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禅师与弟子们进行佛法教学和交流的网络公益平台。祖师大德 → 关于大般若经和译者玄奘法师的感应
查看完整版本:关于大般若经和译者玄奘法师的感应
2014/2/11 13:04:00

    《大般若经》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共600卷,唐玄奘译。是宣传大乘般若思想的印度佛教典籍汇编。它共包括大小16部经典,称十六会。

    从产生的先后次序看,在这十六会中,第二会(《二万五千颂般若》)、第四会(《八千颂般若》)和第九会(《金刚般若》,即《金刚经》)表述的是般若经的基本思想,产生得较早,大概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其它各会则是在其后的几个世纪中逐渐形成和增补的。

    从所述的内容看,第一会至第五会各会的篇幅虽然长短不一,但内容大致相同,都是对般若思想的全面叙述;第六会至第九会则是摄取大部的精华,论述“无所得空”的法门义理;第十会是佛对金刚手菩萨等说一切法甚深微妙般若理趣清净法门;第十一会至第十六会则依次叙述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一般认为该经最早出现于南印度,后传播到西北印度。

    般若类经典很早就传入我国。现存最早的是东汉支娄迦谶译的《道行般若经》,10卷,又称《小品般若》,它相当于《大般若经》的第四会。其后又译出《光赞般若》,《放光般若》、《摩河般若》、《金刚般若》等十余部,但始终未能把全部般若经搜罗齐全。

    玄奘赴印度求法,寻访到《大般若经》的三个梵文手抄本。显庆五年(660年)正月一日,玄奘开始着手翻译这部长达二十万颂的巨著,当年他已60高龄了。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由于这部经的篇幅太大,弟子们劝他作一些删节。玄奘起先也动心了,打算仿照姚秦时代著名翻译家鸠摩罗什的先例,对《大般若经》删重略繁。可据说当夜就作恶梦,不是梦见在悬崖顶上摇摇欲坠,就是梦见猛虎噬人。吓得一身冷汗。第二天,玄奘向弟子们叙述了梦境,认为这些梦境是向他示警,所以下决心按原经译出,不加改动。据说后来做梦,就梦见诸佛菩萨眉间放光,光芒一直照到自己身上,自己身心十分愉悦;又梦见自己持花执灯,供养诸佛;还梦见自己坐上高座,给大众说法,许多人围绕着自己,赞颂行礼;又梦见有人向自己敬献珍贵的水果。醒来精神十分愉悦,翻译时更加兢兢业业,一个字也不敢增删。“文有疑错,即校三本以定之。殷勤省覆,方才著文。审慎之心,古来无比。”由于自己年事已高,他很担心自己在有生之年中翻不完这部经,常常劝勉弟子及助手努力辛勤,勿辞劳苦。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龙朔三年(663年)10月23日译完全经。第二年,玄奘就去世了。玄奘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为了事业而献身的奋发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大般若经》的中心思想是讲诸法“性空幻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假而不实,本身并没有一个常一自在的自性,所以叫做“性空”。然而自性虽空,因缘关系却是存在的,也就是说事物并非绝对地不存在,并非虚无,只是幻化不实而已。所以叫“幻有”。只有把握这种“性空幻有”的道理,才能真正契合世界的实相,得到解脱。这部经还宣称大乘即般若,般若即大乘,大乘般若无二。它作为大乘佛教的理论基础,被称为诸佛之智母,菩萨之慧父。
    《大般若经》在印度十分流行。先后成为印度佛教大乘中观派与瑜伽行派尊崇的基本典籍。此经在中国译出后迅速流传,影响十分广泛。被当作是“镇国之典”,认为书写、受持、读诵、流布该经,均有莫大功德,死后可以升天,得到最终解脱。所以许多寺庙都诵读、供养此经,作为积聚功德的重要途经之一。

玄奘大师翻译大般若经时,先做恶梦,后出瑞相【10.4.9译经瑞象(玉华寺)(659-663年58-62岁)】《慈恩》 

为了专心翻译大般若经,奘师请求移居玉华寺(即前玉华宫),这是一部大经典,梵本原文就有二十万颂,内容很多,翻译起来自然不容易,参译的人常常建议采取节译的方式。奘师考虑了很久,也想采纳大家的意见,效法鸠摩罗什着重意译,去繁从简。不料才作了这样的决定,当天夜里就有恶梦,非常恐怖:或经历危险,孤独无助;或遇猛虎追逐,不能脱身,常常在汗流浃背中惊醒,这种异常现象,好象在对奘师的决定提出警诫。奘师审自思维后,即重新向大众宣布,仍采广译不删略。 

果然,宣告当晚,奘师就梦见诸菩萨眉间放光照在自己身上,有说不出的舒畅;又见自己持着花、灯,供养诸佛,或者上升高座为大众说法,受大众围绕赞叹,恭敬供养。从此以后,奘师在翻译大般若经时,不敢删略一字,完全按照梵文原本翻译。 

奘师在译大般若经时,除了自己频频见到瑞相后外,助译的法师大德们也多有梦见祥瑞。 

玉华寺住持慧德法师和译经大德嘉尚法师在奘师译到初会的严净佛土品时,同时梦见玉华寺内广大清净,布置庄严,幢帐宝舆、花旛伎乐充满寺中;无数的僧侣手执华盖,捧着经中所说的各种供具来供养般若经,信道两边墙壁都装饰得美仑美奂,名花铺地,直通译经院内。 

