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楞严
愿为释尊心子 誓与弥勒同行
2007-12-20 7:58:00
1、为什么说闻法方式是最重要的道前基础?你认为道前基础还有那些?
2、广大意乐发心和广大方便发心有什么共同和不同之处?哪种发心更难发?
3、无论是闻法还是修法都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4、要想发起广大意乐菩提心关键要做什么样的观想?为什么要说意乐呢?
5、要想发起广大方便密咒发心关键要做什么观想?为什么要说方便呢?
慈明
2007-12-20 15:12:00
1、为什么说闻法方式是最重要的道前基础?你认为道前基础还有那些?
答:如果没有正确的闻法方式,拥有法器三过六垢,正法不会进入听闻者的相续中,不会起真实利益。以垢染心闻法没有丝毫利益。如果没有广大意乐菩提心之发心,势必闻法的时候容易我慢,自私自利,就产生了三过六垢。
我认为道前基础还有个最重要的是对讲法上师的信心。如果没有信心作为基础,那么势必会有三过六垢。
2、广大意乐发心和广大方便发心有什么共同和不同之处?哪种发心更难发?
答:共同之处是发愿让众生成佛,为众生成佛而闻法。不同之处是广大秘密真言菩提心直接视眼前上师为佛,闻法场所为清净佛刹土,男女众为本来自性之本尊、空行。广大秘密真言菩提心更难发。
3、无论是闻法还是修法都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答:建立圆满在信心上。
4、要想发起广大意乐菩提心关键要做什么样的观想?为什么要说意乐呢?
答:发意乐菩提心关键要观想无始以来,所有众生都曾做过我的父母,生我育我,对我有极大的恩德。因为众生都爱自己的亲人,特别是和自己很亲的父母,这是随顺众生的爱乐。
5、要想发起广大方便密咒发心关键要做什么观想?为什么要说方便呢?
答:关键是观想师为佛,我们周围闻法的眷属为男女菩萨,是未来佛。因为没有真实证悟,这些都是观想出来的。
道然(道貌岸然)
2007-12-20 17:45:00
顶礼大恩上师!!!下面我来回答作业题,如有错知见,请上师慈悲开示!!!叩谢!!!
1、为什么说闻法方式是最重要的道前基础?你认为道前基础还有那些?
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通过闻,思,修三过程来成就的。闻在首固为重要,因闻方式存在偏差,将直接影响到下一步的思,乃至于影响到修,就如没有坚实地基的高楼,一定会倒塌的,所以,听闻方式就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道前基础。
我认为布施,供养,对上师具足的信心,也是道前基础。
2、广大意乐发心和广大方便发心有什么共同和不同之处?哪种发心更难发?
共同处:两者都是在发菩提心基础上而言的。不同处:发心所观想不同。后者发心难。
3、无论是闻法还是修法都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建立在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基础上,通过上师所传法的摄受进而发出菩提心。
4、要想发起广大意乐菩提心关键要做什么样的观想?为什么要说意乐呢?
前者,观想身处轮回中的一切众生,无始时以来曾作过自己的父母,我们要修持正法是为了使曾经作过自己的父母脱离轮回的苦海。 这个意乐我是这样理解的,观想到一切父母众生曾经对我们的百般呵护、关爱,现如今在六道轮回中受苦,我们却不能救渡而心急,就是这种内心的感受为意乐。不知道我理解对不对。
5、要想发起广大方便密咒发心关键要做什么观想?为什么要说方便呢?
要明观5种圆满:1、明观住处圆满为密严法界;2、本师圆满为法身普贤王如来;3、眷属圆满为如来密意传、持明表示传的勇士勇母及男女本尊之自性;4、法圆满为大乘法;5、时圆满为本来常有相续轮。总之,要做清净观,并不是将非清净之法观为清净,而是为了达本来清净之本性如此观想,上师是过去诸佛之化身,未来诸佛之源泉,现在诸佛之补处。从慈悲与恩德方面来讲上师超过了诸佛菩萨。
为什么说要方便呢?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发心,其中的秘密不是不可说,而是说了不被理解的同时而生疑惑或者邪见,所以不能直接说,只能用另外的一种善巧的方式来宣说其意。这就是方便。
南无弥勒尊佛!!!顶礼上师!!!
慈道行
2007-12-21 22:39:00
顶礼大恩上师愚笨弟子答题:
1、为什么说闻法方式是最重要的道前基础?你认为道前基础还有那些?
