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礼上师
随喜一心师兄的整理,现按录音加入了一些引用经文。
06<SPAN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blue;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9.0pt;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参求明师论第六(<SPAN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blue;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9.0pt;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一心整理)<SPAN style="FONT-SIZE: 12pt; COLOR: blue; FO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9.0pt; mso-asci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校对稿
喂,大家好,又到了我们讲解《金刚心总持论》的时间了。(嗯,可以听得到啊)。各位大德,各位同修,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维持道场的各位朋友大家辛苦了。大家能坚持来听经,这个功德是不可思义的。值得赞叹的。今天晚上呢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金刚心总持论》的参求明师论第六,在这之前呢,还是做个祈请:祈请一切持教大德,礼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礼敬十方三世一切诸法,礼敬十方三世一切贤圣僧。祈愿本师释迦牟尼佛赐加持,护法龙天予以守护。今发心讲解《佛说金刚心陀罗经》,愿能无误宣说佛语,若有不当之外,愿在佛前忏悔。让我们一起来共修吧。
好,今天晚上呢我们呢讲的时间我想不会很长,接续着昨天所讲“十种功德论第五”,今天呢来讲解“参求明师论第六”。这论呢在<金刚心总持论>里面(就是说)他紧跟着“十种功德论第五”马上就开始提出了“参求明师论第六”。我们在昨天所讲的十功德里面第二个功德就是“二投明师,指示功程”。那么紧接下来呢世尊继续开示说“复次文殊师利……”,然后从这里开始讲出了“参求明师论第六”。可以看得出来,世尊是特意的加以强调。好了,下一站呢,请工作人员把今天的经文给打出来。希望今天的主持人能够给大家呢一起来领诵一下好吗,我把麦先关了。
参求明师论第六:
复次文殊师利。吾灭度后。末法年中。多有钝根劣智众生。心迷意醉。智暗情昏。虽有斋戒。并无智慧。愚心高傲。邪见自专。不肯下心。参求明师。正真法诀。一向执著。认妄为真。或有执著。经书文字。或有执著。诵持名数。或有学得。一言一句。便为究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修少善根。生大果望。是人愚迷。不会佛意。自诳自瞒。虽是善因。难逃恶果。何以故。种子不真。所以不结菩提正果。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好,非常感谢若尘如雪师兄为大家呢共修一遍,这个参求名师论第六。看到这个经文,就说世尊在这里赞叹,也呢非常着重的提出来了这个参求明师这个重要性,这个在世尊的其他经典里面呢,反复的多层次都有提到善知识的重要性。但是如此明显的,如此有针对性的提出来参求明师,不参求明师的这种过失,在这本经书里说的很清楚,我们来看经文:“复次文殊师利。吾灭度后。末法年中。多有钝根劣智众生。心迷意醉。智暗情昏。虽有斋戒。并无智慧。愚心高傲。邪见自专。不肯下心。参求明师。正真法诀”。这里讲到一个过失,就是在世尊灭度以后,在末法年间,很多的钝根、智慧狭劣的众生,他们有这样一个过失。虽然他也显现为种种的功行,但是呢,不肯下心参求明师,正真决法。这个现象我们看经文,如果联系到我们今日学佛者的修行,大家不妨反观一下去看一看,就非常清楚。这个就是以前我也曾经说过,我们今日的学佛者非常的忽略这一点,这是有很大的过失的。那至于为什么说一个人在修行时候,就是会不重视去参求明师,因何在呢?在这个第六这个论里面也分析的非常之透彻。这个不肯参求明师,在这个论里面,文句讲的非常清楚,就是所谓的表现就是不肯下心。什么叫下心?下心就是取这种低下的姿态,去礼敬、去亲近,亲近善知识,去参求明师,来获得这种正确的真实的口诀来修行。这里说到“正真决法”,“正真决法”是什么呢?可以这样理解:就是说这个明师他是有修正念的,可以讲是续佛慧命,传佛之法脉。唯有如此明师,方有如“正真决法”,这个“正真决法”在他自己的实证心中流出来,说称为“正真决法”,这个并不是能自己看经书或者是在哪里听说一言半语便为究竟的。这个这里说的很清楚,不肯下心参求明师。这说明什么?我们的障碍在哪里?在于不肯下心。好了,就联系现在的很多我们朋友这种学佛的现象来说吧,我本身也见过很多,很多人就是说对于密宗,比如说到西藏去,去见到一活佛,他就感觉非常的崇拜。可以这么说,他就觉得唯有密法,才能够改变我们现在目前学佛人的这种天资。他觉得密法很完整、很讲究学佛的次第,然后对所谓的密宗的活佛他尤其重视。但是仔细观察他的心,我看了很多,我觉得这种心不好。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到没有?他不肯下心参求明师。那么好了,如果说我们寻找明师都是因为比如说外在的宣传,说这位上师是某某活佛转世,他修行又是多么多么的高,然后因为这样的心而表现出对这个明师的极大的尊重。那么他这样去依止的时候,你同时会看到,很明显的一个特征,他对他过去依止的师父,甚至按照他说的就是显宗的师父,他就表现为非常之轻慢。这完全是错误的。这就叫做不肯下心参求明师,正真决法。因为他参求明师没有看到自己的我慢的心。而是不断的在辩别明师是否高或者低来参,这个是非常之明显,就是不肯下心的缘故。那么这里还讲到一个原因,经书上呢说的很清楚,他说首先是因为钝根劣智,根器很滞少,心迷意醉,智暗情昏,智慧呢昏暗。这里讲到一个情昏,情昏就是他呢执着于自己的好恶,也就是说,他选择明师,是选,就是我这个师父他是高的还是低的,是厉害的还是不厉害的,我是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这个就叫做情昏。所谓智暗,他不明白真正何谓明师。那么什么叫明师呢?我想今天我不能对这此展开说明,留待以后。今天主要要讲经论上所说的现象。不肯下心参求明师,他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来看经书上所说的,他说“以执著。认妄为”。他里面讲了,执著在哪里?“或有执著。经书文字”。好了我们就会看到很多朋友,他学佛,他这个时候呢不是首重下心去参求明师。而是呢?就拿了很多的经书来看,不管小乘、大乘、显宗、密宗,只要他能找得到的,他都去看。然后呢,引用经书的话,一言一句,以为究竟。所以这个就是所说的“或有执著。经书文字”。好了,再看第二点:“或有执著。诵持名数”。这个就很清楚,比如有的人跟他讲:你呢只要把阿弥陀佛名号给他念10万遍,或者是马上把什么咒念他10万遍,你就能获得、获得什么什么的功德。这种现象我们也可以看到,比如有的,有的人就教人家修行就先要忏悔,比如说你先要把忏悔咒(嗡巴扎萨朵吽)念多少多少遍。都讲这种数量上的问题。比如说我们修净土宗法门的朋友,他也执着于他所诵持多少名号这个数字上,却不去重视他这个持诵名号的质量是什么,本身为什么要持诵和持诵他将产生什么功德。这种种的执著这里就不多说。还有讲“或有学得。一言一句。便为究竟”者这个也不说了。后面呢,讲一个“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修少善根。