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佛教出家人的正确称呼
出家僧众是佛教的三宝之一,属于僧宝,而尊称出家僧众是在家佛教徒应该知道得基本礼节。然而,我们往往会发现一些在家佛教徒还是不懂得如何正确称呼出家人。无可否认的,有些人是有样学样,即使错误了也不自知。
“师父”是对出家人最妥当的一种称呼。不论男女长幼、只要是佛教出家人,乃至刚刚落发剃度的沙弥沙弥尼,现清净僧相,作为三宝弟子的在家佛教徒都可以尊称他们为“师父”。我们称呼出家人为“师父”,意思是如师又如父,授我佛法如师,生我慧命如父,是对出家人的一般尊称。
然而,此“师父”不同于一般的“师傅”!有些非佛教徒,甚至是初入佛门的佛弟子,往往在文字上将出家“师父”写成“师傅”,令人无法分辨。“师傅”是用来称呼一般精通某些手艺或技艺的专门人士,比如厨师,鞋匠,司机,功夫教练皆可称呼为“师傅”,但绝对不能用来称呼佛教的出家人。
我们也可以尊称出家人为“法师”。“法师”是指精通佛法,依法为师,指导他人修行的出家人。但是“法师”绝对不是指那些精通“法术”,“邪术”的人士。对一般出家人,为方便区别,可加上出家人的法号,称“某某师父”、“某某法师”。
我们也经常发现有些在家佛教徒直接在出家人的法号后只加一个“师”字,如称呼“某某师”。其实这种称呼法,一般是出家人中,长辈对晚辈或平辈之间的称呼,所以在家佛教徒不适合对出家人这样称呼。
佛陀时代即已规定四个种姓的人出家之后,皆为释子,以释为姓。而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从晋代,公元四世纪开始,由释道安法师提倡佛教出家人以“释”字为姓。所以流传至今,北传佛教的出家人皆以“释”为姓。至到今天,我们都是以“释某某法师”来称呼北传佛教的出家人。至于对南传的出家人就不可以在法号前冠上“释”字,比如“释达摩难陀法师”的称呼是错误的。
佛教徒遇到不认识的出家人,要请问他的法号时不可以直问:“法师,你的法号叫什么?”或“你叫什么名字?”这种问法,是没有礼貌的,我们应该问:“法师,请问您 ‘上下’怎么称呼?”这样才合乎佛教徒的礼节。现在假和尚盛行,假如对方不是真正的佛教出家人,可能就答不上来。
“上下” 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种尊敬语,有“上求佛法,下化众生”的意义。在问出家僧人法号时冠以“上下”,不但是一种尊敬,也是尊敬出家人的上求佛法,下化众生的意思。除此之外,写给出家人的信件,应该尊称法师为“上某下某法师”,也是具有这个特别的意义。
这里要强调的是,尊称法师为“上某下某法师”只能用在文字上,因为“上
下”是不需要发音的。往往在一些佛教场合听到司仪或主讲人称呼法师为“上某下某法师”,这是不恰当的称呼,而且听起来很别扭。一般上只需要称呼“释某某法师”就可以了。
最近更看到有些人可能抱着“礼多人不怪”的心态,竟然在宣传册子或布条的文字上写成“释上某下某法师”,令人看了啼笑皆非。
----来自网络
顶礼上师!
弟子谨记!
顶礼上师,弟子记住啦!
顶礼大恩上师!
之前有些确实没注意到,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顶礼大恩上师
感谢上师慈悲开示!弟子明白了.
顶礼上师!
感恩上师!
弟子记住了。
谢谢上师开示
顶礼上师
弟子好好学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