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禅师与弟子们进行佛法教学和交流的网络公益平台。工作交流 → 呱呱禅与人生房间值班日志跟贴处(2012年3月4日起-8月13日终)
查看完整版本:呱呱禅与人生房间值班日志跟贴处(2012年3月4日起-8月13日终)
2012/3/3 18:59:00

    每天值班人员可在此处跟贴,记录当天发生之事,留下备忘文字。以便由此了解情况、了解存在的问题。

2012/3/5 0:12:00

2012年3月4日值班记录

因慧拓师兄有事,由净然顶替值班。七点开始晚课的唱诵,因为房间人少,没有师兄上麦唱诵,净然播放上师的唱诵录音!近七点五十,上师进房间自行上麦唱诵,内容:

《本师赞》、《度人师赞》、《三宝赞》、《佛宝赞》、《法宝赞》、《僧宝赞》、《解缚咒》、《狮吼咒》、《弥勒佛赞》、《弥勒菩萨赞》、《三归依偈》、《弥勒发愿偈》、《上生经》、《梵语释尊赞》、《梵语礼师三宝》、《大圆满前行念诵文》……

 感想:第一次跟着上师唱诵这么久,体会到唱诵的妙处!不仅旋律优美,快慢有秩,而且让人心生欢喜,乐此不疲,完全浸入其中,没有一丝杂念!!欢喜赞叹

 建议:希望每天会唱诵的师兄到房间来唱诵,不会唱诵的师兄积极的到房间来学习唱诵

注:上师唱诵示范之时,房间里的人没有一个人去告之其他同修这个消息,只管自己听。

忏悔:是弟子失职,自私心重,只管自己跟着学,不顾别的师兄,深深的忏悔!一定改过

2012/3/6 0:24:00
  1. 2012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值班记录

昨天因有事,找净然师兄替我值班。原说好了如净然师兄有事的话由我替值班,今天上呱呱后,净然师兄有事告诉我来值班,后来智心师兄问我今天晚上做什么内容,我说唱颂行不? 智心师兄说唱颂可以,我8点上的麦,上麦前智照师兄已经唱颂了一段时间。上麦后 我唱颂了《赞弥勒四礼文》,唱的很跑调,禅海师兄上麦接着唱让我感受正确的发音,后来禅海师兄唱了《三宝赞》等多段, 后来唱颂的师兄还有明会、慧雪师兄。因为其中一段时间没有参与唱颂的师兄  我唱了跑调的《诵修金刚萨垛法》,后来师兄们也跟着没有按照上师留的 唱诵规定内容进行,负责广播的清净师兄给予了提醒。在9点10多分的时候,上师来到了呱呱房间,并且通过广播要求根据规定的范围进行唱颂。在9点25分,把唱颂和听颂的功德做了回向。 此次值班感觉自己唱颂的能力太差,调动师兄的积极性反面也不行,再就是没按照上师的规定范围进行唱颂。

2012/3/8 21:46:00

2012年3月7日值班记录

今晚8:00-9:30是话题讨论时间。

话题一:学习了《佛教人乘正法论》,你对五戒善法的理解是怎么样的,请一条条说下?

话题二:上师开示说:你们就满足于等在网络上学习网络开示的基础课程?您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今晚考勤:智心 普明 净然 道如 智悟 慧虹 禅海 恒光 智芳 慧雪 寂然 智照 静心 智香 智澜 智雨 慈妙

护持管理:

主持 普霞

演示 智悟

广播 普霞

通知 智心

上麦师兄:恒光 慈明 净然 智澜 慧雪 禅海 智芳

问题探讨:?

后注:将内部言语直接作为话题不妥,话题活动设置已经自做主张,完全不按事先设定的程序了。

2012/3/11 23:41:00

2012年3月10日值班记录

今天是周六,智清师兄因网络问题不能上,由智心代值班主持,智悟师兄演示,其它岗位基本空缺。

晚上活动内容:分享交流这次学习佛教人乘正法论自己都学到了什么?

效果:前期排麦不是很主动。后期热烈,时间延长到9:30。

参与分享学员:智芳:有些概念不清晰;

             智照:据说什么也没有学到;

             慧雪:认真,发心受戒、持戒;

             净然:喜悦,深入。

             慧清:没有明显新的认识;

             禅海:乐观;

             慈明:情绪低落,其它没记住。。。。。

房间总人数,我没有记得观察,下次会留意。

总结:多数人没有上麦或打字交流,有机会应当再进行一次这个主题,看看其他师兄学习的情况。

2012/3/12 18:57:00

2012311(观世音菩萨圣诞)值班记录

7-740晚课的唱颂时间,清静智芳 净然 普霞  慧雪师兄上麦唱颂。

740-8时 按照上师在QQ群中做的在观世音菩萨圣诞日念颂500遍菩萨圣号的要求,没有完成要求的,可以上麦念颂菩萨圣号,智照师兄上麦念颂了菩萨圣号。

8—9时,和905—953分分两个时间段读颂《佛教人乘正法论》,共读颂《佛教人乘正法论》2遍,上麦读颂的师兄有: 静心  智澜  慧清  智照  慈妙  慧虹  道如  智芳 

955做完回向后,智照  慧拓上麦念颂了观音菩萨圣号  一部分师兄去了歌舞房间

值班:慧拓者 广播:清净  片花:净然 

房间人数最多时 21

因《佛教人乘正法论》属文言文,师兄们在字体的认识和字意理解及断句上还不是很娴熟。慧拓在百度上找了文中一部分生疏字的拼音注音,发到了QQ群上。

2012/3/15 15:27:00

2012314值班记录

当天晚上上师开始现场调整管理秩序和内众同修的网络依师态度和方式。当天计划活动的管理在调整之下,采取了消极应对的态度。当晚管理中,由临时管理慧清主麦。慧清不在工作管理群中,工作管理群中亦无人与其沟通,在上师设置离开房间挂号的情况下,始终没有在QQ上获得房间信息。

当天晚上上师对管理人员和管理秩序当场作出调整。将工作群分为技术组和房管组两个部分。智心和普明调到技术组,智悟、道望、智清调用房管组。

2012/3/18 19:47:00

2012年3月17日值班记录

当天晚上大家讨论了如下各个问题:

什么是发心?结合我日常学佛的行为,扪心自问我发心学佛了吗?如果发心了那这样的发心正确吗?不正确应如何调整?

大部分师兄从学佛动机、皈依的角度分析了这些问题。

一些师兄就追求世界福报的这种发心进行了讨论,似乎也没有得出统一、明确的答案。

2012/3/18 22:41:00

2012年3月16日

顶礼上师!由于上班很忙,没来得及进行话题设置,就拜托普明师兄设计的话题,话题是 1: 为什么虚假学佛?

2:学佛的过程是为了什么?目的又是为了什么?是你想去的地方吗?3:知道自己怎么修吗?

  由于自己的学习处于虚假的状态,师兄们上麦说的我压根就听不进去。所以最后无法总结。后来请湛越师兄与我们一起就当晚的话题进行了交流                                                               

  当晚有12名师兄上麦,他们分别是慧心 普明 土人 智悟 禅海 恒光 智心 道望 寂然 净然 慈明 慧拓      关于第一个问题,有三种看法,一种是认为自己都是在真实的做,没有虚假。(慧心、净然、慈明)。一种是自己的确是在虚假中,(清净)。还有一种就是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这样的情况,(智心)。

2012/3/20 0:46:00

2012年3月19日

顶礼上师!

   原定今晚进行分享交流的内容是关于祈祷的问题,因为前天晚上对于祈祷的问题和师兄讨论到很晚,而且自认为祈祷是很重要的事情,在请示上师后,上师开示说这不是问题。想起上师曾经开示过晚上的活动内容一定是要围绕着皈依来开展,于是修改了话题:在依师过程中发现自己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来改正?可是因为水平有限,问题提出来了,却没有针对问题的实质进行深入的探讨,只提出了:

在皈依上师后,你升起对上师的信心了吗?有坚定的跟随上师了吗?为什么会这样?你觉得你真正的做到皈依了吗?

这样的问题很表象,也不具体!

  因为准备的不充分,今晚通知没有发,演示和广播是普明师兄和清净师兄自己发心来做的!

  房间最多人数十九人,上麦的师兄有:智心师兄、普辉师兄、寂然师兄、普霞师兄、普明师兄、都表示自己对上师有信心,有的师兄对自己是不是坚定的跟随了上师不确定,都认为自己没有做到真正的皈依!

  忏悔:一直都是自做主张的来做内容,今天面对上师审核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这么多的问题! 

2012/3/24 0:43:00

2012年3月23日

顶礼上师!

今晚的活动内容有两个,一:读诵《善生经》《佛说十善业道经》。:二是进行了分享交流,原来设置的话题是(在依师学佛修行的过程中,有过违背皈依的行为吗?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认真的思考过吗?)。有师兄说这个话题在周三就进行过了。所以就临时改为,对唱诵和读经的感悟进行分享交流。有智心,禅海、净然、普会等师兄上麦与大家分享交流了自己的体悟。

   普霞做广播,净然做演示。

   在智心师兄的祈请下,上师做了有关的开示,开许在24号晚,在佛友之家由普照师兄为几位师兄做心理咨询。为起跑做准备。感恩上师!

   南无弥勒尊佛!南无弥勒尊佛!南无弥勒尊佛!

                                                                                                                                   

2012/3/25 12:13:00

顶礼上师!

2012年3月24日

   今晚房间应该由智清师兄值班,但是师兄有事情没到岗。我这里上午没电,舅舅下午到我家,到晚上9点多钟才走,舅舅走后,我立即上网,佛友之家进不去,我就到禅与人生房间来了。上师在麦上,我问上师,读经可以吗?上师说:这么好的时间读经可惜了。聊天很好啊。于是上师随缘为我等做了有关皈依、祈祷、结缘等内容的殊胜开示。近3个小时的时间不知不觉的就过去了,刚开始有十几位师兄在,后来那边心理咨询结束,师兄们都过来了。个个都法喜充满,尤其是智澜师兄,哪个笑的开心。感恩上师!