生大果望。是人愚迷。不会佛意。”这句话非常之重要。他为什么“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就是说怎么叫“未得谓得”?也就是说并没有证得他所学习的经法所说的经意,他的实证中并没有到达能够通达的程度,他说已经通达了。什么叫“未证谓证”?他还没有普达经上说的这个果位,所说的究竟的这个功效在哪里他并没有证得。这如何判断呢?简单,最重要就在于上无师证,就是说他没有依投明师来修行,所以说他凭自己说“我已经证到哪里哪里,我已经证到什么什么果位”。所以说联系到今天经的经论,非常清楚,就是世尊所说的就说“邪见自专。愚心高傲。不肯下心。参求明师。正真法诀。”所以说一个修行人你不知道参求明师的重要性,你就有很大的过失。因为法呢可以分为这样两个,一个叫教法,一个叫证法,教和证他两者必须合一。也就是说你唯有参求明师真正来修行,这个才是真正的“教证合一”。所以说就不会出现所说的“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这个里面原因在于什么呢?为什么他不肯去参求明师―――他觉得很麻烦,去参求明师呢,那这个师父对他的要求又很严格,对吧,好象处处呢,好象感觉很不顺畅。为什么?比如说师父会教他修习顶礼呀,修习磕头呀等等、等等。就是说非常之麻烦。觉得好象天天顶礼顶礼,这个有点好象有点强人之所难。因为依止明师来修行,他完全不同于自己的这种修行,他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在调服我慢,去改变自我习气的过程。所以说是这不肯下心参求明师,他原因就在这里。其中也象经书所说的“修少善根。生大果望”。他就想简单就能够得到很大的果报,这其实是贪心的表现。佛说“是人愚迷。不会佛意。自诳自瞒。虽是善因。难逃恶果。”就是自己骗自己,虽然说也在修行,就象他所说的,他虽然也在斋戒,他也说我修什么法门等等、等等。他也很精进,也到处劝说人家应该这么这么修。但唯有一点,他不象佛说的那样去下心参求明师,求得正真法来修行。佛说“难逃恶果”。也就是<楞严经>里面所说的“因地不真,果不与取”。所以说后面经文讲“何以故。种子不真。所以不结菩提正果。一失人身。万劫不复。”这个是一样的意思,也借以展示出来去参求明师,求得正真觉法,这个是成佛的正因。这句话也呼应了,我们在前一个论第五部分的论里面说的“难得佛性人人本有,不投佛修,终不成佛”这句话。所以说世尊紧接下来进一步的、特意的强调,又把前面第五部分所说的十种功德归根结底就结到了参求明师论身上去。因为一切的功德来自于你依止、亲近善知识而得来。这里面实际上浓缩了佛法的修行精要所在。佛说“一失人身。万劫不复”。这个人身得到太珍贵了,也就是说你今生能够为人,这本身就非常之不易,一旦失去这个人身很难说你能不能再有这个人身。而获得这个人身呢,他最宝贵的在哪里?能够信佛法,能够遇到善知识修行。所以说世尊在这里说,若因此故,一失人身。万劫不复。讲人身非常珍贵,人身之所以珍贵就与人身因缘成熟能遇到明师而修行,归结到这里来。
讲到善知识的重要性,参求明师的重要性。那么今天我想引用一些经典来说这个善知识恩德的之广大,这个<宝云经>上有这样说:“若知由其依止尊重,诸善增长不善损减,则亲教师或闻广博或复寡少,或有智解或无智解,或具戒律或犯戒律,皆应发起大师之想,如于大师信敬爱乐,于亲教师亦应信乐,于轨范师悉当发起恭敬承事,由此因缘菩提资粮,未圆满者悉能圆满,烦恼未断悉能断除,如是知已,便能获得欢喜踊跃,与诸善法应随顺行,于不善法应不顺行”这里面说到了对参求明师仍至一切善知识的重要。这里面还有我参用更序里面<金刚手灌顶续>里面也有这样一个言论,他说:“薄伽梵,若有毁谤阿阇黎者(就是指的就是明师),彼等当感何等异熟,世尊告日:金刚手,莫作是语,天人世间悉皆恐怖,秘密主然当略说,勇士应谛听,我说无间等极苦地狱,即是彼生处,住彼无边劫,是故一切种,终不应毁师”甚至呢在这个寂静论师所造札那释难论中亦引经云:“设唯闻一颂,若不执为尊,百世生犬中,后生贱族姓”。如上引用的一切,即使在这个<菩提道次第广论>上也广为引述。说到善知识的重要,说到善知识的恩德,即是我们今天金刚经论里面参求明师论第六所说的甚深义理。也就是说所谓的尊敬师父、亲近善知识而闻法,而修行,这实乃修行之要。其他的今天我想不做过多的引述。这个呢,今天我想简单的就说到这里,剩下的时间我想大家是围绕着关于这个修行必须依止善知识,如何辩明善知识这样问答的方式来。我今天就先说到这里。
问题一:请悲华禅师开示!请问如果我们拜师后发现师父不是明师怎么办?
悲华禅师:(喂,好,屏目上乱码,看不出应该是我的话筒。)发现不是明师怎么办?(你说得太快了)首先你怎么知道他不是明师?就是说在参求明师,就是讲修行一定要重视这个师长的重要性,重视亲近善知识的重要性。就是说你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明师,明师的标准是什么?明师有些明显的标准。另外呢在去正式拜师前,你呢要先亲近这个师父,慢慢的观察最重要的是看他的这个品格,是否符合能够带领你走出这个生死流转。另外呢你首先要明白这里有个过程,也就是观察上师,然后一步步的过程。这样呢,才知道是不是依错了。如果是还不明白什么是明师,你自己呢,于此都存有邪见,那你所谓的拜师也好不拜师也好,本身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对吗?另外一点,对这个能不能找到明师,这也是我们自己本身缘份的问题。前世所造的因,今世感的果,那有的时候你遇到你自己有缘的上师,比如遇到跟你有缘的善知识,不一定这个事出现。他呢甚至于还会有意无意的来亲近你。那么他可能就说在你还不明白的情况下,他已经呢接近了你,他已经为你安排好了一个走佛道的这样一个路,是吗?这里所说的参求明师,还不是你所说的拜师,这个论首先告诉你明师的重要性,不要觉得我不需要参求明师,我就能够成道。也就所谓的,不需要去参求明师、印证,我就能够自己一个人把禅宗给搞通,自己呢就把什么法给修成,然后在那里想,在那里看点书呀,打个坐呀,然后就说啊……我已经悟到了什么什么境界,我接下来要不要成佛呀。该怎么成佛呀?那这个问题就出现了,对吗?这个所以说尊敬师长是做人的基本,这个话打在屏幕上说得还是相当好的。而且这很重要的一点,法呀是靠师承的,他揭示你这一点。世尊的佛法是靠一代一代的修证的大德传承来的。所以说你必须和这个法脉通,从头一直走到尾都离不开善知识的恩德。如同在《十法经》中所宣说的:“于长夜中,驰骋生死寻觅我者,于长夜中为愚痴覆而重睡眠,醒觉我者,沉溺有海,拔济我者,我入恶道示善道者,系缚有狱解释我者,我于长夜,病所逼恼为作医王,我被贪等猛火烧燃,为做云雨而为息灭。应如是想。”此《十法经》中教导我们,对善知识应该如是想,如此升起渴慕之心。另外,如果我们因为参求明师或者寻找善知识,比如说亲近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对方并不如法,自己不应该过于亲近他。那么应该按照佛经里说的那样:对恶性比丘以默屏置之,保持沉默离开他。你离开他就是,远离,这就是正确决择。而如果你不管因为怎么样的心,因为参求佛法的心。即使应该来说,如果你曾经有过依止、有过拜师的行为,我觉得应该生感恩心想,虽然说也许你所依止的师父,他也许本身不是明师,或者是有些偏差。但是做为一个感恩戴德的心,你这种对师长的敬重而不毁谤的心,这个会得到护法、会得到一切佛菩萨的加持和庇护。你这个诚心求师的心,最终都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这里面重在对明师下心参访,不要功高我慢,觉得好象不需要师父我就能怎么怎么。这非常重要。所以说对明师升起敬重想,明师他其实就代表着三宝,三宝的精隋呢就透过明师、透过善知识,因为你对他的参求,因为你对他的下心礼敬,所以说流入了你的心中。佛法因为这样的缘起来流向了你,这样实现你解脱目的。好了,就说到这里,这个问题。
问题二:请悲华禅师开示!请问:怎样才能做到恭敬师父呢?
