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大师简介 | 太虚大师全集目录索引 | 返回悲华在线首页 | 悲华论坛 | 禅师新浪博客 | 留言板

第十八编 讲演目录

佛法总学目录

太虚大师   

  

如何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而不退

 ──二十五年一月在广州菩提林讲──

  诸位住在菩提林中,想都是已发了菩提心的人。菩提林、是佛法的大功德聚,总持一切佛法;佛法的本质,即在乎菩提。各位既已发菩提心,我就略说如何不使菩提心退失的意义。

  菩提林的“林”,乃是生长在平地上的竹木丛林的林;喻如各位已发菩提心的人聚居一处,如聚众木而成林;故菩提林,即依众人的“菩提”心所成之“林”,亦似聚许多的梅树而成梅林,聚许多的桃树而成桃林一样,此由许多菩提树所聚之菩提林亦然。复次、菩提乃是佛果无量的福德和智慧之所成满庄严;此福智之圆满,正如聚众木而成林。

  单就菩提言,是通于声闻菩提、缘觉菩提;然在中国通常所言“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皆指大乘菩提而言。发菩提心者,即是发大愿、立大志,先把求取无上大乘菩提的志愿确定,方是真正的发菩提心;故此菩提心与二乘菩提心不同,这是发菩提心的人要首先注意的!复次、此菩提心与通常所谓发心亦不同。通常言发心,是指人向善的方面去做善的事业,如修桥补路,布施结缘,由于此心行善事,便可得到种种的功德;但这是世间有漏善的功德,是在三界中有退堕的。若由此进一步言发心,就是二乘超出三界的无漏善的功德,较前为胜了。然这二种发心囿于因地狭小,果报亦不圆满,平常所言“行善事、做功德”的发心,不消说是在三界中,仍旧向轮回循环的流转;即二乘虽出三界,仍未脱变易生死苦。由此、可知二乘虽然在有漏善中发心,成立出世无漏善的菩提心,而因为他的发心唯自利而不利人,所以落于二乘菩提了。那么、如何是大乘的菩提心呢?即在普通发心和二乘发心的两重基础上更进一步,发起大悲哀愍救济一切众生的利他心,方是大乘菩提心。若无普偏广大的利他心,即无普偏广大的菩提心可言,即佛果上福德和智慧的妙用也没有了;因佛果的功德庄严,全视因地所发之心普遍广大与否为转移的。所以发菩提心的人,又不能不在此点上慎重注意。

  从发无上的志愿──菩提心到证得圆满的福智,非是在短时期内所能希几,须要发恒常久远之心,勇猛无畏地、普遍地深入众生的烦恼生死海中,修习对治烦恼生死的法门,然后才有克证无上菩提的一日。因修行得人天善果容易,即得二乘菩提亦容易,唯大乘菩提最极难能,非一生可成,须世世继续而修。然此中间已发的菩提心如何能使之保持不退失呢?又如何能更在来世使之增长呢?这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已发菩提心而于福智有相当成就的行者,自己凭志愿坚固的力量,就可使菩提心相持不失。无论转生天上人间,皆得闻法听经,以大乘佛法自度度人,使菩提心辗转增上,倍复广大。虽然、若非大根大机,生死流转,势必因无把握而起恐怖;由此因缘,佛乃施设净土法门。净土法门,就是为防退失菩提心而说的,要行者临命终时发愿往生,依托诸佛果德本愿力,得以往生净土和诸佛菩萨俱会一处,既无外界众苦的逼迫和扰乱,内心自然安和,由此专精续修,菩提心和菩萨行也自然增广了。

  凭佛力往生,使菩提心相续不失的净土法门,种数甚多,而在中国则以弥陀的极乐净土为最盛行;除此以外,真能使菩提心保持不退者,就是弥勒兜率净土的法门。兜率净土的法门,具如弥勒上生经所说。修此法门,第一要修十善、六度等行,第二要爱敬无上菩提心,第三要发愿为弥勒弟子;这三个条件是修兜率净土的基础。由此基础上修习,达到兜率净土,有三等九品的区别:第一等是修六度行的人,通于四众佛子,但不必修得十分高胜,祇要已发心修习六度,便可往生;若六度齐修,则上品上生;修三、四度则上品中生;修一、二度则上品下生。第二等是四众佛子及天龙八部等,发愿求生兜率,或修持戒行、或闻名欢喜、或礼拜供养;具修四种,即得中品上生;修二、三种或一、二种,即得中品中生或中品下生。若善力不足,现世不能上生,来生亦得生人天善处。至于第三等,是犯戒造恶业的人,由闻弥勒佛名,至心忏悔以发愿往生,本应堕苦,而由愿力,临命终时亦得弥勒佛力接引往生也。

  前已略明兜率净土的行者,和行者依因中所修之行而得往生;然其所得之果究竟如何?今再言之:据弥勒上生经所说,修行虽有三等九品的差别,但若一生内院,不论何等何品之人,皆得见佛闻法,证阿鞞跋致,菩提心和菩萨行,祇有增长,永无退失,且于将来贤劫之中,常随千佛下生,说法教化。这是兜率净土比较其他净土殊胜的地方;如往生极乐净土,唯上品生可见佛闻大乘法,中品则证二乘果,若夫下品生,须更修若干劫方得见佛闻法。而兜率净土若得往生,皆可见佛闻法;同时、一见相好,一闻佛法,就可使菩提心永无退失,证阿鞞跋致菩萨位,故所获之果,最为殊胜!

  至于修上生内院行的人,就是我们现在生长在释迦佛法中的一班人。因为弥勒佛是候补释迦佛位的,释迦佛曾把自己未完的伟业和未度尽的众生,都付嘱与弥勒佛,为弥勒佛之所护念、之所摄受。所以我们在释迦佛法中的人,不论修习何行,或布施、或持戒、或参禅乃至修习其他净土、真言一切法门,皆在弥勒加护之中;即修求生其他净土法门,或因愿力不足,或因行力未充,不得往生,皆可由弥勒佛之力,以助导往生,是故十方如来虽皆可为我们之皈依处,而弥勒如来实为普遍的总皈依处;如谈弥陀净土的大阿弥陀经,谈药师净土的药师经等里面,都有弥勒如来在内,这也正是表显弥勒如来是总持一切的。因此、我们在释迦佛法中的人,若发愿皈依弥勒如来,无论修习何种法门,自然比较容易得成了。

  各位既然发了菩提心和修了菩萨行,若欲保持不失,继续增长,则莫善于皈依弥勒,以弥勒为依止处。或修十善、六度行,或爱敬菩提心,或持戒、或修观、乃至或闻名欢喜,或礼拜恭敬,都可以使菩提心和菩萨行不退而增长的。

  今日因在菩提林,故特将如何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和不退失的要义,概括揭示。盼望大众在菩提林中,勇猛精进,修菩提行,证菩提果。一月五日。(竹摩记)(见海刊十七卷三期)





Copyrights © 2006-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悲华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