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禅师与弟子们进行佛法教学和交流的网络公益平台。[1]福建:大院山-专版分享 → 15年大年初一(2月19日)云林寺修行日记
查看完整版本:15年大年初一(2月19日)云林寺修行日记
2015/2/27 14:03:00
   记得上周日共修时见到大殿的蝴蝶兰花,枯萎了,想到大年初一要庄严道场,要换盆新的。花是国庆时普会师兄买的来的,当时感觉很漂亮,觉得师兄能供养花庄严道场,很随喜!于是早上去花市买了一盆。
  11点左右才到寺里。见水泥路和土路上已停满了师兄和信众们的车。寺里的八角古井的围栏上挂着彩色气球,内观堂屋檐边上挂着佛教彩旗,随风飘动。寺门前挂着两个大红灯茏。寺院前信众们忙着烧高香、烧纸钱、放鞭炮……
  一进天王殿就见到前几天师兄们自己用砖头和水泥砌成的新的香炉,应该是在上师的指示下做的吧,我这样猜的,自己也很惭愧,因为节前自己有答应用模板倒水泥做个香炉的,没有发心,迟迟没行动,没做成。
  大殿中,上师正在陆续接受弟子和信众们的礼拜、供养,上师不时有做开示,并为大家戴上“珍贵”的象征吉祥的加持品。普敬师忙着为做消灾、祈福和捐建寺院的信众写红榜,请香处、烛台旁、厨房……师兄们都在忙着做接待和为午斋做准备。
  我先带着准备好的“红包”,在上师面前跪拜顶礼,上师让我伸出左手,看到上师亲自用红丝线串着一颗“菩提子”,念动咒语,在我左手腕系上。我心很欢喜,磕头感恩上师!见到许多师兄和信众手上也都戴着红色的“加持品”,心里很欢喜! 
  随后我也帮忙看护整理烛台。
  今天有几位师兄是带着家人一起来烧香祈福的,和我们一起吃午斋。
  吃完回来,见到上师还在为信众做开示,连吃饭的时间都没空,信众有问,上师还说“吃过了”,不忍打断,继续为大家做开示。
  “要去爱别人,不是老想着要别人都来爱我,要付出,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这孩子长大了……不过这个年龄就要注意培养她的德行,不能溺爱……”上师对一位师兄亲人,在外地做县长的信众和他女儿做开示……“你爱爸爸吗?”“爱”小女孩答到,“对啊,要像爱爸爸一样,扩展开来,去爱更多的人……”
  “(你与家庭的关系)这就靠你的修行,心能转动外缘”上师不时对两位带一家人来的师兄们做开示,
  “夫妻两个学佛不是谁支持谁,是你们自己各自的事,各自追求向上“善”的心……”
  “婚姻生活,一个是靠你通过学佛修行的所学的道理,怎样很好运用和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讲世间的,另一方面是讲出世间的追求解脱和永恒的幸福……” 
  “要像古人讲的,相敬如宾,相濡以沫……”
  “在佛法看来,一切都是因缘合和,两个人就像两条线,因缘合和,因缘会聚,就在一起,这个点产生交集,那有的就(有缘得遇佛法)走向光明,有的可能走向黑暗、堕落……”(以上记录大意如此,可能存在偏差。)
  ---上师对大家的开示仍历历在目。
  下午,送走了大部分信众,上师召集大家在客堂做新年的第一次议事和开示。
  普敬师、普颖、普顺师,依次做上师左侧,普照师兄做上师右侧,上师让常来寺院的在家弟子做到客堂上来,普辉、普毅和我就坐,普进师兄在下面负责上师茶水,其它师兄做在天井。
  普辉师兄这一段时间都积极主动地做会议记录,普照师兄提醒,现在做记录就有个问题,就是每次开会的内容很难很好地落实,所以你做记录,不要把它记好就放在笔记本里了,要时时地说“出来”提醒下大家,什么时候开会的什么什么还没有落实,时时提醒下大家。这样更有意义。
  接下来,上师主要让我们每个人做下对去年的回顾和对新年的展望,每个人都谈谈。
  第一个原本是普敬师先发言,他说再想想,其它先说。
  “顶礼上师!师兄们,大家新年好!先恭敬顶礼,问候”从第一句问候语,上师就对普颖师兄做了纠正和开示。每个细节都体现着修行。
  通过普辉师兄的发言,在上师开示和普照师兄的提醒下讲到:三欢喜不是做,是修,是修三欢喜,而不是单纯的做三欢喜……
