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礼上师!弥勒尊佛!
云林禅寺的杨桃和上师说出的苹果都事关修行、都是上师慈悲度众的无上方便,弟子感谢上师赐予弟子的无上加持!
1、结缘交流
周日的清晨,在滚滚车流中驰往云林寺。刚到大殿前天井,普照师兄就叫住我,让我和严师兄(普怡)聊聊。放下东西后就和她聊了起来(期间普毅师兄帮我把带上山的菜送到厨房,普富师兄倒了茶水来)。
对于想了解佛教和佛法的人,我都想把自己依止上师学佛的觉受和体会告诉她。聊着聊着觉得不对,虽然说全过程有注意观察反应,但是实际的沟通还是我说的多了,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普毅等师兄在翻新寮房的瓦片,普照等师兄在天井喝茶谈事......)
普怡师兄起身接电话,我出去转了一圈,然后回到大殿礼拜,每个细微的动作都用心在观察,同时在觉知身后的声音等着普怡师兄回到天井......
2、迎接上师
屋顶上一声“上师来了”,我起身向外面走去,看到道敬师也向外走去,还向我示意上师车辆停放的具体位置,但是还是有些师兄没有动。到了车旁,看到了旁边恭敬合掌站立着几位师兄在恭候上师......;上师下车接上东西往方丈室走,路过天井,看着其他师兄的动作......;开始准备上师饮用的茶水......
也许弟子现在对上师比以前恭敬多了些、傲慢少了些,对于对上师恭敬和傲慢的言行都很敏感,看在眼里,心中自然有数......
3、新鲜杨桃
午间斋后,上师拿着剪刀修剪菜园,修剪到杨桃树,剪下几颗,我说到“杨桃很新鲜”。上师问我“哪个杨桃不新鲜?”我楞了下,没有回答。上师讲了个禅宗故事说:“哪块肉不是精肉?”于是再问:“哪个杨桃不新鲜?”我思考了一下,傻傻的回答:“每个杨桃都新鲜”。上师说“不是这样回答的,你不是修内观的吗?”上师这么一提醒,马上就明白了。不由自主的说了两声“哦,哦!”。上师在前面说了句:“现在明白太迟了!”弟子惭愧......
4、禅堂降温
天气有点热,上师说把内观堂屋顶的水开一下,不懂怎么开。原来是打算叫位会开的师兄开,而后碰到道敬师,道敬师说要自己学一下。于是问清怎么开就试着去开了,还不行,看到普明师兄再具体问一下,才把这件事情处理好。期间上师从旁边“路过”.....
上师交代的事情有很多种做法,每种做法自然反应每个人自心的状态.....
5、大心小事
午后,上师招呼大家坐下来聊天。上师让普怡师兄试着给上师泡茶,这时普毅师兄结缘的一位男师兄一屁股就坐在上师身边主动泡茶起来,还去拿上师专用的杯子倒茶喝。(感觉像是普通朋友聊天一样?)
我提醒到那是上师专用的杯子,就去找热水壶烧水,普怡师兄也在帮忙,上师开示说这个时候只要提供杯子就可以了,可以同泡一壶茶,不需要另外烧水泡茶。做小事情要用大心......
上师交办的每件事情和说的每句话都在表法,都是在开示。如法闻思修才是正道。
6、学佛与家庭
人越聚越多,话题也转到家庭与学佛关系上了,这个话题很热门。如何处理好夫妻关系和学佛修行的关系?在家修行如何创造阿兰若处?对家人的关切点在哪---是世俗生活中的夫妻关系还是愿其成就佛道?等等......
上师开示了两个故事:一是宿世修行夫妻的某位尊者与夫人新婚之夜投奔佛陀出家以及本师的成家出家度化家人的故事......
如何抉择在于发心以及福报......
7、吃苹果
下午2点唱诵后修内观,修着变成修睡眠,一直到内观结束后的行禅,在方寸之地,一样可以觉照细微的每个动作,一样可以修行。共修结束后,上师说了句:普会在吃苹果。我当时听的是一头的雾水。后来上师在小参时回答普明师兄的问题时说到,你这个是吃苹果,不是修行。我明白了,我自己刚才不是在修内观,而是在“吃苹果”修睡眠?!
弟子惭愧!
8、随喜皈依
普怡师兄第一次上云林寺就发起要皈依上师修学佛法之心,慈悲的上师恩准收其为皈依弟子。上师慈悲为其开示皈依法和三欢喜的法要并提到一天来普怡师兄所行持的哪些事情属于三欢喜的具体内容,普觉、普明、普超、普颖、普会等六位师兄随喜皈依
感恩上师的慈悲摄受!
9、菩萨四摄法
普颖师兄讲到贫困助学的事情,上师开示到要区分慈善和慈悲,并详细开示了菩萨的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和同事。以此四法结缘众生度化有情......
......
南无弥勒尊佛!南无弥勒尊佛!南无弥勒尊佛!
唱诵共修
弟子感念上师的恩德,恭录《感念师恩》代以言表!
