心義分六。一依貪欲蓋明淨法分二。一依賢善定明淨相分二。一標。二釋。二依十二分教明淨相分四。一標。二釋。三明力用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四結。二依瞋恚蓋明淨心法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依定明淨心性分二。一依一方明淨相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二例餘方明淨分法。二依十二分教明淨心法 三依掉舉惡作蓋明淨心法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依定。二依十二分教 四依疑蓋明淨心法分二。一標。二釋分五。一釋疑相。二明遠離相。三明作意相。四明□相。五明勝利相。五明異門義分三如論。六總結。第二依增上法明淨心法分三。一總標。二列名。三別釋分二。一明自增上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依不執著。二依見過明淨心法。三結。二明世增上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結 十依晝夜初分經行坐時明淨心法分二。一標意趣。二釋意趣分二。一明護臥具法。二明順世儀分二。一明臥法。二明臥之意分二。一立因。二顯果 十一依右脅而臥明淨心法分五。一略問。二略答。三廣問。四廣答分二異門。初依勇猛明相似分三。一立喻。二法合。三簡餘三眾分二。一明正義。二立因。第二異門依法爾明相似分二。一立德分四如論。二顯過。五結 十二依住光明相臥明淨心法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結 十三依正念臥明淨心法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二。一依善心明正念。二依捨心明正念。三結 十四依正知臥明淨心法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立所治法。二明能治道。三結 十五依思惟起想巧便而臥明淨心法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明起想正義分三。一依無重睡眠明思起想分四。一立因。二顯果。三立喻。四法合。二依聽許明思起想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三依修善明思起想分二。一立因。二顯果。二明三想作用分三。一明無重眠用。二明聽許用。三明修善用。三結 十六依至夜後分速疾悎寤等明淨心法分二。一問。二答分四。一明後夜分相。二明臥法。三明臥之意趣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四明淨心法 第五明總結

第二明略義分三 一略釋分五。一總門。二略答。三徵問四答列名分四。一列精進作事。二列依時臥作事。三列無染心臥作事。四列不過時起作事。五結 二廣明意趣分三。一總標。二徵問。三廣答四正作事分二。一明四正作事相分四。一明初晝夜分正作事分二。一標經句。二釋經文分二。一標。二釋。二明第二中夜正作事分二。一標經句。二釋經文分二。一標。二釋。三明第三住光明想等正作事分二。一標經句。二釋經文分二。一標。二釋。四明第四初夜後分正作事分二。一標經句。二釋經文分二。一標二釋 第二重明第三住光明想等作事業用分二。一標經文。二解釋經文分二。一略釋分二。一明無染眠相。二明超不過時相。二廣解分二。一明前二緣作用分三。一問。二答分二。一明正念作用。二明正知作用。三結。二明後二緣作用分二。一明正義。二結 第三明想結

十四中第八依正知而住明資糧義分二。一廣分別。二明略義

初文分四。一總問。二引經句略答分六如論。三廣解經文分二。一明往還等六法。二明六法次第。初文分六門

第一明往還正知而住三法門分四。一總標經句。二別問分三如論。三別答分三 一答往相分二。一標。二釋分三如論 二答還相分二。一標。二釋分三如論 三答往還正知住相分二。一標。二釋分二。一明正知相。二明正知勝利分四。一依自性。二依處。三依時。四依種相明勝利 四明總結

第二明睹瞻正知住三法門分四。一總標經句。二別問分三如論。三別答分三 一答睹相分三。一標。二釋。三結 二答瞻相分三。一標。二釋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三。一依情。二依非情。三依情非情顯果。三結 三答正知住相分二。一明正知相分二。一明正義分四。一依自性。二依處。三依時。四依種相明正知義。二結。二明正知勝利分四。一依自性。二依處。三依時。四依種相明勝利 四總結

第三明屈申正知住三法門分四。一總標經句。二別門分三如論。三別答分二 一答屈申二相分三。一立因。二顯果。三結 二答正知住相分三。一明正知相分二。一明正義分四。一依自性。二依處。三依時。四依種相。二結正知義。二明正住相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四。一依自性。二依處。三依時。四依種相顯果 四總結

第四明持衣缽正知住四法門分四。一總標經句。二別問分四如論。三別答分四 一答持大衣義分二。一明衣體。二明持義分二。一受用。二將護 二答持中下二衣等義分二。一明衣體分二。一明中下衣體。二明長衣體。二明持義分二如論 三答持缽義分二。一明缽體。二明持義分二如論 四答正知住分分二。一明正知相分二。一明正義分四。一依自性。二依處。三依時。四依種相正知相。二結。二明正知住勝利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四。一依自性。二依處。三依時。四依種相顯果 四總結

第五明食飲噉嘗正知住五法門分四。一總標經句。二別問分五如論。三別答分五 一答食相分二。一總。二別 二答噉相分三。一問。二答分六如論。三結 三答嘗相分三。一問。二答分十二如論。三結 四答飲相分三。一問。二答分六如論。三結 五答正知住相分二。一明正知義分二。一明正義分四。一依自性。二依處。三依時。四依行相明正知義。二結。二明正知勝利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四同前 四總結

第六明行住等九法門分四。一總標經句。二別問分九如論。三別答分九 一答行相分二。一明正義。二結 二答住相分二。一明正義。二結 三答坐相分三。一處。二相。三結 四答臥相分三。一處。二相。三結 五答悟寤相 六答語相分三。一標。二釋。三結 七答默相分三。一立因。二顯果。三結 八答解勞睡相分三。一立因。二顯果。三結 九答行等八法正知住分二。一明正知相分二。一明正義分四同前。二結。二明正住勝利分二。一立因。二顯果分四。一依自性等同前 四總結