  轮到我了,我先站起来问候大家,没在坐回原位,上师开示:要像佛经里一样,绕佛三匝,就回到座位上发言。让我礼敬和问候完就入坐发言,同时上师指出了弟子的一个习气,弟子当下感觉很惭愧,自己在上师之前已有的几次提醒之下,开始觉知到自己确实是有这样的恶习,要反省,改过。  
  我从行“三欢喜”的第一欢喜讲,上师开示说要先有发心。弟子当下没太明白,回头想了想,有些明白了。的确发心很重要,要讲发心。讲到第二欢喜,我说过去一年上师交待的事很多没能很好的及时完成,今年要有进步,要努力及时做好,并在此基础上发心主动去承事。上师开示,这不是我的关键点,这说的应该是另外一位师兄要改善的地方,上师接下来提到了比如关于“视频房间开展学习”这个事,做为管理者,组织者,参与者,应该怎么做?弟子的理解是:没有去很好的思考理解承事的法意,所以承事“做不好。就像上师在国庆法会对每位弟子的“开示”,对我说:没有人说你做事不积极,就是做事没头脑。弟子很惭愧!上师接着说“你已经这样“冲”了两年了”,弟子当下深感惭愧!归依两年,仍然没有突破这个障碍,现在要好好反思,争取今年有所突破。
  普顺师发言了几句,上师就说不对。弟子也感觉到了不对,但是还是不很清楚。上师就能在听了表面讲的话后就知道内心不是那个意思,弟子感觉自己的修行还不够,觉知力和对归依法义的理解还要提高。这时,普敬师双手一摊,朝向上师的动作(表达归依的法义,弟子理解有奉献,真诚表露,朝向上师三宝之意),上师向他竖大拇指,普照师兄说这是拈花一笑。上师说这是靠悟的。随喜普敬师!
  普毅、普进、和智觉……等师兄也有发言。
    最后轮到普敬师。最大的感受是师兄这段时间有了较大的进步。能够“走出来”,更与师相应,开始去承担了。这归功于上师长久的慈悲教导。
  讲到“三欢喜”,上师感概到:上师依止上师的几位上师时,一直觉得自己“没有用”“是多余的”“是麻烦上师的”,“因为上师的上师真的需要那一点财物供养吗?真的需要上师做什么事吗?真的需要上师的法供养吗?相反,上师修行上的疑惑要请问上师的上师,修行到了什么境界也要请上师的上师做印证。不管三欢喜的哪一方面,其实上师的上师都不是真正需要这样供养的(三欢喜指三方面的供养)。上师讲了从依止坤山长老到苏康敏达尊者,再到布楚活佛,到普扎活佛,上师讲了很多以前修行的相关的事。弟子现在更明白了,学佛修行是自己的事,三欢喜的一切都是上师调化我们内心的一种方便。和每次一样,上师讲到以前修行的各种故事,更让我坚定了对上师的信心。
  期间上师还对归依法义:信心是归依的基础做了开示。“信心是基础、归依是行为、对象是上师”。上师还开示,归依心不纯正的弟子,把上师当“伯乐”希望在上师这里得到认可,把上师当“爱人”,把上师当“有大能力的人(这也显示对上师的一种信心)”这三种都不是正确的归依。其实上师比“伯乐还伯乐”(智慧)、“比爱人还爱人”(慈爱)、“也有很大的“力量””,但关键我们要有正确的归依心。
  上师再次开示:皈依,皈,反黑为白,扭转自己(上师边说边做着示意的手势),依,依着这个方向精进。所有的佛法都可纳于其中,纳于皈依。上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佛法进入我们的内心。
  上师开示到天黑。
  我随后告退下山了。
  感恩上师!!!

 

2015/2/28 23:28:00
顶礼上师!<div>
</div><div>随喜普光师兄细致分享!</div><div>
</div><div>感恩上师!</div><div>
</div><div>弥勒尊佛!</div>
2015/3/2 23:04:00

顶礼上师!弥勒尊佛!

感谢普光师兄的分享。

南无弥勒尊佛!南无弥勒尊佛!南无弥勒尊佛!

2017/1/8 3:45:00
随喜普光师兄。师兄记得清楚,写得明白。我看得欢喜,谢谢师兄让我又机会听闻到上师的殊胜开示。
Powered by BBSXP 2008 MSSQL © 1998-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