悲华禅师:好,我们来说下这个问题。怎样才能做到恭敬师父呢?其实不存在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白,就是说我为什么要恭敬师父。就是我对师父是否升起了恭敬心,所以说这个从认识师父的恩德,去观察师父的品格。以怀恩的心,敬仰的心而自然的升起的一种行为。而怎样恭敬师父似乎在说什么样的行叫恭敬,什么样的行叫不恭敬。其实不存在这个问题。如果你心真的起了敬心,那么你就会觉着什么样的行是恭敬的,什么样的行是不恭敬的。因为你一切轻慢的罪业就来自这颗心,你这种轻慢的心。那么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说要这些顶礼、问讯等等、等等这样的一个礼节所含的含意。所以说并不是怎样做才是恭敬师父,恭敬师父这是你的善根,这是你要时时反省生起的一种信仰之心。并不是这种行为该按照一还是二、该按照怎样的依序。我觉得应该这样认识。也许如果从这方面去认识,那么我相信问的这个问题其实不是个什么问题。好吗?就说到这里。
问题三:请悲华禅师开示:什么是善知识?善知识是见性的人吗?
悲华禅师:好,善知识,哦,这是有的时候是所称呼、所指的不是一样的,通常来说善知识广义上来说,也就佛经上所说的善人,他们就是。一种是讲外护的善知识,什么叫外护?就是说他呢经常支持你来修行,不障碍你,反而处处成全你。比如说有的人为你提供这种物质上的帮助,外面环境上的支持仍致供养你能够有足够的顺缘和物质来修行佛法。这些善知识明显都是外护善知识。是具有很大的功德的。好,另外一个善知识呢是同行的善知识,也就是他跟你相互劝勉、共同努力。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同修、同修。他呢在跟你互帮互助,那么成全你、助长你。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那样,好,这是第二种善知识。那么后面的善知识呢,其实还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参求明师论里面的这个叫做传授善知识。这种善知识呢,非同一般。他授你佛法,他具体的指导你如何的走向解脱。在你走向佛道的过程中,他为你印证、为你辩别你修道的一切岐途。那么这种善知识,实际上我刚才说过是属于三宝的代表,他代表了佛法三宝。他身上代表着一种觉悟,代表着为你辩别邪正这样一个界会。代表了就是让你走向清净之道三宝的这样一个功德。这个方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参求明师。也就是所谓的这个明师呢他内心自己熄灭贪、嗔、痴,而且呢他是有修有证,也就是说是合理相应,也就是说有证得的人。这个称为善知识。那么好了,这样的善知识未必就一定要达到见性的。但是他必须是属于那种正善的正师。也就是说比自己高,那么证得上应该是比自己高。能解决自己现在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他引导你的是走向正路。如果从道义上来说的话,那么做为珈行为修行的菩萨,那么他的明师、他的善知识应该是有见道地位的层次的善知识。那么如果他的智能属于处在资粮道,做他的上师应该要处在加行、起码要处在加行道的善知识。而且呢明师他不一定以善知识的形式来出现,来引导你。比如说因为前世的因缘,有的善知识可能方便善巧。他很快的,似乎在你似乎还没有明白何为善知识、何为非善知识的情况下,他就直接的摄受你。因为他清楚你的因缘。而虽然说你现在不是很清楚,但你所显现出来的这种善根在明师看来很清楚,他知道你终将会因为这样的摄受走向解脱。这也是属于这种情况。所以说善知识恩德非常之大。就这里体现出来。好的,就说到这里。
问题四:请悲华禅师开示!请问上班怎么参求善知识呢?投师无门怎么办?可以自学吗?
悲华禅师:好,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对了刚才问这个问题的朋友呀,我觉得他是没有听明白。首先没有明白,学佛呢离不开善知识,所以要亲近善知识仍至最后依止善知识来修行,这是修学之正道。也就是说这是缺一不可的。这不是一个上班不上班的问题。再说上班也好不上班也好,这说的是什么?说的是你今世因种种因缘而聚得到今生的果报。你呢正处在这样的果报中。那好了,你要衡量,当你存中的时候,随着你不断的对佛法僧三宝有着深入的认识,那么你呢会升起一种我要去寻师、访道、得解脱这样一种意愿的时候,存在这个问题。所以说呢,说到真正的拜师,我刚才说的很清楚,在这个经论里面讲叫做下心参求明师。还不是已经决定了我要拜师。好了,这里面在这之前呢,说明非常重要。做为一个皈依佛门者,首先他对佛法僧三宝呢有一定的认识、升起了一定的信心。然后呢去皈依三宝,不断的去学习皈依的学处和行处,不断的去实践这个。然后他又深入的了解,比如说你可以看一些经书了,亲友互相探讨呀。逐步的升起对这的信心。然后这个时候产生了我前面所说的依止明师来修行,求得今生解脱的这样一个愿望。好所以说这个时候你所参求的明师,你才会按照正确的标准去参求,你才会正确的辩别。因为明师实际上就是什么?就是三宝的代表,因为依他,他使你真正的认识了三宝究竟含意,所以说他的功德在这里。所以说这个参求明师、拜师并不是个上班不上班的问题。别外一点还有,为什么说有的人比如说很难遇、亲近善知识,有种种因缘。其实这个因缘不是外在谁给你的,而都来自自己的内在这个业报。一切因缘所感应皆是自己前世、过去所做的一切所感而来的果报。我们现在呢不断处在这个果报中。所以说从因果的角度忖量,为什么今生我很难亲近、遇到善知识,而且我的寻师访道的过程,会这么艰难。象以前好几个朋友跟我说,他说我在佛前求明师,结果却为我求来一个大恶魔,他说是不是菩萨不够意思呀,是不是?不是。而是在过去世的时候我们在三宝面前种了很多恶因,所以说今世所得来得果报我们必须承。那么要想改变这种果报,那么很显然呀,就象前面所说的,“要以斋戒为佛基址,要呢用作福助初发根苗。结缘增自善本。明因果不妄主为”等等。这些东西积功累德,就铲除你自己的罪业,铲除你轻慢师长的罪业。去积累这个福德善根,也就是说我们呢敬三宝经常亲近寺院、礼拜、供养僧人等等,去供养自己的善知识、老师,升起尊重、礼敬,这一切都是为自己培这个福。所以说我们将来必然会感报得遇真善知识这样的报,这即是一个因果转变的过程。所以你如果有心学佛,就应该把眼界放宽了。因为你知道学佛是一生中的大事,是为了让我整个的生命得到解脱,不但是今生得解脱,来世得安宁。他不是一件事,如果把学佛当做一件很小的事情,那么好了,那所谓的寻师访道、学佛参禅,那也就被什么困住了?被上班下班困住了,被有家无家困住了。此乃非也。好就说到这里。
问题五:请悲华禅师开示!对明师有信心就意味着不可以有疑问吗?对待明师是不是也可以说,小疑小信大疑大信,如果由于自身的水平局限、不能明辩而真诚的疑师并表达这种疑问,算不算谤师呢?