   弟子觉得,智清师兄有事不能来,也要在网络维护群说一声,其他师兄也可以随机的顶一下。有不如法处,弟子当忏悔!

   遗憾的是弟子当时没想起来,祈请上师能否录音。所以无法留下文字性的法要。惭愧

   南无弥勒尊佛!南无弥勒尊佛!南无弥勒尊佛!

2012/3/27 0:07:00

顶礼上师

2012年3月26日值班记录

 为了明天更好的学习《净土三经》,今晚在房间读诵《净土三经》,希望通过这次读经活动对经文有所熟悉。房间最多人数达到19人,由慧拓师兄做演示,智悟师兄和普霞师兄做广播。

上麦读经的师兄有:

静心师兄、清净师兄、寂然师兄、普会师兄、净缘师兄、普辉师兄、禅海师兄、净然师兄。随喜各位师兄上麦读经功德!

 

有些字师兄们念的不准确,现把生字发音解释如下:

 

xiān
无机或有机含氧酸除去羟基后所余下的原子团。亦称“酰基”。

 

cuò

停柩,把棺材停放待葬,或浅埋以待改葬。

 

 

年老,六十岁以上的人

 

fǒu

古同“否”

 

zēng
古代对丝织品的总称

 

旛 fān
同“幡”。长幅下垂的旗。

 

 蓏 luǒ
草本植物的果实。

 

倡议:欢迎师兄们都积极的上麦来读经!

 

 


 

2012/3/31 21:55:00

2012331值班记录

今晚8:00在呱呱禅与人(324655)房间,由净然师兄辅导学习净土三经之——《普广所问十方净土随愿往生经》后半部。

考勤记录:

静心 智康 普缘 净缘 禅净 智觉 普会 寂然 慧雪 普辉 会禅 慧心 恒光 游客 智心 慈明 净然 慧拓 清净 普霞 普照 妙心

普照师兄后来,对我们的辅导学习提出了质疑,并在麦上进行了短暂交流。

弟子认识到我们对经文的辅导学习是错的。我们的辅导学习方式像是在开示经文,对此弟子深生忏悔。

地藏经云:“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自己应该深生忏悔,对自己一切的罪业忏悔!
2012/4/1 23:46:00

2012年4月1日值班记录

  今晚因为慧拓师兄有事,由净然主持活动,没有什么具体的话题讨论,让大家自由上麦来说说。开始由于净然说起在群中提问,上师两次以“不为二手事”回答,引起对《净土三经》中的疑题进行了讨论!也引起了对于如何请上师开示的方法进行了讨论!师兄们各自有问题,净然想到要在论坛里发个贴,然后让师兄们跟贴把问题提出来,等把问题收集到一起,在上师有时间的情况下,祈请上师为我们开示!

  智澜师兄和清净师兄上麦,与大家分享了在听完上师方便开示以后的感悟,觉得自己的心境改变了,觉知能力提高了,都法喜充盈!随喜!

  慧心师兄也分享了她依师以来的体会!

  关于祈祷内容:智澜师兄认为不能因为俗事祈祷,或请上师加持,开示。清净师兄认为祈祷发财是恶的,净然认为应该时时祈祷,生活中的事也可以求加持,请开示!对于祈祷发财是发心的层次不同。

  关于如何相应的问题,师兄们认为就是在当下,能不能随着上师提出的问题去思考,是不是上师在上面讲,自己却还在想着自己的事情?如果是在想自己的事情,就是不相应的!会出现所问非所答的现象。一定要全心的跟着上师的思路去思考才会相应!(只是讲上师做开示的时候是不是相应了)

  关于师徒关系的问题,上师是传道,授业,解疑的。现在上师为我们传道了,也授业了,可是我们现在却很少向上师提出疑惑的问题,这是一个大问题!急需解决!

房间考勤:慈明、智心、智悟、慧雪、慧心、清净、智澜、普霞、慧敏、清净、普辉及两名游客

 

2012/4/2 23:28:00

顶礼上师

 

2012年4月2日值班记录

 

  今晚净然值班,也没有设定具体话题,让师兄们自由上麦来说,觉得这样师兄们可能会放开一点,有固定的话题,就有顾虑怕说不好而不敢上麦。开始慧雪师兄上麦说了一些关于唱诵的事情,认为唱诵可以打开心灵,让心情愉悦,师兄也想通过上麦唱诵,来锻炼上麦参加讨论!其实通过唱诵自己打开心灵了,让不会唱诵的师兄学会唱诵了,功德做了,上麦时的心态也调整了,有些上麦时要调整的电脑功能也会用了,所以说上麦唱诵是一举数得的事情!

 

   又说起如何请法的事情,因为上期学习已经结束了。今天都四月二号了,时间不等人!师兄们都觉得应该再请求上师给我们开示怎么进一步的学习,有师兄认为应该请开示早晚课的内容,但智心师兄、净然、慧雪师兄都认为皈依没有学好,还没有到具体修学的层次。但要如何再请法来学习,大家研究了一下,最后决定让净然跟管理们商量一下,具体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再来请法,由净然再通知师兄们!一起来祈请,一定要让上师知道我们是渴望再学习的!

 

房间考勤:慧开、慧敏、慧雪、会禅、智悟、智心、慧冰、妙心、圆怀、净然

 

建议:希望师兄们积极上麦唱诵,并一定要坚持到底

 

倡议:师兄们:时间易逝难复,一定要抓紧时间向上师请法,这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忏悔:这两天没有做宣传,可能就因为没有做宣传才会人少!忏悔工作没有做好!

2012/5/25 18:54:00

2012523周三主题辩论(主持:智清)

 

主题内容

辩题一:.

正方:学佛是学佛,工作是工作,两者是分开的。

反方:学佛是学佛,工作也是学佛,两者是可以融入的。

辩题二:

正方:我皈依了就成了上师的人,我不能做我自己了。

反方:皈依后我有了依靠,我能做我自己了。

规则:

1.进入辩论前,支持辩题哪方观点请将马甲改为【正方】法号或【反方】法号;

2.正方辩友在一麦展开辩论,反方辩友在三麦展开辩论,可自由排麦、多次排麦;

3.现场师兄若在辩论过程中观点转变,可改换马甲。

 

人员安排

主持:智清 / 演示护麦:智清 / 广播:净然 / 记录普会 / 录像:普明 / 宣传:智清

 

考勤情况

到场28人左右,排麦参与14人左右。

 

活动概况

辩题一:.

正方:学佛是学佛,工作是工作,两者是分开的。

反方:学佛是学佛,工作也是学佛,两者是可以融入的。

 

正方代表性观点:1)虽然佛教书籍中说过生活和佛事是一不是二,但是根据自己现状,并没有做到学佛和工作融入2工作要专一,学佛也要专一,现阶段可以分开,互不影响 ,况且不是所有工作能和念佛一起进行,如果对于初学者让两者融入,会有憋端,没有专注的力量3学佛本身就是通过一种学习达到心无旁骛的境界工作专注也是要心无旁骛,两种不同事情共同达到专注。(4)两者在行为上是分开的。

代表人物:慧拓、普明、普觉、慈明

反方代表性观点:1学佛工作生活是一回事,用佛法指导生活,如在生活,工作,做事中念住当下2学佛和生活是可以融入的,要时时有归依三宝的心3要清醒什么是学佛,学佛是一种信仰,不是一件事。依师求觉正净,学佛是练心,工作是借事来练心,工作也有工作禅4佛法不离世间觉,只要是学佛人,都是认真工作的人,有师兄问从事屠宰业的人,怎么把学佛和工作相融?那么如果是学佛人就不要从事不善业 

代表人物:普会、智心、禅海、净然、清净

 

辩题二: 
正方:我皈依了就成了上师的人,我不能做我自己了。 
反方:皈依后我有了依靠,我能做我自己了。

 

正方代表性观点:皈依上师就是皈依觉正净,放下我执我爱

代表人物:慈明、普霞、智心

反方代表性观点:皈依后,我就有依靠了,能找到那个真我佛性,做真正的自己,能为自己做主了,不会被业习牵引。

代表人物:净然、慧拓、智照

综合观点:皈依后,我懂得不做恶的我自己,做善的我自己,止恶行善。

代表人物:普会、禅缘

 

主持人总结:关于辩题一,师兄们各有立场,正方师兄站在自己现状讲,目前还做不到学佛和工作融合,但常提到“专注”这个词,分开好,这样能专注,这样理解对吗?反方师兄提到上师曾经开示“生活就是修行,佛法不离世间觉”,但是在工作中怎么学佛修行的讲得确是很模糊的想象的例子,不真实,所以正方也反问到“那我们做到了吗?”这些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工作和学佛分开能培养专注?不分的话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应该怎么做呢?这些我们都需要乞求上师的指引才懂得什么是对的,怎么做。关于辩题二,最后大家观点基本达到一致了,皈依后,我们去恶的自己,立善的自己。这题的缘起,正方背后其实还隐藏着一个态度,就是我皈依了就无我了,想想我有点害怕,这个对吗?反方如果觉得自己有靠山了,自我主张的做事,却以为是皈依行为,都不知道自己没有皈依,这该怎么办?这些师兄们都还是得认真再思考的。辩论不争输赢,哪怕最后观点一致了,也只是我们理解一致了,到底对不对呢我们还得一起祈请上师开示我们才懂得,正方反方是两种现象,我们辩论是为了认清这些现象。

2012/5/26 11:22:00

顶礼上师

 

2012524周四音声供养活动汇报

一、活动护持人员

主 持 人:普会、慧雪、禅海
广播演示:净然   

录音录像:普明    

宣    传:普会

 

二、活动过程汇报

1、活动的开始把麦友分成两队,分别是归依队(慧雪)和慈爱队(禅海),以每队上麦供养的人数为记分

2、活动的过程比较积极活跃,人数多的时候达到25,同时排麦等待的有7人。在2个小时中有22个节目进行了供养,供养形式分为歌曲、念诵(咒)和朗诵三类。

参与供养的师兄有:

