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词]: 欢迎来到悲华在线网站学习交流园地。法炬集限制注册,故一般用户只可以游客身份进行部分内容的浏览,无法发帖和跟帖,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弥勒尊佛!谢谢!愿您六时吉祥!


网站主页 | 宗派法门 | 法脉传承 | 法雨甘露 | 道场巡礼 | 往事如风 | 太虚法藏 | 下载中心 | 影视厅 | 图吧 | 博客 | 论坛 | 视频教室

有人问禅师:什么是佛?楞严悲华禅师答:问者即是,全体即真,一切现成,无欠无缺,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见者非见,言者非言,于无知处知,于无所得处得,是名为佛也。

古有黄龙三关,今有楞严三问:今问《楞严经》所云:何为妙明真心?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菩萨是如何假爱欲而生娑婆却又不染红尘?若通此三问三答,必为见性人也。
    
 
佛陀的两种主要禅修方法
发起人:释楞严  回复数:0  浏览数:2244  最后更新:2008/9/6 17:47:00 by 释楞严

选择查看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  帖子排序:
2008/9/6 17:52:00
释楞严
愿为释尊心子 誓与弥勒同行





研究员或教授级

角  色:管理员
发 帖 数:2798
经 验 值:5340
注册时间:2005/10/14
佛陀的两种主要禅修方法
佛陀的两种主要禅修方法 

为了过快乐和谐的生活,消除一切苦厄,佛陀传授了许多禅修的方法。当然,最主要的两种方法是内观与慈悲观。

 

一. 内观禅修(Vipassana meditation)

内观让禅修者以道德为根基,而能掌握住心,培养出实证的智能,来消除所有贪爱与嗔恨的杂染。内观是一种实际的方法,在当下就可以得到益处,就像以前一样。佛陀的时代,有数百万人历经生命的苦痛,透过内观得到了解脱。

 

例子:Kisa Gotami

Kisa Gotami结婚多年,一直苦于无子。最后她终于生下一个儿子,她快乐得难以形容。彷佛天神赐予她宝藏。然而,没有几年,她的独子死于蛇咬。她陷入了深沉的痛苦。其它人都受不了她的悲苦。这位忧苦的妇人遇见佛陀,学习了内观,她不仅脱离了儿子的死亡之苦,也脱离了无尽的轮回之苦。她的余生都用来帮助其它受苦的女人离苦。

 

另一个例子:Patacara

Patacara是舍卫城(Savatthi)的一位富家千金。她从小就生活在奢华中。不幸的是,她陷入了热情的流沙,与家中的年轻仆人私奔。多年过去了,她开始返家的旅程,准备回去看父母。但是发生了灾难,她不仅失去了丈夫,也失去了两个儿子。她在极度的悲伤中抵达了舍卫城,但是看到城外有三个火葬柴堆正在燃烧。当她震惊地发现这三堆柴烧的是她自己的母亲,父亲与唯一个哥哥时,不难想象她的震惊。(他们的住处在前一晚的地震中坍塌了。)现在这位不幸的女人在世上已经没有亲人了。这种悲哀实在难以忍受,因此她完全疯了。这时候她碰到了佛陀,学习了内观。修习内观后,她发现这个好方法不仅让她解脱失去至亲的痛苦,也能解脱所有生死轮回的痛苦。她开始为其它人服务,帮助许多人过着快乐的生活。

即使在今天,这个方法仍有同样的效果,在内观正道上踏出的每一步都是有效的。修习内观的人虽然面对复杂的世俗问题,仍然可以过着快乐平静的生活。成千上万禅修者的经验就是铁证。全世界各行各业的人参加过内他们的心因为失去至亲而痛苦:他们的母亲,父亲,儿子,女儿,丈夫,妻子。或因为现代生活的压力而感到沮丧失眠。他们因为失去金钱,地位,权势而痛苦,或在人际关系上感到失望。他们因为各式各样的问题而怀忧丧志。但是,在内观十日课程结束时,我们总是会看到他们的脸上闪耀着平静与快乐的光芒。

有许多例子,认真精进的内观禅修者会以极大的毅力面对绝症的痛苦如癌症,不愿意服用强力的止痛药或使他们失去知觉的药物。他们选择以完全的清醒觉知来面对死亡,以平静而警觉的心赴死。还有什么比内观更好的药物能医治苦难!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满怀复仇烈焰的监狱受刑人来经历内观课程的洗礼。他们在深入内在实相的十天探索之后,我们一再见证他们的成果。他们含着眼泪接受自己的错误;他们不再在复仇的灰烬中打滚,而开始对其他人产生慈悲心。这些例子每天都会上演,示范着佛陀教诲的独特实用性。这些例子都直接证实了佛陀教诲在当下的效果。