悲华禅师:好,这个问题哦,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本身所问的问题。这个对师有疑问,这个当是自己是障碍,这个不单是对师有疑问,对法也有疑问,甚至对自己也没有信心也有疑问。所谓的疑师、疑法、疑自己。那这个呢也是修行的障碍,也是禅定之一,五种盖禅之一,他使你禅定功德不能显现。好了,这并不是说疑问就叫做不恭敬了,有疑问是必然的,但是不因为问而不敬师,这是关健。另外一个呢,引述一下<三摩地王经>里面的一句话来阐述一下。“若彼于师住嫌恨心,或坚恶心,或恚恼心,能得功德,无有是处。若不能做大师想者亦复如是。若于三乘补特伽罗,说法比丘,不起恭敬,及尊长想,或大师想者,此等能得未得之法,或已得者,令不退失,无有是处。由不恭敬,沉没法故”。好了这句话,最后一句话“由不恭敬,沉没法故”,也就是说恭敬之门仍得法之门。这跟你守疑是两码事。当然如果信心没有坚固,也就是说你这个时候呢,就和上师加持的因缘也并没有成熟,这是修行的障碍,而这种障碍靠什么破除呢?就靠对师长的恭敬来逐步的破除。因为你如果不恭敬就会让法沉没,而法流不入你的心中,你的疑心就会越来越大。是这样一个因果关系。另外还有一点,这也是一个修行的一个过程,所以说要首先要明白亲近、参求明师的重要性,其次进一步应该修什么呢?要观察上师的功德,不要去观察上师的不足之处,因为所谓的功德也好、不足也好其实离不开自己这种凡夫的这种幻想、这种分别心所区分的,但是你如果总是观察他们的功德,会自增。如果你去观察上师的过恶,却给自己、会给你带来很大的障碍。然后呢,如果你的信心达到了圆满,那么你就会把上师观想成一切行为皆是如法,那么这个时候你的信心就圆满了,这样因缘就成熟了。那么今生所获得解脱的三缘,其中自信、自己的信心圆满的因缘也算是成熟了。再加上明师,再加上正法,那么你今生一定能够得到解脱。这是个修行的过程。也就是说归结一句话,内心有疑,应在恭敬心中提出,应在恭敬心中受持,应在恭敬心中去解开疑惑。如果这样,就应验了禅宗所说的一句话: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呢就不悟。所以有此话的朋友实应深思,这个所说的要恭敬要参求明师,并不是疑心不疑心的问题。好吗,就说到这里。
问题六:请悲华禅师开示!请问皈依师、授戒师与密乘的根本上师有什么不同?
悲华禅师:问这个问题的朋友呢,他其实在说到一个上师他的种类、区别上来,那前面所说的皈依师和授戒师呢,这是照平常佛法来说的。平常所说的皈依师呢就该是为你正授三皈依戒的师父,这叫做是正授师。他属于授师里面的一种,他为传授三皈依戒,使你获得三皈依戒戒体。这个三皈依戒呢是一切戒律的基础,也是所谓密乘戒律的基础。好了,另外再说到密乘的根本上师,这个是讲进入密乘修行,在他的修行过程中传授、为他修行带来根本的法的上师叫做根本上师。其实呢不应该把这个密乘里面的根本上师和所谓的皈依师、授戒师合在一块来讲,因为在密宗里一样有皈依师、授戒师、根本上师。那好,在显乘里他一样有皈依师、授戒师、根本上师。这并不是区别,佛法也不全在你说的这种显乘、密乘。你遇什么师,你修什么法,在此之前都是因为我们自心无明的烦恼,然后我们皈依三宝,走上了这样一个三宝之旅不要忘记这个。好了,这个问题我想简单的说到这里。
问题七:请悲华禅师开示!请问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们根本不用去找善知识,是否今世可遇到的善知识只是前世因果?
悲华禅师:可以这样理解,确实是前世因果。为什么这么说呢?你这一世不去找善知识,不知道善知识的重要性,这个正是因果。你前世讲重视善知识,不努力去求明师,这岂不是因果吗?好了,今世你不能找到善知识,这也是前世的因果。为什么呢?你前世没有积累这种福德资粮。所以说你很难找到善知识。所以说今世要想改变这个因果,今世就应该改往修来,改邪归正,去努力去参求明师。就应该去认识到善知识的重要性,就应该去升起对善知识的恭敬心,升起对善知识恩德的感恩心。如此积累自己的福德资粮,这样才是积今世因往世果。好,我就回答到这里。
问题八:请悲华禅师开示!请问自认悟了色空因果,可却舍不得身心该怎么办呢?
悲华禅师:该怎么办?哈哈!不是有句话叫“凉拌”么?该怎么办?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这里面就说明一个问题,自认悟了色空因果,这有什么,我觉得这只有一个办法,你赶快去参求明师,什么叫悟了色空因果呢?什么叫色空因果呀?什么叫自认悟了?这就是我们今天经文里面所说的,“愚心高傲,邪见自专,不肯下心参求明师,正真决法”所经说他就不知道怎么办,是吧?他“或有学得一言一句,便为究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修少善根。生大果望。是人愚迷。不会佛意”。这个就是我们经书里面今天要说的东西。所以说没怎么办,这个时候应该先“凉办”一下。把自己这种想法先冷静一下,去想一想,真的我不需要明师?上无师证下无师传又真的就悟到了什么吗?所以说不用去想该怎么办,而应该去想一想就是说这个时候究竟到底发生了什么。一个真正明白的人他还会去问这样一个问题吗?“该怎么办?”对吧,这很显然。这个问题会让自己不好的。好吗,就说到这里。
问题九:请悲华禅师开示!请问密宗有不同的教派,修学过程是否只能依从一个教派而修行呢?
悲华禅师:我听明白了,是这个问题了,密宗有教派,显宗也有很多教派,随时代发展的不同和现众生根器的不同会产生种种的宗派。这都是佛法里边随缘方便度化众生的不同方便所在。这个要不要修一个法门,我觉得这不是你现在要管的事情。因为你依止了什么样的明师,那明师呢就会告诉你,你应该去怎么样修行。这个修行不是一个你要修哪派不哪哌的问题,你问的范围太广了、太杂了。因为我们自身的修行如果没有到,就不知道什么派的问题,这个问题必须去问创立这个派的祖师,也许他能解答的清楚。好吗?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问题十:请悲华禅师开示!请问拜师前是否可以向师父了解师承呢?
