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禅师与弟子们进行佛法教学和交流的网络公益平台。其他整理稿05和06年国庆北上弘法讲法录象 → 楞严悲华法师2005年北上弘法系列二
查看完整版本:楞严悲华法师2005年北上弘法系列二
2012/2/20 21:10:00

楞严悲华法师2005年北上弘法系列二

 

 

 

皈依之理的阐述(二)

 

(上接第一部分)

(佛陀说在这一天结夏安居结束的这一天,僧众合和共住完了的这一天让他广设供养,去供养僧众,僧众通过咒愿回向去把他母亲给超度了,不但把他母亲给超度了,还把相关的有缘,所有的众生全部给超度了。你说这个僧众超度的力量利害不利害。并没有说要等到一个开悟证果的人来超度,因为僧里面有凡圣的区别,有证果的僧人,有证果的大菩萨,还有虽然没有开悟没有证果但持戒清净的比丘,还有正见的比丘,都是圣凡。大家如要有兴趣再去阅读《大乘本生心地观经》,里面对四种僧宝说得很清楚。)

 

僧宝有好几种。

一种象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观音菩萨,但这要有菩萨心,他本身就代表着法。所以我们的皈依境里面,你看那些图,佛祖坐在中间,菩萨在两边,以下是目键莲尊者、舍利佛等,其实也是代表佛法僧三宝,因为这些菩萨都是表法的。他就是法的本身,他已经证得了菩萨的果位。就如同一位在家的菩萨,他如果是登地菩萨 ,他实际上和僧宝是无二的。

还有一种是象舍利佛和目键莲尊者这样的声闻圣者僧宝,他们已完全证得了内心的解脱,不受轮回的苦,他应供,值得我们人天供养。

还有一种是属于持戒清净的僧。

还有一种虽然不是很圆满的,但是他却具有佛法的正见。

所以真正的僧宝,他无论怎么讲法,哪怕他嘴巴是结结巴巴的,他不会让众生迷失正道。就算他自已做得不好,他说的话还是遵从佛陀的话。你看现在有谁教导人对出家人是不要恭敬的,有没有?听说过吗?这是不对的。如果有这种教导那肯定是不对的。出家人再坏再坏,你恭敬他还有个尊严啊。除非这个人假冒出家人,比如说有的要饭的,他把出家衣服一穿,其实啥也不懂,他是假冒出家人化缘。即使是假冒出家人,你把他当作真实的出家人来发心供养,有没有功德呢?也有功德的。释迦牟尼佛前世曾有一次投生为狮子,狮王,有一个猎人很想捕猎这只狮王,因为狮王长得太好了,猎人很想取它的皮,狮子也很聪明,不让他靠近,他于是就把出家人衣服穿上,把身体全裹在里面不让狮王看到,然后一箭就把狮王射中了,狮王本想去抓他的,结果一看他身披袈裟,因为对僧宝恭敬的原故,它就默然了,结果就往生了。我们佛祖对僧人尚且如此恭敬。所以正见明确者是僧宝。这种僧人是非常重要的,他就是僧宝。合和共住的这种僧团他的加持力量就更大了。

藏地有很多活佛,他不受亡财,超度的钱他不要,他就回施给僧众。以前曾经有很多人被供养过,非常名贵。弥勒菩萨也是三十二相。佛的姨母叫大爱道比丘尼,是第一个出家的女众,她当时曾经供养给世尊一套金龙袈裟,那袈裟很名贵,金光闪闪的,全是用珠宝串起来的,佛陀就回施僧众,说供僧功德和供佛功德是一样的。但是你说这么名贵谁愿意穿,结果没有一个人敢穿。这时弥勒菩萨走过来了,佛陀说你穿吧,他就说穿就穿吧,结果穿着就走了。这也是菩萨度化众生的一种。弥勒菩萨他能穿的来。这是佛陀回施给僧众。我们去看佛陀在世的时候是非常敬重僧团的。

所以说你不能说没有开悟没有证果的僧众不能超度亡灵。那么我请问你,你怎么知道他开悟了吗?既然你自已都开悟了,为什么自已不超度而去请僧人超度?所以这样说不对,不能说是没有资格。你说效果不好,当然,如果你能请到具德的高僧,他弹指之间就超度了,这是一点。还有一点,你自已要恭敬发心,通过种种供养僧宝,来修种种善行。你看地藏菩萨,把死者生前喜欢的东西拿来供养,那效果最好。这说明他能舍,这功德是由布施得来的,再由僧众加持而产生的,对吧,这是多方面的因素。因此不能这样讲。先度自已是肯定的,只有先度自已才能度他人。再说就算度了自已,四果阿罗汉很多,证到四课他还不会开口讲经说法呢。你就算度了自已也未必能度他人。度人需要有一颗慈悲的心,大慈大悲的心,还需要大智慧。当然了,大慈悲大智慧都来自自已的内心,都是从修行而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已努力地修行就能超度他人。一位在家修行的居士把自已修行的功德回向给家里人就够了,他胜过一切。一位出家修行人把修行功德不但回向给现世的父母,十方三世的父母皆回向。你说他能超度吗?当然能超度了。

 

另外一个问题:自已疑心重不随众,自已应该诵什么经?