答:闻思修为一切佛菩萨成佛的根本途径,而闻为思和修的前提,没有闻则思和修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根之苗,如同空中楼阁一般.而闻法方式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闻法效果的好和坏,闻法方式如同射箭前的方向瞄准,如同砍柴前之磨刀,诚想射箭时方向瞄准有问题,则失之毫厘,谬误千里也;砍柴时刀钝,则功倍而事半,甚至功倍而事无.闻法时如果方式不正确:神思灰灰,三心二意,没有对法的一种渴望,没有对上师的一种敬仰,没有摆正自己的应有的低位听法位置,则听法者走马观花亦,我不知其能所得者几何?砍柴者无功而返---抱怨木坚,射箭者不能中的---抱怨弓朽,学佛者心不专不能觉悟---抱怨佛法深涩......究其因:皆能观人也而不能自观亦 ,夫观人而不能自观者与南辕北辙何异,与佛道相违久亦道前基础的闻法方式能不重视吗?
我认为道前基础还有:对上师真正的无上信心而不是表面的虚假的信心,对上师无私的无悔的供养,对因果轮回的深信不疑,对十方三界一切佛,法,僧崇敬和感恩,对六道轮回众生的深切怜悯和无私无别的救助
2、广大意乐发心和广大方便发心有什么共同和不同之处?哪种发心更难发?
答:广大意乐发心和广大方便发心共同点都是发起无上的菩提心,不同之处在与广大意乐发心是广大方便发心的基础和前提,广大方便发心是广大意乐发心的具体行动.
广大方便发心发心更难发
3、无论是闻法还是修法都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答:建立在对依止上师的无上信心以及对佛法修行精进的基础上
4、要想发起广大意乐菩提心关键要做什么样的观想?为什么要说意乐呢?
答:观想六道轮回众生都曾经是无始以来对自己有无量无边恩德的父,母亲一样.
如果没有广大的意乐就不会生起真正的菩提心,如果您对六道轮回的众生哪怕是仅仅对一个有情,只要生起一丝一毫的嗔恨,那您自己所发起的菩提心就是残缺不全的,甚至可以说自己所发的根本就不是无上的菩提心了.
5、要想发起广大方便密咒发心关键要做什么观想?为什么要说方便呢?
答:观想自己所依止的上师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是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佛,法,僧的总和或者全权代表.
方便呢,就是说要我们经常做这样的感想,增加自己对上师的无上信心,对佛法僧三宝无上信心,为自己成就佛道打下坚实的根基.
清海
2007-12-22 0:55:00
顶礼上师
1、为什么说闻法方式是最重要的道前基础?你认为道前基础还有那些?
答: 意乐发心闻法方式,可以使心量广大,长期熏习,就可以慢慢恢复原本慈悲的心,善根不会被毁坏,并且日日增长。具足信心地观想五种圆满,学习虔诚,增长信心,清静身口意。从行为上严格要求,行为可以影响心,行正了,心也就慢慢正了吧。
道前基础,在平常的生活中,也要注意发心,是出于什么原因?是利益众生的,还是无意义的世俗的发心而说而做的。让佛法融入生活,还是要经常观察自己的心。莫散乱与外界,让一切的言行都可以菩提心来摄持,转一切为道用,令善根可以增长。弟子忏悔,弟子应该低下头来以做众生奴仆的心来服务于众生。很惭愧。应按净行品所行,按普贤行愿品实际行持。
2、广大意乐发心和广大方便发心有什么共同和不同之处?哪种发心更难发?
答:共同点,都要转变心。不同之处:广大意乐发心是为了发起救度轮回苦海有情发愿成佛的心,发心修道。广大方便的发心是具足信心地观想五种圆满。还是广大方便的发心难发,要具足信心。
3、无论是闻法还是修法都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答:都是建立在皈依的基础上。
4、要想发起广大意乐菩提心关键要做什么样的观想?为什么要说意乐呢?