悲华禅师:当然可以,如果你了解师父的师承这又有什么不可呢?这个了解这个师承对你是非常有好处的,同时也可以增长你的信心。一个信心圆满的弟子事来说,他知道师父肯定是有师父的,他会了解的,要不了解这个,他来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信心不足的表现。但是呢象自己师父了解师承,比如说师父曾经修学过什么法门,是怎么样的一种传承,这个非但可以了解而且也应该去了解,这样呢有助于那些信心不足的弟子,那些很难有正见的弟子,免入岐途。也许对他也是有好处的。好吗?就说到这里。
[此帖子已被 心海 在 2005-8-15 21:11:30 编辑过]
喂,大家好,又到了我们讲解《金刚心总持论》的时间了。(嗯,可以听得到啊)。各位大德,各位同修,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维持道场的各位朋友大家辛苦了。大家能坚持来听经,这个功德是不可思义的。值得赞叹的。今天晚上呢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金刚心总持论》的参求明师论第六,在这之前呢,还是做个祈请:祈请一切慈教大德,礼敬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礼敬十方三世一切诸法,礼敬十方三世一切贤圣僧。祈愿本师释迦牟尼佛赐加持,护法龙天予以守护。今发心讲解《佛说金刚心陀罗经》,愿能无误宣说佛语,若有不当之外,愿在佛前忏悔。让我们一起来共修吧。
好,今天晚上呢我们呢讲的时间我想不会很长,接续着昨天所讲“十种功德论第五”,今天呢来讲解“参求明师论第六”。这论呢在<金刚心总持论>里面(就是说)他紧跟着“十种功德论第五”马上就开始提出了“参求明师论第六”。我们在昨天所讲的十功德里面第二个功德就是“二投明师,指示功程”。那么紧接下来呢世尊继续开示说“复次文殊师利……”,然后从这里开始讲出了“参求明师论第六”。可以看得出来,世尊是特意的加以强调。好了,下一站呢,请工作人员把今天的经文给打出来。希望今天的主持人能够给大家呢一起来领诵一下好吗,我把麦先关了。
参求明师论第六:
复次文殊师利。吾灭度后。末法年中。多有钝根劣智众生。心迷意醉。智暗情昏。虽有斋戒。并无智慧。愚心高傲。邪见自专。不肯下心。参求明师。正真法诀。一向执著。认妄为真。或有执著。经书文字。或有执著。诵持名数。或有学得。一言一句。便为究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修少善根。生大果望。是人愚迷。不会佛意。自诳自瞒。虽是善因。难逃恶果。何以故。种子不真。所以不结菩提正果。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好,非常感谢若尘如雪师兄为大家呢共修一遍,这个参求名师论第六。看到这个经文,就说世尊在这里赞叹,也呢非着重的提出来了这个参求明师这个重要性,这个在世尊的其他经典里面呢,反复的多层次都有提到善知识的重要性。但是如此明显的,如此有针对性的提出来参求明师、不参求明师的这种过失,在这本经书里说的很清楚,我们来看经文:“复次文殊师利。吾灭度后。末法年中。多有钝根劣智众生。心迷意醉。智暗情昏。虽有斋戒。并无智慧。愚心高傲。邪见自专。不肯下心。参求明师。正真法诀”。这里讲到一个过失,就是在世尊灭度以后,在末法年间,很多的钝根、智慧狭劣的众生,他们有这样一个过失。虽然他也显现为种种的功行,但是呢,不肯下心参求明师,正真觉法。这个现象我们看经文,如果联系到我们今日学佛者的修行,大家不妨反观一下去看一看,就非常清楚。这个就是以前我也曾经说过,我们今日的学佛者非常的忽略这一点,这是有很大的过失的。那至于为什么说一个人在修行时候,就是会不重视去参求明师,因何在呢?在这个第六这个论里面也分析的非常之透彻。这个不肯参求明师,在这个论里面,文句讲的非常清楚,就是所谓的表现就是不肯下心。什么叫下心?下心就是取这种低下的姿态,去礼敬、去亲近,亲近善知识,去参求明师,来获得这种正确的真实的口诀来修行。这里说到“正真觉法”,“正真觉法”是什么呢?可以这样理解:就是说这个明师他是有修正念的,可以讲是续佛慧命,传佛之法脉。唯有如此明师,方有如“正真觉法”,这个“正真觉法”在他自己的实证心中流出来,说称为“正真觉法”,这个并不是能自己看经书或者是在哪里听说一言半语便为究竟的。这个这里说的很清楚,不肯下心参求明师。这说明什么?我们的障碍在哪里?在于不肯下心。好了,就联系现在的很多我们朋友这种学佛的现象来说吧,我本身也见过很多,很多人就就是说对于密宗,比如说到西藏去,去见到一活佛,他就感觉非常的崇拜。可以这么说,他就觉得唯有密法,才能够改变我们现在目前学佛人的这种天质。他觉得密法很完整、很讲究学佛的次第,然后对所谓的密宗的活佛他尤其重视。但是仔细观察他的心,我看了很多,我觉得这种心不好。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到没有?他不肯下心参求明师。那么好了,如果说我们寻找明师都是因为比如说外在的宣传,说这位上师是某某活佛转世,他修行又是多么多么的高,然后因为这样的心而表现出对这个明师的级大的尊重。那么他这样去依止的时候,你同时会看到,很明显的一个特征,他对他过去依止的师父,甚至按照他说的就是显宗的师父,他就表现为非常之轻慢。这完全是错误的。这就叫做不肯下心参求明师,正真觉法。因为他参求明师没有看到自己的我慢的心。而是不断的在辩别明师是否高或者低来参,这个是非常之明显,就是不肯下心的缘故。那么这里还讲到一个原因,经书上呢说的很清楚,他说首先是因为钝根劣智根器很滞少,心迷意醉,智暗情昏,智慧呢昏暗。这里讲到一个情昏,情昏就是他呢执着于自己的好恶,也就是说,他选择明师,是选,就是我这个师父他是高的还是低的,是厉害的还是不厉害的,我是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这个就叫做情昏。所谓智暗,他不明白真正何谓明师。那么什么叫明师呢?我想今天我不能对这此展开说明,留待以后。今天主要要讲经论上所说的现象。不肯下心参求明师,他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来看经书上所说的,他说“以执著。认妄为”。他里面讲了,执著在哪里?“或有执著。经书文字”。好了我们就会看到很多朋友,他学佛,他这个时候呢不是首重下心去参求明师。而是呢?就拿了很多的经书来看,不管小乘、大乘、显宗、密宗,只要他能找得到的,他都去看。然后呢,引用经书的话,一言一句,以为究竟。所以这个就是所说的“或有执著。经书文字”。好了,再看第二点:“或有执著。诵持名数”。这个就很清楚,比如有的人跟他讲:你呢只要把阿弥陀佛名号给他念10万遍,或者是马上把什么咒念他10万遍,你就能获得、获得什么什么的功德。这种现象我们也可以看到,比如有的,有的人就教人家修行就先要忏悔,比如说你先要把忏悔咒(嗡巴扎萨朵吽)念多少多少遍。都讲这种数量上的问题。比如说我们修净土宗法门的朋友,他也执着于他所诵持多少名号这个数字上,却不去重视他这个持诵名号的质量是什么,本身为什么要持诵和持诵他将产生什么功德。这种种的执著这里就不多说。还有讲“或有学得。一言一句。便为究竟”者这个也不说了。后面呢,讲一个“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修少善根。生大果望。是人愚迷。不会佛意。”这句话非常之重要。他为什么“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就是说怎么叫“未得谓得”?