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dafosi.org/show.aspx?id=181&cid=58
[日期:2006-9-11] | 来源:大佛寺《法讯》编辑部 作者:如一 摄影报道 |
9月10日星期天上午,耀智大和尚带领四众弟子五百多人,在大佛寺大雄宝殿共同朗读《地藏菩萨本愿经》。
上午八时,大殿外下起了大雨,曾经持续高温的广州变得清爽起来,大殿内,由出家师父带领,在唱诵了《炉香赞》、《大悲咒》、《药师佛赞》等仪轨之后,四众弟子开始读诵《地藏经》。
地藏菩萨是我国近世佛教界所信仰的四大菩萨之一。被尊称为‘大愿地藏菩萨’,与观音(大悲)、文殊(大智)、普贤(大行)并称为四大菩萨而为我国佛教徒所尊崇。依经典所载,地藏菩萨受释尊付嘱,出现于释尊入灭后至弥勒佛出世的无佛时代,誓愿济度教化六道一切众生后始愿成佛,且又有‘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誓愿,故被称为‘大愿菩萨’。‘地藏’之梵语音译为乞叉底檗婆、师帝揭婆。此外,又别称持地菩萨、无边心菩萨、地藏王菩萨。
受地藏菩萨慈悲愿力和《地藏菩萨本愿经》威德力的感召,时常有在家居士们自发组成读经小组,在大佛寺的地藏殿、斋堂和后院舞台中朗读地藏经,其都摄六根之诚敬,用心读诵之专注,莫不令见闻者欢喜与赞叹。
为帮助大家更好的读诵地藏经,耀智大和尚特地安排了朗读地藏经的法会,9月10日虽然下起了大雨,但是仍然有五百多居士冒雨前来参加法会,身着青衣,威仪祥序,如此庄严道场朗读佛经,功德力加持力自然增上,不言而喻
介绍:地藏菩萨本愿经】
二卷。唐·实叉难陀译。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本经系详述地藏菩萨的本生誓愿及利济众生事,进而强调经典本身的不可思议。谓诵读、听闻本经一句一偈,亦能消除无量无边罪业云云。全经计有忉利天宫神通、分身集会、观众生业缘、阎浮众生业感、地狱名号、如来赞叹、利益存亡、阎罗王众赞叹、称佛名号、校量布施功德缘、地神护法、见闻利益、嘱累人天十三品。与《地藏十轮经》同为专门阐述地藏菩萨事迹的重要典籍。 本经虽题为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但《开元释教录》、《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并无记载,高丽藏、宋藏、元藏亦未收录。直至明藏始见本经,因此,本经当非实叉难陀所译。
又,日本学者羽溪了谛推测本经应成立于中亚之于阗,松本文三郎则认为本经成于元末明初,姨狴斢b土经典所说之阿弥陀本愿,以《地藏十轮经》思想为架构,由中国学者增补润饰而成之伪经。然真锅广济反驳松本之说,谓︰(1)在宋·常谨的《地藏菩萨像灵验记》序云(卍续149·353下)︰‘汝当忆念,(中略)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如是三白佛言。’一段,与本经〈分身集会品〉卷二的经文几乎完全相同;(2)根据石滨纯太郎与尼克拉·奈夫斯基所发表的《伯希和先生中亚搜集之一》中,有西夏文《地藏菩萨本愿经》〈校量布施功德缘品〉卷十的残卷;(3)日僧济暹所撰《持念地藏菩萨疏要钞》中,于地藏菩萨十要释义部份,曾引用本经的本生故事及经文,书末并记有‘天仁二年正月下旬比沙门济暹撰之生年八十五’之句。而天仁二年(1109)即相当于宋徽宗之世,故本经成书年代最迟在十或十一世纪。此外,真锅更援引日本的《觉禅钞》、《撰集抄》与中国《三宝感应录》所载,而认为本经之原本应如现行本,并非后世所增补。
注疏有《地藏本愿经科文》一卷、《地藏本愿经纶贯》一卷、《地藏本愿经科注》六卷、《地藏本愿经手鉴》六卷等。
◎附一︰弘一〈地藏本愿经大旨〉
《地藏菩萨本愿经》,二卷。流通本作三卷。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十方诸佛菩萨集会赞叹。如来含笑,放光明勇,出微妙音。十方天龙鬼神亦皆集会。佛为文殊菩萨说地藏菩萨往因。
〈分身集会品第二〉︰十方地狱处分身地藏菩萨,与诸受化众生来见世尊。世尊摩顶付嘱文云︰‘汝观吾累劫勤苦,度脱如是等难化刚强罪苦众生。其有未调伏者,随业报应。若堕恶趣受大苦时,汝当忆吾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已来众生悉使解脱,永离诸苦,遇佛授记。’
〈观众生业缘品第三〉︰摩耶夫人问业报所感恶趣,地藏菩萨略答五无间事。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定自在王菩萨更问往因,佛又略说二事。四天王请问菩萨大愿方便,佛述其所说报应之法。
〈地狱名号品第五〉︰普贤菩萨问,地藏菩萨答。
〈如来赞叹品第六〉︰佛放身光,出大音声,赞叹地藏菩萨。普广菩萨请问利益,佛为说供像读经持名等,分别答之。
〈利益存亡品第七〉︰地藏菩萨白佛,普劝众生断恶修善。大辨长者请问荐亡功德,地藏菩萨为说七分获一。
〈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鬼王与阎罗天子,承佛菩萨神力,俱诣忉利,请问众生不依善道之故,佛以如迷路人喻之。次有恶毒鬼王主命鬼王各发善愿,佛赞印之,并授主命道记。
