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璎珞;  
   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  
  这首偈语说明“福慧双修”的重要。过去佛陀在因地修行时,也是经过累劫的修福修慧,直到福慧具足圆满,方能成就佛道,因此佛陀教示弟子要开发智慧,勤修福德,更以自己的修行经验为例证。  
  有一天,佛陀告诉弟子们:“如果能承顺一法,不离一法,那么天魔波旬就不能乘隙来扰乱人。”  
  “什么是一法呢?”弟子问。  
  “一法就是功德福业。”  
  佛陀接着说:“记得从前在菩提树下修行时,天魔波旬率领数千万亿的魔兵魔将前来,他们各有不同的形貌,其中兽头人身模样的,更是不可胜数,而天龙八部也纷纷云来海会。当时,天魔波旬对我说:“沙门!赶快俯首称臣吧!”然而,我凭藉着福德大力,降伏了众多的天魔,消除了一切烦恼,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因此,你们应当观察其中的妙义,如果有弟子功德具足,那么天魔波旬就不能乘其隙,破坏他的功德。”    
  于是,佛陀说了一首偈语:  
   有福快乐,无福者苦。  
   今世后世,为福受乐。  
  最后,佛陀不忘再次叮咛:“所以,比丘们!不可厌倦于修福。”  
福德因缘是我们成道的资粮,因此佛弟子莫以福小而不为,圆满的福报,也是从小小福报点点滴滴积聚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