也就是说并没有证得他所学习的经法所说的经意,他的实证中并没有到达能够通达的程度,他说已经通达了。什么叫“未证谓证”?他还没有普达经上说的这个果位,所说的究竟的这个功效在哪里他并没有证得。这如何判断呢?简单,最重要就在于上无师证,就是说他没有依投明师来修行,所以说他凭自己说“我已经证到哪里哪里,我已经证到什么什么果位”。所以说联系到今天经的经论,非常清楚,就是世尊所说的就说“邪见自专。愚心高傲。不肯下心。参求明师。正真法诀。”所以说一个修行人你不知道参求明师的重要性,你就有很大的过失。因为法呢可以分为这样两个,一个叫教法,一个叫证法,教和证他两者必须合一。也就是说你唯有参求明师真正来修行,这个才是真正的“教证合一”。所以说就不会出现所说的“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这个里面原因在于什么呢?为什么他不肯去参求明师―――他觉得很麻烦,去参求明师呢,那这个师父对他的要求又很严格,对吧,好象处处呢,好象感觉很不顺畅。为什么?比如说师父会教他修习顶礼呀,修习磕头呀等等、等等。就是说非常之麻烦。觉得好象天天顶礼顶礼,这个有点好象有点强人之所难。因为依止明师来修行,他完全不同于自己的这种修行,他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在调服我慢,去改变自我习气的过程。所以说是这不肯下心参求明师,他原因就在这里。其中也象经书所说的“修少善根。生大果望”。他就想简单就能够得到很大的果报,这其实是贪心的表现。佛说“是人愚迷。不会佛意。自诳自瞒。虽是善因。难逃恶果。”就是自己骗自己,虽然说也在修行,就象他所说的,他虽然也在斋戒,他也说我修什么法门等等、等等。他也很精进,也到处劝说人家应该这么这么修。但唯有一点,他不象佛说的那样去下心参求明师,求得正真法来修行。佛说“难逃恶果”。也就是<楞严经>里面所说的“因地不真,果不与取”。所以说后面经文讲“何以故。种子不真。所以不结菩提正果。一失人身。万劫不复。”这个是一样的意思,也借以展示出来去参求明师,求得正真觉法,这个是成佛的正因。这句话也呼应了,我们在前一个论第五部分的论里面说的“难得佛性人人本有,不投佛修,终不成佛”这句话。所以说世尊紧接下来进一步的、特意的强调,又把前面第五部分所说的十种功德归根结底就结到了参求明师论身上去。因为一切的功德来自于你依止、亲近善知识而得来。这里面实际上浓缩了佛法的修行精要所在。佛说“一失人身。万劫不复”。这个人身得到太珍贵了,也就是说你今生能够为人,这本身就非常之不易,一旦失去这个人身很难说你能不能再有这个人身。而获得这个人身呢,他最宝贵的在哪里?能够信佛法,能够遇到善知识修行。所以说世尊在这里说,若因此故,一失人身。万劫不复。讲人身非常珍贵,人身之所以珍贵就与人身因缘成熟能遇到明师而修行,归结到这里来。
讲到善知识的重要性,参求明师的重要性。那么今天我想引用一些经典来说这个善知识恩德的之广大,这个<宝云经>上有这样说:“若知犹其依尊重,诸善增长,不善损减,则清净,或闻广博,或付寡少,或有智解,或无智解,或具戒律,或犯戒律,皆应发起大师之想,如依大师性静爱乐,与俏师意定性乐,与诡放师,悉当发起恭敬陈諰,由此因缘菩提质量,未圆满者,悉能圆满,烦恼未断,悉能断除,如是知语,欢舞雀跃,与诸上法,随圣行,与不上法,应不随圣行”这里面说到了对参求明师仍至一切善知识的重要。这里面还有我参用更序里面<金刚首灌顶续>里面也有这样一个言论,他说:伯加,若有毁谤阿阇黎者,就是指的这明师,彼等当感何等意守,世尊告日:“金刚首莫作是言…。”甚至呢在这个< >“ ”。如上引用的一切,即使在这个< 论>上也广为引述。说到善知识的重要,说到善知识的恩德,即是我们今天金刚经论里面参求明师论第六所说的甚深义理。也就是说所谓的尊敬师父、亲近善知识而闻法,而修行,这实乃修行之要。其他的今天我想不做过多的引述。这个呢,今天我想简单的就说到这里,剩下的时间我想大家是围绕着关于这个修行必须依止善知识,如何辩明善知识这样问答的方式来。我今天就先说到这里。
问题一:请悲华禅师开示!请问如果我们拜师后发现师父不是明师怎么办?
悲华禅师:(喂,好,屏目上乱码,看不出应该是我的话筒。)发现不是明师怎么办?(你说得太快了)首先你怎么知道他不是明师?就是说在参求明师,就是讲修行一定要重视这个师长的重要性,重视亲近善知识的重要性。就是说你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明师,明师的标准是什么?明师有些明显的标准。另外呢在去正式拜师前,你呢要先亲近这个师父,慢慢的观察最重要的是看他的这个品格,是否符合能够带领你走出这个生死流转。另外呢你首先要明白这里有个过程,也就是观察上师,然后一步步的过程。这样呢,才知道是不是依错了。如果是还不明白什么是明师,你自己呢,于此都存有邪见,那你所谓的拜师也好不拜师也好,本身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对吗?另外一点,对这个能不能找到明师,这也是我们自己本身缘份的问题。前世所造的因,今世感的果,那有的时候你遇到你自己有缘的上师,比如遇到跟你有缘的善知识,不一定这个事出现。他呢甚至于还会有意无意的来亲近你。那么他可能就说在你还不明白的情况下,他已经呢接近了你,他已经为你安排好了一个走佛道的这样一个路,是吗?这里所说的参求明师,还不是你所说的拜师,这个论首先告诉你明师的重要性,不要觉得我不需要参求明师,我就能够成道。也就所谓的,不需要去参求明师、印证,我就能够自己一个人把禅宗给搞通,自己呢就把什么法给修成,然后在那里想,在那里看点书呀,打个坐呀,然后就说啊……我已经悟到了什么什么境界,我接下来要不要成佛呀。该怎么成佛呀?那这个问题就出现了,对吗?这个所以说尊敬师长是做人的基本,这个话打在屏幕上说得还是相当好的。而且这很重要的一点,法呀是靠师承的,他揭示你这一点。世尊的佛法是靠一代一代的修证的大德传承来的。所以说你必须和这个法脉通,从头一直走到尾都离不开善知识的恩德。如同在此法中所宣说的:与长夜中驰骋生死寻觅我者,与长夜中为愚痴负而重睡眠醒觉我者,沉溺有海达济我者,我入恶道汜上道者,冀负犹豫解释我者,我与长夜定所避恼,我依往者,我被贪等猛虎包揽,为做云予而未舍。应如是想。此法经中教导我们,对善知识应该如是想,如此升起渴慕之心。另外,如果我们因为参求明师或者寻找善知识,比如说亲近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对方并不如法,自己不应该过于亲近他。那么应该按照佛经里说的那样:对恶性比丘以默置之,保持沉默离开他。你离开他就是,远离,这就是正确决择。而如果你不管因为怎么样的心,因为参求佛法的心。即使应该来说,如果你曾经有过依止、有过拜师的行为,我觉得应该升感恩心想,虽然说也许你所依止的师父,他也许本身不是明师,或者是有些偏差。但是做为一个感恩戴德的心,你这种对师长的敬重而不毁谤的心,这个会得到护法、会得到一切佛菩萨的加持和庇护。你这个诚心求师的心,最终都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这里面重在对明师下心参访,不要功高我慢,觉得好象不需要师父我就能怎么怎么。这非常重要。所以说对明师升起敬重想,明师他其实就代表着三宝,三宝的精隋呢就透过明师、透过善知识,因为你对他的参求,因为你对他的下心礼敬,所以说流入了你的心中。佛法因为这样的缘起来流向了你,这样实现你解脱目的。好了,就说到这里,这个问题。
问题二:请悲华禅师开示!请问:怎样才能做到恭敬师父呢?