答:观想所有的众生都曾经做过我的父母,他们现在轮回于苦海中,迷惑颠倒,没有机会修学佛法,不由自主顺着业力地牵引造着各种各样的业,十分可怜,想离开痛苦,却造着痛苦的因而不自知,没有入佛门真的很可怜,虽然入佛门的,没有解脱顺着业力走也很可怜,所以我们要努力地好好地修学佛法,将来可以有这个能力,帮助我们的父母众生们解脱。发起广大意乐菩提心是不是要让自己的心有真实的觉受,自然而然愿意这样去做。喜欢愿意这样为了利益众生而成佛。
5、要想发起广大方便密咒发心关键要做什么观想?为什么要说方便呢?
答:观想上师是三世诸佛的本体,身是僧,语是妙法,意是佛陀。观想上师为普贤王如来,或者莲花生大士。观想住处为清静的佛国。观想闻法眷属为八大持明、二十五尊、勇士空行之自性。学会感恩。上师的恩德甚至于大于佛,摄受了贤劫千佛也没有度化的我等刚强难化的众生,很是惭愧。
方便可以变成究竟,万法本来清静,是我凡夫的心不清静,用方便转变这个顽劣的心,总有一天,也可以象佛陀一样。
慈*恒光
2007-12-22 1:11:00
顶礼大恩上师!
1、为什么说闻法方式是最重要的道前基础?你认为道前基础还有那些?
答:闻是修学的第一步,闻法方式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如理的思维和进入修行,所以是重要的基础。道前基础还有:正确认识讲法者的功德和清净传承、所讲法的重要、升起对法的希求之心。
2、广大意乐发心和广大方便发心有什么共同和不同之处?哪种发心更难发?
答:共同之处--均为菩提心。不同之处--意乐发心是相似菩提心、方便发心是真实的菩提心。后者发心更难发起。
3、无论是闻法还是修法都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答:均是建立在依止上师三宝的基础上。
4、要想发起广大意乐菩提心关键要做什么样的观想?为什么要说意乐呢?
答:发起广大意乐菩提心应如是观想--一切男人为我父、一切女人为我母,因为非真实趣入,所以说是意乐。
5、要想发起广大方便密咒发心关键要做什么观想?为什么要说方便呢?
答:发起广大方便密咒发心应作五种圆满的明观,因为这是趣入解脱道的门径,转变意乐,所以说是方便。
寂然.
2007-12-22 14:37:00
顶礼大恩上师!
1、为什么说闻法方式是最重要的道前基础?你认为道前基础还有那些?
答: 因为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要想走上成佛的正道,先要调正发心和行为。道前基础还有皈依心,积资忏罪,观轮回过患,寿命无常等等。
2、广大意乐发心和广大方便发心有什么共同和不同之处?哪种发心更难发?
答:共同之处都是发菩提心,不同之处是所持的戒不同,前者持菩萨戒,后者持密乘三昧耶戒。后者发心更难发,需要特殊的信心和清静心。
3、无论是闻法还是修法都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答:都是建立在皈依依止的基础上。
4、要想发起广大意乐菩提心关键要做什么样的观想?为什么要说意乐呢?
答:应当如此观想:轮回中的一切众生,自无始时以来无有一人未曾作过自己的父母。作父母时都是以大恩哺育我,好的饮食先给我吃,好的衣服先给我穿,十分慈爱地抚育我成长,恩重如山。所有这些具有大恩的众生,虽然欲求安乐,却不知修持安乐之因——十种善法;虽然不想受苦,却不知舍弃痛苦之因——十不善法,所想所作背道而驰,入于邪道,非常迷茫,就象盲人独留在空旷的荒野中一样,这些众生多么可怜啊!又观想:我如今听闻并修持甚深正法是为了使曾经作过自己的父母、现在为六道痛苦所迫的一切众生远离各自业力所感的痛苦和所有的习气,获得遍知佛的果位。因为这是相似的菩提心,是依凡夫的心所发的,不是证悟了空性后所发的,所以说是意乐发心。
5、要想发起广大方便密咒发心关键要做什么观想?为什么要说方便呢?
答:传法之处和上师等应明观五种圆满而听闻,明观住处圆满为密严法界宫,本师圆满为法身普贤王如来,眷属圆满为如来密意传、持明表示传的勇士勇母及男女本尊之自性;或者明观说法之处为铜色吉祥山莲花光宫殿,传法上师为邬金莲花生大士,我们闻法的眷属也观为八大持明1及君臣二十五尊2及勇士空行之自性。其根本主要依赖于转变欲乐,所以称为方便。
湛清
2007-12-22 15:30:00
顶礼大恩上师!
