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在我们所倡导的禅修里,四念处修行是最基本的,其他观想类的或止观内的修法其本源都建立在四念处的基础上。阿姜查的这篇介绍,可以开始让我们开始了解什么叫禅修,了解禅修和生活是如何连接起来的。(释楞严)
智慧应该在感官接触中寻获,世间是借由认知而超越,而非由逃避。
----阿姜查
泰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南传佛教大师阿姜查(Ajahn Chan),是泰国近代公认的阿罗汉,也是巴蓬寺的建立者。
他早年的僧侣生活较传统,研习佛教教义、阅读泰文教典及巴利经文。数年后,父亲得重病而逝,人命的脆弱和不确定,促使他深思生命的真正目的,厌离感开始在心中生起。1946年,经过六年的寺院教育,阿姜查通过了最高级的正规佛学课程考试。从那时起,他放弃学业,开始托钵行脚,走上一段寻师访道的旅程。
阿姜查走了四百公里抵达泰国中部,沿途行乞于村落、睡在森林。之后追随几位寮语系统的师父修学,过着传统的丛林苦行生活。在1948年遇见阿姜曼并受到教导:“如果看到在内心生起的每件事物,当下便是真正修行之道。”当时阿姜曼七十九岁,翌年便逝世了。虽然阿姜查只与阿姜曼相处两天,但他受用了阿姜曼所教授的法门。这种简洁而又直接的教法,是一个很大的启示,改变了他修行的方法。往后几年,阿姜查经常选择在有野兽出没的森林中修行。住在老虎和眼镜蛇成群之处,甚至丛林坟场,来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并洞察生命的真正意义。
阿姜查的教导不强调任何特别的打坐方法,也不鼓励人们参加速成内观或密集禅修课程。他教人先观出入息以调心,等心安住了,继续观察身心的变化。保持生活简朴、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观察心念是他的修行要领,以培养一种平衡的心境,既无所执著,也是无我的。无论是静坐或是日常的生活作息都是修行,只要耐心观照,智慧与祥和便会在自然的情形下产生。
在觉察中安住
阿姜查的教导方式简明却深邃,吸引了不少西方人士。其中包括杰克·康菲尔德(Jack Kornfield)、保罗·布里特(Paul Breiter)等。当第一批西方弟子于上世纪60年代抵达巴蓬寺时,阿姜查并未给予他们特殊的礼遇与照顾。不同于泰国以往对待西方僧侣的惯例,他并未放宽寺庙的要求与训练,而是坐在位于丛林中央之茅蓬一隅的板凳上,盯着他们瞧。就像表匠揭开表盖,仔细检视里面的精密仪器一样,关切他们是否了解世间之苦与灭苦之道。然后他会笑着邀请他们聆听和参与共修。
阿姜查的智慧透过许多善巧方便,自然流露出来,于不经意间将弟子导向解脱。修行之初,他强调持戒与自律。集会时,他常援引轶事与典故,或者提出如公案般尖锐的问题。对于世间或弟子们的妄念,他则抱持幽默与风趣的态度。他的教学亲切活泼,以慈悲的了解与睿智的对话为基础,与弟子之间完全没有隔阂。虽然他的修行方式包含了道德、戒律、出离与禅定等严格的训练,但是却不会给人压力,自然而然将人导入智慧与解脱。
他的禅定教学直指解脱,从不拐弯抹角。他教导各种正念与禅定的传统修法时,总是尽量不提三昧、定境或开悟等特殊经验。禅定不过是一种工具,一种端坐检视自身的方法,目的只是为了降伏与拓展内心。他指导学生“在觉察中安住”,发现内在自然的平静。他指出在禅定的基础上,我们将更能看见实相,即事物的“本来面目”。我们将能看出生命无常与无我的本质;发现苦、苦的起因与苦的止息。他认为禅定是让我们解脱束缚、停止斗争、放下执著与随遇而安的方法。
关于这颗心