悲华禅师:好,我们来说下这个问题。怎样才能做到恭敬师父呢?其实不存在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白,就是说我为什么要恭敬师父。就是我对师父是否升起了恭敬心,所以说这个从认识师父的恩德,去观察师父的品格。以怀恩的心,敬仰的心而自然的升起的一种行为。而怎样恭敬师父似乎在说什么样的行叫恭敬,什么样的行叫不恭敬。其实不存在这个问题。如果你心真的起了敬心,那么你就会觉着什么样的行是恭敬的,什么样的行是不恭敬的。因为你一切轻慢的罪业就来自这颗心,你这种轻慢的心。那么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说要这些顶礼、问讯等等、等等这样的一个礼节所含的含意。所以说并不是怎样做才是恭敬师父,恭敬师父这是你的善根,这是你要时时反省升起的一种信仰之心。并不是这种行为该按照一还是二、该按照怎样的依序。我觉得应该这样认识。也许如果从这方面去认识,那么我相信问的这个问题其实不是个什么问题。好吗?就说到这里。
问题三:请悲华禅师开示:什么是善知识?善知识是见性的人吗?
悲华禅师:好,善知识,哦,这是有的时候是所称呼、所指的不是一样的,通常来说善知识广义上来说,也就佛经上所说的善人,他们就是。一种是讲外护的善知识,什么叫外护?就是说他呢经常支持你来修行,不障碍你,反而处处成全你。比如说有的人为你提供这种物质上的帮助,外面环境上的支持仍致供养你能够有足够的顺缘和物质来修行佛法。这些善知识明显都是外护善知识。是具有很大的功德的。好,另外一个善知识呢是同行的善知识,也就是他跟你相互劝勉、共同努力。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同修、同修。他呢在跟你互帮互助,那么成全你、助长你。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那样,好,这是第二种善知识。那么后面的善知识呢,其实还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参求明师论里面的这个叫做传授善知识。这种善知识呢,非同一般。他授你佛法,他具体的指导你如何的走向解脱。在你走向佛道的过程中,他为你印证、为你辩别你修道的一切岐途。那么这种善知识,实际上我刚才说过是属于三宝的代表,他代表了佛法三宝。他身上代表着一种觉悟,代表着为你辩别邪正这样一个界会。代表了就是让你走向清净之道三宝的这样一个功德。这个方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参求明师。也就是所谓的这个明师呢他内心自己熄灭贪、嗔、痴,而且呢他是有修有证,也就是说是合理相应,也就是说有证得的人。这个称为善知识。那么好了,这样的善知识未必就一定要达到见性的。但是他必须是属于那种正善的正师。也就是说比自己高,那么证得上应该是比自己高。能解决自己现在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且他引导你的是走向正路。如果从道义上来说的话,那么做为珈行为修行的菩萨,那么他的明师、他的善知识应该是有见道地位的层次的善知识。那么如果他的智能属于处在知量道,做他的上师应该要处在珈行、起码要处在珈行道的善知识。而且呢明师他不一定以善知识的形式来出现,来引导你。比如说因为前世的因缘,有的善知识可能方便用巧。他很快的,似乎在你似乎还没有明白何为善知识、何为非善知识的情况下,他就直接的摄受你。因为他清楚你的因缘。而虽然说你现在不是很清楚,但你所显现出来的这种善根在明师看来很清楚,他知道你终将会因为这样的摄受走向解脱。这也是属于这种情况。所以说善知识恩德非常之大。就这里体现出来。好的,就说到这里。
问题四:请悲华禅师开示!请问上班怎么参求善知识呢?投师无门怎么办?可以自学吗?
悲华禅师:好,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对了刚才问这个问题的朋友呀,我觉得他是没有听明白。首先没有明白,学佛呢离不开善知识,所以要亲近善知识仍至最后依止善知识来修行,这是修学之正道。也就是说这是缺一不可的。这不是一个上班不上班的问题。再说上班也好不上班也好,这说的是什么?说的是你今世因种种因缘而聚得到今生的果报。你呢正处在这样的果报中。那好了,你要衡量,当你存中的时候,随着你不断的对佛法僧三宝有着深入的认识,那么你呢会升起一种我要去寻师、访道、得解脱这样一种意愿的时候,存在这个问题。所以说呢,说到真正的拜师,我刚才说的很清楚,在这个经论里面讲叫做下心参求明师。还不是已经决定了我要拜师。好了,这里面在这之前呢,说明非常重要。做为一个皈依佛门者,首先他对佛法僧三宝呢有一定的认识、升起了一定的信心。然后呢去皈依三宝,不断的去学习皈依的学处和行处,不断的去实践这个。然后他又深入的了解,比如说你可以看一些经书了,亲友互相探讨呀。逐步的升起对这的信心。然后这个时候产生了我前面所说的依止明师来修行,求得今生解脱的这样一个愿望。好所以说这个时候你所参求的明师,你才会按照正确的标准去参求,你才会正确的辩别。因为明师实际上就是什么?就是三宝的代表,因为依他,他使你真正的认识了三宝究竟含意,所以说他的功德在这里。所以说这个参求明师、拜师并不是个上班不上班的问题。别外一点还有,为什么说有的人比如说很难遇、亲近善知识,有种种因缘。其实这个因缘不是外在谁给你的,而都来自自己的内在这个业报。一切因缘所感应皆是自己前世、过去所做的一切所感而来的果报。我们现在呢不断处在这个果报中。所以说从因果的角度忖量,为什么今生我很难亲近、遇到善知识,而且我的寻师访道的过程,会这么艰难。象以前好几个朋友跟我说,他说我在佛前求明师,结果却为我求来一个大恶魔,他说是不是菩萨不够意思呀,是不是?不是。而是在过去世的时候我们在三宝面前种了很多恶因,所以说今世所得来得果报我们必须承。那么要想改变这种果报,那么很显然呀,就象前面所说的,“要以斋戒为佛基子,要呢用作福助初发根苗。结缘增自善本。明因果不妄主为”等等。这些东西积功累德,就铲除你自己的罪业,铲除你轻慢思想的罪业。去积累这个福德善根,也就是说我们呢敬三宝经常亲近寺院、礼拜、供养僧人等等,去供养自己的善知识、老师,升起尊重、礼敬,这一切都是为自己培这个福。所以说我们将来必然会感报得遇真善知识这样的报,这即是一个因果转变的过程。所以你如果有心学佛,就应该把眼界放宽了。因为你知道学佛是一生中的大事,是为了让我整个的生命得到解脱,不但是今生得解脱,来世得安宁。他不是一件事,如果把学佛当做一件很小的事情,那么好了,那所谓的寻师访道、学佛参禅,那也就被什么困住了?被上班下班困住了,被有家无家困住了。此乃非也。好就说到这里。
问题五:请悲华禅师开示!对明师有信心就意味着不可以有疑问吗?对待明师是不是也可以说,小疑小信大疑大信,如果由于自身的水平局限、不能明辩而真诚的疑师并表达这种疑问,算不算谤师呢?
