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禅师与弟子们进行佛法教学和交流的网络公益平台。课堂交流区 → 《归依法要》外三篇之第三篇《善恭敬经》第五单元(14~15段)讨论并跟贴
查看完整版本:《归依法要》外三篇之第三篇《善恭敬经》第五单元(14~15段)讨论并跟贴
2011/8/18 22:18:00

学习范围及提要如下:

《皈依法要》外三篇之第三篇《善恭敬经》14-15

 

14若有比丘虽复百夏。不能闲解如是法句。彼亦应当从他依止。所以者何。自尚不解况欲与他作依止师。假令耆旧百夏比丘。而不能解沙门释种秘密之事。彼人为法应说依止。虽有百夏上座比丘。不解律法。彼等亦应说于依止。

15若有比丘从他受法。彼等比丘于彼师边。应起尊贵敬重之心。欲受法时。当在师前不得轻笑。不得露齿。不得交足。不得视足。不得动足。不得踔(chuō)脚。足踝齐整勿令高下。于彼师前勿升高座。师不发问不得辄言。凡有所使勿得违命。勿视师面。离师三肘命坐即坐。勿得违教。安坐已讫。于彼师所应起慈心。  

提要:

1.   为什么有的比丘有百年戒腊了,还要求于依止?

2.   请谈谈对经文“不能闲解如是法句的理解”。

3.为弟子,准备向依止师请法时,应生起怎样的心,应当注意自己的哪些行为?

4. 请谈谈对“于彼师所应起慈心”的理解和感想。

 

2011/8/19 15:18:00

顶礼上师!

《皈依法要》外三篇之第三篇《善恭敬经》14-15段
 
14若有比丘虽复百夏。不能闲解如是法句。彼亦应当从他依止。所以者何。自尚不解况欲与他作依止师。假令耆旧百夏比丘。而不能解沙门释种秘密之事。彼人为法应说依止。虽有百夏上座比丘。不解律法。彼等亦应说于依止。
15若有比丘从他受法。彼等比丘于彼师边。应起尊贵敬重之心。欲受法时。当在师前不得轻笑。不得露齿。不得交足。不得视足。不得动足。不得踔(chuō)脚。足踝齐整勿令高下。于彼师前勿升高座。师不发问不得辄言。凡有所使勿得违命。勿视师面。离师三肘命坐即坐。勿得违教。安坐已讫。于彼师所应起慈心。 
 
1.为什么有的比丘有百年戒腊了,还要求于依止?
答: 因为对法非常敬重,对师父也十分恭敬的缘故,不管新学后学,即使是百夏比丘,还不能清楚明白作为依止师的七个问题,不解沙门释种秘密之事,不解律法,想求法乐于求法,就应该依止师父。

2.请谈谈对经文“不能闲解如是法句的理解”。
答:指作为依止师需清楚明白的七个问题:“当如是耶。我许汝耶。汝得利耶。我教汝耶。汝当谨顺莫放逸耶。应练行耶。如是与耶。”

3.作为弟子,准备向依止师请法时,应生起怎样的心,应当注意自己的哪些行为?
答:作为弟子,准备向依止师请法时,应起尊贵敬重之心。佛法从恭敬中求,故应如法而行,请法前应不断向内省察觉知调正三门,心自然会生起与法相应的心来。如经云:“当在师前不得轻笑。不得露齿。不得交足。不得视足。不得动足。不得踔脚。足踝齐整勿令高下。于彼师前勿升高座。师不发问不得辄言。凡有所使勿得违命。勿视师面。离师三肘命坐即坐。勿得违教。安坐已讫。于彼师所应起慈心。 ”

4. 请谈谈对“于彼师所应起慈心”的理解和感想。
答:修行不离心。慈心与道是相应的,因此“于彼师所应起慈心。”慈就是慈爱的意思,也就是对师父要生慈爱心。慈爱的慈再进一步讲,就是要把快乐给师父。生起令师感到安乐的心,发要令师感到安乐的心,处处令师觉得顺乐舒适。我们来师父这里听经闻法,向师父求法,一定要让师父能够做到比较舒适、欢喜,把便利舒适留给师父,克制着自己,提供种种的方便让师父感到安乐,能够自由安心的为我们讲经说法。师父作开示的时候,我们不要不停不停的问而让师父很为难,因为师父也是会累的,不能只顾自已的要求,要对师父生起慈心。

感恩上师慈悲教诲。不如法处祈请上师慈悲开示!南无弥勒尊佛!

2011/8/31 22:58:00

1.   为什么有的比丘有百年戒腊了,还要求于依止?