1、为什么说闻法方式是最重要的道前基础?你认为道前基础还有那些?
答:闻法方式分为“发心”和“行为”,如果发心不正确,那“闻”之后进行的“思、修”就会偏离正知正见;如果不摒弃“三过六垢”而闻法,不仅不会得到正法,反而有害。因此在闻法前只有调正自己的发心,取应取之行为,才能趣入正法。所以说闻法方式是最重要的道前基础。
弟子认为,道前基础还有对上师的恭敬心和信心。
2、广大意乐发心和广大方便发心有什么共同和不同之处?哪种发心更难发?
答:共同之处:都是菩提心。不同之处:前者是共同的菩提心,后者是不共同的,有密意瑜珈之义。相对来说,后者发心更难发。
3、无论是闻法还是修法都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答:建立在归依三宝的基础上的。
4、要想发起广大意乐菩提心关键要做什么样的观想?为什么要说意乐呢?
答:要观想众生均做过我的父母,因爱我而陷入无量劫中,找不到解脱之道。我要为度化他们,使他们趣入解脱而闻法。为什么要说意乐呢?弟子理解,意乐就是自己平时喜欢做的事,平时希望得到的某种感受,比如有些人以吃美食为意乐,有些人以获得名利为意乐,而有些人则以助人为乐。而广大意乐菩提心,就是要真正发自内心地观想众生为父母,将自己的意乐由凡俗的、为己的,转变为利他的,而不是形式上这样观想一下。
5、要想发起广大方便密咒发心关键要做什么观想?为什么要说方便呢?
要对“住处(或师父讲法处)、讲法师、闻法眷属、法、时”五方面作圆满观想。之所以说方便,是因为此秘密金刚乘有许多入门之道,也有众多积累资粮之方便,不需极大的苦行,而具有证果的甚深方便,其根本主要依赖于转变欲乐。
妙善
2007-12-23 0:24:00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
感恩上师慈悲开示!愚顽弟子答题,不如法处祈请上师修正。
1、为什么说闻法方式是最重要的道前基础?你认为道前基础还有那些?
答:(1)闻法方式是最重要的道前基础。这里的道前基础是指趋入解脱道之共同基础,也就是趋入大圆满共同前行之前需要掌握的道前基础。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即普贤上师言教共分两部分,即闻法方式和所讲之法。闻法方式分发心和行为两部分。闻法方式是最重要的道前基础。因为:第一,懂得闻法,闻思修才有可能,掌握了闻法方式,所讲之共同与不共同之法才有意义,如果闻法方式不能成办,所讲之法便没有。第二,讲法要有听法者,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听法者能够接受和承受这个法,这样传与承就形成了法的传承,这点是非常重要的。佛法分为教法和证法,教证二法都是靠传承而来的。真正要想让正法纳入我们的心相续中,闻思修三者绝对不可以偏费。掌握闻法方式就是为了让所讲之法准确地,没有遗漏地进入行者的心相续当中。传法最终是为了让我们通过修持得到解脱,靠自净其意而得解脱,这是佛度化我们的一个途径。第三,修任何善法都应以三殊胜来摄持,第一个殊胜就是前行发心殊胜,即闻法方式中所说的发心。如果我们善加调正自已的发心,把三殊胜带入到我们任何的修行当中,就如同把一滴水放进大海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因此闻法前的发心很重要,而且要普及到每一个细处每一个当下当中。第四,闻法方式中说到的行为要与依止之法相应。这也是非常重要的。(2)道前基础除了闻法方式中的发心,所断之行为及所取之行为,我认为还包括依师应学。依师则要先明敬师和事师之法。善恭敬行是学佛的根本。若不明了敬师之道,没有培养敬师的品质和行为,则修行中就会有极大的障碍。因为法是靠师传的,非师不能明法,不依止持法明师永无解脱之日。所以自已要生起这样一颗惭愧之心,时时忏悔,积累资粮,要对善知识生起信心,恭敬心,生起承事供养之心。这样道前基础就展开了。普贤上师言教所讲之法分共同外前行和不共同内前行。站在内皈依的层面来说,共同外前行即共同道前基础,包括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解脱利益和依止上师。共同内前行即不共同道前基础,包括皈依锻炼、发菩提心、忏悔业障(念修金刚萨垛)、积累资粮(供曼茶罗和古萨里)、上师瑜伽,及上师所传辅助加行破瓦法等。
2、广大意乐发心和广大方便发心有什么共同和不同之处?哪种发心更难发?