1)归依队  普霞,普辉,嵩琪,净然,妙心,恒光等

2)慈爱队  清静,智心,禅心,智照,寂然,智照,智清、阿春等

截止到活动结束时间到时还有5个排麦,活动的尾声主持人也分别献歌供养。

3、自由麦时 各师兄们还都积极上麦献供

 

三、活动小结

1、做的好的地方及原因

  场面比较活跃,达到激励道心、抒解情怀和真情互动的目的,师兄们深受鼓舞。

原因在于

1)选择佛菩萨诞辰纪念日,学佛弟子发心更强烈

2)用组队比赛的方式,在两位队长的鼓励下更激发了热情

2、做的不够好的地方

  都是弟子作为主持人做的不够的地方

  1)现场麦序的控制的火候把握还不够

  2)整个活动做好后该做的引导不够,要把这种气氛引导到皈依上师事件三欢喜,认真按照上师的教导积极努力参与网络12项活动中去

 

感恩上师慈悲加持。

 

 

2012/5/26 22:33:00

禅乐竹海(1363707426) 07:06:10

顶礼上师。吉祥如意。今晚2012526号。农历四月初六。主题名称:禅海主持。[请求批评]批评禅海的一切言行举止。

活动描述:这是同修间的善意互助,起到维持正气和修正不良风气作用的活动。佛弟子彼此之间在自愿的情况下,对涉及学佛修行的归依、发心和行动三方面进行提示、批评、指正乃至检举、揭发和反驳、辩解、解释、反举、反指。亦可以自我批评,并请他人进行评价和再批评。对批评的范围和深浅度可做适当限定,如果不适合在房间公开进行则可以考虑在专群内进行或只能另求其他渠道。批评的过程应态度诚恳,本着关心和善意的态度,不可言语粗鲁、俗气,若演变成人身攻击或争斗应立即纠正或制止。活动后遗留的问题应集中、整理、备案、汇报和请示。

一。700750分恭敬上师。随文起观学师唱诵归颂。。。二。750800试麦。三。800805分祈祷上师。宣读三乘导师。。。四。互动对禅海进行批评。请师兄积极带头排麦。五。900910分休息。六。910950请求批评。请师父开导。总结。感恩师父六:9551000大回向。七。10001100自在排麦。八。请普明演示。智清录像。智心广播。还差录音。迎宾的师兄。随喜到禅海那里报名。恭请上师批准。指正。感恩师父。随喜大家参与网络课堂。呱呱视频社区禅与人生324566房间。

 

慧雪:自己在皈依学佛过程中有以下几点,1 总是有自我情绪,世俗的心比较重,常常不在皈依的状态,在学习上很被动,总是在下面观望。

慧雪2 可能是知见的问题,上师开示的时候,往往不去回应,自己的想法也不去问上师,就是认为这样是对的。

慧雪3 不去深入的去思考上师的话,而且有偷心,想快一点进步。

 

禅海:我是讲话讲不清楚听不清楚的人。知见顽固,上师慈悲为我开示的时候,我却顾左右而言其他。禅海:自己缺少觉知的能力,常常不在皈依中。

普明:你们说自己听不懂上师的话等等,有没有深入的去想这个的原因是什么?禅海:这个可能只有上师知道,也许是业力的缘故。 (20:18:28)

【演示】普明(80418679)说:上师说这个学习是闻思修当中的思。请禅海师兄向内在的方向引导。

普会:我也请求批评。请求批评是皈依养正的一个过程。要了解和和理解同修才可以从皈依学修这个角度来批评。对二位提不出批评,但是请同修对我来提出批评。 (20:24:34)

【禅与人生】普会(82649321)说:了解自己的一定是自己,真正内观的时候,有一个可怕的事。比如你做一个好事,但是你的下一念可能马上就有我慢的表现的情绪在里面。体会到上师为什么在三殊胜里说到要马上回向。对自己的内观,是很重要的。是对自己最好的批评。

 

恒光:普会师兄刚才说批与自批的事情,我就想到一件事。对普会师兄说一下。您有这个想法,就来牵这个头,不必等普照师兄有空。上师也说过,普会师兄你要学会当头。我们即然想来护持道场,您提出来了,就应该牵头,我们大家都会积极参与。 (

 

禅海总结:普霞师兄讲,我们在做这个事的时候,不要脱离皈依的中心。慧雪师兄上麦说,我们经常不在状态下。普会师兄说,怎么发心依师兄修行,怎么护持道道,怎么去结缘。恒光和普明师兄也交流了。在师兄弟当中要发心做牵头普明师兄表示应当以上师指定的师兄牵头。

普明:道场护持步调要一致。有事情应当和湛越师兄来商量,而不是每个人来做头。怕我们正念不足而走歪掉。

 

恒光:我不同意普明所说的。如果是您发心想牵头,其他人说不必来牵头了,您听完会怎么想,如果是我我可能就不会再发心了。

禅海:以核心的相应的师兄来带动其他的师兄。恒光:不能这么讲。上师说过,不要把上师看做领导看做董事长。 (20:38:05)

 

普会:谢恒光师兄批评,我还不够发心为道场做很多的事情。过去在网络道场基本不出声,后来反省这个问题,问自己为什么不敢上麦说呢?是贪等哪一个?后面发心说愿意多做一些事情。一:对道场不够发心;二:舍不舍得。因为要多花时间精力,甚至其他人听不懂这个意思。三:一定是 (20:41:06)

同修一起来商量怎么把事做好。有没有做好跟上师修行,有没有把道场护持好,有没有更好的结缘。 我认为不在乎谁牵头,而是在乎谁发心这个事情做好。 (

 

慈明:针对慧雪师兄的我觉得她自己总结的挺好。第二和第三条是停留在表面上,希望慧雪师兄深入的思考下。针对禅海师有有几点看法:首先说话上,对师兄的认识和了解有囫轮吞的现像。要把师兄的意思听明白,不够细心。第二点,态度可以真诚一点诚肯一点。 (对恒光师兄:恒光师兄是对普会师兄用批评的方式来批评普会师兄没有来领头。我认为从同修的角度来说,我不会以批评的方式来提出。不知道恒光师兄在这领头这个事上做好了没有,如果没有做好,做批评可能不妥,可以建议,不应该批评。普会师兄,现在过于激动,应该冷静一点。有些 事不用说太多,去做就可以。 (20:51:55)

普明师兄刚才有一个认识,我记不清了,但是提醒当下有没有心中发心忌妒心什么的。 (20:53:06)

普霞:上师说这个活动,要以有没有皈依来作为标准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刚才好像大家好像是以类似于工作的方式来活动,没有绕到皈依这个点上。建义大家从有没有皈依上来展开批评,不要说做人做事怎么样,而要说这样做事这样的状态有没有违背皈依。

恒光:批评就是批评,不要说那么委宛。

 

慈明:普霞师兄对我批评说我们讲的这个不属于皈依,但是我认为普霞对皈依的认识过于下在。 (21:14:43)

 

【禅与人生】普霞对【禅与人生】慈明说:这样我们来模拟一下。 (21:14:28)
【禅与人生】普霞对【禅与人生】慈明说:你现在提出对我的批评。
(21:14:36)
【禅与人生】普霞对【禅与人生】慈明说:我感觉下,是否关系到我的皈依状态?
(21:15:07

 

普霞:我不是说大家哪句话不对,而是说重点不在皈依中

普霞:大家可以批评针对的师兄这是不皈依的状态,而被批评的师兄就可以反应自己是不是在皈依状态。

慈明:我接受,但是这个是存在沟通问题,事先没有沟通好。

2012/5/27 22:24:00

2012.5.25周五 话题讨论活动记要

 

当晚进行了话题讨论活动。参与上麦的人虽然没有断过,但是人数并不多。不算很积极。活动的整个过程有跑题,但基本都是在讲与皈依相关的内容。于活动记录中,提取出一点同修的观点,记录如下:

 

话题内容:

 

话题1  你认为自己目前皈依了吗?你是以什么来这样断定的?

有三种观点:一种是认为自己皈依了,理由是以下几点:能主动思考上师开示过的话;自己现在很快乐;发心上对上师有信心,行为上对上师所说及时应对承事和反馈就是皈依。

一种是认为自己是半皈依状态;

还有一种是认为自己没有皈依,理由是:不参加活动;不主动请法问法;遇到事情会有贪嗔痴缺乏时时刻刻祈祷和用上师开示的法来指导自己的思想行为;很多东西按自己的想法去做,没有按上师的意思去做。

 

主持人标记:整理这个话题的结果,发现大家对什么是皈依认识不统一,程度不一样;对皈依不皈依的标准各不相同。

 

话题我们在依师学佛的时候,却往往不自觉的做出种种不皈依的行为和表现,可以列举出向种自己最明显的不皈依的行为吗?

对自己不皈依行为的寻找,得到以下结果:

上师对我当下呵指的时候,当下很抵触;

内心情绪非常大,然后想违背上师违抗上师。不敢发言也很少参与是不皈依;

有问题记下来,等着其他同修问上师开示,不主动的请问。对共修法本的意思,一知半解就过去了,等着师兄讨论,自己总结,认为自己就懂了就过去了。

不愿上来讨论,有慢心,怕自己被人笑话。

不会认真思考上师的开示。调整和改正自己的发心有,但是行动没有。
   
参与网络护持怕失败 怕这么做会成什么结果,对不对,想了一大堆。观望等待。

以前认为自己的标准去做事,没有请教上师。

自己要表现的好。做到好,这都是不皈依的,都是有毒的。

 

有时会观望、偷懒、缺乏认真用心、缺乏主动请示汇报、沟通交流

 

话题3 在依师学佛的道路上你曾经出现过与上师对抗的经历吗?如果有过,你还记得是因为什么会这样?又是如何渡过这一关的?