第二明六法門次第分二。一總問。二別答分二。一答初問。二答第二問 初文分十二。一答往還門次第。二答睹睡正知門次第。三答屈申正知住門次第。四答持衣缽等正知住門次第。五答食飲噉嘗正知住門次第。六答行住正知住次第。七答坐正知住次第。八答臥正知住次第。九答悟寤正知住次第。十答語正知住次第。十一答默正知住次第。十二答解勞睡時正知住次第 第二答第二問顯何事分三。一總標。二略釋分二如論。三廣解分二。第一明正知住二法分二。一明正知義分二。一明正義。二結。二明正住義分二。一明正義。二結。第二明行時住時二法差別相分二。一依村邑等中往還等五法門 明行時差別相分二。一明正義。二結。二依精舍等中行等四法門明住時差別相分二。一明正義。二結 第四明總結

第二明略義分三 一略釋分三 一總問 二略答分三。一依行時五業。二依住時五業。三依正知四業明略義。三總結 二廣解分三 第一明行時五業分二。一略釋分三。一總問。二略答分五如論。三結。二廣解行時五業分五。一明往還身業分二。一標經。二釋。二明睹瞻眼業分二。一標經。二釋。三明屈申支節業分二。一標經句。二釋。四明衣缽業分二。一標經。二釋。五明飲食等四法業分二。一標經。二釋 第二明住時五業分四。一總問。二略答分五如論。三別釋分四。一明行住等三身業分二。一標經。二釋。二明語業分二。一標經。二釋。三明臥等三意業分二。一標經。二釋。四合明晝夜二業有二異門分二。一依悟寤明住時晝夜業。二依臥法明住時夜業。五總結 第三明行住時正知住四業分六。一總問。二略答分二。一明行住二業正知相。二明攝處。三列名分四如論。四釋四業分四。一依事。二依處。三依時。四依業明作業。五明四業勝利分七如論。六結 第三明總結

 

我的理想是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一切的众生看见我不会感觉我有恶意!

[论坛小贴士]:
一、悲华楞严禅师者,内名体澄,外号光觉,中国佛教法眼宗第十一代传人,得法于福建龙岩中华山性海寺已故老方丈寂照慧瑛禅师。禅师还兼具临济宗、曹洞宗法嗣和南传四念处内观禅及藏传大圆满传承。禅师由净入禅,又由禅入净,由净又入密,直至禅净密三者融会合一。
二、有关法眼宗知识简介:
1、法眼宗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是最后出现的禅宗集大成宗派,乃五代文益禅师所创,源出南宗青原一脉。文益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谥为"法眼大禅师"。后世因称此宗为"法眼宗"。宋初极盛,宋中叶后衰微,传到三祖永明延寿禅师时远播海外,时人视永明为弥勒下生,永明后法眼不重法嗣,到近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才重续法灯,虚云老和尚自续为法眼宗第八世,悲华光觉体澄禅师则续为第十一世。
2、“法眼四机”为禅宗中之法眼宗指导学人所用之四种机法。(一)箭锋相拄,谓师家之接化,针对学人上中下等各种机根而弯弓投矢,机锋相当,接化与领受之双方,紧密相契,无有间隙。(二)泯绝有无,谓令学人超越有与无二元对立之分别见解,而不令执着于父母未生以前之自己。(三)就身拈出,谓佛性真如原本即显现于世间各种千差万别之现象界中,师家遂藉此种具显于人人眼前之现成佛性,信手拈来,一一皆可随缘点化。(四)随流得妙,谓师家依学人根器,灵巧运用接化之机法,而令学人体得佛性之殊妙。
3、法眼宗的宗风,简明处似云门,隐密处类曹洞,其接化之语句似颇平凡,而句下自藏机锋,有当机觌面而能使学人转凡入圣者。《五家参详要路门》说:‘法眼宗先利济。’直论箭锋相拄,是其家风。一句下便见,当阳便透。随对方人之机宜,接得自在,故说为‘先利济。’《人天眼目》卷四曰:‘法眼宗者,箭锋相拄,句意合机;始则行行如也,终则激发。渐服人心,消除情解,调机顺物,斥滞磨昏。’此亦先利济的意思。《归心录》说:‘法眼宗风,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又《五家宗旨纂要》说:‘法眼宗家风,则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句里藏锋,言中有响。三界唯心为宗,拂子明之。’。
三、悲华楞严体澄光觉禅师云:总之,法眼宗的宗风灵活、顺机、直接了当又细密无间。它是禅宗最后出现的派别,他融合了前面的各宗派所长而带融通性,并对当时代宗门极具批判性,对今世亦不过时,被誉为是佛门“僧值”、“纠察”。1943年虚公正式接续法眼宗,将法传于祈请传宗的本湛青持师祖,1946年师祖圆寂,为续法眼师祖又将法代传于寂照慧瑛恩师。1991年吾值遇寂照慧瑛恩师,恩师复又传法予我,5年后恩师圆寂(1996)。恩师也是虚公的戒子,在师祖圆寂时虚公又亲自代传法卷给恩师。恩师又于91年时将法眼之法传于吾,吾之法眼派号:体澄光觉,是为记。(文/释悲华)

| 返回首页 | ※※※迈向解脱!※※

信息备案号: 闽ICP备16026213号
  • 联系我们 - - 论坛存档 - 返回顶部
    Powered by BBSXP 2008 MSSQL © 1998-2024 Yuzi.Net
  • Processed in 0.05 second(s)
    Server Time 2024/11/1 14: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