在当代泰国佛教大师中,阿姜查对西方佛弟子的影响无人能及。他的教法之所以能如此普及,关键在于它们的清晰与亲切,对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与佛教传承的人来说,皆可适用。他不只依照传统的方式讲解佛法,还广泛引用譬喻与寓言,经常举听众熟悉的动物、树木与日常生活为例。他的态度亲切而幽默,但是深度却绝不打折。
世俗生活充满忙碌、纷扰与诱惑,人们总是无止尽地追求欢乐,避免让自己无聊。但是一颗纷乱的心很容易疲累厌倦。当一个人决心投入修行时,他就已经迈向解脱的第一步,摆脱现存的困境。这样的过程,刚开始或许会让人感到痛苦与挫折,因为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气、欲念与恐惧,会阻碍心灵成长。阿姜查指出,有些人将出家的生活想象成是一种解放,但是真正出家后,初次面对自己而无处可隐藏时,才发觉像是卷入一场风暴中。
阿姜查经常提到散漫,即对于生活漫不经心、毫无警觉,它总是伴随舒适而来。除非人们远离享受,否则他们很难避免散漫。舒服的生活会麻痹内心。
不过,他的训练方式也不是一味地保守,当他看见弟子们陷入机械化的操作时,就会提出纠正。他对于佛法的要点绝不模棱两可。佛陀在经历过无效的苦行后,明白解脱乃存在于内心,身体不过是个皮囊而已,无法觉悟。不过,身体并不邪恶,不会妨碍心灵的发展,因此毋须加以折磨与虐待。过度苦行与追求感官欲乐一样,都是偏差的行为。苦行的重点应该放在简朴与离染上,而非自虐。
阿姜查不怕挑战自己修行的极限,他视它们为宝贵的经验。他有时候会将人逼到极限,然后令他超越。这样的方法并不好受,但是人们却可以借此看清心的黏着与限制,并且认清痛苦其实是源自于心的执著与偏见。
他并不鼓励绝食、禁语或与世隔离,他说:“我们应该睁开眼睛修行,如果隔绝外界接触可以让人觉悟,则盲人与聋人早就觉悟了。”智慧应该在感官接触中寻获,世间是借由认知而超越,而非由逃避。在规律的生活中与人互动,日复一日,是其寺院的生活方式。如此既可以揭露自身的习气,又可以观察到痛苦产生的方式。他经常说:“如果那里又热又麻烦,那里就是修行的好地方。”
目前为止,内地共出版了四本阿姜查的著作。除了本期推荐的《关于这颗心:戒·定·慧》之外,还有《证悟:阿姜查的见道历程》、《无常》及《宁静的森林水池:阿姜查的内观禅修》。
阿姜查不断地重复强调:修行的道场就是我们的身心,在我们的六根里,在我们接触外境中去观照。我们必须在眼、耳、鼻、舌、身接触外境的当下,去仔细觉察,心如何被这些外境对象引发出不同的反应,而这些反应又如何构成我们一连串的行为,以及一连串喜恶分别的制约反应。
阿姜查以非常浅显活泼的比喻,让我们知道如何在这个修行道场里用功,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内心的光明、清静与喜悦。他的方法归纳起来,就是戒、定、慧三学。这三个步骤好像是一个连续、互相关联的过程。把观察我们自己的内心作为起始和核心,阿姜查指导我们如何超越、放下和不执著。
学习笔记——阿姜查的内观禅修
1、 保持生活简朴、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观察心念。。。。。。。先观出入息以调心,等心安住了,继续观察身心的变化。。。。。。。只要耐心观照,智慧与祥和便会在自然的情形下产生。
2、 培养一种平衡的心境。。。。。。“在觉察中安住”,发现内在自然的平静。
3、 舒服的生活会麻痹内心。对于生活漫不经心、毫无警觉,它总是伴随舒适而来。。。。。。。苦行的重点应该放在简朴与离染上,而非自虐。。。。。。。身体不过是个皮囊而已,无法觉悟。不过,身体并不邪恶,不会妨碍心灵的发展,因此毋须加以折磨与虐待。
4、 修行的道场就是我们的身心,在我们的六根里,在我们接触外境中去观照。我们必须在眼、耳、鼻、舌、身接触外境的当下,去仔细觉察,心如何被这些外境对象引发出不同的反应,而这些反应又如何构成我们一连串的行为,以及一连串喜恶分别的制约反应。
感恩上师!