对于这个话题,只有个别师兄表示有过对抗经历,如何度过并不清楚知道。多数同修对此话题没有参与。

2012/5/27 23:48:00

2012年5月17日周四【请求批评】


普明、清净师兄做为“副主持”上麦进行自我检举,
 
人员安排:
主持、宣传:普霞
演示、广播:净然
场记、录像:慈明
录音:恒光

考勤情况:
到场22人左右:妙心、智清、普霞、普会、净然、禅海、清净、恒光、慧雪、普明、智照、普缘、慧冰、慈明、慧虹、慧欣、清洋、恒光、慧敏、普毓、隐者清净、游客6532
 
上麦:普明、清净、普霞(主持)、湛越、净然、普辉。打字交流:慈明、智照、恒光等
 
活动概况:
 
第一节课(普明师兄)上麦进行自我批评,主要批评自己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傲慢心比较强,主要表现在对上师的法没有深入了解,很固执坚持自己的知见是正确的。
2、妒忌心,表现在看到他人不如自己的时候会傲慢,看到自己不如他人的地方会自卑。
3、慈悲心很差,表现在同事的母亲生病了,但是自己因为对同事性格不满,认为这个是他母亲的因果。
4、喜欢看别人好坏、如法不如法,主要表现在云林寺的时候,喜欢看同修好还是坏,如法不如法,这点被上师批评过。
5、对上师说的话囫囵吞枣,表现在对上师说的话往往过一眼就可以了,不去深入思考。(这点同第一点)
6、有投机心,不想自己去努力付出,而想通过投机的方式去获得大成就。
7、有攀比心,做事不主动,经常看周围的同修在做什么,然后自己比较狭隘。
 
慈明、清净、普霞、净然、智照、禅海师兄分别上麦对普明师兄说的这些特点进行上麦和麦下打字批评。

一、有几位师兄认为自己都有囫囵吞枣的状况,对上师的法语认识不深刻。
净然师兄认为是自己的水平当下只在这个阶段的问题。

普霞和普明师兄,反驳说不是这个问题,是态度的问题,是不重视,轻师慢法的缘故。

二、普明师兄接着批评自己对师兄有妒忌心,表现在不愿意帮助师兄提高,或者师兄水平比自己低的时候我慢。

普霞师兄认为是普明师兄的“自皈依并劝他人皈依”这点没做到。不在皈依中。

三、清净师兄上麦说出自己的现象,自己劝一个人皈依,结果这个人没有好好的跟随上师修行,他轻师慢法,在同修间制造的影响很坏,同时也影响到了上师。清净师兄因为这件事之后觉得非常愧疚,不愿意再轻易劝他人皈依。

普明师兄认为劝他人皈依本身是件好事情,可以扩大自己的心量,他自己如何、怎么样,是他的造化,但是自己的初发心是好的,可以不用这样纠结,

普会师兄与普明师兄的观点相同,普会师兄同时认为如果自己能真正的做到皈依,你也必定能好好的劝导他人来皈依。
 
第二节课(清净师兄)上麦,批评自己学佛承事做不好,是因为忙于工作和家事等原因。

湛越师兄上麦对清净师兄进行诚恳的批评,反问清净师兄今天说这些的发心是什么?为什么要说这些。并当下指出学佛的方向就是认识当下的发心,起心动念。

清净师兄回答说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说这些,今天。

接着湛越师兄也批评了普霞师兄。
这个阶段,普霞师兄说自己晚上上网学修承事和自己的生活脱节的,合上电脑就在没有修行的概念了。湛越师兄说问题就出在这里了,这就不是皈依了。

普霞师兄认识到自己原来只是自以为皈依,其实还是没做到,要继续加油了。
 
弟子总结的问题:
顶礼上师!
1、有的师兄认为对上师的话理解的不够深刻,是自己水平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认识的不是正见。还请
上师慈悲开示。

2、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不知道学佛和生活如何结合起来,脱节了。

2012/5/31 14:54:00

2012年5月30日周见证分享”活动汇报

 

一、活动护持人员

主持宣传:智清/恒光

演示护麦:智清

广播记录:慈明

录像:普明

 

二、考勤情况

到场25-30

 

、活动过程汇报

1.师兄上麦见证分享总抓不住题,不能紧紧围绕上师开示的“过关体验、学习经验、问法受法经验、自我改造调正经验等等”,师兄们排麦并不积极。

2.9-10点时段,师兄们围绕“房间活动如何做到闻思修沟通是一个整体”展开激烈辩论,后来又引申出一个问题“现在是否集体来祈请皈依修法?是否有资格来祈请”。上麦及打字参加讨论的有普霞、慧拓、智清、慈明、恒光、清净、普明等。后来,上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慈悲开示,并针对在场师兄学修中存在的疑惑进行开解。

2012/6/1 22:16:00

顶礼上师

2012年6月1日【房间闻思修见证分享活动】汇报:

一.活动护持人员

 

主持宣传:慧雪 静心

录像录音:普会

广播演示:慈明

迎宾:慧虹

场记:普明:

 

二.考勤情况

道场15-21人

 

三.活动概况:

1 师兄们的分享如下:

普会师兄:原来认为自己可以问法,后面被上师逼到墙角了,还是不会问法
普明师兄:以上师的心为心,不断的向上师的心靠拢。平常任何的闻、思、修进行都是要放下自己的心,完全按上师的心而不断的进行。上师说过“生人勿近”,一定要对上师升起信心,升起完全的恭敬心。
普照师兄:善加对治,一心不乱,不外散,不内收   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任何时刻都不受外面的干扰 。和以前俗想认识的看似专注,看似一心不乱完全不同。
 
当下烦恼即菩提   不断感受和思考烦恼,烦恼自然就消失,包括闻思修一起参与   烦恼当下能提起正念 。在烦恼中认识烦恼,烦恼在当下就马上能改变。
反之,没有正念观照,则在烦恼中坚持烦恼,活着烦恼中和对现在所发生的事情 。比如现在我不想对智照同修起烦恼,她怎么说我都不会生气。如果想对她负责任。我会用强烈的方式对治她。担心她造业了。
慈明:烦恼即菩提还达不到,经常处在烦恼中
净然:自我改造体验  在上师的开示下发现自己是口号党 
不懂的问题:

1听闻上师的开示后,思考自己做什么,怎么做,做了什么然后请示上师,是不是这就是闻思修呢?
2平常要想想如何做主持人,如何把主持人做好? 认为自己做主持人,发现不了问题,抓不了问题,觉得没法做好。(认识正确不正确可以请示上师)

静心师兄:08年皈依上师后,什么事情都很顺   生意比往年都要好  梦见过世的母亲穿海青念佛 ,示意弥勒佛 ,母亲时常托梦示意自己在和上师学佛,自己对上师有非常大的信心,认为上师的加持力非常大。只要对上师有信心,一切都有能实现。认识到了想解脱有两点要做到,一是坚定对上师的信心,不能退转,二是,自己要有行动,要付出努力。

会禅 :对上师的法渴仰,一心无二的皈依上师。皈依上师后觉得做什么事情都非常顺
目前最想把事业结束,和上师修行。   上师在网上说法,自己用笔记记,自己年纪大,记忆力不好,怪自己不够精进。自己时常被工作缠住,很多无明的烦恼,但在上师的加持下,很快就能提起正念  ,愿上师长久住世,法轮常转。

2 21:00-22:00  房间播放上师的开示《三殊胜》

 

整理中....

2012/6/5 22:57:00

6月3日(周日)活动场记

主持:普霞
录像:普会
演示:净然

7:00-8:00共修时间:
上麦唱诵:普会 普霞 明会 静心 慧雪 净然 慈妙 智照 普明

8:00-9:00思辨时间:话题讨论
今晚的话题设置:
一、让我们探讨一下,一天之中,你能随时察觉到自己是否处于皈依中。哪些情况属于皈依 ,哪些情况不属于皈依?
二、对于皈依的闻思修,您是怎么理解和准备怎么去做的?

静心:不能随时觉察到。 早上起来能祈祷上师,做错什么事后马上忏悔自己,晚上到时间共修来参加,属于皈依。 晚上不能按时间来学习,不属于皈依。 上师在群里开示,不参与属于不皈依。 同事们要算卦,劝他不要去算卦。属于皈依。

分享一个不皈依到皈依中。 有两次,在路边有一本书,歪脖laomi的书。 到底是不是佛也不知道。 马上认识到自己不捡不对,因为有佛菩萨形像。 减起来后觉得心里踏实,认为自己是皈依中了。


闻思修在平时中,时常想起上师的开示,无论参加房间学习还是看法本,自己要去思考,想我要怎么去做,请示上师不理解的地方。
找同修探讨下或者找上师开示。

 

慧雪:分前段时间和后端时间:最近上师开示后,能觉察到,以前不能。
在网络房间在下面观望,不属于皈依。群里上师开示,在看不参与不说自己的想法,还有论坛也很少浏览,这些不属于皈依。 现在房间也参与,论坛也浏览,应该处于皈依中。 今天两点处在皈依:1下周慈化院要劳动,我通知师兄们,想探讨一些问题,然后汇报上师,自己主动积极想自己该做的事情,请示汇报上师。现在知道应该这样去做。 以前没有想到这样做。 第二:去姐姐美容院有个老师是福州人,跟这个老师引导,这个人也信佛,然后进一步引导她,信佛。让她先皈依三宝。 让她找师父

皈依以后要发心奉行三欢喜,房间的表法要积极参与。 论坛要经常浏览和跟帖,群里要把自己的想法思想汇报下。 不懂的及时向上师请开示。


 
禅海:觉察到自己没有离开三宝是皈依状态。 今天去精舍共修,是皈依中。 平常比较繁忙,跟朋友说话谈事会有些放逸,没有皈依中。 念念皈依不容易。 不皈依讲话比较俗气 。想到上师和学佛的人,每个动作和说话比较稳重。没那么俗气。 发脾气不在皈依中。 皈依中不会有粗重心。


闻思做到了,修没做到,不能连贯起来。 对上师的开示没理解也没回馈。 对学习有时积极参与,有时没积极参与。 平常要向上师问法请法很重要。 引导同修认识上师
闻思修还是没理解深刻。 上师这边经常请示,上师有时回答,有时不回答。 自己理解跟上师没相应,很粗心。 自己准备把闻思修做好,尽量跟上师相应。 上师说有三件事,一事跟上师修行,而是保护好师父道场,三是结缘慢慢劝人学佛和修行。


