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是三世诸佛之本体。佛在经典中也说,上师是诸佛的化现,其本体与佛陀无二无别。比如佛陀示现涅槃之际,曾对阿难等有缘眷属说:“阿难莫哀伤,阿难莫哭泣,我于未来时,化为善知识,利益汝等众。”意即你们不要伤心,也不要哭泣,我将于未来时代,以善知识的形象利益你们。这个教证亦可说明,一切具有法相的上师,全部是佛陀化现,与佛陀的本体无有差别,就像大海与波浪的关系一样。
关于此理,下面进一步阐述:
1、上师身是僧众的本体:上师的身体住于清净戒律,令无量众生的身心暂时趋入善法,究竟得到无上解脱。这与僧众的特点相同。
上师语是妙法的本体:上师的语言宣讲三藏十二部等殊胜教言,给无量众生的相续中种下善根,最终断除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这与妙法的作用一致。
上师意是佛陀的本体:从自性住佛性[1]来讲,每个众生的心与佛陀无别,上师也不例外;从修增长佛性来讲,上师的心已远离一切戏论,恒时住于无离无合、本来光明的境界中,这即是佛陀尽所有智与如所有智的本体。
所以,上师是三宝的总集——在显宗中,可以说上师跟三宝的本体没有差别,或者三宝通过上师的方便让众生得以成就;在密宗中,把上师看作第四宝,如续部云:“佛法僧三宝,上师第四宝。”
2、上师身为上师:一切诸佛在引导众生时,化为人的形象进行饶益,这就是上师的身体。
上师语为本尊:上师口里说出的语言,如果依教奉行,就能获得成就。这如同修持观音菩萨、文殊菩萨等本尊而得成就一样。
上师意为空行:凡是证悟大悲、空性的圣者佛母,均称之为空行。如云:“空性的虚空中,大悲的妙力任运行持。”由于上师始终安住于大悲、空性的境界中,故上师的密意就是空行。
通常来讲,上师是加持的来源,本尊是悉地或成就的来源,空行是事业的来源,三根本要分开修。但究竟而言,上师就是三根本的总集。
有些大德认为本尊和上师不是一体,见到本尊时,选择向其顶礼,而没有向上师求悉地,最后本尊坛城全部融入上师,以这种缘起,他这一生没有获得金刚持果位,解脱成就因此而拖延,这种现象在印度高僧的传记中也比较多。所以,从某一个角度讲,上师应该胜过本尊。无垢光尊者在《虚幻休息》中也说:“修上师瑜伽的时候,上师的面相不能改变[2]。为什么呢?因为续部中并没有说依靠本尊能即生成就,而全部说是依靠上师迅速成就。”
3、上师身为化身:上师的身体在孩童时代,纵然跟其他小孩玩耍嬉戏,这种行为也能给他人植下解脱的种子;在年轻或中年时,通过转妙法轮,可令许许多多众生获得解脱;最后示现圆寂,能让无量众生感悟无常之理。因此,上师的身体完全是利益众生的一种幻化身。前面那个教证也说——“化”为善知识,所以上师就是佛陀的化身,这一点通过教证可以成立,通过理证也可以成立。
上师语为报身:语言清净和风清净时,在所化清净众生面前所现之身,就是报身。而上师的语言清净,在证得圣果的有情(登地以上)面前,全是与报身无别的一种妙力,这种妙力即是所谓的报身。
上师意为法身:上师的心识与法界光明无二无别,而法界光明的智慧实际上就是法身。
所以,上师是法、报、化三身的总集,而且上师的三身遍于整个法界。这并不是分别念强迫去观想,而是本来就这样。然而,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们因为心不清净,见不到上师的无上功德,只见到上师有生老病死、贪嗔痴、种种不如法行为。因此,圣者见什么全是圣者,凡夫见什么全是凡夫。
关于这个道理,我顺便讲一个故事,这也是米拉日巴尊者传记的缘起:曾经有一次,米拉日巴尊者在雅隆地方,准备给惹琼巴等有缘弟子传授大乘妙法。前一天晚上,惹琼巴做了一个梦,梦中去了邬金空行净土。当时不动佛给大众宣讲了过去诸佛菩萨稀有、微妙的精彩传记,接着又讲了帝洛巴、那若巴、马尔巴三位上师的感人事迹。要散会的时候,不动佛对大家说:“一切传记中最稀有、最伟大和最动人的,要算是米拉日巴的传记,明天你们再来听吧!”