疑心重是什么疑心?疑心有三种。一种是对师疑心,对老师、师长、师父产生疑心,产生怀疑;一种对法产生怀疑,觉得我修这个法有用吗?有成效吗?一种是对自已产生怀疑,是没有自信,觉得我这种人修死了也没有用。这三种东西都构成疑障,所以要看他是哪种疑心。如果是对自已不生忏悔心,疑心重重,一直看着别人,那他与修行是无关的。疑心重该念什么经这也把我难倒了,因为我从来没见过有哪本是专讲疑心重的经。但我知道,“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这是《华严经》里面说的。还有《大智度论》里面说:“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心是入道入佛之门,信心最初来讲是讲诚信,比如说我们修行人能做到说一句话做一件事情,说话讲信用,这就是最初建立的信。人无信不能立,别人为什么能够相信你,就是因为你说一句做一句。如果今天早上说什么,下午你自已又忘了自已说过什么,这不诚信啊。自已修行也是这样的,只是光喊口号,不去落实,解行不相应,那就没有信字。随着这样修行,功德的增上,因为你有修行,因为你有功德的增上,所以说慢慢地你对师、对法、对自已的信心不就增长了吗?信心是靠依教奉行而增长的,是靠功德的显现而增长的。不是说想信就信。

无信体现了我们什么呢?业障!为何众生不信佛法,什么原因呢?是因为他信仰不同吗?不是!是因为他运气不好,没碰到法师开示吗?不是!很多人听到法师开示,他也没信佛啊。在于他的善根。真正的原因是什么呢?两个原因。一个是怀着邪见,因为对人生对自已其实没有完成了解,却执着在错误的认识上。既然执着在这种认识上,那他还什么要信佛法呢?所以他不信佛。还有一种原因使他不信佛,就是他对世间看不透,对世间贪受不舍。有时候问他为什么不信佛,他说,听说出家是不吃肉的,我那么喜欢吃肉,你让我不吃肉是不行的,因为我不想不吃肉,所以我不信佛。这说明什么呢?这是一种贪受导致的。因为无论你跟他讲道理讲得再好,但是他就是不肯放弃这种贪爱。他没有认识到这种贪爱就是我们痛苦的因。他如果能明白这个就会来信佛了。虽然我习气难改,但是我还是要努力地改变自已,慢慢地做到。本来不吃肉是菩萨戒里面一条很重要的戒,结果却被提高到这样一个高度,变成了要不要皈依三宝的一个关墙,就是这个原因构成的。何以故呢,就是我们现在的众生贪爱很重的原故。比如说居士五戒,象南方有些人,一听说不邪淫戒他就吓死了,一说五戒可以不全受他马上就报名了,可以受不杀生戒不偷盗戒,不邪淫戒以后再受吧。何以故呢?他很怕,怕舍爱。因为邪见,所以这个人不信佛,也就是疑心。既然知道了他的道理就从这里找原因。

该诵什么经看哪本经可以使他生信心呢?比如说,他如果对因果不信任有怀疑,让他诵《地藏经》,《地藏经》里面对种种因果说得很详细,还可以看《地狱经》,《百业经》等等,这些都很深入地讲到因果的关系。如果他对师父怀疑没有信心,那你让他看《善恭敬经》,有一本《善恭敬经》是讲如何侍奉善知识的,还可以看《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前行,反正与此相关的经论都可以让他看。他通过学习明白了这个道理,他的信心就会增加。

遇到这种人该怎么办?自净其意,没什么可以怎么办的。没有道理可以给他开示的,开示他不通,你就自净其意。如果他对你有信心,看你修行修的这么好,他也跟着学,那不就好了吗,这叫度化力。总不能把他绑起来吧,因为这是他的心,又不是他的行。行为好办,把他捆绑起来不让他动就行了,但是你能让他不想吗?佛陀说过,让一个邪见者转过来功德可大了,太不容易了。人最难弄的就是这个心,思想一挥动,转都转不过来,只能靠他自已, 我们只能提供个外缘。更不能起嗔恨心。因为从慈悲心的角度来说,对所有的众生应该把他看作是佛菩萨,生起这种恭敬心。把所有的众生都看作是正在修行的菩萨,既然正在修行话,他肯定有错误,就象我自已也有很多毛病。所以都要宽容对方,用一颗慈悲的心宽容对待的心来对待一切众生,这个就是我们要学的菩萨行,修行人该做的事。一生起嗔恨心,一生起烦恼的心、厌恶的心就是嗔心,这就是使我们轮回六道的因。所以这样的正念就是我们待人处世的原则。所以该怎么做我就提示到这里。好,看下面的问题。

 

问题四:三皈五戒的弟子在外面说寺院里出家人的过失,业果将会如何?如何挽回?

法师:不可说四众过失,这在菩萨戒里面有明确的要求。作为三皈依的弟子千万不要做毁破三宝的事。何以故?你跟一个不信佛的人说一句毁破僧人的坏话这个罪业可大可大了。哪怕你看到这个师父确实不对,你也不能说,更何况是在道友之间说过失。不要说出家僧众不可说过失,连在家居士都不要说。因为菩萨戒就告诉我们,不能说四众弟子的过失。会得什么业果呢?业果就不敢说,太可怕了。我和你们说一个故事,佛经上的一个公案,大家听了就明白了。以前有一位师父出家也没多久,世俗的习气也没断,他喜欢看热闹,有一次他走出去托钵,看见一家人在烧纸钱在那里哭,是母女两个,原来是她丈夫死了,然后这女儿看到有一个出家师父躲在树下面看她们,就随便说了一句很不恭敬的话:“这只乌鸦什么什么的。”因为当时很烦嘛。结果这话传到佛陀那里,佛陀就说了,这个女子将来的果报很惨,她要五百世做乌鸦。这话传到她母亲那里,她母亲很尊重佛陀的,因为佛陀是天中尊,她就不明佛陀怎么会诅咒我女儿五百世作乌鸦呢?于是她就跑来找佛陀。因为过去印度的人心眼可直了,跑我们东北人一样,有啥说啥。她一定要问个明白。佛陀说,不是我去诅咒你女儿,我也不可能去诅咒你女儿。她说我女儿只是随口说说呀。佛陀说,还好,只是随口说说,如果是真心说的话果报还永远不止这些,那还要轮回到地狱道中不知多少回。现在还算好的,只是五百世做乌鸦。