普明:当自我升起来的时候,就跑到对立面去了。 为了得到什么而与学佛没关系,这些都是没皈依。在当下的时候没觉察自己。 在贪嗔痴起来的时候能马上觉察自己 才在皈依中。 落实到生活中和跟人谈话中,及平时有没有说学佛的话,还有自己说的话是为什么? 自己经常处于没在皈依中。 以前认为闻思修是专门去听法受法或者自己关起来修,现在知道现在不是这个样子。

无论是现场还网络,上师跟我们讲,都是闻,我们是否明白了,自己对这个是囫囵吞枣还是 。没有去弄懂,就没有进入思。到底明白了没有? 有没有按上师说的去做。自己有没有改正。 修就是改正 ,必须有承事供养才能明白上师的话。

 

 

2012/7/7 23:33:00

2012年7月7日周六

主持:智清

考勤:

到场:智清、普霞、慧拓、普辉、普明、道如、会禅、寂然、净缘、禅海、普会(共11人)

上麦:智清、普霞、道如、普明、净缘(共5人)

 

学习内容:《佛教人乘正法论》十一、五戒之类别;十二、增上五戒;十三、持戒之因果(共三大段)

 

产生观点与问题:

1.不理解“此之五戒,有性有遮”中“性”“遮”是什么含义

2.若欺诳、淫邪等其事必由交待而起”不知如何理解

3.针对“不取非正义之财利”,道如师兄提出自己日常和朋友聚会打麻将消遣挣得的钱算不算违犯了戒律?后来师兄们进行讨论,诸如打牌赌博之类,《善生经》中开示到博戏六失等,道如师兄表示以后尽量避免参与。

4.关于偷盗业,师兄们表示学戒后,发现自己日常生活经常违犯,如经常随手用别人东西而不事先告知,或用别人的技术或侵犯知识产权等,注意到后会有所调整改正。妄语戒难守,说话总是欠考虑不经过大脑,以后先少说话。

5.如果起了心念但没去做,算不算犯戒?普明师兄说算犯戒,道如、普霞、智清师兄说没有行为应不算犯戒,后来查看资料说应有三个条件才算犯戒,单有心念没有行动不算,师兄们达成同一认识。

6.交流过程中,普明师兄讲到自己看了某法师开示的戒本上讲了某知识点,普霞师兄提出普明师兄没有依止上师学修,没有按上师开示的内容,而自己又去看别的了,应该首先请问上师这篇可以看否,得到应许才能看。普明师兄表示只是学到这里找资料加强对法本理解。两个僵持不下,问题没有究竟解决。

7.当晚节目快结束时,普明师兄广播出上师曾开示的“归依之法是最基础的戒善法戒才能生定 生定才才清净,他们是相连的归依之法是基础没有归依之法,什么戒都没有对照归依法,去掉心中不善,修心中的善.”。大家再次认识到皈依上师三宝是基础很重要,修戒是建立在皈依的基础上,功德朝向解脱的。

8.对于“持戒之因果”这段大家学后体会到要得人身持戒是必须的、必要的,得人身很难,此生应珍惜人身以及值遇上师三宝的因缘,人破戒造业很容易行善极难,要谨慎守护三门。

 

顶礼上师!今晚学习情况如上,弟子们的错误观点和疑惑之处,祈请上师慈悲开示指正。感恩上师!

2012/7/8 23:52:00

顶礼上师!

弟子汇报78日(周日)晚上活动汇报

主持片花:普霞

 

今天晚上8:00-10:00 学习太虚大师所著《佛教人乘正法论》第十四传授受持之方法;十五节断疑生信

 

房间师兄:净然 净缘  道如(参加一会就走了)  普明 (后节课来的)  普辉 寂然   慧虹(参加一节多课走了)  普霞

上麦交流师兄:净然 净缘 道如 普明 寂然

 

留下的疑问:祈请上师开示?

“况其从幼至长,周围所渐渍者皆人伦也,又安可谓其必无合乎理性而行之本能乎?有此本能而不现行,则隐显之殊耳。缘以感之,声以通之,由隐而显,固将沛然而莫之御。”这段还是不太理解呢?

2012/7/9 0:03:00

顶礼上师!   (弟子补贴)

弟子汇报下73日(周二)活动结果。

 

今晚8:00-10:00学习太虚大师所著《佛教人乘正法论》第二大段“ 信仰皈依三宝”,

 

上麦分享交流师兄:禅海 智照 普辉 普明 

打字交流师兄:智清

当天语音室大概有13-15个人

 

交流学习结果祈请上师开示:

大部分师兄对 性体三宝和圣贤三宝 不是很理解?

     对 僧宝清高,佛法兴盛;僧宝污卑,佛法衰替:不太理解?

2012/7/11 9:10:00

7月10日活动学习汇报

主持 片花:普霞

7:00-8:00网络课诵
上麦:慧雪 静心 普明
到场:普会 慧冰 慧虹 智福 心戒 妙心 慧雪 静心 普明

今晚学习《佛说善生经》“佛说是已。复作颂曰  迷惑于酒者  还有酒伴党  财产正集聚  随己复散尽”开始到结束。

8:00-10:00学习考勤
上麦:净缘 普明 净然
打字:静心 智清
到场:普会(早退)  慧冰(早退) 慧虹(早退) 智福  妙心 静心 普明 寂然  智悟 智清 净缘   智觉(后来)    净然(第二节课来) 
     智诚 (来一会就走)普缘(来一会就走)

顶礼上师!今天的学习没有特别难点和争论的地方。大家的理解都是大同小异,但是对经文深意的把握没有,都是字面一些理解,不知道是不是正确的。弟子们想祈请上师开示这篇经文!祈祷上师!

2012/7/12 23:39:00

7月5日学习活动汇报(补)

顶礼上师

学习内容:《佛教人乘正法论》第五、六、七段

今晚有智香师兄、普霞师兄、禅海师兄、普会师兄、静心师兄、妙心师兄、智悟师兄、净缘师兄、普照师兄、慧虹师兄、恒文师兄、寂然师兄、慈妙师兄还有两位游客共十五人参加学习。

禅海师兄,普霞师兄、净缘师兄上麦分享交流了对经论的理解。寂然师兄和静心师兄不方便上麦,妙心师兄网络不好不能上麦,智悟师兄打字说明了对不残杀而仁爱的理解。

 
疑问:普霞师兄对非分而取,无功而取不理解,祈请上师开示,什么样的行为是属于非分而取,无功而取 ?

2012/7/13 0:02:00

7月12日学习活动汇报

顶礼上师

主持、片花:净然

学习内容:《佛说十善业道经》第五段——结束

19:00-20:00静心师兄、净然、净缘师兄上麦唱诵,普霞师兄在二麦播放上师唱诵视频,一麦播放福州师兄共修现场

妙心师兄因为不会唱,慈妙师兄因为不方便,慧虹师兄因为没学会唱调,所以没上麦唱诵

20:00-22:00只有禅海师兄一人上麦分享交流了对经文的理解,并提出疑问

智芳师兄打字提问1.什么是三业?2.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如何理解?拓展一下应该如何理解?(弟子净然回答1.三业:身、口、意三业。2.因为往昔世中从来不小气、吝啬、嫉妒他人,所以得到了比自己本愿所求百倍的殊胜获得。不会拓展理解。)

智诚师兄刚归依上师,以前以游客身份到房间来,现已注册,虽然没有麦克和镜头(也不方便上麦),但表示会积极来参与活动,打字进行交流。

出勤:智清师兄、慧心师兄、慧虹师兄、普霞师兄、禅海师兄、智诚师兄、慈妙师兄、妙心师兄、净缘师兄、慧冰师兄、智芳师兄还有两名游客

疑问:

1.禅海师兄对离邪见得住无碍见不理解,什么是无碍见?
2.弟子净然对经文后段“龙王,举要言之--是故汝等应勤修学” 不理解

3.智芳师兄问如何拓展理解“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祈请上师开示

2012/7/14 23:27:00

2012714日周六分享交流活动

主持:智清

考勤:

到场:智清、普辉、普霞、普明、普缘、静心、慧清、普毓、慈妙、慧虹、智香、清流、禅晓、恒光(共14人)

上麦:智清、普辉、普霞、普明、普缘(共5人)

 

学习内容:针对《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分享交流:学习经文后对照自己,您体会到了什么?采取了哪些行动?这些行动正确如法吗?

 

观点概括:

普辉师兄:目前念佛时能想起佛陀的事迹、上师的事迹、慈悲、大愿、出离、大爱,很感动,会反问自己为什么而活,更精进学修,更能体会上师慈悲的教导。认为念佛能促使自己心朝向光明朝向觉、去除业障无明烦恼,更能皈依朝向这个方向。现在要做的还有按上师开示加强学习,经文中意思都懂,但接着要做,还要求上师印证。

普明师兄:惭愧没做到净念相继,体会到自己妄念很重,心像个猴子跳来跳去。要好好念佛,摄住自己的心,修皈依、意念上师、对照皈依法,去恶行善。自己平时念佛观想佛的光芒照射自己,但觉得自己不仅要这样,还得念三宝功德恩德。念佛若忆念世尊的功德和恩德,世尊已经灭度,现前当下没有切实体会,如果自己去想象世尊功德事迹,怕是自己妄念,所以觉得应该从现前当下上师做起,体会忆念上师的功德和恩德,皈依也是一样,皈依现前当下上师最为实在真实。通过忆念眼前上师,才是真正念佛,不是虚妄的。虚妄的念是没有真实功德的。

普霞师兄:自己平时念佛少,有时还有杂念,惭愧。但觉得念佛不仅仅是念佛号,口诵观想忆念上师祈祷上师也是念佛。觉得念佛应忆念佛陀事迹功德,很感动,不管是念佛还是念上师都是念佛。疑惑是念上师教法教言是不是叫念法而不是念佛?

