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禅师与弟子们进行佛法教学和交流的网络公益平台。转帖文章网络文摘 → 法水長流遍大千 師父從未離身邊
查看完整版本:法水長流遍大千 師父從未離身邊
2010/5/12 18:19:00
法水長流遍大千
    師父從未離身邊


如證法師開示於鳳山寺
九十三年十月二十二日


  師父示現圓寂,我們可能都很難過,可是我們到底在難過什麼?難過師父的身體不在了,我們頓失依怙嗎?剛開始時,我也很難過,後來仔細想想,我到底在難過什麼,難過能夠解決問題嗎?師父真正希望我們做的是什麼?理智地去想一想之後,我體會到實際上師父的走,是要教導我們無限生命的道理,師父示寂得很安詳,他在告訴我們無限生命的道理。我們可能會想,我們看不到師父,也無法和師父講話了。但你若了解無限生命,你會發現師父的心續並沒消失,師父會不會說他圓寂了就不再關照我們?不會的!師父有可能現在就在虛空當中,他的法身正在告訴我們,他現在很快樂,只是我們沒看到而已;同樣的,如果我們了解心續不滅的道理,師父的身體雖然不在了,他生前對我們的關照和想利益我們的心還在不在呢?這種心還在的!所以最重要的,不是難過師父的身體還在不在,而是往後我應該怎麼做。

  師父生前常告訴我們一句話,師父說:「我一定會再來」,這也是他的願望,師父想要利益有情、建立教法的這一顆心,實際上是永遠沒有改變的,而對我們本身來講,最重要的是我們跟師父的心是否持續相應,只要我們持續的照著師父的心願做下去,師父下一生再來的時候一定會很高興。師父不管處理什麼事情都是精於計畫的,師父的身體是不在了,可是他心心念念的計畫,想要建立教法的一顆心識還在不在呢?在的!如果師父下一生會再來繼續領導我們的話,他現在會不會正在好好的計畫當中呢?你用這個道理不斷地去思惟,你可能會比較平靜一點,也會比較清楚再來該做什麼。我們可能會覺得師父示寂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師父這一兩年來,為了把教法好好作一些基礎的鋪陳,也費了很大的力氣。所以,不管是對我們或是對師父而言,師父圓寂,只不過是換一個更好的身體再來,可以為教法、為我們付出更多,你若能從這個角度去看,你看到的世界將會是不同的,不過,目前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要好好的集聚資糧,好好的發願、回向。

  師父圓寂前兩天召集大家講了一段話,他說:「這一群人不能再散,成辦一件事情需要一群人(成辦一件事情,所指的是大乘佛法的事業),法跟友是不可分的,可是一般人往往分開。學廣論有三個鐵門檻:第一個:依師,第二個:菩提心,最後一個是空正見。實際上這三個鐵門檻,美不可言,依師做到了,後面全部的道次第如探囊取物。師、法、友,在無限生命中是分不開的,而且是圓的,(圓的意思也就是相互輾轉增上),不是長的。所以南無古汝唄,南無布達雅,南無達嘛雅,南無桑噶雅。」「經論不可不學,但是如果整天辯論,在生活中卻是一點也用不上,這個叫做什麼佛法?所以聞思經論,一定必須與自心相續結合(不管是僧俗都一樣,聞思經論一定要與我們的心續相結合)。」這是師父圓寂前給我們最重要的教授。師父這一生為了很多弟子創立了僧俗兩個事業,無非是希望我們能夠如法,在大乘增上生道上一步一步的增上,師父這一生是圓滿了這些事業,安然地離去,相信只要我們好好的努力、好好的祈求,師父下一生再來的時候,一定能夠以更圓滿的德相來引導我們,但關鍵是我們一定要好好努力。