我再举一个公案。以前有一个老和尚带着一个小和尚修行,老和尚年纪已经很大了,有一天他在念经,一边念一边听,声音很难听,这小和尚就说;师父啊,“你念经声音太难听了,象牛叫。”老和尚其实是一个已经得道的人,他回头一看,说:“你赶快忏悔你刚才说的话,根据我的观察,你会五百世做牛啊。”有这么严重吗?因为他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了。你所对的对境越高,造的业就越大,果报就越惨。所以说一句坏话都不能说,更何况到处去说出家人的过失。所以以后大家如果听到哪位在讲法的时候告诉你说:“我们做人就是要直率,好就好坏就坏,是非要分明,说他外道也可以”。千万不要信这种歪理邪说。因为从皈依三宝来说,皈依这个理里面就存在着对三宝的恭敬,哪怕是一片袈裟,不问破戒还是持戒,这是个真理,不信大家翻开经书去看。看所有的律藏所有的经书,佛陀一再说到。这个问题就说到这里,我看大家很有智慧,一听就能明白。

如何挽回?忏悔!没有其他办法,赶快改过,不要重犯。如果他是你家里人的话,如果有威势的话就强迫,“你如果再说这样的话,我拿个针把你的嘴给缝了。”因为缝了针会痛但你不能再说这种话。有威势可以这么做。没威势你跑到大街上这么做结果是给人打了一顿,反而骂得更凶。有些居士学佛你不要硬着来,学佛不在外表在心里。你的因缘没成熟,你不要强迫家里人。你一强迫他给你发火,结果把佛相给撕了,把佛像砸了,这就造业了。所以不能硬着来。这个因果要知道。

 

问题五:尊敬的法师,因本人要往生,家中乱成一团,因被外道控制,应用哪一种忏悔,使其早日回到母亲身边来,请法师慈悲开示?

法师:这位居士为什么说自已快要往生了呢,也许因为自已觉得时日无多了。其实人生很短暂,很无常,其实我们随意一观察就会看到周围随处都是无常,看到别人在死去,其实就是自已在死去。但是因为大家出离心不生,心里不惊不惧,老大未生出离心,甚至到了很大的年纪也不觉得死亡的恐惧,这个对修行来说是个很大的障碍。看到别人就想到自已在死亡。过去莲池大师因为看到别人办丧事,就突然心有所悟,天天这样观察,觉得是自已躺在里面,从此他生出离心出家修道去了。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一看就明白。这位居士就有点麻烦了,他家中乱成一团,被外道所控制,他这是往昔生中自已的业障,就是说过去生中自已没有好好地供养三宝,依止三宝,结下的缘是恶缘。或者你曾经有一世中去结交外道,去祈求啊,大家明白吗?你一天到晚去求大仙,大仙与你特有缘,他下世转世过来他又会找你,因为与你特有缘啊。你如果天天求请师父,求请善知识,那善知识、师父、三宝跟你有缘,你不在他也找你,这就是缘。

既然有这种缘该怎么办呢?该用哪一种忏悔?该忏悔自已往昔生中对三宝的不恭敬,往昔生中因为破皈依僧而亲近外道徒众这样的罪业,如是因如是果。你要通达三世因果的关系。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就是这三世因果的关系,所以要有正知见。就应该这样忏悔。忏,就是用心去改,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悔,就是悔恨,生起行为来去做。该怎么样去做呢?这时候你应该冲破阻力,去祈求三宝加持。因为我不知道具体情况,我们这里也有很多出家僧众。象藏地的人往生的时候都把他抬到寺院里面去,让寺院为超拔。我们这里也有一些专门往生的寺院。其实不是说专门往生的寺院,每一个寺院都合适往生的。你见到一位出家人临终的时候给你开示,那是好得不得了。就是没有出家人也有个清净的佛友在耳边提起你正念往生,那也是福报。所以这个悔应该是尽最大的可能去亲近僧众。或者这样说吧,如果家里人还尊重你,你就说,“我是快死的人,我一听那个心乱,我一看那个我心烦,我心烦了我死后还能去哪里吗?你就同情同情我吧,帮我找一位我喜欢的师父过来。”对不对?去请清净的出家僧众来为我念经超度。开着念佛机,或让助念的人去念。“我就求求你们。”这样去跟他们沟通,也许会听你的话。就算是没办法,但也要尊重快死的人吧,要创造这样的缘。非常不一样,因为缘太重要了。

以前有一位上海的女大学生来皈依我三天,因为她得了癌症,她修法非常精进,在这三天当中她能够通过内观战胜自已心中的这种痛,提起正念来,按理来说她又皈依了佛教,应该能往生。但是结果她又信了其他教,后来临终的时候又遇到了不好的缘,最后烦了又去找基督教的牧师去给她祈祷,这是非常可惜的,本来今生就可以即身解脱的。皈依基督教也好,也许这是她今生的缘份,是自已所造的业,能往生天道,然后又堕落,今生一死,来世不复,谁知道以后能不能遇到善知识呢?所以是这种业导致的。

所以我们若有这种业要忏悔。这是什么业知道吗?这是因过去生中对佛法僧三宝没有坚定地依止。这个也很惭愧,说这些不知能不能够对这位同修有所帮助。早日回到母亲身边,这个说的不太清楚,应是早日回到佛门当中来。

 

问题六:请法师开示依止善知识的条件和方法是什么样的?