悲华禅师:好,这个问题哦,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本身所问的问题。这个对师有疑问,这个当是自己是障碍,这个不单是对师有疑问,对法也有疑问,甚至对自己也没有信心也有疑问。所谓的疑师、疑法、疑自己。那这个呢也是修行的障碍,也是禅定之一,五种盖禅之一,他使你禅定功德不能显现。好了,这并不是说疑问就叫做不恭敬了,有疑问是必然的,但是不因为问而不敬师,这是关健。另外一个呢,引述一下<三摩帝王经>里面的一句话来阐述一下。“若彼于住助嫌恨心。或奸恶心,或悔恼心,人得攻的,若不能做大思想者亦复如是,若于三乘持教大德说法比丘,不起敬,即 想,或大师想者,此等人得未得之法,或已得者,令不退邪,无有是处 由不恭敬,沉没法故”。好了这句话,最后一句话“由不恭敬,沉没法故”,也就是说恭敬之门仍得法之门。这跟你守疑是两码事。当然如果信心没有坚固,也就是说你这个时候呢,就和上师加持的因缘也并没有成熟,这是修行的障碍,而这种障碍靠什么破除呢?就靠对师长的恭敬来逐步的破除。因为你如果不恭敬就会让法沉没,而法流不入你的心中,你的疑心就会越来越大。是这样一个因果关系。另外还有一点,这也是一个修行的一个过程,所以说要首先要明白亲近、参求明师的重要性,其次进一步应该修什么呢?要观察上师的功德,不要去观察上师的不足之处,因为所谓的功德也好、不足也好其实离不开自己这种凡夫的这种幻想、这种分别心所区分的,但是你如果总是观察他们的功德,会自增。如果你去观察上师的过恶,却给自己、会给你带来很大的障碍。然后呢,如果你的信心达到了圆满,那么你就会把上师观想成一切行为皆是如法,那么这个时候你的信心就圆满了,这样因缘就成熟了。那么今生所获得解脱的三缘,其中自信、自己的信心圆满的因缘也算是成熟了。再加上明师,再加上正法,那么你今生一定能够得到解脱。这是个修行的过程。也就是说归结一句话,内心有疑,应在恭敬心中提出,应在恭敬心中受持,应在恭敬心中去解开疑惑。如果这样,就应验了禅宗所说的一句话: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呢就不悟。所以有此话的朋友实应深思,这个所说的要恭敬要参求明师,并不是疑心不疑心的问题。好吗,就说到这里。
问题六:请悲华禅师开示!请问皈依师、授戒师与密乘的根本上师有什么不同?
悲华禅师:问这个问题的朋友呢,他其实在说到一个上师他的种类、区别上来,那前面所说的皈依师和授戒师呢,这是照平常佛法来说的。平常所说的皈依师呢就该是为你正授三皈依戒的师父,这叫做是正授师。他属于授师里面的一种,他为传授三皈依戒,使你获得三皈依戒戒体。这个三皈依戒呢是一切戒律的基础,也是所谓密乘戒律的基础。好了,另外再说到密乘的根本上师,这个是讲进入密乘修行,在他的修行过程中传授、为他修行带来根本的法的上师叫做根本上师。其实呢不应该把这个密乘里面的根本上师和所谓的皈依师、授戒师合在一块来讲,因为在密宗里一样有皈依师、授戒师、根本师。那好,在显乘里他一样有皈依师、授戒师、根本上师。这并不是区别,佛法也不全在你说的这种显乘、密乘。你遇什么师,你修什么法,在此之前都是因为我们自心无明的烦恼,然后我们皈依三宝,走上了这样一个三宝之旅不要忘记这个。好了,这个问题我想简单的说到这里。
问题七:请悲华禅师开示!请问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们根本不用去找善知识,是否今世可遇到的善知识只是前世因果?
悲华禅师:可以这样理解,确实是前世因果。为什么这么说呢?你这一世不去找善知识,不知道善知识的重要性,这个正是因果。你前世讲重视善知识,不努力去求明师,这岂不是因果吗?好了,今世你不能找到善知识,这也是前世的因果。为什么呢?你前世没有积累这种福德资粮。所以说你很难找到善知识。所以说今世要想改变这个因果,今世就应该改往修来,改邪归正,去努力去参求明师。就应该去认识到善知识的重要性,就应该去升起对善知识的恭敬心,升起对善知识恩德的感恩心。如此积累自己的福德资粮,这样才是积今世因往世果。好,我就回答到这里。
问题八:请悲华禅师开示!请问自认悟了色空因果,可却舍不得身心该怎么办呢?
悲华禅师:该怎么办?哈哈!不是有句话叫“凉拌”么?该怎么办?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这里面就说明一个问题,自认悟了色空因果,这有什么,我觉得这只有一个办法,你赶快去参求明师,什么叫悟了色空因果呢?什么叫色空因果呀?什么叫自认悟了?这就是我们今天经文里面所说的,“愚心高傲,邪见自专,不肯下心参求明师,正真觉法”所经说他就不知道怎么办,是吧?他“或有学得一言一句,便为究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修少善根。生大果望。是人愚迷。不会佛意”。这个就是我们经书里面今天要说的东西。所以说没怎么办,这个时候应该先“凉办”一下。把自己这种想法先冷静一下,去想一想,真的我不需要明师?上无师证下无师传又真的就悟到了什么吗?所以说不用去想该怎么办,而应该去想一想就是说这个时候究竟到底发生了什么。一个真正明白的人他还会去问这样一个问题吗?“该怎么办?”对吧,这很显然。这个问题会让自己不好的。好吗,就说到这里。
问题九:请悲华禅师开示!请问密宗有不同的教派,修学过程是否只能依从一个教派而修行呢?
悲华禅师:我听明白了,不是这个问题了,密宗有教派,显宗也有很多教派,随时代发展的不同和现众生根器的不同会产生种种的宗派。这都是佛法里边随缘方便度化众生的不同方便所在。这个要不要修一个法门,我觉得这不是你现在要管的事情。因为你依止了什么样的明师,那明师呢就会告诉你,你应该去怎么样修行。这个修行不是一个你要修哪派不哪哌的问题,你问的范围太广了、太杂了。因为我们自身的修行如果没有到,就不知道什么派的问题,这个问题必须去问创立这个派的祖师,也许他能解答的清楚。好吗?这个问题我就回答到这里。
问题十:请悲华禅师开示!请问拜师前是否可以向师父了解师承呢?
悲华禅师:当然可以,如果你了解师父的师承这又有什么不可呢?这个了解这个师承对你是非常有好处的,同时也可以增长你的信心。一个信心不满的弟子事来说,他知道师父肯定是有师父的,他会了解的,要不了解这个,他来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信心不足的表现。但是呢象自己师父了解师承,比如说师父曾经修学过什么法门,是怎么样的一种传承,这个非但可以了解而且也应该去了解,这样呢有助于那些信心不足的弟子,那些很难有正见的弟子,免入岐途。也许对他也是有好处的。好吗?就说到这里。
[此帖子已被 释悲华 在 2004-11-23 17:38:58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慈~觉空 在 2005-6-19 23:06:15 编辑过]
[此帖子已被 心海 在 2005-8-15 21:10:51 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