感念师恩
千生啊 万生啊 轮回的路长
随业风飘堕到世上
历经了人生的 悲欢离合 今日才归投在佛陀的座下
感恩不尽 泪落心伤 就象游子回到了家
想的是 恩师的大慈大悲 用佛法 照亮了我的心扉
东南啊 西北啊 狂风在呼喊
恩师他不停地传法
飞鸟它有巢 鱼儿有家 恩师闭关在无人的山上
餐风露宿 岁月流转 为众生恩师又辗转他乡
为的是 拯救无知的世人 用慈悲 融化了心的冰霜
千生啊 万生啊 轮回的路长
随业风飘堕到世上
历经了人生的 悲欢离合 今日才归投在佛陀的座下
感恩不尽 泪落心伤 就象游子回到了家
想的是 恩师的大慈大悲 用佛法 照亮了我的心扉
上联:普怡皈依赴三会
下联:众慈发心行四摄
横批:菩提道
顶礼上师!弥勒尊佛!
随喜普会师兄的分享!特别是新鲜杨桃和吃苹果给我更多的体会。杨桃在树上时是新鲜的,一摘下来就在不断不断的慢慢腐烂变质走向消亡,我们再来闻它吃它只是在追忆已经逝去的东西,以及我们自己的感觉。吃苹果这个案例中上师的慈悲开示让我理解到:当下没有觉知心不清楚不明白,就不是修行了,只是在平稳的过着世俗的生活不断走向死亡,所有抓住当下尽力觉知,才是不断培养起我们修行各方面的品质 。
在“学佛与家庭”这一部分,上师开示了更多的法,我理解整理到:1、每个与我们接触的众生都与我们有很深的缘,所以不要轻易去评判否定,要去慈悲的待他;2、什么是真正的慈心待人,就是随顺众生又不能被其所转,这里面就要看我们自己的力量,就是魅力如何,魅力不行就不能吸引别人心甘情愿听你的。那有如何让自己有魅力呢?自己理解就是靠修行变得智慧,让自己把这世界、人生看透,用真诚慈悲为大众的心去劝导他人;3、因为各人有境界高低的不同,所以要针对不同的缘调整自己的状态,以同等的水平去亲近不同层次的善缘,详加观察和核实,最后再引导到上师面前。
感恩上师的慈悲开示!谢谢普会师兄的分享!
每次看到新师兄皈依,眼眶都会一热。
回想当年自己懵懂在门外时,是上师慈悲怜悯将弟子引入皈依,从此开始心的旅途。
弟子深深地感悟到上师的慈悲!感恩上师!
智萍师兄好,我文中的杨桃、苹果和你理解的不一样的。
但是从师兄的帖子中我看到了无常、精进(不偷懒懈怠)、觉知、慈悲和智慧。
随喜师兄的分享
普觉师兄,我和你一样,每次看到新师兄能够有缘皈依在上师座下修证佛法,满心的欢喜!
这时候的眼泪是什么样的况味呢?
感念师恩
慈悲心生
......
弟子叩拜上师!
随喜师兄分享!每次分享到师兄的一日禅报道,第一感觉就“差距”,师兄对每个当下细微的觉知力,令我感到与师兄的学修“差距”。我要努力精进勤修,增强自身修内观的觉知力!
每一颗杨桃都是新鲜的!每一块肉都是精肉!每一个众生上师都悲悯摄受之!
感谢师兄分享!
感恩上师慈悲普度众生!
南无弥勒尊佛!
顶礼上师!弥勒尊佛!
感谢师兄们的分享!师兄写的很细致,能体会到当时的内心感受。随喜师兄!随喜普怡师兄归依上师!
另外 第3和第6节做为我个人来说很想能分享更多的上师开示,师兄能再写细些吗?经常会遇到有人问这两个问题。
智晴师兄:你我之间没有“差距”。对于我们要学佛究竟成就佛道而言,现在的情况顶多算是在上师的指引下找到了“路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依师上下而求索!”周日一日禅时的“吃苹果”就可知自己的功夫非常差,结合平常自己的行持情况,我知道自己还很懒很自以为是和很轻师慢法!我只有惭愧的份!!!
谢谢师兄的鼓励,我们共同努力行持三欢喜!
智援师兄:第3节就是那么多,上师没有更多的开示。如果真参明白这个,就明白了六祖慧能所说的“既非风动,亦非幡动,仁者心动耳!”
第6节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话题,上师开示的也很详细,细节我能记住的也有限。主要讲的是自己皈依得度和家人皈依得度的关系,最好是能同时皈依得度解脱证果,其次自己先解脱再行度化,这就涉及到在哪以什么方式修行的问题。肯定涉及到身在其中的修行人的发心大小和福报大小了。
南无弥勒尊佛!南无弥勒尊佛!南无弥勒尊佛!
随喜普明师兄细致的分享
顶礼上师!福州师兄们的福报真的很大,随喜师兄们能与上师一起共修!随喜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