 

二. 慈悲观(Metta bhavana)

佛陀的教诲不是空中阁楼。不提供虚假的希望。佛陀教导我们要脚踏实地,寻求体验自身内在的实相。禅修者从自己内在去直接体悟,每当他对其他人产生敌意或怨恨时,在这个时刻,他都会变得激动不安。他失去了内心的平静。
Ashantasya kuto sukham?
失去内心平静的人,就不会快乐。

他自己观察到正法的运作:当他失去内心平静时,他是如何远离快乐。他清楚了解,每当他产生愤怒或怨恨或敌意时,他自己是不净杂染的第一个受害者。在这个时刻,他会变得激动不安。他也会体验到,当他消除这些杂染后,他是多么快乐与平静。因此,他一再地思惟着:
Aham avero homi, abyapajjo homi, anigho homi, sukhi attanam pariharami.
愿我能远离敌意,远离怨恨,远离愤怒。愿我能体验内心的平静。

这种情操不是靠一厢情愿的想法。只有透过修习内观,开始消除不净杂染之后,才能够修习慈悲观(慈悲的禅修)。心中自然会希望所有其它人─不管是朋友,亲戚,或不认识的人,(看得到或看不到的),都能够摆脱不净杂染,变得快乐与平静。

Matapitu acariya natisamuha, avera hontu, abyapajja hontu, anigha hontu,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愿我的母亲与父亲,老师,邻居,都能够远离敌意,远离怨恨,远离愤怒。愿他们都能在内心体验到平静。

Arakkhadevata, bhumatthadevata, rukkhatthadevata, akasatthadevata avera hontu, abyapajja hontu, anigha hontu,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愿守护神,树神,天空之神都远离敌意,远离怨恨,远离愤怒。愿他们都能在内心体验到平静。

Puratthimaya disaya, pacchimaya disaya,
Uttaraya disaya, dakkhinaya disaya,
Hetthimaya disaya, uparimaya disaya,
Puratthimaya anudisaya, pacchimaya anudisaya,
Uttaraya anudisaya, dakkhinaya anudisaya,
东,西,北,南,上,下,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十方众生

Sabbe satta, sabbe pana, sabbe bhuta, sabbe puggala,
Sabbe attabhavapariyapanna, sabba itthiyo sabbe purisa,
Sabbe ariya, sabbe anariya, sabbe deva, sabbe manussa,
Sabbe amanussa, sabbe vinipatika.
一切有情,所有动物、生物,一切已出生的众生,无论男女、贤圣、凡俗,人与非人,及所有恶道的众生,

Avera hontu, abyapajja hontu, anigha hontu, sukhi attanam pariharantu.
都远离敌意,远离怨恨,远离愤怒。愿他们都能在内心体验到平静。

如此清除所有不净杂染,享受到真正的平静与快乐,内观禅修者祝愿一切众生都平静快乐。

当一个人参加严格的十日内观课程或更长的课程,清除心中的贪爱与瞋恶,他就可以在课程的最后一天,以欢喜愉悦的心来修习慈悲观。

许多人都读过Gita(印度史诗)上的这段话:
Advesta sarvabhutanam maitrah karuna eva ca.
对众生没有怨恨,而是带着慈悲。

现在他们学到了实际的方法,消除了对一切众生的怨恨,因此得到真正的福祉,对一切众生产生慈悲。

当他们有机会成为 nirvairah sarvabhutesu-对一切众生都没有敌意,并且实践 sarvabhutahite ratah─致力于众生的幸福,他们都无比的喜悦。充满感恩与愉悦的心,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得到这种平静与快乐(Mere sukha mem shanti mem, bhaga sabhi ka hoya.)。

sukhino va khemino hontu!
愿一切众生都快乐,安祥!
Ye keci panabhutatthi, tasa va thavara anavasesa;
Digha va yeva mahanta va, majjhima rassaka anukathula.
Dittha va yeva adittha, ye ca dure vasanti avidure;
Bhuta va sambhavesi va, sabbe satta bhavantu sukhitatta.
无论他们是静是动,大、中或小,粗显或细微,可见或不可见,是近是远,是已出生或将出生─愿他们都快乐!愿一切众生快乐!愿一切众生安祥!愿一切众生解脱!

禅修中心的整个氛围都充满了慈悲善念的波动:

愿一切众生快乐...快乐...快乐!

愿大家都快乐!

愿一切可见与不可见的众生都幸福!

愿大海,陆地,空中一切的生物都快乐!

愿十方众生都快乐!