法师:依止善知识这个不是手指的指,是停止的止,依靠这个而止息自已的妄念烦恼。依止善知识的条件和方法?这个问题问得挺好,但也挺大。我这扼要地来说。依止善知识的条件是什么呢?也就是说善知识的条件和自已的条件两方面都要考虑。

善知识必须具德,简单地来讲,善知识需有一颗非常没有偏坦的诚实的心,无有偏坦的诚信的心。他很坦诚。不是说你这个很有钱或长相很好他就特别欢喜,或者说很烦恼没有请他来他就不愿意摄受你,是没有偏坦的诚实的心。而且非常诚信,有就有没有就没有,这就是善知识的相。还有一个,就是具有真正的大慈大悲的心。因为只有一颗慈悲心他才会不厌其烦地去教化你,为你承担这些业和引导你。所以遇到大乘菩萨那是你今世极大的福报。遇到一个罗汉,除非你跟他特别有缘,但他未必能够跟你说法,未必能够完会地摄受你,他发心不广大。所以具德善知识必须具备大慈大悲的体性,这看得出来。

然后,你看这善知识是否有解脱的能力。也就是说他烦恼现前很快就能解脱。如果一位善知识他整天自已烦恼得不得了,走路也一抖一抖地,也不正经,能懂什么呢?

还有一个就是是否深信因果,有强烈的出离心。这些都是具德的善知认所具有的。

大家要衡量善知识要以正法来衡量。比如说,这上师头上会放光,这算不算善知识?我看这师父眉头发光,是不是很有道?练气功的头上也会发光啊。当然,并不否认有德的师父也会出现这种功德的显现。但是你一定要从心行上去看。对善知识还有很多的讲解,大家可以去广学。比如说善知识具有持戒的相,他会赞叹持戒,虽然他有时候会示现偶尔犯戒,那是为度化众生的方便。但他始终不让众生入非法行。他始终赞叹持戒的功德,他不会说没关系,喝酒尽管唱,干坏事尽管干,这是大方便大智慧大修行的人干的,没事,干大事不拘小节。他这样的时候你要小心,不要依止。你不要说我的法很高,是密法,我给你灌完顶以后你啥经书都能看,啥事都能做,不是这么回事。

依止的方式很简单,就是以三欢喜来承事善知识。你依止已经很深入了,不能象刚开始那样泛泛而谈。哪三欢喜呢?简单来讲,一是供养欢喜,出钱出力出财,怎么样都肯干,都是护持师父的道场,让师父安心修法,安心讲法,这是供养,是一欢喜。二欢喜是指什么呢?是指承侍欢喜。承侍师父。承是承受,侍是侍奉。跑前跑后办事情。还有一点,真正的承侍欢喜是依教奉行。因为你做到了前面这两点,你的心已经成熟了,自然而然就做到依教奉行。如果一个连前面的侍奉和供奉都做不来,听话都不听的人,他能依教奉行吗?就算依教奉行他也是走偏的,他自已搞一套,不说他自已练什么功,反正他自已不对劲,不能如理如法地踏踏实实地去修行。他也不会成就。简要讲就是如此依止,就是分为三个阶段,由浅入深。

 

问题七;请法师开示藏密里的虹光法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修成,比如说要得到什么传承,什么人适合修?

法师:这个藏密里的虹光法不是说是藏密的,这是藏传佛教四大宗派里面的宁玛巴,也就是宁玛派红教,是旧的最早传的密法。后期发展起来的宗派格鲁派是黄教,噶举派是白教,萨迦派是花教,等等其他宗派,最主要的是四大宗派。这个虹光法成就示现成就是宁玛巴不共法,是大圆满里面的不共法。大圆满法是宁玛巴里面九乘之巅,最高一乘,就根器来讲是最高,哪怕我蹦得最高。你要看看你自已是处在哪种根器上,不是说法最高我蹦最高我就是最高的,成就最高的。不是的。修的法要与自已的根器相对应那才有用,才是真正最高的法。这个虹光身成就就叫虹光法,是以虹光身成就,他修行大圆满而成就。大圆满分两个阶段,一个是车却,一个是脱噶,车却讲起来象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开悟,脱噶就是在开悟的基础上,在这种不共根器的大信心的基础上,在上师的指点下修成了佛的法报化三身,因为开悟以后他证得了佛的法身,这个功用果德就能究竟圆满生起来。所以说他修行不共法可以达到顿超,甚至今生可以成就。有很多大圆满成就者临终的时候他就示现虹光相。他这种虹光相他要修到这个法就能成就。而有一种人成就是在临终的时候成就,也就是他生前修过这个法,他在临终的时候安住正念,他就当下获得解脱。比如说鼻孔中流出红白菩提就是成佛的景象。

有的人今生就获得了成就,象莲花生大师,今生就证得了无死虹光身。有个人就说,这个莲花生大师眷属带了一大堆,不象出家人又不象在家人,他真能证得那么大的功德吗?为了增强他的信心莲花生大师就说,你现在把手摸在我头上,他说我怎么敢摸师父的头呢,大师说叫你摸就摸没关系,他就一摸摸下去却摸不到莲花生大师的头,他身体没有,但看见有,因为莲花生大师已经证得了最高的果位,今生就已经获得了这个无死的虹光身。有的说,这个法这么殊胜,我赶快跑到西藏去学了。刚才有说过,你说禅宗有没有这样的大成就者,这就不好说。因为每一个成佛者或都成就者,他不一定以什么方式来成就。为度化众生的缘故,他都是随根器而显现的。