顶礼楞严上师
弟子拜读后理解到:
1.修行之初,强调持戒和自律。
2.调心,观察身心的变化。
3.培养平衡的心境。
4.克服对死亡的恐惧,洞察生命的真正意义。
5.降服与拓展内心。
6.在觉察中安住,发现内在自然的平静。
7.戒、定、慧三学,这三个步骤好像是一个连续、互相关联的过程。把观察我们自己的内心作为起始和核心.
8.大师阿姜查指导我们如何超越、放下和不执著。
内观是觉察自已的内心。愿上师加持,弟子能在觉察中安住!
感恩上师慈悲教化"阿姜查的教导不强调任何特别的打坐方法,也不鼓励人们参加速成内观或密集禅修课程。他教人先观出入息以调心,等心安住了,继续观察身心的变化。保持生活简朴、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观察心念是他的修行要领,以培养一种平衡的心境,既无所执著,也是无我的。无论是静坐或是日常的生活作息都是修行,只要耐心观照,智慧与祥和便会在自然的情形下产生。"
顶礼上师,弟子读完之后,感觉到这篇文章好,感谢上师的慈悲!其中讲到“世俗生活充满忙碌、纷扰与诱惑,人们总是无止尽地追求欢乐,避免让自己无聊。但是一颗纷乱的心很容易疲累厌倦。当一个人决心投入修行时,他就已经迈向解脱的第一步,摆脱现存的困境。这样的过程,刚开始或许会让人感到痛苦与挫折,因为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气、欲念与恐惧,会阻碍心灵成长。阿姜查指出,有些人将出家的生活想象成是一种解放,但是真正出家后,初次面对自己而无处可隐藏时,才发觉像是卷入一场风暴中。”,确实生活中不少人是这样,而弟子也觉察到自己啥也不想说,啥也不想动,也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气、欲念与恐惧,在阻碍自己心灵成长。弟子要提起正念。
“阿姜查不断地重复强调:修行的道场就是我们的身心,在我们的六根里,在我们接触外境中去观照。我们必须在眼、耳、鼻、舌、身接触外境的当下,去仔细觉察,心如何被这些外境对象引发出不同的反应,而这些反应又如何构成我们一连串的行为,以及一连串喜恶分别的制约反应。”这段话也触动弟子要在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去观察自己。
感恩上师慈悲!愿上师法体安康吉祥,法轮常转!
顶礼上师!
弟子明白持戒是禅修的前提,禅修是在日常生活中观照自己的内心,弟子皈依后,要修行,祈请上师教导弟子,弟子要受持戒律,修行禅修。
感恩上师!
顶礼上师!
明白了一点,禅修就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身心就是道场,感恩上师!
感恩上师慈悲教授!
读后感悟:
——修行的道场就是我们的身心,在我们的六根里,在我们接触外境中去观照。我们必须在眼、耳、鼻、舌、身接触外境的当下,去仔细觉察,心如何被这些外境对象引发出不同的反应,而这些反应又如何构成我们一连串的行为,以及一连串喜恶分别的制约反应。
感谢上师慈悲教导弟子愿依教奉行
1,保持生活简朴、自然的生活态度以及观察心念是他的修行要领,以培养一种平衡的心境,既无所执著,也是无我的。
2,无论是静坐或是日常的生活作息都是修行,只要耐心观照,智慧与祥和便会在自然的情形下产生。
3,禅定不过是一种工具,一种端坐检视自身的方法,目的只是为了降伏与拓展内心。
4,不怕挑战自己修行的极限,视它们为宝贵的经验。他有时候会将人逼到极限,然后令他超越。这样的方法并不好受,但是人们却可以借此看清心的黏着与限制,并且认清痛苦其实是源自于心的执著与偏见。
5,修行的道场就是我们的身心,在我们的六根里,在我们接触外境中去观照。我们必须在眼、耳、鼻、舌、身接触外境的当下,去仔细觉察,心如何被这些外境对象引发出不同的反应,而这些反应又如何构成我们一连串的行为,以及一连串喜恶分别的制约反应。
6, 阿姜查以非常浅显活泼的比喻,让我们知道如何在这个修行道场里用功,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内心的光明、清静与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