答:(1)广大意乐发心和广大方便发心共同之处:两者都是菩提心。菩提心分为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是在开悟以后自然生起的真实的菩提心。世俗菩提心在未开悟之前可以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通过愿行而最终趋入真正的菩提心,所以称为世俗菩提心。有了广大意乐菩提心肯定会被善知识真正地完全地摄受。有发心才会去做功德,有了这些功德被善知识所摄受就会成为解脱之因。(2)广大意乐发心和广大方便发心不同之处:广大意乐发心是大乘显宗的发心,建立在广大意乐菩提心基础上的戒律叫菩萨戒。广大方便发心是大乘密宗的发心。建立在广大方便菩提心基础上的戒律要增加一个密乘三昧耶戒,就是依止方面的戒律。(3)相对来说,广大方便发心要求更高,其在信心在清净心上有特殊的要求,所以更难发。但要想趋入真实,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3、无论是闻法还是修法都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答:这个问题应没有绝对的答案,每个人的理解不同,要看站在哪个层面上来说。我的看法是:无论是闻法还是修法都是建立在依止上师的基础上。亲近善知识依止善知识闻思修佛法是我们修行的正道。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云:“一切菩萨修胜道,四种法要应当知:亲近善友为第一,听闻正法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修证为第四,十方一切大圣主,修是四法证菩提。如诸长者大会众,及未来世清信士,如是四法菩萨地,要当修习成佛道。”。
4、要想发起广大意乐菩提心关键要做什么样的观想?为什么要说意乐呢?
答:(1)要想发起广大意乐菩提心应当如此观想:轮回中的一切众生,自无始时以来无有一人未曾作过自己的父母。作父母时都是以大恩哺育我,好的饮食先给我吃,好的衣服先给我穿,十分慈爱地抚育我成长,恩重如山。所有这些具有大恩的众生,虽然欲求安乐,却不知修持安乐之因——十种善法;虽然不想受苦,却不知舍弃痛苦之因——十不善法,所想所作背道而驰,入于邪道,非常迷茫,就象盲人独留在空旷的荒野中一样,这些众生多么可怜啊!又观想:我如今听闻并修持甚深正法是为了使曾经作过自己的父母、现在为六道痛苦所迫的一切众生远离各自业力所感的痛苦和所有的习气,获得遍知佛的果位。为度众生愿成佛,为了这一无私高尚的发心来学佛,发这样一种菩提心。(2)为什么要说意乐呢?意乐,意思就是说我的心有这样一个心意,我有这种好乐之心,这叫意乐。我们平常众生是很多意乐的,但是很多意乐都是自私的意乐,为满足感官欲望的自私的意乐。是否有这种在菩提心上的意乐呢,那就很难说了。菩提心生起能让我们的善根根深蒂固,使成佛的根苗茁壮成长,这也是一种方便。对于善根而言,无论我们修持大或小,如果善根以方便力摄持,就称为加行发心殊胜。有了这样的发心肯定会非常恭敬善知识,对善知识对上师无论从哪方面都会生起精勤的承事供养之心。闻思修全面展开。这样就具备了发心功德。有了这个发心做引导,无论做什么功德利益的事情,我们都会非常精进和乐意去做。都具备有广大的意乐。我们在修行上对善知识的承事供养,对众生的救度,吃苦耐劳非常欠缺,对闻思修法懈怠等等,都是因为发心不够。发心功德很重要,有了发心才会去做功德,有了这些功德,被善知识所摄受才会变成解脱之因。否则的话善知识十方诸佛空有一颗慈悲之心,不能救度于我。因为学佛是靠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而成佛的。谁也代替不了自已。一切还是在于自已。所以要说意乐。
5、要想发起广大方便密咒发心关键要做什么观想?为什么要说方便呢?