我再说达摩祖师。一百岁以后达摩祖师圆寂了,最后梁武帝听有人说见到达摩祖师,手里还拿着一双草鞋呢。有这么一回事吗?他赶紧回去开棺,本来开棺是很不恭敬的,但是为了验证就把达摩祖师的棺材打开一看,里面只剩下一双鞋,你说达摩祖师来来去去干嘛去了呢?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禅宗祖师里面有很多成就者都示现这种为使众生生起信心的相,但未必是出现这种情况。就如同说一个人圆寂以后,修行修到什么程度,有没有舍利子,没有舍利子就不能成就吗?不能这么看。舍利子是因为过去有位佛发愿给持戒清净者禅定功夫深者,让众生生信心而加持他生成舍利子。这个在发愿书里面有讲。但是我们并不能执着这种相一定是成就,你把他看作是成就者的显现,特殊的显现就对了。那这种稍进一层的时候身体会逐渐地缩小,但话说回来,以前有一位成就者曾经说过,本来我的身体可以缩小乃至虹光,什么都不留下,片甲都不留。有的成就者可以肉身飞升进法界,但现在这种成就者太少了,众生的根器修法的精进程度不一样。这位成就者说,因为我今生摄受弟子太多的缘故,所以说我现在只能是身体稍微缩小。本来对他这样一个成就者来说弟子的业障怎么样并不影响,但他也这样示现,大家这样理解就好了。

要得到什么传承,什么人适合修?这里可以告诉大家,有信心就可以修。从密宗来讲最重要的就是信心。佛法最重要的也是信心。但为什么密宗特别强调信心呢?首先我们要修行解脱道生起出离心,你对轮回的东西不生一丝的羡慕一心只求解脱,这叫生起出离心。这种出离心生起就使你去修道,能够钻进去安心去修道,然后修解脱法,然后还要发起大乘菩萨心,就是菩提心,发广大的信愿形成的。这种心再发起来落实到巨大的信心上,他能够对佛究竟的密义佛法生起信心。可以说信心可大了。密宗对自已的师父恭敬的不得了。大家看米勒日巴传记,米勒日巴对自已师长的信心是什么样的心?大愿大信大行者,他就有可能接受密宗的法。也就是说,真正的佛法,也就是隐藏在经中的密义他如何开解呢?为什么佛陀成道的时候不马上传法呢?原因就是因为众生信心不够。如果众生具备大信心,具备这种福缘的话,那法就能开讲。所以什么样的人正信佛教,他有信心有缘就能修行。

 

问题八:藏密十三根本戒能否请师父开示。

法师:这里说藏密十三根本戒说错了,是十四根本戒,在藏传佛教把十四根本戒视为一般普通的所有修行的密乘弟子共同所遵守的共同戒。其实真正的戒密乘戒还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比如说大圆满法中根据上师的三门身口意他就能够支分为二十七、二十五种根本的支分的戒,你受持哪种法哪种法就有特殊的戒。所谓戒就是说你要修这个东西你得够格。这叫戒。我们要想学佛,要皈依三宝,你连三宝的皈依心都没有你学啥。你要想修行成就获得禅定你得持戒啊。你戒持得不清净本身就是个恶人德行不够,又如何安住入禅定呢?对吧。你要想开智慧就得有禅定功夫啊。你的心都糟糟乱,不是昏沉就是散乱,你如何证得超越它的智慧呢?就是这个意思。它的功德力也很多,内容很多,大家现在可以广学。有的会上网的同修,从网络上就能看到很多这样的开示,你自已可以去学。但是我这里要说的一点是,这十四根本戒在汉地讲就是依止的戒,你跟着师父学你得守什么戒。这种显宗中的依止戒散见在哪里呢?大家如果去看律藏,里面好多好多都是在说如何承侍善知识的。其实它就是对这个的说明。也就是说,这个十四根本戒讲得很详细,是详细与简略的区别罢了。它其实是一样的。修更高的法要求有更高的戒律和发心。明白这个意思吗?比如说我是个在家人,我能不能够象比丘那样生活?当然,比丘的法事你不能够做,里面有住持佛法的作用,但象比丘那样自净其意那样持戒来修行,你能不能做啊?你可以做。因为那是种高标准,高要求。我们朝着高标准高要求去看齐的话不就增长我们的功德了吗?所以在家要这样来理解。密乘的十四根本戒讲的实际上就是如何真正依止善知识这种戒。这是相通的。哪怕我们没有受也可以参照着学习。研究的功德力这要看自已信心的程度。如果你对密法对这个法没有信心最好别去看。或者你不打算修行密法,那你不看也可以。明白这个意思吗?因为怕你看了以后不理解又生毁谤心。你打算学,愿意深入地学,就我刚才说的,所谓的密乘十四根本戒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如何依止善知识的戒律,你可以去看,看了也很好。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呵呵,怎么吓一跳呢?原来很多事情我不懂,深生惭愧。