愿一切众生都远离恐惧,远离敌意,远离痛苦!

当人修习慈悲善念时,会得到很多益处:

1.睡得很满足

2.醒来很快乐

3.不会做恶梦

4.脸上带光芒(表情充满愉悦)

5.受到众人喜爱

6.死亡时意识清明,充满平静与快乐

7.从轮回解脱

Dittham va anupagamma-因为他不会陷入虚假的信仰。

Silava dassanena sampanno-得到正直的品德与智能,也就是内观。

Kamesu vineyyagedham-根除了对感官享受的贪爱,能够过着禁欲(brahmacarya)的生活,在死后可以往生梵界;借着修习内观,他可从梵界解脱,体验到超越所有境界的无上快乐。

Na hi jatu gabbhaseyyam punareti-因为他已经从轮回解脱,punarapi janani jathare shayanam-他也从一再诞生于子宫的痛苦中解脱。

 

作者:葛印卡    文章来源:http://www.vipassana.org.cn

我的理想是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一切的众生看见我不会感觉我有恶意!

[论坛小贴士]:
一、悲华楞严禅师者,内名体澄,外号光觉,中国佛教法眼宗第十一代传人,得法于福建龙岩中华山性海寺已故老方丈寂照慧瑛禅师。禅师还兼具临济宗、曹洞宗法嗣和南传四念处内观禅及藏传大圆满传承。禅师由净入禅,又由禅入净,由净又入密,直至禅净密三者融会合一。
二、有关法眼宗知识简介:
1、法眼宗为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是最后出现的禅宗集大成宗派,乃五代文益禅师所创,源出南宗青原一脉。文益圆寂后,南唐中主李璟谥为"法眼大禅师"。后世因称此宗为"法眼宗"。宋初极盛,宋中叶后衰微,传到三祖永明延寿禅师时远播海外,时人视永明为弥勒下生,永明后法眼不重法嗣,到近代禅门泰斗虚云老和尚才重续法灯,虚云老和尚自续为法眼宗第八世,悲华光觉体澄禅师则续为第十一世。
2、“法眼四机”为禅宗中之法眼宗指导学人所用之四种机法。(一)箭锋相拄,谓师家之接化,针对学人上中下等各种机根而弯弓投矢,机锋相当,接化与领受之双方,紧密相契,无有间隙。(二)泯绝有无,谓令学人超越有与无二元对立之分别见解,而不令执着于父母未生以前之自己。(三)就身拈出,谓佛性真如原本即显现于世间各种千差万别之现象界中,师家遂藉此种具显于人人眼前之现成佛性,信手拈来,一一皆可随缘点化。(四)随流得妙,谓师家依学人根器,灵巧运用接化之机法,而令学人体得佛性之殊妙。
3、法眼宗的宗风,简明处似云门,隐密处类曹洞,其接化之语句似颇平凡,而句下自藏机锋,有当机觌面而能使学人转凡入圣者。《五家参详要路门》说:‘法眼宗先利济。’直论箭锋相拄,是其家风。一句下便见,当阳便透。随对方人之机宜,接得自在,故说为‘先利济。’《人天眼目》卷四曰:‘法眼宗者,箭锋相拄,句意合机;始则行行如也,终则激发。渐服人心,消除情解,调机顺物,斥滞磨昏。’此亦先利济的意思。《归心录》说:‘法眼宗风,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又《五家宗旨纂要》说:‘法眼宗家风,则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句里藏锋,言中有响。三界唯心为宗,拂子明之。’。
三、悲华楞严体澄光觉禅师云:总之,法眼宗的宗风灵活、顺机、直接了当又细密无间。它是禅宗最后出现的派别,他融合了前面的各宗派所长而带融通性,并对当时代宗门极具批判性,对今世亦不过时,被誉为是佛门“僧值”、“纠察”。1943年虚公正式接续法眼宗,将法传于祈请传宗的本湛青持师祖,1946年师祖圆寂,为续法眼师祖又将法代传于寂照慧瑛恩师。1991年吾值遇寂照慧瑛恩师,恩师复又传法予我,5年后恩师圆寂(1996)。恩师也是虚公的戒子,在师祖圆寂时虚公又亲自代传法卷给恩师。恩师又于91年时将法眼之法传于吾,吾之法眼派号:体澄光觉,是为记。(文/释悲华)

| 返回首页 | ※※※迈向解脱!※※

信息备案号: 闽ICP备16026213号
  • 联系我们 - - 论坛存档 - 返回顶部
    Powered by BBSXP 2008 MSSQL © 1998-2025 Yuzi.Net
  • Processed in 0.03 second(s)
    Server Time 2025/4/30 2:24:51