答:(1)广大方便发心是大乘密宗的发心,其殊胜在于它的方便,其根本在于转变意乐。要想发起广大方便密咒发心关键是要将一切观为圆满。即明观五种圆满。也就是说要如何来观待摄受我们的本师(即根本上师,师尊);如何观待跟随我们一起修行的眷属;如何观待我们现在闻法听法的修行之处;如何观待所传之法;如何观待正在讲法的时机。即:明观住处圆满为密严法界宫,本师圆满为法身普贤王如来,眷属圆满为如来密意传、持明表示传的勇士勇母及男女本尊之自性;法圆满为究竟圆满大乘法和极密最了义之法,时间圆满为本来常有相续轮。无论如何,这样观想并不是将非清净观为清净,而是为了达本来清净之本性如此观想。上师是三世诸佛之本体,上师的身为僧众、语为妙法、意为佛陀,总集三宝;又身为上师、语为本尊、意为空行,总集三根本;又身为化身、语为报身、意为法身,总集三身;上师是过去诸佛之化身,未来诸佛之源泉,现在诸佛之补处。上师摄受了贤劫千佛也未能调伏的我们——浊时众生,从慈悲与恩德方面来讲上师超过了诸佛。如颂云:“上师即佛亦即法,如是上师即僧众,一切能作乃上师,师为具德金刚持。”我们闻法众眷属也同样具有本体如来藏,已获得了珍宝人身并遇到了善知识以方便教言摄受,所以是未来之佛。如《二观察续》云:“众生本为佛,然为客尘遮,垢净现真佛。” (2)为什么要说方便呢?如《三相灯论》云:“一义亦不昧,不难方便多,是为利根故,极胜秘密乘。”秘密金刚乘的殊胜在他的方便,有许多入门之道和积累资粮之方便,不需极大的苦行,其根本主要依赖于转变欲乐。但前提是要有具足的信心,一切作清净想。利根者说的是要对传法上师具足信心恭敬心虔诚心。方便和究竟是统一的。通过这种方便可使我们达到究竟的解脱。法门也是一种方便,方便是为了达到究竟的目的。方便是无量的,因为众生根基都不一样,根器大小在每一个阶段也不一样,而且每个阶段的机缘也不一样。因此法也是无量的。法门无高下,当机则受用。真正的修行应当是所修行之法在当下当下和自已当下当下的根基相对照,相称,这就是瑜伽行,要达到瑜伽相应。例如我们修六度,成佛后,六度就是波罗密,波罗密就是到彼岸,就是圆满的意思。也就是说佛果里面有这个功德,现在修这个功德,修到圆满我就是佛。这是由究竟中产生方便法门。而这种方便能导致究竟,这种方便的佛法有八万四千门。八万四千门是指无数的意思,也就是说修行之法必须与当下当下的根基相对应。法门无高下,当机则受用。从这里可以看出,依止上师修行的意义。佛经上所有的法宝都是过去经验的总结,都是在实践的究竟心中流露出来的,从大圆觉海中流露出来的方便。过了这个村就没了那个店,这也在显示因缘的重要。法的传承也是靠因缘的,法不孤起,道在人弘,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一个沉迷的众生如何成佛呢,在证得究竟的觉悟者看来,关键还在于一个意乐的转变。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道念若同情念成佛多时。总之,通过方便的发心,方便的观想,方便的法门,等等,一切的方便,最终是为了完成内心意乐的转变,达到究竟。究竟不靠模仿,靠方便。我们要修持方便法,最终达到究竟的秘密。因此要说方便。
慧~清
2007-12-23 0:40:00
顶礼大恩上师!!!
弟子答题:
1,为什么说闻法方式是最重要的道前基础?你认为道前基础还有那些?
答:因为所有的闻法都是为了能够正确思维和如法修证的,闻法是为立正知见,闻法不正确即知见不正确,这将直接影响到思维跟修证的方向,三者有机平衡也是因果次第.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假如在知见(因)上错了,想得到佛的果位(果)是大不可能的,所以说,闻法是前提,是重要的道前基础。
我认为道前基础还有忏罪培福,具体是磕头礼拜、修忏悔法、勤修供养、放生、观想祈祷上师、守护增上自己的信敬之心。
2、广大意乐发心和广大方便发心有什么共同和不同之处?哪种发心更难发?
答:两者相同处都是建立在菩提心前提下的发心;不同处是前者是属于大乘显宗的发心,是意乐菩提心,不是究竟真正的菩提心,需要不时调正趣入正道(此处有疑);后者是大乘密宗的发心,是方便菩提心,这个是在上师的大圆满瑜伽相应法摄授下而发的菩提心,是究竟的菩提心,但是后者心
比之前者难发,因为这个发心需要对上师具足的信心。
3、无论是闻法还是修法都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答:都是建立在正确的发心---广大菩提心基础上。我佛慈悲是因为有广大无边的菩提之心,菩提心是成佛的核心.如果发心正确,一切修法功德都会在此增上,反之,是自私的心或者没有真正的菩提之心,一切修法都形同作秀不会趣入正道。
4、要想发起广大意乐菩提心关键要做什么样的观想?为什么要说意乐呢?