〈称佛名号品第九〉︰地藏菩萨为利众生,演说过去诸佛名号功德。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地藏菩萨请问,佛分别答。
〈地神护法品第十一〉︰坚牢地神明供像十利。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佛放顶光,妙音称赞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请问不思议事,佛为说供像持名等,分别答之。
〈嘱累人天品第十三〉︰佛又摩地藏菩萨顶,以诸众生付嘱令度。文云︰
‘地藏!地藏!记吾今日在忉利天中,于百千万亿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菩萨天龙八部大会之中,再以人天诸众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嘱于汝。无令是诸众生堕恶趣中一日一夜,何况更落五无间及阿鼻地狱,动经千万亿劫无有出期。地藏,是南阎浮提众生志性无定,习恶者多,纵发善心,须臾即退。若遇恶缘,念念增长。以是之故,吾分是形百千亿化度,随其根性而度脱之。
地藏!吾今殷勤以人天众付嘱于汝。未来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一毛一尘一沙一渧,汝以道力拥护是人渐修无上,勿令退失。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天若人,随业报应落在恶趣。临堕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若能念得一佛一菩萨名,一句一偈大乘经典,是诸众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于是人所现无边身为碎地狱,遣令生天受胜妙乐。尔时世尊而说偈言,现在未来天人众,吾今殷勤付嘱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堕在诸恶趣。’
次为虚空藏菩萨说见像闻经二十八益,又说七益。
◎附二︰弘一〈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净宗道侣修持之法,固以净土三经为主。三经之外,似宜兼诵《地藏经》以为助行。因地藏菩萨,与此土众生有大因缘。而《地藏本愿经》,尤与吾等常人之根器深相契合。故今普劝净宗道侣,应兼持诵《地藏菩萨本愿经》。谨述旨趣于下,以备净宗道侣采择焉。
(1)净土之于地藏,自昔以来,因缘最深。而我八祖莲池大师,撰〈地藏本愿经序〉,劝赞流通。逮我九祖蕅益大师,一生奉事地藏菩萨,赞叹弘扬益力。居九华山甚久,自称为‘地藏之孤臣’。并尽形勤礼地藏忏仪,常持地藏真言,以忏除业障,求生极乐。又当代净土宗泰斗印光法师,于《地藏本愿经》尤尽力弘传流布,刊印数万册,令净业学者至心读诵,依教行持。今者窃遵净宗诸祖之成规,普劝同仁兼修并习。胜缘集合,盖非偶然。
(2)地藏法门以三经为主。三经者,《地藏菩萨本愿经》、《地藏菩萨十轮经》、《地藏菩萨占察善恶业报经》。《本愿经》中虽未显说往生净土之义,然其他二经则皆有之。《十轮经》云︰‘当生净佛国,导师之所居。’《占察经》云︰‘若人欲生他方现在净国者,应当随彼世界佛之名字,专意诵念,一心不乱,如上观察者,决定得生彼佛净国。’所以我莲宗九祖穄q大师,礼地藏菩萨占察忏时,发愿文云︰‘舍身他世,生在佛前,面奉弥陀,历事诸佛,亲蒙授记,回入尘劳,普会群迷,同归秘藏。’由是以观,地藏法门实与净宗关系甚深,岂唯殊途同归,抑亦发趣一致。
(3)《观无量寿佛经》,以修三福为净业正因。三福之首,曰孝养父母。而《地藏本愿经》中,备陈地藏菩萨宿世孝母之因缘。故古德称《地藏经》为‘佛门之孝经’,良有以也。凡我同仁,常应读诵《地藏本愿经》,以副观经孝养之旨。并依教力行,特崇孝道,以报亲恩,而修胜福。
(4)当代印光法师教人持佛名号求生西方者,必先劝信因果报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然后乃云‘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而《地藏本愿经》中,广明因果报应,至为详尽。凡我同仁,常应读诵《地藏本愿经》,依教奉行,以资净业。倘未能深信因果报应,不在伦常道德上切实注意。则岂仅生西未能,抑亦三涂有分。今者窃本斯意,普劝修净业者,必须深信因果,常检点平时所作所为之事。真诚忏悔,努力改过。复进而修持五戒十善等,以为念佛之助行,而作生西之资粮。
(5)吾人修净业者,倘能于现在环境之苦乐顺逆一切放下,无所挂碍。依苦境而消除身见,以逆缘而坚固净愿,则诚甚善。但如是者,千万人中罕有一、二。因吾人处于凡夫地位,虽知随分随力修习净业,而于身心世界犹未能彻底看破,衣食住等不能不有所需求,水火刀兵饥馑等天灾人祸亦不能不有所顾虑。倘生活困难,灾患频起,即于修行作大障碍也。今若能归信地藏菩萨者,则无此虑。依《地藏经》中所载,能令吾人衣食丰足,疾疫不临,家宅永安,所求遂意,寿命增加,虚耗辟除,出入神护,离诸灾难等。古德云︰身安而后道隆。即是之谓。此为普劝修净业者,应归信地藏之要旨也。[参考资料] 《大明三藏北藏目录》卷二;《阅藏知津》卷五;《佛典批评论》。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