我再说一下,十四根本戒的根本在哪里呢?就在第一条,不要诋毁善知识,不要诋毁自已的上师。上师在藏传佛教就象我们汉传佛教所说的师父,我们平常讲师父,都是跟着所有人学,把出家人叫师父,把出家人当老师,其实也不是,真正的师父是说你完全依止跟着受法的师父。藏传佛教通常称上师,至高无上的师父的意思,因为他把上师看作是至高无上的。为何呢?上师前面有分析过,从皈依佛法僧三宝,最终落实到这个师父就是善知识的身上。上师就是佛法僧三宝的总集体现,他代表了佛法僧三宝,他引导我们走的还是这条道。所以恭敬他,他离我们最近,恩德最大,他甚至比佛陀的功德还要大。为什么呢?因为你现在看到的是佛陀的雕像释迦牟尼佛,没有福报生在佛陀的时代。“忏悔此生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而我自已的师父就如同佛在,如同佛陀的化身一样教导我,这种恩德比佛的恩德还要大。如果你对如果自已的师父如此地恭敬和承侍,请问你能不能获得十方三世佛菩萨的加持呢?一定能的。如果一个人轻师慢法,你说佛菩萨摄受他吗?加持他吗?肯定不会!所以这是一条道路。这个十四根本戒,如果首先诋毁自已的师父,这个人连师父都敢骂,连师父都可以损毁,你说他是不是罪大恶极,那后面所有的十三戒全部都破了。啥都免谈。一个不尊师重道的人,不要说守密乘十四根本戒,显宗修法什么都全破了,甚至三皈依戒都摇摇欲坠,明白这个意思吗?明白这个道理吗?所以说这里面也无所谓保密不保密,秘密的法在你身上。谢谢这个同修提出这么有内涵的问题来。

 

问题九:现在有人专门搞纯净土专修法门,不按印光大师说的“专念一句佛号,看一本《无量寿经》就好了”这样来做,这样对吗?

法师:对,也不对。我这里简单讲一下。什么叫纯净土法门?纯净意思可能就是讲我修行的那个法门是自已的净土,我有我自已的观点,如果在末法年代,不修净土法门的人统统都修不成就,这是一个观点。这里我想统一地讲一下。按照过去祖师大德来说,净土法门有往生常寂光净土的,有往生报身佛净土的,有往生凡圣同居净土的,有往生化身佛净土的,知道这个道理吗,西方九品莲花开各自支分为九品,不同的发心不同的修行不同的境界,修行功德回向往生西方而得到不同的果位。实际上净土的往生就是人生的理想,也就是未来世我们要生在何方。净土从哪里来?唯心净土。我们有这样的心才能够得到这样的净土,它是一种依报,而我们的心就是正报。修行本来就是修行这个正报依报,其实净土法门和禅的法门并没有二字,一切佛法都不分开的。你执着在一个法门上,经典上也没有说末法时代只有修净土法门才能成就。《大集经》里面有一句话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生死他也没说念佛法门最好啊,也没有说。我问你,你知道什么是念佛法门吗?知道念佛法门也分为外内密三个层次吗?往生的净土有常寂光净土、报身净土、凡圣同居净土的。常寂光净土诸佛法身不灭,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乃至成佛的一切觉者,法身净土有什么区别呢?所以说你往生阿弥陀佛净土和其他宗派往生的常寂光净土有什么区别呢?没有区别。从报身净土来说,从化身净土来说,各随不同佛菩萨的愿力而相应而往生。

所以我们往生净土实际上是我们的心清净,净业成就,与宇宙的愿力相合。比如阿弥陀佛以前曾发过四十八愿,你感觉四十八愿和你正适合,然后你愿意和他的愿相合就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比如我跟弥勒菩萨的愿相和,我愿意往生弥勒佛的净土。有的说我就愿意在这里修行,我跟释迦牟尼佛的五百大愿相应。有没有这种不退转的功德呢?统统都有。从《无量寿经》里面讲,都是阿鞞跋致菩萨,就是不退转的菩萨。如果按弥勒菩萨来说,都是获得不退转地的菩萨。如果按《悲华经》里面讲的,释迦牟尼佛前世,说如果有人读过《悲华经》,看到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眼泪自流下,或深深感动,他永远不会堕落三恶道。你说这功德有多大。所以说不能有这样的区别。十方净土法门,当你专门修这个净土法门的时候,它就摄归于一个净土,这个净土与你有缘,与你特别相应,这是方便来说的。更何况说我专门修这一个净土,其它的就不修。印光大师虽然提倡专念一句佛号来修行,但也并不是告诉我们今天的人都要那样做,按印光大师说的修净土法门专念一句佛号,看《无量寿经》就好了。如果你这样也误解了印光大师。印光大师有这样说吗?印光大师文抄全集我在出家之前就很认真地看了,我念阿弥陀佛也念了很久了,修行上不能说有什么功德,我也没发现是这种情况。

 因为这些祖师大德他教我们的法门都是应对着当时的社会的情况,众生的根基而言的。比如说印光大师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他说现在的世界很乱,兵荒马乱,你到哪里去找善知识,甚至出家人都不容易见到,你若皈依三宝,你在自已家里的佛堂看见佛像经书观想,你也可以皈依。这是印光大师说的。印光大师是有教过我们在家就可以皈依,但是现在我走两步就全是寺院,僧宝完全可以现前,你皈依的时候却不愿意到寺院里面去,也就是说不愿意大庭广众之下给师父磕头,我说不客气点是这样,那你这样对吗?不对!因为为了使我们的皈依心慎重,真正地生起皈依心,最好是现前三宝现前,现前三宝下皈依。当然,这一切都在于自已的信心。有的人信心大,没见过这个师父先来个皈依,这样行吗?行啊,可以的,如果他有真实的信心。你总不能说现在我见到师父了,但是我不磕头,你不磕头心中必有我,有我慢心,你有慢心怎么能够成就。所以对印光大师说过的话要正确理解。我们修行佛法日用中应当通达它的理趣,也就是说你要明白这件事情的因果是什么,做一个明明白白的人。你心里明白怎么回事你的心就会诀择因果善恶,而不能盲目而求。你看印光大师也没有这样说。 