惹琼巴听到几个人私下议论:“米拉日巴尊者如今在什么地方啊?”“米拉日巴尊者吗?他不在东方现喜净土,就在普贤王如来的常寂光土……”他心里暗想:“尊者现在明明是在西藏,为什么说在清净佛刹呢?”
后来惹琼巴从梦中醒了过来,那时天已快亮,他心想:“这次到邬金刹土去听法,完全是上师的加持。那里的人说上师在常寂光土或现喜净土,我们却以为是在西藏,与我们没有什么不同,一样过着人的生活。哪里知道上师早已成佛,与十方诸佛等无差别,法身遍满宇宙,报身、化身的变化更是不可思议。我们自己业障深重,见圣人亦如见凡夫,真是诬蔑了圣者!”他转念又寻思:“昨晚的梦,不是一个寻常的梦,是空行叫我向上师请法的暗示,我一定要祈求上师宣说稀有传记!”于是他向上师请求,米拉日巴尊者就开始叙述自传……
这个自传,张澄基以前翻译过,汉地有缘众生读了以后,的确非常非常感动。我们藏地很多修行人依靠它的不共加持,内心也完全得以转变。记得我在读中学时,左手生病化脓,差点死了,当时有一个藏医,他是位老修行人,天天用藏药给我治疗。还有个喇嘛叫丹增嘉措,每天晚上给我们读米拉日巴的传记。当时政策没有开放,我们害怕被人发现,就把院门、房门关得紧紧的,三更半夜才开始听。那个喇嘛读的时候,常常热泪盈眶,激动得不能自禁。我那时虽然比较小,读中学一年级,但依靠传记的殊胜加持,到目前为止,很多道歌的内容、感人事迹仍记得清清楚楚。
通过刚才的公案可知,上师无论于你面前显现何种形象,其本体实则与十方诸佛无别,都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在度化众生。这方面,法王如意宝在梦中见到托嘎如意宝时讲了很多窍诀[3],诸位道友应该非常清楚。
因此,对上师理当观清净心,了知上师绝非一般凡夫人,只不过因为我们有无明烦恼的病,看到再清净的东西也觉得不清净。实际上通过教证和理证来观察,外在环境也好,传法上师、听法道友也好,全部都是清净的,这是最强有力的事势理。当然,对佛教不是特别精通的人,讲太多了他也不一定接受,但即使不接受,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
4、上师是过去诸佛之化身:《中观庄严论释》说,如理如法地讲经说法的上师,其实就是佛陀的化身。佛陀不一定以自己身体来传法,他可以在人面前化为人的形象,动物面前化为动物的形象,地狱众生面前化为地狱众生的形象……所以在人群中,佛陀一般以普通上师的形象来度化众生。
上师是未来诸佛之源泉:上师讲经说法之后,众生的相续会得以成熟。若没有上师开示,劝众生发出离心、菩提心,未来那些佛显现上也不可能出现。
上师是现在诸佛之补处:十方世界的诸佛现在住于清净刹土,上师是他们的补处或代表。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弘扬佛陀事业者肯定是佛,如果不是佛,一般的凡夫人不可能利益那么多众生,弘扬那么大的事业。以前有些老上师也说过:“法王肯定是诸佛的补处。他若是一个凡夫人,在当今末法时代,不可能将佛法弘扬得如是广大、如是成功!”
[1] 佛性有两种,一是自性住佛性,二是修增长佛性。自性住佛性,是心的本性,这样的佛性每个众生都有;修增长佛性,是通过智慧遣除烦恼障、所知障等客尘,显露出心的本来面目,这要依靠修行才能现前。
[2] 不必把上师观成本尊的样子。
[3] 详见《妙法宝库01—信源宝藏》之《法王晋美彭措传》。
顶礼上师!
弟子明白了。
弟子忏悔内心所有恶念,疑心,愿快速增长信心,祈请上师加持弟子!
慧月:
顶礼上师!
弟子明白了。
弟子忏悔内心所有恶念,疑心,愿快速增长信心,祈请上师加持弟子!
顶礼上师,“外在环境也好,传法上师、听法道友也好,全部都是清净的”这一段弟子很疑惑,不知这话的真实意思。这里的道友应该只是就“自性住佛性”而言的,因为实在无法认为他们是清净的,相反污浊不堪。
顶礼上师!
感恩上师开示!上师是三世佛的总集,与佛陀无二无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