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8:30活动开始:介绍上师
禅师主页: http://www.beihuazx.com/cc_yanleng.asp
悲华禅师是当今不可多得的持有正见和诸多方便善巧的大德,他对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都能平等受持,予以赞叹,不拘泥于传统,又能尊重传统,更重要的是悲华禅师具有大圆满法清净的传承!我们有幸得遇,是我们学习佛法的难得机缘,也可以说是我们的福报吧。佛法是普渡众生的,今天借这个机会给各位朋友介绍悲华禅师,让更多有缘的人得到佛法的滋润,得到正法的殊胜的利益。(活动间隙插播)
2.由慈海把自己以往的部分贴子读一下,请大家讨论(批评)目的是现身说法,引以为戒。
以下是慈海以往部分帖子(包括跟贴)
Re:要让上师欢喜而说法
心不相应,法即不相应。
如果师父弟子心相应了,皆大欢喜。
四念处随笔
四念处为诸念处,诸念处为一念处,
在在处处念念处,非念处非不念处,
我了此意非为了,我念是处非是处,
常随吾师以加持,此念处即是念处.
(以上好大狂妄慢语!慈海于2006年4月2日重新编辑)
师父好
弟子自觉可以智慧转烦恼,这是妄言吗?
然而弟子于心相续功夫懈怠,于此发心恒修念诵,此心念正否?
(以上都是大妄语!慈海于2006年4月2日重新编辑)
问题11:顶礼上师,请上师慈悲开示!八正道的具体修习,首要是要有对佛法的正见。如果没有正见,那么信和依止从何来呢? (2006/03/28 慈海 )
答:“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佛法大海,唯信能入。”,若无信心没有恭敬,什么功德都无从生起。佛在阿含经中有言:“若比丘有惭有愧。便习爱恭敬。若有爱恭敬。便习其信。若有其信。便习正思惟。若有正思惟。便习正念正智。”,可见信从惭愧、爱恭敬中生。八正道能真正行持是在悟四谛法后,得正智方可真实行持。需要经资粮道和加行道的修习方可趋入,然三十七道品任圆满一类道品则其他道品也自然贯通,但按道次第而言,应先习正念即四念处先。然学法者,首先要树立正知见,正知见来自正确的闻思,依靠如理修行而增强。闻思从何来?从以信敬心依止善知识而来,从以信敬心依靠佛法僧三宝的指引中来。以上所问,是不明道次第和张冠李戴而来。若已有正见则无所谓信和依止,正见者,道眼也。六祖言“迷时师度,悟时自度。”,此人已得无师智也。纵如此,地上菩萨亦不离依止,道力未全故。须知,众生信佛学佛修行乃从善根福德因缘而入也。勤积资粮,莫本末倒置。
大家再讨论谈体会。
3.请其他师兄再拟个节目。比如念咒,念佛号,讲禅宗小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