弘一大师还提倡大家最好念《地藏菩萨本愿经》,你一看这违背印光大师所说的,不是这个意思。再说《无量寿经》里面也讲三品往生不同的境界,有的人能够出家一心修道,然后把功德回向阿弥陀佛净土,也没说他一定要念佛。再说持名念佛、观想念佛和实相念佛也分层次。

我刚才也说了外相念佛、内相念佛和密相念佛的含义。外相上感觉有个极乐世界,我要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持这个名号,我要往生相应。但是如何真实相应如何深入下去,今生如何解脱呢?那要与内在相应,在念佛当中我参这个禅,我的心越来越认清自已的自性。一个开悟的圣者,一个已经开启智慧的人,他虽然没有外在的合掌,没有磕头,他时时在念佛,这叫密相所谓实相念佛。对吧,所以说你怎么可以拘泥于一定是这个法门,一定是这个形式。而这种从外到内的深入在每个宗派每个法门中他都是一致的。比如说我现在教你按照南传佛教四念处内观禅的修法,你说我不要修这个法门,我一听这个开示一修这个法对自已越来越明了,举手抬足清清楚楚,完了,我念佛念不好了。有没有这个说法?刚才说过皈依佛是内在的觉醒,内在的心净才会感应这个净土。而净土正显现为内心的清净。心和境它是分不开的。站在境的角度上来讲叫做净土,站在心的角度讲我们中国叫做禅。禅和净它是外和内的关系,它不是区别,它是一体的。具体落实在修行的法门上,要有善知识的引导。他根据你不同的根器,现在所处的状况指导你修行。

上次我来这里我就问过一个居士:“你念佛念这么久对生死有把握吗?”他说:“有!一定有!肯定有!” 这位居士今天不知在不在这里。我心里就犯嘀咕了,这个居士真了不起,他生死能把握。人死的时候就如同做梦,看到梦中的境界,梦中眼睛是闭上的,外在五根没了,但内心的心识显种种相,死亡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没有眼睛,但是却有这种相。区别就在于有没有断气而已了。现在我连做梦都糊里糊涂地睡下去,梦中根本就不知道在干什么,照样随业而转,你说我生死能有把握吗?当然,他说有把握是一种信心。信心如果能够保持到临终这一念临终肯定能往生净土。……尚且能往生,更何况是……但是他真的能把握吗?当下能把握吗?有的说,也许能。你说念佛念佛,你知道什么是阿弥陀佛,你怎么知道你是跟着阿弥陀佛走?如果是一个金光闪闪的相现出来,我跟着走就叫念佛,你靠这个来把握吗?你佛还没开始念还没祈祷这个相已经出来了,那你就跟他走。但你在看经书上有讲过,很多冤家有神通后很多时候也会化作佛菩萨的相来与你结缘,那么我请问你是怎么辨别他是佛还是魔?很多居士被我这样一问一下子傻掉了,他说没想过这个问题。我说你没想过这问题,但你临终的时候会出现这个问题的,那你怎么办?这就是你虽执着于念佛却不通达念佛法门的理趣。平时经常去内观自已的心去明白心灵种种现象,去辨别这个法有没有必要呢?有!

所以你说一句佛号,这一句佛号却含摄万法,但也要你通达万法的理趣,把它归到一句佛号上。所以你一句佛号既可以发愿往生;又可以祈祷;又可以当下证悟自性佛。全部通达。这叫一句佛号含摄万法,你得通达这个理趣。一句佛号虽然是你实际修行的法门,但是你实际上其它的一切闻思都是助行。有的现在有些偏执。你如果没有这些助行,搞一种对立,是一种很严重的分别心,那你又如何往生净土呢?你又如何开悟呢?更何况有的居士别说往生净土,还一边念佛一边还在造毁谤的业。甚至有的还在说,现在的社会还有善知识吗?现在的社会还有证果的人吗?千万不要这么说,连佛经都没有这么说。这是一种极大的毁谤,断众生的慧命。既然没有的话我们就跟着佛嘛,以佛为师嘛,以佛为师还好,有的说以戒为师。释迦牟尼佛已经灭度了,我找阿弥陀佛为师,阿弥陀佛还在极乐世界,我看不见他,我以什么为师呢?正确的应该通过现前的善知识引导向阿弥陀佛,这才是对的。所以你不能说现在的世界没有善知识,我只有这样修行就行了,这是一种偏执。是一种见解不透澈的原因导致的结果。所以说一句佛号要广大的闻思来通达辅助我们修行才可以。不要拘泥是这种法门。你不能说修别的就杂了。你也要分开来讲。

对于一个刚刚信佛的居士他要广闻多思,把三世因果,为什么要持戒,怎么辩别善知识,怎么样才能修成就等等这些基本的道理搞通达。这个时候需要广闻博学,你这个时候不能说你除了念一句阿弥陀佛再也不要念其他的了,不能这样对他说,因为他还没到这个程度。好了,当你完成这个阶段,当你生起出离心要修法,依止一个善知识的时候,这个善知识又能全程地系统地教你学佛,你就不会到处跑去找师父,又抱着怀疑心,今天去拜一个,明天又去拜一个,今天拜完这个,明天又开始骂那个师父了,现在这种居士太多了。造这种业多得不得了,你何苦要这样呢?你信心不够少找几个还更好。以前有位大德就跟我讲,找师父有个窍门,按我老头子讲最简单,就是你找你家乡的、熟悉的、都很了解他的,觉得师父真好的老和尚,你跟着他学佛绝对不会有错。这是什么道理?他说对不熟悉的不了解的师父你不要轻易地去赞叹去依止他,也不要轻易地说什么的,结果一回头就开始骂了,都是在造业,你骂一句师父,师父是三宝的总集,连佛法僧三宝都给骂了。你一生这个恶念连皈依都没了。然后你再去找其他的师父,你永远不会再成就的。除非你把这个罪业给忏悔了。忏悔不清净永远永世不能成就。因此不能够这样。这个时候如果他依止了一位师父,应该专心,一门深入。