  師父在臨終前一天,也對侍者作了一番開示:「你們都千方百計的希望我能多吃一點,但是我吃東西和你們不一樣,我是先建立了宗旨才吃的!」後來師父吃得很少,弟子就勸師父多吃一點,師父說:「不用擔心,只要建立了宗旨,就什麼都不怕了!」當我聽到這句話時,我有種感覺,我覺得師父是在教我們要很堅強地去面對自己的生命,而且是有計畫、有把握的在走他的生命,在成辦他的增上生道,所以師父的色身雖然暫時不在了,但是我們絕對相信師父的智慧,還有師父對我們的關照,想要利樂有情的這顆心是沒有離開的。師父想要繼續再回來建立教法的這一顆心續是沒有離開我們的,所以你只要殷重的對師父祈求,你將會感受到,師父的心識是從來沒有離開我們的。此外,師父示寂是不是就代表師父跟我們的溝通就完全斷掉了呢?這也不一定,要看我們用什麼心來依止師長,我們若只是用一個形相來依師的話,師父示寂你可能會覺得很難過。可是當你了解之後,你會發覺,依止師父不僅僅是依止他的化身而已,更重要的是依止他的法身,能夠跟師父的法身相應的話,你會發現師父長期都在你身邊。

  師父圓寂的第二天,我去看師父,我突然想起師父在園區時,有時候身體情況不是很好,我問師父:「您身體不好,會不會很痛苦?」師父說不會,他很快樂!我覺得很驚訝。我問師父他為什麼很快樂?師父說因為有般若,所以他很快樂。師父圓寂頭兩天我一直都很難過,但想到這裏時,我覺得,師父應該是很快樂的,他跟一般人不一樣,他不可能圓寂以後修行就停止了。對師父來講,他只是換了一個更好的身體再來,我覺得這對師父或是對我們,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而師父示現圓寂是告訴我們-生命無限,任何人都會離開這個世間,但諸佛菩薩的法身是常住不滅的。佛陀從出生到示現涅槃,他的化身在這個世間是消失了,但佛陀的報身在常寂光淨土是常住不滅的,師父也是一樣的。在這個法會裡面,可能我們並沒有看到師父,但是我絕對相信師父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周圍,正在看著每一位弟子,安撫我們的哀傷。師父說過他會再來,我們要如何累積更大的資糧,能夠讓師父再來,這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人可能都有聽過這個故事:耶喜喇嘛在前一生圓寂後,這一世出生再來,在他很小的時候,有一天到他前一生侍者的旁邊,看到有一台車子,他踢一踢輪子,對侍者說:「我叫你修的輪子,你到現在還沒給我修!」師父一定會再來的,你們這一生好好的努力,特別是鳳山寺的法師,要好好的努力,你這一輩子不好好修的話,下一輩子師父再來的時候,他看到你時會說:「前一輩子你還沒這麼笨,怎麼現在變笨了!」所以,我們怎樣如法地依止師長,這才是最重要的,而如法地依止師長,靠的是什麼?是法跟友,所以師父說:「我們這一群人不能再散了……」這種「不能再散了」是依循著師父所引導的,希望建立教法,利樂有情的心願,並且靠著一群人共同合作增上來完成。你可能要做很多事情,要學習很多的經論,也要學習如何調伏自己心續的煩惱,但在這過程當中,你也在增上生道上成長,實際上,這也是迎請師長再來最好、最殊勝的因緣。所以,好好記得師父給我們的教誡:「我們這群人不能再散了」,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好好運用佛法,把教法建立起來。師父的法身不滅。師父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呢?就是建立教法。如今師父色身不在了,建立教法的責任誰來承擔呢?建立教法的責任就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所以如法地面對境界,把師父法的事業承擔起來,我們等於是在成辦師父的法身,也就是感得師長再來的因,而最重要的是後續我們要如何靠著團體的力量,彼此之間能夠和合、互助,把師父更好的一個化身請來,讓我們好好地跟著師父再走這一條增上生道。

法雨甘露


  十月二十二日下午,廣論學員乍聞師父圓寂,頓失依怙的剎那,悲愴、驚惶、哭泣,都不足以宣洩對師長離去的不忍。如證法師、如俊法師、如起法師,說起師父圓寂前的教誡、侍疾點滴,並且善巧引導師父示寂利生的種種,法師們以法語慰藉學子心。

  如俊法師說:「我的眼淚現在要省下來,只有將來跟師父見面的時候,喜極而泣,那將是我再流眼淚的時候。」是啊!擦乾眼淚,讓我們一起等師父回來!