答:因为他还有疑惑,他还没有搞清做为上师必须了解的七个问题,有疑惑就需要依止,与时间长短没有关系。

 

2.   请谈谈对经文“不能闲解如是法句”的理解。

答:“如是法句”就是指做为上师必须掌握的七个问题,就是说他还没有掌握这七个问题。

 

3.为弟子,准备向依止师请法时,应生起怎样的心,应当注意自己的哪些行为?

答:应起渴仰之心,恭敬心,慈爱之心,注意要恭敬谨慎,并且将自己放在低位,座位不能高于上师“当在师前不得轻笑。不得露齿。不得交足。不得视足。不得动足。不得踔脚。足踝齐整勿令高下。于彼师前勿升高座。师不发问不得辄言。凡有所使勿得违命。勿视师面。离师三肘命坐即坐。勿得违教。安坐已讫。”

 

4. 请谈谈对“于彼师所应起慈心”的理解和感想。

答:“慈”是指慈爱,对上师的慈爱,就是说一定要处处让上师感到舒服,而不能只顾自己舒适,却忘记了照顾上师。

2011/9/1 18:51:00

顶礼上师!

1.   为什么有的比丘有百年戒腊了,还要求于依止?

 

答:因为他自己假如还有没明白的问题他怎么能够教别人呢?所以当他自己还没有得具足法的时候,他当然就要依止有具足法的人,跟做比丘的时间长短没有关系。

 

2.   请谈谈对经文“不能闲解如是法句”的理解。

答:“如是法句”就是指做为上师必须掌握的七个问题,这里是说还没有掌握这七个问题。

 

3.为弟子,准备向依止师请法时,应生起怎样的心,应当注意自己的哪些行为?

 

答:应起渴仰之心,恭敬心,慈爱之心,注意要恭敬谨慎,并且将自己放在低位,座位不能高于上师“当在师前不得轻笑。不得露齿。不得交足。不得视足。不得动足。不得踔脚。足踝齐整勿令高下。于彼师前勿升高座。师不发问不得辄言。凡有所使勿得违命。勿视师面。离师三肘命坐即坐。勿得违教。安坐已讫。”

 

4. 请谈谈对“于彼师所应起慈心”的理解和感想。

答:这里是告诉我们平时要多照顾关爱和理解师父,就像平时关爱照顾和慈爱父母一样,要体谅师父的辛苦,对师父也要慈悲,不能因为自己的意乐和目的一味的让师父劳累,以慈心对待师父,让师父欢喜安详自在。

2011/9/2 16:33:00

顶礼上师!

 

1.       为什么有的比丘有百年戒腊了,还要求于依止?

答:如果有比丘虽然有百年戒腊,但是还不能解答作为依止师应该明白的七个问题,就要求于依止。如果不能解答佛法秘密之事,为了佛法也应依止。如果不理解律仪和教法,也应乞于依止学修。

 

2.       请谈谈对经文“不能闲解如是法句”的理解。

答:不能解答作为依止师应该明白的七个问题

 

3.       为弟子,准备向依止师请法时,应生起怎样的心,应当注意自己的哪些行为?

答:作为弟子,向依止师请法时,应对法和法师生起无比尊贵和敬重之心。法师开示时,弟子在师父面前不能随意的笑,不能露齿,双足不能交叉或翘着着二郎腿,不得看自己的脚,脚不能乱动,不得把脚翘起来,两只脚放整齐不要高低不齐,这样都不庄严。在师父面前不要比师父坐的还高,师父不问话,不要乱说,师父让做的事不得违背。不要直盯着师父看。离师父应三肘远,师父让你坐再坐下,不应违背师父教法,坐下后就安心听法。在师父前应该有慈爱的心。

 

4. 请谈谈对“于彼师所应起慈心”的理解和感想。

答:在师父面前应该生起慈爱的心,让师父欢喜、舒适的讲法,比如应时时考虑师父是否口渴、是否冷或热、法座是否舒适、是否劳累等,师父是最尊贵、最值得敬爱的,要时时处处考虑到师父。

2011/9/4 21:01:00

提要:

1.   为什么有的比丘有百年戒腊了,还要求于依止?

答:还不知解佛法,应求具德师父授法,而求依止学道。

2.   请谈谈对经文“不能闲解如是法句的理解”。

答:不能对佛法深意理解,传授。

3.为弟子,准备向依止师请法时,应生起怎样的心,应当注意自己的哪些行为?

答:请法时,应先调整自己的发心,不为自身利益而求法,要对师父有绝对恭敬心行而求法,不能有自己的情绪,要以尊重师法的前提下恭敬言行问法求法。

4. 请谈谈对“于彼师所应起慈心”的理解和感想。

答:应考虑到让师父处在舒适,方便,心情舒畅的情况下而讲法传法。

Powered by BBSXP 2008 MSSQL © 1998-2024
Processed in 0.0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