上次我在宝安寺提醒他们,不能满足于讲几句经,如果我们讲的经不是通过自已内证实修而得来的,不能通达它的理趣,而拘泥于这种形式上的东西,那又如何担当得起弘扬佛法住持如来家业度众生的这种责任呢?所以我和出家师父讲,你们应该以禅修为主,要重视禅修,禅修对出家人来讲没什么的,念佛也可以禅修啊,没有说念佛不能禅坐的。过去的祖师慧远禅师就是禅师出身的,他在庐山结社,他就是念佛禅。现在大家推崇的善导大师的。。。。。。。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一派,在发展下来,比如说过去的印光禅师,现在念佛法门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净空法师,还有南方一个叫墓林僧,这些法师引导的都是念佛法门。但是并不表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法门就仅仅这些而已。所以这个同修提出印光大师的教导,有很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他能说出来肯定有他的很多含义,我们肯定不能拘泥于一些错误的知见。应该以一种平等心来修行。所以我就叫大家要重视禅修。

因为你若不禅修,内心不明,你心里面整个看起来迷迷糊糊的样子,你的修行就要通过禅修来检验,要通过禅修来检验自已是否做得到。不然你只是口头上说,实际上是做不到。你解行不相应。所以我向大家推崇这个禅修,道理就在这里。你如果不去禅修,不深入下去,你怎么能够开智慧呢?你今天学禅修,明天又赶去赶经忏,后天又跑去哪里朝山,你这样心会变得很乱,到处跑。所以印光大师说,现在兵荒马乱,你到处跑,还不如在自已家里静静地念佛。那你又执着印光大师的话了,现在也是兵荒马乱的,有的地方还打战呢,我还是在家里念佛吧,然后谁的话也不听,执着的不得了,看起来他谦虚,其实他是顽固,什么话也听不进入。他说禅修跟我有什么关系,我是念佛的。我只要一句阿弥陀佛我就往生了。有这样说法吗?肯定不对!现在条件这么好,有出家法师讲法,闻思机会很多,你为什么不把这些闻思都汇归到一句阿弥陀佛上去呢?这不矛盾的。可能这种情况现在都很普遍,其实这都是我执我慢导致的。心不开窍,却总感觉自已已经开窍了。所以还是保持谦虚谨慎比较好。好了,这个就不多说了。大家耐心点,因为要想把这个问题说完呢,也耽误大家时间,你听我说,不认真走神又很难听明白,所以要修点忍辱。

 

问题十:人断了气可不可以抬到寺院给助念往生?

法师:可以!你如果走的时候有出家师父在周围围着那种氛围可以使死者安宁,很好,这种想法很不错的。其实你也不要在乎这个环境好不好。什么叫环境好?真正有清净的伴侣在眼着,大家都有正念,能够为你念佛,有师父给你加持,好得不得了,比什么都好。你如果在其他地方,外面有放鞭炮吵吵闹闹的,又有外道的话,那是你的恶缘。

 

问题十一:该怎样培养自已的出离心,该怎么样做?

法师:要想培养出离心你当思考四种法门,一要去观想闻思修行的暇满人生的难得。第二是要去观想寿命之无常,人世之无常,死亡之必至,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想想人生的无常就会生起出离心,不会懈怠而精进修行,你还要去观想去学为何三世因果不虚,业果不虚,什么样的因得什么样的果?这样的果是由什么样的因造成的?你要这样去广学。然后这样配合着想。既然因果不爽,未来的果报造业的都是六道轮回的痛苦,六道之中无论哪一道都是痛苦。所以你通过这些法义的学修,你就会生起出离心来。因为一切佛法都包含在这里了。这是四种正道的基础。所以这样来生起出离心,要去学去修。否则的话只是坐在那里想,我要出离我要出离,结果就变成了我赶快离开这个家,赶快到一个清净的地方去修,去躲起来,那叫逃离心,不叫出离心。而且还有一点,他对众生有嗔恨心,都不好。出离心真正地生起来后,对轮回世间的一切好事值得羡慕的事他一点也不觉得羡慕,有的人很有钱,他会说,有钱又怎么了,死的时候还是迷茫,不行,我宁可死的时候开悟不迷茫,我宁可这一生穷困倒却可以修行佛法,这叫出离心,不生羡慕,一心只想求解脱,这叫出离心。有的居士长相很庄严,喊一声很多居士都听他的话,然后你发愿将来成这样的人,但如果你是为了度化众生是可以这样的,但是你如果对这样的名闻利养生起一念的贪求心,他就不是出离心了。他会说,我啥都不求,哪怕我长的象乞丐一样,能碰到一个善知识摄受我能修行得解脱得出离比这个都要好十倍十万倍,一心求解脱,对轮回一切东西不生羡慕心,这叫出离心。

(下接第三部分)

 

 

 

(愚弟子妙善恭录原始录音稿)

Powered by BBSXP 2008 MSSQL © 1998-2024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