答:观想法界中一切众生都曾做过我的父母,他们都曾象现在的父母一样关心我疼惜我,甚至可以舍弃生命保护我,都对我有过浩瀚的恩德。然而现在他们却深陷轮回苦海之中。以此观想生起对他们感恩报偿之心,生起为他们而成佛的决心.
因为罪业和无明心不能时时处于这样的禅定观想之中,所以,要通过这样的熏习的过程积累功德,进而串习到最后真正的生起菩提之心,这可以说是趣入正道的一种手段,故说意乐。
5、要想发起广大方便密咒发心关键要做什么观想?为什么要说方便呢?
答:观想上师即佛,是集三世一切佛的本体显现,可是,贤劫千佛乃至佛陀也没有来调伏我,是上师慈悲乘愿而来,他对我的恩德高于了一切佛。
“先另欲勾牵,后另入佛道”,在这个欲乐转换的过程里,因为上师是当机对弟子进行摄授和调教,在每一个时时处处的当下,当机即是法门,引导弟子在皈依中达到愈加相应,而这个入门之道有八万四千,故说方便。
大净
2007-12-31 16:28:00
顶礼大恩上师!
1、为什么说闻法方式是最重要的道前基础?你认为道前基础还有那些?
答:为了趋入止观的正行的修行,乃至趋入最后的解脱修行,如何闻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闻法方式,所讲之法才有意义,通过闻法,如法的趋入正道,真正要让正法纳入我们的心相续之中,闻法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掌握闻法方式,就是要让所讲之法准确的没有遗漏的趋入我们的心相续当中,如果对佛法没有正确的闻思,就谈不上实修,道前基础还有思维人身睱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是苦等等共同前行,乃至进入上师瑜伽及各种供养的不共同前行。
2、广大意乐发心和广大方便发心有什么共同和不同之处?哪种发心更难发?
答:共同之处,都是道前基础之发菩提心;不同之处:一个是大乘显宗的发心,一个是大密宗的发心。广大方便秘密真言之发心更加困难。
3、无论是闻法还是修法都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答:都建立在依止上师的基础上。
4、要想发起广大意乐菩提心关键要做什么样的观想?为什么要说意乐呢?
答:无始以来的一切众生,没有一个人没做过我们的父母,他们都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哺育过我们,把最好的东西拿来给我们吃,最好的衣服给我们穿,十分慈爱我们,对我们恩重如山,所有这些具有大恩的众生,虽然欲求安乐,却不知修持安乐之因——十种善法;虽然不想受苦,却不知舍弃痛苦之因——十不善法,所想所作背道而驰,入于邪道,非常迷茫,就象盲人独留在空旷的荒野中一样,这些众生多么可怜啊!又观想,我如今听闻并修持的这些正法,都是为了使这些曾经做过我们父母,如今轮回在六道受苦的众生,让他们各自远离业力所感召的痛苦,所有的烦恼习气,乃至最终成佛,为渡众生,愿成佛果。意乐即好乐,我们平常的很多意乐都是为满足感官欲望的自私的意乐,但是菩提心的意乐,则很难说,所以说意乐。
5、要想发起广大方便密咒发心关键要做什么观想?为什么要说方便呢?
答:应转变意乐,观五种圆满,观想上师的心是开悟的,是佛的化身,为三世诸佛之本体,身为僧众,语为妙法,意为佛陀,总集三宝,又身上师,语为本尊,意为空行,总集三根本,身为化身、语为报身、意为法身,总集三身,上师是过去诸佛之化身、未来诸佛之源泉,现在诸佛之补处。上师摄受了贤劫千佛也未能调伏的我们,从慈悲与恩德方面来说,上师超越了诸佛。要观想原来这个世界本来清净,是我的心不清净,我的业导致把本来清净的看为不清净,一切本来就是极乐世界,本来清净。因为一个睡着的人不可能一下子醒来,发不出真正的菩提心,发一种相似的菩提心,令我们方便的生起究竟的菩提智慧。所以要这么观想,所以称为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