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人结缘
在行车途中和他们进一步介绍了上师的功德、云林寺的情况还有注意事项等。到了云林寺后带领他们在大殿烧香拜佛,还参观了内观堂以及禅修林。从禅修林漫步回来,遇到上师正在指导普明等师兄进行停车场的修整。弟子向上师鞠躬问好后向上师介绍了弟子的两位朋友。在大多师兄前去种植南瓜的时候,上师慈悲教导我们如何修劳动禅。而后又在客堂慈悲为我们进行答疑解惑,提醒我们要去追求像太阳那样永恒的事业,不要去追求不足道的世间名利;人生遇到瓶颈的时候该如何做?通过改变自己,缩小自我便可以继续前行。(弟子记得不太清楚,忏悔)
上师曾经多次慈悲开示过适合结上师三宝缘的人是两类人:一类是想依止上师学佛修行的,一类是想到上师这边做功德的。弟子一直没有搞清楚,虽然内心中有希望更多人可以结上上师三宝缘的愿望,但是做起来实在不成样子,这次也一样在整个过程有很多问题。弟子深感惭愧并向上师忏悔。
1)事先没有评估好,他们是否属于这两类人。虽然适逢节日他们会到寺庙去烧香拜佛,但是这次好像是抱着想到云林寺观光而来的,不是寻找师父或者做功德而来的。弟子事先也没有往这个方面去引导或去提示,然后从他们的反应中去判断,弄明白他们的意愿和目的。
2)带人上山之前只是在群中向上师报告说要带2人上山。但是没有提前向上师说明清楚人员的基本情况和来访目的,原因一是周六晚上才和他们商定周日要上云林寺的,晚上报告时时间有点迟了就没有说基本情况,而后是周日一早补充说的,时间太匆忙。没有达到向上师有效汇报的目标。其次弟子自己也没有搞明白他们的目的,自以为是的认为他们想拜见上师就好,等面见上师后,通过上师的点化就可以走上学佛修行之路。
3)与结缘人在路上的进一步沟通中,虽然主要内容都有提及,特别注意提到尊重师佛以及在寺庙内要遵守的规矩方面。但是存在着交流偏少,单方面灌输的多的情况;还有也没有很好的去觉察对方在这个过程中的反应,再者车辆中的空间决定了这种交流难以做到很好的观察,日后类似的交流要选择合适的环境进行。
4)结缘人到达寺庙后的要注意观察其表现,从他们到寺庙后的烧香拜佛的过程,他们各自的对佛的认识和恭敬程度都跃然面上。当他们面见到上师后对上师和佛法的态度也都一一在展现。傲慢还是恭敬,有心还是无心,在当下的一件件事情变化中书写着……;感恩上师慈悲,弟子明白了倒茶送水也要注意观察时机,弟子提醒他们呈上供养的水果,但是他们当时还是没有供上准备好的红包,还是中午用过斋后蔡师兄想起再献上的。
5)结缘后下山时,弟子有和他们交流,他们都感恩上师的慈悲开示,但是王萍说到她现在缘分没有到;蔡锦荣说他忙的没有空。弟子要忏悔的是弟子没有向上师汇报他们后续的反应,弟子没有做到应该做的事情。
2、劳动禅
感恩上
这时来了位信众问我是否是来这里玩的,我“骄傲”的回答到是来这里跟着师父修行的。上师在边上轻轻说了句话“说自己来修行的”(原话弟子没记住),弟子马上觉知到自己的无知和傲慢。弟子向上师忏悔。
3、读诵禅
下午在内观堂,在原定的唱诵时间上师开示让大家轮流读诵“佛说四念处经”,端身正意,双臂自然夹住身体,双手恭敬捧着佛经,然后保持中速清晰的读诵(要保证能够做到随文起观),出现读诵错误(说明自己心意散漫)要当下忏悔,口诵“嗡班扎儿萨垛哞!”,读诵的时候可以觉知到舌头和口腔的动作,还要清楚明白的听到自己的读诵声音。
4、慈悲开示
打坐后到了“总结阶段”,弟子依然是表达不清。上师开示的该做的演讲内容是关于今天是如何一步步进行打坐的有什么觉受,碰到什么问题是怎么处理的?然后就这些觉受、问题以及疑问等要进行研究讨论,但是弟子当下心念非常粗,对于散乱和昏沉的觉知和对治也没有用心去体会,就像“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囫囵吞枣不知其味。弟子忏悔。而后上师慈悲为弟子们开示了人生的意义、解脱人生烦恼的四种手段祈祷、持戒、修定、开慧及相关修行次第等殊胜佛法。(弟子忏悔,时间过了半个月,弟子记不太清楚了)
5、与佛结缘
在
通过这段时间的结缘实例以及上师的慈悲开示,弟子明白了弟子自己也处在结缘的因次递进图中,弟子反省自己的顺、敬、信、求、学、修又都做的如何呢?很惭愧,自己发心不正还愚痴傲慢皈依又行持的不好,真的差距很远很远。弟子体会到弟子的日常的言行和待人接物的一举一动中都在做着自己与上师三宝的结缘、同时也在对可能的结缘对象做着结缘的工作,只有弟子自己通过皈依学佛有所进步,体现出上师(慈悲、智慧和解脱力)的光芒,弟子才可能吸引众生共同走向归依学佛解脱路。
弟子慢慢觉知到的自己心念中的贪嗔痴慢疑等诸多粗大恶念,更何况还有那么多觉知不到的时候和更加细微的心念呢?人生四十多年造业已无数!因果报应真实不虚。弟子觉知到自己的身不由己。弟子头面至诚顶礼上师,祈求上师的慈悲摄受。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嗡美镇达楞梭哈
顶礼上师!弥勒尊佛!看了师兄的文章受益很多,感谢师兄写了这么多上师的开示!但是在文章中有几个字句错乱的现象,读不通顺。我现在体会到生活中时时是修行,处处是修禅对镜,写文章也是一样,若写的很多错别字或是不注重前后关系,或者词句不通等的语病说明当下的心较粗。因为我也经常这样犯错。这是我的想法哈,师兄别见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