译经院内宛如内宫,三堂说法,奘师居中堂。他们惊喜而醒,同去参礼奘师,详细描述梦境,奘师很高兴的说:「现在正翻译到这一品,诸菩萨等,必有供养,诸师等现在该相信了吧。」 

而更奇妙的是,在肃诚院旁棵双奈树,当般若经翻译快圆满时,忽然在不是开花的季节,几次开花,而且每次均只开六朵,每朵开成六瓣,红白都有,鲜艳可爱,当时大家都认为这是般若再度弘扬的先兆,六瓣应是象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襌定、智能等六度。 

奘师在翻译这部经期间,特别用功,并常勉励大家说:「我年事已高,加上这部经又很大,恐怕在我生前无法译完,因此大家要加倍努力,勿辞劳苦!」 

龙朔三年十月二十三日,这部六百卷的大般若经总算圆满完成。奘师欢喜合掌告诉徒众: 

「这经和此地有缘,我之所以能来此玉华寺,完全是这部经的力量。从前在京城,因外缘牵乱,事务繁忙,我一直担心会无法完成。现在能够顺利完成,可说都是诸佛加被,龙天护持的结果。这是镇国大典,人天至宝,各位应当感到欢喜荣幸。」 

当时玉华寺的维那寂照法师,为了庆般若经译成而设斋供养,并将经文从肃诚殿请到嘉寿殿斋堂,当众宣讲读颂。正当迎经时,经卷忽然大放光明,异香远播,奘师更加欢喜的说: 

「这部经中说:『此方有乐大乘者,国王大臣、四部徒众,书写受持,读诵流布,皆得生天,究竟解脱。』既然有这段经文。不可不宣告大众周知。」并令弟子窥基奉表奏闻,请求皇帝赐写经序获准

《大般若经》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共600卷,唐玄奘译。是宣传大乘般若思想的印度佛教典籍汇编。它共包括大小16部经典,称十六会。

从产生的先后次序看,在这十六会中,第二会(《二万五千颂般若》)、第四会(《八千颂般若》)和第九会(《金刚般若》,即《金刚经》)表述的是般若经的基本思想,产生得较早,大概成书于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其它各会则是在其后的几个世纪中逐渐形成和增补的。

从所述的内容看,第一会至第五会各会的篇幅虽然长短不一,但内容大致相同,都是对般若思想的全面叙述;第六会至第九会则是摄取大部的精华,论述“无所得空”的法门义理;第十会是佛对金刚手菩萨等说一切法甚深微妙般若理趣清净法门;第十一会至第十六会则依次叙述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一般认为该经最早出现于南印度,后传播到西北印度。

般若类经典很早就传入我国。现存最早的是东汉支娄迦谶译的《道行般若经》,10卷,又称《小品般若》,它相当于《大般若经》的第四会。其后又译出《光赞般若》,《放光般若》、《摩河般若》、《金刚般若》等十余部,但始终未能把全部般若经搜罗齐全。

玄奘赴印度求法,寻访到《大般若经》的三个梵文手抄本。显庆五年(660年)正月一日,玄奘开始着手翻译这部长达二十万颂的巨著,当年他已60高龄了。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由于这部经的篇幅太大,弟子们劝他作一些删节。玄奘起先也动心了,打算仿照姚秦时代著名翻译家鸠摩罗什的先例,对《大般若经》删重略繁。可据说当夜就作恶梦,不是梦见在悬崖顶上摇摇欲坠,就是梦见猛虎噬人。吓得一身冷汗。第二天,玄奘向弟子们叙述了梦境,认为这些梦境是向他示警,所以下决心按原经译出,不加改动。据说后来做梦,就梦见诸佛菩萨眉间放光,光芒一直照到自己身上,自己身心十分愉悦;又梦见自己持花执灯,供养诸佛;还梦见自己坐上高座,给大众说法,许多人围绕着自己,赞颂行礼;又梦见有人向自己敬献珍贵的水果。醒来精神十分愉悦,翻译时更加兢兢业业,一个字也不敢增删。“文有疑错,即校三本以定之。殷勤省覆,方才著文。审慎之心,古来无比。”由于自己年事已高,他很担心自己在有生之年中翻不完这部经,常常劝勉弟子及助手努力辛勤,勿辞劳苦。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在龙朔三年(663年)10月23日译完全经。第二年,玄奘就去世了。玄奘这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为了事业而献身的奋发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2014/2/15 17:33:00

顶礼上师

感谢上师慈悲开示!弟子从玄奘大师译经的过程中,弟子看到奘师译经时的梦境及后来的一些瑞相,感受

到自力他力都很重要,诸佛加持,自己努力做诸佛欢喜的事情,事事皆顺,违背佛意,诸佛不喜,会有惊怖。

弟子愿顺佛意,做佛欢喜之事。

弟子还了解到三宝的珍贵:玄奘大师发心译经,顺应佛意,自已精益求精,兢兢业业,佛力加持生出瑞相;

我们所看到的佛经都是这些大德们付出很多辛苦努力得来的;还有就是与玄奘大师一起译经的弟子和助手们,

如果没有他们的合和协作,也不会有我们今天看到的经书。可见佛法僧三宝之珍贵,弟子一定会好好珍惜!!

2014/2/16 14:26:00

顶礼上师!顶礼玄奘大师!

玄奘大师为后人开示,我们在转载佛经时,对经文一字都不能修改,绝不能按照己意想当然的增删,这样佛陀的本意才能顺利流传到后世。

Powered by BBSXP 2008 MSSQL © 1998-2024
Processed in 0.0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