普缘师兄:觉得自己今年进步了。一天24小时,从起床刷牙洗脸后,就开始拜佛、发愿偈、回向,然后上班,一坐到车上就可以播放上师讲法和唱诵,每天都在挂念,上师现在在干嘛呀等等,除了上班忙外,脑子里都是,就像孩子想念母亲一样,自然而然想起,不是很刻意想起。

普晨师兄:念佛是念上师,念上师三宝的功德和恩德,念觉正净。自己平时只是在遇到危难、有所求时念佛多些,这样做远远不够的。

遗留问题:

1.怎样算是念佛忆佛?如何做到?如何观想?(众师兄)

2.念佛若忆念世尊的功德和恩德,世尊已经灭度,现前当下没有切实体会,如果自己去想象世尊功德事迹,怕是自己妄念,所以觉得应该从现前当下上师做起,体会忆念上师的功德和恩德,皈依也是一样,皈依现前当下上师最为实在真实。通过忆念眼前上师,才是真正念佛,不是虚妄的。虚妄的念是没有真实功德的。这个观点对吗?(普明师兄)

3.念上师教法教言也是念佛吗?还是念法?(普霞师兄)

4.一天24小时忆念怎么做到,是怎么自然升起忆念的?(普缘师兄)

2012/7/16 0:09:00

                                                  2012年7月15日星期日

学习内容:佛所说净土三经之《显无边佛土功德经》

上麦的师兄:普毅师兄、普明师兄、普晨师兄、普辉师兄、普霞师兄

房间人数最高值:7人。

学习情况:首先,普毅、普明、普晨、普辉都对经文中“于彼世界。诸菩萨众。修治殊胜普贤行地。善男子。如诸世界昼夜渐增。如是诸佛寿量身相。菩萨世界庄严亦尔。由彼有情福转增故”有感触。普毅师兄谈到通过前一篇《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学习,时常忆念上师的功德;然后自己要想临终随愿往生,必须依止上师,修三皈五戒,修福德。另外自己体会到上师对自己的那种无缘大慈悲,所以很感念上师的恩德,自然心甘情愿想报答上师。这在自己平时行动中很自然就体现出来了。比如在礼拜的时候,就很欢喜虔诚的顶礼上师;比如有次开车去接上师的时候,从自己开门的动作,也感受到自己对上师的恭敬、感恩。普明师兄谈到我们看不到其他佛土,是因为自身福德不够。平时要去修忏悔、要忆念上师恩德,现在必须要在自己有限的人生里投入到学佛当中去,其他都是无意义的。在谈到修治普贤行愿时候,普明师兄认为只有在皈依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的落实普贤十大行愿,才有真正的落实操作处,以前认为普贤行愿太大了,现在觉得都是可操作的。普辉师兄认为上师教的皈依法,即涵盖殊胜的普贤行愿。普霞师兄谈到不理解每个佛土时间为什么会差别这么大,后面理解了。普晨师兄谈到,人福报真的很小,佛菩萨看人寿命和人看昆虫一起;人生短暂,能遇到上师是多么不容易。另外之前都没想到修治普贤行愿,功德这么大。

不足的是:怎么具体落实方面交流偏少。

2012/7/17 22:47:00

7月17日(周二)活动汇报

主持 片花:普霞

7:00网络课诵
考勤:普会 静心 妙心 净缘 慈妙 普霞 智照 心戒 智福(后来) 9个
上麦:普会 智照 净缘   3个
播录像:普霞

8:00学习经典《普广菩萨所问十方净土随愿往生经》
考勤:普会 静心 妙心 净缘  普霞 心戒 智福 普明 慧拓 智悟

慈妙(早退)智照(早退) 道如 (早退)慧虹(后来早退)智芳(最后来) 普

辉(后来网络不稳) 妙善(后来) 智香 (后来)    共:18人

上麦读诵:普会 静心 普明 净缘 慧拓

上麦分享:普明 普霞(主持)静心  3人
结束后打字交流:智芳 普辉    2人


对师兄们没上麦,没打字交流的做了沟通如下:
妙善:自学没定论。
净缘:一直在细心的听师兄说 我很赞同。
智悟:在看 。
智福:很惭愧,没学 。
普会:我在按照自己的进度在学习所以参与讨论就少了,我怕时间短,总体的学

习任务完不成。
智香:没回应,走了。
妙心:上班挂着听。
普辉:网络一直不好。
慧拓:惭愧,没学。
会禅:没回应。


遗留问题:
如果亲人亡故很久了,当时不知道要修供养超拔,现在知道了,如果修供养可以

令亡者得到利益吗?如果亡者已经投胎了,那么会得到什么利益?(静心)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若四辈男女临终之日。愿生十方佛刹土者。当洗除身体着

鲜洁之衣。烧众名香悬缯旛盖。歌咏三宝读诵尊经。广为病者说因缘。譬喻言辞

微妙经义。
其中的"因缘"指的是什么? (智芳)

2012/7/19 23:47:00

顶礼上师

7月19日(星期四)活动汇报

19:0020:00  妙心、普会、普霞、净然、慧虹、心戒、智清、慈妙、游客2人  10人

一麦播放福州共修现场。普霞师兄、普会师兄上麦唱诵。妙心师兄前段不会唱

20:0022:00 妙心、普会、普霞、净然、慧虹、心戒(九点后离开)、智清、慈妙、游客1人、禅海、智悟、智芳 慈明(晚来)

普霞师兄、普会师兄上麦读经

问为什么不读经?

妙心、慧虹、智悟、智芳、无反应

慈妙师兄回复:感冒嗓子痛,说不出话

问师兄自己学过这部经吗?能说说您对经文的理解吗?有什么疑问吗?

只有智芳师兄回答在回贴,稍后再回

慧虹师兄说一直没在电脑前,问忙什么?回答没忙什么!

其它师兄没有反应

当点名请师兄上麦谈理解时,智芳师兄说没看完经文,普霞师兄说理解不了,智悟师兄直接走人!

房间十二人,没有一人上麦谈对经文的理解,也没有人提出疑问

 

2012/7/21 9:44:00

7月20日  周五   交流学习内容《证契大乘经卷下》(亦名入一切佛境智陪卢遮那藏经)中“尔时海胜持深游戏智神通菩萨白佛言。世尊。谁能超渡一切恶道。”到结束。

主持:普明

考勤

唱诵:静心、净然、普明

到场:智清、普明、普缘、静心、普毓、慧虹、智香、恒光、净然、净缘、普弘、智福、智凯、道如、妙心、静心、智悟

上麦:智清、净然、恒光(共3人)

打字参与:普弘、净然、智清、恒光

学习方式:通读 --逐句理解,难懂字词查佛学字典和百度 ,联系上下文交流定夺

问题:如何进行经文的学习呢?大多数师兄在预习上花的时间少,包括主持人。

暂行措施:大家一起理解交流

2012/7/21 22:44:00

2012年721日周六分享交流活动

主持:智清

考勤:

到场:普霞、净然、慈明、智清、普弘、道如、智诚、妙心、慧拓、静心、净缘、慧虹、石乙茹、游客、游客3683(共15人)

上麦:普霞、净然、慈明、智(共4人)

打字:普弘、道如、智诚(共3 

学习内容:慈宗尊师重道篇之《惭愧经》

观点争议点

1.自己平时有“惭愧”过吗?怎么做的?

慈明:看到别的师兄修的好,自己不如,心生惭愧。不管别人修行的表现是真的假的,假的装不了,一看就看出来了。

普霞:看惭愧不是这么的,为什么不看上师看师兄干吗?都是你师兄 对上师都未必这么善想,对师兄就能善想了?你对上师至诚的善想,对所有众生都善想了。 不要本末倒置啊? 惭愧应该对照自己的。不要去评论其他师兄,要看自己不要看别人,你怎么知道别人好不好,别人好不好是上师印证的。

智清:很多东西都是自己不自知的,有时自己在傲慢中都不知道惭愧,还看别人。自己造业了对不起自己,给别人带来烦恼和损失了,恼害众生,对不起别人,惭愧。

道如:惭愧的对境是上师三宝在上师三宝面前自己觉得惭愧了,才认识到自己做的不好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才会觉得自己微不足道,这样便有一颗恭敬心了

 

2.怎样来行动培养自己惭愧的品质?

慈明:刚刚了解惭愧这个品质,刚刚受用。惭愧不多比较少,发现自己没有这个品质,好像内心的种子被烧焦了,现在要警觉了。惭愧是品质时常内观。以上师的法为标准来作为自己行为的衡量,所有法本,之前学习的五戒十善、皈依法要等。

 

3.诸贤。若比丘无惭无愧。便害爱恭敬。若无爱恭敬。便害其信。若无其信。……”信是什么含义?

普弘:信心

净然:信有真实之意,联系全文,信不是单指信心,还有真心诚意的意思 

普霞:觉得自己重点先理解好惭愧,别的没有去理解

2012/7/24 16:43:00

7月22日  周天   交流学习内容《阿难问侍佛吉凶经》。

主持:普明

考勤

唱诵:净缘、净然、普明

到场:普明、净然、净缘、慈明   上麦:净然(共1人)

打字参与:净然

学习方式:前面已经学过一遍,通读 --逐句理解,难懂字词查佛学字典和百度 ,联系上下文交流定夺

问题:没有    

过程描述:人数少,参与更少。只好主持师兄将自己理解从头通读理解一遍。


 

7月23日  周一   交流学习内容《善恭敬经》开示到第12段“若有比丘虽复百夏。不能闲解如是法句。彼亦应当从他依止。所以者何。自尚不解况欲与他作依止师。假令耆旧百夏比丘。而不能解沙门释种秘密之事。彼人为法应说依止。虽有百夏上座比丘。不解律法。彼等亦应说于依止。

考勤

到场:智清、普照、普会、静心、慧虹、智香、智悟、净缘、普弘、智凯、会禅、妙心、恒文、慈明

上麦:普会、净缘、慈明(共3人)

打字参与:普弘、智清、智悟

学习方式:1.先谈个人通过平常在上师的开示引导下进行皈依法的学习和锻炼,现在学习《善恭敬经》有什么体会和感受进行分享。2.逐字句段理解经文本身要义,结合理解自身平常如何依师学佛建立真正真诚的学修关系进行分享和探讨。