2010/5/13 1:39:00

顶礼上师

三個鐵門檻:第一個:依師,第二個:菩提心,最後一個是空正見

如果我們了解心續不滅的道理,師父的身體雖然不在了,他生前對我們的關照和想利益我們的心還在不在呢?這種心還在的!所以最重要的,不是難過師父的身體還在不在,而是往後我應該怎麼做。

而對我們本身來講,最重要的是我們跟師父的心是否持續相應,只要我們持續的照著師父的心願做下去,師父下一生再來的時候一定會很高興。師父不管處理什麼事情都是精於計畫的,師父的身體是不在了,可是他心心念念的計畫,想要建立教法的一顆心識還在不在呢?在的!如果師父下一生會再來繼續領導我們的話,他現在會不會正在好好的計畫當中呢?你用這個道理不斷地去思惟,你可能會比較平靜一點,也會比較清楚再來該做什麼。我們可能會覺得師父示寂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師父這一兩年來,為了把教法好好作一些基礎的鋪陳,也費了很大的力氣。所以,不管是對我們或是對師父而言,師父圓寂,只不過是換一個更好的身體再來,可以為教法、為我們付出更多,你若能從這個角度去看,你看到的世界將會是不同的,不過,目前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要好好的集聚資糧,好好的發願、回向。

這一群人不能再散,成辦一件事情需要一群人(成辦一件事情,所指的是大乘佛法的事業),法跟友是不可分的,可是一般人往往分開

南無古汝唄,南無布達雅,南無達嘛雅,南無桑噶雅。」「經論不可不學,但是如果整天辯論,在生活中卻是一點也用不上,這個叫做什麼佛法?所以聞思經論,一定必須與自心相續結合(不管是僧俗都一樣,聞思經論一定要與我們的心續相結合)。」這是師父圓寂前給我們最重要的教授。師父這一生為了很多弟子創立了僧俗兩個事業,無非是希望我們能夠如法,在大乘增上生道上一步一步的增上,師父這一生是圓滿了這些事業,安然地離去,相信只要我們好好的努力、好好的祈求,師父下一生再來的時候,一定能夠以更圓滿的德相來引導我們,但關鍵是我們一定要好好努力。

師父應該是很快樂的,他跟一般人不一樣,他不可能圓寂以後修行就停止了。對師父來講,他只是換了一個更好的身體再來,我覺得這對師父或是對我們,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而師父示現圓寂是告訴我們-生命無限,任何人都會離開這個世間,但諸佛菩薩的法身是常住不滅的。佛陀從出生到示現涅槃,他的化身在這個世間是消失了,但佛陀的報身在常寂光淨土是常住不滅的,師父也是一樣的。在這個法會裡面,可能我們並沒有看到師父,但是我絕對相信師父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周圍,正在看著每一位弟子,安撫我們的哀傷。師父說過他會再來,我們要如何累積更大的資糧,能夠讓師父再來,這才是最重要的。

记得2004-10-15日常老法师圆寂,满含热泪看完传过来的vcd,如证法师从厦门坐飞机捧回老法师的骨灰安放在凤山寺,三年前,在我居住的城市的一座寺院和如证法师交往过,三年后在镜头上看法师瘦弱了许多,也有些苍老,是他细心地侍奉老法师到圆寂。有幸聆听过老法师和如俊法师的开示,老法师和如俊法师2次来我们这里,如俊法师在讲法互动活动时说:法师当过老法师10年的侍者,也经常受老法师的“加持”,记得当时如俊法师含着眼泪说:我们这的人比较热情直率,和他所在地的人不太一样,法师当时为了了解这里的人,住在大寮7天,法师在讲法互动的时候说的,这7天让法师了解了这里的人。

记得我女儿8-9岁的时候,每个周三的晚上7:00--9:00研讨广论,去学习小组,回到家都9点半了。每个周末早上6:30带着孩子去20多公里以外的一所废弃的小学听老法师开示的广论,有2位居士身份的老师领着研讨,中午统一订盒饭3元芹菜粉条土豆丝,也有自己带饭的。晚上5:30下课,6:30-7:00才能返回家吃饭。

后来,2位老师出家了,一位去了拉卜楞寺,一位去了南方,当时我们30多人,除啦2位老师,还有3位男居士4位女居士出家了,不止这些,还有学员家的孩子大学毕业后也出家了。

感恩上师,今天又重温了如证法师的讲话。

Powered by BBSXP 2008 MSSQL © 1998-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