过程描述:普会师兄先上麦谈到自己对善恭敬经由原来的害怕失去自我而无法做到恭敬,到现在认识到作为一个修行者必须要通过这条路,必须要对传授自己殊胜珍贵法的上师虔诚恭敬。现在感受到三欢喜的承事、供养、如说修行都是非常必要和自然地去做。

 慈明师兄在段落学习中说到认识到自己原来是那般的缺少善恭敬的品质,自己要花很多时间将这品质建立和完善,自己现在就要开始走出第一步,就是能够对上师进行自己的供养。

问题:由于参与段落分享理解的师兄还是比较少,所以问题也不是很多。问题在“阿难。而彼和上阿阇梨等。为彼应作如是依止。当如是耶。我许汝耶。汝得利耶。我教汝耶。汝当谨顺莫放逸耶。应练行耶。如是与耶。若有比丘得具足法。彼则堪能与他依止。若能如是分别法句。与他依止。名依止师。”这边讲述了善知识摄受依止弟子的要求,但是知道了这边不是很容易理解,都表示要再听上师开示的语音进行反复思维。

2012/7/25 9:08:00

7月24日(周二)场记

主持 片花:普霞

7:00网络课诵
考勤: 慈妙 普霞 智心 禅海 普辉 智悟 妙喜 慧虹 普弘 智福
上麦:智心 禅海  
播录像:普霞

8:00学习经典《空行教授——归依》
考勤:智心 禅海 普辉 恒光 智悟 普霞  普弘
后来:净然(8:30来)妙心(8:45来)普明(8:45来) 会禅(8:40来)
早走:妙喜(8:45走) 净缘(9:20走)   慧虹(8:25走)   智香(8:25来9:20走)


上麦读诵:禅海 恒光 净缘

上麦分享:恒光 智心 净缘 普辉 普明
打字交流:普弘


管理师兄议事会:

参与人员:智清 智心 普辉 普霞 普会 普明 净然 禅海
上麦:智清 智心 普会 普辉 普明 净然 普霞
打字:禅海

净然:非常想请上师讲法,经文字面意思分歧很大,想请上师讲解经文的意义。
         请法之前供养,表达求法心态。
智心:学习皈依不只是在经文上
普辉:请上师下一步该怎么学?学什么?
普会:要总结,反省下,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普明:为什么跟上师不相应?

2012/7/26 22:43:00

顶礼上师

7月26日房间活动记录

主持 片花:净然

19:00网络课诵
慈妙师兄、 普霞师兄、净缘师兄、慧雪师兄、智香师兄、智清师兄、净然共7人
上麦:普霞师兄、慧雪师兄、净缘师兄  
20
002140学习经典《空行教授——外归依

智香师兄、智清师兄、普霞师兄、禅海师兄、智福师兄、普弘师兄、智诚师兄、普会师兄(早退)、净缘师兄(早退)、净然、两位游客共十二人

上麦:普霞师兄、智福师兄

打字:普弘师兄

没有师兄对法本内容有疑问,也没有师兄上麦分享、交流学习后的心得与体会

净然提出问题:法本中第三种锻炼:为无论何事发生,或病或辛劳、或安乐、欢喜或愁苦,均应陈设曼达与五种供与三宝。这里所说的五种供是哪五种?

 

2012/7/28 0:47:00

   2012年7月27日值班日记

   主持、广播、演示:普辉

   今天学习《善恭敬经》13段-23段,房间人数最多时15人,上麦参与谈论的有:普明师兄、恒光师兄、净然师兄、智清师兄、普霞师兄。打字参与的有妙喜师兄。

   大家交流了对“应于师所应起慈心”的理解。普明师兄:表达慈心,不能以自己意愿;要懂得给养。妙喜师兄问:如果要开法会了,该如何体现慈心?净然师兄回答:比如摆好法座、清扫上师要走过了道路等等。普晨师兄:慈心不止表现在供养方面,还有比如庄严道场等;还要体现在网络上,因为上师到呱呱房间讲法,我们要关闭公聊等。普霞师兄、普明师兄对普辉师兄说的“没有恭敬心,学不到东西”有看法,认为不应该这么说。普霞师兄:具备恭敬心很重要,不是为了学,而才有恭敬心的。普明师兄认同普霞师兄说的,但可以这么说:在俗可以这么说,何况学佛呢?我理解两位师兄对话理解的角度,却是学佛最重要的是具备皈依的品质、具备恭敬心。

  

2012/7/28 22:27:00
2012年7月28日值班日记

主持、广播、演示:普晨

考勤:普晨、普霞、妙心、普会、静心、净然、净缘、慈真、恒文(陆陆续续都离开了)

学习内容为《善恭敬经》23段至末

无人上麦交流

2012/7/30 1:08:00

7月29日(周日)场记

临时替普辉师兄主持:普霞

7:30来到房间,就普霞一人,后来禅海师兄来到。

上麦唱诵:普霞,禅海。

8:00-10:00本来打算学习《心地法门四皈依》

但是只有禅海和普霞两人在房间,所以改读《起世经》第一卷到第四卷。

后来陆续来了慧虹,慧心,普明,净然,恒文,普辉(挂着)等。陆续又离开了。

参与读经:禅海,普霞,普明。

一直读到11:30分回向。

2012/7/31 1:05:00

7月30日  周一   交流学习内容《心地法门之四皈依》   从20:00开始到22:35,中间没休息,

 

考勤

到场:智清、智香、慧拓、禅海、普霞(后离开)、智香、智福、游客、心毒心戒、慧云(后来)、慧雨(后来)

 

 

 

上麦:普霞、禅海、慧拓(共3人)

打字参与:游客、心毒心戒、智福、智清

学习方式:1.计划从法本本身的字义和结合上师平常对皈依法要的开示,觉察自身身行是否符合皈依,探讨领会上师对这次皈依法本阶段学习的法意。但是参与师兄很少,只有普霞师兄上麦说到,说自己认识到佛、法、僧三宝不再是具体的、可以找到的一个存在的事物,而是可以在上师身上体现出来的。对上师是佛也开始转变过来了,认识到佛性就是体性。以前这个弯始终没转过来。普霞师兄还有问到,“什么是皈依”?“您如何理解上师就是佛?”但是普明师兄个人的理解说的玄乎,房间的游客说到“归依就是归向,依靠,抉择善恶因果于当下,在一切时一切处,用佛法来衡量来抉择一切 ”弟子又认为这讲的非常有道理,但是弟子又分别的想游客是靠个人主义学佛,所以不同意而辩论起来。后面整篇学完,才知道游客说的是真确的。游客还说到,“我做一件事时,我会反观自心,问自己的发心是什么,这个发心与学佛修行有没有关系”“抉择善恶因果于当下。凭什么不能靠自己的心去抉择 ”“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要当下观心”“莫轻易否定”“抉择善恶因果于当下”“心就在当下,当下就是为了告诉你,什么是皈依,我是如何去修皈依的 ”。弟子开始的时候还认为这就是自我主义学佛,而脱离皈依善知识。但是后面学完之后,才认识到真正的自心才是我们要皈依的。皈依师就是皈依自心。所以弟子还在辩论和否定他人,弟子忏悔!

2.普霞师兄说“师兄,您今天是学习,还是辩论?”然后弟子说只有辩论才是真正的学习,辩论也是为了觉知和思考法本字义。普霞师兄听完后可能不认同就离开了房间。

3.后面就逐段的读诵和理解,但是上麦的师兄很少,还是弟子一个人说的居多,禅海师兄有上麦说自己的认识,但是弟子认为禅海师兄说的有理解失偏的时候,弟子就又说了许多自己的见解,说到只有不断对照上师的法语,时刻检察自己,然后才可能请法,才可能和上师相应,从而使自己未觉的心觉上师已觉的心。弟子不知道这样表达是否妥当,非常爱说话。

4.智福师兄问到,“如何做到自心常觉呢 ”开始的时候弟子讲到要通过皈依,具备基础,然后学会内观才能够“自心常觉”。但是后面慧拓师兄上麦说这个“自心常觉”是否是一种觉性,不可能靠自己获得觉性。后面弟子又理解到只有皈依才能做到“自心常觉”,觉上师已觉之心。

5.时间过了22:00,但是想到今天是这个阶段学习的最后一天,所以房间的师兄们都同意将法本一起念完和交流完。

6.到22点35分,以瑜伽回向文对今天所学习的法本得到的一切善根回向给法界一切有情众生。

感恩上师,是您在一直摄受弟子,让弟子转邪为正,让弟子不断通过皈依朝向“觉、正、净”。

2012/8/1 19:40:00

7月31日(周二)场记

主持:普霞

8:00-11:00读诵《起世经》第五卷到第七卷结束。

参与读经:普霞,普明,普会,净缘,净然。

回向。

2012/8/2 22:22:00

顶礼上师

82日(周四)活动记录

主持:净然

19:00-20:00

出勤人员:普霞,智清,静心,智照,慧虹,净然,慧雪

上麦唱诵:普霞、静心、净然、慧雪

20002045读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出勤人员:智清,净缘,智照,智福,静心,游客,净然,慧虹,

上麦读经,智福,智照,净缘,净然

21002150读诵《利器之轮》

出勤人员:智清,净缘,智照,智福,游客,净然,普会,慧贤,会禅,慧虹,

上麦读经,智福,净缘,普会,净然

 

2012/8/5 22:54:00

顶礼上师!

85房间安排读诵经典和分享交流。

参加唱诵的师兄:禅海、普辉、普会。

来过但没有上麦的师兄:慧虹、智心、会禅、恒文。

今天读诵的经典是:《惭愧经》等关于师道重要的经典、《十善业道经》《善生经》、《悲华经》第一卷。

上麦读经和交流的师兄:普明、普辉

    普明、普辉都感觉到读诵经典,非常重要。

2012/8/6 23:39:00

8月6日  周一   交流学习内容《佛说十善业道经》开头到“复次龙王。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何等为五?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夺故。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嫉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三界特尊,皆共敬养。”

考勤

到场:智清、静心、慧虹、智福、普辉、智心、会禅、寂然、普缘、游客

上麦:普辉、智福、智心(共3人)

打字参与:智福、普缘

学习方式:1.先谈个人对整篇佛经的认识和体会。

2.逐字句段理解经文本身要义,结合理解自身平常如何在现实中体察修行进行分享和探讨。

过程描述:第一阶段:首先普辉师兄上麦分享自己从佛经里认识到自身平常做的不够,要加强对因果的认识和持戒行十善的重要性,因为十善业道是一切佛法的基础,一切佛法都是从这里生出的。

普晨师兄也上麦分享了自己从佛经里的体会。认识到五戒十善不是自己以前的体会那样,不再觉得自己可以随便做到,以前的那种认识是轻慢佛法的表现。

智福师兄上麦分享了自己最近的迷茫,老在自己认为该如何解脱的状态上打转,传达了上师对此的开示:要放下自己的妄念,不是得不得到解脱,而是在于迈向解脱。

智心师兄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自己的出发心不是很好,是从开始认为喜欢学习佛法知识起步的,对因果的认识不是很深。

第二阶段:按每段理解体会分享,师兄们谈到自己在行善法上没有做到和体察到,都在造不善业。但是还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因果报上分析。

 问题:在对这一段“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有分歧。

智心师兄认为“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里是菩萨的修行法,自己目前不适合修,自己目前要 修皈依法,没有上师的教导,不能从佛经里看到什么法就去持。

普明师兄认为善法都要思维观察,能昼夜观察最好,关键在于我们做不到而已。皈依法也就是善法。

普辉师兄:如何皈依?十善业就是皈依的具体落实,否则容易落空。

游客:普明思想混乱,没有理解智心师兄的意思。十善法是皈依的一种

祈请上师慈悲开示。

2012/8/7 22:54:00

8月7日  周二  继续交流学习《佛说十善业道经》

一、考勤

1、上麦念诵阶段

净然、智福、智心、普明、普辉、智照、普会等七位师兄上麦念诵

2、学习讨论阶段

到场20人:同时在线最多有15人,慧虹、慈明、智福、普辉、普明、智心、静然、慧雨、清净、慧冰、智照、禅海、妙喜、慧雪、普毓、慧敏、fxtfxtfxt、游客3146

上麦及打字参与:普辉、智心、普明、智照、慈明、净然、智福、妙喜、fxtfxtfxt等师兄: 

二、学习方式:

1.先复习慈明师兄周一的学习内容

2.逐字句段理解经文本身要义,结合理解自身平常如何在现实中体察修行进行分享和探讨。

三、过程描述:

学习过程中同修间沟通讨论比较积极主动,同时参照十善业的标准进行了觉知并依此进行了批评和自我批评

四、请师开示

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损害。”中的行施故中的施是指怎样的布施行为呢?

各位师兄的理解有以下几种:

1、财布施

2、离杀害后而增上行持的放生等行为布施

3、将离杀害的善业回向给众生的布施行为

4、奉行离杀害并向他人宣说的法布施

感恩上师慈悲的慈悲加持

2012/8/8 23:16:00

    8月8日  周三   读诵经典

  一、参加唱诵的师兄有:净然、智福、普辉、智照

  二、参加读诵经典:普辉、智福、净然、普明、?

  三、来过房间的有:禅海、普辉、智福、净然、普明、慧冰、慧虹、智照、恒文、常谈等

  四、过程描述:今天大家主要读诵上师慈悲安排的四件套的法本,可以感觉有上麦的师兄是很认真的在读。 普明师兄读得最熟练了。

  五、问题:弟子不明白“归命菩萨不归命如来。所以者何。为彼如来从菩萨生。若声闻辟支佛从如来生。非如菩萨故”的意思,祈请上师慈悲开示。(该法本网址是:ShowPost.asp?ThreadID=13377《佛说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 

2012/8/14 1:11:00

8月10日  周五   交流学习内容《佛说十善业道经》从“尔时,世尊复告龙王言。若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到结束

考勤

到场:智清、普辉、会禅、普会、净然、妙喜、游客

上麦:普会、智清、普辉、慈明(共4人)

打字参与:游客、净然 、妙喜

学习方式:1.先逐段的理解,分享体会每段的意思,并上麦分享。

2.谈对最早一次看这篇经典和现在学习看经典,自己觉察到的不同之处。

3.如何将十善业道修学和皈依法修学圆融在一起?

4.谈如果觉察到自己在非十善业时,自己如何调整?

过程描述:1.首先在“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能离杀害,而行施故,常富财宝,无能侵夺,长寿无夭,不为一切怨贼损害。”“而行施故”,师兄们有各自的看法,妙喜师兄认为这是菩萨在善业的基础上,再增上的行施,是不断增上的行为;普晨师兄认为是菩萨将自己行持的善法也布施给其他众生;普辉师兄认为这是菩萨将行持善法而得到的善法成就和圆满清净的福报,并影响众生而达到的“法”布施。祈请上师慈悲开示“有菩萨,依此善业,于修道时,能离杀害,而行施故”中行施故是行什么布施呢?

2.在最后一段“龙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长。此十善道,亦复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师兄们都分别有体会,首先是普晨师兄上麦分享说,自己认为十善道是一切佛法的基础,这个十善法也是要有个理解和行持的程度的问题,就和《佛教人乘正法论》中形容“皈依法”,一样“浅则妇孺皆知,深则圣贤难穷”,而起行持善法所得到的成就也和个人的认识以及行持的力度相对应的;普辉师兄说“十善业道”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所以只有做好了十善业道,才能修心,才能圆满福德,是一切佛法的基础;普会师兄说,“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一切唯心造,这“十善大地”就是心地上,将身、口、意三门行持住,自净其意,从而得到清净庄严的福报。

3.在淡到学习“十善业道”和皈依法的圆融时,普会师兄说,这学习佛法,按佛陀的开示去做,就是求觉的过程;以“十善业道”来行持,就是皈依法,就是求正;守住身、口、意三门,自净其意,就是求净,都是在心地上修十善业道,就是“觉、正、净、心”。

  祈请上师慈悲开示如何理解呢?普会师兄理解的是否正确呢?

4.当发现自己有不净的时候,如何改正呢?

普会师兄认为觉知到不净的时候,就已经改正了;普辉师兄说他会内观自己,觉知不净的时候,就下决心改变;游客说:都没开始修行,讨论这个有什么意义?不改正有两种情况:要么不认识到是错误,要么不深信因果。

 

2012/8/14 1:25:00

8月13日  周一  交流学习内容《诸法之精要-皈依》从开始到皈依之分类

考勤

到场:智清、普辉、慧雪、普会、智心、普霞、恒文、慧雨、慈明、智照、智福、慧虹、清净、娑婆过客、念住、佛法僧、游客、空慧

早退:智心、普霞、普会

上麦:普会、慈明、清净、(共3人)

打字参与:游客、慧雪 、慧雨、 娑婆过客

学习方式:1.先逐段的诵读

2.逐段理解,将三种信心如何落实到自己身上?

过程描述:1.很多师兄都不上麦分享,普明师兄一个人分享,普明师兄说了太多个人见解。

2.慈明师兄排麦,认为自己的实质,平常大多靠自身求觉、正、净更多来修行,后面补充说是自己依照上师的法语来求觉、正、净,而向上师请教的少。弟子认为这不是在皈依的状态中,这边有个争执,弟子认为没和上师建立学修关系,自己闷瓜的理解而不汇报请开示和执行,这样都不能说是皈依。

3.在学到皈依之分类这边,慈明师兄说:下士道和中士道的发心是上士道发心必须要经历的,是上士道发心的基础。必须自己要有福报才能救度他人。弟子认为也不是,弟子认为通过上师的教导和正法的熏修,是可以发无上心的。弟子这边也和和慈明师兄意思不一致,祈请上师慈悲开示。

2013/11/9 0:05:00

[房间广播] 【云林禅寺】悲华在线(57117084):慧拓一上麦遇到上师就喝酒了,为什么?怕跟高的说话.

【云林禅寺】悲华在线(57117084):禅海为什么那么打哈哈的话----傲慢

[房间广播]【云林禅寺】悲华在线(57117084):普会为什么话说了半天都无懈可击?自我傲慢.):愚痴和我慢是两座大山.

普颖 对 大家 说: 原来是这样,难怪工作生活中怕见领导,上传困难大于下达困难的多。。

【荆溪云林禅寺】僧楞严(57199833)  21:23:17

周一的议事,可以辨别和思考如何地做事。

周三的学习,一定要想着该学点什么。

周五的分享,把自己怎么想怎么做的交流一下,从中发现问题。

 

不能和比你高的人去沟通,你永远是愚痴的;不能和比你低的人去沟通,你永远不会有慈悲心。

要懂得对自己好 才知道怎么对别人好 待人如待自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慈悲心是内心的烦恼消失自然显现的一个人只能做自己认为好的 只会拿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对人好

2013/11/10 0:46:00

顶礼上师

 

 

2018/1/14 14:19:00
brightpandoracharmssaleeyescheappandorabraceletsonlineandearsandotherfunctions.Itcanbesaidthatwearingearringsappropriately,letthebravelittlefingerheadtowardsthedirectionofthestripintoit.JingICPCardNo030173http://www.pandorachristmas.biz/-1BeijingnetWen[2013]0934-9832017BaiduuseBaidumustread|knowtheagreement|BaiduknowbrandcooperationfloortohaveGandotherspublishedmostofthealloyscontainingOriginalPandoraArmbandSalenickelmetalpandoraringssaleukallergy,forexample,perfumeEvejoyEvejoy.silver,takeswimminggoldtouchfreeseawaterorwatersurfaceproductionchanges4.butpurememoryshortneckbloatedcorrespondingwearjewelrydemandweakenedBaguePandoraSoldesEnLigneonbothsidesofthebodyearrings.https://www.icao.int/safety[url=http://www.ocvo.fr/galerie/picture.php?/2258/list/1562,1425,2258,1585,1292,2630,3554,3080,2087,1256,1510,1285,2899,3788,962,1173,2271,1850,322,852,1675,830,247,1667,607
Powered by BBSXP 2008 MSSQL © 1998-2025
Processed in 0.2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